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历史与社会试题(五)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历史与社会试题(五)

资源简介

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历史与社会试题(五)
一、选择题
1.(2017·浙江模拟)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结合以下《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小题。
(1)长江经济带是一条多彩景观带。图中①省的地形景观主要为(  )
A.石林广布,地势崎岖 B.北国风光,滑雪胜地
C.草原辽阔,地势平坦 D.沟壑纵横,河网密布
(2)长江经济带是一条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下列对推动图中②③两省良性互动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省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B.两省都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C.可以依托便利的长江水运
D.②省能源资源丰富,③省劳动力丰富
【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部和西部差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省为我国的云南省,当地位于云贵高原,石林广布,地势崎岖。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浙江省和湖北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省为浙江省,③为湖北省。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所以A表述错误;浙江省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湖北省没有,所以B表述错误;浙江省水运没有依托便利的长江水运,所以C表述错误。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云贵高原、浙江省和湖北省分布及其概况的识记。
2.(2017·浙江模拟)2016年10月1日,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千吨海水淡化厂正式投入使用,可日产淡化海水约1000吨。读下图,回答小题。
(1)游客从广东省南部地区出发前往三沙市旅游,可能经过的海域是(  )
A.台湾海峡,南海 B.琼州海峡,东海
C.台湾海峡,东海 D.琼州海峡,南海
(2)下列关于三沙市区位优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东面隔海与越南相望
C.地处海上交通要冲 D.西面隔海与菲律宾相望
【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游客从广东省南部地区出发前往三沙市旅游,可能经过的海域是琼州海峡、南海。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三沙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沙市位于南海海域,所以A错误;三沙市西面隔海与越南相望,所以B错误;三沙市地处海上交通要冲,所以C正确;三沙市东面隔海与菲律宾相望,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南海海域重要地理单元分布的识记。
3.(2017·浙江模拟)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政治制度中,蕴含这一政治内涵的有(  )
①建立和完善科举制度②设立司隶校尉③建立刺史制度④设立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御史大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科举制的创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对官员的监察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是一种选官制度,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对官员的监察制度的识记。
4.(2017·浙江模拟)“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下列关于该国文明成就表述正确的有(  )
①《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 ②创立的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③《十二铜表法》是近代很多国家法律的基础④杰出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文明成就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可知,此为古希腊文明。拉丁字母、《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成就的识记。
5.(2017·浙江模拟)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C.列强取得了依赖裁判权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烧毁圆明园,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法国作家雨果说“两个强盗”,一个是法国,一个是英国。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火烧圆明园的了解。
6.(2017·浙江模拟)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没有开展北伐战争
B.没有结束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没有学好西方先进的科技
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尽管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以说革命尚未成功。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识记。
7.(2017·浙江模拟)下图所示是我国某县粮食产量变化图。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对外开放策略 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获得大丰收。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由此,导致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识记。
8.(2017·浙江模拟)2016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的开局之年。大量中国企业来到非洲投资兴业,中非互利合作快速增长。下列对中非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②体现了中非经济一体化 ③能够消除非洲贫困 ④体现了互利、友好、共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非合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非合作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体现了中非之间的互利、友好、共赢,所以①④符合题意。中非合作并没有体现中非经济一体化;中非合作只是有助于消除非洲的贫困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非合作的认识。
二、非选择题
9.(2017·浙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8月,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简称里约)成功举办,这也给世界各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材料一:
材料二:里约是巴西最大的海港,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的海滩闻名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沙白水洁,呈新月形;在里约还有随处可见的纪念馆、博物馆。但近年来里约的经济却并不景气。
(1)结合图甲、图乙,描述里约热内卢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2)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居民主要属于什么类型的人种?人们大多信仰什么宗教?
(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为里约经济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东临大西洋,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基督教。
(3)发展区域经济,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充分发挥世界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或对外贸易利用沙滩、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知识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巴西巴西利亚;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里约热内卢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东临大西洋,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人种和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居民主要属于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当地人们主要信仰基督教。
(3)本题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里约热内卢发展区域经济,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充分发挥世界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或对外贸易利用沙滩、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人种和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的识记,对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0.(2017·浙江模拟)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指出,推进区域间联动式发展,共享合作成果,是中国政府倡导共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是人类航海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中国,15世纪初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在欧洲,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加强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
材料二: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l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在这之后的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区域交往的典型历史事件。
(2)在科技革命时期,世界交通领域发生了哪些革命性的事件(列举两个史实)?并简要分析其对“区域联动”所发挥的作用。
(3)结合材料,概述“地理大发现”和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
(2)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出汽车l法国巴黎出现了电力铁路;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对区域间的联动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地理大发现”开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科技革命使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探究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区域交往典型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区域交往的典型历史事件有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等。
(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科技革命时期,世界交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事件有: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出汽车;法国巴黎出现了电力铁路;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这些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对区域间的联动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本题考查的是地理大发现和科技革命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开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科技革命使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交往典型历史事件、世界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的识记,对地理大发现和科技革命影响的理解。
11.(2017·浙江模拟)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是什么?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2)阅读图片,概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
(3)结合材料分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启示?
【答案】(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将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对日作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迅速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知识点】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将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对日作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迅速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历史与社会试题(五)
一、选择题
1.(2017·浙江模拟)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结合以下《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小题。
(1)长江经济带是一条多彩景观带。图中①省的地形景观主要为(  )
A.石林广布,地势崎岖 B.北国风光,滑雪胜地
C.草原辽阔,地势平坦 D.沟壑纵横,河网密布
(2)长江经济带是一条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下列对推动图中②③两省良性互动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省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B.两省都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C.可以依托便利的长江水运
D.②省能源资源丰富,③省劳动力丰富
2.(2017·浙江模拟)2016年10月1日,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千吨海水淡化厂正式投入使用,可日产淡化海水约1000吨。读下图,回答小题。
(1)游客从广东省南部地区出发前往三沙市旅游,可能经过的海域是(  )
A.台湾海峡,南海 B.琼州海峡,东海
C.台湾海峡,东海 D.琼州海峡,南海
(2)下列关于三沙市区位优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B.东面隔海与越南相望
C.地处海上交通要冲 D.西面隔海与菲律宾相望
3.(2017·浙江模拟)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政治制度中,蕴含这一政治内涵的有(  )
①建立和完善科举制度②设立司隶校尉③建立刺史制度④设立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御史大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7·浙江模拟)“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下列关于该国文明成就表述正确的有(  )
①《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 ②创立的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③《十二铜表法》是近代很多国家法律的基础④杰出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7·浙江模拟)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下列关于这场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C.列强取得了依赖裁判权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6.(2017·浙江模拟)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没有开展北伐战争
B.没有结束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没有学好西方先进的科技
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7.(2017·浙江模拟)下图所示是我国某县粮食产量变化图。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对外开放策略 B.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进行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2017·浙江模拟)2016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的开局之年。大量中国企业来到非洲投资兴业,中非互利合作快速增长。下列对中非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②体现了中非经济一体化 ③能够消除非洲贫困 ④体现了互利、友好、共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2017·浙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8月,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简称里约)成功举办,这也给世界各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材料一:
材料二:里约是巴西最大的海港,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约的海滩闻名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沙白水洁,呈新月形;在里约还有随处可见的纪念馆、博物馆。但近年来里约的经济却并不景气。
(1)结合图甲、图乙,描述里约热内卢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2)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居民主要属于什么类型的人种?人们大多信仰什么宗教?
(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为里约经济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0.(2017·浙江模拟)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指出,推进区域间联动式发展,共享合作成果,是中国政府倡导共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是人类航海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中国,15世纪初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在欧洲,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加强了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
材料二: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l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在这之后的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区域交往的典型历史事件。
(2)在科技革命时期,世界交通领域发生了哪些革命性的事件(列举两个史实)?并简要分析其对“区域联动”所发挥的作用。
(3)结合材料,概述“地理大发现”和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
11.(2017·浙江模拟)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南湖红船到军旗升起的地方,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是什么?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2)阅读图片,概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
(3)结合材料分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历史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部和西部差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省为我国的云南省,当地位于云贵高原,石林广布,地势崎岖。故选择A。
(2)本题考查的是浙江省和湖北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省为浙江省,③为湖北省。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所以A表述错误;浙江省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湖北省没有,所以B表述错误;浙江省水运没有依托便利的长江水运,所以C表述错误。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云贵高原、浙江省和湖北省分布及其概况的识记。
2.【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游客从广东省南部地区出发前往三沙市旅游,可能经过的海域是琼州海峡、南海。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三沙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沙市位于南海海域,所以A错误;三沙市西面隔海与越南相望,所以B错误;三沙市地处海上交通要冲,所以C正确;三沙市东面隔海与菲律宾相望,所以D错误。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南海海域重要地理单元分布的识记。
3.【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科举制的创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对官员的监察制度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是一种选官制度,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对官员的监察制度的识记。
4.【答案】C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文明成就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可知,此为古希腊文明。拉丁字母、《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文明成就,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成就的识记。
5.【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烧毁圆明园,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法国作家雨果说“两个强盗”,一个是法国,一个是英国。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火烧圆明园的了解。
6.【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尽管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以说革命尚未成功。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识记。
7.【答案】D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业获得大丰收。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由此,导致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发展主题与发展问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非合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非合作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体现了中非之间的互利、友好、共赢,所以①④符合题意。中非合作并没有体现中非经济一体化;中非合作只是有助于消除非洲的贫困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非合作的认识。
9.【答案】(1)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东临大西洋,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基督教。
(3)发展区域经济,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充分发挥世界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或对外贸易利用沙滩、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知识点】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巴西巴西利亚;因地制宜谋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里约热内卢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东临大西洋,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人种和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居民主要属于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当地人们主要信仰基督教。
(3)本题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里约热内卢发展区域经济,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充分发挥世界天然良港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运输业或对外贸易利用沙滩、纪念馆、博物馆等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人种和世界三大宗教分布的识记,对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0.【答案】(1)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
(2)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出汽车l法国巴黎出现了电力铁路;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对区域间的联动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地理大发现”开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科技革命使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探究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区域交往典型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区域交往的典型历史事件有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等。
(2)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科技革命时期,世界交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事件有: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出汽车;法国巴黎出现了电力铁路;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这些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对区域间的联动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本题考查的是地理大发现和科技革命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开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科技革命使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交往典型历史事件、世界交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的识记,对地理大发现和科技革命影响的理解。
11.【答案】(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将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对日作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迅速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知识点】西安事变;工农武装割据;抗战民族统一战线与全民族抗战;渡江战役与占领南京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7年9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毛泽东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将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对日作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迅速打败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终于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