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必杀技]物质的构成考点聚焦中考导向:物质的构成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点内容抽象,难度较大。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中。⒈分子、原子的性质,对分子不停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考试频率较大。⒉原子的结构,根据粒子结构推断粒子种类,根据具体原子或离子确定质子数、枋电核数、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也是中考易考题之一。预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点难度降低,一般以开放性试题形式考查。⒊用分子、原子、离子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或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如绿色化学、飞秒技术等)是中考命题的又一趋势。⒋给定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或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总结相关信息的开放性试题。本专题题型主要以选择、填空、实验的形式出现,如果以选择、填空题出现时分值一般在2~3分,以实验题出现时分值略大些。知识整合:1、物质构成的体系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http: / / www. ) 分子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特征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 http: / / www. ) 构 构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成 成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http: / / www. ) 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物质 原子 质子(带正电) ( http: / / www. ) 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结构 中子(不带电) ( http: / / www. ) 构 核外电子(带负电)成 ( http: / / www.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 http: / / www. ) 离子 阳离子分类 ( http: / / www. ) 阴离子2、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 原子 备注相似点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原子间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 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比较,原子比分子小,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不同种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不同点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分裂,可以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联系 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3、离子与原子的区别项目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结构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性 中性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性质 一般性质比较活泼(除稀有气体原子外) 稳定 稳定符号(举例) H、O、Al H+ Al3+ O2- Cl-典题展示 :一、考查原子结构中各微粒的等量关系【例1】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解析】原子序数即为该原子的质子数,即该原子的质子数为94,中子数为239-94=145,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答案】D【例2】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2 B.8 C.10 D.18【解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该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答案】B题型二:考查原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例3】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解析】原子与原子的本质不同在于核内质子数,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答案】C题型三:考查相对原子质量【例4】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C.质子数和中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解析】原子的质量主要决定于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简单计算公式是: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质子数和中子数。【答案】C【规律小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有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题型四: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例5】右下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是11 B.最外层电子数为1C.核外有3个电子层 D.核外电子总数为10【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核外电子总数为2+8+1=11.【答案】D【例6】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对该元素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解析】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电子总数为2+8+18+6=34,所以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A、D项正确;该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大于4,所以为非金属元素,B、C项错误;【答案】AD【点拨】能正确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的类别与原子结构的特点及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题型五: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其他粒子的关系【例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解析】尽管该题四个选项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但是它们的形成原因不同:A项是最外层的7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之后形成的,属于阴离子;B项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没有得失电子,属于原子;C、D都是失去最外层电子之后形成的,都属于阳离子。【答案】B【点拨】该题即考查原子的特征,也考查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题型六:考查元素周期率与元素周期表【例8】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解析】(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2)画出17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表中信息,17号元素应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钠元素最外层一个电子,氧元素最外层6个电子,因此二者形成化合物时,需要有两个钠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答案】(1)门捷列夫 (2)得到 3)Na2O(或Na2O2)【点拨】该题以元素周期表为载体,考查了化学史、已知原子序数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不同元素在结合成物质时形成化学式的规律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282+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