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 正确认识广告-广告都可信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9 正确认识广告-广告都可信吗

资源简介

9 正确认识广告-广告都可信吗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广告,学会破解广告招数、抵御广告诱惑的方法。
引导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广告,了解《广告法》的相关法律条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判断商业广告可信与不可信的方法。
难点:了解广告的多种形式和功能,感受广告的不可或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老师说广告词,你来猜是什么,抢答,出示:1什么香香脆脆我们最爱,美好时光海苔,2哪里不会点哪里,步步高点读机,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澳柯玛冰柜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广告,有吃的,喝的,用的,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信息,我们都可以通过广告去知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广告无处不在,那这节课,咱们一起走进广告的世界,一起来探讨,广告都可信吗?(板书)
(二)1.我们接着看广告,佳洁士牙膏的广告这是个什么广告,哪句话印象最深?那你们说这个广告可信吗?小结:这个牙膏的广告,把牙膏的功效夸大了,夸张到让我们都产生了怀疑,这样的广告可信吗?不可信(板书)
2.接着看下一条广告,谁能把广告词读一下:钻石恒久远,代代永流传。这个广告可信吗?说说原因,是的,钻石是一种珍贵的稀有矿石,价值很高,人们常常用来珍藏,代代流传,所以这个广告是可信的。(板书)这些广告都是商业广告,商业广告有着传递商品信息的功能,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分为可信广告和不可信广告,那老师有个疑惑了,什么样的广告是可信的,什么样的广告是不可信的?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小结:看来大家都认同刚才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是呀,货真价实的广告就是可信的,弄虚作假的广告就是不可信的(板书)
显示调查,交流讨论
师:针对广告的可信度问题,老师让大家课前做了一个小调查,老师把大家的调查结果统计了出来,
出示调查问题及结果(1)问题1:你对广告的看法是?(2)问题2:你喜欢广告中的什么?(3)问题3:你相信广告吗?(4)问题4:你如何判断广告宣传的真假?
讨论交流通过以上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预设交流:(1)非常讨厌广告的人要多一些,喜欢、讨厌、无所谓的人各占比例差不多。(2)喜欢广告中有明星的居多。(3)对于广告只有少部分人相信。(4)如何判断广告真假,听听别人意见的居多,其次是看广告,也要看产品本身的人较多。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调查,你觉得广告对你有什么影响?你买的东西和广告上宣传的有差距吗?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情景创设,辨析明理
过渡:假如老师就是某公司人员,正在宣传广告,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你会怎么说呢?
1.情景预演
师:小朋友你好,学习不好是由于记忆力不好,我这里有个枕头真神奇,不写字不看书,睡觉睡出好成绩,大家一听都心动,买个枕头2700,从此不用上学校,看完电视玩游戏,所以要使用增强记忆力的某某学习枕,用了我们某某学习枕,你的成绩会飞速提高的,抓紧买一个试试看吧?(预设)生:广告中,明星都说了,能不相信吗?(预设)生:我才不相信呢,提高学习靠自己努力。......(根据学生回答相信和不相信,随机分为两组:正方和反方)2.分组辩论辩论:广告里说学习不好,因为记忆力,所以要用某某记忆力学习枕。你认为这则广告是否虚假骗人?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
3.教师引导总结:像这种广告就是虚假广告
(一).虚假广告: 一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容易引人误解的,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与实际质量不符。另也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者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 这类广告的内容往往夸大失实,语言模糊,令人误解。
(二).辨析:哪些是虚假广告?用你们的火眼金睛一辨真假吧!图片,视频(1)薯片——100% 不含反式脂肪酸,还能瘦身哦!(2)运动鞋——非一般的感觉,让运动与众不同!(3)保健品——包治百病,延年益寿!小结: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伪劣商品,要么是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4.交流:集体交流学生在课前搜集到的虚假商业广告,小组展示。充分交流(1)(郭德纲)减肥茶,撤销广告,产品下架,代言人声誉受损(视频)(2)这是一个卖养生药的广告,她是养生专家,这是一个卖儿童药的广告,她是儿科专家,这是一个肝病药的广告,她是肝病专家,这是一个卖胃药的广告,她是胃病专家,他们都是一个人,她是刘洪斌。撤销刘洪斌的所有广告,并被警方刑事拘留。(情景再现)
5.为了打击虚假广告,也为了老百姓少上当受骗,国家还曝光了一些虚假广告的制作方法,一起来看:
6.从这些虚假广告中,你能总结出虚假广告的危害吗?板书:虚假广告危害多,大家分小组交流,注意:1有序发言2发言时声音洪亮3学会倾听预设:对于消费者的危害:◆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虚假广告中的假冒伪劣商品会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伤害。◆消费者花了大量的钱,仍然买不到质量好的商品,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一些治病的小广告,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有的药品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对商家的危害:◆破坏了商家自身的良好形象。◆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失去了信任。总结:一消费者1.经济损失2.伤害身体3.耽误治疗(板书)二商家1.破坏形象2.失去信任(板书)
7、正因为虚假广告有这么大的危害,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4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老师这里有两个案例,因为广告主做了虚假广告,收到了严厉的惩罚。案例一:某学习机广告被工商部门认定为典型的虚假广告。这则广告中含有“内容好,成绩当然好”,“ 门门高分上名校”等不科学的保证,此外,广告中关于“某学生使用后成为小状元”的内容,其真实性无法证实,构成虚假宣传,被处罚款5万元。案例二:因虚假广告罪,被告人张某和李某被判刑。两人没有行医资格,却常年在医疗行业活动,编造出能根治某种疾病的“神话”,并大做虚假广告,不少患者受广告蒙蔽接受治疗,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新问题,饱受痛苦。小结:虚假广告不仅会毁坏企业的形象,还会违反法律,只有做真实的广告,才能取得大家的信任。
(五)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广告并不是完全可信的,虚假广告会给消费者和商家造成危害。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学会正确认识广告,做聪明的较为理智的消费者。下面请把你学到的知识写到分享贴上,(小组长上台贴到黑板上展示)课的最后,老师给大家留一个任务,课下请大家把分享贴贴到学校或小区的宣传栏里,把今天我们学到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