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模拟(一)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模拟(一)试卷

资源简介

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模拟(一)试卷
一、选择题
1.(2015八上·白银期中)关于我国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B.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海南省上面
C.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侧
D.我国所跨纬度较广,地处寒、温、热三带
2.(2017八上·荣成期中)当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已经旭日东升,而帕米尔高原还是星空满天,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高度相差大 D.距海远近相差大
3.(2017八上·荣成期中)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C.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 D.人口的素质不高
4.(2016八上·东台期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人口基本国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分布不均匀
B.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C.农村人口密度大
D.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5.(2017八上·荣成期中)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B.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C.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集居”的分布特点
D.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2017八上·荣成期中)荣成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苗族 D.藏族
7.(2016八上·东台期中)下列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中,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  )
A.元宵节 B.泼水节 C.那达慕节 D.丰收节
8.下列示意图中,符合我国地势总体特征的是(  )
A. B.
C. D.
9.(2016八上·东台期中)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B.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 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10.(2017八上·重庆期中)下表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百分比(%) 33 26 19 12 10
(1)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是(  )
A.高原 B.山脉 C.盆地 D.丘陵
(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类型复杂多样
B.山地面积最大
C.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D.平原、丘陵多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
(3)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量砍伐林木,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水电站
11.(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12.下列叙述中不是我国的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显著
D.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3.(2017八上·荣成期中)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夏季比较热,冬季比较冷,主要是因为(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经度因素
14.(2017八上·荣成期中)长江中游的治理措施是人工裁弯取直和加固大堤,其人工裁弯取直中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15.(2015八上·启东期中)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河段的共同特点是(  )
A.流量大 B.有结冰期
C.含沙量大 D.水能资源丰富
16.(2015八上·东海期中)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  )
A.上游治理草地的退化、荒漠化 B.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堤坝,严防决堤 D.解决凌汛带来的问题
17.(2017八上·荣成期中)北京地区近年来常见的扬沙、浮沉天气的沙源可能来自(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三江源地区
18.(2017八上·荣成期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19.(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经出现某些资源短缺的现象
B.加大对各种自愿的开发,增加收入
C.资源十分丰富,大量还未得到开发
D.在经济发展中,还感觉不到资源的压力
20.(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的是(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水能资源 D.矿产资源
21.(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面对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世界上耕地资源丰富的国家
B.扩大耕地的潜力巨大
C.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D.具有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
22.(2017八上·荣成期中)造成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 B.科技水平的高低
C.气候条件的不同 D.耕作制度的不同
23.(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
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D.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二、综合题
24.(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特别行政区:A    B   河流:C   海域:M    内海:D   。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   、   、   。
(3)F省的行政中心是   ,N省的行政中心是   。
25.(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名称:A   ;B   。
(2)填注海域名称:C   ;D   。
(3)①处所在的温度带是   带。
(4)②地与③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日出时刻较早的是   地。
26.(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山脉B是   ,它的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G是   乙图中的湖泊E是   。
(2)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发源地F:   山;主要支流A是   ;长江发源地D:   山;主要支流A是   .城市G是   。
(4)黄河下游是世界闻名的“   ”。
(5)目前在长江干流上修建的著名水利枢纽是   和   。修建这两个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和   。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有   、   、   。
27.(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纬度最低的是   (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   ,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四地中年降水最少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解: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我国所跨纬度较广,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62°,东西夸五个时区,就相差五个小时,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早看到日出,所以当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已经旭日东升,而帕米尔高原还是星空满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我国跨经度大是答题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地理知识。
3.【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目前,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及老年人的比重逐渐增大不是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必须要牢记。
4.【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实行人口基本国策的根本原因.
5.【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A错误;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B错误;
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集居”的分布特点,C正确;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牢记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关键,属于记忆类知识点。
6.【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荣成市位于山东省,以汉族人口为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牢记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基础题。
7.【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依据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解答.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那达慕大会,结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8.【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读图可知,与我国地势特征相符的是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点,理解我国地势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地势是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动,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巨大的水能。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如果结合图更直观更易理解地势特点。
10.【答案】(1)B
(2)D
(3)C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五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最广。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故B正确。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最大;根据中国地形图可知,我国各类地形交错分布,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三阶梯,主要在温带地区,少部分在热带。故选项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3)山区风景秀丽,可以开发生态旅游;也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山区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以积极建设水电站;但如果大量砍伐林木,会造成水土流失。故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D;(3)C。
【点评】(1)本题考查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的地形类型,根据中国地形图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类型的构成特点,理解解答即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所以山区面积广大。
(3)本题考查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广州降水最多,冬季气温最高,故对应④,武汉降水较多,冬季气温较高,故对应③,北京降水较少,冬季气温较低,故对应②,哈尔滨冬季气温最低,降水最少,故对应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降水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气候特点及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2.【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故本题选D。
13.【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又具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夏季气温明显偏高,冬季气温明显偏低,主要是海陆因素造成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
14.【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其治理措施是人工裁弯取直和加固大堤,其中人工裁弯取直中主要是为了解决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治理,了解长江不同河段的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
15.【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故选:D.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 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16.【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泥沙多,极容易在下游出现泛滥的灾害,而泥沙多的原因就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植被被破坏,导致黄河的泥沙多,所以治理黄河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在中游保持水土,故选B。
17.【答案】B
【知识点】北京
【解析】【分析】北京距离内蒙古高原较近,冬季北京盛行西北风,内蒙古高原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北京地区近年来常见的扬沙、浮沉天气在西北寒冷气流的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的位置及环境,结合北京市的位置图理解答题,熟知北京市周边的地形区及气候特点是答题的基础。
18.【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最大自然灾害,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依据我国的气候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19.【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在经济发展中,资源的压力很大,已经出现某些资源短缺的现象。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0.【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使用后在人类历史时期不能再生的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是答题的基础,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1.【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世界上耕地资源较少的国家,A错误;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B错误;
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C正确;
我国耕地具有南方少北方多的特点,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特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2.【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可见受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差异及原因,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气候差异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是中考的重点,要重点把握。
23.【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A错误;
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造成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加剧洪涝灾害发生,B错误;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C错误;
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24.【答案】(1)澳门;香港;珠江;东海;琼州海峡
(2)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3)长沙;福州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1)读省区的轮廓和位置可知,图中A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侧,B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的东侧。河流C是珠江,注入南海,海域M是东海,位于台湾岛以北,D是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之一。
(2)读图可知,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3)图中F是湖南省,行政中心是长沙,N是我国的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
故答案为:(1)澳门;香港;珠江;东海;琼州海峡;(2)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3)长沙;福州。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临海、行政中心等,结合我国政区图、疆域图记忆较好,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经常使用地图和规范使用地图的习惯,并注重积累。
25.【答案】(1)天山;秦岭
(2)东海;南海
(3)亚热
(4)②;②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主要山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1)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平原、高原、盆地以及丘陵镶嵌其中,我国共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据图可知:A为天山,B为秦岭。
(2)我国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岛屿和半岛众多,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海洋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据图可知:C为东海,D为南海。
(3)一般来说,南纬23.5°至北纬23.5°为热带;北纬23.5°至北纬66.5°为北温带;南纬23.5°至南纬66.5°为南温带;北纬66.5°至北纬90°为北寒带;南纬66.5°至南纬90°为南寒带。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我们常说的亚热带指的是温带的较低纬度地区。据图可知:①处所在的温度带是亚热带。
(4)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随着夏季风从沿海向内陆推进,水汽越来越少,则降水也越来越少。②地与③地相比,③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因此降水少,而②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较多;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运动,一般来说,位置越偏东的地方时刻越早,日出时刻也越早,②地位置偏东,因此日出时刻较早。
故答案为:(1)天山;秦岭;(2)东海;南海;(3)亚热;(4)②;②。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临海、温度带以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26.【答案】(1)太行山脉;黄土高原;洞庭湖
(2)含沙量;A;B
(3)巴颜喀拉;汾河;唐古拉;汉江;武汉
(4)地上河
(5)葛洲坝;三峡;发电;防洪;长江通航问题;生态问题;移民问题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千米,流经11个省区,是我国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B是太行山,它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G是黄土高原。乙图中湖泊是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有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注入渤海,图中黄河的支流A是汾河,主要流经山西省,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长江最大的支流是图中A汉江,主要流经湖北省。城市G是武汉,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5)我国在长江上建设的两大水利枢纽是葛洲坝和三峡,这两个水利工程在发电和防洪方面作用巨大,但是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有长江通航问题、生态问题、移民问题。
故答案为:(1)太行山脉;黄土高原;洞庭湖;(2)含沙量;A;B;(3)巴颜喀拉;汾河;唐古拉;汉江;武汉;(4)地上河;(5)葛洲坝;三峡;发电;防洪;长江通航问题;生态问题;移民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与黄河的源流概况及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等,综合性强,结合水系图理解答题较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27.【答案】(1)夏
(2)D;A;D
(3)夏(夏秋);大(多);长;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地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由图可知,降水集中在夏季。
(2)由图可知,图中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D代表的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因为该城市的气温曲线最陡峭;纬度最低的是D地,因为这里冬季气温最高。
(3)通过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更多,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更长,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地。
故答案为:(1)夏;(2)D;A;D;(3)夏(夏秋);大(多);长;A。
【点评】本题以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 / 1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模拟(一)试卷
一、选择题
1.(2015八上·白银期中)关于我国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
B.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海南省上面
C.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侧
D.我国所跨纬度较广,地处寒、温、热三带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解: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我国所跨纬度较广,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根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2017八上·荣成期中)当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已经旭日东升,而帕米尔高原还是星空满天,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高度相差大 D.距海远近相差大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与最西端经度相差62°,东西夸五个时区,就相差五个小时,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早看到日出,所以当北京时间6点时,乌苏里江已经旭日东升,而帕米尔高原还是星空满天。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理解我国跨经度大是答题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地理知识。
3.(2017八上·荣成期中)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C.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 D.人口的素质不高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
【解析】【分析】目前,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及老年人的比重逐渐增大不是人口问题的突出特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必须要牢记。
4.(2016八上·东台期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人口基本国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分布不均匀
B.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
C.农村人口密度大
D.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实行人口基本国策的根本原因.
5.(2017八上·荣成期中)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B.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C.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集居”的分布特点
D.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A错误;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B错误;
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集居”的分布特点,C正确;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云南省,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牢记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关键,属于记忆类知识点。
6.(2017八上·荣成期中)荣成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苗族 D.藏族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荣成市位于山东省,以汉族人口为主。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牢记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基础题。
7.(2016八上·东台期中)下列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中,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  )
A.元宵节 B.泼水节 C.那达慕节 D.丰收节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依据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解答.体现蒙古族人文特色的是那达慕大会,结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8.下列示意图中,符合我国地势总体特征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读图可知,与我国地势特征相符的是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点,理解我国地势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9.(2016八上·东台期中)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A.水流平缓,利于通航 B.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 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地势是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动,并在阶梯的交界处形成巨大的水能。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如果结合图更直观更易理解地势特点。
10.(2017八上·重庆期中)下表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 山地 高原 盆地 平原 丘陵
百分比(%) 33 26 19 12 10
(1)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是(  )
A.高原 B.山脉 C.盆地 D.丘陵
(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类型复杂多样
B.山地面积最大
C.各类地形交错分布
D.平原、丘陵多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
(3)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量砍伐林木,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水电站
【答案】(1)B
(2)D
(3)C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五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最广。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故B正确。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最大;根据中国地形图可知,我国各类地形交错分布,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第三阶梯,主要在温带地区,少部分在热带。故选项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3)山区风景秀丽,可以开发生态旅游;也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山区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以积极建设水电站;但如果大量砍伐林木,会造成水土流失。故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D;(3)C。
【点评】(1)本题考查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的地形类型,根据中国地形图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类型的构成特点,理解解答即可。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所以山区面积广大。
(3)本题考查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解解答即可。
11.(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广州降水最多,冬季气温最高,故对应④,武汉降水较多,冬季气温较高,故对应③,北京降水较少,冬季气温较低,故对应②,哈尔滨冬季气温最低,降水最少,故对应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降水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气候特点及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2.下列叙述中不是我国的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显著
D.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最为辽阔。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故本题选D。
13.(2017八上·荣成期中)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夏季比较热,冬季比较冷,主要是因为(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经度因素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深入亚洲内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又具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夏季气温明显偏高,冬季气温明显偏低,主要是海陆因素造成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
14.(2017八上·荣成期中)长江中游的治理措施是人工裁弯取直和加固大堤,其人工裁弯取直中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河道特别弯曲,妨碍航运
B.水流太急,易成水灾
C.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D.开垦两岸沙洲,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C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其治理措施是人工裁弯取直和加固大堤,其中人工裁弯取直中主要是为了解决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的治理,了解长江不同河段的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
15.(2015八上·启东期中)长江上游与黄河中上游河段的共同特点是(  )
A.流量大 B.有结冰期
C.含沙量大 D.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D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故选:D.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 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16.(2015八上·东海期中)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  )
A.上游治理草地的退化、荒漠化 B.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堤坝,严防决堤 D.解决凌汛带来的问题
【答案】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泥沙多,极容易在下游出现泛滥的灾害,而泥沙多的原因就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植被被破坏,导致黄河的泥沙多,所以治理黄河根本的措施就是要在中游保持水土,故选B。
17.(2017八上·荣成期中)北京地区近年来常见的扬沙、浮沉天气的沙源可能来自(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三江源地区
【答案】B
【知识点】北京
【解析】【分析】北京距离内蒙古高原较近,冬季北京盛行西北风,内蒙古高原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北京地区近年来常见的扬沙、浮沉天气在西北寒冷气流的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的位置及环境,结合北京市的位置图理解答题,熟知北京市周边的地形区及气候特点是答题的基础。
18.(2017八上·荣成期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最大自然灾害,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依据我国的气候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19.(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经出现某些资源短缺的现象
B.加大对各种自愿的开发,增加收入
C.资源十分丰富,大量还未得到开发
D.在经济发展中,还感觉不到资源的压力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在经济发展中,资源的压力很大,已经出现某些资源短缺的现象。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的是(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水能资源 D.矿产资源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使用后在人类历史时期不能再生的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是答题的基础,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1.(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面对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世界上耕地资源丰富的国家
B.扩大耕地的潜力巨大
C.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D.具有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
【解析】【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我国是世界上耕地资源较少的国家,A错误;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不足,B错误;
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C正确;
我国耕地具有南方少北方多的特点,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耕地的特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2.(2017八上·荣成期中)造成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和地势的差异 B.科技水平的高低
C.气候条件的不同 D.耕作制度的不同
【答案】C
【知识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可见受气候的影响,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耕地类型差异及原因,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气候差异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是中考的重点,要重点把握。
23.(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大力扩建城市建设用地
B.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大,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D.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答案】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A错误;
大力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造成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加剧洪涝灾害发生,B错误;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被土地资源不足,C错误;
在西部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二、综合题
24.(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特别行政区:A    B   河流:C   海域:M    内海:D   。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   、   、   。
(3)F省的行政中心是   ,N省的行政中心是   。
【答案】(1)澳门;香港;珠江;东海;琼州海峡
(2)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3)长沙;福州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1)读省区的轮廓和位置可知,图中A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侧,B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的东侧。河流C是珠江,注入南海,海域M是东海,位于台湾岛以北,D是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两个内海之一。
(2)读图可知,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的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3)图中F是湖南省,行政中心是长沙,N是我国的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
故答案为:(1)澳门;香港;珠江;东海;琼州海峡;(2)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3)长沙;福州。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临海、行政中心等,结合我国政区图、疆域图记忆较好,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经常使用地图和规范使用地图的习惯,并注重积累。
25.(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名称:A   ;B   。
(2)填注海域名称:C   ;D   。
(3)①处所在的温度带是   带。
(4)②地与③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日出时刻较早的是   地。
【答案】(1)天山;秦岭
(2)东海;南海
(3)亚热
(4)②;②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主要山脉;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1)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平原、高原、盆地以及丘陵镶嵌其中,我国共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据图可知:A为天山,B为秦岭。
(2)我国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岛屿和半岛众多,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海洋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据图可知:C为东海,D为南海。
(3)一般来说,南纬23.5°至北纬23.5°为热带;北纬23.5°至北纬66.5°为北温带;南纬23.5°至南纬66.5°为南温带;北纬66.5°至北纬90°为北寒带;南纬66.5°至南纬90°为南寒带。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我们常说的亚热带指的是温带的较低纬度地区。据图可知:①处所在的温度带是亚热带。
(4)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随着夏季风从沿海向内陆推进,水汽越来越少,则降水也越来越少。②地与③地相比,③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因此降水少,而②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降水较多;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运动,一般来说,位置越偏东的地方时刻越早,日出时刻也越早,②地位置偏东,因此日出时刻较早。
故答案为:(1)天山;秦岭;(2)东海;南海;(3)亚热;(4)②;②。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临海、温度带以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26.(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山脉B是   ,它的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G是   乙图中的湖泊E是   。
(2)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发源地F:   山;主要支流A是   ;长江发源地D:   山;主要支流A是   .城市G是   。
(4)黄河下游是世界闻名的“   ”。
(5)目前在长江干流上修建的著名水利枢纽是   和   。修建这两个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和   。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有   、   、   。
【答案】(1)太行山脉;黄土高原;洞庭湖
(2)含沙量;A;B
(3)巴颜喀拉;汾河;唐古拉;汉江;武汉
(4)地上河
(5)葛洲坝;三峡;发电;防洪;长江通航问题;生态问题;移民问题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
【解析】【分析】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我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多千米,流经11个省区,是我国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1)B是太行山,它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G是黄土高原。乙图中湖泊是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有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注入渤海,图中黄河的支流A是汾河,主要流经山西省,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长江最大的支流是图中A汉江,主要流经湖北省。城市G是武汉,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5)我国在长江上建设的两大水利枢纽是葛洲坝和三峡,这两个水利工程在发电和防洪方面作用巨大,但是工程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有长江通航问题、生态问题、移民问题。
故答案为:(1)太行山脉;黄土高原;洞庭湖;(2)含沙量;A;B;(3)巴颜喀拉;汾河;唐古拉;汉江;武汉;(4)地上河;(5)葛洲坝;三峡;发电;防洪;长江通航问题;生态问题;移民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与黄河的源流概况及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等,综合性强,结合水系图理解答题较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27.(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纬度最低的是   (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   ,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四地中年降水最少的是   。
【答案】(1)夏
(2)D;A;D
(3)夏(夏秋);大(多);长;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地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由图可知,降水集中在夏季。
(2)由图可知,图中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D代表的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因为该城市的气温曲线最陡峭;纬度最低的是D地,因为这里冬季气温最高。
(3)通过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更多,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更长,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地。
故答案为:(1)夏;(2)D;A;D;(3)夏(夏秋);大(多);长;A。
【点评】本题以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