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点综述】 201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理论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2.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3.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增产。 5.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认真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继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 6.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引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7.要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促进对外经济稳步发展,推动出口结构升级,积极扩大进口,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化国际经济合作。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2年的经济工作,并提出了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核心地位。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更加有预见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调、微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201 2年经济工作,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 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I生,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7.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领域改革,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8.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安置好困难群体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 【创新训练】 1.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其经济生活依据是(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③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④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2.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以下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 A.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 B.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 c.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D.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增产,不断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保障能力。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②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③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④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2011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紧围绕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深入实际进行考察调研,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下列关于对各民主党派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主党派是一个政治联盟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③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执政④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2012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 c.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6.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其哲学依据是( )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 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C.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7.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②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③要优先发展教育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8.2011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领域改革,做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下列关于对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④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B 6.A 7.D 8.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