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义乌稠州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017七下·浙江期中)分析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形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图表中可知我国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说明我国地形种类多样。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未在题中体现。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特点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地形单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①青藏高原 ②柴达木盆地 ③塔里木盆地④东南丘陵 ⑤内蒙古高原A.①⑤ B.③⑤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地形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东南丘陵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势地形分布的识记。3.下图都摄于2016年12月18日 ,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地( )A.经度不同 B.纬度不同C.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D.地形、地势差异大【答案】B【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差异原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我国热带地区依然入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气候差异原因的理解。4.(2017七下·浙江期中)“芒果黄了叫人爱,芭蕉熟了任你采,菠萝大了任你 摘……”这首歌词描绘的地方,其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答案】A【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气候因素影响人类的生产,芒果、芭蕉、菠萝都属热带植物,故这些植物的种植地应为热带地区,根据答案选项可知,应选择A。【点评】此题考查气候因素影响人类的生产,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5.(1)成语大赛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四个省区的简称(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2)在上述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地理景观是( )A.平原上河网密布 B.高原上沟壑纵横C.绿洲上瓜果飘香 D.林区中红松挺拔(3)造成上述地理景观的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4)“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上述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5)对上述四省区表述正确的有( )①黄河蜿蜒流过 ②深受夏季风的影响,全部位于季风区③都位于我国的西部 ④都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上述某省区对应的是(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7)接上题,与该同学家乡气候特征相符的描述是( )A.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D.冬暖、春早、夏热,降水丰沛(8)四省区内有一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山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该山脉是( )A.昆仑山脉 B.太行山脉 C.秦岭 D.南岭(9)接上题,我国东部季风区有一条和该山脉相关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与此分界线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段③冬季河流封冻与否的分界线 ④人口稠密与人口稀疏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D(2)B(3)C(4)D(5)B(6)A(7)D(8)C(9)A【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东部和西部差异【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简称。故选D。(2)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简称。上述四省中山西、陕西正好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地表沟壑纵横,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3)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自然原因主要在于当地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导致的。故选C。(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地人文景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包主要存在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一部分土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山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6)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省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7)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省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8)本题考查的是秦岭地理意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该线以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依据题意,故选C。(9)本题考查的是秦岭地理分界线意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2)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形区地域范围的识记。(3)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识记。(4)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地人文景观的识记。(5)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6)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省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7)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省气候特征的理解。(8)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地理意义的识记。(9)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地理分界线意义的识记。6.在上述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地理景观是( )A.平原上河网密布 B.高原上沟壑纵横C.绿洲上瓜果飘香 D.林区中红松挺拔【答案】B【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简称。上述四省中山西、陕西正好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地表沟壑纵横,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形区地域范围的识记。7.造成上述地理景观的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答案】C【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自然原因主要在于当地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导致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识记。8.“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上述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答案】D【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地人文景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包主要存在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地人文景观的识记。9.对上述四省区表述正确的有( )①黄河蜿蜒流过 ②深受夏季风的影响,全部位于季风区③都位于我国的西部 ④都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部和西部差异【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一部分土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山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0.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上述某省区对应的是(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答案】A【知识点】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省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省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1.接上题,与该同学家乡气候特征相符的描述是( )A.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D.冬暖、春早、夏热,降水丰沛【答案】D【知识点】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省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省气候特征的理解。12.四省区内有一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山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该山脉是( )A.昆仑山脉 B.太行山脉 C.秦岭 D.南岭【答案】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岭地理意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该线以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地理意义的识记。13.接上题,我国东部季风区有一条和该山脉相关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与此分界线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段③冬季河流封冻与否的分界线 ④人口稠密与人口稀疏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岭地理分界线意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地理分界线意义的识记。14.(2017七下·浙江期中)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高原人口稠密,平原、盆地人口稀疏B.少数民族自治区人口密度大C.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稀少,西部内陆人口较多D.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山地、高原人口稀疏,平原、盆地人口稠密,所以A错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人口密度小,所以B错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人口较少,所以C错误;我国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所以D正确。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概况的识记。15.(2017七下·浙江期中)乌鲁木齐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是因为( )①位于我国西部,深处亚欧大陆腹地②是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交流的纽带③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④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乌鲁木齐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所以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乌鲁木齐地理位置的识记。16.(2017七下·浙江期中)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这里的( )A.土壤特别肥沃 B.夏季昼夜温差大C.冬季较为温暖 D.用冰川融水灌溉【答案】B【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疆瓜果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所以甜度大。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瓜果甜原因的了解。17.(2017七下·浙江期中)从西部到东部的“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 )①各地区的资源蕴藏量不同②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会造成河流径流量的不同③西部地区无力开发天然气资源④各区域之间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答案】B【知识点】东部和西部差异;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东部地区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而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东西部存在着差异,需要区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上海,该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各地区的资源蕴藏量不同,各区域之间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识记。18.(2017七下·浙江期中)以下关于黄河和长江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自西向东注入海洋②下游都具有江阔水深、航运便利的特点③都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④黄河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河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下游都具有江阔水深、航运便利的特点,而黄河下游则形成了地上河,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河长江概况的识记。19.(2017七下·浙江期中)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入大海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复杂多样C.山区面积广大 D.南北跨纬度广【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入大海的主要原因是地势西高东低。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影响的识记。20.如下图,我国国土东西长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度,这就造成了( )A. B.C. D.【答案】C【知识点】东部和西部差异【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西部地域差异的有关知识。A是海拔不同,自然景观不同,不符合题意;B是我国南北冬季气温差距大,不符合题意;C说明我国东西相距大,跨经度60多度,东西时差4小时,符合题意;D表明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方式的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地域差异的识记。二、非选择题21.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及其分界线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它来自 地区,性质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太平洋的 季风和来自于 洋的 季风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3)图中 (选数字)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请依次(自东向西)写出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四个省区的简称。【答案】(1)A;蒙古和西伯利亚;寒冷干燥(2)东南;印度;西南;暖热湿润(3)①(4)台、粤、桂、云(滇)【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如图A,我国冬季风的源地在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在它的影响下,气温降低,降水不多。如图B,我国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暖热湿润。(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图C中①符合题意。(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及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我国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云南省,它们的简称依次是台、粤、桂、云(滇)。【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及分布的识记,对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理解,22.填写辽宁舰航母跨海训练路线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1)我国政治中心、首都 :(2)海洋:A ;B: ;我国第二大岛:C 、海峡:D 。(3)地形区:E ;地理区域:F 、山脉:H 。(4)综合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因素分析它们对长江口G城市经济繁荣所起的作用。【答案】(1)北京(2)黄海;太平洋;海南岛;台湾海峡(3)四川盆地;南方地区;大兴安岭(4)a、地处东海之滨,位于长江入海口,既沿江又临海,地理位置优越。b、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便捷。【知识点】我国的疆域;地势和地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京;上海【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京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治中心、首都是北京市。(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岛屿和海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黄海,B为太平洋,我国第二大岛为C海南岛,海峡D为台湾海峡。(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为四川盆地,F为我国的南方地区,H为大兴安岭。(4)本题考查的是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G为我国的上海市,地处东海之滨,位于长江入海口,既沿江又临海,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便捷,对上海市经济繁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上海市和北京市的识记。1 / 1义乌稠州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2017七下·浙江期中)分析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2017七下·浙江期中)下列地形单元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①青藏高原 ②柴达木盆地 ③塔里木盆地④东南丘陵 ⑤内蒙古高原A.①⑤ B.③⑤ C.②③ D.③④3.下图都摄于2016年12月18日 ,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地( )A.经度不同 B.纬度不同C.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D.地形、地势差异大4.(2017七下·浙江期中)“芒果黄了叫人爱,芭蕉熟了任你采,菠萝大了任你 摘……”这首歌词描绘的地方,其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5.(1)成语大赛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四个省区的简称(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2)在上述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地理景观是( )A.平原上河网密布 B.高原上沟壑纵横C.绿洲上瓜果飘香 D.林区中红松挺拔(3)造成上述地理景观的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4)“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上述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5)对上述四省区表述正确的有( )①黄河蜿蜒流过 ②深受夏季风的影响,全部位于季风区③都位于我国的西部 ④都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上述某省区对应的是(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7)接上题,与该同学家乡气候特征相符的描述是( )A.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D.冬暖、春早、夏热,降水丰沛(8)四省区内有一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山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该山脉是( )A.昆仑山脉 B.太行山脉 C.秦岭 D.南岭(9)接上题,我国东部季风区有一条和该山脉相关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与此分界线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段③冬季河流封冻与否的分界线 ④人口稠密与人口稀疏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在上述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地理景观是( )A.平原上河网密布 B.高原上沟壑纵横C.绿洲上瓜果飘香 D.林区中红松挺拔7.造成上述地理景观的两个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过度垦荒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垦荒造田8.“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上述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9.对上述四省区表述正确的有( )①黄河蜿蜒流过 ②深受夏季风的影响,全部位于季风区③都位于我国的西部 ④都处于地势第二级阶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上述某省区对应的是(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11.接上题,与该同学家乡气候特征相符的描述是( )A.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D.冬暖、春早、夏热,降水丰沛12.四省区内有一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山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该山脉是( )A.昆仑山脉 B.太行山脉 C.秦岭 D.南岭13.接上题,我国东部季风区有一条和该山脉相关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与此分界线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东段③冬季河流封冻与否的分界线 ④人口稠密与人口稀疏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4.(2017七下·浙江期中)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高原人口稠密,平原、盆地人口稀疏B.少数民族自治区人口密度大C.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稀少,西部内陆人口较多D.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人口稠密15.(2017七下·浙江期中)乌鲁木齐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是因为( )①位于我国西部,深处亚欧大陆腹地②是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交流的纽带③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④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2017七下·浙江期中)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这里的( )A.土壤特别肥沃 B.夏季昼夜温差大C.冬季较为温暖 D.用冰川融水灌溉17.(2017七下·浙江期中)从西部到东部的“西气东输”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 )①各地区的资源蕴藏量不同②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会造成河流径流量的不同③西部地区无力开发天然气资源④各区域之间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18.(2017七下·浙江期中)以下关于黄河和长江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自西向东注入海洋②下游都具有江阔水深、航运便利的特点③都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④黄河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17七下·浙江期中)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入大海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复杂多样C.山区面积广大 D.南北跨纬度广20.如下图,我国国土东西长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度,这就造成了( )A. B.C. D.二、非选择题21.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及其分界线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它来自 地区,性质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来自于太平洋的 季风和来自于 洋的 季风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3)图中 (选数字)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请依次(自东向西)写出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四个省区的简称。22.填写辽宁舰航母跨海训练路线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1)我国政治中心、首都 :(2)海洋:A ;B: ;我国第二大岛:C 、海峡:D 。(3)地形区:E ;地理区域:F 、山脉:H 。(4)综合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因素分析它们对长江口G城市经济繁荣所起的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形特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图表中可知我国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说明我国地形种类多样。一般把山地、丘陵连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说明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未在题中体现。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形特点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答案】B【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地形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东南丘陵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势地形分布的识记。3.【答案】B【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差异原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我国热带地区依然入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气候差异原因的理解。4.【答案】A【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气候因素影响人类的生产,芒果、芭蕉、菠萝都属热带植物,故这些植物的种植地应为热带地区,根据答案选项可知,应选择A。【点评】此题考查气候因素影响人类的生产,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5.【答案】(1)D(2)B(3)C(4)D(5)B(6)A(7)D(8)C(9)A【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东部和西部差异【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简称。故选D。(2)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简称。上述四省中山西、陕西正好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地表沟壑纵横,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3)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自然原因主要在于当地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导致的。故选C。(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地人文景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包主要存在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一部分土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山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6)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省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7)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省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8)本题考查的是秦岭地理意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该线以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依据题意,故选C。(9)本题考查的是秦岭地理分界线意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2)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形区地域范围的识记。(3)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识记。(4)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地人文景观的识记。(5)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6)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省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7)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省气候特征的理解。(8)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地理意义的识记。(9)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地理分界线意义的识记。6.【答案】B【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简称。上述四省中山西、陕西正好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地表沟壑纵横,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形区地域范围的识记。7.【答案】C【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自然原因主要在于当地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导致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识记。8.【答案】D【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地人文景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包主要存在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地人文景观的识记。9.【答案】B【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部和西部差异【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肃一部分土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所以②不符合题意;山西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0.【答案】A【知识点】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省自然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所以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省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1.【答案】D【知识点】四川盆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川省气候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川省气候特征的理解。12.【答案】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岭地理意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该线以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地理意义的识记。13.【答案】A【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岭地理分界线意义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地理分界线意义的识记。14.【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山地、高原人口稀疏,平原、盆地人口稠密,所以A错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人口密度小,所以B错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人口较少,所以C错误;我国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所以D正确。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分布概况的识记。15.【答案】A【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乌鲁木齐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所以③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乌鲁木齐地理位置的识记。16.【答案】B【知识点】新疆(丝路明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疆瓜果甜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所以甜度大。故选择B。【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疆瓜果甜原因的了解。17.【答案】B【知识点】东部和西部差异;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东部地区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而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潜力巨大。东西部存在着差异,需要区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输送到上海,该工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各地区的资源蕴藏量不同,各区域之间要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差异显著的识记。18.【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河长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下游都具有江阔水深、航运便利的特点,而黄河下游则形成了地上河,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黄河长江概况的识记。19.【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入大海的主要原因是地势西高东低。故选择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地势影响的识记。20.【答案】C【知识点】东部和西部差异【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东西部地域差异的有关知识。A是海拔不同,自然景观不同,不符合题意;B是我国南北冬季气温差距大,不符合题意;C说明我国东西相距大,跨经度60多度,东西时差4小时,符合题意;D表明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方式的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地域差异的识记。21.【答案】(1)A;蒙古和西伯利亚;寒冷干燥(2)东南;印度;西南;暖热湿润(3)①(4)台、粤、桂、云(滇)【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如图A,我国冬季风的源地在寒冷干燥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风从内陆吹向海洋,在它的影响下,气温降低,降水不多。如图B,我国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丰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暖热湿润。(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所以图C中①符合题意。(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及分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我国的台湾省、广东省、广西、云南省,它们的简称依次是台、粤、桂、云(滇)。【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及分布的识记,对我国季风气候影响的理解,22.【答案】(1)北京(2)黄海;太平洋;海南岛;台湾海峡(3)四川盆地;南方地区;大兴安岭(4)a、地处东海之滨,位于长江入海口,既沿江又临海,地理位置优越。b、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便捷。【知识点】我国的疆域;地势和地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京;上海【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京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治中心、首都是北京市。(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岛屿和海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黄海,B为太平洋,我国第二大岛为C海南岛,海峡D为台湾海峡。(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重要地理单元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E为四川盆地,F为我国的南方地区,H为大兴安岭。(4)本题考查的是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G为我国的上海市,地处东海之滨,位于长江入海口,既沿江又临海,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便捷,对上海市经济繁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重要地理单元分布、上海市和北京市的识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义乌稠州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义乌稠州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