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我是一张纸 一、活动目标 1、运用观察的方法,充分感知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造纸术的发明以及纸张的来源,明白纸张来之不易。 3、运用换算、比较、调查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纸与树木、森林、环保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节约用纸的好方法。 难点:认识纸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猜谜语引入 连接本单元内容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朋友,它是谁呢?听一听,猜一猜。(纸的谜语录音) 引出课题生:纸! 师:听听,你猜对了吗?录音:对了,我是一张纸! (板书课题:我是一张纸) 师:真会动脑筋!这节课还需要你有会倾听的耳、能观察的眼,才能了解这位朋友,你能做到吗?生:能! 师:听到大家这么有信心,纸朋友真高兴! 发现纸(活动一:找找我在哪?) 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天天陪伴你们生活和学习。(进入不同的场景)纸朋友给我们设置了一个闯关游戏,你敢迎接挑战吗?(敢!)你看起来很有信心,你来宣布第一关!(1)第一关:谁能找到我?录音:我就在教室里,你能找到我吗?师:我发现了! 出示:我是_______。(请生说)第一关闯关成功!(请善于倾听和观察的你宣布第二关)(2)第二关:我会变变变!在生活中,用纸做成的物品随处可见。你看! 录音:我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份药品说明书(出示图片),人们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服药!我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张贺卡(出示图片),给老师、同学送去最美好的祝福!小朋友,我还会变成什么呢?(我摇身一变,变成了你家里的什么,有什么作用?)先变给同桌听一听吧。师巡视,相机指导,寻找可以汇报的同学。 学生自由汇报。这些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们称它们为“生活用纸” 录音:你们好厉害,不管我是什么样子的都能发现我! 小结:第二关闯关——成功!(3)请用心观察的你宣布第三关! 第三关:我来说,你来猜!我们先来演练一下。我说一句话,请你猜猜我是什么。如果没有我,你就没法上火车!(火车票)如果没有我,你就不能买东西。(钱)你能这样考考大家吗?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想好了坐端正告诉我。 小结:看来纸的用处非常大! (板书:用处很大)它不仅帮我们学到很多知识,还增添了很多乐趣。 古今对比,发现纸的优点恭喜大家闯关成功!奖励你们看个视频。不过呀,老师有个问题:以前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有哪些方法生活和学习呢?这些方法有什么特点? 生1:把字刻在龟甲、牛骨、钟鼎上。方便吗?不方便。为什么?太难刻了! (出示:难书写)你刚才看的很认真哦!还有什么办法? 生2:竹简。方便吗?不方便。为什么?太难拿了,好重啊。(出示:难携带),会总结、会倾听!真棒! 生3:还有绸布。这个又好写又好带,应该没有什么缺点了吧?太贵了,只有皇上才用得起。(PPT出示:价格昂贵)那纸呢?书写?师比划做动作。书写(方便)携带?(简单)价格?(便宜)。这些都是纸的优点,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便利! 了解古代造纸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师:这么好的纸朋友,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书上有答案吗?在哪里?对了!(42页下面的小故事,同时出示课文截图)会学习的孩子。谁能给大家读读这个小故事呢?其他同学听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读完第3幅图后,老师问: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历史悠久)可是由于当时技术和原料的问题,造出来的纸很粗糙,纸张并没有被广泛使用。后来呢?第四幅图我请你来读!(找生读最后一幅图)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开始广泛使用。先是传到邻近的朝鲜、日本、越南、印度,接着越来越远,5000多公里外的阿拉伯、6000多公里外的瑞典、8000多公里外的欧洲,最终传变整个世界。(用地图的形式展示) 通过造纸流程,初步了解纸与树木的联系,明白纸张来之不易。现在,科技发达了,造纸术更进步了,造纸的原料也越来越丰富了,有哪些呢?生:树木。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书上。师:能从书上提取信息,真不错。除了树木还有什么? 生:芦苇、废报纸、树木。另外还有竹子、麻、稻草、甘蔗渣、麦秸秆、棉花等。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各种原料生产出多种多样的纸。看看你的书本,它是什么原料产生的?(树木)想想,你的作业本、图画本呢?(树木)所以世界上主要的造纸原料是——树!树木变成纸需要哪些流程呢?要求:认真看,记住造纸的流程,看谁会观察、能抓住重点。( 播放视频)造纸流程是?(图片出示流程)(砍树——剥树皮——木片与水混合进行蒸煮——纸浆漂白——脱水——烘干——切割。)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造纸过程非常复杂。小小一张纸背后却需要这么多的努力。造纸容易吗?生:不容易。对!来之不易。 (板书:来之不易) 通过自己的用纸情况,了解纸与环保之间的联系。这么来之不易的纸,你一天要用多少张呢?前几天老师发了一个调查表,谁能像这样说说自己一天的用纸情况:我写作业用了多少张,画画用了多少张,卫生纸用了多少张,其他用了多少张,总共用了多少张?(学生汇报)给你的同桌说说吧。根据刚才大家的统计,老师大概估算了一下,平均每天每人至少要用10张纸,我们班56人,每天就要用掉560张(出示本子图片),全校30个班,每天要用16800张。这需要一棵生长20年的大树。 师:原来这张纸并不简单,一张纸背后紧密相连的是一棵树、一片森林。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观察、倾听、思考,发现了纸在生活和学习中——用处很大,知道了纸——历史悠久,更明白了纸——来之不易。听,纸朋友也有话要对大家说: 录音:谢谢小朋友们这么用心地了解我,今天能遇到你们简直太开心了!可是纸朋友还有很多苦恼。下次活动我们继续探索纸朋友的苦与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