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8月月考【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2届高三8月月考【全科】

资源简介

(共4页,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 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 价格上涨
2. 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3.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格分别是
A.40元 32元 B.40元 50元 C.30元 50元 D.45元 32元
4(2011高考江苏卷7)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A.属于公共物品 B .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5.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银行信用卡
A.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 B.相当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C.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D.可以获得银行指定额度内的贷款
6.某市实施新的水务管理办法,对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水价, 对工业和服务业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这种水务管理办法有利于
①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④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 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8.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的人大多改成动车。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10. 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
11.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 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 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 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 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1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超标,引起了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这一现象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 ②商品的质量、性能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③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需求增加将扩大食盐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这说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J省《高速公路条例》规定,为了保障车辆正常通行,高速公路收费道口的待交费车辆排队超过 200米时,应当免费放行。这一条例的实施,对高速公路经营者和消费者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有
①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信誉
②增加单位时间车辆通行数量,提高经济收益
③加快消费者车辆的通行速度,提高出行效率
④保持消费者车辆的通行畅通,节省过路费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 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
B. 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 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 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16. H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王某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转移公司财产以逃避公司债务,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王某对公司债务应
A.以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 B.以法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
C.以个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 D.以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
17.紫金矿业重大污染事故、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再次敲响警钟。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下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
①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 ②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③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④规范生产经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19.1980年至1990年,我国GDP保持每年9.5%的增长,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4.3%,就业弹性(就业人口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为0.543。1991年至2000年,就业弹性下降至0.11。2001年至2008年,就业弹性下降到不足0.1。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有
①大力发展服务业 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④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某地采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即出职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等进行平等协商,在此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该制度
①提高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 ②实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保护了劳动者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 ④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某家庭共有闲置资金10万元,其投资理财方案如图1所示。该家庭理财方案的特点是
①采用了多种理财方式,资产组合理 ②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
③有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④储蓄和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决定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 B. C. D.
23.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全为流通股,共5000万股,当银行利率为3%时,该股票的总市值为100000万元。如果银行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期股息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该股票的价格约为
A.18.46元 B. 21.33元 C. 23.08元 D. 24.75元
24.张某有5万美元,他决定将其中2万美元换成人民币,3万美元换成欧元,根据表2四家银行提供的当天外汇报价,张某应选择的银行分别是
表2
银行 汇率 甲 乙 丙 丁
1美元兑人民币 6.5227 6.5248 6.5257 6.5235
1欧元兑美元 1.4235 1.4258 1.4241 1.4222
A. 甲和丁 B. 丙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乙
25.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而消费价格指数为5%,同期居民储蓄仍然大幅增长。对居民储蓄大幅增长的合理解释是
①人们要应对未来住房、养老等支出 ②居民的消费趋于饱和
③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有弹性 ④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 “福”字包含了农、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
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 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7.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 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28.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附近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的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
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
29.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1900元、5000元,结合表3,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表3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234…… 不超过500元的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超过5000元至20 000元的部分……超过100 000的部分 5101520……45
★ 指个人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2000元以后的余额
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 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
30.201 1年4月20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在三亚的免税店试点实施,免税商品受到热捧,销售收入大增。免税商品销售收入的提高,是因为
A.免税商品一般是处于买方市场的商品 B.免税商品一般是需求弹性较高的商品
C.免税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D.免税商品一般是生活必需品
二、非选择题
31.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中的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运用《经济生活》中相关知识,说明图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13分)

32.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13分)
33.近年来,中韩两国的经济合作与交往密切。运用经济常识完成表。(14分)
事例 经济分析
2010年初,韩国发生旱灾,白菜严重减产,白菜价格由年初的每颗1600韩元上涨到9月的12000韩元。2010年,韩国下调从中国进口白菜的关税税率 ①分析韩国政府下调关税的原因(4分)
②分析韩国政府下调对中国白菜市场产生的影响(4分)
2007年,韩国对中国开放了资本市场,到2010年,已有多家公司赴韩国上市发行股票 ③说明中国公司赴韩上市对中国公司的好处(3分)
④说明中国公司赴韩上市对韩国证券投资者的好处(3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非选择题
32.面向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3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竞争优势。(3分)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4分)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3分)(共 4 页 满分150分)
第I卷(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
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A.Take a rest. B.Go to a party. C.Meet his boss.
2.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He has been caught copying a report.
B. He is not free at the moment.
C.He won’t leave till the last minute.
3.What is the woman concerned about
A.Her health. B.Her character. C.Her appearance.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The fridge will be fixed. B.The room will be warmer. C.The lights will be switched on.
5.What does the man imply
A.The woman already has too many shoes.
B.The new shoes do not look good enough.
C.He doesn’t care where to put the new shoe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
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oesn’t the man want to fly
A.He wants to enjoy the scenery. B.He thinks it’s dangerous. C.He likes taking the bus.
7.Which means of transport does the woman prefer
A.The bus. B.The train. C.The ca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y is the woman worried
A. She doesn’t know what to read.
B. She hasn’t finished her task.
C. She has no time to write her book.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has been to Europe with the woman.
B. He has forgotten to write his reports.
C. He has finished reading all the book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helps to impress the interviewer in the first place
A. Appropriate body language. B. Excellent memory. C. Natural voice.
11. What should the man do before the interview
A. Practice handshaking.
B. Recite the answers to possible questions.
C.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any.
12. What advice does the woman offer about the topic of salary
A. Not to mention it at the first interview.
B. Not to bring it up in a roundabout way.
C. To let the interviewer mention it next tim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How does the man kill time
A. By eating potato chips. B. By watching TV. C. By taking a walk.
14. What does the woman dislike
A. The square. B. The parks. C. The city.
1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A. Entertainment. B. Income. C. Quietness.
16. What do the man and woman disagree on
A. Whether the city needs a symbol.
B. Whether the amusement park should be built.
C. Whether the square is a good place for a walk.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kind of English lessons does the speaker recommend
A. Examination skills. B. Reading and writing. C.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8. How can a learner take the lessons when he is not online
A. By using the downloaded sound files.
B. By making conversations with others.
C. By reviewing words, phrases and idioms.
19. What is mentioned as an advantage of the speaker’s online course
A. It improves learners’ English skills quickly.
B. It offers learners better study methods.
C. It helps learners to make friends.
20. What’s the speaker’s idea about learning English
A. Being confident in learning. B. Learning English little by little. C. Having clear learning goal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The World Expo is like great stage for cultural exchange, bringing people into closer contact with _____ rest of the world.
A. a; 不填 B. the; 不填 C. a; the D. the; the
22. Those who suffer from heavy headache will find they get ______ from this medicine.
A. relief B. safety C. defense D. shelter
2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 ! It is not my style to help people cheat.
A. No problem B. No way C. No wonder D. No doubt
24.I got caught in the rain and my suit _____.
A. has ruined B. had ruined C. has been ruined D. had been ruined
25. My brother can ride a horse and swim, and he can shoot _______.
A. as well B. also C. as well as D. either
26. It still remains _______ whether he will be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he Olympics.
A. seeing B. see C. to see D. to be seen
27.Look out! Don’t get close to the house, ______ the roof is under repair.
A.whose B.which C.of which D.that
28.I _____ in London for many years, but I’ve never regretted my final decision to move back to China.
A.lived B.was living C.have lived D.had lived
29. Som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re is no doubt ____ a cure for AIDS will be found.
A. which B. that C. what D. whether
30. All the doctors in the hospital insisted that he badly wounded and that he at once.
A. should be; be operated on B. were; must be operated on
C. was; should be operated D. was; be operated on
31. Don’t respond to any e-mail __ personal information, no matter how official thay look.
A. searching B. requesting C. asking D. questioning
32. _______ I toured Zhangjiajie, I was deeply impressed with its beautiful scenery.
A. For the first time B. At first C. It was the first time D. The fist time
33. -- Can I help you
-- I’d like a room with a bath. How much do you _______
A. offer B. afford C. charge D. spare
34.-- I’ve never found a better job.
-- .
A.Congratulations B.Too bad C.I don’t think so D.Don’t worry
35. If you don’t sign up for the game, _____.
A. I don’t go either B. neither will I C. so will I D. nor do I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My husband hasn’t stopped laughing about a funny thing that happened to me. It is funny now but it wasn’t at that time.
Last Friday, after doing all family 36 in town, I wanted a rest 37 catching the train, so I bought a newspaper and some chocolate and went into the 38 coffee shop—that cheap, self–service place with long 39 to sit at. I put my heavy bag down on the floor, put the newspaper and chocolate on the table to 40 a place, and went to get a cup of coffee.
When I came back with the coffee, there was someone in the next 41 . It was one of those wild-looking youngsters, 42 dark glasses and worn clothes, and 43 colored bright red at the front. Not so unusual these days. What did 44 me was that he had started to eat my chocolate.
Naturally, I was unhappy. However, to avoid 45 —and really I was rather 46
about him, I just looked down at the front page of the newspaper, tasted my coffee, and
took a bit of chocolate. The boy looked at me 47 , then he took a second piece of my chocolate. I could 48 believe it. 49 I didn’t dare to make an argument(争论). When he took a 50 piece, I felt more angry than uneasy. I thought, “Well, I shall have the last piece”. And I got it.
The boy 51 me a strange look, then stood up. As he left he shouted out,” This 52 is crazy.” Everyone stared. That was embarrassing(令人难堪的)enough, but it was worse when I finished my coffee and got ready to 53 . My face went red—as red as his hair—when I 54 I’d made a mistake. It wasn’t my chocolate that he had been taking. There was mine, unopened, just 55 my newspaper.
36. A. cooking B. shopping C. running D. reading
37. A. after B. as C. before D. while
38. A. airport B. park C. station D. hotel
39. A. bridges B. tables C. desks D. fences
40. A. keep B. make C. take D. have
41. A. room B. seat C. chair D. door
42. A. on B. with C. by D. between
43. A. hair B. head C. hands D. eyes
44. A. frighten B. worry C. encourage D. surprise
45. A. matter B. thing C. danger D. trouble
46. A. difficult B. excited C. uneasy D. worried
47. A. quickly B. happily C. closely D. friendly
48. A. seldom B. nearly C. almost D. hardly
49. A. However B. So C. Still D. Though
50. A. second B. third C. fourth D. fifth
51. A. gave B. kept C. took D. turned
52. A. woman B. man C. boy D. kid
53. A. run B. prepare C. calm D. leave
54. A. guessed B. realized C. said D. regretted
55. A. in B. with C. under D. for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One morning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go, I entered the Track Kitchen, a restaurant where everyone from the humblest(卑微的) to the most powerful came for breakfast. I noticed an empty chair next to an elderly, unshaven man, who looked somewhat disheveled. He was wearing a worn-out hat and was alone. I asked if I might join him. He agreed quietly and I sat down to have my breakfast.
We cautiously began a conversation and spoke about a wide rang of things. We never introduced ourselves. I was concerned that he might have no money and not be able to afford something to eat. So as I rose to go back to the counter and buy a second cup of coffee, I asked,
“My I get you something ”
“A coffee would be nice. ”
Then I bought him a cup of coffee, We talked more, and he accepted another cup of coffee, Finally, I rose to leave, wished him well, and headed for the exit. At the door I met one of my friends. He asked,
“How did you get to know Mr. Galbreath ”
“Who ”
“The man you were sitting with. He is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Churchill Downs.”
I could hardly believe it. I was buying, offering a free breakfast, and feeling pity for one of the world’s richest and most powerful men!
My few minutes with Mr. Galbreath changed my life. Now I try to treat everyone with respect, no matter who I think they are, and to meet another human being with kindness and sincerity.
56.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disheveled” mean
A. Unfriendly. B. Untidy. C. Gentle. D. Kind.
57. The author bought coffee for the old man because .
A. he thought the old man was poor B. he wanted to start a conversation
C. he intended to show his politeness D. he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old man
58. How did the author probably feel after he talked with his friend
A. Proud. B. Pitiful. C. Surprised. D. Regretful
59. What is the message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story
A. We should learn to be generous. B. It is honorable to help those in need.
C. People in high positions are not like what we expect.
D. We should avoid judging people by their appearances.
B
Very few people were coming to eat at the White Rose Restaurant, and its owner did now know what to do. The food in his restaurant was cheap and good. But nobody seemed to want to eat there.
Then he did something that changed all that, and in a few weeks his restaurant was always full of men with their lady friends. Whenever a gentleman came in with a lady, a smiling waiter gave each of them a beautiful menu. The menu looked exactly the same on the outside, but there wa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inside. The menu that the waiter gave to the man gave the correct price for each dish and each bottle of wine, while the menu that he gave to the lady gave a much higher price. So when the man calmly ordered dish after dish and wine after wine, the lady thought he was much more generous than he really was.
60.Why didn’t people come to the White Rose Restaurant to eat first
A.Because the price was high. B.Because the food was too cheap.
C.Because the food was not good. D.The passage didn’t mention.
61.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people who eat at this restaurant are mostly .
A.poor old people B.rich young people
C.men with their girl friends D.parents with their children
6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when men with their girl friends eat at this restaurant, the food was paid .
A.always by the ladies only B.always by the men only
C.sometimes by the ladies D.either by the men or by the ladies
63.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generally speaking, .
A.men are more generous than women B.women are more generous than men
C.men like their lady friends to be generous. D.women like their men friends to be generous
C
Doctors say anger can be an very harmful emotion(情绪)unless you learn how to deal with it. They warn that angry feelings can lead to heart disease,stomach problems,headaches, emotional problems and possibly cancer.
Anger is a normal emotion that we all feel from time to time. Some people express anger openly in a calm reasonable way. Others burst with anger,losing control of themselves. But other people repress their anger. They cannot or will not express it.
For years many doctors thought that repressing anger was more dangerous to a person’s health than expressing it. They said that when a person is angry,the brain gives off the same hormones(激素)that are produced during tense situations. They speed the heart rate,raise blood pressure,or sugar into the blood and narrow the blood vessels(脉管)to the interstices(空隙). In general,the person feels excited and ready to act.
Doctors said that repressing these feelings only makes the feelings continue. And this can lead to many medical problems. Doctors thought a person could prevent these problems by letting the anger out by expressing it freely. But recently some doctors held a different view. They said that people who express anger repeatedly and violently did become,in fact,more and not less angry.
They said this,too,can cause medical problems.
Some doctors say that both repressing and expressing anger can be dangerous. They believe that those who express anger violently may b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heart disease, and they believe that those who keep their anger inside may face a greater danger of high blood pressure.
Doctors say the solution(解决办法)is learning how to deal with anger. They say the first step is to admit that you are angry and to recognize the real cause of the anger,and then decide if the cause is serious. If it is,they say:“Do not express your anger while angry. Wait until your anger has cooled down and you are able to express yourself calmly and reasonably. ”
64. What does the phrase repress anger mean
A.Forget one’s anger. B. Express one’s anger openly.
C.Treat one’s anger calmly and reasonably. D.Keep one’s anger inside.
65. Repressing anger is considered to be dangerous because of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that _____.
A. the heart rate increases B. the blood pressure rises
C. the blood contains sugar D. some blood vessels become thinner
66. When you get angry,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uld you do for the good of health
A. Repressing the anger. B. Expressing the anger.
C. Learning how to make a deal. D. Treating the anger properly.
67. What is the central topic of this passage about
A.The different ways of dealing with anger. B.The dangers of anger and the solution.
C.New medical discoveries. D.The argument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views about anger.
D
  The following are four forms about medicine. How to use the medicine is very important. Never take any by mistake.
  1)Take the medicine with water, followed by one tablet every eight hours, as required. For further night - time and early morning, take two tablets at bedtime. Do not take more than six tablets in 24 hours. For Children six to twelve years old, go to your doctor for advice. Reduce dosage if nervousness, restlessness or sleeplessness takes place.
  2)Each pill of the medicine taken three times every day for fourteen years old. As usual, a pill 6∶00 a. m., before breakfast, one before 11∶00 and one before sleep. Not for children under six years old and old persons with heart attack.
  3)The medicine for a person with a fever. Once two pills a day before sleep for adult. Not take the medicine without fever. Half for Children under 12 years old. Children with a high fever, go to see a doctor.
  4)The medicine taken three times a day, once five pills for adult with a cold. Half of the pills for children 10 years old. Take the medicine before breakfast, lunch, supper or before sleep.
68.Obviously a kind of medicine can’t be proper for _____, judg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 children over twelve years old B. some old persons with a fever
 C. some old persons with heart attack D. neither adults nor heart attack
69.When a person has a cold, he had better ________ .
 A. have about more than fourteen pills a day B. have twice a day
 C. have four times a day D. have nine pills a day
70.How many kinds of medicine are used for the children six years old
 A. All of them. B. Three kinds of medicine. C. Two kinds of medicine. D. Almost not any medicine.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You need the right college
What’s out there How can you learn all of America’s colleges How do you find the best match— the best college for you Big or small, conservative or liberal, private or public— 71 .
Researches are essential for making a good college decision. 72 Don’t easily believe what others say, such as “Someone told me that Colorado College is too small” and “Someone told me that Michigan is too big.” Every college has something for someone. 73 Just because you have heard the name of a college it does not mean it will be a good place for you.Just because you have not heard the name of a college it doesn’t mean that you will not like it.
74 That means in these colleges you can fit in with the other students, find the level of education you need and feel good on campus.Researching the colleges means finding several colleges where you really want to go.
One quick way to research the colleges is to take a virtual (虚拟的) tour of the college on your computer. 75 Check out the hundreds of colleges on these two websites.When you find one that sounds like a place you would like to be, check out its website and learn more.Make a list of 20 colleges and then choose a short list of 10.
1.www.campustours.com 2.www.youniversitytv.com
A.There is no college that is wonderful for everyone.
B.Here are the two top websites to get you started.
C.Get your parents involved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D.That means collecting information from many sources.
E.Don’t take too much time doing your research.
F.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consider.
G.There are many colleges where you will be happy.
第II卷(共3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This term we 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 Mr.Zheng, which often says,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a person who does all that he can make himself unnecessary.” At the beginning, we all felt puzzling at his words, but gradually we came to accept Mr.Zheng as a greater teacher.Above all, he has a special way to make ourselves interested in his class.Beside, he always gives us some advice on what to learn English better.“The purpose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he said, “are to be able to use it freely in our daily life.Try your best to practice English both in and out of class, you will surely make a great progress.”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作为高三学生,你肯定经历过多次考试,体验过成功,也遭遇过失败。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内容,简要概述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对考试失败的两种态度,并结合自身实际,说明你的观点。
态度一 态度二 你的观点
当考试结果不尽人意时,情绪低落,丧失信心,不再继续努力。 当考试失败时,分析并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自己,增强自信,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南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8月份月考英语答案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参考范文:
八月月考听力原文
Text 1
W: You look tired. Did you sleep well
M: No. My Friend and I had a party the whole night.
M: You should go home and take a rest.
M: I know, but my boss wants to see me right now.
Text 2
W: May I have a word with you
M: You’ve called me at a bad time. I’m writing a report and have to finish within an hour.
W: You really like leaving things to the last minute.
M: I know this is terrible habit.
Text 3
W: Steven, I finally decisided to go on a diet.
M: Good for you, but don’t push yourself too hard, Lucy.
W: You are right, but summer is coming, and I do wish to look smart sooner.
M: You are smart already. You see, you are clever and quicky mind.
Text 4
W: My goodness! It’s freezing here in the room.
M: I’m sorry, mam, it’ll be OK as soon as I turn the heating on.
Text 5
W: Darl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new shoes
M: Hmm, I’m wondering where you are going to put them when you are not wearing them.
Text 6
M: How are we going there Have you decisided yet
W: Should we fly It’s fast.
M: But if we fly, we’ll miss the beautiful scenary.
W: You are right. Then forget about airplanes.
M: Let’s drive then. We can rent a car.
W: Drive That sounds dangerous.
M: Then the only other choices are train or the bus. I’d like to see what American buses like.
W: They are not as nice as trains.
Text 7
W: How are you, John.
M: I’m OK. And you, Carol
W: Oh, busy. I’ve been working on those book reports for ages.
M: Me too. Have you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s
W: I haven’t, and I’m so worried. What about you
M: I already have, but writing is going so slowly. I feel like I’ll have to read all the books again. I’m so forgetful.
W: Really Well,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you are finished
M: I don’t know. I hope I can go to Europe and relax.
W: So do I.
Text 8
M: Can you give me some tips on my coming interview
W: The first thing is try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M: How do I do that
W: First, firmly shake the interviewer’s hand while greeting him or her with a smile. Be sure to keep eye contact.
M: Ah, body language is really important, isn’t it
W: Yes. The soncend thing is to have confidence. You get confidence from being prepared.
M: What should I do for that
W: Learn a little bit about the company before the interview. Also think of possible questiones and answers.
M: Should I recite my answers
W: No, you should sound natural when you speak.
M: Should I ask about the salary
W: No. You’ll let them bring up the topic of money, or else wait for a second interview.
Text 9
M: Hi, Windie.
W: Oh, Jonny. How are you doing, busy
M: No, not at all. I’ve been a couch potato lately, killing time by watching TV. Oh, by the way, did you hear the news
W: No, what is it
M: They are going to turn the city square into amusement park.
W: Wonderful! I’m glad that big ugly thing will be gone.
M: You really are In my opinion, the square is 100 times better than any amusement park.
W: I don’t see why.
M: The square is a symbol of our city and it is a nice place to have a walk for everybody.
W: Well, I don’t know if that huge and boring thing can be our symbol, but I know for sure the city has tens of parks where you can take a nice walk.
M: I know what you mean, but don’t you think we will no longer have peace and quiet once the amusement park opens
W: Does that matter To me, more importantently, the amusement park means employment.
M: So what
W: Income. If you have income, you have money to spend, and in turn, it’ll create more jobs.
Text 10
Hello. My name is John Williams. I am am English teacher, and I have started an English website to help you improv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My online English lessons take just 5 to 10 minutes each day to complete and there are no advertisements to take your attention away. You can also download the sound files to the computer and exercise them and take you lessons again anytime. I’ve designed the online English course to be a very easy, cheap and quick way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speaking, listening and composition skills, and also to improve your listening scores in English exams.
Every day you’ll learn some new English vocabulary, idioms and phrase of verbs, and you’ll feel more confident in working and making friends in English. You will also learn correct English pronunciation. I always make sure my online English lessons are short, interesting and easy to remember. My idea of learning English is that it is best for to learn a little each day and remember it clearly. This idea doesn’t mean a new method, but instead it is a concept I hope you can accept. Whether you are taking other English classes or not and no matter what methods you are use I can help you to achieve your English learning goals.本试卷共5页,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分第I卷和第II卷,其中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请将其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考试时,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I卷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50题。共,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如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  B.支原体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繁殖等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为: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则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4、(2011·东北师大附中检测)为防控甲流在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我国科研人员已经研制生产出预防甲流的疫苗,并开始在人群中使用,下列关于甲流病毒和甲流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流病毒结构简单,只含有DNA和蛋白质
B.甲流病毒在空气中可大量繁殖
C.为防止培养病毒的培养基被杂菌污染,需要用高温对培养基进行彻底的灭菌处理
D.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同样有可能感染季节性流感
5.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生物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  )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中的基因控制的
C.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
D.合成蛋白质时都是在细胞核内转录
7.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减少是细胞癌变的基本特征之一
B.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水生成,水也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D.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磷脂和水
8.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及其化合物中不具有放射性的是(  )
A.脱氧核糖   B.核膜 C.ATP D.tRNA
9.实验材料的选择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下列相关实验材料选择正确的是(  )
A.苹果汁用于脂肪的鉴定实验 B.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用于观察线粒体
C.鸡的红细胞悬液用于观察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过氧化氢酶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0.广告语“聪明的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 )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11.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
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
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
时间(ms) 0 30 60 90 120 150 180
钙含量(mmol/mL) 0 7.8 2.2 0.5 0 0 0
肌肉力量(N) 0 2.0 5.0 3.5 2.1 0.5 0
12.某三十九肽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 )
A.肽键数目减少8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减少
13.如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该分子形成过程中,产生了153个水分子
C.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侧链基团含硫
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1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在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正方体琼脂块的体积是无关变量
C.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15.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sc,它们的比较如下表:
朊病毒蛋白 项 目        PrPc PrPsc
空间结构 螺旋为主 折叠为主
溶解度 高 低
致病性 不致病 致病
肽链氨基酸排列顺序 相同
因此可以推知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核苷酸排列顺序以及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分别是(  )
A.不相同;溶解度不同 B.不相同;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
C.相同;空间结构不同 D.相同;组成氨基酸的数量不同
16.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 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则系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水 C.神经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1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脱脂和低脂食品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但是脂质也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成分,在人体内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内的脂质具有的生理功能(  )
A.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 B.是构成细胞膜等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C.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D.催化体内能源物质分解,利于机体抵御寒冷天气
如图是油菜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B.种子萌发时,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元素增加
C.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很高
D.种子萌发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可溶性糖
20.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21.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下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为脱氧核糖
22.生物体中能产生多糖的场所是(  )
①肝脏 ②骨骼肌 ③高尔基体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2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位于细胞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4.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葡萄糖、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C. 氨基酸、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DNA
25.右图中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与复制的场所
26.如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2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 ATP分子中的“A”指腺嘌呤
C. ATP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D. 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28.图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先上升后下降
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29.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下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B.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无尿素,推测其是细胞代谢的产物
C.若在培养液中测到催化氨基酸转化的转氨酶,说明肝细胞进行了分泌
D.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
30.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l0×时,视野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0个 B.4个 C.8个 D.16个
31.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有无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7℃中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实验②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下图甲、乙分别是洋葱根尖在不同含氧量及不同底物浓度情况下(其他条件适宜),从含硝酸钾的全营养液中吸收NO的吸收速率曲线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
B.b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载体的数量有限
C.c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D.d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浓度太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33.如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则可判定( )
A.不是乳酸发酵 B.是无氧呼吸 C.不是酒精发酵 D.是有氧呼吸
34.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 与酶活性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 A 上的 b 点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C.曲线 B、C 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 Ph D.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35.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有DNA。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 )
36.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得到沉淀的酵母菌细胞,将沉淀的酵母菌细胞进行如下处理:向甲、乙、丙3个试管中同时滴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37.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8.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9.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呼吸的环境条件是(  )
A.低O2、高CO2、零上低温 B.低CO2、高O2、零下低温
C.无O2、高CO2、零上低温 D.低O2、无CO2、零下低温
40.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1、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2.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
A.3:4  B.4:3 C.1:2 D.2:1
43.如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其中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a表示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主要移动方向B.b表示神经细胞在静息时Na+的透性的变化
C.c能解释海带内的碘的浓度要比海水的碘高很多
D.海水盐浓度较高,c表示海水鱼的鳃向外泌盐
右图中①—④表示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一定是高等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B.合成酶的过程需要①、②、③、④的参与
C.结构①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D、结构①和④都含有RNA
45.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46.在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
A.蛋白质 B.糖元 C.脂肪 D.核酸
47.存在于细胞膜上,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起“联络作用”的文字或语言的是( )
A.磷脂分子 B.蛋白质分子 C.糖蛋白 D.载体
48.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 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49. 6.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试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加入物质 适量唾液 锈铁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盐酸
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D.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50.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许多葡萄糖单体连接而成的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第II卷
(3道非选择题,共30分)
(每空1分,共10分)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得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其他元素组成
A. 。E
(2)D为 ,它彻底水解的产物是 。
(3)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 ,从A分析是由于 。
(4)④反应过程为 ,若b的平均分子量为r,通过④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数目是 。
(5)染色体是 的主要载体,它主要分布在 里。
2.(每空1分,共8分) 如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二中遗传特性与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填标号)
(2)图一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标号)。
图一细胞可能是 细胞。
(3)图一中分解葡萄糖的结构是________(填标号),与丙酮酸进一步反应相关的酶分布于________(填标号)。
(4)图二中能够合成葡萄糖的结构是________(填标号)。
(5)图二细胞能否用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每空1分,共12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 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 b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不移动 d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向左移 f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②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 mol,而释放的CO2为9 mo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倍。
高三生物8月份月考试题答案
Ⅰ卷
Ⅱ卷
1.(每空1分,共10分)
2.(每空1分,共8分) (1)⑧ (2)③⑤⑥ 效应B  (3)④ ④⑥ (4)①
(5)不能 该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具有分裂能力
3.(每空2分,共12分)说明:1、本次考试共4页、24个题,满分100分。
2、选择题部分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部分用碳素中性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O-16 Cu-64 Fe-56 Na-23 Al-27 Mg-24
Ⅰ卷(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盐酸 B、液氯 C、碘酒 D、漂白粉
2、NA代表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17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D、2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
3、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K+、Na+、SO42—、S2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
4、向50 mL18 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 在0.45和0.90mol 之间 D、 大于0.90mol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 B·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mol D·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6、下列物质不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HClO B、BaSO4 C、Mg(OH)2 D、H2SO3
7、下列保存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单质铝可敞口保存于空气中 B、硅酸钠溶液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试剂瓶里
C、少量金属钠可存放在煤油里 D、浓硝酸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里
8、下列除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铁粉中混有铝粉:加入过量盐酸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B、SO2中混有HCl:将其通入水中
C、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加入适量NaOH溶液
D、Al(OH)3中混有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9、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
                          10、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两份铝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2 B. 1:3 C. 3:2 D. 1:1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 O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分子数为NA
B.3.6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C.一定条件下,6.4g铜与过量的硫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常温下,1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所含溶质分子数小于NAA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少量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OH—=HCO3—
B.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HCO3—+H+=CO2↑+H2O
C.硫化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2H2O H2S+2OH—-
D.铜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Cu+2Fe3+=2Fe2++Cu 2+
13.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干燥SO2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O2
C.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D.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3C与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淀粉、明矾属于纯净物,矿泉水、食醋属于混合物
C.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D.通过滤纸过滤可以得到Fe(OH)3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
15、下列指定溶液中,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pH=1的溶液中:K+、Fe2+、C1—、NO3—
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NH4+ 、SO42— 、C1—、HCO3—
C.在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C1—、Na+、SCN—
D.由水电离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Ba2+、Na+、C1—、Br—
16、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 )
编号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O32—+2CH3COOH = CO2↑+ H2O+2CH3COO— 错误,碳酸钙是弱电解质,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B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 错误,碱过量,应生成AlO2—
C NaHCO3的水解 HCO3—+H2OCO32—+H3O+ 正确
D 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反应 2Fe2+ + 2Br—+ 2Cl2 = 2Fe3+ + Br2 + 4Cl— 正确
17、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结论或解释
① 将40 g NaOH溶于1 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② 向盛有1mL 0.1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1 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 0.1mol·L-1 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常温下,S(AgCl) < S(AgI)
③ Mg(OH)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NH4Cl溶液 NH4Cl水解显酸性,Mg(OH)2与H+发生反应
④ 某盐NaX溶液pH > 7 酸HX为弱酸
⑤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⑥ 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l片和Cu片,前者没有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还原性Al < Cu
⑦ BaSO4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差 BaSO4是弱电解质
A.①⑤⑥ B.④⑤ C.③④⑥⑦ D.③④⑤⑦
18、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NaOH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b处NaOH的体积为1L),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NaOH的浓度为0.6 mol/L B、在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
C、在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 D、图中线段oa : ab=5 : 1
19、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Ba2+------------气体法 B.Cl— -----------沉淀法
C.Fe3+-----------显色法 D.NH4+-----------气体法
20、将9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1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剩余4.8 g金属;继续加入1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C.第一次剩余4.8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100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
Ⅱ卷(非选择题)
21、某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NH4+、Mg2+、Na+、Fe2+、Ag+、OH-、Cl-、I-、
NO3-和SO42-等离子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时,试纸呈深红色。
(2)取溶液少许,加入足量CCl4,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加入足量氯水,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紫色。
(3)向(2)所得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另取原溶液,调节pH使其呈中性后,滴加NaOH溶液,开始得白色沉淀;接着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后给滤液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一)由此判断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离子。
(二)判断有无I-所应用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三)判断有无Mg2+所应用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四)在不能确定的离子中,如何检验其中的阳离子?写出试验名称及判断依据的现象。
22、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
(2)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 、灼烧、 、称量。
(4)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5)该小组有些同学认为用KMnO4溶液滴定也能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5Fe2+ + MnO4— + 8H+ = 5Fe3+ + Mn2+ + 4H2O)
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 mL,配制时需
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的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____________。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浓硝酸
23、由amolFe+bmolFe2O3组成的混和物,用足量的盐酸溶解。
随着a/b的不同,反应产物各不相同。按照a/b的不同比值,结合有关氧化还原的反应竞争顺序,填写下列表格内容。表格可不填满,
若不足可添加表格。
a/b 氧化还原反应主要产物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24、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元素中,A、B、C、M是单质。M是一种日常常用金属,有关转化如图:
请回答:
(1)元素M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周期, 主族。
(2)①写出B与C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写出M与F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将1mol E和1mol碳酸氢钠混合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加热至30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写①出容器内残留的固体物质名称及其物质的量。

②写在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选择题(50分)
21、(每空2分,共10分)
(一)NH4+、Mg2+、I-; -
(二)2I-+Cl2=2Cl-+I2 (三)Mg2++2OH-=Mg(OH)2↓
(四)焰色反应(2分),观察是否有黄色火焰。(2分)
22、(共12分)
23、(14分,每个1分,)
a/b 氧化还原反应产物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a/b<1 FeCl2 Fe2O3+6H+=Fe3++3H2O;2Fe3++Fe=3Fe2+
a/b=1 FeCl2 Fe2O3+6H+=Fe3++3H2O;2Fe3++Fe=3Fe2+
a/b>1 FeCl2 H2 Fe2O3+6H+=2Fe3++3H2O;2Fe3++Fe=3Fe2+;Fe+2H+=Fe2++H2↑
24、(1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的选项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上或填在第Ⅱ卷答题栏上。)
1.已知A={x|y=x,x∈R},B={y|y=x2,x∈R},则A∩B等于( )
A.{x|x∈R} B.{y|y≥0}
C.{(0,0),(1,1)} D.
2. 已知,,若,那么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可能是( )
3.函数f(x)=x2+2(a-1)x+2在区间(-∞,4]上递减,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3,+∞] B.(-∞,-3)
C.(-∞,5] D.[3,+∞)
4. 函数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当时,则当时,的表达式为
A. B.
C. D.
5.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06.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7.函数的图像( )
A关于x轴对称 B 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 关于直线对称
8. 下列图像表示的函数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9. 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10. 已知函数满足,则的解析式是
A. B.
C. D.
11.已知条件p:(x+1)2>4,条件q:x>a,且 p是 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3 D.a≤-3
12.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2 B.2-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用“”从小到大排列,,,_______
14.的值为 _____________
15. 已知,则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
16.已知函数,则的值是 .
http://wx.jtyjy.com
三.解答题(共70分)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 f(x)=在[1,+∞)上为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指数函数,当时,有,解关于x的不等式
19..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若函数的图象经过P(3,4)点,求a的值;
(2)比较大小,并写出比较过程;
(3)若,求a的值.
20(本题满分12分)
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
(1)求实数a,b,并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2)判断在(-1,1)上的单调性,并用定义证明你的结论;
(3)写出的单调减区间,并判断有无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有,写出最大值或最小值。(本小问不需要说明理由)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幂函数满足。
(1)求实数k的值,并写出相应的函数的解析式;
(2)对于(1)中的函数,试判断是否存在正数m,使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5。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ax3+bx2+cx在x=±1处取得极值,且在x=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3.
(1)求f(x)的解析式;
(2)若过点A(2,m)可作曲线y=f(x)的三条切线,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理科数学答案
答案1-5BCBBD 6-10CBcAB 11—12AC
18. 解:∵ 在时,有, ∴ 。
于是由,得,
解得, ∴ 不等式的解集为。
⑵当时,;
当时,. …………………………………… 6分
∵,∴.
即.
当时,在上为减函数,
∵,∴.
即. ……………………………………… 8分
∴.
∴, ……………………………………… 10分
20. 解:(1)是奇函数,。
即,,………………2分
(2)任取,且,
,………………6分

,,,,
当,x=-1时,,当x=1时,。…………………………12分
21.(1)对于幂函数满足,
因此,
解得,………………………………………………………………3分
因为,所以k=0,或k=1,
(2)函数,………………7分
由此要求,因此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
当时,,
因为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5,
解得满足题意。………………………………………………………12分
22. 解:(1)f′(x)=3ax2+2bx+c
依题意
(2)设切点为(x0,x03-3x0),
∵f′(x)=3x2-3,∴f′(x0)=3x02-3
∴切线方程为y-(x03-3x0)=(3x02-3)(x-x0)
又切线过点A(2,m)
则g′(x)=-6x2+12x=-6x(x-2)
由g′(x)=0得x=0或x=2
∴g(x)在(-∞,0)单调递减,(0,2)单调递增,(2,+∞)单调递减.
∴g(x)极小值=g(0)=-6,g(x)极大值=g(2)=2
画出草图知,当-6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6,2).特别提醒:
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请将单选题1、2、3、4、5、6、12、13、14的答案涂在小答题卡1至9的位置上,其它题目在答题纸上作答,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请监场老师将答题纸和作文纸分别装订,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虽观点各有差异,但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朴素而精辟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在今天,这些思想,特别是“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的思想依然对我们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深,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怎样的变化细微,都要穷研而知之。唯此,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在当时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遵循自然法则,又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易传》又提出“裁成辅相”说:“天地交泰。后 (君)以财(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传统的天人和谐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人生要“顺天”,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目标。
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向来主张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重视自然资源的作用。自然资源是自然奉献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资源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格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直接间接地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功用价值。除了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价值外,其功能和用途的多样性还决定了具有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森林所提供的防护、救灾、净化、涵养水源等生态价值以及自然景观、珍稀物种、自然遗产等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等等。
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又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原文有关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关于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现象。
B.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种“天人观”,都普遍认为天与人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虽然它们的观点都有所不同。
C.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格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
D. 只要想办法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的存量,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就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
2.下列对《易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易传》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思想,其中的天人和谐的思想,对我们今人的为人处世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B.只有深入、细致地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才能够通天下之志,才能够成天下之务。
C. 《易传》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D.《易传》中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下列对《易传》中的“天人和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实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必须要在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顺应自然。
B.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人既不屈从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人要参与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
C.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达到天人和谐。《逍遥游》中的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就体现了这一观点。
D.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然而,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正如《象传》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 循吏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彦光忧瘁 瘁:劳苦,憔悴
B.母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C.未几,起令视事 视事:治事,任职
D.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将:将要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是( )
①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②合境大安,奏课连最 ③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④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A.②⑤⑥ B. ①③⑤ C. ①②⑥ D. 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5分)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晋书 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②《左传 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8.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
9.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5)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6)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的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根据作者陈村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6分)
(4)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语言表达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B.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C.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只有把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多地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保障绝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就能杜绝和减少盲目择校的现象。
B.春节期间,虽然相关部门强化了监管力度,但还是有多家商场被曝光缺斤短两、鱼目混珠、借机涨价等不法行为。
C.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主要原因是劳动者的高素质和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决定的。
D.当代大众文化以其消遣娱乐作用满足了人的感性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理性的压抑,因此具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
1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站在政治的立场,我们曾批评过孟子的义利之辨, 。
①他把一个属于道德的原则,予以扩广越位地运用了
②义利之辨不仅是保住人格的一道防线
③那是因为
④站在道德的立场
⑤且是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之间辨识的一个标准
A.④①③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③①
15.请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出现具体数字,字数在30字以内(包括标点)。(5分)
周日落下帷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184天的参观人次达到7,308.44万,上海证券报周一引述中国旅游研究院初步统计数据称,此次世博会带来的直接旅游经济收入将超过800亿元人民币。
报导指出,本次上海世博会超越了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6,400万参观人次的最高纪录,其中海外游客超过35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超过103万人,平均每天有将近40万人进出世博园,高峰客流60万-80万人,极端客流超过100万人。
超大客流也给世博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陈信康表示,游客的餐饮、购物支出都大大超过了原来的预期,“实际收入应该超过一年前预测的468.64亿元。”
此外,由于世博机遇,上海市消费品市场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除1月份外,其馀各月增速均超过15%。而在世博游客大量集中来沪的影响下,上海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也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16.8%。其中6-9月的单月增速更是超过25%。
16.兔年央视春晚上,台湾演员林志玲对魔术“空箱大变活人”进行了揭秘,从而引发了观众对魔术揭秘的讨论,有人表示赞成,有人表示反对。对魔术揭秘你有何看法?请阐明理由。要求:从观众和魔术从业者两方面阐述。(6分)
六.写作(60分)
17、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孩提时,我摔倒了 / 嚷着要大人抱起我
妈妈说,有人帮你是你的福运 / 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
失恋时,我流泪了 / 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
妈妈说,有人相伴是你的福运 / 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
年老时,疾病宣判了我的生命期限 / 我对孩子说,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终/要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
这首诗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将:带领)
5.C(④和⑤不属于梁彦光的治理效果。)
(2)有一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欢酗酒,侍奉父母欠缺礼数,被堂弟告到公堂。(“亲”“阙”“从弟” 、被动句式各1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景物描写视听结合、动静结合,颇见匠心。(2分)“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二者不可得兼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犹抱琵琶半遮面 (6)奈何取之尽锱铢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1)B(3分)E(2分)C(1分)其它选项不得分。
(2)①史铁生是一个残疾多病站不起来但是心灵上最挺拔正直的人。(2分)②史铁生是一个超越了自身的苦难爱自己,爱世界,知道感恩,知道生命意义的人。(2分)③史铁生是一个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的最勇敢的人。(2分)
【解析】本题属于筛选信息概括题。题干的问法在于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求筛选出文章对史铁生生命的评价,根据文意比较容易概括筛选出。
(3)①为了表明史铁生的生存状态。(2分)②表明史铁生在死神的追逐下,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与疾病抗争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2分)③表明史铁生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没有退缩到麻木无知的颓唐地步。(2分)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写作意图分析作用题,在文段这个事例的前后,作者进行了总结和强调。相关语句很容易找出,设题意图在考察学生的分点概括和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
“生命”: ①史铁生认为上帝是生命的编剧,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有一种真实的存在。(2分)②即使面对苦难,史铁生也从不抱怨,他知道感恩,他用自己的思索给生命找到了意义。(2分)③我们可以用坦然和喜悦去平衡生命中的困苦,我们依然可以在生存的夹缝中让自己快乐。(4分)
“有无”: ①生命中有了苦难,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快乐。(2分)②史铁生罹患残疾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和健康的体魄,但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2分)③有和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决定有和无终极意义的是人的精神与思考。(4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C【解析】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A.“别无长物”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此处不是形容 “穷困”或“艰苦” 。 B.“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指行为、做法,不指“ 意见”。D.“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此处仅指一人。
15. 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次创历史最高,直接旅游经济收入可观。
16. 反对:对观众而言,魔术揭秘使魔术失去了其神秘感、奇幻感,也由此就使观众失去对魔术的好奇心,从而失去观看魔术兴趣和乐趣;对魔术从业人员而言,任何一个魔术的诞生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是魔术从业人员智慧的结晶,揭秘行为是对魔术从业人员劳动的不尊重。
赞成:对观众而言,魔术揭秘能满足观众的探秘心理,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也让观众对魔术艺术中的科学性和想象力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魔术从业人员而言,对魔术的揭秘可以促使他们对魔术不断地进行进一步创新和开发,从而促进魔术业的长远发展。
【要求】观点明确,从两方面阐释,且阐释合理,有说服力。如果答成“可以揭秘,但应该有一定度”等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六、写作(60分)
附:文言文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他的祖父梁茂,是西魏秦州、华州刺史。他的父亲梁显,是北周荆州刺史。彦光小时很聪慧,有纯厚的性情,他的父亲常对亲近的人说:“这孩子有风骨,将会使我的家族兴盛起来。”梁彦光七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医生说吃五石散可以治好,当时到处都搞不到紫石英,彦光忧虑憔悴,不知该怎么办,偶然在园中看到一件东西,彦光不认识,感到很奇怪,就拿回了家,原来这就是紫石英。亲戚朋友们都感到很惊异,认为这是上天被他的孝心所感动而赐予他的。
隋高祖文皇帝即位(581),让他担任岐州刺史,兼岐州宫监,很有政绩,粮食丰收,还出口到别的州郡。皇上很欣赏他的才能,于是下诏书奖励。后来又转任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那里民风纯朴,他以清静无为来镇守那里,全州大受感化,上交的赋税连年最多,为天下第一。到相州后,还按照在岐州的办法。但邺都人口杂居,民风不纯,人很狡诈,给彦光作歌谣 ,说他不能治理教化这个地方。高祖听说后责备彦光,还因此免了他的职。一年多以后,任命他为赵州刺史,彦光对高祖说:“我以前在相州获罪,百姓说我是戴帽饧。我理当罢职,没抱做官的希望,不想皇上施恩,又起用我。请求让我重新做相州刺史,改变以前的作法,希望能改变那里的民风以报答陛下厚恩。”高祖同意了,彦光又任相州刺史。相州的豪强地痞听说彦光是自己请求来相州的,没有不嗤笑的。彦光一上任,就揭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像有神灵指引一样),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相州全境大为震惊。当初,齐亡以后,有身份的人都迁入关内,只有玩杂耍的、小商贩和说唱艺人住在相州城廓,因此人情险恶,谣言四起,诉告官员,变化无常。彦光想革除这些弊端,就用官俸,从崤山之东请来大学问家,每乡都设立学堂,非圣人先哲的书不得教授。常在一季的末月召集他们,亲自进行考试。有勤奋学习成绩优异的,聪明出众的,就升堂设宴招待,其余的都坐在廊下。有喜欢诉讼、懒惰而学业无成的,就让他们坐在堂中,给以粗粝饭食。到学习有成,就举行贡士的礼仪,又在郊外饯行,并资助他们财物。于是人人都刻苦自励,风气大为改观。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2、如图所示,有一质点从t=0时刻开始,由坐标原点出发沿v轴的方向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s时,离开原点的位移最大
(B)t=2s时,离开原点的位移最大
(C)t=4s时,质点回到原点
(D)0到1s与3s到4s的加速度相同
3.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为负方向时,则速度一定变小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4. 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在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B.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C.在5~15s的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
D.在10~15s的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
5.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F1=F2,M1>M2,则v1>v2
B.若F1=F2,M1<M2,则v1>v2
C.若F1>F2,M1=M2,则v1>v2
D.若F1<F2,M1=M2,则v1>v2
6.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小球又落至原处O点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
A. B. C. D.
7. 2009年当地时间9月23日,在位于印度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一枚PSLV-C14型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携带七颗卫星发射升空,成功实现“一箭七星”发射,相关图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火箭发射时,喷出的高速气流对火箭的作用力大于火箭对气流的作用力
B.发射初期,火箭处于超重状态,但它受到的重力却越来越小
C.高温高压燃气从火箭尾部喷出时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燃气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发射的七颗卫星进入轨道正常运转后,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8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固定在一根弹簧的两端,并放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上,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弹簧的质量不能忽略.甲受到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l 作用,乙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Fl<F2, 甲对弹簧的拉力就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
B.只要ml<m2,甲对弹簧的拉力就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
C.必须Fl<F2且ml<m2 ,甲对弹簧的拉力才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
D.不论Fl、F2及ml<m2的大小关系如何,甲对弹簧的拉力都等子乙对弹簧的拉力
9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m。由此可以求得( )
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10. 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时会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
?A.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D.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沿质量为m2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则( )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2(m1+m2)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1m1g
C.若改变F的大小,当F>μ2(m1+m2)g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2.如图,物体B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物体A相连, A、B都处于静止状态。用力把B往下压到某一位置,释放后,它恰好能使A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如果仅改变A或B的质量,再用力把B往下压到同一位置后释放,要使A能离开地面,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仅增加B的质量 B.仅减小B的质量
C.仅增加A的质量 D.仅减小A的质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9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0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代号)
A.额定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②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③图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的即时速度大小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12分)一质量为m=40kg的小孩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6.(14分)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其中陈若琳的体重约为30 kg,身高约为1.40 m,她站在离水面10 m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约为0.80 m,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0. 80 m。设运动员在入水及在水中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水的作用力大小不变。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 求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
(2) 若陈若琳入水后重心下沉到离水面约2.2 m处速度变为零,试估算水对陈若琳的作用力的大小。
17 (17分)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 2,小车足够长.求
(1)小物块放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g=l0 m/s2).
南宫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8月份月考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12分)由图可知,在t=0到t1=2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ma1 ① (2分)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 ②(1分)
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3= ⑥ (1分)
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 ⑦ (1分)
由以上各式,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和题文及题图中的数据,
解得h=9m ⑧ (2分)
陈若琳从最高处自由下落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重心下落的高度
h=10.45 m (1分)
设下落过程的时间为t2,则 (1分)
解得t2= (1分)
(2)陈若琳的手触及水面到她的重心下沉到离水面约2.2 m处重心的位移
s=3.0 m (1分)
手触及水面时的瞬时速度v= (1分)
设水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f,依据动能定理有
mg-Ff =ma (1分)
v2=2as (1分)
解得Ff=1.3×103 N (1分)
得:t=1s --------------------------(2分)
(3)在开始1s内小物块的位移:---(2分)
最大速度:----------(2分)
在接下来的0.5s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加速运动选择题(共40个,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5份,满分60分)
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在诸神中祖先神最为尊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商朝社会弥漫着神秘色彩②对后世形成的宗法制有一定的影响③祭祖现象可能已经存在④王权只有依附于神权才能使统治稳固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 《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④ 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宿 州
角亢氐 兖州
房心 豫州
尾箕 幽州
室壁 并州
虚危 青州
4.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
宿 国
角亢 郑
氐房心 宋
尾箕 燕
室壁 卫
虚危 齐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权神授”的思想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6.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为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主持宣政院)之驻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以上材料表明①宣政院是统辖西藏地区政务和军事的地方机构②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③元朝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④八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
8.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9.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B.传统夷夏思想
C.屈辱外交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10.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1.右图表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个板块。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板块,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洪秀全
C.《资政新篇》
D. 天国兴衰
12.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1912--1919年 B.1920--1926年 C.1927—1936年 D.1937--1945年
13.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14.“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这句话表明()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5.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均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
A.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
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C.顾维均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
16.右图是学生漫画作品《修墙》。这堵墙象征着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一位清朝官员用了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就说:这样修补好就安全了。这幅漫画意在揭示
A.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B.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C.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D.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表1
17.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18. 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
19.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表l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0.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1.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被拘留。下面某班学生的观后感,说法正确的是()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②它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③它反映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我国公民的法制一是明显增强了④它反映了我国的法制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
23.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24.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中说“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希腊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后人对希腊民主也有所发展。下列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中,不能从希腊民主政治中找到源头的是( )
A.英国的议会制   B.美国总统每届四年的任期
C.法国参议院议员的选举方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5.在古罗马的一个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26.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准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来自波斯的商人
27.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做废人”。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利益
C.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D.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28.《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9. 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3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31.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
32.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33.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4.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5.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①“已有的思想材料”指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②欧洲独立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③“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36.巴黎公社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陈尸场一具尸体也没有了,夜间抢劫不发生了,偷窃现象绝迹了。这主要是因为()
A.反动势力转移到了凡尔赛 B.公社是一个共和政权
C.公社的革命措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D.公社的民主法制化建设的结果
37.“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十九世纪三四十年的欧洲工人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时期 D.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38.《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史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理解正确的应包括()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9.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40.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主观题(共40分,其中41题13分、42题13、43题14分。)
4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四 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意外发现了一份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的密信,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
请回答:
(1)依据以上材料,填充表格空白。(6分)
体现的制度或机构 制度或机构的主要特点 历史影响
材料一 分封制 开拓了疆域,巩固了周王统治
材料二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材料三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
材料四 军机处
(2)概括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4分)
(3)根据表格要求和所填内容,为表格设计一个标题。(要求:标题尽可能简约、准确,反映中心问题)(2分)
42.(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材料三 雅典人创立陶片放逐法的本意旨在防止一些人由于权力过于膨胀而危及民主政体,但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演化为排斥“精英”或者“英雄”的工具,常常放逐有功之人。“主权在民”在后期演化为“暴民政治”,德才之人遭排斥,这种制约“强人”的有力武器,也集中体现了原始民主制度的所有弊端。在这样的制度下,集体政治导致集体平庸,把城邦推向了自我衰退的道路之中。 ——《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性质是什么 该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雅典推行了怎样的参政方式?(2分)
(3)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弊端。(3分)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推行的参政方式给我们今天在决策上带来了哪些启示?(4分)
4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会议首先通过的是《开会规则》。
材料一 开会议事,出席者不得少于7个邦的代表;一切问题,由出席代表足够的各邦投票,由多数邦作出决定;出席者不足以代表7个邦时,得逐日休会。
材料二 代表起立发言,需先向主席致意;代表发言时,其他人不得中途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读书、读小册子、读印刷或手写的文件;若两名代表同时起立,由主席决定先听准的发言。
材料三 对一项议题作出决定前,即使已经经过充分辩论,只要有一个邦坚持要求,即应推迟到次日再议.
材料四 书面发言,若包含要求会议讨论的内容,需先从头至尾朗读一遍,让全体代表知情……若有修改,需作二读。
——摘自詹姆斯·麦迪逊《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材料五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笼子”——白宫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2007年7月4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到材料四,分别概括指出制宪会议代表应共同遵守的会议规则。(不得摘抄原文)(5分)
(2)以上会议规则体现了哪些民主内涵 (3分)
(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5分)
参考答案
41.(13分)
(1)(主要特点和历史影响的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分)
体现的制度或机构 制度或机构的主要特点 历史影响
材料一 分封制 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或“国”与“家”紧密结合、王权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统一(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开拓了疆域,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材料二 中央: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三 三省六部制 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互为补充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材料四 军机处 直接听命于皇帝、行事机密、办事效率较高 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或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趋势:中央机构分化相权,强化皇权;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4分)
(3)标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简表。(或: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制度对比一览表,中国古代中央、地方主要政治制度〈机构〉简表)(3分)
(3)弊端:直接民主不能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容易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最终使雅典逐渐走向衰退。(3分)
(4)启示:决策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集中制;注意提高参政人员的素质培养,增加决策的科学性。(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得分,4分)
43.(14分)
(3)方法: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每点1分,计5分)
表一
图①上有中书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淮行省等字;图②上有河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等字;图③上有楚、吴、六、鲁、宋等字;图④上有庐江郡、会稽郡、九江郡、陈郡、东海郡、泗水郡等字
表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的选项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上或填在第Ⅱ卷答题栏上。)
1.已知A={x|y=x,x∈R},B={y|y=x2,x∈R},则A∩B等于( )
A.{x|x∈R} B.{y|y≥0}
C.{(0,0),(1,1)} D.
2. 已知,,若,那么与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可能是( )
3.函数f(x)=x2+2(a-1)x+2在区间(-∞,4]上递减,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3,+∞] B.(-∞,-3)
C.(-∞,5] D.[3,+∞)
4. 函数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当时,则当时,的表达式为
A. B.
C. D.
5.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06.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7.函数的图像( )
A关于x轴对称 B 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 关于直线对称
8. 下列图像表示的函数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
9. 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10. 已知函数满足,则的解析式是
A. B.
C. D.
11.已知条件p:(x+1)2>4,条件q:x>a,且 p是 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1
C.a≥-3 D.a≤-3
12. 设函数 f(x)=ax3-3x+1(x∈R),若对于任意x∈[-1,1],都有 f(x)≥0成立,则实数a的值为
A.4 B.3 C.1 D.0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用“”从小到大排列,,,_______
14.命题p: x∈R,f(x)≥m,则命题p的否定 p是________.
15. 已知函数,若,则的值为
______
16.已知函数,则的值是 .
三.解答题(共70分)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 f(x)=在[1,+∞)上为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指数函数,当时,有,解关于x的不等式
19..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若函数的图象经过P(3,4)点,求a的值;
(2)比较大小,并写出比较过程;
(3)若,求a的值.
20(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对任意,都有,且当时, 恒成立,证明:(1)函数是上的减函数;
(2)函数是奇函数。 (12分)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幂函数满足。
(1)求实数k的值,并写出相应的函数的解析式;
(2)对于(1)中的函数,试判断是否存在正数m,使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5。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 (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ax3+bx2+cx在x=±1处取得极值,且在x=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3.
(1)求f(x)的解析式;
(2)若过点A(2,m)可作曲线y=f(x)的三条切线,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文科数学答案
答案1-5BCBBD 6-10CBcAB 11—12AA
17解析:f ′(x)==,因为 f(x)在[1,+∞)上为减函数,故 f ′(x)≤0在[1,+∞)上恒成立,即lna≥1-lnx在[1,+∞)上恒成立.设φ(x)=1-lnx,φ(x)max=1,故lna≥1,a≥e,
19.解:⑴∵函数的图象经过
∴,即. ……………………………………… 2分
又,所以. ……………………………………… 4分
因为,,
当时,在上为增函数,
当时,在上为减函数,
∵,∴.
即. ……………………………………… 8分
⑶由知,.
20. 略
21.(1)对于幂函数满足,
因此,
解得,………………………………………………………………3分
(2)函数,………………7分
由此要求,因此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
当时,,
因为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5,
解得满足题意。………………………………………………………12分
22. 解:(1)f′ (x)=3ax2+2bx+c
依题意
又f′(0)=-3
∴c=-3 ∴a=1 ∴f(x)=x3-3x
(2)设切点为(x0,x03-3x0),
∴m-(x03-3x0)=(3x02-3)(2-x0)
∴m=-2x03+6x02-6
令g(x)=-2x3+6x2-6
∴g(x)在(-∞,0)单调递减,(0,2)单调递增,(2,+∞)单调递减.
∴g(x)极小值=g(0)=-6,g(x)极大值=g(2)=2
画出草图知,当-6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6,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