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杀技]《化学方程式》考点透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必杀技]《化学方程式》考点透析

资源简介

[中考必杀技]《化学方程式》考点透析
一、学习指要
本单元在已学习了两种常见化学物质空气、水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充分了解学习化学的工具和手段,开始了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重点讲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配平方法和有关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整个化学课程中研究化学反应的化学用语工具,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难度系数最大的重点知识。
(一)知基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作为初中化学课程的第一定律,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该定律的探究实验是第一个定量分析的化学实验,揭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1、“化学反应”是理解定律的先决条件。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只是研究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不能适用物理变化,因而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参加”和“生成”是分析定律的突破口。首先要弄清楚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指明的应该是什么。对于反应前的物质而言,这里一定要强调“反应物”必须是指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那么就不能将没有真实“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纳入其中。其次,对于“生成物”而言,应该是指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其中包括生成物中出现的气体或者沉淀,也要将其纳入生成物质量总和之中。
3、“质量总和”是应用定律的关键所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应当选择在密封环境体系中。如果有一部分反应物是气体,只要参加了化学反应,那就一定要将其考虑到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如果生成物中出现气体或者沉淀,也要将其纳入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4、质量总和“守恒(相等)”是研究定律的终极目标。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总和关系,只是适合“质量守恒”,不涉及体积守恒、分子数目守恒等。
【例题选讲】两同学围绕蜂窝煤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当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层上方发现蓝色火焰.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
B.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轻.解释: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
C.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解释:CO难溶于水
D.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
解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时,只能说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而煤燃烧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轻,是因为生成了CO2等气体,同样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答案为B。
(二)明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拓展和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的核心知识和学习基石。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积极推广定律的广泛应用: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合理解释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一些现象,揭示和反驳伪科学,如水变油,点石成金等。⑵确定物质所含的元素种类及质量,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以及物质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等。⑶引导我们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合理进行化学工艺、工业生产等,严格按照计划订单生产一定量的优质产品。
说明: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解释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
1、一定不发生改变的六个要素
宏观方面有:⑴物质的质量总和,⑵元素种类,⑶元素质量
微观方面有:⑴原子种类,⑵原子数目,⑶原子质量
2、一定发生变化的两个要素
宏观方面是指物质种类;微观方面只有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3、有可能变化的要素只有分子数目(微观)。
【例题选讲】: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解析:遇到复杂的表格数据题型,需要充分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催化剂等。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2.56g的a物质和0.64g的b物质化合生成3.2g的c物质,d物质可能是催化剂。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包含a、b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其中a、b物质的质量比为2.56g:0.64g=4:1。故正确答案为B。
(三)看热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反映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重要化学用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为:⑴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可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⑵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说明:1.书写步骤为:⑴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⑵配:写好化学式,配平计量数;⑶注: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表明。
2.常见反应条件有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生成物中气体注明“”↑,当溶液中反应物没有固体,固体生成物后注明“↓”。
3.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有:⑴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⑵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质量比);⑶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关系(化学计量数比)。
【例题选讲】 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解析】清楚认识直观的分子和原子模型,从分子原子的示意图分析,确定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再从分子—原子观点来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或分子发生了变化).
(四)破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求化学方程式两边每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就需要配平,即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说明:1、观察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直观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直接判断出各种物质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2、最小公倍数法:确定出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某元素的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配上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使得该元素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相等。还有奇数配偶法、代数法等。
【例题选讲】食品腌制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亚硝酸盐易诱发癌症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有人设想,先向含有亚硝酸盐(以NaNO2为例说明)的腌制食品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铵,共热后生成无毒、无害的氮气、水和氯化钠;然后再持续加热,使过量的氯化铵分解为氨气、氯化氢气体,经过这样的处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请写出设想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
解析:书写“陌生”化学方程式,要比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写起来还要简单。首先根据题中提供的已知信息,确定好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然后正确写出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即可。
NH4Cl + NaNO2N2↑ + 2H2O + NaCl ;NH4ClNH3 ↑ + HCl↑
(五)析错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数学计算方法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其解题步骤:设未知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简明地写出答案。
说明:1、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抓住四个“准确”:准确书写化学式,准确配平化学方程式,准确注明反应条件,准确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其中化学式写错、不配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等是该步骤中常见的错误。
2.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遇到不纯物时,要先将不纯的已知量换算为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质量(g)=不纯物质量(g)×纯度。若是气体体积将换算为质量才可进行计算: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密度
【例题选讲】: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入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5g 第二次加入5g 第三次加入5g 第四次加入5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g 2g 1g 1g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解析:本题是一道有关数据分析处理的计算题。需认真分析表格中数据,从中发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迅速找到已经完全参加反应的纯物质的质量作为计算的已知条件。
再由第三次和第四次中剩余的质量数可以发现样品中的杂质的质量为1g,所以第一问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就很容易求出;第一、二、三次中所加的5g盐酸溶液都参加了反应,且每次与之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都为1g,利用1碳酸钙的质量就可求出纯净的盐酸的质量,然后就可以将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求出。溶液具有均一性,这5g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就是该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1)W(CaCO3) ==(1g—4g)/4g=75%
(2)设纯净的盐酸的质量为X
2HCl + CaCO3 ===CaCl2 + H2O + CO2 ↑
73 100
X 1g
73 : 100 = X : 1g X=0.73g
W(HCl)=0.73g/5g=14.6%
答: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4.6%
二、2012年中考题型预测
精心盘点2011年化学中考试题,诠释各地市中考命题的发展新动态,发现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分值约占卷面总分的24%—30%。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仍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题型分布十分丰富,选择和填空题型可以考查: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和元素组成,从表格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利用定律原理进行简单计算等;实验探究题型可以结合科技发展历史,以定律发现史为背景,用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密切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依据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化工生产的实际问题,通常有选择、填空、分析、探究等题型,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与溶液质量分数将融合于一体,化学计算提供化学信息可以结合图像分析、表格数据,有效融合数学知识工具性与化学原理基础性。还可以由试题提供部分数据信息,组织考生自编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