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必杀技]物质的组成考点透视一、中考导向:在近年中考命题中,单独考查元素知识的命题较少,常与物质的微观结构、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相结合考查,物质的分类属于必考内容,其知识点涉及酸、碱、盐、氧化物、有机物、无机物、单质及混合物等。⒈以微观粒子相关知识为背景,考查元素的概念、简单分类规律等,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⒉以探究物质的分类知识的内容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⒊能应用初步学会的分类思想方法,对给定的某些物质按一定依据进行再分类。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方面的命题会逐年增加。本专题命题难度不大,开放性是其命题的热点,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二、要点透视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氯元素包括C1-、Cl、Cl、C1、Cl、Cl…不同形式的粒子和Cl一35、Cl一37(指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5和37的两种氯原子)等粒子,因为它们的核电荷数均为17。 ( http: / / www. )2、理解元素的概念应把握“同质子,类原子”六个字。(1)“同质子”即指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与原子中的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一定不相同。 ( http: / / www. )(2)“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不止一种原子。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氢元素有三种原子:氕、氘、氚,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如:铁原子通常有三种存在形式即Fe、Fe2+、Fe3+,它们都属于铁元素)。3、理解元素概念时的注意事项(1)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分类。只论种类,不讲个数。 ( http: / / www. )(2)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标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单核离子都属同一种元素。如Na+与Na都属钠元素,但Na+与NH4+不属于同一种元素。(3)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单质中和化合物中。 ( http: / / www. )(4)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2+与Fe3+。(5)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2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素 原子区别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是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表示个数适用 ( http: / / www. )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 http: / / www. )常用来表示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及几个原子构成联系 只要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而元素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三、考点分析:考点一 元素的概念题型 :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试趋势分析 :预测今后的中考中,关于元素概念的考查,主要与粒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分类等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典例讲解:例1实验室中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物质的宏观组成,是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的,超微量钙指的是元素,B为正确选项。答案:B例2下列关于H2和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元素 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离子 D.都是化合物解析:本题结合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知识考查元素的概念。从宏观上讲,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氢分子和硫酸分子中都含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因此,H2和H2SO4中都含有氢元素,A为正确选项。从微观上讲,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SO4是由硫酸分子构成的,H2中含有氢分子,H2SO4中不含氢分子,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B、C均为错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H2是单质,H2SO4是化合物,D为错项。答案:A考点二 元素的分类题型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为主。考试趋势分析 :命题往往结合粒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典例讲解:例3在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如图: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它是非金属元素 B.它是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17 D.原子序数是35.453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氯原子质子数为17,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7﹥4,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A为正确选项。原子序数=质子数,应为17;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3。答案:A例4下列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较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为金属元素,四个选项中只有D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故D为正确选项,A、B、C均为错项。答案:D考点三 元素符号的意义题型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考试趋势分析 :预测今后的中考中,继续结合其他化学符号的意义一同考查,注意区分。典例讲解:例5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Zn C.N2 D.CO解析: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来说,还表示一种物质。C、D都是化学式,不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排除C、D;A是元素符号,但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O只能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气,A也为错项;Zn是由锌原子构成的,只有B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答案: B例6表示2个氢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A.2H+ B.H2 C.2H2 D.2H解析:元素符号前面的系数表示原子个数,因此,2H表示2个氢原子,D为正确选项。离子符号前面的系数表示离子个数,2H+ 表示2个氢离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H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表示分子个数,2H2 表示2个氢分子。答案:D考点四 物质宏观组成的描述题型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考试趋势分析 :预测今后的中考中,常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结合物质的微观结构、粒子结构示意图等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典例讲解:例7《食品安全法》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某些奶粉中因为含有太量的三聚氰胺,对婴幼儿身体能造成极大伤害,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和销售。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聚氰胺中含有氮分子B.三聚氰胺中C、H、N三元素质量比为1:2:2C.三聚氰胺由3个C原子、6个N原子、6个H原子构成D.三聚氰胺由C、N、H三种元素组成解析:从宏观来讲,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C3H6N6是由C、N、H三种元素组成的,D为正确选项。从微观来讲,物质有的由分子构成,有的由原子构成,有的由离子构成,C3H6N6是由三聚氰胺分子构成的,而每一个三聚氰胺分子式由3个C原子、6个N原子、6个H原子构成的,C为错项;一种纯净物中不能含有其它物质的分子,三聚氰胺中只含有三聚氰胺分子,不含有氮分子,A为错项;三聚氰胺分子中C、H、N原子个数比为1:2:2,故三聚氰胺中C、H、N三元素质量比肯定不是1:2:2,C为错项。答案:D例8时下甲型H1N1流感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其生产原料是香料八角中所含有的一种重要成分——莽草酸,莽草酸的化学式为C7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B. 莽草酸中含有7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C. 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D. 莽草酸是有机物解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说法,因此B为正确选项。 1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共22个原子,A为错项;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10+16×5=174,C为错项;C7H10O5中含有碳元素,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故莽草酸是有机物,D为错项。答 案:B考点五 元素周期表题型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考试趋势分析 :预测今后的中考中,命题倾向于给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总结相关信息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典例讲解:例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⑴ 第16号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⑵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数关系密切;⑶ 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⑷ 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可以看出,第16号元素是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属于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3)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电子层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大。答案:⑴ 非金属 ;得 ;⑵ 最外层电子 ;⑶ 电子层数递增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或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大等(只要合理均可)⑷ 逐渐减小例10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元素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表包含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完成以下填空:(1)1869年,科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请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中等难度。(1)1869年,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变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N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Na2O2)答案:(1)门捷列夫 (2) 得到 (3)Na2O(Na2O2)Cl氯35.45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