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0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04)

资源简介

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04)
一、选择题
1.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由中国申报的,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
A.京剧 B.昆曲 C.二十四节气 D.泰中国书法
【答案】C
【知识点】2016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由中国申报的,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二十四节气”。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2.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育部1月10日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  )
A.10年抗战 B.12年抗战 C.14年抗战 D.16年抗战
【答案】C
【知识点】2017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1月10日,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3.修改后,抗日战争的起点应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到1945年抗日胜利,历经14年。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识记。
4.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回答小题。
(1)以下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自然环境理由是(  )
A.这里有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B.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C.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24万亿美元
D.该地交通方便,人口众多,文化丰富
(2)与香港相邻的经济特区是(  )
A.珠海 B.广州 C.深圳 D.厦门
【答案】(1)B
(2)C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珠三角自然环境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地势平坦,所以B符合题意;ACD为人文环境特征,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珠三角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香港相邻的经济特区是深圳。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珠三角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
5.2016年11月18日14时07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该区域适合返回舱着陆的条件有(  )
①地势平坦 ②经济欠发达 ③纬度较高 ④人口稀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返回舱着陆区域要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返回舱着陆要求地势平坦、人口稀少,以利于返回舱的回收,所以①④符合题意;经济欠发达、纬度较高与返回舱着陆区域要求无关,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返回舱着陆区域要求的理解。
6.历史上的大事总是和直接参与此事并发挥作用的某些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历史大事与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哥伦布
B.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的制造—一富尔顿
C.将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拿破仑
D.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华盛顿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所以A不符合题意;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的制造者是瓦特,所以B不符合题意;被推上断头台的查理一世是英国国王,与拿破仑无关,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识记。
7.小贾在复习时整理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卡片的内容,标题最应该是(  )
A.边疆治理 B.文化交流 C.民族融合 D.抵御侵略
【答案】D
【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日本海盗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人们称之为倭寇。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抗倭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了荷兰的殖民势力,遏制了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的脚步,维护了祖国统一。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了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中国的尼布楚和雅克萨建立了殖民据点。康熙帝于1685~1687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所以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都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识记。
8.小贾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割九龙司。”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且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占领北京,并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识记。
9.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③处选择最佳答案(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②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③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代表人物有李鸿章、曾国藩等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等人。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识记。
10.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年搞合作化时,他(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中“当年搞合作化”可以判断“拢合在一起”指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散伙”指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农户分田经营,自负盈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识记。
11.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这一规定说明(  )
A.该法是慈善工作者的根本活动准则
B.法律是解决慈善领域存在问题的唯一途径
C.我国法律是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我国用法律武器构建一个规范的慈善环境
【答案】D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可知,这一规定直接体现了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有利于构建一个规范的慈善环境,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这一校园问题,是因为它会(  )
①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④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高度重视校园暴力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回答小题。
(1)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表明全国人大有(  )
A.决定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建议权
(2)该法界定的家庭暴力包括:一是对身体的侵害,包括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二是对精神的侵害,包括经常性的谩骂、恐吓等。这两方面的家暴侵害了受害人的(  )
①人身自由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人格尊严权 ④政治权利和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答案】(1)B
(2)A
(3)C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反家庭暴力法》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职权,体现了全国人大的立法权。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家庭暴力问题的有关知识。《反家庭暴力法》界定的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政治权利和自由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3)本题考查的是家庭保护的有关知识。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这种保护包括在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职权、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理解。
14.2017年3月26日丽水半程马拉松比赛成功落幕。这次参赛选手近一万人,观众好几万,结束后丽水的道路却能保持整洁,这简直和半马比赛本身一样令人赏心悦目,让人回味无穷。根据材料回答小题。
(1)几万人参加的赛事道路却能保持整洁,这说明(  )
①丽水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②市民的素质在不断提升
③市民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④丽水是全国文明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半程马拉松比赛在丽水召开,有利于丽水市(  )
①经济的发展提供契机 ②加强同其它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③发展创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④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国现在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还未达成,仍在努力,所以①不符合题意;丽水是全国文明城市在材料里面没有体现,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5.在各大卫视引入国外版权节目、争抢明星综艺真人秀份额的浪潮下,2017年春节期间,全部是普通人参赛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文化竞技类节目,独辟蹊径,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央视举办在《中国诗词大会》有利于(  )
①体现传统文化比外来文化要优秀 ②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③体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 ④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比较,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6.2017年2月27日,韩国乐天集团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预计年内可完成“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萨德系统的部署破坏了地区战略平衡,不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下选项中对这一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朝鲜半岛问题是朝鲜战争后南北分裂对峙产生的 ②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韩国部署萨德的行为与当今时代主题不符 ④中国政府应在朝鲜半岛采取相应反制措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朝鲜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日本投降后,苏、美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形成的,“冷战”进一步加剧朝鲜的分裂,所以①表述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朝鲜问题的理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
(1)“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哪一主题?
(2)据图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乙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势。
(3)据图2、图3列表比较甲区域与乙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答案】(1)发展主题。
(2)地处我国西北边疆,与中亚诸国接壤;是陆上丝绸之路,连接亚欧大陆的一个重要节点;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
(3)
地形 气候 河流
甲区域 以高原为主 气温较为温和,降水较少
(半干旱区) 有少量的常年河
(属外流河)
乙区域 主要是盆地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干旱区) 有季节河
(属内流河)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发展主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区域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
(2)本题考查的是新疆自然人文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为我国新疆。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与中亚诸国接壤;是陆上丝绸之路,连接亚欧大陆的一个重要节点;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区域西部濒临地中海,主要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较为温和,降水较少,为半干旱区,当地有少量的常年河。乙区域主要是盆地,气候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为干旱区,河流为内流河,为季节性河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自然人文环境、发展主题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出现在京城街头。但在一个习惯用暮鼓晨钟计时的王朝,那是一个与世界无关的“北京时间”。中国远离着世界,世界却在近代化进程中突变。
材料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
(1)发端于欧洲的世界近代史,都是以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节点作为时间标志。请列举这些作为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节点的历史史实,至少二例。
(2)远离世界的中央帝国,偶有近代化的声响扰乱清梦,却依然在沉睡中浑然不觉。请列举一个中国近代扰乱清梦、追求近代化的史实。
(3)短短60年,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这一切,始于60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时间。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这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
【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
(2)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方近代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节点的历史史实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等。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史实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方近代化重大史实、中国近代化重大史实、新中国成立影响的识记。
19.某校开展创设“微日志”活动,同学们纷纷在此晒心情,也常常在“众言谈”里发表自己的观点。请你运用所学参与互动。
(1)乐天派:我在杂志发表了署名文章,今天出版社寄来稿费,真开心!
由“乐天派”的经历可见,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2)无拘无束:自修课上,我不写作业唱歌玩,班长告诉老师,害我挨批。唱歌是我的自由,学不学也是我的自由,他们真是多管闲事!
你赞同“无拘无束”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3)笨笨熊:昨天在学校附近的超市买文具时遭遇价格“变脸”。价格标签上明明写着8元,结账时被收了18元。真叫郁闷!
“笨笨熊”的经历引发不少同学的关注。请你依照“找出侵权事实——列出法律依据——选择维权途径”的思路,对案例进行分析。
【答案】(1)姓名权、智力成果权。
(2)不赞同;
理由: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权利。
(3)侵权事实:遭遇“价格变脸”。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维权途径:找商家协商解决,向消协或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公民的财产权;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姓名权和智力成果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我在杂志发表了署名文章,今天出版社寄来稿费”可知,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姓名权和智力成果权。
(2)本题考查的是受教育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无拘无束”错在只认识到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但没有认识到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所以我们不能赞同“无拘无束”的观点。
(3)本题考查的是消费者权益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侵权事实:遭遇“价格变脸”;法律依据: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维权途径:找商家协商解决,向消协或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姓名权、智力成果权、受教育权、消费者权益的理解。
20.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大旅游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国庆假期,抽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在景区屡见不鲜。(如图)
材料二: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游客的单位或街道出具告知函,同时建立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被“拉黑”的游客信息将通过内部信息平台通报给旅行社、景区、饭店等,在一些实名制景区、博物馆,高峰期经营单位可以限制其购票参观。
(1)国庆旅游所暴露出来的不文明行为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是否文明出游只是个人私事,政府有点小题大做。”对此,你怎么看?
(3)为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答案】(1)当前,部分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有待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现阶段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个人与集体、国家息息相关,是否文明出游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是。是否文明出游,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庆旅游所暴露出来的不文明行为说明了当前部分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有待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现阶段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学知识可知,个人与集体、国家息息相关,是否文明出游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是。是否文明出游,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责任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为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青少年应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责任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1.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我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材料一:如下图
注: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如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如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产业,主要是流通和服务部门,如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
材料二:2017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下决心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空间布局,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生动实践。
(1)依据材料一说明图1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并分析该趋势的形成与图1,图2反映的信息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材料二中提出“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说明我国坚持实施哪一发展战略?结合材料一二,为实现这一“发展优势”,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两个角度分析)
(3)请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角角度说明中国向“稳中向好”这一目标的重要意义。
【答案】(1)图1说明我国的年均气温逐渐增高。
图2说明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能源比重较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造成气温增高,从而出现了图1的现象。
(2)可持续发展。
建议:①依靠科技,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降低废气及污染物的排放。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加大水电、核电及风电开发,推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③发展第三产业等。
(3)①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②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③经济发展需要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④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图1说明我国的年均气温逐渐增高;图2说明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能源比重较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造成气温增高,从而出现了图1的现象。
(2)本题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知识。材料二中提出“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说明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降低废气及污染物的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加大水电、核电及风电开发,推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发展第三产业等。
(3)本题考查的是发展、资源和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经济发展需要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的识记,对发展、资源和环境关系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04)
一、选择题
1.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由中国申报的,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  )
A.京剧 B.昆曲 C.二十四节气 D.泰中国书法
2.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育部1月10日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  )
A.10年抗战 B.12年抗战 C.14年抗战 D.16年抗战
3.修改后,抗日战争的起点应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到: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回答小题。
(1)以下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自然环境理由是(  )
A.这里有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
B.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C.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24万亿美元
D.该地交通方便,人口众多,文化丰富
(2)与香港相邻的经济特区是(  )
A.珠海 B.广州 C.深圳 D.厦门
5.2016年11月18日14时07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该区域适合返回舱着陆的条件有(  )
①地势平坦 ②经济欠发达 ③纬度较高 ④人口稀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6.历史上的大事总是和直接参与此事并发挥作用的某些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历史大事与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哥伦布
B.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的制造—一富尔顿
C.将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拿破仑
D.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华盛顿
7.小贾在复习时整理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卡片的内容,标题最应该是(  )
A.边疆治理 B.文化交流 C.民族融合 D.抵御侵略
8.小贾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割九龙司。”据此,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③处选择最佳答案(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②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③
A.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B.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③曾国藩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
10.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当年搞合作化时,他(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这一规定说明(  )
A.该法是慈善工作者的根本活动准则
B.法律是解决慈善领域存在问题的唯一途径
C.我国法律是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D.我国用法律武器构建一个规范的慈善环境
12.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这一校园问题,是因为它会(  )
①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④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回答小题。
(1)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表明全国人大有(  )
A.决定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建议权
(2)该法界定的家庭暴力包括:一是对身体的侵害,包括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二是对精神的侵害,包括经常性的谩骂、恐吓等。这两方面的家暴侵害了受害人的(  )
①人身自由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人格尊严权 ④政治权利和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4.2017年3月26日丽水半程马拉松比赛成功落幕。这次参赛选手近一万人,观众好几万,结束后丽水的道路却能保持整洁,这简直和半马比赛本身一样令人赏心悦目,让人回味无穷。根据材料回答小题。
(1)几万人参加的赛事道路却能保持整洁,这说明(  )
①丽水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②市民的素质在不断提升
③市民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④丽水是全国文明城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半程马拉松比赛在丽水召开,有利于丽水市(  )
①经济的发展提供契机 ②加强同其它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③发展创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④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在各大卫视引入国外版权节目、争抢明星综艺真人秀份额的浪潮下,2017年春节期间,全部是普通人参赛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文化竞技类节目,独辟蹊径,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央视举办在《中国诗词大会》有利于(  )
①体现传统文化比外来文化要优秀 ②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③体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 ④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7年2月27日,韩国乐天集团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预计年内可完成“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萨德系统的部署破坏了地区战略平衡,不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以下选项中对这一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朝鲜半岛问题是朝鲜战争后南北分裂对峙产生的 ②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韩国部署萨德的行为与当今时代主题不符 ④中国政府应在朝鲜半岛采取相应反制措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
(1)“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哪一主题?
(2)据图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乙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势。
(3)据图2、图3列表比较甲区域与乙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01年,明朝万历年间,一台庞大的机械钟表出现在京城街头。但在一个习惯用暮鼓晨钟计时的王朝,那是一个与世界无关的“北京时间”。中国远离着世界,世界却在近代化进程中突变。
材料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
(1)发端于欧洲的世界近代史,都是以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节点作为时间标志。请列举这些作为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节点的历史史实,至少二例。
(2)远离世界的中央帝国,偶有近代化的声响扰乱清梦,却依然在沉睡中浑然不觉。请列举一个中国近代扰乱清梦、追求近代化的史实。
(3)短短60年,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这一切,始于60年前那个开天辟地的时间。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这一事件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
19.某校开展创设“微日志”活动,同学们纷纷在此晒心情,也常常在“众言谈”里发表自己的观点。请你运用所学参与互动。
(1)乐天派:我在杂志发表了署名文章,今天出版社寄来稿费,真开心!
由“乐天派”的经历可见,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2)无拘无束:自修课上,我不写作业唱歌玩,班长告诉老师,害我挨批。唱歌是我的自由,学不学也是我的自由,他们真是多管闲事!
你赞同“无拘无束”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3)笨笨熊:昨天在学校附近的超市买文具时遭遇价格“变脸”。价格标签上明明写着8元,结账时被收了18元。真叫郁闷!
“笨笨熊”的经历引发不少同学的关注。请你依照“找出侵权事实——列出法律依据——选择维权途径”的思路,对案例进行分析。
20.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大旅游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国庆假期,抽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在景区屡见不鲜。(如图)
材料二: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对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游客的单位或街道出具告知函,同时建立联合惩戒工作机制,被“拉黑”的游客信息将通过内部信息平台通报给旅行社、景区、饭店等,在一些实名制景区、博物馆,高峰期经营单位可以限制其购票参观。
(1)国庆旅游所暴露出来的不文明行为说明了什么?
(2)有人认为:“是否文明出游只是个人私事,政府有点小题大做。”对此,你怎么看?
(3)为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21.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我国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材料一:如下图
注: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如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如制造业,采矿业等;第三产业,主要是流通和服务部门,如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
材料二:2017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把环境保护真正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下决心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空间布局,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生动实践。
(1)依据材料一说明图1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并分析该趋势的形成与图1,图2反映的信息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材料二中提出“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说明我国坚持实施哪一发展战略?结合材料一二,为实现这一“发展优势”,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两个角度分析)
(3)请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角角度说明中国向“稳中向好”这一目标的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2016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由中国申报的,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二十四节气”。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2017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1月10日,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3.【答案】A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到1945年抗日胜利,历经14年。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识记。
4.【答案】(1)B
(2)C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珠三角自然环境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地势平坦,所以B符合题意;ACD为人文环境特征,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珠三角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香港相邻的经济特区是深圳。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珠三角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
5.【答案】C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返回舱着陆区域要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返回舱着陆要求地势平坦、人口稀少,以利于返回舱的回收,所以①④符合题意;经济欠发达、纬度较高与返回舱着陆区域要求无关,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返回舱着陆区域要求的理解。
6.【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了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所以A不符合题意;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的制造者是瓦特,所以B不符合题意;被推上断头台的查理一世是英国国王,与拿破仑无关,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识记。
7.【答案】D
【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日本海盗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人们称之为倭寇。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抗倭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郑成功收复台湾,打击了荷兰的殖民势力,遏制了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张的脚步,维护了祖国统一。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了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中国的尼布楚和雅克萨建立了殖民据点。康熙帝于1685~1687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所以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戚继光和俞大猷抗倭都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识记。
8.【答案】B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且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并占领北京,并签订了《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识记。
9.【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代表人物有李鸿章、曾国藩等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等人。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识记。
10.【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中“当年搞合作化”可以判断“拢合在一起”指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散伙”指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农户分田经营,自负盈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识记。
11.【答案】D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可知,这一规定直接体现了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有利于构建一个规范的慈善环境,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答案】A
【知识点】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高度重视校园暴力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答案】(1)B
(2)A
(3)C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反家庭暴力法》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职权,体现了全国人大的立法权。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家庭暴力问题的有关知识。《反家庭暴力法》界定的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政治权利和自由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3)本题考查的是家庭保护的有关知识。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这种保护包括在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这一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职权、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理解。
14.【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国现在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还未达成,仍在努力,所以①不符合题意;丽水是全国文明城市在材料里面没有体现,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5.【答案】C
【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比较,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6.【答案】B
【知识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朝鲜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日本投降后,苏、美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形成的,“冷战”进一步加剧朝鲜的分裂,所以①表述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朝鲜问题的理解。
17.【答案】(1)发展主题。
(2)地处我国西北边疆,与中亚诸国接壤;是陆上丝绸之路,连接亚欧大陆的一个重要节点;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
(3)
地形 气候 河流
甲区域 以高原为主 气温较为温和,降水较少
(半干旱区) 有少量的常年河
(属外流河)
乙区域 主要是盆地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干旱区) 有季节河
(属内流河)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发展主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区域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
(2)本题考查的是新疆自然人文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乙为我国新疆。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与中亚诸国接壤;是陆上丝绸之路,连接亚欧大陆的一个重要节点;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区域西部濒临地中海,主要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较为温和,降水较少,为半干旱区,当地有少量的常年河。乙区域主要是盆地,气候年较差大,降水较少,为干旱区,河流为内流河,为季节性河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自然人文环境、发展主题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8.【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
(2)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西方近代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节点的历史史实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工业革命等。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史实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方近代化重大史实、中国近代化重大史实、新中国成立影响的识记。
19.【答案】(1)姓名权、智力成果权。
(2)不赞同;
理由: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权利。
(3)侵权事实:遭遇“价格变脸”。
法律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维权途径:找商家协商解决,向消协或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公民的财产权;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姓名权和智力成果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我在杂志发表了署名文章,今天出版社寄来稿费”可知,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姓名权和智力成果权。
(2)本题考查的是受教育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无拘无束”错在只认识到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但没有认识到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所以我们不能赞同“无拘无束”的观点。
(3)本题考查的是消费者权益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侵权事实:遭遇“价格变脸”;法律依据: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维权途径:找商家协商解决,向消协或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姓名权、智力成果权、受教育权、消费者权益的理解。
20.【答案】(1)当前,部分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有待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现阶段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个人与集体、国家息息相关,是否文明出游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是。是否文明出游,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庆旅游所暴露出来的不文明行为说明了当前部分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有待增强,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现阶段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学知识可知,个人与集体、国家息息相关,是否文明出游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是。是否文明出游,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责任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为营造文明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我们青少年应重安全,讲礼仪;不喧哗,杜陋习;守良俗,明事理;爱环境,护古迹;文明行,最得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责任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1.【答案】(1)图1说明我国的年均气温逐渐增高。
图2说明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能源比重较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造成气温增高,从而出现了图1的现象。
(2)可持续发展。
建议:①依靠科技,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降低废气及污染物的排放。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加大水电、核电及风电开发,推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③发展第三产业等。
(3)①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②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③经济发展需要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④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图1说明我国的年均气温逐渐增高;图2说明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他能源比重较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造成气温增高,从而出现了图1的现象。
(2)本题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关知识。材料二中提出“把生态环保培育成新的发展优势”说明我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此,我们必须依靠科技,提高煤炭的利用率,降低废气及污染物的排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加大水电、核电及风电开发,推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发展第三产业等。
(3)本题考查的是发展、资源和环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经济发展需要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的识记,对发展、资源和环境关系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