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政治时政热点及创新试题:共同见证中俄关系发展新起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届高三政治时政热点及创新试题:共同见证中俄关系发展新起点

资源简介

【热点综述】
  2011年6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的联合声明指出,2001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国家元首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汲取了长期以来中俄关系发展的有益经验,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成为当代两国关系的基础性国际法律文件。条约充分体现了中俄两国人民睦邻友好的深厚历史传统和两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条约确定以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为中俄关系模式,这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中俄关系的社会基础显著巩固。中俄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等大型活动,为发展双方人文交流,加强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中俄关系的基础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平等互信,承认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利益,尊重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内政,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互利共赢,开展全方位合作;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
  【理论分析】
  1. 试分别从《经济生活》及《生活与哲学》角度见证促进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原因。
  分析从《经济生活》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日益具有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不能孤立地发展经济。因此,中俄两国必须加强互利合作的经济关系,促进两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来看,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俄两国作为两个在世界颇具影响力的友好邻邦,加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既符合两国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2.试运用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分析中俄两国加强合作的原因,并分析必须维护对方核心利益的《政治生活》依据。
  分析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各国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加强中俄两国合作是维护中俄两国共同的国家利益的需要。
  中俄两国相互维护对方的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的核心利益,这反映了中俄两国严格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国际公认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体现了任何国家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时,不得侵犯别的国家,损害别国国家利益。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应当正确对待本国国家利益的原因和要求。
  分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履行主权国家应当履行的义务,要尊重其它国家正当的利益,维护世界人民共同的利益。
  4.试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主权是国家核心利益的政治学依据。
  分析主权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的。其中,主权体现国家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因此,主权是主权国家的核心利益。
  5.中俄双边关系依照《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分析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发展中俄关系巩固了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以及我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中俄两国相互支持体现了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的首要目标;中俄关系的基础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 尊重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互利共赢,开展全方位合作,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
  6. 简要分析中俄致力于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对当今时代主题的认同。
  分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中俄致力于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有利于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同时,中俄合作也为中俄两国经济发展、东北亚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动力。
  7. 中俄通过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等大型活动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两国间经济政治合作与交流。试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分析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中俄通过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等大型活动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两国间经济政治合作与交流,体现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8. 试根据《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通过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等大型活动的文化意义,请简要分析中俄两国对待本国及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分析中俄通过互办“国家年”和“语言年”等大型活动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了两国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有利于中俄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在于其包容性,能够与外来文化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中俄两国人民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创新训练】
  2011年6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双方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据此回答1~4题。
  1. 中俄两国之所以十分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是因为()
  A.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 气候变化使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恶化
  C. 全球气候变暖使俄罗斯气候条件得到改善
  D. 只有中俄两国联手才能根除气候变化
  2.解决气候变暖问题能够加强国际间合作的政治学依据是 ()
  A. 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B. 符合各国共同的国家利益
  C. 各国都是国际社会最主要成员
  D. 国家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 世界各国要联手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哲学要求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 ③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