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思品期中联考试卷一、选择题1.(2017七下·浙江期中)当我们进入青春期,感受到自己身体有着明显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属于我们青春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的是( )A.身体外形的变化 B.自我意识的膨胀C.性机能的成熟 D.内部器官的完善2.(2017七下·浙江期中)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总是相伴而行的。下列不体现思维批判性的是( )A.敢于穿着另类,“酷”显个性 B.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C.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D.敢于向权威挑战3.(2017七下·浙江期中)七(2)班帅气的小刚和漂亮的小莉同桌,小刚经常向小莉请教学习上的事,班上开始出现了小刚追求小莉的流言。此时,你认为他们应该正确处理的态度是( )A.断绝交往,阻止流言B.改变方法,不再在公众场合请教,改为私下相互帮助C.对传流言的同学进行报复D.继续正常交往,坦诚相处,把握好分寸4.(2017七下·浙江期中)小梅的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这告诉我们小梅( )A.体现了心理闭锁现象 B.体现了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C.是生理发育成熟的标志 D.出现了勇敢与怯懦的心理现象5.(2017七下·浙江期中)七年级学生小杰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有一次,他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同学都说:“不愿和不爱学习的孩子玩。”这句话刺痛了他。从那以后,他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勤学好问,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告诉我们(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要努力克服弱点 ②每个人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③自强的人是勇于克服自身弱点的 ④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关于“止于至善”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④是告诫我们,做人要停止做善事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7.(2017七下·浙江期中)人的情绪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调节情绪时应该( )①合理发泄情绪 ②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③去网吧通宵玩游戏 ④注意他人的情绪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时,不忘关心他人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2017七下·浙江期中)4月2日是国际“枕头大战”日,当天,活动参加者自带枕头互相击打。“大战”结束后,大家一起把“战地”清理干净。这种缓解压力、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A.改变认知评价法 B.转移注意法C.合理宣泄法 D.放松训练法9.(2017七下·浙江期中)对下面漫画中落榜者和劝说者的言行理解正确的是( )①挫败感会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②挫折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善于面对挫折③挫败感是无法消除的,只能任其影响自己 ④某些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0.(2017七下·浙江期中)情绪带有极大情境性和暂时性,常常由某一时刻、某些特定情境引起,时过境迁,就会意转情移;情感则不随情境改变而转移,带有很大深刻性和持久性。这表明( )①情绪与情感有区别也有联系 ②情感具有稳定性③人类情绪丰富,情感不丰富 ④情绪具有不稳定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2017七下·浙江期中)关于我国(中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四个省级行政区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12.(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省区轮廓与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2017七下·浙江期中)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14.(2017七下·浙江期中)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 B.山地面积广大C.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地势西高东低15.(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属于季风气候对我国影响的是( )A.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B.使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多雨C.减弱了我国北方的严寒D.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16.(2017七下·浙江期中)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引黄灌溉 B.加固黄河大堤C.中游治理泥沙 D.防治凌汛17.(2017七下·浙江期中)中央电视台“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舟山市出发,途经多个省区,到达日喀则地区,全面记录北纬30~中国段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此回答小题。(1)舟山市和日喀则地区分别隶属于( )A.安徽省、四川省 B.江苏省、青海省C.浙江省、西藏自治区 D.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2)从东往西,一路风光旖旎。摄制组沿途可能拍摄到的镜头有( )①鱼米之乡,河网密布 ②哈尼梯田,山高谷深③牦牛成群,草原辽阔④“转场”文化,天山为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17七下·浙江期中)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②人们过度开发,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③地表破碎,缺乏植被④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9.(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C.东北平原利用黑土地种植甘蔗D.青藏高原大力发展蚕桑养殖业二、非选择题20.(2017七下·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二: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2017年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已经陆续公布,中考、小升初改革方案也在陆续推进。这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一步步推进和走向完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趣化教学过程,互动愉快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1)材料一中的“要求独立”是一种什么独立?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独立”的?(2)材料一中还反映了中学生的哪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3)材料二中提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什么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青春期的我们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21.(2017七下·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1月份的月考考场上,同学小A在考数学时,因紧张过度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她一怒之下把试卷撕了,并哭着离开考场。材料二:初一某班同学小C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本属于自己强项的英语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来之后,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考砸的原因,认认真真地把试卷改了一遍,并把做错题的原因记录在册,使这次失误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1)这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这两种不同情绪状态各自会产生什么不同的行为后果?(3)结合所学知识,你对当时的小A,最想说什么?(4)你还知道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说明。22.(2017七下·浙江期中)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邻国:A ,B 。隔海相望的国家:C ,D 。岛屿:E ,F 。海域:G ,H 。海峡:I ,J 。大洋:K ,L 。23.(2017七下·浙江期中)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高原)、B (盆地),C (河流),D (平原)。(2)B盆地和D平原存在着众多的差异,请根据所学知识,列表比较两者在气候、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方面的差异。(3)A高原和C河流的上游面临相同的环境问题,请说出这一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一环境问题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条)。24.(2017七下·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疆地区图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喀什所在的南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绿洲农业发达。(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山脉,B 山脉,C 河。其中A山脉和B山脉都是 走向。(2)喀什所在的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并说说喀什在发展绿洲农业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少两点)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生显著变化的急剧时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所以ACD被排除;B属于心理变化。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青春期特点的识记。2.【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批判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所以BCD的做法都体现了思维批判性;A选项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服装、打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不属于思维批判性,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思维的批判性的理解。3.【答案】D【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男女同学交往要以自然适度为原则,以真诚尊重为前提,要广泛交往,避免一对一。小刚和小莉交往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而且是在公众场合进行的交往,无可厚非。面对流言,小刚和小莉可以继续交往,坦诚相处,把握好分寸。D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和纯真的友情,不仅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氛围,排除;B说法错误,这种交往的方式不合适,排除;C说法错误,不利于维护同学间的团结,也不利于小刚和小莉的正常交往,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异性交往的理解。4.【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心理萌动的有关知识。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教材知识点可知:小梅对异性的心理表现属于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B符合题意;ACD错误,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青春期心理萌动 的识记。5.【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自强和正确认识自己的认识。小杰在发现自己的缺点后能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自强的表现。为此告诉我们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每个人都有弱点,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人所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自己,不放过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这是自强的关键。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除妖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答案】C【知识点】理解与宽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人为善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止于至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而不是停止做善事。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止于至 善”的理解。7.【答案】A【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调控情绪的方法理解和运用。调控情绪的方法有注意转移法(改变主意焦点,分散注意力 改变坏境)、合理发泄法(在适当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大喊大叫)、理智控制法(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心理换位等)。①②④都是正确的调节方法。③去网吧通宵玩游戏,发泄的场所不合理,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情绪表达方法和调控情绪方法的理解。8.【答案】C【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调控情绪方法的有关知识。枕头大战活动,人们自带枕头相互击打,并且击打发泄完以后,自己清理战场,没有影响其他人的利益,没有破坏环境的干净,这是一种将自己的情绪通过合理方式宣泄的途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的方法的理解。9.【答案】C【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挫败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挫败感是可以消除的,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挫败感的理解。10.【答案】B【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和情感的有关知识。从题干中材料可知。情绪与情感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情感具有稳定性,而情绪具有不稳定性。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人类的情感和情绪一样都是复杂多样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对情绪和情感的理解。11.【答案】D【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居亚洲东部,海陆兼备,与世界各国联系便利,所以A表述错误;我国大部分处在北温带,热量条件较好,所以B表述错误;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四个省级行政区,所以C错误。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识记。12.【答案】C【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云南,简称云或滇,所以①错误;④为四川,简称川或滇,所以①④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识记。13.【答案】B【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识记。14.【答案】C【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所以AB表述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东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所以C表述错误,D表述正确。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识记。15.【答案】A【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A表述正确。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理解。16.【答案】C【知识点】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治理黄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是中游治理泥沙。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治理黄河水土流失问题的识记。17.【答案】(1)C(2)B【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舟山市位于浙江省,日喀则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尼梯田,山高谷深”在云南,““转场”文化,天山为家”在新疆,摄制组都沿途没有经过,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8.【答案】C【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坡度大,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又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识记。19.【答案】A【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十分适合发展淡水养殖,所以A符合题意;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适宜发展畜牧业,所以B表述错误;东北平原应该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种植业,所以C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不适宜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解。20.【答案】(1)这种独立主要指的是思维的独立。步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知识面扩大扩宽,青少年的独立意识逐渐发展,对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思维的独立并不等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2)批判精神。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3)原因:青春期的我们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青春期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和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创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它是我们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等。【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独立思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要求独立”主要指的是思维的独立。步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知识面扩大扩宽,青少年的独立意识逐渐发展,对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思维的独立并不等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2)本题考查的是批判性思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还反映了中学生的批判精神。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3)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春期的我们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青春期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青春期的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和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创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它是我们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青春期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1.【答案】(1)小A的情绪状态是负面的,小C的情绪状态是积极健康的。(2)积极情绪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消极情绪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挫败不前。(3)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4)其他方法: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宣泄情绪;放松训练。如上数学课,我因为走神,没有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老师狠狠地批了我一通,我感到很郁闷。大课间时间,我和好朋友去打乒乓球,几局打下来,心情好了许多。【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有关知识。小A在考数学时,把试卷撕了,并哭着离开考场。这样做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做法,会导致自卑的心理,情绪状态是负面的。小C的行为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战胜挫折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2)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积极情绪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消极情绪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挫败不前,即可。(3)本题考查的是情绪调控方法的有关知识。小A表达和发泄情绪的方法和场合不正确,没有合理进行表达情绪。因此可以告诉小A要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4)本题考查的是情绪调控方法的有关知识。本题根据所学调控情绪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举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即可。如: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宣泄情绪;放松训练。如上数学课,我因为走神,没有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老师狠狠地批了我一通,我感到很郁闷。大课间时间,我和好朋友去打乒乓球,几局打下来,心情好了许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情绪的作用和影响及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2.【答案】俄罗斯;印度;韩国;日本;台湾岛;海南岛;渤海;南海;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印度洋【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疆域、邻国、四大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俄罗斯,B为印度,C为韩国,D为日本,E为台湾岛,F为海南岛,G为渤海,H为南海,I为台湾海峡,J为马六甲海峡,K为太平洋,L为印度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疆域、邻国、四大洋分布的识记。23.【答案】(1)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长江;华北平原(2) 四川盆地 华北平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3)水土流失。①退耕还林还草。②大力植树造林。③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黄土高原,B为四川盆地,C为长江,D为华北平原。(2)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为四川盆地,当地盛行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一年两熟;华北平原盛行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3)本题考查的是治理水土流失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黄土高原,C为长江。黄土高原和长江上游都面临水土流失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和气候、四大地理区域的识记。24.【答案】(1)天山;昆仑;塔里木;东西(2)坎儿井。①维护好原有的“坎儿井”灌溉工程。②适当建设水利基础设施。③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④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用水少、经济价值高、产量高的作物的比重。【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天山山脉,B为昆仑山脉,C为塔里木河,其中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都是东西走向。(2)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什所在的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喀什在发展绿洲农业的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维护好原有的“坎儿井”灌溉工程;适当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用水少、经济价值高、产量高的作物的比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西北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 / 1浙江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思品期中联考试卷一、选择题1.(2017七下·浙江期中)当我们进入青春期,感受到自己身体有着明显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属于我们青春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的是( )A.身体外形的变化 B.自我意识的膨胀C.性机能的成熟 D.内部器官的完善【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生显著变化的急剧时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所以ACD被排除;B属于心理变化。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青春期特点的识记。2.(2017七下·浙江期中)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总是相伴而行的。下列不体现思维批判性的是( )A.敢于穿着另类,“酷”显个性 B.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C.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D.敢于向权威挑战【答案】A【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批判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所以BCD的做法都体现了思维批判性;A选项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服装、打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不属于思维批判性,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思维的批判性的理解。3.(2017七下·浙江期中)七(2)班帅气的小刚和漂亮的小莉同桌,小刚经常向小莉请教学习上的事,班上开始出现了小刚追求小莉的流言。此时,你认为他们应该正确处理的态度是( )A.断绝交往,阻止流言B.改变方法,不再在公众场合请教,改为私下相互帮助C.对传流言的同学进行报复D.继续正常交往,坦诚相处,把握好分寸【答案】D【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男女同学交往要以自然适度为原则,以真诚尊重为前提,要广泛交往,避免一对一。小刚和小莉交往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而且是在公众场合进行的交往,无可厚非。面对流言,小刚和小莉可以继续交往,坦诚相处,把握好分寸。D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和纯真的友情,不仅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形成团结的班集体氛围,排除;B说法错误,这种交往的方式不合适,排除;C说法错误,不利于维护同学间的团结,也不利于小刚和小莉的正常交往,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异性交往的理解。4.(2017七下·浙江期中)小梅的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这告诉我们小梅( )A.体现了心理闭锁现象 B.体现了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C.是生理发育成熟的标志 D.出现了勇敢与怯懦的心理现象【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心理萌动的有关知识。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教材知识点可知:小梅对异性的心理表现属于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B符合题意;ACD错误,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青春期心理萌动 的识记。5.(2017七下·浙江期中)七年级学生小杰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有一次,他邀请同学到家里玩,同学都说:“不愿和不爱学习的孩子玩。”这句话刺痛了他。从那以后,他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勤学好问,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告诉我们(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要努力克服弱点 ②每个人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③自强的人是勇于克服自身弱点的 ④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自强和正确认识自己的认识。小杰在发现自己的缺点后能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自强的表现。为此告诉我们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每个人都有弱点,要勇于并善于战胜自己的弱点。人所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战胜自己,不放过自己,努力学习和工作,这是自强的关键。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除妖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关于“止于至善”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④是告诫我们,做人要停止做善事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C【知识点】理解与宽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人为善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止于至善”要求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而不是停止做善事。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止于至 善”的理解。7.(2017七下·浙江期中)人的情绪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调节情绪时应该( )①合理发泄情绪 ②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③去网吧通宵玩游戏 ④注意他人的情绪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时,不忘关心他人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调控情绪的方法理解和运用。调控情绪的方法有注意转移法(改变主意焦点,分散注意力 改变坏境)、合理发泄法(在适当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大喊大叫)、理智控制法(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心理换位等)。①②④都是正确的调节方法。③去网吧通宵玩游戏,发泄的场所不合理,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情绪表达方法和调控情绪方法的理解。8.(2017七下·浙江期中)4月2日是国际“枕头大战”日,当天,活动参加者自带枕头互相击打。“大战”结束后,大家一起把“战地”清理干净。这种缓解压力、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A.改变认知评价法 B.转移注意法C.合理宣泄法 D.放松训练法【答案】C【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调控情绪方法的有关知识。枕头大战活动,人们自带枕头相互击打,并且击打发泄完以后,自己清理战场,没有影响其他人的利益,没有破坏环境的干净,这是一种将自己的情绪通过合理方式宣泄的途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的方法的理解。9.(2017七下·浙江期中)对下面漫画中落榜者和劝说者的言行理解正确的是( )①挫败感会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②挫折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善于面对挫折③挫败感是无法消除的,只能任其影响自己 ④某些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挫败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挫败感是可以消除的,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挫败感的理解。10.(2017七下·浙江期中)情绪带有极大情境性和暂时性,常常由某一时刻、某些特定情境引起,时过境迁,就会意转情移;情感则不随情境改变而转移,带有很大深刻性和持久性。这表明( )①情绪与情感有区别也有联系 ②情感具有稳定性③人类情绪丰富,情感不丰富 ④情绪具有不稳定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和情感的有关知识。从题干中材料可知。情绪与情感有区别也有联系,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情感具有稳定性,而情绪具有不稳定性。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人类的情感和情绪一样都是复杂多样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对情绪和情感的理解。11.(2017七下·浙江期中)关于我国(中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四个省级行政区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答案】D【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居亚洲东部,海陆兼备,与世界各国联系便利,所以A表述错误;我国大部分处在北温带,热量条件较好,所以B表述错误;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四个省级行政区,所以C错误。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识记。12.(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省区轮廓与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云南,简称云或滇,所以①错误;④为四川,简称川或滇,所以①④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识记。13.(2017七下·浙江期中)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答案】B【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识记。14.(2017七下·浙江期中)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 B.山地面积广大C.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地势西高东低【答案】C【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所以AB表述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东逐级降低,呈三级阶梯,所以C表述错误,D表述正确。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特点的识记。15.(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属于季风气候对我国影响的是( )A.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B.使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多雨C.减弱了我国北方的严寒D.使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答案】A【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为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A表述正确。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理解。16.(2017七下·浙江期中)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引黄灌溉 B.加固黄河大堤C.中游治理泥沙 D.防治凌汛【答案】C【知识点】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治理黄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是中游治理泥沙。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治理黄河水土流失问题的识记。17.(2017七下·浙江期中)中央电视台“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舟山市出发,途经多个省区,到达日喀则地区,全面记录北纬30~中国段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此回答小题。(1)舟山市和日喀则地区分别隶属于( )A.安徽省、四川省 B.江苏省、青海省C.浙江省、西藏自治区 D.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2)从东往西,一路风光旖旎。摄制组沿途可能拍摄到的镜头有( )①鱼米之乡,河网密布 ②哈尼梯田,山高谷深③牦牛成群,草原辽阔④“转场”文化,天山为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C(2)B【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舟山市位于浙江省,日喀则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故选择C。(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尼梯田,山高谷深”在云南,““转场”文化,天山为家”在新疆,摄制组都沿途没有经过,所以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布及其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8.(2017七下·浙江期中)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②人们过度开发,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③地表破碎,缺乏植被④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坡度大,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又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识记。19.(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C.东北平原利用黑土地种植甘蔗D.青藏高原大力发展蚕桑养殖业【答案】A【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密布,十分适合发展淡水养殖,所以A符合题意;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适宜发展畜牧业,所以B表述错误;东北平原应该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种植业,所以C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不适宜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业,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因地制宜原则的理解。二、非选择题20.(2017七下·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要求独立,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材料二: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2017年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已经陆续公布,中考、小升初改革方案也在陆续推进。这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一步步推进和走向完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多媒体教学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的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趣化教学过程,互动愉快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1)材料一中的“要求独立”是一种什么独立?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独立”的?(2)材料一中还反映了中学生的哪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3)材料二中提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什么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青春期的我们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答案】(1)这种独立主要指的是思维的独立。步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知识面扩大扩宽,青少年的独立意识逐渐发展,对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思维的独立并不等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2)批判精神。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3)原因:青春期的我们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青春期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和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创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它是我们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等。【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独立思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要求独立”主要指的是思维的独立。步入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交往增多,知识面扩大扩宽,青少年的独立意识逐渐发展,对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思维的独立并不等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2)本题考查的是批判性思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还反映了中学生的批判精神。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3)本题考查的是青春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春期的我们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青春期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青春期的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和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关注他人和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创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它是我们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青春期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1.(2017七下·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1月份的月考考场上,同学小A在考数学时,因紧张过度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她一怒之下把试卷撕了,并哭着离开考场。材料二:初一某班同学小C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本属于自己强项的英语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试卷发下来之后,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考砸的原因,认认真真地把试卷改了一遍,并把做错题的原因记录在册,使这次失误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1)这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这两种不同情绪状态各自会产生什么不同的行为后果?(3)结合所学知识,你对当时的小A,最想说什么?(4)你还知道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说明。【答案】(1)小A的情绪状态是负面的,小C的情绪状态是积极健康的。(2)积极情绪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消极情绪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挫败不前。(3)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4)其他方法: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宣泄情绪;放松训练。如上数学课,我因为走神,没有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老师狠狠地批了我一通,我感到很郁闷。大课间时间,我和好朋友去打乒乓球,几局打下来,心情好了许多。【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有关知识。小A在考数学时,把试卷撕了,并哭着离开考场。这样做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做法,会导致自卑的心理,情绪状态是负面的。小C的行为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战胜挫折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2)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积极情绪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消极情绪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挫败不前,即可。(3)本题考查的是情绪调控方法的有关知识。小A表达和发泄情绪的方法和场合不正确,没有合理进行表达情绪。因此可以告诉小A要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4)本题考查的是情绪调控方法的有关知识。本题根据所学调控情绪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举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即可。如:注意力转移法;合理宣泄情绪;放松训练。如上数学课,我因为走神,没有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老师狠狠地批了我一通,我感到很郁闷。大课间时间,我和好朋友去打乒乓球,几局打下来,心情好了许多。【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情绪的作用和影响及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22.(2017七下·浙江期中)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邻国:A ,B 。隔海相望的国家:C ,D 。岛屿:E ,F 。海域:G ,H 。海峡:I ,J 。大洋:K ,L 。【答案】俄罗斯;印度;韩国;日本;台湾岛;海南岛;渤海;南海;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印度洋【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疆域、邻国、四大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俄罗斯,B为印度,C为韩国,D为日本,E为台湾岛,F为海南岛,G为渤海,H为南海,I为台湾海峡,J为马六甲海峡,K为太平洋,L为印度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疆域、邻国、四大洋分布的识记。23.(2017七下·浙江期中)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高原)、B (盆地),C (河流),D (平原)。(2)B盆地和D平原存在着众多的差异,请根据所学知识,列表比较两者在气候、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耕作制度方面的差异。(3)A高原和C河流的上游面临相同的环境问题,请说出这一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一环境问题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条)。【答案】(1)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长江;华北平原(2) 四川盆地 华北平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3)水土流失。①退耕还林还草。②大力植树造林。③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黄土高原,B为四川盆地,C为长江,D为华北平原。(2)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为四川盆地,当地盛行亚热带季风气候,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一年两熟;华北平原盛行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3)本题考查的是治理水土流失措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黄土高原,C为长江。黄土高原和长江上游都面临水土流失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和气候、四大地理区域的识记。24.(2017七下·浙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疆地区图材料二: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喀什所在的南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绿洲农业发达。(1)写出材料一地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山脉,B 山脉,C 河。其中A山脉和B山脉都是 走向。(2)喀什所在的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请写出它的名称。并说说喀什在发展绿洲农业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至少两点)【答案】(1)天山;昆仑;塔里木;东西(2)坎儿井。①维护好原有的“坎儿井”灌溉工程。②适当建设水利基础设施。③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④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用水少、经济价值高、产量高的作物的比重。【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天山山脉,B为昆仑山脉,C为塔里木河,其中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都是东西走向。(2)本题考查的是西北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喀什所在的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喀什在发展绿洲农业的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维护好原有的“坎儿井”灌溉工程;适当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用水少、经济价值高、产量高的作物的比重。【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西北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思品期中联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思品期中联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