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15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15份)

资源简介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文科地理试题
 2012.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和悬崖底部的高度可能是
A.350米、350米
B.200米、200米
C.400米、400米
D.190米、390米
2.悬崖形成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4.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
6.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一直向西飞行
D.先向北,后向南飞行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据此完成7~8题。
7.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8.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9~10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9.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10.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右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1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13~14题。
13.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14.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15. 北欧国家芬兰从十九世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科技高度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创造了“芬兰奇迹”。其主要原因是
①进口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②漫长严寒的气候不利于农牧业发展
③重视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高 ④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
⑤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⑥重点发展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②③④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9年6月14日至18日出席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和“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读“金砖四国图”,回答16~18题。
16.“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③④②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摩尔曼斯克海港开始解冻
D.巴西热带草原上草木葱绿
17.上图数码③④所示地区与下列“常年平均风向”“工业分布示意图”对应正确的是
A.③—丙—c、④—丁—d B.③—丁—b、④—甲—d
C.③—丁—d、④—甲—a D.③—甲—a、④—丁—b
18.下列关于“金砖四国”平等合作、取得共赢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所在国出口石油资源到中国  b.②所在国出口铁矿石到中国 
c.中国出口煤炭资源到①所在国  d.中国从④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A.abc B.bcd C.acd D.abd
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八分钟”展示了本地自然与人文特色:读书、自行车、音乐、双层大巴车、雨伞、足球等,据此完成19~20题。
19.最能反映伦敦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足球 B.自行车 C.音乐 D.雨伞
20.关于北京与伦敦的正确说法是
A.伦敦比北京降水多,气温高 B.伦敦与北京的自然景观相似
C.伦敦冬季温和,没有降雪 D.北京夏季多雨,光照较伦敦少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1~22题。
2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渍化 D.洪涝灾害
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图所示),高程4 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冰穹西南方向约7.3 km。据此回答25~27题。
25.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长
B.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26.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 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27.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右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28~29题。
28.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A.各大洲沿海地区
B.大气降水较多地区
C.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D.植被覆盖率高地区
29.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大
B.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据此回答30题。
30.上述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A. 日本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B. 美国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C. 中国的人均耕地最少 D. 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31~32题。
3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3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3~34题。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月平均气温(℃) 夏季平均气温℃ 生产成本(元/千克)
中国某产区 8~12 490~660 -1~-8 19~23 0.64
美国某产区 15~17 470~520 6~8 18~21 2.05
北半球最适宜区 8~12 560~750 >-14 19~23 1.20
3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B. 30°N~40°N东海岸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
3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5.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36.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完成37~38题。
37.1月份,雨水补给较多的河段是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a与c河段
38.图中b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经济作物及
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油菜—水源 B.小麦—土壤 C.棉花—光照 D.甘蔗—热量
读右图,回答39-40题。
39.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甲地政治局势较乙地紧张
B.夏季乙地盛行偏南风
C.甲地盛产水稻
D.乙地地形受冰川作用较强烈
40.a点位于b点的
A.西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40分)
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1分)
(2)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 作用下形成的。(2分)
(3)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单选)(1分)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4)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有何重要意义?(3分)
42.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例A表示的森林类型是 ;B表示的自然带类型是 。(2分)
(2)指出图中C、D所处的地区:C 、D (2分)
(3)B、C、D三处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
目前, 处的森林正遭到严重破坏,会对世界气候等产生影响。(3分)
(4)请解释B自然带能延伸到15—25°位置的原因: 。(2分)
43.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茵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内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瑞士“欧洲屋脊”、“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 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3%和72.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 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2 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 636万人次。
(1)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    (国家),北与    (国家)为邻。
    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3分)
(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    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业中,
    业、     业、     业尤为突出。(4分)
(4)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    阶段。(1分)
(5)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3分)
44.2009年2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影像资料是通过      技术获取的,在获取当日,B处盛行风向为     ,判断的理由是               。(3分)
(2)C处的地下水类型是      ,储存该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是      。(2分)
(3)流经①处的洋流是   (寒、暖)流,受这一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更加  (干旱、湿润)。(2分)
(4)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4分)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文科地理试题答卷
座位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41. (7分)
(1) (1分)
(2)特征是 、
流水的 (2分)
(3) (1分)
(4)意义:(3分)
42.(9分)
(1)A是 ;B是 。(2分)
(2)C是 、D是 。(2分)
(3)是 气候,原因是
。 处(3分)
原因: 。(2分)
43. (13分)
(1)南邻     (国家),北与     (国家)为邻。     河(3分)
(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第     产业很发达,     业、     业、     业尤为突出。(4分)
(4)    阶段。(1分)
(5)工业区位条件:(3分)
44. (11分)
(1) 技术,风向为 理由是
(3分)
(2)类型是 ,地质构造是 (2分)
(3) 流, (2分)
(4)试分析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4分)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文科地理试题答案
1—10 ACCBB ACBAC 11-20 CDADC ACDDB
21-30 BCACB DACDD 31-40 ABACC DCCBA
41.(7分)
(1)③ (1分)
(2)山河相间、南北延伸 侵蚀(切割)(2分)
(3)B (1分)
(4)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3分)
42.(9分)
(1)A是亚寒带针叶林; B是热带雨林带 。(2分)
(2)C东南亚 D非洲刚果河流域(刚果盆地)(2分)
(3)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B (3分)
(4)受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雨林带的分布能够向较高纬度延伸。(2分)
43.(13分)
(1)意大利 德国 莱茵(3分)
(2)阿尔卑斯山脉横贯全境,地势高峻;多条大河从这里发源。(2分)
(3)三 金融 旅游 会展(4分)
(4)逆城市化(或后期阶段)(1分)
(5)山地多,原料、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钟表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劳动力技术熟练,工艺精湛,世代相传;旅游业、会展业发达,可以为钟表业提供广阔的市场。(3分)
44.(11分)
(1)RS(遥感) 西北风 图中山火产生的烟雾向东南方向飘散 (3分)
(2)承压水 向斜(2分)
(3)寒 干旱(2分)
(4)①同:都有明显的旱雨季节,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2分)
②异:A处夏季炎热多雨,冬季高温少雨,雨热同期;B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2分)
甲第=
乙第=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历史科(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由单选题Ⅰ、单选题Ⅱ和双选题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共40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一般来说,明代以前手工业品质量最好的应该出自
A. 工场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 私营手工业
2.话剧《立秋》艺术地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徽商 B.闽商 C.粤商 D.鲁商
3.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D.隋唐时期
4.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思想有
A.重利轻义 B.工商皆本 C.重农抑商 D.实业救国
5.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 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6. 明清时期最主要的土地经营方式是
A. 自耕农经营 B. 田庄式经营 C. 租佃制经营 D. 官民合营
7.“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出现于
A. 中唐以后 B. 南宋时期 C. 元代 D. 明朝时期
8.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9.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工商业 B.保护小农经济
C.巩固专制统治 D.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10.使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 工业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
11. 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蒋介石
12.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 设立农工商总局
13.在下列区域中,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
A.西部内陆 B.东部沿海 C.大中城市 D.通商口岸
14. 15世纪,欧洲人探险寻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是
A.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
B.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
C.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D.《马可 波罗游记》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
15.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的西欧国家,除葡萄牙外还有
A.法国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6.许多中学的校园食堂里推行IC卡就餐制,该卡应用的是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这一技术运用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关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新知识经济的兴起
17.机器化生产、工业污染最早出现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
18.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
A.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
19.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这说明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内的市场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外国资本主义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
A. 石油   B. 电   C. 水力   D. 煤炭
21. 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
A. 外国商品的冲击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冲击
C. 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 D. 政府的打击
22.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23.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2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最主要特点是
A.自由放任生产 B.实行计划经济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减少政府开支
25.二战后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之初,大都照搬苏联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偏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C.企业自主权过大 D.地方工业管理权过大
26.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干预经济 B.整顿了财政金融体系
C.对工业加强了计划指导 D.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7.从1929年开始,一场规模空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28.下列各项,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的是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C.提高社会生产能力 D.改善社会投资环境
30. 经过对外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
A. 汕头 B. 厦门 C. 深圳 D. 海南
31.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2.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A.联合国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 D.世界贸易组织
3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指的是
A. 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 确立土地承包关系       D. 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最本质的区别是
A. 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B. 以公有制为主体
C.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环节 D. 商品价格未完全放开
35.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A. 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36.“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其客观有利条件是
A. 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 B.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C. 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D. 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向日本订货
37. 欧洲联盟是
A.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38.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39.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体。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B. 区域集团化趋势 C.全球化趋势 D. 多极化现象
40. 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标志是
A. 1986年意大利提出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得到响应
B. 1993年乌拉圭回合谈判
C. 1994年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的召开
D. 1995年1月起世贸组织正式开始运作
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共20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修
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42.《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这表明唐朝时期
A.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严格维护坊市制
C.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D. 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43.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44.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 玉米、蕃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 “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45.“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
46.1819年一位伟人去世,人们在讣告中这样赞颂他的科技成就:“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请判断,他的科技成就是
A.改良了蒸汽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利织布机 D.研制了发电机
47.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48.“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49.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和掠夺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垄断组织的形成
50.“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A. 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 B. 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 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51.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晚清政府的自救 B.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 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52. “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往前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觉到绝望的年代。”导致这一时期人们“幻想破灭和感觉到绝望”的经济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受到限制 B.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美苏两极格局的对峙,冷战开始
53.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调整和改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进入“黄金时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向不包括
A.推行计划经济 B.完善福利制度
C.股票分散化 D.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54.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A.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 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55.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 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 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 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56. 右图“大麦穗、大玉米,送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出现于
A. 过渡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57. 1983年12月l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使用近30年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我国
A. 棉布生产供过于求 B. 完全通过市场手段调配资源
C. 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D.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58.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59.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都
A.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B.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基本标志
C.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D.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
60. 观察下图,要帮助非洲摆脱贫困、落后状态,国际社会的根本途径应是

饥饿的非洲 贫困的非洲
A.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B.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加大对非洲援助的力度 D.改变非洲各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61.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政府鼓励向苏联移民 B.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
62.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了“农工商皆本”的思想,反映了
A.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封建统治者需要通过商业获取奢侈 D.对传统经济思想的肯定
63.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活动产生的影响是
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新科技 B.有利于亚洲资本的原始积累
C.使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发展
64.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加工业领域 B.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65. 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前期的两次短暂发展,充分说明了
A.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已逐渐深入人心
B.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
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66.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出现滞涨局面,表现在
A.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导致库存增加,生产下降
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持续居高不下
C.石油危机 D.越南战争
67.苏联最终解体,而中国则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
A.在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B.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C.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市场经济为主导
D.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68.中国的火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悬浮列车的进步,这说明了
A.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B.大量引进国外技术设备
C.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D.西方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加深
69.下列体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组织有
A.世界经贸组织 B.欧共体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70.当今经济全球化表现为
A.国际贸易额的增加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B.知识产权得到保护
C.国际分工成熟和跨国公司的增加 D.外资公司享有经营特权
高二期中考理科历史答案
1-5 BABCB 6-10 CDCCD 11-15 BBDCB 16-20 BAADA
21-25 ADDCA 26-30 DABAC 31-35 CDBBB 36-40 DBACD
41-45 CBCCC 46-50 ABACD 51-55 DBACB 56-60 BDBCB
61.AD 62.AB 63.CD 64.BC 65.BD 66.AB 67.BD 68.AC 69.BD 70.AC
1-5 BABCB 6-10 CDCCD 11-15 BBDCB 16-20 BAADA
21-25 ADDCA 26-30 DABAC 31-35 CDBBB 36-40 DBACD
41-45 CBCCC 46-50 ABACD 51-55 DBACB 56-60 BDBCB
61.AD 62.AB 63.CD 64.BC 65.BD 66.AB 67.BD 68.AC 69.BD 70.AC
1-5 BABCB 6-10 CDCCD 11-15 BBDCB 16-20 BAADA
21-25 ADDCA 26-30 DABAC 31-35 CDBBB 36-40 DBACD
41-45 CBCCC 46-50 ABACD 51-55 DBACB 56-60 BDBCB
61.AD 62.AB 63.CD 64.BC 65.BD 66.AB 67.BD 68.AC 69.BD 70.AC
1-5 BABCB 6-10 CDCCD 11-15 BBDCB 16-20 BAADA
21-25 ADDCA 26-30 DABAC 31-35 CDBBB 36-40 DBACD
41-45 CBCCC 46-50 ABACD 51-55 DBACB 56-60 BDBCB
61.AD 62.AB 63.CD 64.BC 65.BD 66.AB 67.BD 68.AC 69.BD 70.AC
1-5 BABCB 6-10 CDCCD 11-15 BBDCB 16-20 BAADA
21-25 ADDCA 26-30 DABAC 31-35 CDBBB 36-40 DBACD
41-45 CBCCC 46-50 ABACD 51-55 DBACB 56-60 BDBCB
61.AD 62.AB 63.CD 64.BC 65.BD 66.AB 67.BD 68.AC 69.BD 70.AC
1-5 BABCB 6-10 CDCCD 11-15 BBDCB 16-20 BAADA
21-25 ADDCA 26-30 DABAC 31-35 CDBBB 36-40 DBACD
41-45 CBCCC 46-50 ABACD 51-55 DBACB 56-60 BDBCB
61.AD 62.AB 63.CD 64.BC 65.BD 66.AB 67.BD 68.AC 69.BD 70.AC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高二级政治科理科班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和双项选择题三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一)。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1分,共50小题。
1.在8月7号灾难发生后,民政部与铁道部紧急行动,从中央救灾物资西安储备库调运大量物资向灾区,针对这些物资,请判断
A.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B.是商品,因为它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C.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来交换
D.是商品,因为它是用来供别人消费的
2.随着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有关人士指出,2010年中国恩格尔系数在下降了30年后,正在重新上涨。下列关于恩格尔系数说法,正确的是
A.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B.恩格尔系数上涨,表明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C.恩格尔系数上涨就是指食品支出的金额不断增加
D.恩格尔系数上涨,表明居民的消费结构在不断改善
3.团购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购物方式,团购的商品从数码产品到服装美食……内容极其丰富,而最让人动心的是实惠的团购价。在这里,团购价是货币在执行_______的职能。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交换手段
4.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紧迫威胁逐渐消失,美国将美中贸易逆差过大归咎于人民币汇率,将责任完全推到中国身上,再次纠缠所谓人民币汇率问题,动辄拿人民币汇率说事。以下关于人民币汇率说法正确的是
①美国将人民币汇率问题过度夸大是为了自身利益 ②中国享有按自己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的权利 ③人民币汇率是我国重要的货币政策,与他国无关 ④逼迫人民币升值实质上是对我国主权和内政的干涉
A.③④ B.②③ C. ①② D.①④
5.油价上调后对汽车、航空等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由于
A.在具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减少
B.在具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需求增加
C.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D.在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的需求会增加
6.为遏制房价的不理性增长,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国家应采取合理的货币政策
A.提高首付款比例,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首付款比例,提高贷款利率
C.提高贷款利率,开征房产交易税 D.加快建设两限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7.近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明星代言承担连带责任,其经济意义在于
A.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遏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C.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D.有利于缓解人民内部矛盾,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8.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央企业是我国国企的主力军。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量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1万亿元,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等行业和领域。这说明
A.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增强 B.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D.国有经济垄断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领域
9.“商场如战场”。李家祥在《大道相通——中国国航八大制胜方略》中总结自己的经营管 理经验,认为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表明企业经营成功需要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B.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C.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D.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10.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区别在于
A.股东是否以货币出资 B.股东是否承担有限责任
C.公司全部资本是否分为等额股份 D.公司是否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11.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是
A.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12.中国股市跌宕起伏,许多股民形容自己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这告诫我们
A.股票是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方式 B.投资方式应该多元化,以规避风险
C.买股票的风险比储蓄大 D.股票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13.2010年度中央单位公务员招录报考者数量超过146万人,国税、海关两大部门吸引了众多报考者,火热程度非比一般,而地震局、气象局等部门再度成为冷门,报考者寥寥无几。这表明劳动者就业应该
A.树立平等就业观 B.把个人兴趣、专业作为就业的唯一标准
C.积极进行自主创业 D.提高个人素质,争取高薪职位
14.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
①增加货币储量,提高人民收入 ②降低物价,保障商品供给
③努力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 ④有利于防止通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要求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关于这一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 ②效率与公平相互包含相互促进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某经济学家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陷入“投资增长过快导致产能过剩”的怪圈,而收入分配不均是“经济怪圈”的根源。这说明
A.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B.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C.分配方式对生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D.我国应实行按劳分配方式
17.财政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为应对物价上涨.我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这体现财政可以
A.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B.有效抑制物价上涨
C.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D.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18.2010年11月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5个部门发出《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表明税收具有
A.随意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无偿性
19.10月15日至l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包容性增长”成为此次全会的主旋律。“包容性增长”是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即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使人民生活水平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理顺收入分配机制
①要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应主要依靠国家来调节收入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浙江进一步开放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城乡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公用事业等领域。这一举措
A.有利于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B.使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推动了民营资本运作效率的提高 D.有利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21.腾讯QQ因和奇虎360在互联网业务中产生纠纷,一度中断对360用户的服务,影响了网民的利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启示我们
①要正确对待市场的自发性和竞争性 ②要让政府在市场竞争中起主导性作用
③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遵守市场规则 ④规范市场秩序就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下列属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
①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③扩大出口以追求贸易顺差 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某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思路:统筹外向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
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
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
24.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
①表明国家履行了市场监管的职能 ②可以使国家成为制定市场价格的主体
③是国家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 ④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6.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 没有哲学的科学的是瞎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
A.正确地揭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科学地界定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C..提出了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理论 D.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28.“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D.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9.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颇具竞争力的现代城市。这说明
A.人们的实践总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有了意识指导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
30.早在1997年,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山地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室主任马东涛就公开预言:“目前,泥石流淹没和危险区内有人口1.49万,财产1.38亿元,若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灾害将大大超过1992年。”这次舟曲的灾难被马东涛不幸言中。这表明
①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1.“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32.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嫦娥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l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这表明,实践
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必须和理论相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3.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世界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D.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4.专家指出,“自贸区”的建成能起到“10+1>11”的效果,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自贸区”经济社会发展。“10+1>11”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加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部分功能制约着整体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决定性作用
C.搞好局部,必然促进整体的发展
D.优化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能激发各要素的活力,提升系统功能
35.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这主要说明
A.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事物的发展主要是由内部矛盾引起
C.外因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内部量的积累并非都引起质变
36.胡锦涛在会见卡梅伦时指出,妥善处理两国的分歧,要求双方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要考虑对方的利益。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适度原则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注意分析转化的条件
37.面对经济转型的要求,相关部门呼吁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这表明
①人在改造世界过程要有所建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量的累加就是质的飞跃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胡锦涛主席在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这启示我们
A.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 B.发展就是新事物否定旧事物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要墨守陈规
39.维护一国的安全、政治、经济等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2010年9月,温家宝总理出席六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指出“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绝不退让,决不妥协。”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 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 真理是客观的
③ 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重点 ④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0.当前,食品价格上涨是推动我国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因此,降低食品价格是稳定物价的主要措施,这是抓住了
A.事物的主要矛盾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41.深圳30年的发展证明中央设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区的优势也在逐步减弱。专家建议,未来特区发展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特别能创新。专家强调创新是因为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
③创新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内涵 ④创新既要立足实践,又要尊重权威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的标语:“人口普查始于一家一户奉献社会源于一点一滴”、“普查时有你普查后为你”,以下说法与宣传标语所含哲理一致的是
A.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43.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是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4.2010年以来,农产品接力涨价的现象令百姓印象深刻: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新词可谓层出不穷。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经产生便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
45.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这说明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6.西部大开发发轫于上个世纪末。当时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国内通货紧缩,亟需扩大内需,开拓市场空间加之考虑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以及西部的历史情况和地缘因素,国家应时应势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7.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在各个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都商度天注民生问题。如邓小平说,“我们一定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江泽民说,“要把关注民生作为党长期执政的基石。”胡锦涛指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体现了
A.价值判断因时而异 B.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C.中国共产党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工作中心 D.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8.郭明义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的精神世界同样丰富多彩。以下是他的一些话语中的精彩段落:“能够以己之力帮助别人分担忧愁、减轻痛苦,能够使更多的病人及时输入救命的鲜血,能够使更多贫困儿童露出幸福的微笑。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这表明郭明义
①视奉献为最大的人生价值 ②完全放弃了个人利益
③正确处理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④认识到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49.“他以一个公民的责任,引发了一场国家的行动。用良知面对生命,用法治守护健康。”江苏徐州儿童医院医生冯东川因实名举报“三鹿”奶粉质量问题被评选为2010年“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从冯东川的事迹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A.人生价值是自我满足 B.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
C.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人生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客观机遇
50.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健康问题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医改工作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这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和政府关注群众健康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抓主要矛盾就能解决问题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二.单项选择题(二)。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10小题。
51.受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2011年可能取消的影响,2010年年底中国汽车销量大增。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2011年国家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市场需求曲线可能出现如图1、图2所示的变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1 图2
A.曲线A向a1方向移动 B.曲线A向a2方向移动
C.曲线A向a3方向移动 D.曲线A向a4方向移动
52.2010年可谓欧洲的罢工年,而引发罢工潮的主要原因就是债务危机。下列关于引发罢工的路径,正确的一组是
A.欧元超发——通货膨胀——生活下降——引发罢工
B.欧元紧缩——经济下滑——生活下降——引发罢工
C.国债比重过大——减少财政支出——职工福利降低——引发罢工
D.国债比重过低——增加财政支出——劳动就业困难——引发罢工
53.当前,以农产品为主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多,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国内因素可能有
①农业用地减少 ②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③国际资本对农产品的炒作 ④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4.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商品。如果一部数码相机以日元表示的进口价格下跌了3%,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升值后该商品用人民币标价应是
A.上涨不足3% B.上涨超过3%
C.下跌不足3% D.下跌超过3%
55.看下图
A点和C点的形成都与当时的金融危机有关,这一现象综合反映了
A.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D.贸易全球化的影响
56.某贫困县政府斥巨资搬运了一块重达369吨的“神石”,说是要借此“时”来运转。借“神石”求“时”来运转,从世界观层面上看,这一做法
A.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B.把人的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
C.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 D.把现实的物质世界看作客观精神的外化
57.在综合考虑未来国内外、省内外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安徽“十二五”时期总体发展目标取向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这种经济发展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尊重规律,实事求是 ②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③抓住重点,统筹兼顾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8.历届亚运会会徽上都要融入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寓意为亚洲“日出东方”。广州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巧妙地将“吉祥”“美运”“圣火”“羊城”集于一体。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会徽的这一设计体现了
①会徽设计来源于设计师的艺术灵感
②艺术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9.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强调,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下列与“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蕴含哲理相同的是些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60.有人认为,机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而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此机遇总是以确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而出现。这种观点
①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的条件性 ②把发展的状态当作发展的趋势
③把规律的必然性当作机遇的确定性 ④把物质的存在方式归结为相对静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三.双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且正确的得1分,错选、多选的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0小题
61.应对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两次启动量化宽松政策,总共过量发行2万亿美元。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此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
A.以美元核算的外汇储备较大幅度增长 B.以美元核算的外汇储备较大幅度缩水
C.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利润增加 D.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利润减少
62.右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B.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C.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A商品销售总额(P×Q)增加
D.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B商品销售总额(P×Q)增加
63.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稳定物价,政府可以
A.大力扶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物价
B.加强经济干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
C.完善宏观调控→健全价格监管法规→打击恶意囤积→稳定物价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补贴→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
64.在我国,目前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偏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要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
A.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B.依法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C.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D.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65.欧盟境内首个中国经贸合作区“葡萄牙——中国经贸合作区”正式设立,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集群式迈出国门。这表明我国
A.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B.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
D.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66.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09年9月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央行又开启了降息空间,5次下调贷款利率,4次下调存款利率。2010年10月,央行在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管理好通胀预期慎重权衡后作出加息决定。央行历次调整货币政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B.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D.客观对主观具有决定作用
67.近日,温家宝总理呼吁全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让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从哲学上看,转变发展方式必须
A.重视量变,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B.重视质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重视系统优化,加快产业升级
D.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68.右边漫画启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
A.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B.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发挥主观能动性
D.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下列选项中与该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B.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C.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D.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70.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变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答案
1~5 C A B D A 6~10 A B A A C 11~15 D D A D C 16~20 C D B B A
21~25 B C A A B 26~30 D D A B C 31~35 B A A D A 36~40 B B D A A
41~45 A C B A D 46~50 C D C C C
二.单项选择题(二)
51~55 A C B D B 56~60 D B D D A
三.双项选择题
61 BC 62 AC 63 AC 64 AB 65 CD 66 BD 67 BC 68 AB 69 BD 70 BD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生物文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Fe、Mn、Zn、Mg B.Mn、Cu、Zn、Ca
C.Zn 、Mn、Cu、B D.Mg 、Mn、Cu、Mo
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酸由C、H、O、N元素组成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3.下列各项中,前者是被鉴定的有机物、中者是使用的试剂、后者是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前中后三者均正确的是:
A.DNA、双缩脲、蓝色 B.脂肪、苏丹Ⅲ、橘黄色
C.蛋白质、斐林试剂、紫色 D.可溶性还原糖、二苯胺、砖红色
4.合成下列物质一定需要供给氮源的是:
A.糖原 B.脂肪 C.淀粉 D.核酸
5.若给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研究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消化酶(属于蛋白质)的过程,放射性标记先后出现在:
A.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6.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A.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 B. 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C.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7.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错误叙述: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染色质或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有差异
8.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A.团藻 B.根毛细胞 C.叶肉细胞 D.心肌细胞
9.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A.水 B.蛋白质 C.磷脂 D.糖类
10.质壁分离是指:
A.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B.细胞膜与细胞质分离
C.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D.液泡膜与细胞质分离
11.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A.是选择透过性膜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具有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12.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红细胞并需要载体蛋白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 C.钠离子 D.核酸分子
13.下列关于过氧化氢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本质上是蛋白质
B.过氧化氢酶可以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被蛋白酶水解
C.Fe3+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D.过氧化氢酶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更多的气体
14.1分子ATP 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数和磷酸基团数分别为:
A.3和3 B.3和2 C.2和3 D.2和2
15.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内的氧:
A. 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 B.参与ATP的形成
C. 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接收反应中脱下的氢生成水
16.区别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特有的产物是:
A.丙酮酸 B.ATP C. CO2 D.H2O
17.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8.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的形态 B.细胞的功能 C.染色体的数目 D.蛋白质的种类
19.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扩散最慢的是:
A.胡萝卜素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叶绿素a
20.两个亲本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基因型为2yyRr:2YyRr:1yyRR:1Yyrr:1YyRR:1yyrr则这两个两个亲本基因型为:
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 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C. 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D. 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22.产前诊断能有效预防遗传病产生和发展。下列不属于产前诊断的是:
A.胎儿羊水检查 B.孕妇血细胞的检查
C.婴儿体检 D.孕妇B超检查
23.韭菜体细胞的32条染色体具有8种各不相同的形态,韭菜是:
A. 单倍体 B. 二倍体 C. 四倍体 D. 八倍体
24.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4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3/4
C.复制过程中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2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
25.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不是格里菲思实验的意义:
A.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 B.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C.奠定了艾弗里实验的基础 D.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
26.若要得到10000只小鸡,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个数各是:
A.10000和2500 B.2500和10000
C.10000和40000 D.40000和10000
27.下图中无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28.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时产生的四分体个数是:
A.46 B.23 C.4 D.0
29.四种脱氧核苷酸的不同取决于:
A.含氮碱基的种类 B.五碳糖的种类 C.磷酸分子的多少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30.在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发生在:
A.细胞核 细胞质 核糖体 B.细胞核 细胞核 核糖体
C.细胞质 核糖体 细胞核 D.细胞质 细胞核 核糖体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1.取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应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寻找
C.如果视野过暗,可转动细调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D.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32.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成含有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减少了900,由此可推知:此蛋白质分子所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肽键数分别是:
A.52 52 B.50 50 C.52 50 D.50 49
33.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它的全称是:
A.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胸腺嘧啶核糖核酸
34.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 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35.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绿体基质内的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升高CO2浓度
C.升高CO2浓度 D.降低CO2浓度
3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各自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这对夫妇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
A.12.5% B.75% C.25% D.50%
37.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中最早出现,
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①分裂间期 ②分裂前期 ③分裂中期 ④分裂后期 ⑤分裂末期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⑤
38.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与结构出现畸形变化
C.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D.寿命太短
39.肌肉细胞能产生大量肌肉蛋白。这种细胞不产生血液中的蛋白质。下列有关肌肉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肌肉蛋白基因
B.有血蛋白基因和肌肉蛋白基因
C.有肌肉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蛋白基因
D.比受精卵的基因少
40.处于减数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当中心体拉动染色体开始向两极移动时,图中横坐标上的a、b、c、d依次代表的数目是:
A.着丝点、四分体、染色体、DNA
B.四分体、DNA、染色单体、染色体
C.四分体、着丝点、染色单体、DNA
D.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DNA
41.经实验测得衣藻DNA在细胞中分布如下: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这些数据说明:
A.衣藻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衣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衣藻细胞质中无DNA D.衣藻染色体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
4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43. 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44. 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45. 某核酸片段中,C为30%,G为30%,A为25%,T为15%,则此片段为: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46.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 B.1/6 C.1/32 D.1/64
细胞结构 a b c d e
试样甲 - - - - -
试样乙 + + + - +
试样丙 + + - + +
47.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观察到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由双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上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细胞分裂时,从d的周围发出丝状物;e由几个囊状结构重叠而成。将试样甲、乙、丙的细胞结构有无作表如下(+:存在;-:不存在)。
由此判断,试样甲、乙、丙分别是:
A.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
B.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
C.大肠杆菌、鼠肝、菠菜叶
D.鼠肝、菠菜叶、大肠杆菌
48.关于密码子的错误叙述的是:
A.CTA肯定不是密码子
B.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
C.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D.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
49.DNA分子的多样性是由于:
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稳定性
B.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只有两种
C.DNA分子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D.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5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 基因工程运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 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胞繁殖快
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对得2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51.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染色剂对生物体的结构或物质染色,以便观察和鉴定。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鉴定蛋白质时用斐林试剂,混合后加热变成砖红色
C.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细胞核变红色,细胞质变绿色
D.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0.02g/ml的龙胆紫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52.光合作用中,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反应是:
A.ATP分解成ADP和Pi B.水的光解放氧
C.光合作用形成ATP D. CO2的固定和还原
53.关于动物细胞中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在动物体细胞中普遍存在
B.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下直接形成
C.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ATP转变为ADP的反应是可逆的
54.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55.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
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人工诱变育种不能提高变异频率
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6.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在复制过程中以其中之一条链为模板
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D.DNA复制过程需要原料、能量,还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57.用下列哪些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A.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
B.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提取物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
C.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的混合物
D.R型肺炎双球菌与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蛋白质混合物
58. 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B. DNA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可以准确复制
59. 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豌豆,产生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接近1∶1?
B.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是从研究豌豆的全部相对性状综合分析入手
D.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不一定引起染色体变异
60. 下图为细胞分裂图,在高等动物卵巢中能见到的是:
A. B. C. D.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生物文科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5:CCBDC 6~10:CCABA 11~15:BA DCD 16~20:DDCBB
21~25:DCCBB 26~30:ACDAB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1~35:DCBDD 36~40:BBDBC 41~45:ACCCB 46~50:CBDDC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2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51.ABC 52.BC 53.BCD 54.BD 55.AD
56.CD 57.BC 58. CD 59. AC 60. ABD
1题 C选项符号
20题 题干中的符号“;”什么意思???
24题 C项复制过程中(总共需呢,还是需添加呢?)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420个
25题没有正确答案
33题 在单位前是否应该加基本
34题有没有超出文科班的难度?
37题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显现?
40题的图和abcd在哪里?
44题与21题重复
50题 A项错在哪里?B项红色字部分的描述很奇怪
T
P
P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语文科试题
本试卷共12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嫡传/谛听 枢纽/崎岖 载体/刊载
B.赔偿/排场 教诲/晦涩 空气/空白
C.菁华/粳米 贻误/怠慢 称呼/称职
D.伫立/储存 挟嫌/惬意 兴办/兴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D.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佛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心想事成”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辞,它不仅普遍用于节日,而且被广泛用在书信里,还经常见诸于报端,形成一种“廉价礼品”。
C.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D.特警总队主要负责处置性质严重、规模大、社会危害性大、暴力性和对抗性强的,市级公安机关其他警种或事发地公安机关难以承担的反恐、反暴、防暴等事件,承担重大活动的安保等特殊任务。
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
A.既不传达上级的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盗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
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予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
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居,可谓识时达变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以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诚古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 构:招致
B.先遣人以书谕真 谕:上对下的文告
C. 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籍:登记
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 诣:前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 慨然以生民为念
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 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C.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
D.易乱为治者上也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 )(3分)
①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 ②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③少英伟好书剑 ④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
⑤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 ⑥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
B.何真曾率兵收复广州。他的队伍军纪严明,深得广州百姓欢迎。
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军投降。
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上 曰 夫 能 不 贾 祸 于 生 灵 者 必 世 享 其 泽 朕 嘉 卿 忠 诚 念 江 西 地 近 广 东 是 以 特 授 尔 江 西 行 省 参 政 以 表 来 归 之 诚 古 云 令 名 德 之 舆 也 卿 令 名 已 著 尚 懋 修 厥 德 以 辅 我 国 家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
②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塞 下 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3分)
(2)“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11、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2) ,渺沧海之一粟。
(3) ,鱼龙潜跃水成文。(4) ,美人帐下犹歌舞.
(5) ,恨晨光之熹微。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叶朗)
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E.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审美追求。
13.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C.《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4.最后一段强调“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是针对什么情形而提出的?(4分)
15.根据文本内容,文化产品应该如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素面朝天
毕淑敏
素面朝天。我在白纸上郑重写下这个题目。夫走过来说,你是要将一碗白皮面,对着天空吗?我说有一位虢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姐姐,她自恃美丽,见了唐明皇也不化妆,所以叫……夫笑了,说,我知道。可是你并不美丽。
是的,我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看着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见一位化过妆的女友洗面,红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冲刷过水土流失的山峦。那个真实的她,像在蛋壳里窒息得过久的鸡雏,渐渐苏醒过来。我觉得这个眉目清晰的女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片刻前被颜色包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伪的陌生人。
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证件。我的父母凭着它辨认出一脉血缘的延续;我的丈夫,凭着它在茫茫人海中将我找寻;我的儿子,凭着它第一次铭记住了自己的母亲……每张脸,都是一本生命的图谱。连脸都不愿公开的人,便像捏着一份涂改过的证件,有了太多的秘密。所有的秘密都是有重量的。背着化过妆的脸走路的女人,便多了劳累,多了忧虑。
化妆可以使人年轻,无数广告喋喋不休地告诫我们。我认识的一位女郎,盛妆出行,艳丽得如同一组霓虹灯。一次半夜里我为她传一个电话,门开的一瞬间,我惊愕不止。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我不能不化妆。”她后来告诉我,“化妆如同吸烟,是有瘾的,我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不化妆的我。化妆最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我真羡慕你啊!”从此我对她充满同情。我们都会衰老。我镇定地注视着我的年纪,犹如眺望远方一幅渐渐逼近的白帆。为什么要掩饰这个现实呢?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自信并不与年龄成反比,就像自信并不与美丽成正比,勇气不是储存在脸庞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它们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实在是不相干的东西。犹如大厦需要钢筋铁骨来支撑,而决非几根华而不实的竹竿。
常常觉得化了妆的女人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请看我的眼睛!浓墨勾勒的眼线在说。但栅栏似的假睫毛圈住的眼波,却暗淡犹疑。请注意我的口唇!樱桃红的唇膏在呼吁。但轮廓鲜明的唇内吐出的话语,却肤浅苍白。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强迫人们注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不拥有美丽的女人,并非也不拥有自信。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直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
16.分析概括文中的“化妆”的特点。(4分)
17.第2段划线的句子有何作用?(5分)
18.作者所提倡的“素面朝天”的实质是什么,谈谈你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理解。(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刘伟:我的双脚
最初的梦想
刘伟出生于1987年,上小学的时候,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肇始,成为职业球员是他的理想。一切想象在10岁的一天终止,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不就是截肢吗?好了再接上不就行了。”脱离生命危险之后,刘伟被告知,他永远失去了双臂。“当时我的脑袋一片空白,傻了。”
在医院做康复的那段时间,他遇到了一位同样失去双手的病人。“他能自己吃饭、刷牙、写字,而且事业上也非常成功,他教了我很多。”这个人叫刘京生,北京市残联副主席。面对有着同样遭遇的人,刘伟的感受是:“如果你一出生就有两个脑袋,别人都觉得很奇怪,怎么有两个脑袋呢?无所适从。但当你遇到一个同样有两个脑袋的人,而且你发现他过得很好,那你肯定会想,他过得好,我也可以。”失去双手半年后,他就学会了用脚刷牙、吃饭、写字。
生活被放到了没有双手的断点上。他在12岁时开始学游泳,进入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仅仅两年之后,他就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了两金一银。刘伟对母亲许下承诺: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回来。
残酷青春
在为奥运会努力做准备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导致了免疫力的下降,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告诉过他母亲,高压电对于刘伟身体细胞有过严重的伤害,不排除以后患上红斑狼疮或白血病的可能,他必须放弃训练,否则将危及生命。“只能放弃,不能为了比赛,命都不要了吧。”
在放弃了足球、游泳之后,他把希望置放在他的另一项爱好上——音乐。家人反对他走音乐这条路,但没有成功。“人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所以我最终选择了音乐。”
找到一家私立音乐学院,校长给他们的回应是:刘伟进我们学校学音乐只能是影响校容。刘伟对校长的回应是:谢谢你这么歧视我,我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用脚弹琴是艰难的,这需要勇气和想象力,许多人用手弹都需要很多年才有起色,何况是脚。刘伟每天练琴时间超过7小时。“我是三点一线的生活:练琴、学音乐、回家。我家在五道口,练琴的地方在沙河,学音乐的地方在四中,那时真是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在脚趾头一次次被磨破之后,刘伟逐渐摸索出了如何用脚来和琴键相处的办法。奥运会时,只学了一年钢琴的刘伟上了北京电视台的《唱响奥运》节目,当着刘德华的面,弹了一曲《梦中的婚礼》。接着,他弹着钢琴,与刘德华合唱了一首《天意》。
一个“达人”的诞生
《中国达人秀》并不是刘伟第一次参加选秀。今年5月,他参加了《快乐男声》济南赛区预选赛,“我的歌还没唱几句就被打断,当我们把钢琴抬进来表演时,不到一半,评委就很不耐烦地打断了演奏。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眼前的天空会出现5个字:多大点事啊。”
8月,在《中国达人秀》的现场,刘伟空着袖管走了上来,坐到钢琴前。那首《梦中的婚礼》响了起来。曲子结束,全场起立鼓掌。当评委高晓松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时候,刘伟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当刘伟被命运再一次放到一个耀目的舞台上,他有些像自己写的歌词那样:“我站在这里送给你/送你我最美丽的回忆/送你我的努力/你的鼓励永远都清晰/我站在这里拥抱你/抱你我最真实的身体/抱你我的约定/你的美丽永远都很清晰”。 (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19.概括刘伟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4分)
20.文中多次引用刘伟的原话,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5分)
21.“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结合本文与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6分)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是你欢快的旋律
23.“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级城市)”第一名是广州市,上榜理由如下:
广州是一个极富浪漫气息、充满快节奏的城市,被人称为“第三世界首都”,南中国的“购物天堂”。高速发展的经济,风光旖旎的环境,古韵十足的骑楼,唱腔多变的粤剧,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你深切地享受到“玩在广州”“食在广州”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里的生活是快节拍的,但每一个人的匆忙都是激情四射、斗志昂扬的,忙碌过后的生活更充满了轻松闲适感。试想,闲暇时,与友人一起K歌,购物,喝早茶,逛花市,看粤剧,尝粤菜,观羊城……多么惬意爽快的事情。它让你把工作中的繁杂和生活里的琐碎全抛到九霄云外,尽情地陶醉在这幸福快乐的时光里。
请依据这段文字,概括广州市成为“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级城市)”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10个字)。(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讨厌。”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一位青年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青年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有一切……”老人便说:“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什么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任何环境都蕴含着独具个性的美,能不能发现它,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
两个年青人之所以对自己家乡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心态,请你以“心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语文科试题答卷
座位号:
9.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上 曰 夫 能 不 贾 祸 于 生 灵 者 必 世 享 其 泽 朕 嘉 卿 忠 诚 念 江 西地 近 广 东 是 以 特 授 尔 江 西 行 省 参 政 以 表 来 归 之 诚 古 云 令 名 德 之 舆 也 卿 令 名 已 著 尚 懋 修 厥 德 以 辅 我 国 家
(2) (3分) 。
②(3分)

10.(1)(3分)

(2)(4分)

11.(6分)(1) , (2) ,
(3) , (4) ,
(5) , (6) ,
12.(5分)【 】【 】
14.(4分)

15.(4分)

16.(4分)

17.(5分)

18.(6分)

19.(4分)

20.(5分)

21.(6分)

22.(6分)

23.(6分)
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语文科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A项dí,dì,shū,qū,zài,zǎi;B项chánɡ,chǎnɡ,huì,kōnɡ,kònɡ;C项jīnɡ,yí,dài,chēnɡ,chèn;D项zhù,chǔ,xié,qiè,xīnɡ。
2、D[A项“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B项“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C项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D项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3.D.[A:否定词“不”误用;B“诸”与“于”表意重复,删除“于”;C. 语序不当,将“历史学家”与“地质学家”的位置互换.或将“某个王朝的兴衰史”与“自然界的演化史”互换亦可。]
4. C.[这道题看上去好像无从下手.但是仔细观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选项中这些事情之间有严密的逻辑顺序。这几件事的逻辑顺序是先传达上级指示,再议论购置污水处理设备问题。而“环保工作没人管”也是造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个结果的因素之一,因此“环保工作没人管”这句话也要放在“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之前。分析可知,这道题的答案为C。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5.B 【解析】谕:文中为动词,告诉。
6.C 【解析】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向。A项,两个“以”前为连词,前后动作的连接,顺承,可不译;后者为介词,译为“把”。B项,两个“而”都为连词,前者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后者表转折,译为“却”。D项,前“者”为代词,译为“……的人”;后者为音节助词,用在表时间酌词语后补充音节,无实义。
7.B【解折】①说何真曾任官职;③说何真的外貌和爱好;④说的是廖永忠。
8.C【解析】C项,“何真不得已”一说误。对何真而言,只要是正统的政权即可,在这个前提下,投降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安居、安宁.(这也正是朱元璋最看重他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所以何真是—个小小使者就可以改动降表,就可以决定向谁投降。
9.断句和翻译:
(1)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以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 以表来归之诚/古云/ 令名/德之輿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 以辅我国家。
(2) ①【译文】怕先生您尚未省悟,就先派个使者报个信,希望先生您注意.【踩分点】“足下”(您或你)“相告”(告诉你),句子大意。 ②【译文】现如今,皇上平息动乱以使天下安定,此举是上天安排,民心的归顺,天下百姓像影子那样跟随。【踩分点】“安”(使……安定)、“景从”(“像影子那样跟随”或“如影随形”),句子大意。
【参考译文】
何真,是东莞员冈人,八岁亡父,母亲守节不再嫁人。何真年少时就身材魁伟,喜好书法和剑术。至正年间,岭南强盗四起,在州郡放火抢劫,何真组织起义兵保卫乡里。后来官至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地区元明交战,从岭南到南海都随之动荡不安,何真弃官回归乡里,他满腹感慨,心里只有老百姓。
乙未年,乡民王成、陈仲玉作乱,何真请得行省同意,组织义兵剿灭了他扪。此役,何真亲自披挂上阵,把陈仲玉活捉回来。癸卯年,海南三山的邵宗愚攻陷了广州,广州守将何深战死,邵宗愚部在城里疯狂烧杀抢掠。何真听说后,率众收复了广州,他的军队军纪严明,广州民众非常高兴。
此时,中原局势一片混乱,南北变通断绝,何真更加努力地讲练士卒,他们占据关隘,保住了一方的安宁。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水军直取广东,廖永忠到了福州了,事先派人送信给何真说:“元朝皇帝已经丧失了驾取政权的能力,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趁势而起,有的假借元朝廷的号令指挥一方,有的干脆倚仗强大的军队,肆意妄为,他们横征暴敛,割剧称雄,百姓生灵涂炭,可以说是痛苦到了极点,如今大明皇帝受命于天,正在开创华夏大业,只有两广,遥远荒僻,从未蒙受圣明君主的教化,我奉命南征,归顺者会受到安抚,违逆者将处以极刑。怕先生您尚未省悟,先派个使者报个信,希望先生您注意。”于是从海路直取广东。三月甲戌,何真登记辖区各郡县的人口、兵马,钱粮的数目,派使者捧着降表迎接受降。
早先,在明将汤和等人平定福建的时候,何真就派使者从海路捧着降表准备向元朝廷投降,正好遇到汤和的军队,于是使者改动了降表,请求向明军投降,并且派人回去向何真汇报。此时,征南将军廖永忠派专人护送何真的使者带着降表到京城。皇上下诏褒奖他,诏书说:“天下动荡的时候,所谓的豪杰有两种人:变动乱为安定的属上等,保护百姓直到天下安定,并且知道应当归顺谁的属次一等。至于据险苟活,残害人民。死不悔改的,就不值—提了。当初,我大军兵临闽越之时,你就诚心归顺,没让我费鞍马之劳,没有流血牺牲,使民众得以安居,你真可谓是识时务者啊。”何真叩头谢恩,说:“当年周武王讨伐残暴,救民于水火,没有预约就前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现如今,皇上平息动乱以使天下安定,此举上应天命下顺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随形。臣本蛮荒之人。近来恰逢动乱,武聚集乡里,只为保命,并无其它意思。现在有幸生逢大明的朗乾坤,皇上的光辉无处不在;臣是再驽钝,又怎敢违背天意。”皇上说:“手握兵权而不祸害百姓的人,他的后人一定能够享受他的忠诚,朕欣赏你的忠诚,考虑到江西地邻广东,因此特授你江西行省参政一职,以表彰你扫顺的诚心,古语说:好名声,是用来承载美德的。你的好名声已经够大的了,还需努力提升品德,以利辅佐国家。”
10.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和平之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了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4分)
(2)诗眼是“静”,(1分)因为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因此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诗中之眼。(3分)
(补充: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诗歌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描绘出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结句“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11.(1)日月忽其不淹兮,
(2)寄蜉蝣于天地,
(3)鸿雁长飞光不度
(4)战士军前半死生,
(5)问征夫以前路,
(6)三顾频烦天下计,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16分)
12【A项太绝对了,文中是说“很大程度”;C项条件不充分,文中强调的是要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E项过分延伸,原文中说这些生活实践“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
13【C项在原文中未涉及;A、B、D分别涉及到普世价值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吸收与包容外来文化、世界共同和平的思想。】
14【①有的人(作品)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②有的人(作品)介绍中国文化,满足于肤浅讲述历史故事,肤浅介绍各种文化遗产,没有挖掘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深度。(每点2分)】
15【①应该着力于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正面的、美的东西。②要力求提供对于中国文化精神与价值方面的深度认识。③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④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以及从中体现出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每点1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16【①化妆是一种徒劳的掩饰,被颜色包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伪的陌生人;②化妆最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③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强迫人们注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④化妆更说明缺乏勇气、自信直面人生。(每点1分)】
17【①内容上:指出“素面朝天”也是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统领全文。(2分)②结构上:起着过渡(承上启下)作用,(1分)承接上文“可是你并不美丽”,引出下文作者对素面朝天这种生存方式的理解,(1分)指出“化妆”这种生活态度的实质,并进行了批驳。(1分)】
18【① “素面朝天”的实质就是保持、还原自然、纯真的自我,一种以自信和勇气直面人生的生活态度。(2分)②现实生活中人们刻意的修饰、装扮是对自我缺陷的掩饰,虽有伪装的外表的美丽,却失去了实质的最为宝贵的纯真、自然的本性,迷失在伪装中。(2分)③“素面朝天”虽然没有艳丽的外表,但却是一种最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的坦率与直诚,活出自己的勇气与自信。(2分)(个人理解这点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19【①北京市残联副主席刘京生先生在医院对他的引导和影响;②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坚持,“坚持练琴”;③对目标、理想执着的追求,“我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④面对生活的挫折时冷静、成熟的心理素质,“眼前的天空会出现5个字:多大点事啊”;⑤勇敢、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每点1分,答到其中4点即可给满分)】
20【①可以直接表现出刘伟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1分)“那你肯定会想,他过得好,我也可以。”表现出刘伟遭遇人生最大挫折时的勇敢、自信;(1分)“我是三点一线的生活:练琴、学音乐、回家。……那时真是精神和体力的双重考验。”表现出刘伟对理想执着的追求与坚韧不拔的毅力。(1分)②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真实、客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分)】
21【①这句话概括出刘伟个人惨痛的遭遇以及人生艰难的选择、奋斗,的确不是常人可以承受得了的,但他做了后者,身残志不残。(2分)可见刘伟生活的勇气与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他身上的突出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1分)②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气馁。(1分)那些用消极方式来逃避现实的人,是对自己与家人的不责任,是对人生、生命的漠视。(1分)(言之成理即可)】
22 评分标准
符合“没有……,也没有……,但…… 是……”的格式。(1分)
要有比较。(2分)
修辞运用。 (1分)
语句通顺。(1分)
补充:“比较”要有不同的主体,否则该点不得分。
“通顺”还指上下文之间合情合理,如有明显的荒谬处则该点不得分。
23.①高速发展的经济;②风光旖旎的环境;③底蕴深厚(丰富多样)的文化; ④激情而又惬意的生活。(答案不分先后。第①点1分;第②点1分;第③点2分,只答文化的表现1分,概括为底蕴深厚或丰富多样的文化2分;第④点2分,只答激情或惬意一面1分,两面都答才2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24[写作提示] 第一,审读导言材料,特别是抓住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一段话,准确立意。第二,审读作文话题,“聆听”就是仔细、诚心诚意地倾听教诲,倾听哲理启迪;要讨论学会聆听对于人生进步、情操提升的意义和妙用。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物理科(理综)试题
 2012.4
一.单项选择题题(每题3分,6题共18分,全对得3分,有错不得分)
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
B.闭合线框放在变化的磁场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线框放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2.图中的四个图分别表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闭合电路中一部分直导线的运动速度和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的相互关系,其中正确是( )
3.一矩形线圈(图甲所示),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t2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最大
C.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
D.每当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绝对值都为最大
4.如下图(a)所示,一个由导体制成的矩形线圈,以恒定速度v运动,从无场区域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然后出来.若取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那么在(b)图中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出回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是图(  )
5.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中,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从子弹刚击中木块A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无法判断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
6.如图,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减增大
C.小灯泡的功率减小
D.电路的路端电压升高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6题共24分,全对得4分,漏选得2分,有错不得分)
7.下列几种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砸钉子时不用橡皮锤,只是因为橡皮锤太轻
B.跳高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力
C.在推车时推不动是因为推力的冲量为零
D.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到相同的制动力的作用,两个物体将同时停下来
8.远距离输送交流电都采用高压输电.我国正在研究用比330 kV高得多的电压进行输电.采用高压输电的优点是( )
A.可节省输电线的材料  B.可根据需要调节交流电的频率
C.可减少输电线上的能量损失   D.可加快输电的速度
9.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的车的一端,车相对于光滑地面静止,则(  )
A.人从车的一端走向另一端的过程中,车向相反方向运动
B.人在车上往返行走时,车的运动方向保持不变
C.人在车上走动时,若人相对车突然静止,则车因惯性沿人运动的相反方向作匀速运动
D.人在车上走动时,若人相对车突然静止,则车也同时停止运动
10.如图所示,A、B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灯泡,L为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以忽略的带铁芯的线圈,则(  )
A.电键S闭合的瞬间,A、B同时亮,随后A灯变亮,B灯变暗
B.电键S闭合的瞬间, A、B同时亮,随后A灯熄灭,B灯变亮
C.断开电键S的瞬间,A、B灯同时熄灭
D.断开电键S的瞬间,B灯立即熄灭,A灯突然闪亮一下再熄灭
11.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12.如图甲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 R= 55 Ω,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 110 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的计算值为A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2∶1
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 100 Hz
三.实验题(1题共12分)
13.如图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均为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__________.
(3)继续实验步骤为:
A.在地面上依次铺白纸和复写纸.
B.确定重锤对应点O.
C.不放球2,让球1从斜槽某一位置无初速度滑下,确定它落地点位置P.
D.把球2放在立柱上,让球1从斜槽无初速度滑下,与球2正碰后,确定球1和球2落地点位置M和N.
E.用刻度尺量出OM、OP、ON的长度.
F.看是否相等,以验证动量守恒.
上述步骤有两处不完善或有错误,请指出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3题共46分)
14.(15分)如图所示,长为、宽为的矩形线圈,电阻为,处于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边缘,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线圈与磁感线垂直。在将线圈以向右的速度匀速拉出磁场的过程中。
求:(1)拉力的大小;
(2)线圈中产生的电热;
(3)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量。
15.(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平板小车的后端放有质量为10kg的小铁块,它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开始时,车以速度6m/s向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铁块以速度6m/s向右运动,整个运动过程小铁块未从小车掉出。(g=10m/s2) 
求:(1) 小车与铁块共同运动的速度;
(2) 小车至少多长,铁块才不会从小车上掉下去;
(3)小铁块在平板小车上滑行的时间。
16.(16分)如图所示,平行U形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导轨间的距离,电阻,导轨电阻不计.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质量、电阻的金属棒ab垂直置于导轨上.现用沿轨道平面且垂直于金属棒的大小为的恒力,使金属棒ab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滑行,已知当ab棒滑行后保持速度不变,并且金属棒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可能用到的数据:)
求:(1)画出金属棒匀速运动时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匀速运动时电阻R上的功率;
(3)金属棒从静止起到刚开始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物理科(理综)试题答卷
座位号:
一、二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涂。
三.实验题(1题共12分)
13.(1)应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必须调整斜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步骤有两处不完善或有错误,请指出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3题共46分,15分,15分,16分)
14.解:
15.解:
16.解: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物理科(理综)试题答案
一,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D C C B BD AC AD BD CD BC
三.实验题(1题共12分)
13. (1)大于 ………………………………(3分)
(2)使其末端切线水平 ……………………(3分)
(3)D选项中(1分),球1应从与步骤C中相同高度无初速度滑下;(2分)
F选项中(1分),应比较是否相等.(2分)
14题
解:(1)线框匀速拉出,有
………………………(2分)
…………………………(2分)
…………………………(2分)
综上解得: ………………………(1分)
(2) 对线框,由功能关系得:
……………………………(3分)
代入F解得: …………………… (2分)
(3) …………………… (3分)
(说明:以上各问,用其他方法求解,答案正确同样得分)
15题
解:(1)m与M所受合外力为零,故其动量守恒,取向左为正方向,
则有: ………………………… (3分)
,方向向左 …………(结果和方向各1分共2分)
(2)当m刚好滑到M的另一端相对静止时,m相对M滑过的距离即为木板的最小长度,则对M、m系统依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有:
………………(3分)
代入解得: L=9.6m ……………………………………(2分)
(3)以小铁块初速度为正方向,对小铁块整个匀变速运动过程有: ………………………………………(2分)
…………………………………………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 (1分)
16题:
解(1)当金属棒匀速运动时,受力分析如图:…………(1分)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F =mgsin 37°+BIL+ …………………(2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I = = ……………………(2分)
又 ……………(1分)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金属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2分)
(2)当金属棒匀速运动时,金属棒产生的电动势为:
E=BLv
回路中的电流: I=
电阻R上的电功率为:P=I2R ……………………………………(1分)
解得: P=3.2 W …………………………………………(2分)
(说明:若前两式已在第(1)问中得分者在第(2)问中不重复得分)
(3)在金属棒滑行s =0.8 m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分)
回路所产生的总热量: Q = -W安 …………………………………………(1分)
联立以上方程得: Q = 0.6 J
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
QR =Q = 0.48 J ………………………………(2分)
图甲
图乙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高二级英语科试题
2012. 4
本试题分笔试和听力,其中笔试部分135分,听力15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15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第一节:听录音回答问题 (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
请听下面2段对话,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每段对话读两遍。
请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至3题。
1. Who is K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ere is the man go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4至6题。
4. Where does the dialogue take pla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How much should the woman pay for the duc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How many kinds of food does the woman ord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听录音填入所缺的部分,使句意完整,录音读两遍(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
M: Hello, Jane. Nice to see you again!
W: Hi, Josh. Haven’t seen you for quite a long time! What are you doing these days
M: I am 7 in the national park.
W: Oh National Park Wonderful!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M: Many things to do. You see, I have to clear the roads after storms, check on the young deer and new plants, and even check the water in faraway streams sometimes.
W: Great! It must be a great experience!
M: Yes. Though it’s tiring, I feel it is really 8 , especially looking after the deer.
W: The deer You mean the endangered milu deer
M: Yes, they are so tame. They never hurt others. The number of this kind of deer has increased recently, but their 9 are not so good as hoped for.
W: So you have to make sure they have something to eat and drink
M: Yes, 10 . It’s my job to help them be independent of man in nature. I have to help teach them how to live in the wild.
第三节:听取信息(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请根据题目要求,从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录音读两遍。
When people speak, write a letter or 11 . They communicate with words.
People can communicate without words. They can communicate with 12 language.
Signs around us People 13 from them.
Drawing 14 uses it to tell viewers about beautiful mountains, about the blue sea and many other things.
Books, 15 , TV, radio and films They all help us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16 -25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6. Although medical science __________ control over several dangerous diseases, __________
worries us is that some of them are returning.
A. had achieved; what B. has achieved; what
C. has achieved; which D. achieved; that
17. — I wish I __________ the meeting.
— But you didn’t.
A. attended B. would attend C. should attend D. had attended
18.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__________ to our city for the conference next month com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 are invited B. invited C. inviting D. to invite
19. — Was it two months ago __________ you luckily got an opportunity to go to Beijing
— __________, John was the lucky dog.
A. when; Not I B. when; Not really C. that; Not me D. that; Right
20. Most of the representatives think that on __________ whole the meeting was __________ great
success.
A. a; a B. a; / C. the; the D. the; a
21. A five-year-old boy can speak two foreign languages, __________ surprises all the people
present.
A. which B. that C. who D. what
22. I’ve already told you that I’m going to buy it, __________.
A. however much it costs B. however does it cost much
C. how much it does cost D. no matter how it costs
23. This letter is so poorly written that I can hardly __________ what it means.
A. turn out B. watch out C. figure out D. take out
24. Three boys were playing football in the street when one of them __________ an old lady.
A. knocked off B. knocked over C. knocked up D. knocked out
25. She will look for another job, for she can’t __________ this loud noise any more.
A. come up with B. keep up with C. grow up with D. put up with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6—4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Time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ves. It 26 our everyday moments. However, time never had any 27 in my life until I received a watch from my father that organized my life and made me more 28 .
It’s round in the center with two silver bands that go around my wrist. And all of it is made of silver. This 29 tells me the importance of time in my life.
I received this 30 on a gray-sky day. I had to go to the airport at 9:00 A.M. to 31 my Uncle Ali and take him to my father’s house. However, I was late because I was hanging out with my friends. Later on that day, around 11:00 A.M., I 32 my uncle, but I was very late for him. He had 33 the airport and taken a taxi to my father’s house.
I got to my father’s house at 2:00 P.M. on the same day and looked at my 34 father’s face. I felt 35 of myself at that moment. After I said hi to my angry father and tired uncle, my father asked me to sit next to him and handed me this watch, a gift from him. Then he said, “Essa, did you have 36 with your friends today ” I answered, “Yes, Father, and I am sorry for ….” He 37 , “What you did was not very nice and you should be sorry for your 38 .” He added, “I hope today you learned something important, and this watch will be a 39 for you.” He told me to take this watch and use it as an organizer of my life.
I learned a very important lesson from my father: to 40 time and never be late to get someone. This watch is important to me, not because of its price, but because of the lesson that I learned from it.
26. A. appreciates B. organizes C. seizes D. explains
27. A. importance B. similarity C. necessity D. interest
28. A. honorable B. believable C. understandable D. responsible
29. A. object B. belonging C. award D. assistance
30. A. card B. letter C. gift D. note
31. A. put up B. pick up C. give up D. wake up
32. A. forgot B. remembered C. saw D. visited
33. A. reached B. noticed C. left D. found
34. A. happy B. regretful C. angry D. doubtful
35. A. ashamed B. frightened C. disappointed D. satisfied
36. A. time B. fun C. quarrels D. fights
37. A. supported B. interrupted C. praised D. persuaded
38. A. ideas B. words C. actions D. promises
39. A. wonder B. hope C. laughter D. reminder
40. A. waste B. respect C. neglect D. enjoy
第三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短文中有10个空格。请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标号为41-50的相应位置上。
Long ago, near the frontier lived an old man. One day he found his horse missing. It was said that the horse was seen 41 (run) outside the border of the country. The neighbors came to comfort 42 for the unfortunate loss. But the old man was 43 (expect) calm and said, “ It doesn’t matter. It may not be a bad event; on the contrary, I think it can be a good one.”
One night the old man heard some noise of horses and got up to take a look. To his surprise, he saw another handsome horse besides his own. It was clear that his horse 44 (bring) a companion home. Hearing the news, the neighbors all came to say congratulations on his good luck. 45 , the old man was very calm. He added, “It is true that I got a new horse for nothing, but it is hard to say 46 it is good or bad. It may be 47 unlucky thing.”
What he said turned 48 to be right. The son of the old man was very fond of the horse brought home, and one day, when he 49 (ride) the horse, he fell off the horseback and terribly hurt in the left leg. “Nothing serious,” the old man said, “Perhaps it is going to be good.”
A year later, many of the youth were recruited (应征) to fight in a war, most of 50 died. The son of the old man was absolved (免除) from the army service for his disability, so he escaped death.
第三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请将答案按题号涂到对应的答题卡题号上。
A
Beijing – “Ma”, a Chinese character for horse, is the 13th most common family name in China, shared by nearly 17 million people. That can cause no end of confusion when Mas get together, especially if those Mas also share the same given name, as many Chinese do.
Ma Cheng’s book-loving grandfather came up with an elegant solution to this common problem. Twenty-six years ago, when his granddaughter was born, he consulted his library of Chinese dictionaries and lighted upon a character pronounced “cheng”. Cheng looks just like the character for horse, except that it is condensed (压缩) and written three times in a row.
The character is so rare that once people see it, Miss Ma said, they tend to remember both her and her name. That is one reason she likes it so much.
Chinese parents’ desire to give their children a spark of individuality (个性) is colliding (冲突)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esire for order. Seeking to modernize its vast database on China’s 1.3 billion citizens, the government’s Public Security Bureau has been replacing the handwritten identity card that every Chinese must carry with a computer-readable one, complete with color photos and microchips. The new cards are harder to forge (伪造) and can be scanned at places like airports where security is a priority.
The bureau’s computers, however, are programmed to read only 32,252 of the roughly 55,000 Chinese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a 2006 government report. The result is that Miss Ma and at least some of the 60 million other Chinese with obscure characters in their names cannot get new cards – unless they change their names to something more common.
Moreover, the situation is about to get worse or, in the government’s view, better. Since at least 2003, China has been working on a standardized list of characters for people to use in everyday life, including when naming children. The list will aim to control the use of obscure names.
5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describe the function of Paragraph 1
A. Lead-in. B. Main idea. C. Summary. D. Argument.
52. This passage is somewhat like a(n) __________.
A. advertisement B. official document C. special report D. study plan
53. What can we know about Ma Cheng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he is 26 years old now. B. She was named after her grandfather.
C. She has got her new ID card. D. She wants to change her name.
54. The underlined word “obscure” in the fifth paragraph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___”.
A. common B. poor C. puzzling D. meaningless
55.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A. China’s Public Security Bureau’s computers can read 55,000 Chinese characters.
B. The usage of Chinese characters would be more and more standard.
C. Standardized list of Chinese characters has been given out to the public.
D. Those who have strange names will have their new ID cards sooner or later.
B
Short and shy, Ben Saunders was the last kid in his class picked for any sports team. “Football, tennis, cricket - anything with a round ball, I was useless, ” he says now with a laugh. But back then he was the object of jokes in school gym classes in England’s rural Devonshire.
It was a mountain bike he received for his 15th birthday that changed him. At first the teen went biking alone in a nearby forest. Then he began to cycle along with a runner friend. Gradually, Saunders set his mind building up his body, increasing his speed, strength and endurance. At age 18, he ran his first marathon.
The following year, he met John Ridgway, who became famous in the 1960s for rowing an open boat 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Saunders was hired as an instructor at Ridgway’s school of Adventure in Scotland, where he learned about the older man’s cold-water exploits (成就). Intrigued, Saunders read all he could about Arctic explorers and North Pole expeditions, then decided that this would be his future.
Journeys to the Pole aren’t the usual holidays for British country boys, and many people dismissed his dream as fantasy. “John Ridgway was one of the few who didn’t say, ‘You are completely crazy,’ ” Saunders says.
In 2001, after becoming a skilled skier, Saunders started his first long-distance expedition toward the North Pole. He suffered frostbite (冻伤), had a closer encounter (遭遇) with a polar bear and pushed his body to the limit.
Saunders has since become the youngest person to ski alone to the North Pole, and he’s skied more of the Arctic by himself than any other Briton. His old playmates would not believe the transformation.
This October, Saunders, 27, heads south to explore from the coast of Antarctica to the South Pole and back, an 1800-mile journey that has never been completed on skis.
56. The turning point in Saunders’ life came when __________.
A. he started to play ball games B. he got a mountain bike at age 15
C. he ran his first marathon at age 18 D. he started to receive Ridgway’s training
57. 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Ridgway __________.
A. dismissed Saunders’ dream as fantasy
B. built up his body together with Saunders
C. hired Saunders for his cold-water experience
D. won his fame for his voyage across the Atlantic
58. What do we know about Saunders
A. He once worked at a school in Scotland.
B. He followed Ridgway to explore the North Pole.
C. He was chosen for the school sports team as a kid.
D. He was the first Briton to ski alone to the North Pole.
59. The underlined word “Intrigued”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
A. Excited B. Convinced C. Delighted D. Fascinated
60.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Saunders’ journey to the North Pole __________.
A. was accompanied by his old playmates
B. set a record in the North Pole expedition
C. was supported by other Arctic explorers
D. made him well-known in the 1960s
C
In your surroundings, nearly every person has his or her own way of doing things. Some people are outgoing, some enjoy keeping to themselves and others prefer a little of both. In fact, we can classify people into four basic personality types or behavioral styles.
Look around your office and see if you can see any of these people. We’ll call the first person Dave. Dave likes immediate results and tends not to listen to details before making decisions. He acts quickly and often cuts people off mid-sentence. Then there’s Stan. Stan is very predictable and patient. He’s loyal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listens attentively. Or how about Ingrid Ingrid is optimistic and looks for the best in everyone. She enjoys conversations, networking events and spreading her influence. She has recently bought a fitness center. She discovered that when the center is empty, she goes crazy. She likes to have people around her all of the time and can’t stand the quiet of the afternoon. Finally, we have Catherine. Catherine is interested in accuracy and details. She enjoys working alone and prefers to use diplomacy(外交)to solve conflicts rather than action.
Each of them demonstrates one of the four primary behavioral styles. These are dominance(支配型), influence, steadi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思维清醒型). Dominant people are direct and decisive; they like accepting challenges, taking action, and getting immediate results. Influential people are optimistic and outgoing; they prefer to participate in teams, share ideas, and entertain others. Steady people are sympathetic and cooperative; they like working behind the scenes and being good listeners. Conscientious people are concerned and correct; they like planning ahead, employing systematic approaches and checking and re-checking for accuracy.
Let’s take Dave for example. He fits into the Dominance behavioral style. Dave likes to make quick decisions and solve problems, but he sometimes has trouble understanding that people need people and, as such, finds it hard to identify with the group. We need people like Dave because he moves things forward. To be most effective, Dave needs people who can handle the details he often ignores.
So which personality style is the best Which is most effective The answer is that each of us is effective in dealing with different people, problems, situations and careers; we each have our own style.
61. Who fits into the Steadiness behavioral style
A. Dave B. Stan C. Ingrid D. Catherine
62. If you’re a dominant person, you need __________ to help deal with the details you usually
ignore.
A. a direct and decisive person B. an influential person
C. a steady person D. a considerate person
63. If a person often encourages you to open up and communicate, he/she most probably fits into __________.
A. the Dominance behavioral style B. the Influence behavioral style
C. the Steadiness behavioral style D. the Conscientiousness behavioral style
64.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
A. people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successful
B. asking different people for advice can help to avoid conflict within a group
C. each behavioral styl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D. we can choose our own personality style as we like
65.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ext is to __________.
A. introduce four people’s personalities
B. show how to find out your own personality style
C. list the benefits of knowing one’s behavioral style
D. discuss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personalities
第二节: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阅读下列风景名胜及古迹的照片和简介, 匹配照片和其对应的简介。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如果选E请在答题卡上同时涂AB,如果选F请在答题卡上同时涂CD。
66 67
68 69
59
70
70
A
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is famous for the Diaolou, multi-storied defensive village houses in Kaiping, Guangdong Province, which shows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tructural and decorative forms. They reflect close links between overseas Kaiping and their ancestral homes.
B
Hongcun is unique among all Chinese villages for its water system. Water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in this village. Its two large ponds are connected to a series of flowing streams which pass by every house, providing water for washing, cooking, and bathing.
C
Xidi village is a very beautiful village lying near Huangshan Mountain in Anhui Province. It is the perfect place for visitors to see typical folk houses where villagers have lived as they have for centuries. It gives visitors the rar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China's ancient culture and arts.
D
Tangyue Village lies near the southern foot of Huangshan Mountain famous for its memorial
archways (gates). More than 250 arches were constructed here during the Ming (1368-1644) and Qing (1644-1911) dynasties. Over 80 of these magnificent arches are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E
Tunxi Ancient Street is the major gateway to Huangshan. It has restaurants and many unique things to offer. The restored part of the Tunxi Ancient Street is particularly beautiful at night when the red lanterns lining the river are lit, creating a very festive atmosphere. Tunxi Ancient Street also has one of China's best antique markets.
F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northwest of Beijing was rebuilt from ruins of Yuanmingyuan built in 1709. It was burned down by the British and French troops in 1860, partially rebuilt, and then destroyed again by the forces of eight foreign powers in 1900.
第四部分:词汇基础(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句意填入适当形式的词,首字母或中文已给出,请在答卷上写出完整的单词。
71. Smoking is f__________ in the hospital.
72. We have students from a wide r__________ of backgrounds.
73. For most people a couple of pounds of extra body fat are not a health risk. But when people
are severely o__________ , it can cause health problems.
74. I’m going to Japan for some time. Please look after my house during my a___________ .
75. It is not necessary to make a decision right now. I think we should d__________ deciding
about this until next year.
76. As the saying goes, __________ (笑) is the best medicine.
77. It is no use __________ (调整) the project without the permission of the general manager.
78. If those who break the law are all punished __________ (严厉), we will enjoy a safer
environment.
79. Eleven million bottles of water had to be __________ (召回) from sale due to a health scare.
80. __________ (政客) are often mentioned in English jokes as being people you cannot trust.
第二节:句型转换和完成句子 (共15个空;每个空1分,满分15分)
81. He insisted on my finishing the task ahead of time.
He insisted that 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task ahead of time .
82.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in spite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__________ __________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
83. As is known to all, many old customs are __________ __________ (消失).
84. Nothing can make up for the loss of one’s health.
Nothing can __________ __________ the loss of one’s health.
85. The students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爆发出掌声) when the space heroes-general Yang Liwei, Fei Junlong and Liu Boming came into view.
86. 这个疑犯试图让警察相信他的无辜。
This suspect tried to __________ the police __________ his innocence.
87. — Why did you come by taxi
— My bike broke down last night and I haven’t __________ it __________ .
第五部分:写作(共两节, 满分20分)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题,满分15分)
【写作内容】
请你介绍True Beauty电视系列片,并表达他人和自己对它的看法。
节目介绍 2012年1月5日在ABC频道首播。是一部电视系列片,参赛者比赛谁最美。有三个裁判负责对参赛者的内在美做出判定。
参赛者的观点 所考察的仅仅是外在美。
裁判之一Bob Green的观点 内在美是通过多方面展现的,例如帮隔壁的老人做家务活,为社区做志愿者服务。
你的看法 ?
参考词汇:参赛者contestant 裁判 judge 社区community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第二节:任务型写作 (共1题,满分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以约30个词概括短文的内容。
At the age of 12, I hated a girl who liked to point out my shortcomings. Week by week her list grew. I was very skinny; I wasn’t a good student; I was a tomboy (行为似男孩的顽皮女孩); I talked too loudly and so on. I endure her as long as I could. At last, I became very angry. I ran to my father in tears.
He listened to my outburst quietly. Then he asked, “Are the things she says true or not Lynn, didn’t you ever wonder what you’re really like Well, you now have that girl’s opinion. Go and make a list of everything she said and mark the points that are true.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rest, as they are in fact false.”
I did as he directed and discovered to my surprise that about half the things were true. Some of them I couldn’t change, like being very thin, but a good number I could — and suddenly I wanted to change them.
I brought the list back to Daddy. He refused to take it. “That’s just for you,” he said. “You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the truth about yourself. But you have to learn to listen. You shouldn’t close your ears angrily and you shouldn’t feel hurt. When something said about you is true, you’ll know it. You’ll find it will echo inside you.”
Dad’s advice has come back to me at many important moments. In my life, I’ve never had a better piece of advice than this.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高二级英语科试题答卷
座位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15分)
第一节:听录音回答问题 (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听录音填入所缺的部分,使句意完整(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听取信息(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三节:语法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41.____________ 42. ____________ 43. ____________ 44. ____________ 45. ____________
46.____________ 47. ____________ 48. ____________ 49. ____________ 50. 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词汇基础(共2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须写全单词)
71.____________ 72.____________ 73. ____________ 74.____________ 75. ____________
76.____________ 77.____________ 78. ____________ 79.____________ 80. ____________
第二节:完成句子和句型转换(共15空,每空1分, 满分15分)
81.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3.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4.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5.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6.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7.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写作(共2题,满分20分)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题,满分15分)
【参考词汇】
参赛者contestant 裁判 judge 社区communi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读写任务 (共1小题,满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高二级英语科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15分)
第一节:听录音回答问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
1. Tom’s wife. 2. To the City Library.
3. She took the wrong bus. 4. In a Chinese food restaurant.
5. Five/5 yuan. 6. Three/3 kinds
第二节:听录音填入所缺的部分,使句意完整(每个空格1分,满分4分)
7. working as a volunteer 8. worth the time. 9. living conditions. 10. sort of
第三节:听取信息(每个空格1分,满分5分)
11. make a telephone call 12. body/sign 13. receive messages
14. An artist 15. magazines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6-20 BDBCD 21- 25 AACB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26-30 BADAC 31-35 BBCCA 36-40 BBCDB
第三节: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41. running 42. him 43. unexpectedly 44. had brought
45. However 46. whether 47. an 48. out
49. was riding 50. whom
第三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51-55 ACACB 56~60 BDADB 61-65 BDBCD
第二节: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6-70 BCAFD
第四部分:词汇基础(共两节,满分2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71. forbidden 72. range 73. overweight 74. absence 75.delay
76. laughter 77. adjusting 78. severely 79. withdrawn/recalled
80. Politicians
第二节:句型转换和完成句子(共15个空;每空1分,满分15分)
81. I, finish 82. regardless of 83. dying out
pensate for 85. burst out applauding/burst into applause
86. convince …of 87. had/got, repaired/fixed
第五部分:写作 (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题,满分15分)
First broadcasted on ABC on January 5, 2012, True Beauty is a television series in which contestants compete to see 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Three judg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judgment of the contestants on their inner beauty. However, the contestants themselves think they are only tested on their outer beauty. According to one of the judges, Bob Green, inner beauty shows itself in many ways, such as helping elderly neighbors with their housework or volunteering their time to the community. In my opinion, whether a person is beautiful or not is highly personal, so a TV program like this is no more than a means to entertain the audience.
第二节:读写任务(共1题,满分5分)
When the author was 12, a girl always liked to point out her shortcomings, which was disturbing to her. Under her father’s guidance, she learnt how to deal with others’ comments. (31 words)
录音稿:
Text 1
M: Oh, Lucy! Fancy meeting you here on the bus!
W: Oh, you are Jim, right Long time no see.
M: Yeah. I remember we met at Tom’s wedding party last time.
W: Yes, I remember too. How is Tom now
M: Oh, he and Kate are happy together now. But I don’t know Kate very well.
W: I’m glad to hear they’re happy. I actually don’t know Kate well either. So where are you going
M: I am going to the City Library to do some reading. What about you
W: I am going to the No.1 Hospital to look after my mother.
M: Your mother
W: Yes, she is ill in hospital now.
M: I am sorry to hear that…Wait…
W: What
M: You are going to the No.1 Hospital
W: What happened
M: Oh, this is the No. 15 bus! You should take the No.50 bus!
W: Oh no!
Text 2
M: Hello, madam. Welcome to our restaurant.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
W: Well, can I take a look at the menu first
M: Sure. Here you are.
W: Er… Let me see… What does this mean
W: Oh, let me see…Er…That’s dumplings.
W: I am so sorry. I am not familiar with the language. How much is it
M: 0.5 yuan each.
W: OK, I’d like eight dumplings…Oh, Peking duck! How much is it
M: 20 yuan per kilo, ma’am.
W: OK, I’d like 250 grams’ worth.
M: 250 grams. Anything else What about some salted pork And rice
W: Mm, yes, a bowl of rice.
M: A bowl of rice. That’s 1.5 yuan. Please wait a minute, ma’am.
W: OK.
Text 3
M: Hello, Jane. Nice to see you again!
W: Hi, Josh. Haven’t seen you for quite a long time! What are you doing these days
M: I am working as a volunteer in the national park.
W: Oh Volunteer National Park Wonderful!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M: Many things to do. You see, I have to clear the roads after storms, check on the young deer and any new plants, and even check the water in far away streams sometimes.
W: Great! It must be a great experience!
M: Yes. Though it’s tiring, I feel it is really worth the time, especially looking after the deer.
W: The deer. You mean the endangered milu deer
M: Yes. They are some tame. They never hurt others. The number of this kind of deer has increased recently, but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are not so good as hoped for.
W: So you have to make sure they have something to eat and drink
M: Yes, sort of. It’s my job to help them be independent of man in nature. I have to help teach them how to live in the wild.
W: Ah, I see.
Text 4
You speak, write a letter or make a telephone call. Your words carry a message.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words. Do you think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out words A smile on your face shows you are happy or friendly. Tears in your eyes tell others that you are sad. When you put your hand up in class, the teacher knows you want to say something or ask a question. You shake your head, and people know you are saying “No”. You nod and people know you are saying “Yes”.
Other things can also carry messages. For example, a sign at the bus stop helps you know which bus to take. A sign on the door helps you know where to go in or out.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signs around you and that you receive messages from them all the time
People can communicate in many other ways. An artist can use his drawing to tell viewers about beautiful mountains, about the blue sea and many other things. Books are written to tell about all the wonderful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also about people and their ideas. Books, magazines, TV, radio and films all help us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hey can help us to know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world and what other people are thinking about.
The white walls and black roofs look like a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oming to life.
You can’t help thinking of the fairyland existing in your imagination with water surrounding the whole village.
With the opening of the Jiuzhou scenery on Tuesday, about 80 percent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will be open to the public. Visitors can take a boat ride from Fuhai Lake to Houhu Lake.
Diaolou and Villages, the unique residential and defensive buildings in Guangdong's Kaiping.
The seven Bao family arches have been a popular destination for centuries.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政治科(文科)试题
  20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荣获第82届奥斯卡奖项中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的电影《拆弹部队》对战争中彰显的人性进行的哲学反思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哲学
 ①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②产生于人们的思维活动 ③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蔡元培认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②认为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③认为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④看到了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 ①②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以下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两种观点的局限性在于
①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混为一谈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③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④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要时代化,就必须
 ①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②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 ③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提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具体方案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6.美国航天局于当地时间2011年11月3日宣布,多国合作的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在巡天观测中,发现一颗年龄为2500万年的毫秒脉冲星,而典型的毫秒脉冲星年龄都在10亿年左右,因此这颗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年轻的脉冲星让科学家感到无比惊讶。从唯物论角度看,材料印证了
A.物质世界是永恒不变的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人类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 D.宇宙天体因人的发现而存在
7.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成功。在这一过程中,两个航天器保持着高速运行,时速超过28000千米,同时两者的轴线要在同一条直线上,相对速度要接近于零,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相撞事故。下列句子中所含哲理最能反映这一状态的是
①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②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无论是“拾荒阿婆”陈贤妹、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吴菊萍,还是扶助摔倒老人虽被冤枉却依然无悔的大巴司机殷红彬,他们在危急关头出手救人皆发自内心、出自本能。“真正的善举来自于内心的道德良知”这句话表明
A.人类意识可以外化为客观的物质活动 B.有些意识活动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C.外在的物质活动是对内在意识的反映 D.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
9.近年来,奇瑞公司不断加大对国外市场的适应性研发。针对巴西市场特点,专门派遣工程师到该国,花了一年半时间开发了可任意比例混合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车,并获得了巴西政府颁发的认证证书。2011年,奇瑞瑞虎荣获巴西市场的年度车型,并在埃及市场创下销量冠军,SUV市场占有率达60%。从哲学角度看,奇瑞的成功告诉我们
①正确的决策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②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必须全面地把握客观现实及其变化 ④必须以当地市场需求作为出发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为保证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国务院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十项措施,并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粮食生产工作。我国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的哲学依据是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③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 B.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木桶理论”认为,如果把木桶倾斜放置(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真理要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建筑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大量的建筑垃圾也在不断产生。建筑垃圾没地方堆放,已成为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这表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③事物的联系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而变化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局息息相关。“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只在举手之间:换用节能灯、使用再生纸……我们能否逃脱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灾难?答案由你我的行动决定!”这告诉我们
 ①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必须重视局部作用,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上下班时间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根据不同时段两个半边车流分布不均的现象,建议把原来“4+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告诉我们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②充分开发利用既有资源,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经典论述曾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在“黑白猫”经济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另外一个新的经济观点,那就是“绿猫经济”(可持续发展型增长类经济)。“绿猫经济”的产生,从一个侧面说明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   B.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C.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协调同步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6.我国科学家实现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铀钚材料回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我国科学家经历多次失败但仍坚持不懈,终于实现这一重要科技创新。这从哲学角度体现了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理论创新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先导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基础 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在疾病之前,你是健康的;在禁锢之前,你是自由的;在苦难之前,你是幸福的……这很简单。不幸的是,你总是感觉到前者,回忆到后者。”这启示我们
 A.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将理想付诸行动 D.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18.高速铁路快捷舒适、运载量大、效率高,节能减排优势明显,因此发展高铁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选择。而近段时间,我国高铁营运中出现一些技术故障和事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致有人提出“高铁还要不要建”的疑问。要正确认识高铁的发展,我们应坚持的方法论是
A.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分清主流和支流,在把握主流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方向
 C.在实践中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9.“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上述有关对“人”的认识依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矛盾观、运动观、物质观 B.全面观、联系观、实践观
 C.矛盾观、联系观、发展观   D.全面观、价值观、发展观
20.液晶显示器是在纯平显示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液晶显示器以其辐射小、功耗低、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在倡导绿色消费的今天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基本取代了纯平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之所以能够取代纯平显示器,是因为
 A.液晶显示器是对纯平显示器的彻底否定 B.液晶显示器是新出现的事物
 C.液晶显示器的发展道路具有曲折性 D.液晶显示器对纯平显示器做到了“扬弃”
21.对于知识创新时代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提出问题。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哲学起源于对实践的追问 B.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思维是存在的基础 D.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22.我国政府原来的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政府的职权,更好地发挥了政府的服务职能。这体现了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的规律
2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要求我们
①做任何事情都要和人民群众相结合 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③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4.“幸福感”是2011年“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是最令人憧憬的词语。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感”就是工资再高点、加班再少点;某职业经理说,“幸福感”就是把自己的公司做成知名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
A.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B.正确的幸福观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C.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没有客观依据
二、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25.(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材料二: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成功。
材料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论上的成熟对发展党的事业的作用。(10分)
(2)联系材料二、材料三,运用实践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8分)
26.(14分)城市因高速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我国某市政府在学习国外大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城市交通的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就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有人认为:“交通拥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能有效解决国内各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从矛盾分析的角度进行评析。
27.(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网事·感动2011”第三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10月23日揭晓,中国网民用数十万张选票选出了心中的“草根英雄”。
一位普通的公交司机能做多少好事?抬水送水、代买东西、接送56个孩子上学……这些事情看似琐碎,却是乌鲁木齐70路公交司机谷祥峰的日常工作之一。沿线乘客的需要,他记在心上,多年如一日。流动的车厢成了维吾尔族、汉族群众的家,群众也把谷祥峰当成了最可以信赖的亲人。“80后”左成亮是一名人民警察,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工作是他朴实的追求。他将百姓的需求和警察的职责视为自己最珍贵的荣誉,即使身患绝症之时,依然争分夺秒工作,直至累倒在审讯室里。最终,他穿着自己最爱的警服永远离开了人间,留给人们深深的震撼。网民们说,左成亮,你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无法阻止生命的湮灭,但是你的奉献精神却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网事·感动2011”网络人物评选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12分)
(2)结合材料,谈谈先进人物的事迹对我们中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8分)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政治科(文科)试题答卷
座位号:
25. (1)
25.(2)
26.
27. (1)
27.(2)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政治科(文科)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C 2.A 3.D 4.C 5.B 6.B 7.C 8.A 9.A 10.B 11.D 12.D
13.C 14.A 15.D 16.B 17.A 18.B 19.C 20.D 21.D 22.B 23.C 24.A
二、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25.答:(1)意识的作用表现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两个方面(2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理论上的成熟有利于我们党科学地确定奋斗目标以及制定实现目标的长远规划。(2分)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理论上的成熟有利于我们党抓住工作中心,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制定党的宏伟蓝图。(2分)③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理论上的成熟有利于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分)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理论上的成熟有利于我们党员及其干部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不断推进党的事业向前发展。(2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就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理论来源。(2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就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根本动力。(2分)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就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不断被检验的标准。(2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就使马克思主义脱离了实践,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2分)
26.答:(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应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4分)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内各城市的实际不同,决定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也不同。(4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解决国内各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可以在学习国外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措施的基础上,认识城市交通的特征,并从中概括总结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普遍性原则和规律性的认识。因此,既要学习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也要把握各地的实际,才能解决各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6分)
27.答:(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草根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等精神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学习“草根英雄”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②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中国网事·感动2011”网络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正气,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人生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12分)
(2)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人生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砥砺自我、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素质、发展才能,为将来奉献社会奠定基础。④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8分)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文科(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1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1.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2.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km,又向北行驶3km。则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km B.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km处
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
A、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匀加速返回原地
B、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为2:1
D、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之比为1:2
4.下列单位中,哪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
A、千克、秒、牛顿 B、克、千米、秒 C、千克、米、秒 D、牛顿、克、米
5.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如图所示的力的方向作用时,小球可能运动的方向是( )
A、 Oa B、 Ob    C、 Oc D、 Od
6.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 ① 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②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 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改变小锤的打击力度,两球总能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 )
A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 ① 条 B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 ② 条
C .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 .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7.从同一高处,沿同一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物体,它们的初速度分别是v0 和3v0,则
两个物体落地时间之比是( )
A.1:1 B.1:3 C.3:1 D.2:1
8.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B.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C.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平抛运动任一时刻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上的分量都相同
9.飞机在离地面某一高度的空中在水平方向上匀速飞行,每隔相等时间从飞机上落下一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竖直线,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竖直线,而且是等间距的
C.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抛物线,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抛物线,它们的水平距离是等间距的
10.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B.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
C.角速度大小不断变化 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保持不变
11.同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先后开上平直的桥和凸形桥,在桥的中央处有( )
A.车对两种桥面的压力一样大 B.车对平直桥面的压力大
C.车对凸形桥面的压力大 D.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计.汽车启动后经过 l5s,速度计的指针指在图中所示的位置.由此可知( )
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 70 m/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 70 km/h
C.启动后 l5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70 m/s
D.启动后 l5 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70 km/h
13.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从开始加速到2s末和3s末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 )
A.2:3 B.4:9     C.3:5 D.1:9
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是 ( )
A.划船 B.发射火箭.   C.章鱼在水中的运动  D.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赤道和纬度为45°的地面上,随地球一起自转则( )
A.甲的线速度大
B.乙的线速度大
C.甲的角速度大
D.乙的角速度大
16.在地面上方,将小球以2m/s的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的速度是4m/s,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
A.60°   B.45° C.37°     D. 30°
1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 下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为 v,则绳 的拉力 F 大小为 ( )
A. B. C.mvr D.mvr2
18.一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处于( )
A.平衡状态          B.非平衡状态
C.速度不变的状态 D.加速度不变的状态
19.对于平抛物体的运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确定物体的初速度( )
A.已知水平位移的大小 B.已知下落高度
C.已知落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D.已知位移的大小
20.实验表明,由同等材料制成的绳子越粗,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越大。某重物G有三根相同材料制成的细绳oa、ob、oc如图所示那样挂起来,要使重物G能这样可靠的悬挂,又能节约材料,三根细绳中( )
A.oa应最粗 B.ob应最粗
C.oc应最粗 D.三根绳子的粗细相同
21.竖直挂置的悬线下系一小球,将悬线拉至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细线突然断裂,则( )
A.小球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立即做自由落体运动
C.小球立即做平抛运动 D.小球将继续做圆周运动
2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时其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与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相等,那么t为( )
A. B. C. D.
23. 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C.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 D.两个物体同时落地
24.决定平抛物体落地点与抛出点间水平距离的因素是( )
A.初速度 B.抛出时物体的高度
C.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的质量和初速度
25.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假设皮带没有打滑,R > 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小轮边缘的线速度
B.大轮边缘的线速度小于小轮边缘的线速度
C.大轮边缘的线速度等于小轮边缘的线速度
D.大轮的角速度较大
26.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向心力一定指向圆心
B.向心力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C.向心力的大小一定不变
D.向心力的方向一定不变
27.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将( )
A.立即静止 B.改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D.改做变速圆周运动
28.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角,把这个速度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其竖直分速度的大小是( )
A. v sina B. v cos a C. v / sin a D. v / cosa
29.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C.平抛运动是a=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30.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角速度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31.航天员若在轨道舱内长时间停留,需要每天进行锻炼,在轨道舱内,下列运动最能有效锻炼肌肉的力量的是( )
A.上下举哑铃 B.做引体向上 C.拉弹簧拉力器 D.跳绳
32.重物从地面以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地面在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空中的运行时间是(g=10 m/s2) ( )
A.0.2s B.1s C.2s D.1.8s
33.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通过的位移是s。如果水平恒力变为2F,物体仍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2t通过的位移是( )
A.S B.2s C.4s D.8s
3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只改变小车的质量,就可以探 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就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C.先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转盘上的物块随转盘一起匀速转动,物块的向心力是( )
A. 重力 B. 静摩擦力 C. 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D. 离心力
36.将小球以3m/s的速度水平抛出,它落地速度为5m/s,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g=10 m/s2)( )
A、0.2s B、0.3s C、0.4s D、0.5s
37.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 )
A、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10m/s
B、物体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C、物体前2s内下落的高度为20m
D、物体第2s内下落的高度是10m
38.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在同一地点,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了
C、在同一地点,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消失了
D、在同一地点,无论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是不变的
39.水平路面上质量是30Kg的手推车,在受到60N的水平推力时做加速度是1.5m/s2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2m/s时,撤去推力,车还能滑行的距离是 ( )
A.4m B.1.5m C.2.5m D.3.5m
40. 在下列情况中,汽车对凸形桥顶部的压力最小的是 ( )
A.以较小的速度驶过半径较大的桥; B.以较小的速度驶过半径较小的桥;
C.以较大的速度驶过半径较大的桥; D.以较大的速度驶过半径较小的桥.
41.用竖直向上的力F使物体向上运动,物体获得的加速度是a,用竖直向上的力2F使同一物体向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加速度是( )
A.2a B. 2g +2a C. g +2a D. g +a
42.钢索拉着升降机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钢索所受的拉力最大时发生在( )
A.在下降过程中急速停下来? B.以最大的速度匀速下降时
C.减速上升 D.以最大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43.最早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笛卡尔 D.伽利略
44.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3,所受合外力之比为2:1,则A、B的加速度之比为 ( )
A、5:6 B、6:5 C、3:10 D、10:3
45.在竖直上抛运动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上升过程是超重过程 B、下降过程是超重过程
C、全过程是变力作用下的往返运动 D、全过程是a=g的完全失重
46.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B、物体受的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C、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D、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大
47.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为 ( )
A、1m/s2向右 B、1 m/s2向左
C、1.5 m/s2向右 D、0.5 m/s2向右
48. 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20m/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汽车刹车后6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A.50 m B. 24m C.48m D.35m
49.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M>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力,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的大小分别是 ( )
A、mg,(M-m)g B、mg,Mg
C、(M-m)g,Mg D、(M+m)g,(M-m)g
50.灯绳将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下,下述两个力中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B、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D、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3分,漏选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
51.重600N的人站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台秤示数为480N,则升降机可能正在( )
A.匀速下降 B.加速下降 C. 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52.小船在200 m宽的河中匀速横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s,水流速度是2 m/s,
当小船的船头始终正对对岸时,则小船( )
A.到达对岸所用时间为50s B.到达对岸所用时间为100s
C.在出发点正对岸下游100m处到达 D. 在出发点正对岸下游200m处到达
53.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
A.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54.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如果这三个力的大小如下各组情况,那么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组是 ( )
A、4N, 8N , 7N B、8N, 8N, 1N C、4N, 6N, 1N D、4N, 5N, 1N
5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力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速度开始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56.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B.上升的时间小于下落过程的时间
C.从上升到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
D.上升到某一高度时速度小于下降到此高度时的速度
57.下列对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C.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58.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B. 从飞机上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9.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关于其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半径一定,线速度大小与角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线速度大小与角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大小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大小与半径成反比
60.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一定做直线运动
B.物体在受到与速度成一角度的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ADDCD,BADAB,BBBDA,ABBCB,CBDCC,DBACA
CCDDB,DCDAD,CCDBD,CCAAD
BC,AC,AC,ABD,BD,AC,ACD,AC,BC,AB
t
3t0
0
v0
v
t0
v
a
b
d
O
c
F
45°


G
a
b
c
o
R
r
F
v
A
B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理科化学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类的是( )
A.C4H9OH B.C6H5CH2OH C.C6H5OH D.甘油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2H6和C2H4 B.CH3CH2Cl和CH3CH2CH2CCl3
C.CH3CH2CH3和C5H12 D.CH3CH2CH2OH和HOCH2CH2OH
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
A.2,2-二甲基丙烷  B.1,2-二氯丁烷  C.2-甲基-2-丁烯  D.2-甲基-3-丁炔
4.不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饱和Na2CO3溶液和乙酸乙酯 B.甘油和水 C.溴乙烷和水 D.苯和水
5.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以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的致冷剂。二氟甲烷的核磁共振氢谱的吸收峰个数为( )
A.4个 B.3 个 C.2个 D.1个
6.二恶英是一种剧毒物质,其结构为,已知它的二氯代物有10种,
则其六氯代物有( )
A.15种 B.11种 C.10种 D.5种
7.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
A.溴水 B.氢氧化钠 C.金属钠 D.乙醇
8.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9.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产物的烷烃是( )
A.(CH3)3C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CH(CH3)2 D.(CH3)2CHCH2CH2CH3
10.酚酞是一种重要的指示剂,其结构如右图,在一定条件下,
跟1mol酚酞起反应的H2 或NaOH的最大量分别是( )
A.9mol、3mol B.9mol、2mol
C.10mol、3mol D.10mol、4mol
二、双选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
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裂化都是物理变化
B.乙醇可以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是因为乙醇与水形成了氢键
C.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D.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因此现代结构理论认为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
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甲烷通入溴水中能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D.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13.能够鉴定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的操作是( )
A.在氯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在氯乙烷中加蒸馏水,然后加入AgNO3溶液
C.在氯乙烷中加入乙醇,加热后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在氯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14.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制备乙炔:实验室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来制取乙炔
B.制备乙酸乙酯: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
C.制备一氯乙烷: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制备乙烯: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
15.某气态烃A,1 molA能与2 mol HCl完全加成生成B,B上的氢原子被Cl原子完全取代需要6 mol Cl2,则A可能是( )
A.1,3-丁二烯 B.2-甲基丙烯 C.丙炔 D.2-丁炔
16.在实验室中从苯酚中分离出苯,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
A. B. C. D.
17.0.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到0.16mol CO2和3.6g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气体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 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
18.不能用加氢还原的方法得到的醇是( )
A.CH3OH B.C2H5OH C.(CH3)2CHOH D.(CH3)3COH
19.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能证明其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C.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mol和7mol
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持不变(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这种气态烃可能是( )
A.CH4 B.C2H6 C.C2H4 D.C3H6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5小题,共50分)
21.(8分)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反应中浓硫酸起 剂和 剂的作用;
(2)烧瓶内放碎瓷片的作用是 ;
(3)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_。
(4)可能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是 ;
生成它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8分)300多年前,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
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
没食子酸的结构式如右图所示:
(1)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类化合物的性质(填代号)。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2)1 mol 没食子酸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
(3)没食子酸丙酯且有抗氧化作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写出没食子酸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3.(10分)高分子化合物H可用于制造以玻璃纤维为填料的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
以下为合成该化合物的经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② ;⑤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E ;F ;
(3)反应③是与HCl加成,④是氧化,在③→⑤中,设计③这一步的目的是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24.(10分)以苯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请按要求作答:
(1)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
B: ; F: ;
(2)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反应⑤可以制得E,同时可能得到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5.(14分)茚是碳氢化合物,其结构为,茚有一种同分异构体A,
A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且只有一个侧链,A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2个羟基不稳定,会失水形成羰基;
根据转化关系和已知条件,试回答:
(1)B的结构简式: 、C的结构简式:
(2)A→B、C→D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3)① 写出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 写出F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① A分子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与A同类别且只有一个侧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② 写出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E的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遇氯化铁显紫色;
b.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
c.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理科化学试题答卷
座位号:
21.(8分)
(1) 、
(2) ;
(3) _ ;
(4) , _。
22.(8分)
(1)
(2)
(3)
(4)
23.(10分)
(1) 、
(2) 、
(3)
(4)
24.(10分)
(1)B: ; F: ;
(2)


(3)
25.(14分)
(1)B: ; C: ;
(2) 、
(3)


(4)
① 、②
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理科化学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B D C A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C B D AD C AB AC D D AC
21.(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
(1)催化 脱水;
(2)防止暴沸 
(3)
(4)乙醚 2 CH3CH2OH 140℃浓硫酸 CH3CH2OCH2CH3 + H2O
22.(每空2分,共8分)
(1)B
(2)6 mol (没有写单位扣1分)
(3)
(4)
23.(第(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1)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2)1,2-二溴乙烷, 乙二醇
(3)防止A分子中的双键被氧化
(4)HOOC-CH2-CHCl-COOH + 3NaOH △醇 NaOOC-CH=CH-COONa + NaCl +3H2O
24.(每空2分,共10分)
(1)B: F:
(2)①

(3) (每个1分)
25.(第(2)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4分)
(1)B: C:
(2)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3)① +2Cu(OH)2 +Cu2O↓+2H2O
② +CH3CH2OH +H2O
(4)①

(写任意一个即可)
半透膜
HO
HO
HO─—COOH
自动失水
OH
OH
H2O
C
C
+
O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数学科(理)试题
(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50分) 2012.4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若,则( )
A.3 B. 6 C.9 D.12
2.由曲线y=x2与y=x3在第一象限所围成的封闭图形面积为( )
A. B. C. D.
3.三角形的面积为为三角形的边长,r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利用类比推理,可得出四面体的体积为( )
A. B. C. (分别为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面积,r为四面体内切球的半径)
D.
4.设复数(R,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
A. 2 B. 4 C.6 D.2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1)”,从“k到k+1”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  )
A.2k+1      B.2(2k+1) C. D..
6.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 )
A.(x+ B.(log2x= C.(3x=3xlog3e D.(x2cosx=-2xsinx
7.如果命题P(n)对n=k成立,则它对n=k+1也成立,现已知P(n)对n=4不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n)对n∈N*成立 B.P(n)对n>4且n∈N*成立
C.P(n)对n<4且n∈N*成立 D.P(n)对n≤4且n∈N*不成立
8.曲线在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点的坐标为 ( )
A. B. C.和 D.和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曲线f(x)=x4x在点P(1,0)处的切线的直线方程是 。
10.已知f(x)=xcosx,则= 。
11.已知(2x-1)+i=y-(2-y)i,其中x, y∈R,求x= , y= .
12.若,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恒成立的是
①;②;③ ;④; ⑤
13.函数f(x)=2x3-3x2―12x+5在[0,3]上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14.蜜蜂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建筑师,单个蜂巢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为一组蜂巢的截面图. 其中第一个图有1个蜂巢,第二个图有7个蜂巢,第三个图有19个蜂巢,按此规律,以表示第幅图的蜂巢总数.则=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0分)
15. (本小题12分)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2)求方程的另一个根.
16. (本小题12分)如图,在正方体的中点,P为BB1的中点.
(I)求证:;
(II)求证;
17.(本共两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
(2) 已知,求证:.
18.(本小题14分)已知函数相切于点(0,c)。
求:(1)实数a的值; (2)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小值。
19.(本题14分)分已知数列中, =(为常数);是的前项和,且是与的等差中项。
(1)求;
(2)猜想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3)求证以为坐标的点都落在同一直线上。
20.设函数其中,
(1)求的单调区间;
(2)当时,证明不等式:.
(3)求证:ln(n+1)> +++().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数学科(理)答案
座位号: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9._____________ 10 1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0分)
15.(12分)
16.(12分)
17.(14分)
18.(14分)
19.(14分)
20.(14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理)答案
一、选择题:DACDBBDC
二、填空题(9)3xy=0(10)coxxsinx(11)2,3(12)①③⑤(13)5,-15(14)37,f(n)=3n23n+1
三、解答题
15. (1)因为方程的一个根为,
所以满足方程得: 2分
化简得: 4分
得:=0且 =0 6分
解得:m= 4,n=13 8分
(2)由(1)知方程可化为:
化为: 10分
,所以
所以另一解为: 12分
16. 解法一:(I)连结BC1
D1C1面BCC1B1,BC1面BCC1B1
D1C1B1C
B1C面BC1D1A ,又BD1面BC1D1A
所以
(II)∵点P、M分别为BB1和BC的中点,∴PM∥B1C,
∴PM⊥BD1,同理PN ⊥BD1,又,
解法二:(I)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
则B(2,2,0),C(0,2,0)
B1(2,2,2),D 1(0,0,2).
………………3分
(II),

(2)因为 tan(AB)=== 10分
===
14分
18.解:(1),…………2分
(2)
19.解:(1)由已知得
当时,,,
当时,,
, 4分
(2)由猜想
以下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当时,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6分
(2)假设时,等式成立,即
则当时
将代入,得
当时,等式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等式都成立。 10分
(3)当时,


故点都落在同一直线上. 14分
20.解: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又 ———2分
由解得
当变化时,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
单调递减 极小值 单调递增
由上表可知,当时,函数在内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在内单调递增。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4分
(2)
对求导,得: ————6分
当时,所以在内是增函数,又因为在上连续,所以 在内是增函数
当时,即
————8分
同理可证 ————10分
(3)由, ln(+1)>,,ln(1+1)> ————12分
所以ln(+1)+ln(+1)++ln(1+1)> +++
所以ln(n+1)> +++()————14分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2011学年度佛山一中高二文科班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候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D.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3、(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战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5、著名历史学家、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中央集权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6、“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二十等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周后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8、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9、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0、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1、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12、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13、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有资格报名的候选者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这表明
①雅典法庭审判具有程序规范的特点    ②雅典居民皆可报名成为陪审员
③雅典司法审判的程序决定其结果合理性  ④抽签产生的代表具有一定民主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1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16、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 15 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17、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8、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19、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C.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20、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下列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2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观点统帅材料 D.强调论从史出
22、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写道:“如果不是伴随着在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人作是从英国的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据此可知潘恩认为
A.政治民主改革的意义远大于独立本身。
B.美国从英国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
C.独立后的联邦政府建立具有世界意义
D.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23、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C.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24、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这句话典型反映了美国政体的
A.自由平等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共和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25、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2011学年度佛山一中高二文科班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答卷
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 (25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希腊政治制度比较)
材料一
图一 唐朝中央机构 图二 古代雅典政治机构
材料二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四 苏格拉底为之痛心,但并未因此对民主制度的活力丧失信心,于是开始运用自己的博学来展开对民主制度的批评,企图予以改良,在他看来,雅典民主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外行治国”,即听任国家的命运由丝毫不懂政治知识的普通民众去摆布,他特别反对城邦官员的“抽签选举法”,认为此法愚不可及;“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还发现,由于民众缺乏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知识,他们极容易受一些同样没有政治知识、但擅长说服技术的蛊惑家的影响和控制,从而在一种盲目激情引导下作出种种错误的决策。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二所示政治制度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
(3)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意义及弊端。(8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西方各国政体)(26分)
材料一 1781年通过的(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州的联盟,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它们的主权、自由和独立,邦联无权向各州征税和管理各州的贸易;邦联只设国会作为中央机构。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以违抗邦联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
国会 总统 最高法院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连任不超过两届。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四 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联任。
材料五 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岳麓版)
材料六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1分)它给美国带来了什么问题 (2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 (4分)国会参众两
院议员的任职各有什么特点 这些特点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2
分)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4)对照英国和美国,归纳材料五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邦德国的这种政治特点的成因?(5分)
(5)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4分) 2011学年度佛山一中高二文科班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A C B B C D A C C C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C D A C A B A C B 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1)不同:君主专(独)断(君主专制)(2分);集体决策(民主决策)。(2分)
(2)特点:集体决策与君主专断相结合(2分)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2分)
影响:完善了三省六部制;(2分)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2分)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2分)
(3) 意义:形成了集体管理国家政权的新形式;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任答2点,给4分)
弊端:少数“成年男姓公民”的民主; “外行治国”; 民众易受少数政治家的蛊惑与控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任答2点,给4分)
(4)认识:不同的政治制度各具特点,各有利弊(或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1分)
不同的政治制度之间应该互相借鉴。(1分)
27、阅读下列材料:(西方各国政体)(26分)
(1)特点:各州结成的松散联盟。(1分)问题:政府无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动荡;
政府无权管理各州贸易,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2分)
(2)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制);分权与制衡;民主原则。(4分)
特点和影响: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参议员相对稳定,利于保持政
策稳定性。(4分)
(3)差异:政府首脑产生方式和职能;议会与政府关系等。(2分)(具体表述可得分)主要原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妥协的产物,保持了历史传统;美国没有封建主义的阻挠,是在建立一个全新的民族独立国家的背景下制定的全新的制度。(4分)
(4)特点:是不完善不彻底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分)
成因:①德意志长期四分五裂,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容克贵族势力强大。③普鲁士的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被德意志帝国继承。(3分)
(5)“笼子”指的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1分)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总统是美国政府的首脑,经公民投票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总统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项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3分)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生物科(理综)试题
 2012.4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四条DNA分子,彼此间具有黏性末端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由乳腺分泌抗体,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黏性末端的氢键与磷酸二酯键的连接都需要DNA连接酶
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④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目前人类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直接进入棉花的叶肉细胞表达
B.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后,可通过传粉、受精的方法,使抗虫性状遗传下去
C.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D.转基因抗虫棉经过种植,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这样可以有效消灭棉铃虫
4.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 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 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均可在物种间交流
5.将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导入水稻,可以使米粒中含有β-胡萝卜素,称为“金色大米”。这种“金色大米”形成的全过程中不需要的酶是
A.限制性内切酶 B.DNA连接酶 C.RNA聚合酶 D.逆转录酶
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常以动物细胞为受体细胞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载体DNA
D.为培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载体
7.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
A.融合的原生质体 B.杂种植株 C.杂种细胞 D.愈伤组织
8.利用下列细胞工程技术培养出的新个体中,只具有一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是
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细胞融合 ③动物胚胎移植 ④动物克隆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 D.①④
9.动、植物细胞融合过程的最重要的区别是
A.细胞融合过程 B.人工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
C.植物细胞须先用酶除去细胞壁 D.电融合技术
10.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效应B细胞,细胞融合过程中两次筛选目的分别为
A.a、aa、ab、bb、b→a、aa、ab→ab培养
B.a、aa、ab、bb、b→ab、bb、b→ab培养
C.a、aa、ab、bb、b→ab→产生特定抗体的ab培养
D.a、aa、ab、bb、b→aa→能无限增殖的aa培养
11.植物体细胞杂交能解决不同种植物之间由于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有性杂交的问题。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不涉及
A.使用限制性内切酶 B.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诱导两种不同的细胞融合 D.选择利于杂种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培养基
12.下列关于克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叫做克隆
B.基因克隆是其目的基因复制的过程
C.动物体细胞克隆要通过细胞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
D.动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
13.下列哪项不是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的区别
A.人工授精能更有效地发挥公畜的优良特性
B.体外受精能更有效地发挥母畜的繁殖潜能
C.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的本质不同
D.人工授精的精卵结合在母畜体内,而体外受精的这一过程在母畜体外
14.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A.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
B.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C.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
D.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
15. 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冲卵指的是从卵巢中冲出胚胎,而非冲出卵子
B.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高度一致,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
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不同动物胚胎移植的时间不同,人的胚胎移植最好在原肠胚时期进行
16.下列利用胚胎工程繁殖优质奶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通过注射性激素对供体实行超数排卵的处理
B.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人工授精后的一定时间内,收集供体的原肠胚用于胚胎分割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可以获得两个或多个基因型相同的胚胎
17.英国的一项研究宣称:已经可以将从人类胚胎中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培养成原始生殖细胞。今后这项研究的发展将使人类面临下列哪个方面的伦理道德问题
A.用于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卵细胞将不再来自捐赠者
B.来自女性的体细胞可以培育出卵细胞
C.同性别的两个个体可共同生育具备双方遗传物质的后代
D.不能产生生殖细胞的不育患者将能够生育具有自己遗传基因的后代
18.人们对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利弊有激烈的争论。若正方认为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种植转基因农作物是有潜在风险的,则下列观点支持正方的是
A.转基因农作物会产生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B.转基因农作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
C.推广种植抗虫棉将减少农药的使用
D.抗虫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
19.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在制作腐乳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曲霉 B.毛霉 C.根霉 D.青霉
20.腌制泡菜时须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方法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A.砖红色沉淀 B.玫瑰红染料 C.蓝色悬浮物 D.白色絮状物
二.双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正确表示:a.限制性内切酶;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解旋酶作用的是
A.①-a B.②-b C. ③-d D.④-c
2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D.原核生物的基因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23.一个婴儿在出生后医院为他保留k!s#5︿u了脐带血,在以后他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k!s#5︿u了某种难治疗的疾病,就可以通过血液中的干细胞来为其治病,关于这个实例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所有器官用来移植治病
B.用脐带血中的干细胞能够治疗这个孩子所有的疾病
C.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需要用到细胞培养技术
D.如果要移植用他的干细胞培育出的器官,不必长期给他使用免疫抑制药
24.下面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C.融合植物叶肉细胞时,应先去掉细胞膜
D.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可以表现出全能性
25.下列哪项不属于精子、卵子发生的区别
A.分裂方式 B.初级精、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
26.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将人体的卵细胞培育成囊胚”的实验,则在以下推测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则其遗传特性和母本完全相同
B.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其性别是男性的概率为1/2
C.如果使囊胚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
D.如果该囊胚真能发育成成体,该个体患遗传病的概率会增大
27.下列设想中,从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看,无法实现的是
A.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乙肝疫苗
B.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得到能够分解多种塑料废弃物的超级细菌
C.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制备大量且纯度高的抗HIV的抗体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培育出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的杂种植株
28.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相符合的是
A.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细胞杂交技术
B.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29.关于果酒和果醋的酿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不同 B. 都要经过酒精发酵
C. 制葡萄醋与制葡萄酒的适宜温度相同 D. 葡萄汁应充满发酵罐
30:制作腐乳时要加盐腌制,以下哪项是加盐的作用?
A.使腐乳变硬 B.增加腐乳的营养成分.
C. 抑制微生物生长以防变质 D.使腐乳隔绝空气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31. (16分)目前转基因技术已获得广泛应用。
Ⅰ. (8分)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5μg,所以价格昂贵。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基因公司用如下图的方式生产干扰素。试分析原理和优点。
(1)从人的淋巴细胞中取出干扰素基因,一般可采用 技术进行扩增。
(2)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需要具备若干条件,比如:具有某些 便于进行筛选等。干扰素基因与细菌的质粒结合后导入酵母菌内,酵母菌被称为________。
(3)为了明确干扰素基因在酵母菌体内能否发挥作用,从分子水平看,首先要检测其是否 ___________ 。
Ⅱ.(8分)为扩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黄河三角洲等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1)获得耐盐基因后,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图中的________处,DNA连接酶作用于________处。(填“a”或“b”)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有的方法有__________和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3)写出从个体水平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2分)根据下图所示分析回答:
(1)淋巴细胞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两种细胞膜也能“融合”在一起,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请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交瘤细胞。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繁殖进行的是________分裂,其遗传性状________。
(4)单克隆抗体注入体内后可以自动追踪抗原(病原体或癌变细胞等)并与之结合,而绝不攻击任何正常细胞,故称为“生物导弹”,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下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 如图A→C,取玉米幼苗的茎尖进行培养,发育成植株D,关键步骤是________和________;从生殖方式上分析,A→D属于________生殖。
(3)A→C的过程必须严格控制________条件。用A→D过程获得的植株D,称为____。若用D进行繁殖,种植的植株就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
(5)用E→G途径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下面是科学家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1)培养试管牛E的时候,成熟的精子必须经过________过程才具有受精能力,_______作用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2)科学家将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入上图的重构卵中,发现克隆牛G的乳汁中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隆牛G的性别是________,试管牛E的性别是________。
35.(12分)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婴儿”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一定时期,再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的胎儿。“试管婴儿技术”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优育开辟了新途径。据此回答:
(1)“试管婴儿”的形成要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填序号)。
①体外胚胎培养  ②体外受精  ③胚胎移植  ④核移植
(2)采用________技术,能得到“同卵双胞胎”,用这种方式诞生的双胞胎,其性别________。这种技术一般采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________。从A~D中选出分割胚胎的正确操作方法: ________.
(3)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生物科试题答卷
座位号:
31.Ⅰ.(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1)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生物科(理综)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 DBCDD 6-10 BBCCC 11-15 AACBB 16-20 BCCBB
二.双项选择题: 21AC 22BD 23CD 24AD 25AD 26CD 27BC 28BD 29AB 20AC
三.非选择题:
31.(16分,每空2分)
Ⅰ.(1)PCR (2)标记基因 受体细胞 (3)转录出了mRNA
Ⅱ.(1)a  a (2)农杆菌转化法
(3)用一定浓度盐水浇灌水稻(将水稻移栽到盐碱地中),观察成活情况
32.(12分,每空2分) 
(1)一定的流动性 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增殖的细胞 
(3)有丝  保持不变(稳定) 
(4)抗原与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
33.(10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脱分化 再分化    无性
(2)无菌 脱毒苗 (各1分)
(3)直接得到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缩短育种年限
34.(10分,每空2分)
(1)获能  受精 
(2)克隆牛G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并进行了表达
(3)雌性  雌性或雄性
35.(12分,每空2分)
  (1)①②③ (2)胚胎分割移植  相同  桑椹胚或囊胚  C
(3)可能破坏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
装 订 线
考号: 班级: 姓名: 试室号: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数学科(文)试题
 2012.4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设f(x)=xlnx,若,则等于( )
A. e2 B. e C. D.ln2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B. C. D.
3.设复数(R,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
A. 2 B. 4 C.6 D.2
4.三角形的面积为为三角形的边长,r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利用类比推理,可得出四面体的体积为( )
A、 B、 C、 (分别为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面积,r为四面体内切球的半径)
D、
5.如果执行图1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  )
A.2652 B.2500 C.2450 D.2550
6.设均为直线,其中在平面内,则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抛物线上与焦点的距离等于8的点的横坐标是(    )
  A.2    B.3     C.4    D.5 
8.已知命题,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9.参数方程(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
A. 抛物线 B. 抛物线的一部分 C.一条直线 D.一条线段
10.已知椭圆,是椭圆长轴的一个端点,是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为椭圆的一个焦点.若AB⊥BF,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曲线在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点的坐标为 。
12.已知(2x-1)+i=y-(2-y)i,其中x, y∈R,求x= , y= .
13.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14.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的两边AB、AC互相垂直,则。”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A-BCD的三个侧面ABC、ACD、ADB两两互相垂直,则 ”
三、解答题(共80分)
15.下表是我国一个工业城市每年中度以上污染的天数,由于以前只注重经济发展,没有过多的考虑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近几年来,该市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治理整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年份(x)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中度以上污染的天数(y) 90 74 62 54 45
(1)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
(2)按照环境改善的趋势,估计2012年中度以上污染的天数。
(3)在以上5年中任取2年,至少有1年中度以上污染的天数小于60天的概率有多大。
(可用公式, )
16.(本小题12分)已知A(m,0),|m|≤2,椭圆,点P在椭圆上运动,求|PA|的最小值.
17.(本小题14分)已知函数相切于点(0,c)。 求:(1)实数a的值; (2)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小值。
18.(本小题14分)(1)已知x , y>0,且x+y>2,试证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2)已知|a|<1,|b|<1,求证:>1
19.(本小题14分)如图,已知圆C:,定点A(,0),M为圆C上一动点,点N在AM上,点P在 CM上,且满足,点P的轨迹为曲线E,
求曲线E 的方程;
当为钝角,求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0.(本题14分)已知函数
(1)时,求的单调区间;
(2)设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级数学科(文)答卷
座位号: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0分)
15.(12分)
16.(12分)
17.(14分)
18.(14分)
19.(14分)
20.(14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文)答案
一、选择题
1—10:BACCDADCBB
二、填空题
11、和 12、2,3 13、 14、
三、解答题
15、解:(1)=2007,=65代入 2分
= 11, 4分 =22142 6分
所以线性回归方程y= 11x+22142 7分
(2) 估计2010年中度以上污染的天数为y= 112012+22142=10天 9分
(3)在2005至2009年的5年中,有两年中度以上污染的天数小于60天,所以概率为p=1=。12分
16、解:设P(2cos,sin),1分 则|PA|2=(2cos-m)2+sin2=3cos2-4m·cos+(1+m2)3分
令cos=t,则|PA|2=f(t)=3t2-4m·t+(1+m2).5分
将f(t)看作是关于t的二次函数,-1≤t≤1,对称轴为t= 6分
(1)若-1≤≤1,即-≤m≤,则|PA|min=;8分
(2)若<-1,即-2≤m<-,则|PA|min==m+2;10分
(3)若>1,即<m≤2,则|PA|min==2-m.12分
17.解:(1),(1)…………2分
(2)
(2)证明:|1-ab|2-|a-b|2=1+a2b2-a2-b2=(a2-1)(b2-1) 9分
∵|a|<1,|b|<1,∴a2-1<0,b2-1<0 11分
∴|1-ab|2-|a-b|2>0,∴|1-ab|>|a-b| 13分
∴=>1(也可用分析法证)14分
19、解:(Ⅰ)依题意PN为AM的中垂线
…………………………………………………………2分
又A(,0),C(,0)
所以P的轨迹E为椭圆,C、A为其焦点…………………………………………4分
a=,c=1,所以为所求………………………………………………………6分
(Ⅱ)椭圆的半焦距c=,以O为圆心,c为半径做圆解方程组
,得交点横坐标为,又同圆中同弧所对的角中,顶点在圆内的角大于圆周上的角,顶点在圆外的小于圆周角,故当p在椭圆和圆的两个交点间的上下两段椭圆弧上时,为钝角,所以
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14分
20、解:(1)时, …………2分
由得;由得
故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4分
(2)
①当时,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又
若使在上恒成立,只需,即,
解得, ∴ …………7分
②当时,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又
若使在上恒成立,只需,即,
解得, ∴ …………10分
③当时,在上递增,且,所以在上恒成立. ……12分
综上:. …………14分
图1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佛山一中期中考试
高二级文科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6页,6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016 Na23 A1 27 S 32 C1 35.5 K 39 Mn 55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16 D.电子数为162.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矿物元素测定结果:钙≥4.0 mg/L镁≥0.5 mg/L钾≥0.35 mg/L钠≥0.8 mg/L偏硅酸≥1.8 mg/LpH (25℃) 7.1
3.右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
列出了该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镁、
钾、钠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HCl B.O2 C.Br2 D.Ar5.下列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是A.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l B.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C.NaO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D.Na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6.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N2 C.KNO3 D.C2H5OH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8.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N2 B.NO C.NO2 D.CO
9.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Na B.Mg C.A1 D.Si10.标准状况下的1molH2的体积约为A.11.2 L B.22.4 L C.33.6 L D.44.8 L11.2molAl的质量是
A.13g B.26g C.27g D.54g
12.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 B.金属铝 C.不锈钢 D.青铜13.光导纤维被广泛应用于光缆通讯,其主要成分是A.CuO B.SiO2 C.Al2O3 D.Fe2O314.下列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的是A.HF B.NH3 C.H2O D.CH415.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16.S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6号元素,下列正确表示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17.右图是10ml量筒的一部分,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A.4.3 ml B.4.4 ml C.5.7 ml D.6.3 ml
1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 蒸馏 过滤 稀释浓硫酸
A B C D
19.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
A.Na2S B. S C. SO2 D. H2SO4
20.下列试剂能够用来鉴别KNO3溶液和KCl溶液的是A.AgNO3溶液 B.稀盐酸 C.BaCl2溶液 D.NaOH溶液21.F、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1>Br B.元素最低负价相同
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22.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A.脱水性 B.吸水性 C.强酸性 D.强氧化性
23.某化学活动小组欲制备一定量的氢气,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Cu和稀硝酸反应 B.Zn和稀盐酸反应 C.Fe和稀硫酸反应 D.A1和稀盐酸反应2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2+ = Zn2+ + Cu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OH- + H+ = H2O
C.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D.氯化钡与硫酸反应:Ba2+ + SO42- = BaSO4↓25.某化工厂为检查生产中的氯气管道接口是否漏气,最简便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A.硝酸银溶液 B.石蕊试液C.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D.淀粉碘化钾试纸
26.在下列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原溶液一直保持澄清的是
A.硅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石灰水  D.漂白粉溶液
27.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泥沙 B.用分液的方法将苯和水分离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汽油
28.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B.Na2CO3比NaHCO3热稳定性强
C.Na2CO3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Na2CO3和NaHCO3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29.将固体X放在如图(I)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热片刻,澄清石灰水变浑浊,X可能是
A.NaCl B.CaCl2 C.Na2CO3 D.NaHCO3
(I) (II)
30.如图(II)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不适合于
A.用盐酸与CaCO3反应制取CO2 B.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H2
C.用NH4Cl和Ca(OH)2反应制取NH3 D.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B.22.4L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C.在标准状况时,20mLNH3与60mLN2所含的分子个数为1︰3
D.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32.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33.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直接观察时,火焰呈黄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钾和钠的混合物 B.一定含K+,可能含Na+
C.一定含Na+,可能含K+ D.既含K+,又含Na+
34.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A.Al(OH)3 → Al2O3 B.Al2O3 → Al(OH)3 C.Al → AlO2- D. Al3+ → Al(OH)3
35.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有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其制作过程是:将银耳放在塑料棚内,在棚一端支个小锅,锅内放硫磺,加热使其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不烂,且对人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
A.S的还原性 B.S的漂白性 C.SO2的还原性 D.SO2的漂白性
3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37.分别加入适量下列物质,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是
A.NaCl B.Fe粉 C.盐酸 D.新制氯水
38.设v(正)和v(逆)分别表示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在一定温度下逆反应
N2+3H2 2NH3达到平衡时
A.v(逆)>v(正) B.v(逆)<v(正)
C.V(逆=V(正),正逆反应停止 D.v(逆)=v(正),正逆反应仍进行
39.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可在空气中燃烧 B.乙醇存在于淀粉中
C.工业乙醇可用来配制饮用酒 D.乙醇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40.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悬浊液 B.分散质是水 C.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完全电离成Fe3+和OH-
41.从“南澳一号”沉船中打捞出大量精美瓷器。瓷器的材质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是 C.合成高分子材料 D.天然高分子材料
42.下列措施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A.直接排放含磷生活污水 B.大量使用氟里昂作为冰箱制冷剂
C.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不可降解塑料 D.使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有机氯农药
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米富含淀粉 B.加碘食盐含有碘酸钾(KIO3)
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就是维生素 D.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都是金属元素
44.关于金属腐蚀和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B.在铁表面镀锌可对铁起保护作用
C.在铁船壳上镶嵌铜块能减缓船体的腐蚀
D.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
45.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6.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甲烷燃烧 B.在镍催化下,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C.乙烯使溴水褪色 D.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4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转化为乙酸乙酯
B.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将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海水淡化:将海水进行蒸馏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48.某些疾病与相应营养物质的缺乏有关,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①维生素C:败血病 ②铁元素:贫血症 ③钙元素:骨质疏松
④葡萄糖:低血糖 ⑤碘元素:高血压 ⑥油脂:夜盲症
A.①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9.甲烷、乙烯、苯、乙醇是四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关于他们的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四种有机化合物都是烃
B.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乙醇
C.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因此它与乙烯的性质相似,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这四种有机化合物都能燃烧,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且甲烷燃烧时有浓烟
50.下列方法中不能鉴别出NaC1溶液与K2CO3溶液的是
A.滴加稀盐酸  B.滴加Ca(OH)2溶液 C.加热  D.焰色反应
三、多项选择题I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且正确得2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现酸性? B.CO2通入水玻璃中可以得到硅酸?
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D.高温时SiO2可和Na2CO3反应放出CO2,是制造玻璃的反应之一,生成的Na2SiO3是玻璃成分之一?
5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铝——耐火材料 B.二氧化硫——食品消毒
C.氧化铁——红色颜料 D.二氧化硅——半导体材料
53.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C12使鲜艳的红色花瓣褪色 Cl2具有强还原性
B NH3与HCl气体接触时有白烟产生 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1固体小颗粒
C 新切开的Na表面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Na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等反应
D 加热铝箔时熔化的A1不滴落 Al表面的氧化物膜熔点高,包在熔化的Al外面
54.能用于鉴别SO2与CO2的试剂是
A.澄清石灰水 B.BaCl2溶液 C.品红溶液 D.高锰酸钾溶液
55.下列物质既能跟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 B.NaHCO3 C.Al2O3 D.Al(OH)3
56.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B.2Br- + Cl2 = 2Cl- + Br2
C.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D.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57.下列各项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Mg<Al B.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剧烈程度:K<Na<Li
C.氧化性:Si>N>O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
58.下列反应,不可以用H+ + OH-= H2O表示的是
A.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醋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59.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a+ NH4+ NO3- Cl- B.Na+ Cu2+ SO42- NO3-
C.Mg2+ Na+ SO42- Cl- D.Ca2+ HCO3- NO3- K+
6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2Fe2++Cl2 = 2Fe3++2Cl-
B.Ba(OH)2溶液与硫酸的反应:Ba2+ + OH-+H+ + SO42-=BaSO4↓+H2O
C.Al(OH)3沉淀中滴加盐酸: Al(OH)3+3H+ = Al3++3H2O
D.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 = AlO2-+2H2O
高二文科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A D C C A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C D C A C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A C D B C B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D B D C D D A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C C C A D A B B C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D AC BCD CD ABCD ABD ABC ABD AC AC
+16
9 7
B.
+16
8 8
A.
+16
3 8 5
D.
+16
2 8 6
C.
5
4
约6000年前
约3000年前
约200年前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