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美丽的冬天:冬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对大自然喜爱与亲近,感受自然的美,热爱自然,热爱祖国。 行为与习惯:养成爱观察、交流、讨论的好习惯。并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一年有四季,四季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观察并能说出冬季的特征。 4.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积极适应变化,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知道一年有四季,四季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并能说出冬季的特征,了解季节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爱观察,交流、讨论的好习惯,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感。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冬天,体会伟大祖国的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了解四季循环规律,导入新课。(本环节分为一个节点。) 第一节点:观看四季循环的视频,了解四季循环的自然规律。(本节点安排一个活动。) 活动一:观看视频,了解四季循环的自然规律。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节课不光有赵老师和32位同学,还有一位?冬爷爷,他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非常期待看到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有信心吗?(生:有)老师相信你们。孩子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生:春夏秋冬) 2.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吗?你们看!(播放视频)3.师;地球不停的围绕太阳运转,(出示:曰春夏,曰秋冬)过完春夏秋冬又是春夏秋冬,四季就这样一直不停更替,永不停止。(出示:此四时,运不穷。)让我们拍着小手有节奏的读一遍。(生有节奏的读)4.师:同学们读的真好!四季循环,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冬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找找看,冬天在哪里?(板贴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四季形成的视频,为学生理解《三字经》中的“此四时,运不穷”做了很好的铺垫,直观形象的让学生理解了四季循环的往复的自然规律。】 第二环节:寻找身边冬天,感受季节特征(本环节分为二个节点。) 第一节点:找冬天,感受冬天的变化。(本节点安排三个活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冰雪中、动植物的变化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找冬天。】 活动一:冰雪中找冬天 雪中找冬天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找冬天了,你都在哪里找到冬天了?谁来说说?(生:天气会变冷,会下雪)师:是呀,云朵里的小水滴、小冰晶遇冷就变成雪花飘下来了。(板书:雪) 喜欢雪吗?你喜欢它什么?生:下雪可以出去打雪仗,堆雪人,可以出去玩。喜欢它很漂亮。师:下雪真好!雪是冬季里的小精灵,你知道它们的样子吗?老师这里有专业的摄影师为我们拍摄的雪花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小雪花的视频) 师:看完后你想说什么?生:太美了。生:雪花很漂亮!生:太神奇了! 这么多神奇美丽的小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千片万片无数片......许许多多的雪落到大地上,我们的世界打扮成什么样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孩子们,是谁用魔法把我们的世界变的这么美丽?(板书:美丽)是雪,是冬天,是大自然的力量! 冰中找冬天 师:冬天给我们带来了雪,还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呢?生:我发现小河里的水结冰了。2.师:还有哪些同学也发现结冰的地方了?生:你家院子里的水池也结冰了。 师:是呀,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结冰了,(板书:冰)(播放结冰的图片)小河停下不再走了,湖面结冰了,路面也结冰了,连树上、屋檐上也挂起了冰棱柱,车子和水龙头都结冰了。天太冷了。你感觉到冷了吗? 【设计意图:利用雪花的图片、美丽雪景的图片、结冰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冬天的美丽和冷,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对冬天美的感受,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叹。】 活动二:在动植物的变化中找冬天 植物中找冬天 师:除了冬天独有的冰雪,植物的变化上你还有什么发现吗?(板书:植物)生:路旁的大树,叶子都落了。生:花草都枯萎了。 师: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吗?生:有些树是不落叶的。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落叶树与常青树》 师:我们一进校园路旁的法桐树,办公楼后的银杏树,教室前面的石榴树,还有我们家果园里的苹果树、梨树,到了冬天,叶子就落光了。这些是落叶树。而我们办公楼前花坛的塔松,还有操场边上龙柏,教室前的冬青,它们即使到了冬天,叶子也是绿绿的,只不过颜色更深了,这些是常青树。但是,无论是落叶树还是常青树,它们都在冬天积存力量,等到来年春天,长出新叶,继续生长。看来冬天还是一个孕育美好生命的季节。 【设计意图:以树木为代表,选择落叶与不落叶,普及冬天植物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感受冬天对植物的影响。】 动物中找冬天 师:植物是这样,那动物又有什么变化呢?生:我发现奶奶家小兔子的毛越来越浓密了,这样它就不怕冷了。生:我们家的小乌龟不吃也不喝,一动也不动了,它是冬眠了。 师: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冬眠,冬天要冬眠的动物还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视频) 师:原来是这样呀,除了冬眠的,小动物们还有其它的过冬方式吗?生:小燕子飞到南方去了。 师:到了冬天,大雁、燕子都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像这样的鸟,叫候鸟。(出示图片) 授课时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补充长毛过冬和贮食过冬的动物。师:动物们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冬天来了,天气太冷了。(板书:动物)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找学生熟悉的小动物,让学生有话可说。从动物的变化中体会冬天对动物的影响。】 活动三:在人们的生活中找冬天 师:小动物们有了变化人们的生活也有了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又从哪里找到了冬天呢?(板书:人们)生: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和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口罩,围上了围巾。生:家里生上了炉子,盖上了棉被。生:家里的窗上有了冰花。 师:是呀,我们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也都能找到冬天。 出示图片:(孩子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袄、窗户上冻上了厚厚的冰花,农村生起了炉子,城市供上了暖气,家里盖上了棉被,一家人吃起了热乎乎的火锅......) 师:寒冷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方便,同时也为让我们感到了温暖。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人们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方便,同时也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温暖。】 第二个节点:认识节气,在日历中找冬天。(本节点安排一个活动。) 活动一:从节气中找冬天。 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找到了冬天,真了不起,老师也找到了冬天,瞧!这是一张2018年11月份的日历,看到日历中的立冬了吗?立冬了冬天就开始了,再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直到春分,冬天就结束了。所以11月、12月、1月我们都是在过冬天。 老师是通过这6个节气找到了冬天,(出示:节气表,指着冬天的节气)节气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而确立的,节气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季节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在农民伯伯耕种生产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节气到现在一直被人们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看日历上的节气,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了解进入冬季的自然时间继承并发扬我国的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三个环节:总结提升,体会冬天的乐趣和温暖。(本环节分为二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体会冬天的变化。(本节点安排一个活动。) 活动一:体会冬天,学写小诗。 师:原来生活中到处是冬天。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儿童诗) 刚才我们有很多发现,我们能不能学着这首小诗的样子,接着来说一说呢? 3.四人小组说一说。 4.反馈:(1)生: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小树,小树笑嘻嘻,穿上稻草衣。(2)生: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大雁,大雁不回答,飞去南方了。(3)生:冬天在哪里,我去问雪花,雪花飘啊飘,大地有了白被子。 【设计意图:安排四人小组交流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表达之前有充分的准备。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交流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二节点:体会冬天的乐趣和温暖。(本节点安排一个活动。) 活动一:看图片,感受冬天的乐趣和温暖。 师:大家说得真好。冬天真是乐趣无穷啊!(板书:乐趣)瞧!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干什么?(出示孩子们在雪中玩耍的照片) 学生交流。生:打雪仗、堆雪人、拍照片...... 师:说说你玩雪时的心情吧!生:很开心,很有趣,很冷...... 教师总结:虽然寒冷,但同学们在一起玩耍很开心,很快乐!但雪天在外面玩耍也要注意安全、?注意脚下,不能超身体的重要部位扔雪球,不能快速奔跑、推拉他人。还要注意保暖哦!安全的玩耍才是最快乐、最有趣的!(板书:有趣)(教师适时总结提升:游戏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 第四个环节:剪雪花,表达自己对冬天的喜爱(本环节分为一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剪雪花,表达自己对冬天的喜爱之情。(本节点安排一个活动。) 活动一:剪雪花,送冬爷爷。 我们喜欢雪,我们爱冬天。这节课我们从雪、冰、植物、动物、生活中找到了冬天,现在你一定对冬天有了更深的认识,是不是已经喜欢上冬爷爷了呢? 让我们来剪一朵小雪花送给冬爷爷吧! 学生剪雪花。(出示温馨提示: ①小剪刀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剪刀用完后要放到桌子上,不能拿在手里比划;传递剪刀时,要递给别人剪刀把。②卫生问题:做手工时,要把废纸放到垃圾袋里,来不及放的,要把纸屑放到桌子上,并及时放到垃圾袋里。做完手工后,要清理座位周围的废纸。) 让我们把自己的小雪花送给给冬爷爷吧。(在黑板上画一个冬天的情境:有雪人、雪......,把孩子们的小雪花贴在上面,形成一幅完整的冬天的画。)瞧!下雪了! 师:冬天寒冷却美丽,冬天寒冷却有趣。让我们一起享受美丽的冬天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