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资源简介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 导学重点
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在世界中求发展
三 导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四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五 导学过程
(一 ) 新知自学 学生读课本88到90页填空
1国土 ,区域 大,发展 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改造, 、 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区域之间的 和 ,做到 互补。
2中国是 中的大国。人口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在今后长时间内, 仍是第一位的。
3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 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类又面临着 、 、 等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4我国最大的平原是 ,我国在 , , 地区建立三北防护林。
答案:(1)辽阔 差异 不平衡 扬长避短 因地制宜 联系 合作 优势
(2)发展 众多 较低 发展
(3)全球 人口 资源 环境
(二)合作 探究
1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家乡的区域发展有什么优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
(1)、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区域差异很大。不同的区域,地理条件不同,发展方式也不同。
(2)、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合理改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如: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
(3.)区域合作,请举例子:
如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读图判断三北防护林地跨我国哪三北和哪些省级行政区?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课本88页2题)
2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的区域中求得发展?
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
中国历经15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为什么中国经过千辛万苦一定要加入WTO呢?
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
某型飞机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
(三)知识巩固运用
1.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B.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各种资源分布比较均匀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
2.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作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不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土壤贫瘠,地域广大
C.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数量大 D.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4.关于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洪减灾 B.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促进区域的联系
C.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D.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为了防风固沙
5.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
A.提高粮食总产量 B.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 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6.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
A.没有竞争的世界 B.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C.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D.和平安定,没有战争的世界
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
A.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B.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
C.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D.经济可持续发展
8.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
A.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C.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9.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流行病的防治 C.资源的短缺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0.在国际组织上,我国是( )
A.联合国的一般成员 B.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没有参加任何国际组织 D.参加了所有世界组织
11.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直接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工程是( )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北煤南运工程 ③青藏铁路工程 ④西气东输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