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土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2016七上·霞浦月考)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2.(2017七上·金堂月考)北半球的春季是( )A.3月21日前后的4,5,6三个月 B.3月21日前后的2,3,4三个月C.6月22日前后的5,6,7三个月 D.3月21日前后的3,4,5三个月3.(2017七上·金堂月考)本初子午线是( )A.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4.(2017七上·金堂月考)在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C.160°E和20°W D.160°W和20°E5.(2017七上·金堂月考)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90°纬线6.(2017七上·金堂月考)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经线都呈半圆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所有纬线长度也相等C.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D.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7.(2017七上·金堂月考)下列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19°W,10°S B.5°W,40°SC.160°W,30°N D.140°W,35°S8.(2017七上·金堂月考)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此地点是( )A.西经20°和赤道交点 B.0°经线和赤道交点C.东经160°和赤道交点 D.180°经线和赤道交点9.(2017七上·金堂月考)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时间的差异 D.昼夜交替10.(2017七上·金堂月考)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11.(2017七上·金堂月考)下列地点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①赤道 ② 北纬23.5° ③南纬20° ④北纬36°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2017七上·金堂月考)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这一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 D.23.5°N—夏至日13.(2016七上·盘锦月考)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的远C.日全食 D.水往低处流14.(2015七上·阳江月考)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上出发一直往南飞,它将可以( )A.返回出发点 B.到达南极点C.停留在赤道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15.(2015七上·阳江月考)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C. D.16.(2015七上·南安月考)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17.(2015七上·阳江月考)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18.(2020七上·宁化月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A.周期 B.方向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19.(2016七上·宜阳月考)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20.(2016七上·东莞期中)下列地区中,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的是:( )A.赤道 B.南北回归线之间C.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二、填空题21.(2017七上·金堂月考)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天空中飞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 来确定位置。22.(2017七上·金堂月考)地球在公转时, 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23.(2017七上·金堂月考)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最大周长是 千米。表面积是 平方千米。24.(2017七上·金堂月考)在地球仪上,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25.(2017七上·金堂月考)在地球仪上,0°经线也叫 ,0°经线以西称 ,用 表示;0°纬线也叫 ,0°纬线以南称 ,用 表示。26.(2017七上·金堂月考)由于地球自转,总是自 迎来曙光,由 送走黄昏的落日。27.(2017七上·金堂月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北回归线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28.(2017七上·金堂月考)有太阳直射的地区处于 带,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属 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处于 带。29.(2017七上·金堂月考)读经纬网图,填下表。经度 纬度 高中低纬度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五带中的位置A B 三、综合题30.(2017七上·金堂月考)读太阳光照图回答:(1)图中太阳光线直射在 纬线上,这天日期为 前后,这一天是 节气。(2)这时北半球是 季,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 ,白昼时间最 ,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 现象。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分析】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与地球形状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践行了人类的梦想,他带领船队一直向西,最后回到出发地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但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故C不符合题意。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与地球形状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理解解答即可。2.【答案】D【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北半球的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选择答案D。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四季的划分,牢记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是答题的关键。3.【答案】B【知识点】重要经纬线【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本初子午线的特点,牢记即可。4.【答案】C【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牢记即可。5.【答案】A【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圈的大小不等,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其长度是4万千米。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最长的纬线,牢记即可。6.【答案】B【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解析】【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故A说法正确。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B说法错误。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故C说法正确。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牢记相关知识答题即可。7.【答案】D【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从各点的经纬度看出:选项A中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选项B中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选项C中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选项D中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牢记半球的分界线理解答题即可。8.【答案】C【知识点】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某地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则该地位于160°E经线上;该地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则该地位于赤道上,综合其位置则该地是东160°和赤道交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牢记半球的分界线理解答题即可。9.【答案】A【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的差异、昼夜交替等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10.【答案】B【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分析】地球上热量分布不均匀,可以分成五带;我国位于北纬4°——北纬53°之间,属于北温带(23.5°N——66.5°N),属于故选择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牢记即可。11.【答案】B【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春分,全球昼夜平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在赤道上,即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即纬度小于23.5°的地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理解答题即可。12.【答案】D【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由题意“我国某地”“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现象”可得知我国是处于北半球上,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的北回归线(23.5°N)时,是在夏至日这天。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理解答题即可。13.【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分析】A、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与地球形状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站得高,看的远,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C、日全食反映的是月球的形状,不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C不符合题意;D、水自高处向低处流与地形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本小题需要正确理解选项所表达的地理含义,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学习中要多加积累。14.【答案】B【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解析】【分析】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出发一直往南飞行,说明飞机是沿所在的一条经线飞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飞机最终能到达南极点.故选:B.【点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经线的都长度相等.15.【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选:B.【点评】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16.【答案】C【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是南半球的夏季,故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17.【答案】C【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地球上的五带有: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其中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是极圈.18.【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本题较为简单,解题的关键是对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基本知识熟悉。【解答】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运动的方向都为自西向东转,自转周期为1天,旋转中心为地轴,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时差与昼夜更替,公转周期为一年,旋转中心为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五带与四季。【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19.【答案】D【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南极圈,南极圈是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故选:D.【点评】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本题考查地球五带的划分及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0.【答案】D【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如果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21.【答案】经纬网【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解析】【分析】经纬网是指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其作用: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地理现象的地理位置。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例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广阔天空中飞翔,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故答案为:经纬网。【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作用,理解答题即可。22.【答案】地轴;北极星【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地球在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而且它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故答案为:地轴;北极星。【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特点,牢记即可。23.【答案】6371;4万;5.1亿【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分析】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故答案为:6371;4万;5.1亿。【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24.【答案】北极点;南极点【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解析】【分析】地轴是人假象出来的,它与地球表面只有两个交点,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北纬90度);地球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南极点(南纬90度)。故答案为:北极点;南极点。【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特点,牢记即可。25.【答案】本初子午线;西经;W;赤道;南纬;S【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赤道的纬度为0°,0°纬线以南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以北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故答案为:本初子午线;西经;W;赤道;南纬;S。【点评】本题考查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及字母代号,牢记即可。26.【答案】东边;西边【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所以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故答案为:东边;西边。【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27.【答案】赤道;20°W和160°E;北温;热;南温;热【知识点】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是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故答案为:赤道;20°W和160°E;北温;热;南温;热。【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五带的界线等知识点,牢记即可。28.【答案】热;温;寒【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北温带与南温带(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故答案为:热;温;寒。【点评】本题考查五带的特点,牢记即可。29.【答案】135°E;15°N;低纬度;东半球;北半球;热带;105°E;15°S;低纬度;东半球;南半球;热带【知识点】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根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A点的经度是135°E,纬度是15°N;B点的经度是105°E,纬度是15°S。根据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结合A、B点的经纬度可判断:A点位于低纬度、东半球、北半球、热带;B点位于低纬度、东半球、南半球、热带。故答案为:135°E;15°N;低纬度;东半球;北半球;热带;105°E;15°S;低纬度;东半球;南半球;热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30.【答案】(1)23.5°S(南回归线);12月22日;冬至(2)冬;小;短;极夜【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1)由图中的光照图可以看出,此时太阳是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2)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线上,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是北半球球一年中气温最低、白天时间最短的冬季,北极圈内会出现极夜现象。故答案为:(1)23.5°S(南回归线);12月22日;冬至;(2)冬;小;短;极夜。【点评】该题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 / 1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土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2016七上·霞浦月考)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分析】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与地球形状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践行了人类的梦想,他带领船队一直向西,最后回到出发地西班牙,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但在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故C不符合题意。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与地球形状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理解解答即可。2.(2017七上·金堂月考)北半球的春季是( )A.3月21日前后的4,5,6三个月 B.3月21日前后的2,3,4三个月C.6月22日前后的5,6,7三个月 D.3月21日前后的3,4,5三个月【答案】D【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北半球的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选择答案D。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四季的划分,牢记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是答题的关键。3.(2017七上·金堂月考)本初子午线是( )A.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答案】B【知识点】重要经纬线【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本初子午线的特点,牢记即可。4.(2017七上·金堂月考)在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C.160°E和20°W D.160°W和20°E【答案】C【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牢记即可。5.(2017七上·金堂月考)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90°纬线【答案】A【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纬线圈的大小不等,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其长度是4万千米。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最长的纬线,牢记即可。6.(2017七上·金堂月考)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经线都呈半圆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所有纬线长度也相等C.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D.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答案】B【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解析】【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故A说法正确。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B说法错误。经度的变化规律为: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故C说法正确。赤道是地球仪上的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牢记相关知识答题即可。7.(2017七上·金堂月考)下列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19°W,10°S B.5°W,40°SC.160°W,30°N D.140°W,35°S【答案】D【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从各点的经纬度看出:选项A中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选项B中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选项C中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选项D中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牢记半球的分界线理解答题即可。8.(2017七上·金堂月考)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此地点是( )A.西经20°和赤道交点 B.0°经线和赤道交点C.东经160°和赤道交点 D.180°经线和赤道交点【答案】C【知识点】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某地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则该地位于160°E经线上;该地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则该地位于赤道上,综合其位置则该地是东160°和赤道交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牢记半球的分界线理解答题即可。9.(2017七上·金堂月考)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时间的差异 D.昼夜交替【答案】A【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的差异、昼夜交替等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10.(2017七上·金堂月考)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答案】B【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分析】地球上热量分布不均匀,可以分成五带;我国位于北纬4°——北纬53°之间,属于北温带(23.5°N——66.5°N),属于故选择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牢记即可。11.(2017七上·金堂月考)下列地点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①赤道 ② 北纬23.5° ③南纬20° ④北纬36°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春分,全球昼夜平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在赤道上,即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即纬度小于23.5°的地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理解答题即可。12.(2017七上·金堂月考)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这一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 D.23.5°N—夏至日【答案】D【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由题意“我国某地”“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现象”可得知我国是处于北半球上,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的北回归线(23.5°N)时,是在夏至日这天。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理解答题即可。13.(2016七上·盘锦月考)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的远C.日全食 D.水往低处流【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分析】A、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与地球形状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站得高,看的远,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C、日全食反映的是月球的形状,不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C不符合题意;D、水自高处向低处流与地形有关,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本小题需要正确理解选项所表达的地理含义,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学习中要多加积累。14.(2015七上·阳江月考)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上出发一直往南飞,它将可以( )A.返回出发点 B.到达南极点C.停留在赤道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B【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解析】【分析】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出发一直往南飞行,说明飞机是沿所在的一条经线飞行,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飞机最终能到达南极点.故选:B.【点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经线的都长度相等.15.(2015七上·阳江月考)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选:B.【点评】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16.(2015七上·南安月考)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答案】C【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是南半球的夏季,故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17.(2015七上·阳江月考)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答案】C【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地球上的五带有: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其中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是极圈.18.(2020七上·宁化月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A.周期 B.方向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本题较为简单,解题的关键是对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基本知识熟悉。【解答】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运动的方向都为自西向东转,自转周期为1天,旋转中心为地轴,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时差与昼夜更替,公转周期为一年,旋转中心为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五带与四季。【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19.(2016七上·宜阳月考)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答案】D【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南极圈,南极圈是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故选:D.【点评】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本题考查地球五带的划分及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0.(2016七上·东莞期中)下列地区中,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的是:( )A.赤道 B.南北回归线之间C.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答案】D【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如果物体的影子终年朝向北方,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二、填空题21.(2017七上·金堂月考)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天空中飞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 来确定位置。【答案】经纬网【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解析】【分析】经纬网是指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其作用: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地理现象的地理位置。它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很有用处。例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飞机在广阔天空中飞翔,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人们都可以使用仪器精确地测定出它的经纬度,从而确定其位置。故答案为:经纬网。【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作用,理解答题即可。22.(2017七上·金堂月考)地球在公转时, 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答案】地轴;北极星【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地球在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而且它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故答案为:地轴;北极星。【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特点,牢记即可。23.(2017七上·金堂月考)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最大周长是 千米。表面积是 平方千米。【答案】6371;4万;5.1亿【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析】【分析】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故答案为:6371;4万;5.1亿。【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牢记即可。24.(2017七上·金堂月考)在地球仪上,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 。【答案】北极点;南极点【知识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解析】【分析】地轴是人假象出来的,它与地球表面只有两个交点,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北纬90度);地球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南极点(南纬90度)。故答案为:北极点;南极点。【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特点,牢记即可。25.(2017七上·金堂月考)在地球仪上,0°经线也叫 ,0°经线以西称 ,用 表示;0°纬线也叫 ,0°纬线以南称 ,用 表示。【答案】本初子午线;西经;W;赤道;南纬;S【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赤道的纬度为0°,0°纬线以南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以北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故答案为:本初子午线;西经;W;赤道;南纬;S。【点评】本题考查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及字母代号,牢记即可。26.(2017七上·金堂月考)由于地球自转,总是自 迎来曙光,由 送走黄昏的落日。【答案】东边;西边【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解析】【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所以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故答案为:东边;西边。【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27.(2017七上·金堂月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北回归线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答案】赤道;20°W和160°E;北温;热;南温;热【知识点】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是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故答案为:赤道;20°W和160°E;北温;热;南温;热。【点评】本题考查半球的划分、五带的界线等知识点,牢记即可。28.(2017七上·金堂月考)有太阳直射的地区处于 带,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属 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处于 带。【答案】热;温;寒【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热带,北温带与南温带(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故答案为:热;温;寒。【点评】本题考查五带的特点,牢记即可。29.(2017七上·金堂月考)读经纬网图,填下表。经度 纬度 高中低纬度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五带中的位置A B 【答案】135°E;15°N;低纬度;东半球;北半球;热带;105°E;15°S;低纬度;东半球;南半球;热带【知识点】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根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A点的经度是135°E,纬度是15°N;B点的经度是105°E,纬度是15°S。根据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结合A、B点的经纬度可判断:A点位于低纬度、东半球、北半球、热带;B点位于低纬度、东半球、南半球、热带。故答案为:135°E;15°N;低纬度;东半球;北半球;热带;105°E;15°S;低纬度;东半球;南半球;热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上坐标位置的判定、方向的判读、五带的划分,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三、综合题30.(2017七上·金堂月考)读太阳光照图回答:(1)图中太阳光线直射在 纬线上,这天日期为 前后,这一天是 节气。(2)这时北半球是 季,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 ,白昼时间最 ,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 现象。【答案】(1)23.5°S(南回归线);12月22日;冬至(2)冬;小;短;极夜【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1)由图中的光照图可以看出,此时太阳是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2)由上题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线上,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是北半球球一年中气温最低、白天时间最短的冬季,北极圈内会出现极夜现象。故答案为:(1)23.5°S(南回归线);12月22日;冬至;(2)冬;小;短;极夜。【点评】该题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现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土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学生版).docx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土桥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