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永嘉模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位于 ,这是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
A.长江经济带 B.西部经济带 C.珠江三角洲 D.京津冀地区
2.(2017·永嘉模拟)2016年11月20日,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据此回答小题。
(1)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利马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②位于南美洲,濒临大西洋
③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④位于南美洲,濒临太平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某校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上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的地理知识栏目。以APEC主办国为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真”的是(  )
A.该国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B.位于安第斯山区,牧民在低海拔饲养羊驼和骆马
C.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矿产资源奇缺,旅游业发达
D.因为发达的牧羊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2017·永嘉模拟)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有(  )
史 实
结论
① 雅典民主制度 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
② 《十二铜表法》 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③ 古罗马的文明成就 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④ 拉丁语在罗马帝国境内广泛传播 现代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7·永嘉模拟)“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16世纪和18世纪的精神符号。”两个“精神符号”分别是指(  )
A.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 B.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5.(2017·永嘉模拟)“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段《三字经》所呈现的时代特点是(  )
A.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文明的高度发展
B.政权的分立与民族的汇聚
C.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D.开放与革新相结合的时代
6.(2017·永嘉模拟)洋务运动图自强,维新变法求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次次的救亡图存中,中国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活动(  )
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与曲折
B.都主张在我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完成了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
D.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7.(2017·永嘉模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原因是(  )
A.汇聚红军主力 B.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大地
C.北伐战争失败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8.(2017·永嘉模拟)观看影视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走进历史。要了解二战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下列有关二战题材的电影,最适合的是(  )
A. B.
C. D.
9.(2017·永嘉模拟)蕴藏我国三分之二以上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西部能源基地与我国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距离在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强能源立法 B.开源与节流
C.跨区域调配 D.加大宣传力度
二、非选择题
10.(2017·永嘉模拟)2016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 — 沪昆高铁全线通车。读图,回答问题。
图2沪昆高铁路线图 图3贵阳、昆明一带地形图(局部) 图4昆明气温降水图
(1)据图2可知,昆明的位于上海的   方向。沪昆高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贵州-湖南-   -浙江-上海。
(2)结合图3及所学知识分析贵阳-昆明段高铁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三图,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昆明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11.(2017·永嘉模拟)当历史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候,历史人物往往影响着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这位新皇帝还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他成为合众国的father。Father这个词,除“父亲”以外,还有‘创立者’和‘缔造者’之意。”
——易中天《艰难的一跃》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是哪位历史人物?除材料中涉及到的措施外,再列举他采取的有利于后世的两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写出华盛顿“有所为”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两则材料反映了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请再联系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予以说明。
12.(2017·永嘉模拟)中国革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镜头中的中国革命
镜头1八路军在前线镜头 2国民革命军进入汉口
镜头3井冈山会师镜头 4淮海战役支前民工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战争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任选两个镜头的图片序号写在年代尺中的相应字母位置。
(2)请你运用相关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3)综合材料一至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论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位置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属京津冀地区。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位置分布的识记。
2.【答案】(1)D
(2)A
【知识点】经纬网;大洲和大洋;智利——安第斯山脉;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利马地理位置的判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所以利马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又利马位于南美洲,濒临太平洋。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马为秘鲁的首都,该国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所以A正确;牧民在高海拔饲养羊驼和骆马,所以B错误;利马位于安第斯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所以C错误;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国家概况的识记,对地图的判读能力。
3.【答案】B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而《十二铜表法》只是罗马法的一个代表性成就,所以②错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主要体现在法学、文字、建筑方面,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的是古希腊文明,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的识记。
4.【答案】D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识记。
5.【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指的是三国时期。“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指的是东晋结束以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指的是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巩固清朝的统治,但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没有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但戊戌政变后,戊戌变法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0世纪初,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希望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充满曲折和艰辛,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理解。
7.【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原因的识记。
8.【答案】B
【知识点】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重要转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德国的有生力量得到了极大地消耗,从此德军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重要转折事件的识记。
9.【答案】C
【知识点】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解决资源问题的理解。
10.【答案】(1)西南;江西
(2)地处云贵高原,地势崎岖。
(3)自然条件:气候适宜,四季如春(或夏季不热,冬季不冷也可)
地处云贵高原,风光独特。
人文条件:少数民族众多,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沪昆高铁的开通,交通便利。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方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方向判断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据图2可知,昆明的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沪昆高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上海。
(2)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有关知识。分析图3可知,贵阳-昆明段高铁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处云贵高原,地势崎岖。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昆明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在自然条件方面,气候适宜,四季如春(或夏季不热,冬季不冷也可),地处云贵高原,风光独特;在人文环境方面,少数民族众多,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同时沪昆高铁的开通,交通便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云贵高原概况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答案】(1)秦始皇或嬴政。统一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等。
(2)有所为: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赢得了独立;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3)举例: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和民族团结。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贞观之治;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新皇帝废分封、设郡县,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即为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设郡县;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统一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等。
(2)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赢得了独立;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重要古代历史人物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和民族团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等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和华盛顿历史贡献的识记。
12.【答案】(1)A:2;B:3;C:1;D:4
(2)史实一: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运用伏击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史实二: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一二 九”运动。史实三: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牵制了日军兵力。史实四: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史实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史实六: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
(3)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综上所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路军抗日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国民革命军进入汉口是大革命(1924—1927年)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4月;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故答案为A:2;B:3;C:1;D:4。
(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史实有: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运用伏击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一二 九”运动;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牵制了日军兵力;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综上所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和抗日战争的识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17年中考三模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永嘉模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位于 ,这是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  )
A.长江经济带 B.西部经济带 C.珠江三角洲 D.京津冀地区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位置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属京津冀地区。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位置分布的识记。
2.(2017·永嘉模拟)2016年11月20日,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据此回答小题。
(1)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利马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②位于南美洲,濒临大西洋
③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④位于南美洲,濒临太平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某校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上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的地理知识栏目。以APEC主办国为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真”的是(  )
A.该国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
B.位于安第斯山区,牧民在低海拔饲养羊驼和骆马
C.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矿产资源奇缺,旅游业发达
D.因为发达的牧羊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答案】(1)D
(2)A
【知识点】经纬网;大洲和大洋;智利——安第斯山脉;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利马地理位置的判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所以利马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又利马位于南美洲,濒临太平洋。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马为秘鲁的首都,该国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所以A正确;牧民在高海拔饲养羊驼和骆马,所以B错误;利马位于安第斯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所以C错误;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重要国家概况的识记,对地图的判读能力。
3.(2017·永嘉模拟)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有(  )
史 实
结论
① 雅典民主制度 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典范
② 《十二铜表法》 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③ 古罗马的文明成就 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④ 拉丁语在罗马帝国境内广泛传播 现代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而《十二铜表法》只是罗马法的一个代表性成就,所以②错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主要体现在法学、文字、建筑方面,对西方文化作出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的是古希腊文明,所以③错误。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成就的识记。
4.(2017·永嘉模拟)“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16世纪和18世纪的精神符号。”两个“精神符号”分别是指(  )
A.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 B.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识记。
5.(2017·永嘉模拟)“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段《三字经》所呈现的时代特点是(  )
A.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文明的高度发展
B.政权的分立与民族的汇聚
C.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D.开放与革新相结合的时代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指的是三国时期。“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指的是东晋结束以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指的是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2017·永嘉模拟)洋务运动图自强,维新变法求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一次次的救亡图存中,中国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活动(  )
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与曲折
B.都主张在我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完成了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
D.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巩固清朝的统治,但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没有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但戊戌政变后,戊戌变法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0世纪初,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希望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充满曲折和艰辛,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理解。
7.(2017·永嘉模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原因是(  )
A.汇聚红军主力 B.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大地
C.北伐战争失败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红军长征原因的识记。
8.(2017·永嘉模拟)观看影视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走进历史。要了解二战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下列有关二战题材的电影,最适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大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重要转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德国的有生力量得到了极大地消耗,从此德军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重要转折事件的识记。
9.(2017·永嘉模拟)蕴藏我国三分之二以上可开发水能资源的西部能源基地与我国电能消费的集中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距离在800公里至3000公里左右。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加强能源立法 B.开源与节流
C.跨区域调配 D.加大宣传力度
【答案】C
【知识点】我国资源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源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解决资源问题的理解。
二、非选择题
10.(2017·永嘉模拟)2016年12月28日,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 — 沪昆高铁全线通车。读图,回答问题。
图2沪昆高铁路线图 图3贵阳、昆明一带地形图(局部) 图4昆明气温降水图
(1)据图2可知,昆明的位于上海的   方向。沪昆高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贵州-湖南-   -浙江-上海。
(2)结合图3及所学知识分析贵阳-昆明段高铁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三图,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昆明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1)西南;江西
(2)地处云贵高原,地势崎岖。
(3)自然条件:气候适宜,四季如春(或夏季不热,冬季不冷也可)
地处云贵高原,风光独特。
人文条件:少数民族众多,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沪昆高铁的开通,交通便利。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方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方向判断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据图2可知,昆明的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沪昆高铁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上海。
(2)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有关知识。分析图3可知,贵阳-昆明段高铁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处云贵高原,地势崎岖。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昆明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在自然条件方面,气候适宜,四季如春(或夏季不热,冬季不冷也可),地处云贵高原,风光独特;在人文环境方面,少数民族众多,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同时沪昆高铁的开通,交通便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云贵高原概况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1.(2017·永嘉模拟)当历史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的时候,历史人物往往影响着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这位新皇帝还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他成为合众国的father。Father这个词,除“父亲”以外,还有‘创立者’和‘缔造者’之意。”
——易中天《艰难的一跃》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是哪位历史人物?除材料中涉及到的措施外,再列举他采取的有利于后世的两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写出华盛顿“有所为”的史实,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两则材料反映了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请再联系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予以说明。
【答案】(1)秦始皇或嬴政。统一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等。
(2)有所为: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赢得了独立;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3)举例: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和民族团结。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贞观之治;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新皇帝废分封、设郡县,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即为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设郡县;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统一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等。
(2)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赢得了独立;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重要古代历史人物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和民族团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等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和华盛顿历史贡献的识记。
12.(2017·永嘉模拟)中国革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镜头中的中国革命
镜头1八路军在前线镜头 2国民革命军进入汉口
镜头3井冈山会师镜头 4淮海战役支前民工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战争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任选两个镜头的图片序号写在年代尺中的相应字母位置。
(2)请你运用相关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3)综合材料一至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论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答案】(1)A:2;B:3;C:1;D:4
(2)史实一: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运用伏击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史实二: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一二 九”运动。史实三: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牵制了日军兵力。史实四: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史实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史实六: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
(3)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综上所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三大战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路军抗日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国民革命军进入汉口是大革命(1924—1927年)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4月;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故答案为A:2;B:3;C:1;D:4。
(2)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史实有: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运用伏击战、地道战等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一二 九”运动;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牵制了日军兵力;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抗战。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在此过程中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综上所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和抗日战争的识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