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06)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06)

资源简介

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06)
一、选择题
1.2017年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小题
(1)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是颁布了(  )
A.《民法通则》 B.《民事诉讼法》
C.《民法总则》 D.《民事侵权责任法》
(2)该法的颁布说明(  )
①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 ②该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7年春节“最美农村回迁房”(下图)火了。这里的房屋屋顶坡度较大,屋檐伸得较长,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可以防晒乘凉 B.适应多风气候
C.为了建筑美观 D.适应多雨气候
3.某日,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据下图回答小题。
(1)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
A.a海域 B.b海域 C.c海域 D.d海域
(2)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4.2017年1月,澳大利亚举行环澳大利亚国际自行车赛,如果你去该地参观,推测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
A.白色人种 葡萄牙语 B.混血人种 西班牙语
C.白色人种 英语 D.黑色种人 英语
5.“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粱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段《三字经》所反映的时代特点是(  )
A.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B.开放革新的时代
C.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6.历史推论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下表中推论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玄奘“西天取经”
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
B 西欧“科学革命”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C 清朝设立军机处 进一步加强皇权
D 莫斯科保卫战
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A.A B.B C.C D.D
7.“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中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对下图所示人物评价准确的有(  )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士人地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表格中的①、②、③处的内容应是(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洋务运动 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② 孙中山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③
A.①李鸿章 ②辛亥革命 ③陈独秀
B.①曾国藩 ②五四运动 ③胡适
C.①孙中山 ②五四运动 ③曾国藩
D.①梁启超 ②洋务运动 ③陈独秀
9.《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中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东坡《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 雪》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⑤
10.对“你若要人喜欢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理解正确的是(  )
A.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B.只有实现生命价值才能够体现个人责任
C.在平等的交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人生价值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以体现
11.某市帮帮团公益联盟“3·5雷锋日”主题活动在丽阳门公园举行,有捐书捐衣,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该活动(  )
A.是法律要求的,我们必须参与
B.能有效地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C.体现了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
D.是对留守儿童的谅解与宽容,理解与关爱
12.莲都区丽新乡、老竹镇等地的许多农民买了“萧弄秋艳”毛豆种子,没想到种下去之后出现严重的荚果空秕的现象。后来经过协商,种子经销商赔偿农户合计9万多元。商家的行为侵犯了农民(  )
①自主选择权 ②知悉真情权 ③公平交易权 ④依法求偿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春节期间,小王在微信“轻松筹”平台看到欢欢得了白血病,急需筹钱进行手术,她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微信零钱捐给了欢欢,小王行使了对微信零钱的(  )
A.处分权 B.收益权 C.占有权 D.使用权
14.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今年的主题是“学宪法、讲宪法”。公民要“学宪法、讲宪法”是因为(  )
①是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规定国家根本原则、公民一切权利和义务
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1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当选的立法会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或在誓词中增加其他内容,蓄意宣传“港独”主张,并侮辱国家和民族。这一行为(  )
①是违反宪法的行为 ②不利于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③是可以宽容的行为 ④严重割裂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读下图,《慈善法》的实施有利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为慈善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④扶贫帮困,消除贫困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每年的10月17日是我国的“扶贫日”。国务院设立“扶贫日”主要是为了(  )
A.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 B.重点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C.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D.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18.2016年,浙江省政府积极推进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  )
A.说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口增长与之相适应
B.表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
C.反映浙江省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数量问题
D.有利于快速解决浙江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非选择题
19.宁夏平原被誉为“黄河金岸,塞上江南”。观察下列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l可以看出,宁夏平原处于   纬度带。结合图l,2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起到了哪些具体的守护作用?   
(2)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宁夏平原打造枸杞特色产业带。据图推断其地理依据。
(3)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两条促进宁夏平原农业发展的建议。
20.一部世界历史就是不同区域文明、不同国家之间不断交流、融合和碰撞的历史。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这一主题,涉及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完成。
(1)活动一:【解读历史史料——古代中西方的交往】
从图一到图二,中国的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2)活动二:【构建纵横联系——近代的冲突与探索】
根据下面的年代尺,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近代中国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曲折历程。
(3)活动三:【分析数据图表——新中国的外交风云】
新中国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观察下图,分别说明引发第一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原因。
(4)活动四:【解释时政热点——融入全球化的中国】
结合下列热点,谈谈中国是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的。
21.【法制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原因见下图漫画“缺失”。这给受害人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伤害。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发布。该法为网络违法犯罪设置了“带电”的高压线,如网站不实行用户“实名制”最高可罚50万元人民币,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即使无所得也得罚百万。近年来,我国网络犯罪占犯罪总数的1/3,且每年以近30%的幅度上升。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三: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其中,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多达100多项,如禁当公务员、人大代表,并就其坐高铁、飞机,住酒店,买房,子女就学等作了具体限制措施。《意见》几乎涉及一个人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材料一中教育部联合公安部等九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对未成年的哪一方面的保护和法律的什么作用?
(2)针对漫画“缺失”中举列的“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原因”,请你就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发布,为网络违法犯罪设置了“带电”的高压线,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看,这体现了什么?
(4)联系材料三,说说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给我们有哪些警示?
22.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当前我国制造业仍大而不强,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都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相关链接】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高端制造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
(1)从表一和表二中,可以获得哪些经济信息?写出表一与表二之间的联系。
(2)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现状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请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相关链接能给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征程上带来哪些启发?
23.聚焦中共十八大以来的重要会议,探究党的治国理政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显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什么?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C
(2)C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2017年时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是颁布了《民法总则》。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和全国人大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法总则》的颁布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该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法律的识记,对全国人大立法权的理解。
2.【答案】D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环境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房屋屋顶坡度较大,屋檐伸得较长是为何更好地排水,防止雨水聚集,适应了多雨气候。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理解。
3.【答案】(1)B
(2)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根据题意可知,该海域的经纬度为(东经117°、北纬16°)。117°E应位于115°E和120°E之间,16°N应位于15°N和20°N之间,即图中的b海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位的有关知识。读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东经110°、北纬20°)。根据题意可知,事发海域的经纬度为:(东经117°、北纬16°)。都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都是北纬,度数大的在北,故事发海域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因此甲地的渔船抵达事发地点,应选择前进的方向是向东南。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定位的理解。
4.【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人种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主要人种为白色人种,当地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人种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的识记。
5.【答案】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指的是三国时期、西晋和东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说的是南朝的建立;“北元魏,分东西”是指北魏后来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宇文周,与高齐”是指北周和北齐的建立。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特点的识记。
6.【答案】C
【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天取经”促进了中印之间文化的交流,所以A不符合题意;西欧“科学革命”指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变革,所以B不符合题意;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所以C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并不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7.【答案】A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宋太祖的识记。
8.【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自强求富”为梦想的重大探索是洋务运动,其先驱领袖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以康有为为首,以“变法强国”为目标的探索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怀有民主共和梦想的孙中山先生;以民主科学为梦想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等人。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识记。
9.【答案】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朝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情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述的是秦统一六国的气势;“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描述的是东汉末年赤壁之战的情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描述的是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情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反映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所以按顺序排列应为②③①④⑤。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朝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10.【答案】A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你若要人喜欢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说明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11.【答案】C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体现了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所以C符合题意。关爱留守儿童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不需要一定参与,这是人们爱心的体现,所以AD不符合题意;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与保障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答案】B
【知识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家的行为侵犯了农民的知悉真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所以②③符合题意;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由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农民的损失最终受到了赔偿,所以农民的依法求偿权得到了保障,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理解。
13.【答案】A
【知识点】公民的财产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财产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具有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使用权。占有权指的是财产所有人对自己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使用权指的是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收益权指的是在其财产上额外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处分权指的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小王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微信零钱捐给了欢欢,行使了对财产的处分权。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公民财产权的理解。
14.【答案】C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所以②表述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识记。
15.【答案】D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府已经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对“港独”主张和行为应依法惩治,维护国家统一和完整,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6.【答案】A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慈善法》的实施并不能消除贫困现象,只是起到扶贫帮困的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设立扶贫日,说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8.【答案】A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浙江省政府积极推进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说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口增长与之相适应。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的理解。
19.【答案】(1)中纬度;①削弱了西北方寒冷气流,减轻了宁夏平原受寒潮的侵袭;②阻截了西北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减缓了宁夏平原农田、牧场的沙化;③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2)宁夏平原虽然降水量较少,但是有黄河水的稳定灌溉;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明显的温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建议:①发展滴管、喷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调整农业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③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减少沙漠侵袭等。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理自然环境和纬度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纬度0°—30°为低纬度地带,30°—60°为中纬度带,60°—90°为高纬度带,所以宁夏平原处于中纬度带。贺兰山削弱了西北方寒冷气流,减轻了宁夏平原受寒潮的侵袭;阻截了西北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减缓了宁夏平原农田、牧场的沙化;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典型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宁夏平原虽然降水量较少,但是有黄河水的稳定灌溉;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明显的温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宁夏平原的这些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枸杞的种植。
(3)本题考查的是宁夏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促进宁夏平原农业发展,我们可以发展滴管、喷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减少沙漠侵袭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纬度带的识记,对我国典型地理自然环境特征和宁夏农业发展的理解。
20.【答案】(1)从开放走向封闭;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2)《南京条约》签订后,洋务运动兴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马关条约》签订后,戊戌变法兴起,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丑条约》签订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上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起义,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3)第一次外交高潮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第三次外交高潮原因: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实施一路一带战略,力求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不断创新,谋求与各国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所示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二所示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从图一到图二,中国的对外交往从开放走向封闭。出现这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2)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洋务运动兴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马关条约》签订后,戊戌变法兴起,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丑条约》签订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上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起义,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3)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外交高潮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第三次外交高潮原因: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4)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实施一路一带战略,力求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不断创新,谋求与各国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的识记,对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1.【答案】(1)社会保护;规范和保护作用。
(2)学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家长: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人权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等。
(3)有法可依
(4)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是美德,不诚信则害人害己。
【知识点】诚信;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作用和社会保护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主体是教育部联合公安部等九部门,即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体现了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家长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人权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等。
(3)本题考查的是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发布,为网络违法犯罪设置了“带电”的高压线,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看,这体现了有法可依。
(4)本题考查的是诚信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生活中要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是美德,不诚信则害人害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依法治国的识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诚信的理解。
22.【答案】(1)表一反映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表二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联系: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促进了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提高。
(2)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外依存度高,缺少核心竞争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制造业摆脱技术落后局面,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与国外的先进科技;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一反映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表二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促进了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提高。
(2)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外依存度高,缺少核心竞争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制造业摆脱技术落后局面,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创新和我国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与国外的先进科技;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和我国经济制度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答案】(1)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动力,实现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注:实现依法治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存在着密切联系,关系到国家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是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动力,实现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注:实现依法治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本题考查的是党的领导地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存在着密切联系,关系到国家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4)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党的领导地位的识记,对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2017年中考社会·思品模拟试卷(06)
一、选择题
1.2017年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小题
(1)本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是颁布了(  )
A.《民法通则》 B.《民事诉讼法》
C.《民法总则》 D.《民事侵权责任法》
(2)该法的颁布说明(  )
①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 ②该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法律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C
【知识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2017年时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是颁布了《民法总则》。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和全国人大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法总则》的颁布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该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法律的识记,对全国人大立法权的理解。
2.2017年春节“最美农村回迁房”(下图)火了。这里的房屋屋顶坡度较大,屋檐伸得较长,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可以防晒乘凉 B.适应多风气候
C.为了建筑美观 D.适应多雨气候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地形、河湖、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环境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房屋屋顶坡度较大,屋檐伸得较长是为何更好地排水,防止雨水聚集,适应了多雨气候。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理解。
3.某日,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据下图回答小题。
(1)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
A.a海域 B.b海域 C.c海域 D.d海域
(2)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1)B
(2)A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根据题意可知,该海域的经纬度为(东经117°、北纬16°)。117°E应位于115°E和120°E之间,16°N应位于15°N和20°N之间,即图中的b海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位的有关知识。读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东经110°、北纬20°)。根据题意可知,事发海域的经纬度为:(东经117°、北纬16°)。都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都是北纬,度数大的在北,故事发海域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因此甲地的渔船抵达事发地点,应选择前进的方向是向东南。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定位的理解。
4.2017年1月,澳大利亚举行环澳大利亚国际自行车赛,如果你去该地参观,推测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
A.白色人种 葡萄牙语 B.混血人种 西班牙语
C.白色人种 英语 D.黑色种人 英语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人种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主要人种为白色人种,当地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人种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的识记。
5.“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粱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这段《三字经》所反映的时代特点是(  )
A.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B.开放革新的时代
C.农耕文明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答案】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指的是三国时期、西晋和东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说的是南朝的建立;“北元魏,分东西”是指北魏后来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宇文周,与高齐”是指北周和北齐的建立。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特点的识记。
6.历史推论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下表中推论与史实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玄奘“西天取经”
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
B 西欧“科学革命”
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C 清朝设立军机处 进一步加强皇权
D 莫斯科保卫战
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天取经”促进了中印之间文化的交流,所以A不符合题意;西欧“科学革命”指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变革,所以B不符合题意;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所以C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并不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7.“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中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对下图所示人物评价准确的有(  )
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
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士人地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建立了科举考试制度,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宋太祖的识记。
8.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表格中的①、②、③处的内容应是(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洋务运动 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② 孙中山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③
A.①李鸿章 ②辛亥革命 ③陈独秀
B.①曾国藩 ②五四运动 ③胡适
C.①孙中山 ②五四运动 ③曾国藩
D.①梁启超 ②洋务运动 ③陈独秀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自强求富”为梦想的重大探索是洋务运动,其先驱领袖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以康有为为首,以“变法强国”为目标的探索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怀有民主共和梦想的孙中山先生;以民主科学为梦想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等人。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识记。
9.《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中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东坡《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 雪》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⑤
【答案】D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朝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的情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述的是秦统一六国的气势;“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描述的是东汉末年赤壁之战的情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描述的是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情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反映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所以按顺序排列应为②③①④⑤。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朝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
10.对“你若要人喜欢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理解正确的是(  )
A.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B.只有实现生命价值才能够体现个人责任
C.在平等的交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人生价值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以体现
【答案】A
【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你若要人喜欢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说明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11.某市帮帮团公益联盟“3·5雷锋日”主题活动在丽阳门公园举行,有捐书捐衣,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该活动(  )
A.是法律要求的,我们必须参与
B.能有效地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C.体现了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
D.是对留守儿童的谅解与宽容,理解与关爱
【答案】C
【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体现了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所以C符合题意。关爱留守儿童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不需要一定参与,这是人们爱心的体现,所以AD不符合题意;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与保障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B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莲都区丽新乡、老竹镇等地的许多农民买了“萧弄秋艳”毛豆种子,没想到种下去之后出现严重的荚果空秕的现象。后来经过协商,种子经销商赔偿农户合计9万多元。商家的行为侵犯了农民(  )
①自主选择权 ②知悉真情权 ③公平交易权 ④依法求偿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家的行为侵犯了农民的知悉真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所以②③符合题意;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由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农民的损失最终受到了赔偿,所以农民的依法求偿权得到了保障,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理解。
13.春节期间,小王在微信“轻松筹”平台看到欢欢得了白血病,急需筹钱进行手术,她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微信零钱捐给了欢欢,小王行使了对微信零钱的(  )
A.处分权 B.收益权 C.占有权 D.使用权
【答案】A
【知识点】公民的财产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财产权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对自己的合法财产具有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使用权。占有权指的是财产所有人对自己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使用权指的是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收益权指的是在其财产上额外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处分权指的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小王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微信零钱捐给了欢欢,行使了对财产的处分权。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公民财产权的理解。
14.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今年的主题是“学宪法、讲宪法”。公民要“学宪法、讲宪法”是因为(  )
①是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规定国家根本原则、公民一切权利和义务
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所以②表述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识记。
15.201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当选的立法会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或在誓词中增加其他内容,蓄意宣传“港独”主张,并侮辱国家和民族。这一行为(  )
①是违反宪法的行为 ②不利于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③是可以宽容的行为 ④严重割裂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府已经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对“港独”主张和行为应依法惩治,维护国家统一和完整,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6.读下图,《慈善法》的实施有利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为慈善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④扶贫帮困,消除贫困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慈善法》的实施并不能消除贫困现象,只是起到扶贫帮困的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7.每年的10月17日是我国的“扶贫日”。国务院设立“扶贫日”主要是为了(  )
A.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 B.重点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C.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D.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设立扶贫日,说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8.2016年,浙江省政府积极推进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  )
A.说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口增长与之相适应
B.表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
C.反映浙江省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数量问题
D.有利于快速解决浙江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A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浙江省政府积极推进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这说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口增长与之相适应。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的理解。
二、非选择题
19.宁夏平原被誉为“黄河金岸,塞上江南”。观察下列地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l可以看出,宁夏平原处于   纬度带。结合图l,2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起到了哪些具体的守护作用?   
(2)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宁夏平原打造枸杞特色产业带。据图推断其地理依据。
(3)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两条促进宁夏平原农业发展的建议。
【答案】(1)中纬度;①削弱了西北方寒冷气流,减轻了宁夏平原受寒潮的侵袭;②阻截了西北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减缓了宁夏平原农田、牧场的沙化;③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2)宁夏平原虽然降水量较少,但是有黄河水的稳定灌溉;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明显的温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建议:①发展滴管、喷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调整农业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③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减少沙漠侵袭等。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理自然环境和纬度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纬度0°—30°为低纬度地带,30°—60°为中纬度带,60°—90°为高纬度带,所以宁夏平原处于中纬度带。贺兰山削弱了西北方寒冷气流,减轻了宁夏平原受寒潮的侵袭;阻截了西北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减缓了宁夏平原农田、牧场的沙化;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典型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宁夏平原虽然降水量较少,但是有黄河水的稳定灌溉;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明显的温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宁夏平原的这些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枸杞的种植。
(3)本题考查的是宁夏农业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促进宁夏平原农业发展,我们可以发展滴管、喷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减少沙漠侵袭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纬度带的识记,对我国典型地理自然环境特征和宁夏农业发展的理解。
20.一部世界历史就是不同区域文明、不同国家之间不断交流、融合和碰撞的历史。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这一主题,涉及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完成。
(1)活动一:【解读历史史料——古代中西方的交往】
从图一到图二,中国的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2)活动二:【构建纵横联系——近代的冲突与探索】
根据下面的年代尺,结合相关史实,阐述近代中国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曲折历程。
(3)活动三:【分析数据图表——新中国的外交风云】
新中国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观察下图,分别说明引发第一次和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原因。
(4)活动四:【解释时政热点——融入全球化的中国】
结合下列热点,谈谈中国是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的。
【答案】(1)从开放走向封闭;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2)《南京条约》签订后,洋务运动兴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马关条约》签订后,戊戌变法兴起,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丑条约》签订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上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起义,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3)第一次外交高潮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第三次外交高潮原因: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实施一路一带战略,力求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不断创新,谋求与各国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所示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二所示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从图一到图二,中国的对外交往从开放走向封闭。出现这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2)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洋务运动兴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马关条约》签订后,戊戌变法兴起,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丑条约》签订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上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起义,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3)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外交高潮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使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第三次外交高潮原因: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4)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实施一路一带战略,力求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不断创新,谋求与各国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的识记,对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1.【法制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一些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原因见下图漫画“缺失”。这给受害人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伤害。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发布。该法为网络违法犯罪设置了“带电”的高压线,如网站不实行用户“实名制”最高可罚50万元人民币,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即使无所得也得罚百万。近年来,我国网络犯罪占犯罪总数的1/3,且每年以近30%的幅度上升。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三: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其中,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多达100多项,如禁当公务员、人大代表,并就其坐高铁、飞机,住酒店,买房,子女就学等作了具体限制措施。《意见》几乎涉及一个人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材料一中教育部联合公安部等九部门针对学生欺凌问题联合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对未成年的哪一方面的保护和法律的什么作用?
(2)针对漫画“缺失”中举列的“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原因”,请你就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发布,为网络违法犯罪设置了“带电”的高压线,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看,这体现了什么?
(4)联系材料三,说说对失信被执行人(老赖)的联合惩戒措施,给我们有哪些警示?
【答案】(1)社会保护;规范和保护作用。
(2)学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家长: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人权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等。
(3)有法可依
(4)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是美德,不诚信则害人害己。
【知识点】诚信;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作用和社会保护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主体是教育部联合公安部等九部门,即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体现了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家长应该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人权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等。
(3)本题考查的是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发布,为网络违法犯罪设置了“带电”的高压线,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看,这体现了有法可依。
(4)本题考查的是诚信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生活中要老实做人,诚实做事(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信是美德,不诚信则害人害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依法治国的识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诚信的理解。
22.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当前我国制造业仍大而不强,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都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相关链接】引导外资投向新一代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高端制造领域,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全球研发机构。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通过工资性收入、项目激励、成果转化奖励等多重激励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工作。
(1)从表一和表二中,可以获得哪些经济信息?写出表一与表二之间的联系。
(2)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现状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请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相关链接能给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征程上带来哪些启发?
【答案】(1)表一反映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表二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联系: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促进了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提高。
(2)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外依存度高,缺少核心竞争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制造业摆脱技术落后局面,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与国外的先进科技;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一反映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表二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研发投入逐年增加。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促进了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提高。
(2)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外依存度高,缺少核心竞争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制造业摆脱技术落后局面,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创新和我国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与国外的先进科技;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创新和我国经济制度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聚焦中共十八大以来的重要会议,探究党的治国理政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显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什么?
(3)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答案】(1)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动力,实现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注:实现依法治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存在着密切联系,关系到国家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是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动力,实现依法治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注:实现依法治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本题考查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本题考查的是党的领导地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存在着密切联系,关系到国家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相互配合,共同推进。
(4)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党的领导地位的识记,对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