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阶段考试试题(9科1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阶段考试试题(9科19份)

资源简介

选择题(25×2 =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临欧洲,东濒大西洋 B.西北以巴拿马运河与非洲为界 C.北临北冰洋,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D.亚洲全部位于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高原分别为
A.德干高原 青藏高原 B.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巴西高原 D.德干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3.欧洲的地形主要是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读右边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4~5题:
4.图示区域的主要国家是
A.俄罗斯 B.日本
C.印度 D.菲律宾
5.该国地震频繁,火山众多。原因是
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位于大洋边上的岛国
D.面积狭小,山地多
6.俄罗斯河流众多,被称为“母亲河”的是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伏尔加河 D.勒拿河
由于索马里海盗猖獗,中国等国家纷纷派军舰到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域护航。下图是我国军舰护航路线示意图。据图回答7~8题。
7.索马里这个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8.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世界动植物的王国”是指( )
A.非洲热带雨林 B.亚马孙热带雨林
C.中南半岛的原始森林 D.北亚的亚寒带针叶林
10.下面是几位同学对美洲地理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小明: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南、北美洲的界线
B.小玲: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美洲大陆西部
C.小兰: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气候缺失
D.小华: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加拿大为发达国家,其余均为发展中国家
11.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获得了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这将是奥运会首次在南美洲举行。有关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巴西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C.巴西以黑种人为主 D.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12.欧洲西部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使其旅游业十分繁荣,下面旅游景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埃菲尔铁塔—法国 B.风车—荷兰
C.白金汉宫—英国 D.水城威尼斯—德国
13.“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代名词,美国的硅谷位于( )
A.东北部工业区 B.南部工业区 C.旧金山东南 D.五大湖沿岸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14.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15.甲国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读“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回答下面16-17题。
16、图中既位于两大洲之间且是重要石油运输路线,又处在板块张裂地带的海峡是( )
A、A B、B C、C D、D
17、图中不易产生地震,风浪却很大的海峡是( )
A、A B、B C、C D、D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8—20题。
18.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喜高温多雨 B.喜阴冷潮湿
C.耐高温干旱 D.耐低温干旱
19.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 C.海陆轮廓 D.地形
20.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拔高低 B.山脉阻挡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读某区域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M国东西两侧的海域分别是 ( )
A.地中海 红海 B.挪威海 波罗的海
C.北海 地中海 D.波罗的海 北海
22.该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全球80多个国家3000座城市于当地时间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起熄灯一小时。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罗(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23.以下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罗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
C.圣保罗、巴黎、上海、悉尼 D.圣保罗、悉尼、巴黎、上海
24.熄灯当天,四城市中黑夜最长与最短的分别是( )
A.悉尼和上海B.悉尼和巴黎C.圣保罗和上海 D.圣保罗和巴黎
25.熄灯一小时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
A.全球可大量减少CO2排放 B.全球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
C.唤起人们关注美好的夜空 D.唤起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二.综合题(50分)
26.(共7分)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5分 )
a (大洲) b (大洲) c (大洲) A (海) B (海) C (海) D (海) E (海)
F (运河) G (海峡)
⑵.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 湾(地名)及其沿岸地区。
⑶.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共同奉为“圣城”的是____ 。(填下列选项中的英文字母)
A.开罗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麦加
27.(每空1分,共6分)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经济发达,近年来中日两国多层次交往密切而频繁。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 曲折,多优良港湾,因此渔业、造船业发达,著名渔场有 。
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日本冬夏两季风向明显不同,__ __气候显著。受地理环境影响,日本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岛。
⑶.据图说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沿岸,经济以 为主。
28.(每空1分,共10分)读美国本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美国陆地相邻的国家: ①是_______ _ ②是 。
(2).从北京出发乘飞机向东飞行到洛杉矶,需要穿越_________洋上空。
(3).E为美国最长的河流,它是 (河名)。
(4).美国本土以 气候为主,A地区所属的农业带是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B、C、D三个城市中,____________是美国首都。
(6).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土著居民为 人。
⑺.远离美国本土的两个大洲,一个为位于北美洲西北部的 州,一个位于太平洋中北回归线附近的 州。
29.(8分)渎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A海域的资源优势。(2分)
(2)B河流是世界最长的 ,该河流注入 。(2分)
(3)请分析图中区域自西向东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原因。(4分)
30.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0分)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c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它们是____________等。最大的__________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31.(9分)2006年1月5日,巴西、印度和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提交了一项内容与2005年“四国联盟”提交的决议案大致相同的安理会扩大决议草案。甲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的等高线分布图,乙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国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2)简要说明乙图中20℃等温线的走向及西半段等温线走向的形成原因。
(3)简要分析甲图所示地区和乙图中A地的农业地形类型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农七师高级中学2011---2012年(上)第一阶段考试
高二地理答案(平行班)
一.选择题(25*2=50分)
1.C 2.B。3.D 4.B 5.B 6.C 7.B 8.D 9.B 10.C 11.A。12.D 13.C 14。B15.C 16.C 17.D18.C19.D 20.C 21.D。22。A。23。B 24。B 25。D
二.综合题(50分)
27.(共6分)
⑴.海岸线 北海道渔场⑵.季风 本州
⑶.濑户内海 加工贸易
29.(8分)(1)北海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和丰富的油气资源。
(2)内流河 里海
(3)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自西向东离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
(4)、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3分)。
31.(9分)(1)甲图为德干高原 乙图为巴西高原,两高原均为地势较低、起伏较平缓的高原(3分)。
(2)东半段呈东西走向,西半段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半段等温线明显向北凸,原因是受安第斯山和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比同纬度茂密地区要低,所以明显向北凸。(2分)
F


E
②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 /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3.肌肉注射时,药液药物进入人体最终作用于靶细胞(药物所作用的细胞)要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4、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最重要的器官是(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5、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存在状态是( )
A、稳定的化合物 B、不稳定的化合物 C、单质 D、离子
6、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是因为( )
A、降温 B、维持水分和钠盐代谢的平衡
C、清洁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7、抽血化验中发现血钾含量增高,则表示( )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胰岛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醛固酮分泌增加
8、当人情绪激动时,分泌量会增加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激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胰高血糖素
9、吃糖1h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
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
1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血液和精液 B、握手和拥抱 C、衣物和卧具 D、空气和食物
11、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人的体温的是( )
A、口腔温度 B、腋窝温度 C、直肠温度 D、ABC 3项都是
1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A、脂质 B、核酸 C、多糖 D、球蛋白
13、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14、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15、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 B、一粒糖放入口里就分泌唾液
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D、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
16、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条件反射是( )
①先天的 ②经过学习形成的 ③会消退的 ④固定不变的
⑤脊髓参与调节 ⑥大脑参与调节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17、将一只雌天蚕蛾关在纱制笼中,并在周围洒上汽油,但一夜之间又有数十只雄蛾飞到纱笼上来。具有该奇特功能的是下列选项中的( )
A、脑激素 B、蜕皮激素 C、性外激素 D、内激素
18、蚂蚁运动时能把一种物质分泌到地面上,使后来的蚂蚁能沿此路线往返。蚂蚁分泌的这种物质是( )
A、性外激素 B、信息激素 C、保幼激素 D、蜕皮激素
19、下列运动中,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捕虫草的叶子受到昆虫触碰时,立即闭合将其捕捉
B、触碰含羞草的小叶,小叶立即合拢,叶柄下垂
C、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碟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
20、栽培的番茄,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可用生长素溶液涂于花蕾上,此时生长素的作用是( )
A、促进受精作用 B、促进染色体加倍
C、促进子房壁发育 D、促进胚珠发育为种子
21、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
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②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 ④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进生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3.下列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24.以下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⑤
2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T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效应B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26.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细胞数目增加
27.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28.右图中的X代表什么细胞(  )
A.T细胞或效应T细胞
B.B细胞或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29.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图有关曲线中,不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变化情况的是(  )
30.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有免疫反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二、非选题(每空2分,共40分)
31、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①取A、B、C 3只大烧杯,均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水草,10只大小基本相等的蝌蚪,每天均用蛋黄喂养。②向A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抑制剂;C缸每天不加任何制剂。③连续观察一周,每天记录一次蝌蚪的体长、四肢和尾的变化。问:
⑴预期一周后,尾最长的是 缸,最先长出四肢的是 缸。
⑵如结果与预期的相符,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⑶如果C缸的水和食物等缺少碘,则其中的蝌蚪变化更像 缸,原因是

32、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
等量的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kg体重1g计算。
随后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两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
的胰岛素浓度。
⑴两人的血糖浓度如图2-2-3,其中表示糖尿病
患者的曲线是 。
⑵图2-2-4中甲-丁4种曲线图能正确反映两人
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变化的是 。
⑶从上述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 ,而血糖浓度 。
⑷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促进糖元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⑸当健康人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 使血糖浓度升高。
33、图2-4-5表示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部位,箭头表示单侧光方向。请分析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⑴A的生长情况是 ;
⑵B的生长情况是 ;
⑶C的生长情况是 ;
⑷D的生长情况是 。
34.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  ]          。
(3)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记忆细胞 B.b
C.c D.d
(4)形成[c]________的途径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必修3《环境与稳态》模块考试试题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2.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3.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
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 L·s
4.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
5.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6.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 mol-1、285.8 kJ mol-1、890.3 kJ mol-1、2 800 kJ 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O2(g) ===CO(g) △H=-393.5 kJ mol-1
B. 2H2(g)+O2(g) ===2H2O(g) △H=+571.6 kJ mol-1
C. CH4(g)+2O2(g) === CO2(g)+2H2O(g) △H=-890.3 kJ mol-1
D. C6H12O6(s)+3O2(g) ===3CO2(g) +3H2O(l) △H=-1 400 kJ mol-1
7. 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
C(s)+O2(g) === CO(g) △H1 = -110.5 kJ mol-1
C(s)+O2(g) === CO2(g) △H2= -393.5 kJ mol-1
则C(s)+CO2(g) === 2CO(g) 的△H 为( )
A. +283.5 kJ mol-1 B. +172.5 kJ mol-1
C. -172.5 kJ mol-1 D. -504 kJ mol-1
8. 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9.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g)+B(g) 2C(g),可以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体系压强不变        B. 单位时间消耗n molA,同时生成2nmolC
C. A的转化率不变          D.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10. 在某温度下,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 2HI(g),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测得c(H2)=0.008 mol L-1,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A. 40     B. 62.5     C. 0.25      D. 4
11. 某温度时,一定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 cZ(g)+dW(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压强增大至原来的2倍,当再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是( )
A. 平衡正移 B. (a+b)>(c+d)
C. Z的体积分数变小 D. X的转化率变大
12. 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13.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
1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CO(g)+H2O(g) CO2(g)+H2(g),在某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的CO和0.2 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a kJ/mol,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CO)∶c(CO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04a KJ B.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40%
C.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1 L,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15.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 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
A. (6a+5d-4c-12b) kJ·mol-1
B. (4c+12b-6a-5d) kJ·mol-1
C. (4c+12b-4a-5d) kJ·mol-1
D. (4a+5d-4c-12b) kJ·mol-1
16.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 ⊿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3<⊿H2
C.⊿H1<⊿H2<⊿H3 D.⊿H1>⊿H3>⊿H2
17.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18.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氨水应密闭保存,置低温处
B.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
C. 生产硝酸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的利用率
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二、填空(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
19.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 mol,nt(NH3)=6 mol,a=____________.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 L(标准状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________.
(4)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_.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H2)=________.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__________.
21.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 C(g)
(1)若开始时放入1 mol A+1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 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2)若开始时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3)若开始时放入x mol A,2 mol B和1 mol 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y mol和3a mol,则x=________mol,y=________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 mol
(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 mol C,待再次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
22. 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E2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23. T℃时,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甲容器的体积为1 L,乙容器的体积为2 L,分别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6 mol A和3 mol B,发生反应如下:3A(g)+bB(g) SHAPE \* MERGEFORMAT 3C(g)+2D(g) ΔH<0; 4 min时甲容器内的反应恰好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2.4 mol/L,B的浓度为1.8 mol/L; t min时乙容器内的反应达平衡,B的浓度为0.8 mol/L.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b=________.
(2)乙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t________4 mi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时,在另一个体积与乙相同的丙容器中,为了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仍然为0.8 mol/L,起始时,向丙容器中加入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则还需加入A、B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若要使甲、乙容器中B的平衡浓度相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保持温度不变,增大甲容器的体积至2 L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使甲容器升高温度
C.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
D.保持容器压强和温度都不变,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B气体
(5)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并计算在T℃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实验班)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B D B C D B C C C C C C B A D A B
二、填空(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
20. (1)16 (2)8 (3)5∶4 (4)2∶3 (5)1∶2(6)3∶3∶2
21. (1)1-a (2)3a (3)2 3-3a 丁 (4)a/(2-a)
(4)减小、减小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4分)
 10.8 mol/L选择题(25×2 =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2.甲国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下图为世界某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一4题。
3.当图中P 点的太阳高度为90°时( )
A .非洲大部分地区为白天 B .欧洲大部分地区为黑夜
C .南美洲小部分地达为黑夜 D .南极洲小部分地区为极昼
4.形成图中粮食作物产区气候,最主要的原因是
A.盛行西风带的影响 B .季风环流的影响
C .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 D .近海寒暖流的影响
读“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回答下面5-6题。
5、图中既位于两大洲之间且是重要石油运输路线,又处在板块张裂地带的海峡是()
A、A B、B C、C D、D
6、图中不易产生地震,风浪却很大的海峡是( )
A、A B、B C、C D、D
读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7—9题。
7.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
喜高温多雨 B.喜阴冷潮湿
C.耐高温干旱 D.耐低温干旱
8.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 C.海陆轮廓 D.地形
9.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高低 B.山脉阻挡 C.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
读某区域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M国东西两侧的海域分别是 ( )
A.地中海 红海 B.挪威海 波罗的海
C.北海 地中海 D.波罗的海 北海
11.该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全球80多个国家3000座城市于当地时间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起熄灯一小时。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罗(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12.以下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罗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
C.圣保罗、巴黎、上海、悉尼 D.圣保罗、悉尼、巴黎、上海
13.熄灯当天,四城市中黑夜最长与最短的分别是( )
A.悉尼和上海B.悉尼和巴黎C.圣保罗和上海 D.圣保罗和巴黎
14.熄灯一小时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
A.全球可大量减少CO2排放 B.全球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
C.唤起人们关注美好的夜空 D.唤起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15..缅甸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与缅甸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 )
A.云南、西藏 B.云南、广西
C.云南、贵州 D.西藏、广西
读下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耕作方式不同的 (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②与④17.图中①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水稻种植业 D.大牧场放牧业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读两区域局部图,回答19—21题
19、图中两个区域( )
A、同属一个大洲 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
20、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21、乙所在的国家 )
A、多火山地震 B东部有寒流经过 C中部水资源缺乏 D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读图回答22~25题。
22.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23.关于昆仑站建设环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纬度高,低温严寒 B.冰雪覆盖,运输困难
C.气压高,空气密度大,含氧量高
D.人类影响小,环保要求高
24、下列有关南极洲位置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洲,全部位于南极圈内
C.由东经20°经线向东,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依次环绕在南极大陆周围
D.南极洲是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空中交通联系的中间基地
25、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 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二.综合题(50分)
26.(8分)渎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A海域的资源优势。(2分)
(2)B河流是世界最长的 ,该河流注入 。(2分)
(3)请分析图中区域自西向东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原因。(4分)
27.(7分)读下列材料与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色列面积1.4 9万平方千米,5 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农业以种植业尤为发达。该国有一套智能的节水压力灌溉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先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施同时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达到最佳效果,整个过程用计算机控制。
材料二:现代土耳其是在崩溃的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缔造者凯末尔指出,切断与欧洲民族的联系是一个错误,要成为一个文明社会,就必须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加入“欧盟”成为土耳其历届政府的追求。
(1)以色列所在的中东地区沙漠广布,其类型为___________,简要分析沙漠的成因
(2)从自然条件考虑,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该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国西北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
(3)图中A处水道是____________,其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28、读“世界上甲、乙两个国家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甲国家西临 洋,乙国家北临 海。(2分)
(2)甲国家主要属于什么气候 描述该种气候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3分)
(3)乙国家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 分析其气候成因。(2分)
(4)说出乙图所示国家北部沿海地区与同纬度的亚欧大陆东岸地区属于什么 气候类型?简述两种气候的异同点。(6分)
29.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0分)
(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c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______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它们是____________等。最大的__________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30.(12分)2006年1月5日,巴西、印度和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提交了一项内容与2005年“四国联盟”提交的决议案大致相同的安理会扩大决议草案。甲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的等高线分布图,乙图所示为其中某国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国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2)简要说明乙图中20℃等温线的走向及西半段等温线走向的形成原因。
(3)简要分析甲图所示地区和乙图中A地的农业地形类型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4)甲、乙两图所示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区,写出两地铁矿石海运至我国上海宝钢的最近线路及沿途所经海域和海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七师高级中学2011---2012年(上)第一阶段考试
高二地理答案(实验班)
一.选择题(25*2=50分)
(3)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 自西向东离海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小
27.(7分)(1)热带沙漠 沙漠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气候干燥。
(2)灌溉水源 依靠科技,发展节水农业
(3)土耳其海峡 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
28.(13分)(1)大西 地中(2分) (2)热带雨林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3分) (3)热带沙漠 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 , (2分) (4)地中海(1分) 亚热带季风(1分) 相同点:都属于亚热带气候,冬季气温在0℃以上(1分);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等(1分)。不同点:降水的季节不同: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集中在冬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集中存夏季等(2分)
30.(12分)(1)甲图为德干高原 乙图为巴西高原,两高原均为地势较低、起伏较平缓的高原(3分)。
(2)东半段呈东西走向,西半段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半段等温线明显向北凸,原因是受安第斯山和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比同纬度茂密地区要低,所以明显向北凸。(3分)
(3)甲:水稻种植业。有利条件: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
20080602一、选择题:( 25小题 共50分)
1、梭伦改革前,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的机构是
A、中央议事会; B、元老院; C、四百人会议; D、民众法庭
2、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最尖锐的矛盾是
A、贵族与工商业者; B、贵族与平民; C、工商业者与平民; D、“僭主”与雅典公民
3、有关雅典“六一汉”表述正确的有①他们连同妻子儿女都成为富人的依附民②没有政治权利③没有人身自由④他们须将土地收入的1/6交给富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向全国发布“求贤令”,宣布“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秦国国君是
A、秦献公; B、秦孝公; C、秦景公; D、秦穆公
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新兴地主阶级的积极推动;
C、各诸侯国国君的支持;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6、商鞅变法前,秦国被各国称为与“戎狄”无异的原因是
A、秦国最初由“戎狄”分化而来; B、没有进行改革;
C、综合国力处于弱势; D、不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
7、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8、商鞅在秦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富国强兵; C、缓和阶级矛盾; D、巩固封建统治
9、商鞅变法中刺激了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及其生产积极性提高的措施是
A、“军功爵制”; B、“塞私门之请”; C、“奖励耕织”; D、“分异”令
10、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11、北宋庆历新政的主要推行者是
A、司马光; B、范仲淹; C、王安石; D、苏轼
12、屈辱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
A、西夏; B、金; C、辽; D、元
13、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特权触动最大的是
A、募役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14、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应该是
A、负责市场的税收; B、核准和监督市场的物价;
C、管理对外贸易; 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
15、在王安石变法推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地主官吏和商贾; B、大官僚和大地主;
C、中小地主和富农; D、中央政府和皇室
16、司马光说:“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指的是
A、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B、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C、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D、变法中使用失当的人。
17、尼德兰宗教改革的旗帜是
A.路德教 B.加尔文教 C.英国国教 D.天主教
18.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本质上主要体现了
A.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盾 B.新贵族与旧贵族的矛盾
C.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天主教会的矛盾
19.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提供借鉴的是
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 B.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
C.加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 D.因信称义
20.18世纪下半学期,埃及面临的民族危机是指
A.土耳其入侵 B.法国入侵 C.英国入侵 D.英法等西方国家对埃及的争夺
2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包税制,主要打击了
A.宗教长老阶层 B.马木路克 C.英国殖民者 D.广大农民
22.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都有自己亲自任命,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最高国务委员会没有实权 B.维护专制集权
C.仿效欧美民主制度 D. 改革了政治机构
23.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英法强大,俄国指挥失误 B.俄国军队战斗力低
C.俄国交通运输落后 D.俄国的落后
2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废除农奴制度
C.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 D.满足农奴的要求
25.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自由劳动力的缺乏 ②导致工业投资缺乏 ③导致农奴贫困,国内市场狭小 ④国际市场不能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 材料解析题:(第26题9分,27题10分,28题15分,29题16分)
材料二: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的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他深知雅典社会的问题所在”,其中的“社会的问题”主要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中的“两个阶级”具体指什么
(1分)
(3)综合材料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或原则是什么(2分)
(4)材料二中梭伦说:“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他在具体改革中做到了吗(2分)?举例说明。(2分)
27、(10分)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三说明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2分)
(3)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你从中可得到什么认识?(2分)
28 、(15分)阅读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3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本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4分)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 (2分)
(4)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 为什么 (2分)
⑸变法虽败,但我们应赞扬王安石的什么精神?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6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4分)
(3)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3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答案
(平行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B D C D B D D B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A B C B D B B D C A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9分,27题10分,28题15分,29题16分)
(4)没做到(2分)。如他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实质上是以财产的多少来分享政治权利的制度,广大的贫穷平民未能获得与富裕平民相同的权利(2分)。
认识: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任意一点2分)
28: (1)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材料二反对实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3分)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区别是材料三反对的态度更为激烈严厉。(2分)
(4)没有区别。因为三人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2分)。
(5)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坚定的改革精神。
建议:①改革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尤其要关注老百姓的利益;
②改革必须措施行之有效,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③改革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④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 ……(4分)
29(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4分)。 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分)。
(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2分);
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2分)。
(3)不符合实际(1分)。这部分农民手指与控制社区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2分)。
(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3分)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不在收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关于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和斜率 B.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都有斜率
C.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有时都不存在 D.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但不一定有倾斜角
2.直线的倾斜角为 ( )
A.150° B.120° C.60° D.30°
3.从总数为N的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若每个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则N的值 ( )
A.25 B.75 C.400 D.500
4.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l的方程是:( )
A.3x+2y-1=0 B.3x+2y+7=0 C.2x-3y+5=0 D.2x-3y+8=0
5.如果实数x,y满足目标函数z=kx+y的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3,那么实数k的值为(  )
A.2 B.-2
C. D.不存在
6.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
A. B.
C. D.
7.一名同学先后投掷一枚骰子两次,第一次向上的点数记为,第二次向上的点数记为,在直角坐标系中,以为坐标的点落在直线上的概率为 ( )
A. B. C. D.
8.有四个游戏盘,将它们水平放稳后,在上面扔一颗小玻璃球,若小球落在阴影部分,则可中奖,小明要想增加中奖机会,应选择的游戏盘是(  )
9.两个圆C1:x2+y2+2x+2y-2=0,C2:x2+y2-4x-2y+1=0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1.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值为1,则样本方差为( )
(A) (B) (C) (D)2
12.已知平面上一点M(5,0),若直线上存在点P使|PM|=4,则称该直线为“切割型直线”,下列直线中是“切割型直线”的是(  )
①y=x+1;②y=2;③y=x;④y=2x+1.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共4题,20分)
13.如果AC<0且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第_____象限。
14.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0.3,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0.5,那么甲不输的概率是________.
15.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B、C三种产品共3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格:
产品类别 A B C
产品数量(件) 1300
样本容量 130
由于不小心,表格中A、C产品的有关数据已被污染得看不清楚,统计员只记得A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产品的数量是________件.
16.设有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b2=0.若a是从区间[0,3]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区间[0,2]任取的一个数,则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70分)
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两直线l1:mx+8y+n=0和l2:2x+my-1=0.试确定m、n的值,分别使
(1)l1与l2相交于点P(m,-1);
(2)l1∥l2;
(3)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
18.(本题满分12分)国家射击队的队员为在2010年亚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在加紧备战,经过近期训练,某队员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命中环数 10环 9环 8环 7环
概率 0.32 0.28 0.18 0.12
求该射击队员射击一次
(1)射中9环或10环的概率;
(2)至少命中8环的概率;
(3)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面区域D
(2)若直线分平面区域D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k得值。
20.(本题满分12分)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字形结构体现着人类追求均衡对称、和谐稳定的天性.如图,三个汉字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
(1)请再写出2个可看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2)小敏和小慧利用“土”“口”“木”三个汉字设计一个游戏,规则如下:将这三个汉字分别写在背面都相同的三张卡片上,背面朝上,洗匀后抽出一张,放回洗匀后再抽出一张,若两次抽出的汉字能构成上下结构的汉字(如“土”“土”构成“圭”)则小敏获胜,否则小慧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对谁有利?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写出构成的汉字进行说明.
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圆内有一点P(—1,2),AB为过点P的弦。
(1)当弦AB的倾斜角为135°时,求AB所在的直线方程及|AB|;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AB的方程。
22.(本题满分12分)设点C为曲线y=(x>0)上任一点,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x轴交于点E、A,与y轴交于点E、B.
(1)证明:多边形EACB的面积是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2)设直线y=-2x+4与圆C交于点M,N,若|EM|=|EN|,求圆C的方程.
数学参考答案(文科)
文科平行班:BBBAB CBBDB AC
文科科实验班:BBCAA CBABB DC
(2)由m·m-8×2=0得m=±4.
由8×(-1)-n·m≠0得
即m=4,n≠-2时或m=-4,n≠2时,l1∥l2.
(3)当且仅当m·2+8·m=0,即m=0时,
l1⊥l2,又-=-1,
∴n=8.故当m=0且n=8时满足条件.
(2)设“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事件为B,那么当A8,A9,A10之一发生时,事件B发生.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
P(B)=P(A8)+P(A9)+P(A10)
=0.18+0.28+0.32=0.78.
(3)由于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是事件B:“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对立事件,即表示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P()=1-P(B)=1-0.78=0.22.
19、(1)略(2)7/3
20、解:(1)如:田、日等;
(2)这个游戏对小慧有利.
每次游戏时,所有可能出现的如果如下(列表):
   第二张卡片第一张卡片    土 口 木
土 (土,土) (土,口) (土,木)
口 (口,土) (口,口) (口,木)
木 (木,土) (木,口) (木,木)
总共有9种结果,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能组成上下结构的汉字的结果有4种:(土,土)“圭”,(口,口)“吕”,(木,口)“杏”或“呆”,(口,木) “呆”或“杏”.所以小敏获胜的概率为,小慧获胜的概率为.所以这个游戏对小慧有利.
如图.
设两直线l1,l2的交点为C,且它们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则k1=∈(0,1),
k2=-∈eq \b\lc\(\rc\)().
∵直线l 1与y轴的交点A的坐标为(0,2-a),直线l2与x轴的交点B的坐标为(2+a2,0).
∴S四边形OACB=S△OAC+S△OCB
=×(2-a)×2+×(2+a2)×2
=a2-a+4=eq \b\lc\(\rc\)()2+.
∴当a=时,四边形OACB的面积最小,其值为.
则A(2t,0),Beq \b\lc\(\rc\)().
由|CE|=|CA|=|CB|知,圆心C在Rt△AEB的斜边AB上,于是多边形EACB为Rt△AEB,
其面积S=|EA|·|EB|=×2t×=4.
所以多边形EACB的面积是定值,这个定值是4.
(2)若|EM|=|EN|,则E在MN的垂直平分线上,即EC是MN的垂直平分线.
因为kEC==,kMN=-2.
所以由kEC·kMN=-1得t=2.
所以圆C的方程是(x-2)2+(y-1)2=5.
2,4,6
10.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到社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②市民观看奥运会开幕式
③三鹿企业申请破产 ④上海杨佳袭警案公开庭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我们阅读书籍可以知道作者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察觉作者的艺术品位,审美情趣;参观历史文物,可以探知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由此可见
A.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东方的园林讲究阴阳错落、曲径通幽、十步一景,西方园林讲究的是开阔的、一览无余的、公共空间的广场风格。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④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4.以上分别是2006年多哈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用文化的眼光看,这些运动会会徽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大众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先进文化具有时代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是中华民族之魂,其中,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小学生诵读古诗文,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助于他们:
①.提高文化品位 ②.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A. 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
A.竞争性 B.包容性 C.封闭性 D.灵活性
假如你是一位奥运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奥运会金、银、铜牌分别镶以白玉、青白玉、青玉的搭配,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 关于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的设计创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玉象征纯洁、品德高尚,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
②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
③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
④玉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和谐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奥运会上运用“和”的观念阐发我们的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10. 由于奥运会上国足战绩不佳,在网络上出现了恶搞歌曲《国足欢迎你》。这启示我们
A.必须坚持文化选择的多元化 B.必须反对封建腐朽文化
C.必须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必须坚持文化创新
11.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下列符合这一内涵的说法的有:
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学无止境 ③ .学而时习之 ④.学海无涯
A. ②④ B.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2.下面直接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有: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据此回答13-14题
13.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原则 B.社会主义能够与各种思想潮流相适应
C.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D.社会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
1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B.弘扬民族精神
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反对侵略,保卫祖国
15.文化生活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某班同学为了研究学校所在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状况,应运用的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
A.实地调查研究法     B.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
C.文献资料查阅法     D.举办一场专题讨论会或辩论会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它
①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推动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继承了传统的文化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下列属于大众文化的是:
A.所有流行作品 B.人民喜爱的传统文化
C.通俗文化 D.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
18.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有: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人才是第一资源
③文化消费更加丰富,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达到1亿。全球学习汉语热反映出: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B.文化遗产需要继承和传播
C.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
20.中国电视节目鲜有自主品牌,原创的电视节日几乎没有一个叫座的,因此只能照搬欧美成熟的电视节目模式。近两年“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等节目都是照搬国外的真人秀模式,节目同质化显示的是原创的匮乏。这说明要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必须:
A.高度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 B.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百花齐放
21.在我国,儒家思想流传几千年,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黄昆中是苏州大学的特困学生,身边带着瘫痪的父亲,只靠勤工俭学艰难度日,江苏涟水一个小学生面临失学,黄昆中资助他。黄昆中说:“我能节省一下,而这个小学生就有学上了,这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舆论说,黄昆中平凡的事迹,却诠释了忠、孝、节、义的传统,折射出一个伟大的让人心颤的灵魂。回答23-24题:
23.忠、孝、节、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
A.传统习俗   B.传统文艺  C.传统思想   D.传统行为
24.优秀文化能够使人更有力量。在黄昆中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力量,这就是:
①团结统一精神 ②爱好和平精神 ③勤劳勇敢精神 ④自强不息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5.在中国,很早的时候,龙就代表吉祥,成为皇帝乃至国家和民族的象征;直到今天,龙依然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华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但在西方文化中,龙主要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是魔鬼的化身。东西方文化对龙的不同理解要求我们:
A.要勇于抛弃民族文化中的愚昧落后的龙文化情结
B.通过与西方文化学者的交流,在相互理解中达成文化共识
C.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D.学习和吸收异族文化,把龙文化改造成都能接受的世界文化
二、非选择题(50分)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27.辨析题: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只要进行实践,就能实现文化创新。(9分)
28.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潮流面前,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在竞争中的作用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15分)
29.2010年5月17日,闽台学者在福州长乐人民会堂签署了共同弘扬国学合作意向书。两地学者一致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8分)
(1)传统文化具有哪些特点?(4分)
(2)传统文化在今天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6分)
(3)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8分)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实验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D B B D B D C C C A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A C D A D B B A C B C
二、非选择题(50分)
(2)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总之,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
27、辨析题(9分,)
(2)、但是认为“只要进行实践,就能实现文化创新“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要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就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新。(4分)
(3)、综上所述,题目是片面的。(1分)
28、(共15分)
原因:(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4分)
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教育和科技,不断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分)
29、(18分)(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4分)
(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6分)
(3)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于,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下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8分)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不在收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关于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和斜率 B.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都有斜率
C.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有时都不存在 D.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但不一定有倾斜角
2.直线的倾斜角为 ( )
A.150° B.120° C.60° D.30°
3.从总数为N的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若每个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则N的值 ( )
A.25 B.75 C.400 D.500
4.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l的方程是:( )
A.3x+2y-1=0 B.3x+2y+7=0 C.2x-3y+5=0 D.2x-3y+8=0
5.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4 B.3 C. 2 D. 1
6.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
A. B.
C. D.
7.同时掷两颗骰子,得到点数和为6的概率是(  )
A. B. C. D.
8.两个圆C1:x2+y2+2x+2y-2=0,C2:x2+y2-4x-2y+1=0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9.若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的圆O位于y轴左侧,且与直线x+2y=0相切,则圆O的方程是( )
A. B.
C. D.
12.已
11.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值为1,则样本方差为( )
(A) (B) (C) (D)2
12.知平面上一点M(5,0),若直线上存在点P使|PM|=4,则称该直线为“切割型直线”,下列直线中是“切割型直线”的是(  )
①y=x+1;②y=2;③y=x;④y=2x+1.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共4题,20分)
13.如果AC<0且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第_____象限。
14.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0.3,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0.5,那么甲不输的概率是_______.
15.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B、C三种产品共3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格:
产品类别 A B C
产品数量(件) 1300
样本容量 130
由于不小心,表格中A、C产品的有关数据已被污染得看不清楚,统计员只记得A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产品的数量是_______件.
16.设有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b2=0.若a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则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70分)
17.(本题12分)已知两直线l1:mx+8y+n=0和l2:2x+my-1=0.试确定m、n的值,分别使
(1)l1与l2相交于点P(m,-1);
(2)l1∥l2;
(3)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
18.国家射击队的队员为在2010年亚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在加紧备战,经过近期训练,某队员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命中环数 10环 9环 8环 7环
概率 0.32 0.28 0.18 0.12
求该射击队员射击一次
(1)射中9环或10环的概率;
(2)至少命中8环的概率;
(3)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19.(本题满分12分)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面区域D
(2)若直线分平面区域D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k得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圆内有一点P(—1,2),AB为过点P的弦。
(1)当弦AB的倾斜角为135°时,求AB所在的直线方程及|AB|;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AB的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为“市中学生知识竞赛”进行选拔性测试,且规定:成绩大于或等于90分的有参赛资格,90分以下(不包括90分)的则被淘汰。若现有500人参加测试,学生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I)求获得参赛资格的人数;
(II)根据频率直方图,估算这500名学生测试的平均成绩;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两直线l1:ax-2y=2a-4,l2:2x+a2y=2a2+4(0一、
理科平行班:BBCAB CCBDB DC
理科实验班:BBCAA CBABB DC
二、13、三 14、0.8 15、170 16、(理科平行)3/4 (理科实验)2/3
(3)当且仅当m·2+8·m=0,即m=0时,
l1⊥l2,又-=-1,
∴n=8.故当m=0且n=8时满足条件.
(2)设“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事件为B,那么当A8,A9,A10之一发生时,事件B发生.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
P(B)=P(A8)+P(A9)+P(A10)
=0.18+0.28+0.32=0.78.
(3)由于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是事件B:“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对立事件,即表示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P()=1-P(B)=1-0.78=0.22.
19、(1)略(2)7/3
20、(1)x+y-1=0 |AB|=根号30 (2)x-2y+5=0
21、(理科平行班)
21、(理科实验班)
解:(I)由题意知:, …2分
∵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 .……4分
(III)=, (或=)…11分
答:估计该校新生近视率为91%.
22、(理科平行班)
解:两直线l1:a(x-2)=2(y-2),
l2:2(x-2)=-a2(y-2),都过点(2,2),
如图.
设两直线l1,l2的交点为C,且它们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则k1=∈(0,1),
k2=-∈eq \b\lc\(\rc\)().
∵直线l1与y轴的交点A的坐标为(0,2-a),直线l2与x轴的交点 B的坐标为(2+a2,0).
∴S四边形OACB=S△OAC+S△OCB
=×(2-a)×2+×(2+a2)×2
=a2-a+4=eq \b\lc\(\rc\)()2+.
∴当a=时,四边形OACB的面积最小,其值为.
22、(理科实验班)解:(1)证明:设点Ceq \b\lc\(\rc\)()(t>0),因为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x轴交于点E、A,与y轴交于点E、B.
所以,点E是直角坐标系原点,即E(0,0).
于是圆C的方程是(x-t)2+eq \b\lc\(\rc\)()2=t2+.
则A(2t,0),Beq \b\lc\(\rc\)().
由|CE|=|CA|=|CB|知,圆心C在Rt△AEB的斜边AB上,于是多边形EACB为Rt△AEB,
其面积S=|EA|·|EB|=×2t×=4.
所以多边形EACB的面积是定值,这个定值是4.
2,4,6
10.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劳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④购买蔬菜水果 ⑤参加文学社活动⑥合唱团表演节目 ⑦在互联网上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⑧某国举行议员竞选活动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⑦ D、①②④⑦⑧
2.我们阅读书籍可以知道作者的价值取向、人文关怀;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察觉作者的艺术品位,审美情趣;参观历史文物,可以探知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由此可见
A.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
D.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东方的园林讲究阴阳错落、曲径通幽、十步一景,西方园林讲究的是开阔的、一览无余的、公共空间的广场风格。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③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④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4.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奥巴马获胜。奥巴马年轻有活力,又是黑白混血,代表了美国现在新的政治时尚和多元文化。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后在哈佛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他天然具有优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成功运用了因特网,通过因特网把年轻人带动起来,对他赢得年轻人选票有好处。多元文化背景对奥巴马获胜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  
A.文化是政治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 D.文化教育对政治起促进作用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盛会。回答5-10题
5.在开幕式上,导演成功地运用了视觉艺术的世界语言,将中国故事、中国元素鲜明而美丽地表达出来,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击缶、日晷、飞天,加上活字印刷、丝绸之路等中国故事,用全人类都能接受的表现方式讲述出
A.中华民族的智慧优于其他民族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D.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6.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
A.竞争性 B.包容性 C.封闭性 D.灵活性
假如你是一位奥运会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奥运会金、银、铜牌分别镶以白玉、青白玉、青玉的搭配,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 关于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的设计创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玉象征纯洁、品德高尚,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
②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
③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
④玉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和谐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奥运会上运用“和”的观念阐发我们的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10. 由于奥运会上国足战绩不佳,在网络上出现了恶搞歌曲《国足欢迎你》。这启示我们
A.必须坚持文化选择的多元化 B.必须反对封建腐朽文化
C.必须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必须坚持文化创新
11. 2010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全国中小学生迎来史上最牛的一节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的安全公益课《开学第一课》,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对此,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在时代发展中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够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2. 陈云林访问台湾,受到台湾大多数民众的欢迎和肯定,在陈云林与马英九会面前,蓝委建议马英九以中华文化复兴总会长身分会见陈云林,这是因为
①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台湾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据此回答13-14题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这是因为
A.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原则 B.社会主义能够与各种思想潮流相适应
C.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D.社会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
1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B.弘扬民族精神
C.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反对侵略,保卫祖国
15.下列属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时代精神的是
①延安精神 ②雷锋精神 ③抗洪精神 ④载人航天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回答16-18题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它
①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推动了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继承了传统的文化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是
A.传承传统文化 B.弘扬民族精神 C. 发展文化产业 D.培育“四有”公民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 立德就是要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④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由材料可以看出
A.思想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B.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一致
C.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中的精华 D.必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1.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22—24题。
2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2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4.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D.公平、公正、合理、正义
25.当人们阅读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时,虽不一定立刻获得什么,但人们都认为这是必要的。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虚幻的特点 C.滞后性 D.感染力和感召力
二、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文化有什么作用?某中学高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举例论证。
甲同学:透过礼仪折射文化作用。北京奥运会上,泰国运动员接受颁奖时,以合十字礼方式表示感谢;2010年西藏自治区成立43周年时,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接受了藏族同胞的献哈达见面礼。
乙同学:透过国歌印证文化作用。当年法国人民高唱着《马赛曲》奔赴卫国前线,中国人民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奔赴抗日战场。
丙同学:透过校园集体舞推广说明文化作用。推广校园集体舞意义何在?教育部有关专家表示,通过广泛开展这项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甲、乙、丙、丁同学分别从哪些角度揭示了文化的作用?(12分)
27. “神舟七号”伟大工程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展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大气、能量与辉煌。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4分)
透过“神舟七号”伟大工程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简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9分)
28. 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主办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晚会在北京举行。50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候选人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质让我们为之感动和自豪。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有利于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优秀品德,共同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运用文化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国家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依据。(8分)
(2)上述活动的开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道德启示?(6分)
29.辨析题: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基本途径。(11分)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B B B D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A C C D D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D C A
二、非选择题
27.答:(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分)
⑵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6分)
28.答:(1)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环节。(4分)②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对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4分)
29.答:(1)观点认为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正确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新、旧文化形态的诞生、消亡,先进文化的产生,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5分)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21世纪教育网/wxt/Info.aspx InfoID=85353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政治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
: 26、(12分)答:
27、(13分)答:
28、(14分)答:
29、(11分)答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

线
封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The rescue work________three parts,of which saving the people’s liv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A.makes up of B.consists of C.links to D.divides into
2.The________of this city are quite a few,like its theme park,the Huge Open air Water screen Film,the Sunday Parade of Citizens,and so on.
A collections B.occasions C.relations D.attractions
3.I’m living in the apartment nearby.Come and see me whenever________.
A.it is convenient B.you are convenient
C.you have convenience D.there is convenience
4.A terrible earthquake________in Sichuan Province at 2∶28 p.m. on May 12th,2008,causing a great loss of lives and property.
A.broke down B.broke up C.broke in D.broke out
5.I’m sorry,the sales manager is not________.He is on the telephone at the moment.
A.reasonable B.suitable C.valuable D.available
6.Be careful not to________any letter when you spell the word.
A.leave off B.leave out C.pick out D.take off
7. –The weather is getting warmer. I hope the children won’t go onto the ice.
--I warned them_____.
A. not to B. not C. won’t D. not go
8.We will try our best to save them out if there seems________any sign of life in the fallen buildings.
A.to have B.to be
C.have come D.coming
9.The chairman is ill in hospital now,so we have no idea who will________in the coming conference.
A.take his place B.take place
C.take him D.take the place
10. To our joy, the operation is___ success and the patient is now out of ___ danger.
A. /;/ B. a; the C. /; the D. a; /
11.The foreign policy can have a strong________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 cause B.influence C.result D.affect
12.The audience________before TV sets are listening to Yi Zhongtian’s stories with their eyes________upon him.
A.seating;fixing B.seated;fixing
C.seated;fixed D.seating;fixed
13.—What about the student in your class,Mr.Wang
—The doctor said that________sleep caused him poor memory and poor concentration.
A.lacking of B.lacked in
C.lacking D.lack for
14.Three days later,the torchbearers________the Olympic torch relay in Ningbo of Zhejiang Province.
A.took up B.picked up
C.brought up D.put up
15.Her parents’ quarreling with each other________is the main cause for leading to her family’s breaking up.
A.strictly B.constantly
C.hardly D.occasionally
16.The new teacher was well prepared for her first lesson,for she wanted to leave her students a good________.
A.expression B.instruction
C.appearance D.impression
17. John’s succ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good luck. It’s years of hard work ______has made him what he is today.
A. why B. when C. which D. that
18.The student________in the games on the MP4 during class didn’t notice his teacher behind him.
A.absorbing B.to absorb
C.be absorbed D.absorbed
19.It is required by law that the children above six years old in our country________to school to receive education.
A.would be sent B.are sent
C.be sent D.will be sent
20.________to the old lady aged 60,the two little yellow dogs accompanied her for 196 hours.Then she was rescued,which is a wonder of life.
A.Devoting B.Devoted
C.Having devoted D.To devote
II.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题1.5分, 满分30分)
Have you ever imagined that you could be cloned(克隆) like Dolly, the sheep, in the not too distant future
The news that a human embryo(胚胎) has been 21 cloned for the first time has caused mixed reactions(反应).
The 22 was carried out by scientists from the 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Inc(ACT), in Massachusetts, US. The group 23 the news on November 25.
This is 24 human being. A clone is alive, it walks, it breathes, said Jamie Grifo, a(n) 25 on the study of cloning at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his is a set of cells in a lab that will be used to 26 someone’s life.”
Such research could lead to treatment for 27 such as heart disease, AIDS and even cancer, 28 scientists.
Despite high hopes from other scientists, the news raised concerns immediately from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leaders. Several 29 in the US do not allow human cloning.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lso made it clear that he is 30 any type of human cloning. However, the scientists at ACT said they have no interest at present in 31 an early embryo into 32 .
Animal have been cloned repeatedly since Dolly, the sheep 33 in 1997. And there were no real technical 34 to stand in the way of scientists making a cloned human embryo.
This time the research group used traditional cloning technology with a human 35. 36 it was given DNA from an adult cell, the egg began to 37 . 38 it was stopped from becoming a baby-at a stage in which it was 39 a ball of cells. The 40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clone sheep , cattle and monkeys.
21. A. in failure B. never C. successfully D. not
22. A. research B. report C. works D. task
23. A. made known B. made C. said D. had
24. A. a cloned B. a man-made C. a D. not a cloned
25. A. worker B. head C. expert D. assistant
26. A. save B. rescue C. cure D. treat
27. A. patients B. health C. diseases D. things
28. A. according to B. including C. besides D. argued
29. A. countries B. nations C. peoples D. states
30. A. for B. against C. researching for D. praising
31. A. developing B. building C. inventing D. discovering
32. A. a baby B. a man C. a woman D. a white man
33. A. died B. appeared C. turned up D. was no more
34. A. questions B. affairs C. business D. problems
35. A. egg B. bless C. meat D. cell
36. A. Before B. After C. While D. And
37. A. grow B. die C. change D. grow up
38. A. And B. But C. However D. Yet
39. A. yet B. still C. not D. /
40. A. Different B. usual C. ordinary D. same
III. 阅读理解
第一节(共15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A
Many of you may wonder what else to do besides watching TV or surfing the Internet on weekends.Why not have a picnic Junior 2 students at Beijing No.4 Middle Schoo1 had a “King of cooking” competition·
Earlier this month,about 300 students at the schoo1 went to a suburb(郊区)of Beijing to have the contest.They were divided into 24 groups.Each group had buyers,slicers (掌刀),firemakers.washers and cooks.
Firemakers faced the most problems during the time.Some of them had no idea how to keep fire burning. “The fire kept going out.we had to blow at the sparks(火星)and put on corn leaves and old newspapers,”said Wu Mofei,13.
“It took us an hour to make the fire.Our eyes had tears from all the smoke and our faces became dirty,”he added.
Finally over ten students were titled “King of Cooking”.Wang Xiaoyue,14,was one of them.“My group got a mark of 98 at the competition,’’Wang said.“We have 1earned a lot while
having so much fun! We are the best!”
Beijing No.4 Middle School has been organizing similar(类似的)fun activities for six years.“we want to give students a chance to get real life experiences and 1earn how to work as a team,’’said Jia Dong,who works for the school’s student affairs office.
41.The text mainly tells us——.
A.a “King of Cooking” competition organized by Senior 2 students at Beijing No.4 Middle School
B.a picnic organized by Junior 2 students at Beijing N0.4 Middle School
C.a “King of Cooking” competition organized by Junior 2 students at Beijing No.4 Middle School
D.after-school activities of students at Beijing No.4 Middlle School
42.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not the problem some firemakers met
A.They didn’t know how to keep fire burning.
B.They spent a long time in making a fire.
C.The fire kept going out.
D.They didn’t have enough corn leaves and old newspapers.
43.We can infer that Huang Lanye was a ___in their group
A.buyer B.firemaker C.washer D.cook
44.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e can know____.
A.only ten students were titled “King of Cooking” in this competition
B.the “King of Cooking” competition has been held once every year in the past six years
C.Wang Xiaoyue was titled a “King of Cooking” in this competition
D.Beijing No.4 Middle School has been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take part in all kinds of competitions
B
On hearing the words “Just do it!”,you will know there is a Nike product nearby.If it’s “Always Coca-Cola”, you can be sure someone wants to sell you a refreshing drink.
An advertising slogan(广告标语)is to a brand what eyes are to a person.The slogan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the brand better by telling them what it wants to sell to its customers.Good slogans 1eave a message inside people’s minds.It’s almost certain that every brand has a popular slogan.
Here are a few examples:
“Share moments,share life.”——This slogan from Kodak connects photos and beauty.It asks people to remember the happy moments in life by taking photos of them—using Kodak film of course!
45.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Just Do It!
B.Slogan And Brand
C.Famous slogans
D.What Is A Good slogan
46.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explain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Para.2)
A.A good advertising slogan should draw people’s attention.
B.A brand should have an advertising slogan just as people have eyes.
C.An advertising slogan is as important to a brand as eyes are to a person.
D.An advertising slogan acts as the eyes of a brand
47.The word “them’’ in the last paragraph refers to
A.people B.the happy moments
C.photos and beauty D.Kodak film
C
Harry Potter author J.K. Rowling has won her battle to prevent the further publication(出版)of a photograph of her son.
“We hope to give our children a normal family life.We really thank the court for giving our children protection(保护)from unwanted photography;this ruling will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ir lives,”said J.K.Rowling.
The photographs were taken on November 8,2004 in Edinburgh while David,then aged under two,was being pushed in a buggy by his parents.
They were published in a Sunday Express magazine,causing Rowling,42,and her husband to sue Sunday Express and the photo agency Big Pictures and try to block further publication.
Keith Schilling of Schilling’s Law Firm says,“This case makes a law of privacy(隐私)for children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parents wish to protect their children from unwanted photography.I am sure that most of the media will welcome it.”
Big Pictures will have to pay the costs of the case,expected to b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ounds.
48.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J.K. Rowling wins privacy case
B.J.K. Rowling and her son
C.J.K. Rowling’s latest news
D.The importance of privacy
49.What J.K. Rowling did shows that________.
A.she is famous all over the world
B.she wants to give her son a normal family life
C.she is tired of being famous
D.she is not a friendly woman
50.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block” in the fifth paragraph mean
A.Improve. B.Refuse. C.Prevent. D.Close
51.The costs of the case will be paid by________.
A.Sunday Express B.Big Pictures C.both A and B D.J.K. Rowling
D
It was a hot afternoon.I had a quarrel with the airport staff and then was asked to have a drug test.I missed the flight home later because of bad weather.Now my flight home was full and running late.I felt sorry and unlucky.
At that moment,I noticed a 5 year old boy standing by his mother watching me.He left his mother and slowly walked towards me.“Great!”I thought sadly,“Now I have to take care of a 5 year old child.My day is now complete.”
As he came closer,I found it was my hat that he was after.I wanted to tell him not to touch my things,but I was curious(好奇的)to know what he would do with my hat.With wide eyes,he gently touched my hat.He looked up at me,smiling,but saying nothing.I asked him if he wanted to wear my hat,he excitedly nodded,still smiling.I placed my hat on his head,but it fell down around his ears.He didn’t mind and held it up with both hands.He ran to show his mother,then back to me,still smiling.With much respect,he slowly took off my hat with both hands and gave it to me.
I put my hat on and gave him an airplane card.Holding the card carefully with both hands,he looked up at me and said,“Mister,you sure are lucky.”“Yes,I sure am,”I said.I admired the wisdom(智慧)of a 5 year old boy,as I got the last seat on that flight home.
52.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writer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He was going abroad but his flight was late.
B.He felt unhappy because he quarreled with other passengers.
C.He had a drug test because he was dressed strangely.
D.He felt sorry and unlucky because his flight home was full and late.
53.What did the writer feel when he watched the boy walking towards him
A.Unhappy. B.Interested. C.Surprised. D.Excited.
54.Why didn’t the writer stop the boy from touching his hat
A.Because he loved the little boy very much.
B.Because he wanted to know what the boy would do with it.
C.Because he was too tired to do anything.
D.Because his hat was not expensive at all.
55.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
A.the writer often quarrels with others
B.the hat was too small for the little boy
C.the writer later became friends with the boy’s mother
D.the writer thought he was very lucky in the end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__56__ When a person does a certain thing again,he is impelled (迫使) by some unseen force to do the same thing repeatedly;thus a habit is formed.Once a habit is formed,it is difficult,and sometimes impossible,to get rid of.__57__ Children often form bad habits,some of which remain with them as long as they live.Older persons also form bad habits,and sometimes become ruined by them.
__58__ Many successful men say that much of their succes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certain habits in early life,such as early rising,honesty and thoroughness.
Among the habits which children should not form are laziness,lying,stealing and so on.__59_ Unfortunately older persons often form habits which ought to have been avoided.
__60__
A.There are other habits which,when formed in early life,are of great help.
B.Whether good or not habits are,they are easy to get rid of.
C.We ought to keep from all these bad habits,and try to form such habits as will prove good for ourselves and others.
D.Habits,whether good or bad,are gradually formed.
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know why we should get used to good habits.
F.These are all easily formed habits.
G.It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habits.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60分)
单词拼写 (共10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61.In c__,I should like to say how much I have enjoyed myself.
62.Nobady is to __(负责) for that.
63.We must accept the __(可能性) that we might be wrong.
64.We have made all the ___(安排)for the conference.
65 His doctor ___ (怀疑)that Simon had been exposed to a new virus.
66 We hope you will be able to ___(完成)this easily within six months.
67 I tried to make the necessary a___ to this new situation.
68 She has two childern from a ___(以前的)marriage.
69 I shall be back in an ___(立刻)。
70 I have got an important ___(通告)to make.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
I haven’t heard you for a long time.How are you?I had just finished the exams.Now I’m glad I have time to write for you.Our teacher tells us that China is a big country has the mo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It’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Now the sun is shining bright here and perhaps you’re sleeping in the dark night.I wish to know anything more about the Chinese way of living.I wonder at if you can tell me it in your next letter.Please write soon.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讲,学好英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以“How Can We Learn English in Everyday Life?”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学习英语。
词数:100左右。
英语答案(实验)
单选
1-5BDADD 6—10BABAD 11—15BCCAB 16—20DDDCA
七选五:
DGAFC
短文改错:
I haven’t heard you for a long time.How are you?I just finished the exams.Now I’m glad I have time to write you.Our teacher tells us that China is a big country has the population in the world.It’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Now the sun is shining here perhaps you’re sleeping in the dark night.I wish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hinese way of living.I wonder at\  if you can tell me it in your next letter.Please write soon.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如图中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
B、A、B同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
C、不知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状况,EA、EB的大小不能确定
D、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2、关于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点电荷为圆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
B.正电荷周围的电场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
C.在电场中某点放入检验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F/q,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变
D.电荷所受电场力大,该点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3、A、B在某个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上,在线上A点处放入一个自由的负电荷,它将沿电场线由静止向B点运动,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A、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
B、电场线由B指向A,该电荷做加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的变化由题设条件不能确定
C、电场线由A指向B,电荷做匀加速运动
D、电场线由B指向A,电荷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
4、如图所示,从灯丝发出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若加速电压为U1,偏转电压为U2,要使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量y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使U1减小到原来的1/2
B、使U2增大为原来的2倍
C、使偏转板的长度增大为原来2倍
D、使偏转板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2
5、在一个真空点电荷电场中,离该点电荷为r0的一点,引入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离该点电荷为r处的场强的大小为
A、F/q     B、Fr02/qr2   C、Fr0/qr     D、F/q
6、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
A、3/7     B、4/7    C、9/7    D、16/7
7、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则
A、a点电势比b点高
B、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
C、a、b、c三点与无穷远处电势相等
D、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a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a、b连线上运动
8、如图所示,平行直线表示电场线,但未标方向,带电量为10-2C的微粒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0.1J,若A点电势为-10V,则
A、B点的电势为0V
B、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
C、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1
D、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2
9.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10.关于欧姆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I = U/R,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由U = IR,对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强度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C.由R = U/I,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D.欧姆定律I = U/R适用于任何导体的导电情况
11.图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A.导体的电阻是25 Ω
B.导体的电阻是0.04 Ω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V
12、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14-7.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伏      
B.等于4伏
C.大于4伏小于8伏  
D.等于或大于8伏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把一电荷Q分为电量为q和(Q-q)的两部分,使它们相距一定距离,若想使它们有最大的斥力,则q和Q的关系是________。
14、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有两个点电荷,分别带电+4Q和-Q,它们相距r,现将第三个点电荷q放在距-Q的距离为 ________处,才能使该点电荷处于静止状态。
15、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相邻两等势间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在等势线U3上时,具有动能20J,它运动到等势线U1时速度为零,令U2=0,那么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其动能为_______J.
16、匀强电场中有M、N、P三点,连成一个直角三角形,MN=4cm,MP=5cm,如图所示,把一个电量为-2×10-9C的检验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功8×10-9J,从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功也是8×10-9J.则匀强电场的方向由_____点指向_____点,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N/C.
三、计算题(每题9分,共36分)
17、将一个电量为-2×10-9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N点移到M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14×10-9J,N、M两点间的电势差UNM为多少?若将电荷从M移到N,电场力做什么功?UMN为多少?
18、在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A和B,电量分别为+2q和-q,两小球间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连接,并用绝缘细线悬挂在O点,如图所示,平衡时,细线对悬点的作用力多大?
19、如图所示,一束电子从静止开始经 U’=5000V的电场加速后,从水平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正中间水平射入偏转电场中,若金属极板长L=0.05m,两极板间距d=0.02m ,试求:
(1)两板间至少要加多大的电压 U 才能使电子恰不飞出电场?
(2)在上述电压下电子到达极板时的动能。
20、在电场强度为E=104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用一根长l=1m的绝缘细杆(质量不计)固定一个质量为m=0.2kg的电量为q=5×10-6C带正电的小球,细杆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将杆从水平位置A轻轻释放,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作功多少?A、B两位置的电势差多少?小球的电势能如何变化?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多大?取g=10m/s2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A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D C B ABD B CD BC ABD A AB ACD A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三、计算题(每题9分,共36分)
20 0.05J
1000V 小球的电势能减少
4.5 m/s
R1
U
V
R2第Ⅰ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0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载人飞船技术几乎是从零开始。
B. 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难题。
C. “神舟”二号飞船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一样。
D.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2、哪个内容不属于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
A、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
B、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C、万户的飞天尝试。
D、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
3、对文章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A、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报纸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B、连美国报纸都报道了,说明这个事引起的反响很大。
C、美国是世界强国,我们很看重他们的说法。
D、美国人的一贯伎俩,鼓吹中国威胁论。
二、文言文阅读(25分)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其他三个意思不同的是( ) A. 山原旷其盈视 B. 川泽纡其骇瞩 C. 闾阎扑地 D. 舸舰弥津5. 下列语句都含有“穷”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响穷彭蠡之滨 ②穷且益坚 ③穷睇眄于中天 ④岂效穷途之哭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相同 C.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也相同D. ①②③④均不相同6. 找出与例句对偶句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句:披绣闼,俯雕甍 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7. 对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云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日暮色之美。 D.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8. 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4分,共8分) (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译文: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三、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9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2分)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5分)
四、10名句默写 (10分 每空1分)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聊乘化以归尽, 。(陶潜《归去来兮辞》)
(3) ,知来者之可追。(陶潜《归去来兮辞》)
(4)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6分) 二选一
★ 注意: 请从甲、乙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选定之后切勿中途换题,看清题号谨慎做答。
甲、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15分)
玛 莎?
[俄]屠格涅夫
许多年以前,我住在彼得堡时,每次雇街头马车,总要和马车夫聊聊天。?
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他们都是近郊的贫苦的农人,赶着拉着上过赭色油漆的小雪橇的羸弱的瘦马,来到城里,希望挣些糊口的费用,凑些钱还地主们的代役租。? 那一天,我就雇了一个这样的马车夫……他是个20岁光景的小伙子,身材高大,体格匀称,仪表堂堂。他有一对蓝色的眼睛,红润的面颊,他那一直戴到眼眉边的带补丁的帽子下边,露出卷成一个个小圈圈的淡黄色头发。穿着一件褴褛的厚呢上衣。马车夫那漂亮的、没有胡须的脸上,露出悲伤和郁闷的神情。?
我和他攀谈起来。从他的话语里,也听得出他的悲伤。?
“怎么啦,兄弟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愉快 难道有什么不幸吗 ”?
小伙子没有马上回答我。?
“是的,老爷,是的,”他终于说道,“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了。我死了妻子。”?
“你爱她……爱自己的妻子吗 ”?
小伙子没有回过头来看我,他只是低下头。?
“我爱她,老爷。已经过去7个多月了……但我还不能忘掉。我心里很难过!她年轻!健壮!仅仅一天功夫,她就给霍乱病夺走了。”?
“她待你好吗 ”?
“玛莎!”他突然压低嗓子又叫了一声。他没有放松手里的缰绳,用手套揩了揩眼泪,抖了抖它,放到一边,耸了耸肩膀,就再也没有说一句话了。?
我跳下雪橇时,多给了他剩下的15戈比。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双手抓着帽子,踏着街上空荡荡的雪地,在一月严寒的灰白色的雾里,小步慢慢地挣扎着走去。
11.小说第二段开头写道:“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试根据上下文及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分析概括“夜间马车夫”的两个特点。 (4分)
12.小说着重写出了“夜间的马车夫”因死了妻子而产生的悲伤情绪,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点 (4分)
13.简答。 (8分,每题4分)
(1)透过小说的侧面描写,你可看出玛莎具有什么特点
(2)小说最后写他“小步慢慢地挣扎着走去”,为什么用“挣扎”一词结束对“他”的刻画
乙.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3题。(16分)
邂 逅 霍 金
葛剑雄
(1)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2)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3)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魁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5)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6)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7)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8)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9)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注】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患有肌肉萎缩性脊骨光侧索硬化症。《时间简史》是他的科普著作。
11.作者在文章结尾写了自己的期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12.从文中逐条总结出“霍金是幸运的”的原因并加以说明。(4分)
13.2002年霍金在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的门票;而在听报告时,却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头接耳。请简评.(8分)
第 Ⅱ 卷
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等。
B.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的许多作品猛烈挟击沙皇专制暴政,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C.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风凰人,苗族。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D.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15.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酒馔 伏侍 喝采 交头接耳
B.庇佑 撮合恶梦 哀声叹气
C.严峻 虔诚 委屈 成帮搭伙
D.绊倒 分辩 报歉 不假思索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B.林小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刀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算能力其实可以从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 释。
C.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
D.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 , , , , ,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和“生产一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②③⑤①⑥ D.④⑤⑥③②①
1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 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 ,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依靠里有信赖与甜蜜,依靠里有惰性与骄狂;依靠有时让我们欣喜,有时却又让我们哀叹……
请以“依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二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答 案
1、D 2、C 3、A
4. B(“骇”作意动词,意思是感到惊异,其余皆作“满”讲)
5. C(①与③中的“穷”都作“尽”讲,②与④中的“穷”都作“困厄,处境艰难”讲)
6. D(都为动宾结构)
7. D(应是虚实结合)
10.略
甲11. (1)都是近郊的贫苦的农人(2)车破马瘦,因当局禁止或自惭形秽而不在白天出来
12. (1)马车夫脸上露出悲伤和郁闷的神情 (2)马车夫的话语和动作都表现出了他的悲
伤情绪
12答案:(1)他生活的时代能提供给他改变命运的物质条件。(得分点一:扣住物质方面,如:物质条件、高科技;)
(2)时代尊重他个人的价值,(剑桥)能给他平静的生活。(得分点二:扣住人文方面,如:时代尊重他的价值、良好的人际环境。)
13答案:从以下几方面评述均可。①社会心态的浮躁 ②对人才的不尊重  ③对科学的亵读 ④对科学家的不尊重。(答对其中三点即可给分。如有其他看法,合情合理即可。)
14.A 15.C A喝彩B唉声叹气D抱歉
16、(3分) B 17、(3分) D 18、(3分) C
写成3个或3个以上的短句,给3分;写成2个短句,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原意,可以酌情给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
20(6分)
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作文 略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48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条件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
2. 下列有关反应:4NH3 (g)+5O2 (g) === 4NO(g)+6H2O(g) △H (298K)= -905 kJ· mol-1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该反应中每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 kJ热量
3. 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H2O(g) === H2(g)+O2(g) △H=+242kJ mol-1
B. 2H2(g)+O2(g) === 2H2O(l) △H=-484kJ mol-1
C. H2(g)+ O2(g) === 2H2O(g) △H=+242kJ mol-1
D. 2H2(g)+O2(g) === 2H2O(g) △H=+484kJ mol-1
4. 反应4NH3+5O2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X)为( )
A. v(NH3)= 0.001mol L-1 s-1 B. v(O2)= 0.1mol L-1 min-1
C. v(NO)= 0.008mol L-1 s-1 D. v(H2O)= 0.18mol L-1 min-1
5. 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时c(X2)=0.4mol·L-1、c(Y2)=0.8mol·L-1、c(Z)=0.4mol·L-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是( )
A. X2+2Y2 2XY2    B. 2X2+Y2 2X2Y
C. 3X2+Y2 2X3Y    D. X2+3Y2 2XY3
6. 设C+CO22CO-Q1,反应速率V1;N2+ 3 H22NH3+Q2反应速率V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7.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g)+B(g) 2C(g),可以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体系压强不变        B. 单位时间消耗n molA,同时生成2nmolC
C. A的转化率不变          D.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8. 航天飞机常用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作动力源。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0.05 kJ热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中肼作还原剂
B. 液态肼的燃烧热为20.05 kJ·mol-1
C. 该动力源的突出优点之一是反应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D.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 === N2(g)+4H2O(g) △H=-641.6 kJ·mol-1
9. 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时所放出的热量叫中和热
B.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与OH-结合生成水,若有其它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内
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D.中和热不包括物质溶解、电离、水合等过程中的热效应
10. 已知1gC完全燃烧时放出32.79 kJ热量,则C的燃烧热是( )
A. 32.79 kJ B. 32.79 kJ mol-1 C. 393.5 kJ mol-1 D. 393.5 kJ
11. 如下图所示,△H1=-393.5 kJ mol-1,△H2=-395.4 kJ 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 C(s、石墨)== C(s、金刚石) △H= +1.9 kJ mol-1
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12.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 Q1 ;
2H2(g)+O2(g) == 2H2O(g) ΔH=- Q2;
H2O(g) == H2O(l) ΔH=- Q3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 4Q1+0.5Q2 B. 4Q1+Q2+10Q3 C. 4Q1+2Q2 D. 4Q1+0.5Q2+9Q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0分)
13.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反应2H2(g)+ O2(g) === 2H2O(l)的△H=_______________,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
14.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 ===2H2O(l) △H=-571.6 kJ mol-1
C3H8(g)+5O2(g) ===3CO2(g)+4 H2O(l) △H=-2 220 kJ mol-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C3H8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
(2)1mol H2和2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5 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3847 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15. “西气东输”是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这里的气体是指天然气,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工业上将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1。已知1mol CO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出283kJ热量,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6kJ热量;1molCH4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kJ热量。
(1)写出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1mol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________890kJ(填“>”、“=”或“<”)
(2)忽略水煤气中其它成分,相同状况下若得到相等的热量,所需水煤气与甲烷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燃烧生成的CO2 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数据和计算说明,以天然气代替水煤气作民用燃料,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A和B反应生成C,假定反应由A、B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1 mol L-1。反应进行2min后A的浓度为0.8 mol L-1,B的浓度为0.6 mol L-1,C的浓度为0.6 mol L-1。则2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A)=____________,v(B)=_________________,v(C)=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将等物质的量的H2和I2充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 I2(g)2HI(g),测得2min时v (HI) = 0.1 mol L-1 min-1,I2(g)的浓度为0.4 mol L-1,试确定:
(1)H2和I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2)H2和I2的起始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3)2min末HI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8. l mol MnO2粉末加入50mL过氧化氢的溶液里(ρ=1.1g L-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y和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时放出气体总体积是_______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
(3)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平行班)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 D C A C B A C A D
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0分)
15.(1)2H2(g)+O2(g) == 2H2O(l);△H=-572kJ mol-1 <
(2)3:1 3:2 (3)燃烧值高,减少CO2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8. (1)60mL (2)1min(3)D>C>B>A(4)0.11 mol L-1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关于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点电荷为圆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
B.正电荷周围的电场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
C.在电场中某点放入检验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F/q,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变
D.电荷所受电场力大,该点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2. 使用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3.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9-37-12,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A.4V B.8V C.12V D.24V
4、如图所示,从灯丝发出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若加速电压为U1,偏转电压为U2,要使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量y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使U1减小到原来的1/2
B、使U2增大为原来的2倍
C、使偏转板的长度增大为原来2倍
D、使偏转板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2
5、在一个真空点电荷电场中,离该点电荷为r0的一点,引入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离该点电荷为r处的场强的大小为
A、F/q   B、Fr02/qr2   C、Fr0/qr   D、F/q
6、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
A、3/7     B、4/7    C、9/7    D、16/7
7、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则
A、a点电势比b点高
B、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
C、a、b、c三点与无穷远处电势相等
D、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a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a、b连线上运动
8、如图所示,平行直线表示电场线,但未标方向,带电量为10-2C的微粒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0.1J,若A点电势为-10V,则
A、B点的电势为0V
B、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
C、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1
D、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2
9.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10.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是
A.两表读数均变大
B.两表读数均变小
C.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
D.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
11.图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A.导体的电阻是25 Ω
B.导体的电阻是0.04 Ω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V
12、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14-7.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伏      
B.等于4伏
C.大于4伏小于8伏  
D.等于或大于8伏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3、把一电荷Q分为电量为q和(Q-q)的两部分,使它们相距一定距离,若想使它们有最大的斥力,则q和Q的关系是________。
14、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有两个点电荷,分别带电+4Q和-Q,它们相距r,现将第三个点电荷q放在距-Q的距离为 ________处,才能使该点电荷处于静止状态。
15、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相邻两等势间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在等势线U3上时,具有动能20J,它运动到等势线U1时速度为零,令U2=0,那么该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其动能为_______J.
16、匀强电场中有M、N、P三点,连成一个直角三角形,MN=4cm,MP=5cm,如图所示,把一个电量为-2×10-9C的检验电荷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功8×10-9J,从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功也是8×10-9J.则匀强电场的方向由_____点指向_____点,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N/C.
17.现有L1,L2两盏电灯规格分别为“110V,60W”和“110V,100W”,另外还有一个滑动变阻器,把它们接到220V的恒压电源上,使两灯正常发光且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小电路图是
____________最小总功率是_____________W
三、计算题(共32分)
18、如图所示,一束电子从静止开始经 U’=5000V的电场加速后,从水平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正中间水平射入偏转电场中,若金属极板长L=0.05m,两极板间距d=0.02m ,试求:
(1)两板间至少要加多大的电压 U 才能使电子恰不飞出电场?
(2)在上述电压下电子到达极板时的动能。
19、在电场强度为E=104N/C、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用一根长l=1m的绝缘细杆(质量不计)固定一个质量为m=0.2kg的电量为q=5×10-6C带正电的小球,细杆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将杆从水平位置A轻轻释放,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作功多少?A、B两位置的电势差多少?小球的电势能如何变化?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多大?取g=10m/s2
2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L为标有“6V,3W”的小灯泡,电源的内阻r=2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的滑动片触头位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灯泡L恰好能正常发光,这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7V,求:
(1)电阻Rx的值;
(2)电源的电动势;
(3)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 = 40 cm。电源电动势E = 24V,内电阻r =1 Ω,电阻R =15 Ω。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板小孔以初速度v0 = 4 m/s竖直向上射入板间。若小球带电量为q = 1×10-2 C,质量为m = 2×10-2 kg,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板 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多大?(取g =10 m/s2)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高二物理试题答案(B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B ABD B CD BC ABD A C ACD A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三、计算题(共32分)(7分7分,9分9分)
20 (1)8欧
(2)30V
(3)19.5W
21 (1)8欧
(2)23W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不在收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关于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和斜率 B.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都有斜率
C.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有时都不存在 D.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但不一定有倾斜角
2.直线的倾斜角为 ( )
A.150° B.120° C.60° D.30°
3.直线x-y+1=0与圆(x+1)2+y2=1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切 B.直线过圆心
C.直线不过圆心但与圆相交 D.相离
4.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l的方程是:( )
A.3x+2y-1=0 B.3x+2y+7=0 C.2x-3y+5=0 D.2x-3y+8=0
5.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4 B.3 C. 2 D. 1
6.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
A. B.
C. D.
7.甲校有3600名学生,乙校有5400名学生,丙校有1800名学生,为统计三校学生某些方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90的样本,则这三校抽取的人数分别是()
A.30,30,30 B.30,45,15 C.20,30, 10 D.30,50,10
8.两个圆C1:x2+y2+2x+2y-2=0,C2:x2+y2-4x-2y+1=0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9.若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的圆O位于y轴左侧,且与直线x+2y=0相切,则圆O的方程是( )
A. B.
C. D.
12.已
11.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值为1,则样本方差为( )
(A) (B) (C) (D)2
12.知平面上一点M(5,0),若直线上存在点P使|PM|=4,则称该直线为“切割型直线”,下列直线中是“切割型直线”的是(  )
①y=x+1;②y=2;③y=x;④y=2x+1.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共4题,20分)
13.如果AC<0且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第_____象限。
14.设圆为常数)被轴所截得弦为AB,若弦AB所对圆心角为,则实数 。
15.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B、C三种产品共3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格:
产品类别 A B C
产品数量(件) 1300
样本容量 130
由于不小心,表格中A、C产品的有关数据已被污染得看不清楚,统计员只记得A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产品的数量是________件.
16.如果实数x,y满足目标函数z=kx+y的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3,那么实数k的值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70分)
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两直线l1:mx+8y+n=0和l2:2x+my-1=0.试确定m、n的值,分别使
(1)l1与l2相交于点P(m,-1);
(2)l1∥l2;
(3)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点M(3,1),直线l:ax-y+4=0及圆C:
(1)求过点M的圆C的切线方程。
(2)若直线l与圆C相切,求a的值。
19.(本题满分12分)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面区域D
(2)若直线分平面区域D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k得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某市为“市中学生知识竞赛”进行选拔性测试,且规定:成绩大于或等于90分的有参赛资格,90分以下(不包括90分)的则被淘汰。若现有500人参加测试,学生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I)求获得参赛资格的人数;
(II)根据频率直方图,估算这500名学生测试的平均成绩;
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圆内有一点P(—1,2),AB为过点P的弦。
(1)当弦AB的倾斜角为135°时,求AB所在的直线方程及|AB|;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AB的方程。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两直线l1:ax-2y=2a-4,l2:2x+a2y=2a2+4(0数学参考答案(文科)
文科平行班:BBBAB CBBDB AC
文科科实验班:BBCAA CBABB DC
(2)由m·m-8×2=0得m=±4.
由8×(-1)-n·m≠0得
即m=4,n≠-2时或m=-4,n≠2时,l1∥l2.
(3)当且仅当m·2+8·m=0,即m=0时,
l1⊥l2,又-=-1,
∴n=8.故当m=0且n=8时满足条件.
(2)设“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事件为B,那么当A8,A9,A10之一发生时,事件B发生.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
P(B)=P(A8)+P(A9)+P(A10)
=0.18+0.28+0.32=0.78.
(3)由于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是事件B:“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对立事件,即表示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根据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P()=1-P(B)=1-0.78=0.22.
19、(1)略(2)7/3
20、解:(1)如:田、日等;
(2)这个游戏对小慧有利.
每次游戏时,所有可能出现的如果如下(列表):
   第二张卡片第一张卡片    土 口 木
土 (土,土) (土,口) (土,木)
口 (口,土) (口,口) (口,木)
木 (木,土) (木,口) (木,木)
总共有9种结果,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能组成上下结构的汉字的结果有4种:(土,土)“圭”,(口,口)“吕”,(木,口)“杏”或“呆”,(口,木)“呆”或“杏”.所以小敏获胜的概率为,小慧获胜的概率为.所以这个游戏对小慧有利.
如图.
设两直线l1,l2的交点为C,且它们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则k1=∈(0,1),
k2=-∈eq \b\lc\(\rc\)().
∵直线l1与y轴的交点A的坐标为(0,2-a),直线l2与x轴的交点B的坐标为(2+a2,0).
∴S四边形OACB=S△OAC+S△OCB
=×(2-a)×2+×(2+a2)×2
=a2-a+4=eq \b\lc\(\rc\)()2+.
∴当a=时,四边形OACB的面积最小,其值为.
则A(2t,0),Beq \b\lc\(\rc\)().
由|CE|=|CA|=|CB|知,圆心C在Rt△AEB的斜边AB上,于是多边形EACB为Rt△AEB,
其面积S=|EA|·|EB|=×2t×=4.
所以多边形EACB的面积是定值,这个定值是4.
(2)若|EM|=|EN|,则E在MN的垂直平分线上,即EC是MN的垂直平分线.
因为kEC==,kMN=-2.
所以由kEC·kMN=-1得t=2.
所以圆C的方程是(x-2)2+(y-1)2=5.
2,4,6
10.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 /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3.肌肉注射时,药液药物进入人体最终作用于靶细胞(药物所作用的细胞)要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4、调节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最重要的器官是(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5、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存在状态是( )
A、稳定的化合物 B、不稳定的化合物 C、单质 D、离子
6、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是因为( )
A、降温 B、维持水分和钠盐代谢的平衡
C、清洁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7、抽血化验中发现血钾含量增高,则表示( )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胰岛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醛固酮分泌增加
8、当人情绪激动时,分泌量会增加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激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胰高血糖素
9、吃糖1h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
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
10、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血液和精液 B、握手和拥抱 C、衣物和卧具 D、空气和食物
11、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人的体温的是( )
A、口腔温度 B、腋窝温度 C、直肠温度 D、ABC 3项都是
1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A、脂质 B、核酸 C、多糖 D、球蛋白
13、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14、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15、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 B、一粒糖放入口里就分泌唾液
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D、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
16、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相比,条件反射是( )
①先天的 ②经过学习形成的 ③会消退的 ④固定不变的
⑤脊髓参与调节 ⑥大脑参与调节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17、将一只雌天蚕蛾关在纱制笼中,并在周围洒上汽油,但一夜之间又有数十只雄蛾飞到纱笼上来。具有该奇特功能的是下列选项中的( )
A、脑激素 B、蜕皮激素 C、性外激素 D、内激素
18、蚂蚁运动时能把一种物质分泌到地面上,使后来的蚂蚁能沿此路线往返。蚂蚁分泌的这种物质是( )
A、性外激素 B、信息激素 C、保幼激素 D、蜕皮激素
19、下列运动中,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捕虫草的叶子受到昆虫触碰时,立即闭合将其捕捉
B、触碰含羞草的小叶,小叶立即合拢,叶柄下垂
C、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D、碟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
20、栽培的番茄,因某种原因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可用生长素溶液涂于花蕾上,此时生长素的作用是( )
A、促进受精作用 B、促进染色体加倍
C、促进子房壁发育 D、促进胚珠发育为种子
21、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
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②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 ④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进生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2、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公园中的草本花卉 B、一个牧场里所有产奶的奶牛
C、一条河里所有的鱼 D、一个蜂巢里所有的蜂
23、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目的是破坏该害虫种群的( )
A、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个体数量
24、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25、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6、台湾玉山西北坡的植被分布情况为: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下层为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Ph
27、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28、属于种内互助的一组生物是( )
A、海葵和寄居蟹 B、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
C、蜂群中的工蜂和蜂王 D、水池中的草履虫与水螅
29、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从实验结果中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寄生
30、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存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间的关系属于( )
A、互利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捕食
二、非选题(每空2分,共40分)
31、有人在饲养蝌蚪时做了如下实验:①取A、B、C 3只大烧杯,均放入等量的清水和水草,10只大小基本相等的蝌蚪,每天均用蛋黄喂养。②向A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每天加入5mg甲状腺抑制剂;C缸每天不加任何制剂。③连续观察一周,每天记录一次蝌蚪的体长、四肢和尾的变化。问:
⑴预期一周后,尾最长的是 缸,最先长出四肢的是 缸。
⑵如结果与预期的相符,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⑶如果C缸的水和食物等缺少碘,则其中的蝌蚪变化更像 缸,原因是

32、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
等量的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kg体重1g计算。
随后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两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
的胰岛素浓度。
⑴两人的血糖浓度如图2-2-3,其中表示糖尿病
患者的曲线是 。
⑵图2-2-4中甲-丁4种曲线图能正确反映两人
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变化的是 。
⑶从上述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 ,而血糖浓度 。
⑷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促进糖元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⑸当健康人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 使血糖浓度升高。
33、图2-4-5表示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部位,箭头表示单侧光方向。请分析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⑴A的生长情况是 ;
⑵B的生长情况是 ;
⑶C的生长情况是 ;
⑷D的生长情况是 。
34.根据人体免疫的相关概念图回答问题: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能参加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加特异性免疫的是[  ]          。
(3)概念图内以下细胞中,具有分化能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记忆细胞 B.b
C.c D.d
(4)形成[c]________的途径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共60分,每题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C B D B D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A A D C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C B C D B A C
二、非选题(每空1分,共40分)
33、⑴弯向光源生长 ⑵直立生长 ⑶直立生长 ⑷弯向光源生长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将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不在收回。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关于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和斜率 B.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都有斜率
C.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有时都不存在 D.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但不一定有倾斜角
2.直线的倾斜角为 ( )
A.150° B.120° C.60° D.30°
3.从总数为N的一群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若每个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则N的值 ( )
A.25 B.75 C.400 D.500
4.直线l过点(-1,2)且与直线2x-3y+4=0垂直,则l的方程是:( )
A.3x+2y-1=0 B.3x+2y+7=0 C.2x-3y+5=0 D.2x-3y+8=0
5.如果实数x,y满足目标函数z=kx+y的最大值为12,最小值为3,那么实数k的值为( )
A. 2 B.-2
C. D.不存在
6.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
A. B.
C. D.
7.一名同学先后投掷一枚骰子两次,第一次向上的点数记为,第二次向上的点数记为,在直角坐标系中,以为坐标的点落在直线上的概率为 ( )
A. B. C. D.
8.有四个游戏盘,将它们水平放稳后,在上面扔一颗小玻璃球,若小球落在阴影部分,则可中奖,小明要想增加中奖机会,应选择的游戏盘是(  )
9.两个圆C1:x2+y2+2x+2y-2=0,C2:x2+y2-4x-2y+1=0的公切线的条数为(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11.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值为1,则样本方差为( )
(A) (B) (C) (D)2
12.已知平面上一点M(5,0),若直线上存在点P使|PM|=4,则称该直线为“切割型直线”,下列直线中是“切割型直线”的是( )
①y=x+1;②y=2;③y=x;④y=2x+1.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共4题,20分)
13.如果AC<0且BC<0,那么直线Ax+By+C=0不通过第_____象限。
14.甲、乙两人下棋,甲获胜的概率为0.3,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0.5,那么甲不输的概率是________.
15.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B、C三种产品共3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格:
产品类别 A B C
产品数量(件) 1300
样本容量 130
由于不小心,表格中A、C产品的有关数据已被污染得看不清楚,统计员只记得A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产品的数量是________件.
16.设有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b2=0.若a是从区间[0,3]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区间[0,2]任取的一个数,则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70分)
17.(本题10分)已知两直线l1:mx+8y+n=0和l2:2x+my-1=0.试确定m、n的值,分别使
(1)l1与l2相交于点P(m,-1);
(2)l1∥l2;
(3)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
18.(本题12分)国家射击队的队员为在2010年亚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在加紧备战,经过近期训练,某队员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命中环数 10环 9环 8环 7环
概率 0.32 0.28 0.18 0.12
求该射击队员射击一次
(1)射中9环或10环的概率;
(2)至少命中8环的概率;
(3)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19.(本题满分12分)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平面区域D
(2)若直线分平面区域D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k得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圆内有一点P(—1,2),AB为过点P的弦。
(1)当弦AB的倾斜角为135°时,求AB所在的直线方程及|AB|;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AB的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研究某高校大学新生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进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前4组的频数从左到右依次是等比数列的前四项,后6组的频数从左到右依次是等差数列的前六项.(Ⅰ)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Ⅲ)若规定视力低于5.0的学生属于近视学生,试估计该校新生的近视率的大小.
22.(本题满分12分)设点C为曲线y=(x>0)上任一点,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x轴交于点E、A,与y轴交于点E、B.
(1)证明:多边形EACB的面积是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2)设直线y=-2x+4与圆C交于点M,N,若|EM|=|EN|,求圆C的方程.
高二数学参考答案(理科)
一、
理科平行班:BBCAB CCBDB DC
理科实验班:BBCAA CBABB DC
(2)由m·m-8×2=0得m=±4.
由8×(-1)-n·m≠0得
即m=4,n≠-2时或m=-4,n≠2时,l1∥l2.
18、解:记事件“射击一次,命中k环”为Ak(k∈N,k≤10),则事件Ak彼此互斥.
(1)记“射击一次,射中9环或10环”为事件A,那么当A9,A10之一发生时,事件A发生,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
P(A)=P(A9)+P(A10)=0.32+0.28=0.60.
(2)设“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事件为B,那么当A8,A9,A10之一发生时,事件B发生.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得
P(B)=P(A8)+P(A9)+P(A10)
=0.18+0.28+0.32=0.78.
19、(1)略(2)7/3
20、(1)x+y-1=0 |AB|=根号30 (2)x-2y+5=0
21、(理科平行班)
21、(理科实验班)
解:(I)由题意知:, …2分
∵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 .……4分
(III)=, (或=)…11分
答:估计该校新生近视率为91%.
22、(理科平行班)
解:两直线l1:a(x-2)=2(y-2),
l2:2(x-2)=-a2(y-2),都过点(2,2),
如图.
设两直线l1,l2的交点为C,且它们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则k1=∈(0,1),
k2=-∈eq \b\lc\(\rc\)().
=a2-a+4=eq \b\lc\(\rc\)()2+.
∴当a=时,四边形OACB的面积最小,其值为.
22、(理科实验班)解:(1)证明:设点Ceq \b\lc\(\rc\)()(t>0),因为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x轴交于点E、A,与y轴交于点E、B.
所以,点E是直角坐标系原点,即E(0,0).
于是圆C的方程是(x-t)2+eq \b\lc\(\rc\)()2=t2+.
则A(2t,0),Beq \b\lc\(\rc\)().
(2)若|EM|=|EN|,则E在MN的垂直平分线上,即EC是MN的垂直平分线.
因为kEC==,kMN=-2.
所以由kEC·kMN=-1得t=2.
所以圆C的方程是(x-2)2+(y-1)2=5.
2,4,6
10.一、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鼓励发展工商业 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梭伦改革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
A.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禁止粮食出口 D.创立了“陶片放逐法
3.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制定连坐法
4.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5、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6、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
A.减轻农民的负担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巩固北魏的统治
7、最能体现出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
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 C.统一北方 D.阶级矛盾
9、王安石变法中,对官僚地主利益触动最大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10.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
11.世纪时德皇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中世纪欧洲人民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
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与同学、老师一起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
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
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13.卡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14、下列新教派别中,保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的是
A.加尔文宗 B.路德宗 C.英国国教 D.胡格诺派
15.、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创办近代工厂 B.开办技校,培养技师 C.建立兵工厂 D.发展商业
16、穆罕默德·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 、阿里真正认识到欧美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B、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进行政治改革
C、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是片面的,实质仍然是封建统治
D、其目的是推行民主制度
17.2005年6月8日莫斯科为一座塑像的落成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在仪式致辞中提到“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这座塑像是
A.彼得一世 B.叶卡特琳娜二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18.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
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 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
19.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国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特权资本家
20.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21.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措施有
①裁汰冗员②废除八股取士制度③设立农工商总局④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经济侵略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B.甲午战争后 C.明治维新后D.戊戌变法后
23.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
24.下列改革取得成功的有
①梭伦改革②戊戌变法③穆罕歇德·阿里改革④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25.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⑤日本明治维新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梭伦改革前雅典贵族展开激烈的辩论
材料二铁米斯托克里为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是希腊 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史料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刻有他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据字迹辨认系14人所写。
材料三、 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演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怎样的政治特征?(2分)
根据材料评价陶片放逐法。( 2分)
伯里克利对民主政治的理解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能够体现伯里克利这一原则的改革措施?并试加以评价。(4分)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人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 “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⑴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2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⑵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2分)
⑶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政治的意义。(2分)
28 、(15分)阅读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日知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3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本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4分)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 (2分)
(4)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 为什么 (2分)
⑸变法虽败,但我们应赞扬王安石的什么精神?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4分)
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3分)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3分)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6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答案
(实验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B A B B D B C C D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D B C A D B C D D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10分,27题10分,28题15分,29题15分)
26.“梭伦改革前雅典贵族展开激烈的辩论”反映了当时雅典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政体。2分
(2)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制度,它有效地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但可能被滥用、误用) 2分
(4)雅典民主历程是由君主制到贵族政治到梭论改革引上民主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制正式确立,伯里克利改革则是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期”。这是一个逐步发展、形成的过程。2分
(3)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
(任一要点即可2分)
(4)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政治改革,推动着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8: (1)是否应该实行募役法。材料一主张实行,理由是“农时不夺”、“民力均矣”;材料二反对实行,理由是“宽富而困贫”、“农民失业”。(3分)
(3)相同点是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区别是材料三反对的态度更为激烈严厉。(2分)
(4)没有区别。因为三人都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都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2分)。
(5)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坚定的改革精神。
建议:①改革必须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尤其要关注老百姓的利益;
②改革必须措施行之有效,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支持;③改革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④改革中要注意用人得当; ……(4分)
29.答案:(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1分)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1分)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1分)(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1分)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1分)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1分)(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富国强兵(1分)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1分);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1分)(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答对任3点给6分)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The rescue work________three parts,of which saving the people’s liv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A.makes up of B.consists of C.links to D.divides into
2.The________of this city are quite a few,like its theme park,the Huge Open air Water screen Film,the Sunday Parade of Citizens,and so on.
A collections B.occasions C.relations D.attractions
3.I’m living in the apartment nearby.Come and see me whenever________.
A.it is convenient B.you are convenient
C.you have convenience D.there is convenience
4.A terrible earthquake________in Sichuan Province at 2∶28 p.m. on May 12th,2008,causing a great loss of lives and property.
A.broke down B.broke up C.broke in D.broke out
5.I’m sorry,the sales manager is not________.He is on the telephone at the moment.
A.reasonable B.suitable C.valuable D.available
6.Be careful not to________any letter when you spell the word.
A.leave off B.leave out C.pick out D.take off
7. –The weather is getting warmer. I hope the children won’t go onto the ice.
--I warned them_____.
A. not to B. not C. won’t D. not go
8.We will try our best to save them out if there seems________any sign of life in the fallen buildings.
A.to have B.to be
C.have come D.coming
9.The chairman is ill in hospital now,so we have no idea who will________in the coming conference.
A.take his place B.take place
C.take him D.take the place
10. To our joy, the operation is___ success and the patient is now out of ___ danger.
A. /;/ B. a; the C. /; the D. a; /
11.The foreign policy can have a strong________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 cause B.influence C.result D.affect
12.The audience________before TV sets are listening to Yi Zhongtian’s stories with their eyes________upon him.
A.seating;fixing B.seated;fixing
C.seated;fixed D.seating;fixed
13.—What about the student in your class,Mr.Wang
—The doctor said that________sleep caused him poor memory and poor concentration.
A.lacking of B.lacked in
C.lacking D.lack for
14.Three days later,the torchbearers________the Olympic torch relay in Ningbo of Zhejiang Province.
A.took up B.picked up
C.brought up D.put up
15.Her parents’ quarreling with each other________is the main cause for leading to her family’s breaking up.
A.strictly B.constantly
C. hardly D.occasionally
16.The new teacher was well prepared for her first lesson,for she wanted to leave her students a good________.
A.expression B.instruction
C.appearance D.impression
17. John’s succ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good luck. It’s years of hard work ______has made him what he is today.
A. why B. when C. which D. that
18.The student________in the games on the MP4 during class didn’t notice his teacher behind him.
A.absorbing B.to absorb
C.be absorbed D.absorbed
19.It is required by law that the children above six years old in our country________to school to receive education.
A.would be sent B.are sent
C.be sent D.will be sent
20.________to the old lady aged 60,the two little yellow dogs accompanied her for 196 hours.Then she was rescued,which is a wonder of life.
A.Devoting B.Devoted
C.Having devoted D.To devot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My father used to like drinking.Every time when he got __21__,he would shout loudly and beat my __22__,who left my father and I when I was seven.
I went to a boarding(寄宿的)__23__when I was thirteen,and I finally didn’t have to see my father drunk every day.However,I didn’t talk to anybody and __24__all my spare time alone in school because of the pain in my heart.When other boys were __25__on the playground,I would sit there alone.This lasted for several weeks until a new__26__who was about forty came to our class.She,of course,__27__I was different.She asked me to answer her question in her first class.I __28_and answered her question in a very __29__voice,with my head down.That noon,after lunch,she found me and had a __30__with me.She asked me __31__I needed any help.Nobody had ever cared about me like that.I __32__told her everything about my family.
“Things won’t get __33__,”she said.
From that day on,every time when she saw me,she would give me a __34__.She often asked me to answer her questions in class,and she helped me with my __35__after class.As time went by,I didn’t feel so __36__as before.
The day I left that school,I __37__her why she did all that for me.
“My mother __38__when I was ten.I know how hard it is __39__a mother,”she said.
I will never__40__her—my dearest teacher.
21.A. hurt B.drunk C.lost D.bored
22.A .brother B.grandma C.mother D.aunt
23.A class B.factory C.school D.office
24.A. wasted B.saved C.got D.spent
25.A. playing B.singing
C.performing D.pushing
26.A. student B.worker C.teacher D.friend
27.A .ignored B.noticed
C.smelt D.felt
28.A.work up B.went through
C.stood up D.calmed down
29.A.angry B.low C.terrible D.sad
30.A.meal B.talk C.sentence D.test
31.A.if B.why C.when D.how
32.A. firstly B.finally
C.interestingly D.strangely
33.A. better B.smaller C.worse D.higher
34.A. look B.smile C.hand D.book
35.A. phrases B.accent
C.vocabulary D.studies
36.A. happy B.dangerous
C.hard D.lonely
37.A. told B.asked
C.answered D.troubled
38.A. died B.married
C.appeared D.fell
39.A .with B.for C.without D.as
40.A cheat B.forget C.believe D.upset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t was a hot afternoon.I had a quarrel with the airport staff and then was asked to have a drug test.I missed the flight home later because of bad weather.Now my flight home was full and running late.I felt sorry and unlucky.
At that moment,I noticed a 5- year- old boy standing by his mother watching me.He left his mother and slowly walked towards me.“Great!”I thought sadly,“Now I have to take care of a 5 year old child.My day is now complete.”
I put my hat on and gave him an airplane card.Holding the card carefully with both hands,he looked up at me and said,“Mister,you sure are lucky.”“Yes,I sure am,”I said.I admired the wisdom(智慧)of a 5 year old boy,as I got the last seat on that flight home.
41.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writer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He was going abroad but his flight was late.
B.He felt unhappy because he quarreled with other passengers.
C.He had a drug test because he was dressed strangely.
D.He felt sorry and unlucky because his flight home was full and late.
42.What did the writer feel when he watched the boy walking towards him
A.Unhappy. B.Interested. C.Surprised. D.Excited.
43.Why didn’t the writer stop the boy from touching his hat
A.Because he loved the little boy very much.
B.Because he wanted to know what the boy would do with it.
C.Because he was too tired to do anything.
D.Because his hat was not expensive at all.
44.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
A.the writer often quarrels with others
B.the hat was too small for the little boy
C.the writer later became friends with the boy’s mother
D.the writer thought he was very lucky in the end
B
The great violinist Isaac Stern was born in 1920 in what is now Ukraine.His parents moved to San Francisco the following year.His mother began teaching him the piano when he was six years old.Later,he began studying music at the 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and he progressed quickly.When he was sixteen,he played with the San Francisco Symphony Orchestra(管弦乐队).
During Word War Two,Stern played for thousands of American soldiers.After the war,he was the first American violinist to perform in concert in the Soviet Union.
Stern had a strong connection to Israel.He supported young musicians there.He performed in Israel many times,including during the Persian Gulf War in 1991.
Stern also supported artistic development and freedom.He was an advisor when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was founded.
In 1979,Isaac Stern visited China.He met with Chinese musicians and students.He taught them about classical(古典的)Western music.His visit was made into a film,which is called “From Mao to Mozart:Isaac Stern in China”.
Stern expressed his opinions about the part that music plays in life.he said,“Music makes life better for everyone,especially for children.People need it as much as they need bread.”
Stern supported and guided younger classical musicians,including violinists Itzhak Perlman and Pinchas Zukerman,cellist Yo Yo Ma and pianist Yefim Bronfman.Isaac Stern died in 2001.
45.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A Great American Violinist
B.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Great Violinist Isaac Stern
C.Music in the Great Violinist Isaac Stern’s Life
D.The Importance of Music in Life
46.What do we learn about Isaac Ste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A.He spent his childhood in Ukraine.
B.He joined the school orchestra at fifteen.
C.He started to learn the piano before he was ten.
D.He made very slow progress when he started to study music.
47.All of the following perform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EXCEPT a________.
A.violinist B.cellist C.pianist D.drummer
48.In Isaac Stern’s opinion,music is________.
A.something that people can live without
B.most important to adults
C.very important in people’s life
D.more important than anything else
C
Kim:My parents are planning a vacation for our family.Do you have any ideas for a good place to go for family bonding
Jenny:Last summer,I spent a week at Twin Peaks Dude Ranch near Salmon,Idaho,and what a wonderful week it was.The food was excellent.Activities included horse riding,camping,fishing,bird watching and swimming.You can relax in hot water while watching the wildlife go by.In fact,it is a perfect place for families to enjoy.
Christina:I think Bermuda is a great place for a family vacation.If you live on the East Coast,it only takes two hours by air.I have stayed at many hotels—both large and small.My two favorites are the Southhampton Princess and the Rosedon Hotel.Bermuda is a place that has great weather from June to September.I have also found it very clean,pretty and friendly.
Kitty:Nothing can beat the beach!I love the beach.It’s just so relaxing and peaceful.And your kids would have so much to do.
Grace:Our family had a very similar(类似的)trip with a camping trailer.We went through Nebraska,South Dakota,Wyoming and Montana,and we had a great time together.
49.What does Kim want to know
A.Whether it is a good time for a family vacation now.
B.Where to have a good vacation with her family.
C.How to make her parents happier during the vacation.
D.Whether someone wants to go traveling with her.
50.In Jenny’s opinion,Twin Peaks Dude Ranch is________.
A.a good place for skating in winter
B.not a good place for people who want to enjoy nice food
C.a good place for families to spend time together
D.the best place for those who like swimming
51.According to Christina,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NOT be a characteristic of Bermuda
A.Clean. B.Expensive.
C.Beautiful. D.Friendly.
52.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Christina often travels with her family.
B.Kitty is still a little girl and she likes the beach.
C.Jane thinks Florida has much more to offer than just Disneyland.
D.Grace went camping with her family last year
D
Do you have any places to visit during this fall?How about the following two places
Tulum,Mexico
Why You Should Go:Tulum is about an hour and a half south of Cancun,down the Riviera Maya of Mexico.The beaches there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yet.
Where to Sleep:The most common type of houses in Tulum are small ones with no frills(不实用的装饰)on or near the beach;you’ll like the ocean wind,as the small houses usually don’t have air conditioners.Hemingway has waterfront(滨水区的)small houses with gardens.
Where to Eat:You can probably eat at your hotel;the owners often cook.You can also take a taxi into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ulum and eat at Carlos’n Charlie’s,which offers live music.
Budapest,Hungary
Why You Should Go:Budapest is less expensive and less explored than other Western European capitals.It has the beautiful Buda Castle,and the Danube River divides the city Buda from Pest.
Where to Sleep:The Opera House and museums are in central Pest,but staying in Buda can be cheaper.The Hotel Astra (doubles from $144) is in central Buda.Vadvirag Panzio (doubles from $81) is very cheap in nearby Buda Hills,but you’ll have to take a bus into town.
Where to Eat:Have coffee at the popular Ruszwurm.For dinner,try the traditional Tabani Terasz.“It’s below scenic Castle Hill and is still unknown to most tourists,”says Ben Curtis,a guide from Rick Steves’ tour company,Europe Through the Back Door.
53.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To tell people something about two famous places of interest.
B.To explain to people why they should go to Tulum and Budapest.
C.To attract people to visit Tulum and Budapest.
D.To tell people what they should do when visiting Tulum and Budapest.
54.The underlined word “Hemingway”in the passage most probably refers to________.
A.a famous writer B.a hotel C.a place of interest D.a small house
55.If six people book three double rooms in the Hotel Astra,they all together will pay________for each night at least.
A.$144 B.$288 C.$432 D.$576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__56__ When a person does a certain thing again,he is impelled (迫使) by some unseen force to do the same thing repeatedly;thus a habit is formed.Once a habit is formed,it is difficult,and sometimes impossible,to get rid of.__57__ Children often form bad habits,some of which remain with them as long as they live.Older persons also form bad habits,and sometimes become ruined by them.
__58__ Many successful men say that much of their success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certain habits in early life,such as early rising,honesty and thoroughness.
Among the habits which children should not form are laziness,lying,stealing and so on.__59_ Unfortunately older persons often form habits which ought to have been avoided.
__60__
A.There are other habits which,when formed in early life,are of great help.
B.Whether good or not habits are,they are easy to get rid of.
C.We ought to keep from all these bad habits,and try to form such habits as will prove good for ourselves and others.
D.Habits,whether good or bad,are gradually formed.
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know why we should get used to good habits.
F.These are all easily formed habits.
G.It is therefore very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habits.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60分)
单词拼写 (共10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61.In c__,I should like to say how much I have enjoyed myself.
62.Nobady is to __(负责) for that.
63.We must accept the __(可能性) that we might be wrong.
64.We have made all the ___(安排)for the conference.
65 His doctor ___ (怀疑)that Simon had been exposed to a new virus.
66 We hope you will be able to ___(完成)this easily within six months.
67 I tried to make the necessary a___ to this new situation.
68 She has two childern from a ___(以前的)marriage.
69 I shall be back in an ___(立刻)。
70 I have got an important ___(通告)to make.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
I haven’t heard you for a long time.How are you?I had just finished the exams.Now I’m glad I have time to write for you.Our teacher tells us that China is a big country has the mo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It’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Now the sun is shining bright here and perhaps you’re sleeping in the dark night.I wish to know anything more about the Chinese way of living.I wonder at if you can tell me it in your next letter.Please write soon.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讲,学好英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以“How Can We Learn English in Everyday Life?”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学习英语。
词数:100左右。
英语答案(平行)
阅读:
A: DABD B: BCDC C: BCBC D: CBC
短文改错:
I haven’t heard you for a long time.How are you?I just finished the exams.Now I’m glad I have time to write you.Our teacher tells us that China is a big country has the population in the world.It’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Now the sun is shining here perhaps you’re sleeping in the dark night.I wish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hinese way of living.I wonder at\  if you can tell me it in your next letter.Please write soo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