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眼睛与光学仪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有所了解,知道利用透镜可以改变成像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2)知道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初步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4)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研究两种镜片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关心凸透镜成像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6)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 眼睛和照相机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教学前的准备: 多媒体,照相机,老花镜,近视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同学们,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州七号的成功飞天,那一副副动人的画面给我们带来了无以伦比的视觉享受,无不给人震憾,让人回味。在品味这些壮观景象的时候,你可曾想到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了一双美丽的双眼,才使这些美的瞬间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之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能让我们寻觅和感受世间的美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眼睛与光学仪器》这一课,共同来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眼睛。 板书课题:眼睛与光学仪器 二、认识眼睛 关注原理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关于眼睛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出示图片,提出问题) 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炼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出来: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3)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老师在这里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我们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师:在七年级下册生物中我们已经对眼睛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出示) 生:和教师一起认识和回顾眼睛的结构。 师:课本上再现了眼睛的一些相关知识,请你回顾生物课中关于眼睛的知识,快速浏览课本72和73页第一段的内容,说说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时间是三分钟。 生:在教师引导下做出回答 师:展示,让学生通过认识眼睛的结构等知识明白视觉的形成。 生:认识视觉的形成。 师:有的学生可能会问了,说老师,为什么正常和眼睛无论看远处的景物还是看近处的景物都看的那么清楚呢?其实我们的眼睛都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出示) 生:了解眼睛的自我调节原理。 (二)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 师:眼睛实现自我调节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期下去,眼睛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眼睛发生疾病形成近视或远视。经过调查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现场调查:我们班里有很多同学戴上了眼镜,现在我们来简单调查一下:戴近视眼镜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让课代表查人数),戴远视眼镜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让课代表查人数),虽然没戴眼镜但看黑板上的字模糊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让课代表查人数)。看来我们很有必要分析一下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思考解决方案。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生物课中所学的知识以及老师提供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 生: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 (展示问题) 1、眼睛是如何由正常变成近视或远视眼的。 2、如何对近视或远视眼进行矫正。 生:(学生代表汇报分析结果) 师:(出示)引导学生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三)探究眼镜 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提到了两种眼镜,了解了它们的作用。如何来区分它们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生:探究区别眼镜的方法 (展示问题) 1、区分近视镜与远视镜的方法 2、参照课本图3-65、图3-66分析讨论为什么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而远视(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师:巡回指导 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小结 师:(出示)进一步展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是不是只要是近视眼镜,给哪个近视眼的人都能用呢? 生:不是 师:对了不是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架眼镜只能适合一种视力的眼睛,这就涉及到“眼镜度数”的话题,具体请同学们课下了解教材74页的信息浏览。 (四)保护眼睛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关于眼睛,我找到了一份调查报告,同学们,你看完有什么感受?请谈一谈。 (出示展示背景材料)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眼状况 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生: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都能联系自身实际,提醒或告诫自己与他人要科学用眼,加强自我保护,谈的非常好,我们要把这些变成自觉的行动,切实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五)眼睛的好帮手 即使有一双健康的眼睛,也不可能看尽天下的美景,也不可能看透人间的世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活动三和活动四的内容,体会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如何成为眼睛的好帮手的。 (展示)和学生一起认识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上网查阅的相关资料,并实际使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 三、保存影像,弥补眼睛 1、品味“美景”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美的东西无处不在,美丽的景象更是养人眼睛,同学们,你见过这些美景吗? (利用展示美景) 2、留驻“美景” 师:这些“美景”只是我们中国的某一个方面的缩影,但却将与亿万人民共享。在品读这些美景的同时,你就没有想过这些美景是如何留驻的呢? 师:提出问题,这些美景稍纵即逝,我们如何把它保存、再现出来呢? 生:拍成照片保存下来 师:对了,我们用照相机拍成照片就可能保存下来了。你了解照相机吗?你会使用照相机拍照吗? 师:(出示照相机结构图)引导学生了解照相机的主要部件 生:观察照相机的主要部件 师:(出示照相机的原理图)引导学生认识,照相机实际上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师:利用投影展示结合照相机给学生分析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照相机。 师:实际上现在由于电脑的普及,不少家庭都开始使用数码相机了,其实数码相机和普通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也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这一原理制成的。我们可以在课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 师:任何东西都不可纸上谈兵,只有亲自实践了才会有较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相机的使用,希望有条件的学生回家后可认真阅读一下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亲自用照相机实地捕捉美的瞬间,并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 师:这一节课到了这里,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已经学到了哪些东西,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或还想需要了解的问题,请和大家交流一下。 作业设计: 1、上网查阅有关显微镜,望远镜的信息,关注科学的发展 2、利用照相机捕捉你认为校园里最美丽的场景,举办一次照片展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你的成果。 板书设计 眼睛与光学仪器 一、认识眼睛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一)同学们关心的几个问题??2、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 ???????????????3、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 (二)保护眼睛――注意用眼卫生 (三)眼睛的好帮手――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影像的保存――照相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