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2课时)

资源简介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第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绘制“H”的经济格局图和长江干流略图等,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二 导学重点:
1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2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
三 导学难点:
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
2长江沿江地带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四 导学方法:
读图法、绘图法、分析法
五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南连 ,北抵 ,跨越了我国的_________个省级行政区,自西向东分别是 , , , 。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______,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月份,而且多______雨。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在黄土高原上,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________,改善_______。
(一)、新知自学 学生阅读课本74到81页填空:
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 ,西至 ,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2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是 气候,地形以 和 为主,地势 。 资源丰富, 运便利,是我国重要的 区, 基础雄厚,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 产业开发地带,并将其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 。
3以 为轴线的沿江地带与贯穿南北的 ,以及 ,构成了英文字母“H”的格局。
4长江沿江地带的 , , , 四大城市,是区域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 和 作用。
(二)合作 探究
1.让学生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图8.17)及76页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完成活动1。
2 活动76页2题。
3活动78页1题。
4体会上海对长江沿江地带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活动80页1和2题)
(三)知识巩固运用
下面有关长江沿岸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贵州省攀枝花市,南北绵延3000多千米
B.长江沿岸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市,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
C长江沿岸地带南北大致在长江两岸30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
D长江沿岸地带东西约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H形”区域
“江面狭窄滩多流急,峭壁高耸,雄伟壮观”所描述的河段位于( )
A.长江源头 B.长江上游 C.长江中游 D.长江下游
我国最大的城市是( )
A.北京 B.重庆 C.上海 D.天津
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黑龙江 B.黄河 C.珠江 D.长江
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凉爽,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较少,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C.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D.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
A.黑龙江 B.长江 C.珠江 D.黄河
长江沿江地带所贮藏的矿产资源中不包括(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铜
下列各项与长江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的发挥无关的是( )
A.南北向的长江的支流 B.南北向的铁路交通干线
C.南北向的公路交通干线 D.夏季风和冬季风
途径武汉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
A.京哈线 B.焦柳线 C.京广线 D.京沪线
下面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①沿江地带的工业等产业可沿着南北向的支流向南北方转移、扩张
②沿江地带的技术可借助南北向的支流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③沿江地带的信息可借助南北向的交通干线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④沿江地带的人才可借助南北向的支流和交通干线向南北方传递、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有关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B.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C沿江地带可将重庆、郑州、南京、上海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D.西部可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小结
课题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特点。
2.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
3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二 导学重难点
1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特点。
2长江沿江地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
三 导学方法:
读图法  角色扮演法
四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
2长江沿江地带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提示从地形、地势、气候、水资源等角度思考)
3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哪些作用?
(一)、新知自学 学生阅读课本82到86页填空:
1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港口是 。
2长江沿江地带的开发,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有:长江上游毁林开荒, 严重,中下游 灾害最为严重。
(二)合作 探究
1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在哪?有哪四大工业基地?看图8.29记忆。
2活动85页1题。
3活动88页2题。
(三)知识巩固运用
1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水陆交通枢纽是( )
A.重庆 B.成都 C.贵阳 D.攀枝花
2关于上海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最大的港口 B.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C.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D.我国的政治中心
3参与构建沿江地带 “钢铁工业走廊”的城市有( )
①上海宝山 ②四川攀枝花 ③安徽马鞍山 ④湖北武汉 ⑤江苏南京 ⑥重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4构成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城市中,不包括( )
A.上海 B.南昌 C.重庆 D.武汉
5近年来,长江沿江地带多发的自然灾害中,不包括( )
A.洪涝 B.水污染 C.地震 D.酸雨
6对长江流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B.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人才众多
C.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便利,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D.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大
D.西部可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7目前我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是( )
A.华东沿海酸雨区 B.西南酸雨区 C.华中酸雨区 D.华北酸雨区
8请将下列工业中心与其相对应的基地名称用直线连接起来:
答案:A——③ B——① C——② D——④
9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四条穿过长江干流,且依次经过宜昌、武汉、南昌、上海的南北向铁路线名称: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2)长江航线与铁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
(3).位于重庆直辖市境内的两大长江支流分别是( )
A.大渡河 B.嘉陵江 C.乌江 D.汉江
(4).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的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
1)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行为有哪些?这些行为造成的危害还有哪些?
2)近年来,除洪水外,长江流域还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3)请你为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献计献策。(一点不算少,多则更好)
答案:1.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2.运量大、运费低 3.BC
4.(1)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同时造成上游土壤退化,水库淤积,防洪能力降低,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淤积,加剧了洪水的危害。水土流失严重,中游(2)如酸雨、水污染等。
(3)(提示)如建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加大法制力度等。
10【2010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真题】39.读“长江沿江地带略图”,回答问题。(12分)
(1)西安的小明准备在暑假期间乘火车经郑州、武汉、长沙到上海看世博会,他需要经过的铁路线依次为陇海线、 线、浙赣线、沪杭线。(1分)
(2)长江沿江地带动起上海市,西到四川省B 市,与贯穿南北的沿海经济区及广大的西部地区大致构成一个英文字母“ ”型经济格局。(2分)
(3)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对整个流域内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结合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填表完成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差异。(4分)
长江沿江地带 上游地区 中下游地区
水能资源
生态环境 严重 灾害频繁
水污染、 污染
(5)图中城市A所在的区域是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工业基地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3分)
【答案】39.(1)京广 (2) 攀枝花 H (3)长江支流大多南北向延伸;铁路干线也多南北向,有利于南北辐射带动
(4)
长江沿江地带 上游地区 中下游地区
谁能资源 丰富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严重 洪涝灾害频发
水污染、会造成大气污染
①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②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③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④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攀枝花、六盘水
B重庆、宜昌
C武汉
D上海、南京、杭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