【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七下·越城期末)黄岩岛海域一艘编号为“琼三亚7246”的船在作业,根据编号此船来自(  )
A.海南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琼是海南省的简称。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
2.(2017七下·越城期末)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
B.东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
D.西南临近印度洋,东部深入内陆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海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A错误;我国东临太平洋,所以B错误;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所以C正确;我国西部深入内陆,西南没有濒临印度洋,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海陆位置的识记。
3.(2017七下·越城期末)阅读下图长江经济带,回答小题。
(1)图中代表浙江省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对于长江各段的描述,正确的是有(  )
①a段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②b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③c段由于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④c段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贵州省,②湖南省,③为江西省,④为浙江省。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没有流经黄土高原,所以②错误;形成“地上河”的是黄河下游,所以③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和长江概况的识记。
4.(2017七下·越城期末)陕北高原地域特征显著,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①窑洞内冬暖夏凉 ②信天游高亢奔放 ③沙漠中骆驼成群 ④黄土地千沟万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陕北高原即黄土高原,其地域特征是:窑洞内冬暖夏凉、信天游高亢奔放、黄土地千沟万壑。骆驼成群的景象存在于沙漠之中,黄土高原上没有沙漠,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域特征的识记。
5.(2017七下·越城期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分镜头:“草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干燥的牛粪可以让炉火烧得更旺一些。炉火上翻滚着乳白色的浆液,这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蒙克一家早餐中永远的主角——奶茶。”据此判断,蒙克一家最有可能居住在(  )
A.内蒙古大草原 B.东北三省
C.四川盆地 D.台湾地区
【答案】A
【知识点】内蒙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内蒙古草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原、干燥的牛粪、奶茶等可以看出这是北方的畜牧业地区,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蒙古草原概况的识记。
6.(2017七下·越城期末)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对太湖流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发展各种经济类农作物
B.这里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河道是对外联系的通道
C.红松树种基地诞生于此,这里交通发达便利木材运到各地
D.由于终年雨量较多,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的吊脚楼
【答案】B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湖流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A错误;太湖流域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河道是对外联系的通道,所以B正确;红松树基地在我国的东北,所以C错误;太湖流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且吊脚楼是热带地区的建筑物,不符合题意当地水乡城镇建筑特征,所以D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太湖流域概况的识记。
7.(2017七下·越城期末)2016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铁全线通车,其贵阳—昆明段在修建过程中最为艰难,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质疏松,沟壑纵横,不易固定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过长
C.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高原地表,地势崎岖不平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贵阳—昆明段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当地地势崎岖不平,是当地铁路线修建艰难的主要原因,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云贵高原自然环境特征的识记。
8.(2017七下·越城期末)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春天”的路线。据此回答小题。
(1)四条寻春路线中,能够直观感受到我国地势特点的旅游路线是(  )
A.路线A B.路线B C.路线C D.路线D
(2)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影响,下列描述恰当的是(  )
①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
③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水能
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北方不同景观的形成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无关,与气候有关,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的识记。
二、非选择题
9.(2017七下·越城期末)读图,回答问题。
(1)C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是   —淮河一线。
(2)从跨区域角度看,图中流经A,B,D区域的河流是   ,她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
(3)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海拔高,被誉为“   ”,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是   。
(4)与C,D区域相比,A,B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秦岭
(2)黄河;地势西高东低
(3)B(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畜牧业
(4)气候角度: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角度: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地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D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它们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和黄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跨区域角度看,图中流经A,B,D区域的河流是黄河,她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3)本题考查的是青藏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该地区海拔高,被誉为“世界屋脊”,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
(4)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当地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B地区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当地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以高原、山地面积广大,被誉为“世界屋脊”,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及影响、黄河分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概况的识记。
10.(2017七下·越城期末)“一带一路”倡议给新疆带来新的机遇,新疆被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一,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分布着点点绿洲,结合下图,分析绿洲存在的原因。
(3)浙江人善于把握时机,纷纷前往A地建立仓储基地,作为贸易交流中转站,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浙江人选择A地建仓储基地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亚欧大陆内部)。
(2)创造了坎儿井,将高山雪水经过暗渠引到农田,减少了蒸发。
(3)地理位置优异,与周过多个国家毗邻,是西部开放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的窗口。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疆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分析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亚欧大陆内部)。
(2)本题考查的是坎儿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分布着点点绿洲,主要原因在于当地人创造了坎儿井,将高山雪水经过暗渠引到农田,减少了蒸发。
(3)本题考查的是乌鲁木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即乌鲁木齐,地理位置优异,与周过多个国家毗邻,是西部开放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的窗口,当地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
11.(2017七下·越城期末)某校七年级学生分两组进行“知我绍兴 爱我绍兴”的社会调查活动,阅读下列部分调查成果,回答问题。
(1)【第一组】该组同学以“绍兴文明探源”为切入点,查阅了《史记 五帝本纪》了解尧舜禹的故事;去印山越国王陵遗址考证相关历史;探访历史学家咨询关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分别指出材料中的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
(2)【第二组】该组同学通过上网查到以下信息:
请你根据上述图表,分析绍兴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角度)
(3)该班同学采用了哪些调查方法?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绍兴的发展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1)实物资料:印山越国王陵遗址;口述资料: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文献资料:《史记 五帝本纪》
(2)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众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3)文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大力发展渔业等特色产业,自然条件适宜;大力发展旅游业,人文资源丰富。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物资料:印山越国王陵遗址;口述资料: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文献资料:《史记 五帝本纪》。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绍兴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众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3)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班同学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本题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大力发展渔业等特色产业,自然条件适宜;大力发展旅游业,人文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以及调查方法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七下·越城期末)黄岩岛海域一艘编号为“琼三亚7246”的船在作业,根据编号此船来自(  )
A.海南省 B.广东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2.(2017七下·越城期末)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
B.东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
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
D.西南临近印度洋,东部深入内陆
3.(2017七下·越城期末)阅读下图长江经济带,回答小题。
(1)图中代表浙江省的数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对于长江各段的描述,正确的是有(  )
①a段落差大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②b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③c段由于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④c段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17七下·越城期末)陕北高原地域特征显著,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①窑洞内冬暖夏凉 ②信天游高亢奔放 ③沙漠中骆驼成群 ④黄土地千沟万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7七下·越城期末)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分镜头:“草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干燥的牛粪可以让炉火烧得更旺一些。炉火上翻滚着乳白色的浆液,这是世代居住于此的蒙克一家早餐中永远的主角——奶茶。”据此判断,蒙克一家最有可能居住在(  )
A.内蒙古大草原 B.东北三省
C.四川盆地 D.台湾地区
6.(2017七下·越城期末)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水乡。对太湖流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发展各种经济类农作物
B.这里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河道是对外联系的通道
C.红松树种基地诞生于此,这里交通发达便利木材运到各地
D.由于终年雨量较多,这里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的吊脚楼
7.(2017七下·越城期末)2016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铁全线通车,其贵阳—昆明段在修建过程中最为艰难,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质疏松,沟壑纵横,不易固定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过长
C.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高原地表,地势崎岖不平
8.(2017七下·越城期末)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春天”的路线。据此回答小题。
(1)四条寻春路线中,能够直观感受到我国地势特点的旅游路线是(  )
A.路线A B.路线B C.路线C D.路线D
(2)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影响,下列描述恰当的是(  )
①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众多大河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交通
③阶梯之间落差大,有利于形成丰富水能
④有利于形成南方、北方不同的景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9.(2017七下·越城期末)读图,回答问题。
(1)C地区与D地区的分界线是   —淮河一线。
(2)从跨区域角度看,图中流经A,B,D区域的河流是   ,她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   。
(3)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海拔高,被誉为“   ”,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是   。
(4)与C,D区域相比,A,B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原因。
10.(2017七下·越城期末)“一带一路”倡议给新疆带来新的机遇,新疆被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一,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分布着点点绿洲,结合下图,分析绿洲存在的原因。
(3)浙江人善于把握时机,纷纷前往A地建立仓储基地,作为贸易交流中转站,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浙江人选择A地建仓储基地的原因有哪些。
11.(2017七下·越城期末)某校七年级学生分两组进行“知我绍兴 爱我绍兴”的社会调查活动,阅读下列部分调查成果,回答问题。
(1)【第一组】该组同学以“绍兴文明探源”为切入点,查阅了《史记 五帝本纪》了解尧舜禹的故事;去印山越国王陵遗址考证相关历史;探访历史学家咨询关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
分别指出材料中的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
(2)【第二组】该组同学通过上网查到以下信息:
请你根据上述图表,分析绍兴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角度)
(3)该班同学采用了哪些调查方法?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绍兴的发展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琼是海南省的简称。故选择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海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所以A错误;我国东临太平洋,所以B错误;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所以C正确;我国西部深入内陆,西南没有濒临印度洋,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海陆位置的识记。
3.【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贵州省,②湖南省,③为江西省,④为浙江省。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没有流经黄土高原,所以②错误;形成“地上河”的是黄河下游,所以③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和长江概况的识记。
4.【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陕北高原即黄土高原,其地域特征是:窑洞内冬暖夏凉、信天游高亢奔放、黄土地千沟万壑。骆驼成群的景象存在于沙漠之中,黄土高原上没有沙漠,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域特征的识记。
5.【答案】A
【知识点】内蒙古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内蒙古草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原、干燥的牛粪、奶茶等可以看出这是北方的畜牧业地区,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蒙古草原概况的识记。
6.【答案】B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太湖流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A错误;太湖流域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河道是对外联系的通道,所以B正确;红松树基地在我国的东北,所以C错误;太湖流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且吊脚楼是热带地区的建筑物,不符合题意当地水乡城镇建筑特征,所以D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太湖流域概况的识记。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贵阳—昆明段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当地地势崎岖不平,是当地铁路线修建艰难的主要原因,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云贵高原自然环境特征的识记。
8.【答案】(1)C
(2)A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北方不同景观的形成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无关,与气候有关,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的识记。
9.【答案】(1)秦岭
(2)黄河;地势西高东低
(3)B(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畜牧业
(4)气候角度: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地形角度: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地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D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它们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特征和黄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跨区域角度看,图中流经A,B,D区域的河流是黄河,她自西向东流的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3)本题考查的是青藏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素有“高原之舟”的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该地区海拔高,被誉为“世界屋脊”,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
(4)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当地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高原、山地面积广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B地区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当地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以高原、山地面积广大,被誉为“世界屋脊”,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及影响、黄河分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概况的识记。
10.【答案】(1)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亚欧大陆内部)。
(2)创造了坎儿井,将高山雪水经过暗渠引到农田,减少了蒸发。
(3)地理位置优异,与周过多个国家毗邻,是西部开放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的窗口。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疆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分析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位于中国西北部(亚欧大陆内部)。
(2)本题考查的是坎儿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分布着点点绿洲,主要原因在于当地人创造了坎儿井,将高山雪水经过暗渠引到农田,减少了蒸发。
(3)本题考查的是乌鲁木齐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地即乌鲁木齐,地理位置优异,与周过多个国家毗邻,是西部开放门户和对外经贸往来的窗口,当地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
11.【答案】(1)实物资料:印山越国王陵遗址;口述资料: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文献资料:《史记 五帝本纪》
(2)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众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3)文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大力发展渔业等特色产业,自然条件适宜;大力发展旅游业,人文资源丰富。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物资料:印山越国王陵遗址;口述资料:大禹三过家门不入的传说;文献资料:《史记 五帝本纪》。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绍兴北部有大片平原,土壤肥沃;河湖众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3)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班同学采用了文献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本题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大力发展渔业等特色产业,自然条件适宜;大力发展旅游业,人文资源丰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以及调查方法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