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6-2017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阅读图1,回答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图中缺少的是( )A.指向标 B.图例和注记 C.比例尺 D.地图名称(2)图中瓜沥镇位于宁围镇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3)量得瓜沥镇到临浦镇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而瓜沥镇到临浦镇的实地距离约为30千米。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答案】(1)C(2)A(3)D【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地图三要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所以图中缺失的是比例尺。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指向标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指示可知,图中瓜沥镇位于宁围镇的东南方向。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图比例尺为1:10千米,即1:1000000。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和运用。2.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壤肥沃、适合耕种 ②地形平坦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水源充足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聚落形成条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宜耕作,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能够养活较多的人口,也适宜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矿产开发,发展工业生产;充足的水源不仅能为生产、生活提供淡水,还往往成为人们对外联络的通道,所以有利于人们的居住,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聚落形成条件的理解。3.临平梅堰社区的居民在参加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这体现了社区的(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答案】B【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区功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平梅堰社区的居民在参加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这体现了社区的政治功能。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区功能的理解。4.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A.茶山的杨梅销往温州各市区B.浙江温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C.潘桥中学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D.温州市科协到潘北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答案】C【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区域交流与合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茶山的杨梅销往温州各市区属于物产交流,浙江温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属于经济交流,潘桥中学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属于信息交流,温州市科协到潘北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属于技术交流。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交流与合作方式的理解。5.如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同学量得图中周王两村庄直线距离为5.6厘米,请你帮他算算两村庄间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A.14千米 B.140米 C.22.4千米 D.44.6千米(2)假如图中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120米,则B山峰的实际海拔高度是( )A.720米 B.840米 C.920米 D.960米【答案】(1)A(2)D【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250000,所以实地距离因为5.6×250000cm,即为14千米。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可知,B处海拔应在900m以上,即B处海拔高于A处,所以B处海拔因为(840+120)m,即为960m。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的换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6.读图,下面有关甲、乙、丙、丁四大洲的描述,准确的是( )A.甲洲以白色人种为主,信奉伊斯兰教B.乙洲草原广泛,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C.丙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D.丁洲有体现稻作文化的传统节日“御耕节”【答案】C【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的分布;地形的种类和特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典型区域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洲为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信奉基督教,所以A表述错误;乙洲为非洲,草原广泛,畜牧业落后,逐水草而居,所以B表述错误;丙洲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所以C表述正确;甲洲湄公河平原有体现稻作文化的传统节日“御耕节”,丁洲没有,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大洲分布和典型区域人文特征的识记。7.读地形一笔画简图,回答第小题。(1)图中I、II表示的地形名称分别是( )A.山地、丘陵 B.丘陵、盆地 C.山地、盆地 D.丘陵、山地(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牲,说法正确的是( )A.山地峰峦起伏,坡度陡峻B.平原边缘处比较陡峭,凹凸不平C.高原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两岸,人口集中D.盆地的四周往往被群山环绕【答案】(1)A(2)D【知识点】地形的种类和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地形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I海拔超过500m,起伏大,坡度陡,所以图中I为山地;图II海拔低于500m,高于200m,起伏小,坡度和缓,所以图II为丘陵。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地形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所以A表述有缺陷;高原边缘处比较陡峭,凹凸不平,所以B表述错误;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地区的地形一般是受到流水侵蚀或沉积作用的地势较低的平原,所以C表述错误;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所以它的四周往往被群山环绕,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8.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小题:(1)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A.15℃ B.20℃ C.25℃ D.30℃(2)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3)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答案】(1)D(2)C(3)B【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气候柱状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气候柱状图可知,7月的月均温约为25℃,1月均温约为-5℃,所以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30℃。故选D。(2)本题考查的是气候柱状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气候柱状图可知,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故选C。(3)本题考查的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分析气候柱状图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柱状图判读的理解。9.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读美国政区图,回答小题。(1)图中A表示的河流名称为( )A.密西西比河 B.刚果河 C.尼罗河 D.亚马孙河(2)下列关于华盛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位于太平洋的西岸C.城市职能以经济职能为主 D.自由女神像是其城市的标志(3)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特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土地辽阔,地势低平 ②建筑以高脚屋为主,以木、竹为主要建材③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④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1)A(2)A(3)D【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美国华盛顿【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密西西比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表示的河流名称为密西西比河。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A正确;华盛顿位于大西洋西岸,所以B不符合题意;华盛顿城市职能以政治职能为主,所以C不符合题意;自由女神像是纽约的标志,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大平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筑以高脚屋为主,以木、竹为主要建材,这存在于湄公河平原,美国大平原则不是,所以②不符合题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大平原、华盛顿的识记。10.小李同学学习《众多的河湖》一课时,在“世界主要河流”图中的亚马孙河旁标注了“热带雨林气候”,从这一正确标注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具有的特点是( )A.河段长 B.水量大 C.流速快 D.含沙量大【答案】B【知识点】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马孙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流量最大的河流。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亚马孙河的识记。11.阅读下图,回答小问题。(1)该区域东临(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 )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3)该地区所在的大洲和官方语言分别是( )A.南美洲 葡萄牙语 B.北美洲 英语C.非洲 阿拉伯语 D.欧洲 西班牙语【答案】(1)B(2)A(3)A【知识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巴西巴西利亚【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巴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内有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西海岸,东临大西洋。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巴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巴西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巴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位于南美洲,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巴西概况的识记。12.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中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①都位于发达国家 ②多数是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带③主要是高海拔地区 ④主要是气候较温暖湿润的地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D【知识点】世界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中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带、气候较温暖湿润的地区。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识记。13.下列关于南非的人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有( )①种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②马赛人是南非最大的部族③施行种族隔离政策长达40多年④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非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赛人主要分布在肯尼亚的南部,坦桑尼亚的北部,与南非无关,所以②表述错误;南非主要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所以④表述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非人文特征的识记。14.下列属于发达国家的一组的是( )A.美国、加拿大、中国 B.澳大利亚、日本、巴西C.美国、澳大利亚、日本 D.英国、法国、印度【答案】C【知识点】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别(面积、人口、经济水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发达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巴西、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发达国家的识记。15.根据如图地球仪中的经纬网判断,下列对①②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属于中纬度地区 B.②地位于①地的正南方C.②地属于北温带 D.①②两地均位于东半球【答案】B【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位于北回归线上,低于30°N,位于低纬度地区,所以A表述错误;经线分南北,①②在同一条经线上,故②地位于①地的正南方,所以B表述正确;②位于赤道,为热带地区,所以C表述错误;图中没有经度具体度数表示,所以无从判别①②的东西半球位置,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判读。二、非选择题16.王明和李鹃是好同学,他们一个在王庄,一个在李村,都在滨海中学读初一。结合下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确定该平面图方向的方法是 定向法。(2)上图中的数字式比例尺用文字式可表示为 。(3)在李鹃生活的社区中,具有文化功能的是( )A.李村 B.商店 C.学校 D.果园(4)图上河流的流向是_ 。(5)图上a处与b处比较,哪处地势比较平坦?哪处地势比较陡峭?并请你说说理由。(6)王明同学从位于王庄的家里到学校的路程,图上距离是3厘米,请你算一算实地距离是多少千米?【答案】(1)指向标(2)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3)C(4)自西南向东北(5)b处地势比较平坦;a处地势比较陡峭;因为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6)15千米【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社区功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指向标定向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所以该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5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3)本题考查的是社区功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李鹃生活的社区中,具有文化功能的是学校。(4)本题考查的是指向标定向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依据指向标指示方向图上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5)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处地势比较平坦,a处地势比较陡峭。因为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6)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500000,实地距离为(3×500000)cm,即为15千米。【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指向标定向法、比例尺换算、社区功能、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17.读聚落素描图,回答问题。(1)甲图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 、 、 、畜牧业等;乙图表示 聚落,这种聚落类型房屋建筑特点是建筑物 而密集。(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区别有哪些?【答案】(1)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城市;高(2)甲图房屋低矮,分散;乙图高楼林业,密集。【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图表示乡村聚落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乙图表示城市聚落,这种聚落类型房屋建筑特点是建筑物高而密集。(2)本题考查的是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图表示乡村聚落聚落,房屋低矮,分散;乙图表示城市聚落,高楼林业,密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识记。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写出图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大洲名称:B是 洲,F是 洲。大洋名称:J是 洋,I是 洋。(2)沟通H,K两大洋的是 海峡;大洲A和C的分界线是 运河(3)就南北半球而言,海洋面积广阔的半球是 (填南半球或北半球)。(4)海洋是个巨大的宝库,对人类会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答案】(1)欧;南美;大西;北冰(2)马六甲;苏伊士(3)南半球(4)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鱼盐之利、能量之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矿产资源。【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大洲和大洋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是欧洲,F是南美洲;J是大西洋,I是北冰洋。(2)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H为太平洋,K为印度洋,沟通两者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大洲A为亚洲,C为非洲,两者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3)本题考查的是海洋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就南北半球而言,海洋面积广阔的半球是南半球。(4)本题考查的是海洋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是个巨大的宝库,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鱼盐之利、能量之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矿产资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洲和大洋分布的识记,对海洋影响的理解。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在非洲地区尤为严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誉为抗疟疾“中国神药”,在非洲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材料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1) 材料二中A河的名称为 ,是世界最 的河流;B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为 盆地,属于 (常年河/时令河)。(2)“这里终年高温,但每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这句话形容的气候类型为 ,图中所对应的数字为 。①地的气候特点为 。(3)材料二中可看出,非洲气候的分布有什么特点?(4) 请你结合材料,从气候和发展水平中任选一个角度,分析非洲疟疾肆虐的原因。【答案】(1)尼罗河;长;刚果;常年河(2)热带草原气候;③;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沿赤道南北对称分布。(4)气候:热带气候分布广,适宜蚊虫的繁殖与疾病的传播;发展水平:非洲全部为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传染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别(面积、人口、经济水平)【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A河的名称为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B河为刚果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为刚果盆地,属于常年河。(2)本题考查的是气候分布及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地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图中所对应的数字为③;①地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本题考查的是非洲气候分布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可看出,非洲气候沿赤道南北对称分布。(4)本题考查的是非洲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气候分布广,适宜蚊虫的繁殖与疾病的传播;非洲全部为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传染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非洲重要河流、气候分布及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0.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经度是 .(2)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3)C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4)D点位于B点的 方向.【答案】(1)20°W(2)西(3)热(4)东南【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度识别的有关知识。图中经度向西变大为西经,所以A点的经度是20°W。(2)本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划分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的划分是20°W和160°E,B点位于西经40°,所以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3)本题考查的是热量带划分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点位于20°N,低于23.5°N,位于五带中的热带。(4)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所以D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1 / 12016-2017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阅读图1,回答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图中缺少的是( )A.指向标 B.图例和注记 C.比例尺 D.地图名称(2)图中瓜沥镇位于宁围镇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3)量得瓜沥镇到临浦镇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而瓜沥镇到临浦镇的实地距离约为30千米。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2.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壤肥沃、适合耕种 ②地形平坦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水源充足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临平梅堰社区的居民在参加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这体现了社区的(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4.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属于信息交流的是( )A.茶山的杨梅销往温州各市区B.浙江温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C.潘桥中学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D.温州市科协到潘北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5.如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同学量得图中周王两村庄直线距离为5.6厘米,请你帮他算算两村庄间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A.14千米 B.140米 C.22.4千米 D.44.6千米(2)假如图中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120米,则B山峰的实际海拔高度是( )A.720米 B.840米 C.920米 D.960米6.读图,下面有关甲、乙、丙、丁四大洲的描述,准确的是( )A.甲洲以白色人种为主,信奉伊斯兰教B.乙洲草原广泛,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C.丙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D.丁洲有体现稻作文化的传统节日“御耕节”7.读地形一笔画简图,回答第小题。(1)图中I、II表示的地形名称分别是( )A.山地、丘陵 B.丘陵、盆地 C.山地、盆地 D.丘陵、山地(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牲,说法正确的是( )A.山地峰峦起伏,坡度陡峻B.平原边缘处比较陡峭,凹凸不平C.高原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两岸,人口集中D.盆地的四周往往被群山环绕8.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小题:(1)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A.15℃ B.20℃ C.25℃ D.30℃(2)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3)该地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9.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读美国政区图,回答小题。(1)图中A表示的河流名称为( )A.密西西比河 B.刚果河 C.尼罗河 D.亚马孙河(2)下列关于华盛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B.位于太平洋的西岸C.城市职能以经济职能为主 D.自由女神像是其城市的标志(3)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特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土地辽阔,地势低平 ②建筑以高脚屋为主,以木、竹为主要建材③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④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小李同学学习《众多的河湖》一课时,在“世界主要河流”图中的亚马孙河旁标注了“热带雨林气候”,从这一正确标注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具有的特点是( )A.河段长 B.水量大 C.流速快 D.含沙量大11.阅读下图,回答小问题。(1)该区域东临(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主要信仰( )A.基督教 B.佛教 C.印度教 D.伊斯兰教(3)该地区所在的大洲和官方语言分别是( )A.南美洲 葡萄牙语 B.北美洲 英语C.非洲 阿拉伯语 D.欧洲 西班牙语12.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中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①都位于发达国家 ②多数是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带③主要是高海拔地区 ④主要是气候较温暖湿润的地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3.下列关于南非的人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有( )①种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②马赛人是南非最大的部族③施行种族隔离政策长达40多年④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下列属于发达国家的一组的是( )A.美国、加拿大、中国 B.澳大利亚、日本、巴西C.美国、澳大利亚、日本 D.英国、法国、印度15.根据如图地球仪中的经纬网判断,下列对①②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属于中纬度地区 B.②地位于①地的正南方C.②地属于北温带 D.①②两地均位于东半球二、非选择题16.王明和李鹃是好同学,他们一个在王庄,一个在李村,都在滨海中学读初一。结合下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确定该平面图方向的方法是 定向法。(2)上图中的数字式比例尺用文字式可表示为 。(3)在李鹃生活的社区中,具有文化功能的是( )A.李村 B.商店 C.学校 D.果园(4)图上河流的流向是_ 。(5)图上a处与b处比较,哪处地势比较平坦?哪处地势比较陡峭?并请你说说理由。(6)王明同学从位于王庄的家里到学校的路程,图上距离是3厘米,请你算一算实地距离是多少千米?17.读聚落素描图,回答问题。(1)甲图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从事 、 、 、畜牧业等;乙图表示 聚落,这种聚落类型房屋建筑特点是建筑物 而密集。(2)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区别有哪些?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写出图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大洲名称:B是 洲,F是 洲。大洋名称:J是 洋,I是 洋。(2)沟通H,K两大洋的是 海峡;大洲A和C的分界线是 运河(3)就南北半球而言,海洋面积广阔的半球是 (填南半球或北半球)。(4)海洋是个巨大的宝库,对人类会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在非洲地区尤为严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誉为抗疟疾“中国神药”,在非洲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材料二: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1) 材料二中A河的名称为 ,是世界最 的河流;B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为 盆地,属于 (常年河/时令河)。(2)“这里终年高温,但每年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这句话形容的气候类型为 ,图中所对应的数字为 。①地的气候特点为 。(3)材料二中可看出,非洲气候的分布有什么特点?(4) 请你结合材料,从气候和发展水平中任选一个角度,分析非洲疟疾肆虐的原因。20.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经度是 .(2)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3)C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4)D点位于B点的 方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C(2)A(3)D【知识点】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地图三要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所以图中缺失的是比例尺。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指向标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根据指向标指示可知,图中瓜沥镇位于宁围镇的东南方向。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图比例尺为1:10千米,即1:1000000。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和运用。2.【答案】A【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聚落形成条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的形成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适宜耕作,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能够养活较多的人口,也适宜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矿产开发,发展工业生产;充足的水源不仅能为生产、生活提供淡水,还往往成为人们对外联络的通道,所以有利于人们的居住,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聚落形成条件的理解。3.【答案】B【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区功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平梅堰社区的居民在参加人大代表的投票选举,这体现了社区的政治功能。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区功能的理解。4.【答案】C【知识点】区域合作【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区域交流与合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茶山的杨梅销往温州各市区属于物产交流,浙江温州的商人到江西投资设厂属于经济交流,潘桥中学学生在网上查询厦门旅游信息属于信息交流,温州市科协到潘北社区开展科普下乡活动属于技术交流。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交流与合作方式的理解。5.【答案】(1)A(2)D【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250000,所以实地距离因为5.6×250000cm,即为14千米。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可知,B处海拔应在900m以上,即B处海拔高于A处,所以B处海拔因为(840+120)m,即为960m。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比例尺的换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6.【答案】C【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的分布;地形的种类和特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典型区域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洲为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信奉基督教,所以A表述错误;乙洲为非洲,草原广泛,畜牧业落后,逐水草而居,所以B表述错误;丙洲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所以C表述正确;甲洲湄公河平原有体现稻作文化的传统节日“御耕节”,丁洲没有,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大洲分布和典型区域人文特征的识记。7.【答案】(1)A(2)D【知识点】地形的种类和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地形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I海拔超过500m,起伏大,坡度陡,所以图中I为山地;图II海拔低于500m,高于200m,起伏小,坡度和缓,所以图II为丘陵。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地形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所以A表述有缺陷;高原边缘处比较陡峭,凹凸不平,所以B表述错误;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地区的地形一般是受到流水侵蚀或沉积作用的地势较低的平原,所以C表述错误;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所以它的四周往往被群山环绕,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特征的理解。8.【答案】(1)D(2)C(3)B【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气候柱状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气候柱状图可知,7月的月均温约为25℃,1月均温约为-5℃,所以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30℃。故选D。(2)本题考查的是气候柱状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气候柱状图可知,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故选C。(3)本题考查的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有关知识。分析气候柱状图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气候柱状图判读的理解。9.【答案】(1)A(2)A(3)D【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美国华盛顿【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密西西比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表示的河流名称为密西西比河。故选A。(2)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A正确;华盛顿位于大西洋西岸,所以B不符合题意;华盛顿城市职能以政治职能为主,所以C不符合题意;自由女神像是纽约的标志,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大平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筑以高脚屋为主,以木、竹为主要建材,这存在于湄公河平原,美国大平原则不是,所以②不符合题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大平原、华盛顿的识记。10.【答案】B【知识点】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马孙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流量最大的河流。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亚马孙河的识记。11.【答案】(1)B(2)A(3)A【知识点】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巴西巴西利亚【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巴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内有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西海岸,东临大西洋。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巴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巴西的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巴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西位于南美洲,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巴西概况的识记。12.【答案】D【知识点】世界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其中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带、气候较温暖湿润的地区。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人口分布特征的识记。13.【答案】C【知识点】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非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赛人主要分布在肯尼亚的南部,坦桑尼亚的北部,与南非无关,所以②表述错误;南非主要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所以④表述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非人文特征的识记。14.【答案】C【知识点】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别(面积、人口、经济水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发达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巴西、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发达国家的识记。15.【答案】B【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位于北回归线上,低于30°N,位于低纬度地区,所以A表述错误;经线分南北,①②在同一条经线上,故②地位于①地的正南方,所以B表述正确;②位于赤道,为热带地区,所以C表述错误;图中没有经度具体度数表示,所以无从判别①②的东西半球位置,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判读。16.【答案】(1)指向标(2)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3)C(4)自西南向东北(5)b处地势比较平坦;a处地势比较陡峭;因为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6)15千米【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比例尺;社区功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指向标定向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所以该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2)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50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3)本题考查的是社区功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李鹃生活的社区中,具有文化功能的是学校。(4)本题考查的是指向标定向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可知,依据指向标指示方向图上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5)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处地势比较平坦,a处地势比较陡峭。因为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6)本题考查的是比例尺换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500000,实地距离为(3×500000)cm,即为15千米。【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指向标定向法、比例尺换算、社区功能、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17.【答案】(1)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城市;高(2)甲图房屋低矮,分散;乙图高楼林业,密集。【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图表示乡村聚落聚落,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乙图表示城市聚落,这种聚落类型房屋建筑特点是建筑物高而密集。(2)本题考查的是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图表示乡村聚落聚落,房屋低矮,分散;乙图表示城市聚落,高楼林业,密集。【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识记。18.【答案】(1)欧;南美;大西;北冰(2)马六甲;苏伊士(3)南半球(4)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鱼盐之利、能量之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矿产资源。【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大洲和大洋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是欧洲,F是南美洲;J是大西洋,I是北冰洋。(2)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H为太平洋,K为印度洋,沟通两者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大洲A为亚洲,C为非洲,两者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3)本题考查的是海洋的有关知识。分析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就南北半球而言,海洋面积广阔的半球是南半球。(4)本题考查的是海洋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是个巨大的宝库,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鱼盐之利、能量之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矿产资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洲和大洋分布的识记,对海洋影响的理解。19.【答案】(1)尼罗河;长;刚果;常年河(2)热带草原气候;③;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沿赤道南北对称分布。(4)气候:热带气候分布广,适宜蚊虫的繁殖与疾病的传播;发展水平:非洲全部为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传染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别(面积、人口、经济水平)【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A河的名称为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B河为刚果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为刚果盆地,属于常年河。(2)本题考查的是气候分布及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地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图中所对应的数字为③;①地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本题考查的是非洲气候分布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可看出,非洲气候沿赤道南北对称分布。(4)本题考查的是非洲气候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热带气候分布广,适宜蚊虫的繁殖与疾病的传播;非洲全部为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传染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非洲重要河流、气候分布及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0.【答案】(1)20°W(2)西(3)热(4)东南【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经度识别的有关知识。图中经度向西变大为西经,所以A点的经度是20°W。(2)本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划分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的划分是20°W和160°E,B点位于西经40°,所以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3)本题考查的是热量带划分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点位于20°N,低于23.5°N,位于五带中的热带。(4)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所以D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6-2017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学生版).docx 2016-2017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