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瑞安市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2017八下·瑞安月考)根据下面年代尺,回答小题。(1)下列描述的史实,与年代尺中①时期相符的是( )A.该政权的都城在盛京,后迁都至北京B.该朝代统治者为控制思想实行八股取士C.该政权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D.该时期艺术方面出现了新剧种——京剧(2)关于上面年代尺中②时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鼓励海外贸易,专设对外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B.初期施行强迫沿海居民内迁等措施激化了社会矛盾C.和元朝一样,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D.统治者为控制思想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的恐慌2.(2017八下·瑞安月考)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现实,也能反映社会现实。下列文学作品中,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和封建礼教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是( )A. B.C. D.3.(2017八下·瑞安月考)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为减少自己工作量他设立军机处B.出现该状况的原因是他废除丞相C.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高度强化D.他设厂卫机构以树立自己的权威4.(2017八下·瑞安月考)“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这直接体现出清朝时期( )A.社会矛盾尖锐 B.人口增长迅速C.农业经济繁荣 D.土地兼并严重5.(2017八下·瑞安月考)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史实中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徐霞客游记》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C.李时珍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写成《黄帝内经》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D.贾思勰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6.(2017八下·瑞安月考)明朝中后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丝织业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这与以往的手工作坊相比,最根本区别是( )A.生产规模和产量超过前代 B.技术更精湛,工序更复杂C.出现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 D.官办工场和作坊占主导地位7.(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表是《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表》。据表格分析,1 501年以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表时期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1-1500年 157 98 591501-1840年 472 19 453①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②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③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17八下·瑞安月考)史学家说:“14-16世纪欧洲的历史是‘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历史”,请回答小题。(1)下列关于“人被发现”的历史,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14世纪时首先兴起于法国 B.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C.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 D.核心思想主张是理性主义(2)对“世界被发现”的原因或条件的归纳,错误的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学革命开拓了视野C.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D.欧洲的传统商路被阻9.(2017八下·瑞安月考)牛顿曾经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说明( )①牛顿对近代科学有着巨大贡献 ②牛顿成就得益于借鉴前人成果③牛顿具有谦逊的优秀道德品质 ④牛顿的眼光比一般人更远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共同之处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都冲击了教会的统治地位和权威C.都大大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D.都反对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1.(2017八下·瑞安月考)东学西渐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表现之一。下列史实能体现东学西渐的是( )A.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B.西方的药材珠宝毛皮传入中国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先进唐文化 D.16世纪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12.(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3月韩国决定部署“萨德”系统,这严重威胁到中国安全。全国各地爆发抵制韩国热潮,一艘邮轮抵达韩国济州岛时,船上3400多名游客拒绝下船,游客的行为表明( )①我们要珍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 ②每个公民都应该对自己国家承担责任③祖国的光明前途需要每个公民为之奋斗 ④公民应该关心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17八下·瑞安月考)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中所示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14.(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两会期间,民法草案提出:“别因滥用权利而妨碍他人”这说明( )A.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利益C.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利益D.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家庭利益15.(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3月10日,最高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湖南省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张文雄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我国积极开展反腐倡廉,说明了( )①政府官员行使公共权力时受到法律制约 ②国家建立一套以民法为核心的保障体系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政府官员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一切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3月,两名女子因公司活动要求地铁上一男子扫码,遭到拒绝且被该名男子反复辱骂羞辱。事后涉案男子张某已被警方抓获。请根据材料回答小题。(1)男子辱骂羞辱两名女子这一做法侵犯了该女生的(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肖像权(2)嫌疑人张某已被警方抓获,这体现了( )A.法律对公民权利的立法保障 B.两名女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C.法律对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 D.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7.(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图漫画中某主持人的行为严重侵害他人的( )A.人身自由权 B.肖像权 C.生命健康权 D.著作权18.(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列属于正确行使个人姓名权的是( )①大学生张鸣用笔名“豆瓣”发表文章②某影星在步入影坛后给自己起了个艺名③初中生李某的监护人代他更换了名字④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合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权 B.未成年人的权利受特殊保护C.未成年人经常被侵犯权利 D.未成年人不用承担法律责任20.(2017八下·瑞安月考)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①始终保持沉默,以德化人 ②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③要求停止侵害,当面道歉 ④情节严重的,可要求适当赔偿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1.(2017八下·瑞安月考)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结合下表中的史料进行分析,回答问题。地理方位 材料史实东北 材料一: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北面 材料二: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整顿的意思),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西面 材料三: 图1 达赖五世金印 图二:驻藏大臣令牌 图三金奔巴瓶西南 材料四:清政府在改流地区,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土民所受的剥削比以前减轻了。……今则于苗、(汉)民交界处设集场,限期贸易,官弁监之……苗之气息也渐驯矣。……添修苗馆若干处,延师教读……则礼仪兴而匪僻消,苗与汉人无异。 ——冯尔康《雍正传》(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朝长城在当时的中国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3)据左边三幅图归纳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4)据材料四分析清政府在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措施所产生的影响。(5)请你为左边材料归纳一个合适的历史学习主题。22.(2017八下·瑞安月考)当中国正在为“天朝上国”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时候,欧洲国家已经进行了对新世界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鸟笼中的君臣对话》: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材料四:“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材料一图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推行的对外政策。结合图片内容,请分析推行该政策的原因。(2)材料二图中,开辟A航线的航海家是谁?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的是哪一条航线(写字母代号)?(3)根据材料三分析,你觉得马克思认为“对联式悲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分析归纳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影响?(不得照抄材料)(5)结合上述材料,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说说你有什么启示和感悟?23.(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法总则)。材料一:材料二: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张德江提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彰显了宪法尊严和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中,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和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东方新闻(1)请你从宪法地位的角度归纳材料一中两部法律的关系。(2)结合材料二请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维护宪法权威?24.(2017八下·瑞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深入查访】2017年3月,温州记者对“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APP上多家餐饮店进行暗访。经调查发现,“网络上的餐馆”问题多多:不少商家登记地址与实际地址不符,不能开具正规发票,后厨脏乱差现象普遍等。——温州网 【快刀斩麻】面对这种现状,温州市市监部门监察商家食品安全问题,查封了相关“问题商家”,税务部门对“不开发票”“偷税漏税”商家逐一调查惩处。——温州网【互利互惠】(1)商家后厨脏乱差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为什么政府保障这项权利?(2)结合图片,请你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商家“偷税漏税”行为加以评析。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B(2)A【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有关知识。①时期为中国的明朝时期。明朝的政权在应天,后迁至北京,所以A不符合题意;明朝统治者为控制思想实行八股取士,所以B符合题意;明朝的创建者是朱元璋,被朱元璋推翻的朝代是元朝,所以C不符合题意;京剧诞生在清朝后期,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有关知识。②时期为清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鼓励海外贸易,所以A表述错误;清朝初期施行强迫沿海居民内迁等措施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B表述正确;清朝 和元朝一样,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所以C符合题意;清朝统治者为控制思想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的恐慌,所以D表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道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重大史实的理解。2.【答案】D【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名著的有关知识。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红楼梦》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识记,对四大名著影响的理解。3.【答案】C【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若将要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可知,清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事无巨细,皇帝亲自过问,国家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所以,它反映的是清初加强君主专政。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答案】D【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 “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 可知,清朝的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5.【答案】B【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的有关知识。《天工开物》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所以A表述错误;《徐霞客游记》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所以B表述正确;李时珍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写成《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所以C表述错误;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的识记。6.【答案】C【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知识。明朝中期以后,苏州等地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出现,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C正确;ABD不是其本质区别。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7.【答案】A【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科技成果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原因。1501年以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有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等,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道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科技成果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原因的理解。8.【答案】(1)B(2)B【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14世纪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所以A表述错误;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所以B符合题意;伏尔泰、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所以C不符合题意;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开辟新航路的有关知识。 “世界被发现”是指开辟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的传统商路被阻,所以ACD表述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为科学家开拓视野,B选项弄错了因果关系,所以B表述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的理解。9.【答案】C【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说明牛顿成就得益于借鉴前人成果,具有谦逊的优秀道德品质,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材料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0.【答案】D【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有关知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开展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都冲击了教会的统治地位和权威,都大大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所以ABC都符合题意;科学革命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所以D不是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共同之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共同之处的理解。11.【答案】A【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学西渐的有关知识。东学西渐指的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所以A符合题意;BD属于经济交流,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与东学西渐无关,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学西渐的理解。12.【答案】D【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韩国决定部署“萨德”系统,这严重威胁到中国安全,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全国各地的抵制韩国的热潮体现了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承担对国家的责任,是爱国的举动,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其观点,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责任和爱国主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主旨,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3.【答案】A【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劳动与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所以权利与义务是交叉关系,A符合题意,正确。B错误,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刑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宪法和刑法不同,它们没有交叉的内容。C错误,著作权和肖像权是分离关系。D错误,在我国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它们是包含关系。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主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4.【答案】A【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民法草案提出:“别因滥用权利而妨碍他人”体现的是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A符合题意,正确。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意主 旨,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15.【答案】C【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我国积极开展反腐倡廉,说明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作为政府官员行使公共权力时受到法律制约,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一切事情。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②错误,在我国,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6.【答案】(1)C(2)C【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男子辱骂羞辱两名女子这一做法侵犯了该女生的名誉权,C符合题意,正确。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为:C。(2)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嫌疑人张某已被警方抓获体现了司法保障,C符合题意,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权和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题意的观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7.【答案】B【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解析】【分析】漫画中某主持人未经其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严重侵害他人的肖像权,B符合题意,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漫画中没有体现其观点,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肖像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18.【答案】A【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解析】【分析】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法律规定,对于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应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①②③是正确行使姓名权的表现,符合题意,正确。④错误,张某假冒他人姓名签订合同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权。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姓名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9.【答案】B【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未成年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对未成年人应负的责任。B符合题意,正确。AD错误,对未成年人保护是使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是享有特权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C不符合题意,漫画中没有直接体现选项中的观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20.【答案】D【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具体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要求停止侵害,当面道歉 ,情节严重的,可要求适当赔偿。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①做法错误,保持沉默,以德化人 这样自身合法权利不仅得不到维护,而且会纵容违法犯罪,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维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联系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21.【答案】(1)《尼布楚条约》(2)①明长城有效地保障了中原农耕文明免遭战争的破坏;②使蒙古与中原地区贸易频繁,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③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3)①确立册封制度;②设立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金奔巴瓶制度)。(4)①减轻了西南地区人民的负担;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③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的进步;④加强了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⑤有利于苗汉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尼布楚条约》的有关知识。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2)本题考查的是明朝长城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长城有效地保障了中原农耕文明免遭战争的破坏;使蒙古与中原地区贸易频繁,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确立册封制度;设立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金奔巴瓶制度)。(4)本题考查的是改土归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措施,减轻了西南地区人民的负担;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的进步;加强了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有利于苗汉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5)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的历史学习主题可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措施及其影响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答案】(1)原因: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②统治者狂妄自大,认为无需同外国贸易。(2)哥伦布;D。(3)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在世界上逐渐落伍。(4)影响:①推动了欧洲工业文明的进程;②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思想解放;④促进了美洲文明的进步。(5)①国家要发展,不能封闭自守,应主动开放,积极地对外交流;②开拓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③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坚持开放,加强对外学习交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图片可知,该政策为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狂妄自大,认为无需同外国贸易。(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辟A航线的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即航线D。(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在世界上逐渐落伍,最终“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产生“对联式悲歌”。(4)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工业文明的进程;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美洲文明的进步。(5)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要发展,不能封闭自守,应主动开放,积极地对外交流;开拓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坚持开放,加强对外学习交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闭关锁国政策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3.【答案】(1)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最高地位。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民法规定人民生活的具体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民法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视为违宪不得适用。(2)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解析】【分析】(1)宪法属于国家的根本大会,民法属于普通法律,所以本题可以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键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从他们规定的内容,地位,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分析。(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人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和增强宪法意识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24.【答案】(1)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2)商家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公民依法纳税,国家才能有财政收入,国家事务才能正常维持和运转,国家富强起来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因而我们应该忠实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知识点】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商家后厨脏乱差现象存在着食品卫生的安全隐患会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政府保障这项权利的原因可以从生命健康权的意义进行分析即可。(2)评析题可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商家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原因可以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怎么样做,可以从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的角度进行分析。【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健康权,权利与义务 的关系,履行义务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1 / 1浙江省瑞安市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2017八下·瑞安月考)根据下面年代尺,回答小题。(1)下列描述的史实,与年代尺中①时期相符的是( )A.该政权的都城在盛京,后迁都至北京B.该朝代统治者为控制思想实行八股取士C.该政权被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D.该时期艺术方面出现了新剧种——京剧(2)关于上面年代尺中②时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鼓励海外贸易,专设对外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B.初期施行强迫沿海居民内迁等措施激化了社会矛盾C.和元朝一样,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D.统治者为控制思想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的恐慌【答案】(1)B(2)A【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有关知识。①时期为中国的明朝时期。明朝的政权在应天,后迁至北京,所以A不符合题意;明朝统治者为控制思想实行八股取士,所以B符合题意;明朝的创建者是朱元璋,被朱元璋推翻的朝代是元朝,所以C不符合题意;京剧诞生在清朝后期,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有关知识。②时期为清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鼓励海外贸易,所以A表述错误;清朝初期施行强迫沿海居民内迁等措施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B表述正确;清朝 和元朝一样,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政权,所以C符合题意;清朝统治者为控制思想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的恐慌,所以D表述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道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重大史实的理解。2.(2017八下·瑞安月考)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现实,也能反映社会现实。下列文学作品中,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和封建礼教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名著的有关知识。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红楼梦》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识记,对四大名著影响的理解。3.(2017八下·瑞安月考)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为减少自己工作量他设立军机处B.出现该状况的原因是他废除丞相C.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高度强化D.他设厂卫机构以树立自己的权威【答案】C【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若将要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可知,清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事无巨细,皇帝亲自过问,国家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所以,它反映的是清初加强君主专政。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2017八下·瑞安月考)“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这直接体现出清朝时期( )A.社会矛盾尖锐 B.人口增长迅速C.农业经济繁荣 D.土地兼并严重【答案】D【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 “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80万亩,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达256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和珅三倍” 可知,清朝的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5.(2017八下·瑞安月考)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史实中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徐霞客游记》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C.李时珍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写成《黄帝内经》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D.贾思勰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答案】B【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的有关知识。《天工开物》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所以A表述错误;《徐霞客游记》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所以B表述正确;李时珍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写成《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药巨,所以C表述错误;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的识记。6.(2017八下·瑞安月考)明朝中后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丝织业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这与以往的手工作坊相比,最根本区别是( )A.生产规模和产量超过前代 B.技术更精湛,工序更复杂C.出现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 D.官办工场和作坊占主导地位【答案】C【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关知识。明朝中期以后,苏州等地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出现,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故C正确;ABD不是其本质区别。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7.(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表是《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表》。据表格分析,1 501年以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表时期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它国家1-1500年 157 98 591501-1840年 472 19 453①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②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③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科技成果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原因。1501年以后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有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等,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道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科技成果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原因的理解。8.(2017八下·瑞安月考)史学家说:“14-16世纪欧洲的历史是‘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历史”,请回答小题。(1)下列关于“人被发现”的历史,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14世纪时首先兴起于法国 B.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C.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 D.核心思想主张是理性主义(2)对“世界被发现”的原因或条件的归纳,错误的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学革命开拓了视野C.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D.欧洲的传统商路被阻【答案】(1)B(2)B【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有关知识。14世纪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所以A表述错误;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所以B符合题意;伏尔泰、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所以C不符合题意;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本题考查的是开辟新航路的有关知识。 “世界被发现”是指开辟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的传统商路被阻,所以ACD表述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为科学家开拓视野,B选项弄错了因果关系,所以B表述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的理解。9.(2017八下·瑞安月考)牛顿曾经说:“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说明( )①牛顿对近代科学有着巨大贡献 ②牛顿成就得益于借鉴前人成果③牛顿具有谦逊的优秀道德品质 ④牛顿的眼光比一般人更远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牛顿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说明牛顿成就得益于借鉴前人成果,具有谦逊的优秀道德品质,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材料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0.(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共同之处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都冲击了教会的统治地位和权威C.都大大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D.都反对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有关知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开展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都冲击了教会的统治地位和权威,都大大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所以ABC都符合题意;科学革命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所以D不是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共同之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共同之处的理解。11.(2017八下·瑞安月考)东学西渐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表现之一。下列史实能体现东学西渐的是( )A.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B.西方的药材珠宝毛皮传入中国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先进唐文化 D.16世纪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答案】A【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学西渐的有关知识。东学西渐指的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所以A符合题意;BD属于经济交流,不符合题意;鉴真东渡与东学西渐无关,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东学西渐的理解。12.(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3月韩国决定部署“萨德”系统,这严重威胁到中国安全。全国各地爆发抵制韩国热潮,一艘邮轮抵达韩国济州岛时,船上3400多名游客拒绝下船,游客的行为表明( )①我们要珍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 ②每个公民都应该对自己国家承担责任③祖国的光明前途需要每个公民为之奋斗 ④公民应该关心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韩国决定部署“萨德”系统,这严重威胁到中国安全,损害中国人民的利益,全国各地的抵制韩国的热潮体现了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承担对国家的责任,是爱国的举动,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其观点,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责任和爱国主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主旨,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3.(2017八下·瑞安月考)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中所示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劳动与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所以权利与义务是交叉关系,A符合题意,正确。B错误,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刑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宪法和刑法不同,它们没有交叉的内容。C错误,著作权和肖像权是分离关系。D错误,在我国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它们是包含关系。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主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4.(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两会期间,民法草案提出:“别因滥用权利而妨碍他人”这说明( )A.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利益C.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利益D.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家庭利益【答案】A【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民法草案提出:“别因滥用权利而妨碍他人”体现的是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利益。A符合题意,正确。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意主 旨,可以直接选出正确的答案。15.(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3月10日,最高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湖南省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张文雄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我国积极开展反腐倡廉,说明了( )①政府官员行使公共权力时受到法律制约 ②国家建立一套以民法为核心的保障体系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政府官员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一切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我国积极开展反腐倡廉,说明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作为政府官员行使公共权力时受到法律制约,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一切事情。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②错误,在我国,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6.(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3月,两名女子因公司活动要求地铁上一男子扫码,遭到拒绝且被该名男子反复辱骂羞辱。事后涉案男子张某已被警方抓获。请根据材料回答小题。(1)男子辱骂羞辱两名女子这一做法侵犯了该女生的(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肖像权(2)嫌疑人张某已被警方抓获,这体现了( )A.法律对公民权利的立法保障 B.两名女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C.法律对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 D.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1)C(2)C【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男子辱骂羞辱两名女子这一做法侵犯了该女生的名誉权,C符合题意,正确。AB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为:C。(2)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嫌疑人张某已被警方抓获体现了司法保障,C符合题意,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权和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题意的观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17.(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图漫画中某主持人的行为严重侵害他人的( )A.人身自由权 B.肖像权 C.生命健康权 D.著作权【答案】B【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解析】【分析】漫画中某主持人未经其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严重侵害他人的肖像权,B符合题意,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漫画中没有体现其观点,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肖像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18.(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列属于正确行使个人姓名权的是( )①大学生张鸣用笔名“豆瓣”发表文章②某影星在步入影坛后给自己起了个艺名③初中生李某的监护人代他更换了名字④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合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法律维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解析】【分析】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法律规定,对于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应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①②③是正确行使姓名权的表现,符合题意,正确。④错误,张某假冒他人姓名签订合同侵犯了李某的姓名权。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姓名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19.(2017八下·瑞安月考)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未成年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权 B.未成年人的权利受特殊保护C.未成年人经常被侵犯权利 D.未成年人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答案】B【知识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未成年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对未成年人应负的责任。B符合题意,正确。AD错误,对未成年人保护是使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是享有特权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C不符合题意,漫画中没有直接体现选项中的观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20.(2017八下·瑞安月考)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①始终保持沉默,以德化人 ②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③要求停止侵害,当面道歉 ④情节严重的,可要求适当赔偿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具体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要求停止侵害,当面道歉 ,情节严重的,可要求适当赔偿。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①做法错误,保持沉默,以德化人 这样自身合法权利不仅得不到维护,而且会纵容违法犯罪,应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维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题肢选项,联系实际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二、非选择题21.(2017八下·瑞安月考)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结合下表中的史料进行分析,回答问题。地理方位 材料史实东北 材料一: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北面 材料二: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整顿的意思),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西面 材料三: 图1 达赖五世金印 图二:驻藏大臣令牌 图三金奔巴瓶西南 材料四:清政府在改流地区,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土民所受的剥削比以前减轻了。……今则于苗、(汉)民交界处设集场,限期贸易,官弁监之……苗之气息也渐驯矣。……添修苗馆若干处,延师教读……则礼仪兴而匪僻消,苗与汉人无异。 ——冯尔康《雍正传》(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请写出该条约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朝长城在当时的中国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3)据左边三幅图归纳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4)据材料四分析清政府在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措施所产生的影响。(5)请你为左边材料归纳一个合适的历史学习主题。【答案】(1)《尼布楚条约》(2)①明长城有效地保障了中原农耕文明免遭战争的破坏;②使蒙古与中原地区贸易频繁,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③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3)①确立册封制度;②设立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金奔巴瓶制度)。(4)①减轻了西南地区人民的负担;②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③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的进步;④加强了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⑤有利于苗汉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尼布楚条约》的有关知识。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2)本题考查的是明朝长城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长城有效地保障了中原农耕文明免遭战争的破坏;使蒙古与中原地区贸易频繁,推动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主要措施。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在西部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确立册封制度;设立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金奔巴瓶制度)。(4)本题考查的是改土归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措施,减轻了西南地区人民的负担;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明的进步;加强了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有利于苗汉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5)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的历史学习主题可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为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措施及其影响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2017八下·瑞安月考)当中国正在为“天朝上国”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的时候,欧洲国家已经进行了对新世界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鸟笼中的君臣对话》: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材料四:“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地理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材料一图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推行的对外政策。结合图片内容,请分析推行该政策的原因。(2)材料二图中,开辟A航线的航海家是谁?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的是哪一条航线(写字母代号)?(3)根据材料三分析,你觉得马克思认为“对联式悲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分析归纳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影响?(不得照抄材料)(5)结合上述材料,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说说你有什么启示和感悟?【答案】(1)原因: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②统治者狂妄自大,认为无需同外国贸易。(2)哥伦布;D。(3)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在世界上逐渐落伍。(4)影响:①推动了欧洲工业文明的进程;②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思想解放;④促进了美洲文明的进步。(5)①国家要发展,不能封闭自守,应主动开放,积极地对外交流;②开拓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③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坚持开放,加强对外学习交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图片可知,该政策为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狂妄自大,认为无需同外国贸易。(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辟A航线的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即航线D。(3)本题考查的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知识。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在世界上逐渐落伍,最终“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产生“对联式悲歌”。(4)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工业文明的进程;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思想解放;促进了美洲文明的进步。(5)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要发展,不能封闭自守,应主动开放,积极地对外交流;开拓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坚持开放,加强对外学习交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闭关锁国政策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3.(2017八下·瑞安月考)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法总则)。材料一:材料二: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张德江提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彰显了宪法尊严和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中,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和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宪法法律权威。——东方新闻(1)请你从宪法地位的角度归纳材料一中两部法律的关系。(2)结合材料二请谈谈青少年应该如何维护宪法权威?【答案】(1)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最高地位。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民法规定人民生活的具体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民法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视为违宪不得适用。(2)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解析】【分析】(1)宪法属于国家的根本大会,民法属于普通法律,所以本题可以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键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从他们规定的内容,地位,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分析。(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人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等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对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和增强宪法意识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24.(2017八下·瑞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深入查访】2017年3月,温州记者对“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APP上多家餐饮店进行暗访。经调查发现,“网络上的餐馆”问题多多:不少商家登记地址与实际地址不符,不能开具正规发票,后厨脏乱差现象普遍等。——温州网 【快刀斩麻】面对这种现状,温州市市监部门监察商家食品安全问题,查封了相关“问题商家”,税务部门对“不开发票”“偷税漏税”商家逐一调查惩处。——温州网【互利互惠】(1)商家后厨脏乱差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为什么政府保障这项权利?(2)结合图片,请你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商家“偷税漏税”行为加以评析。【答案】(1)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2)商家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公民依法纳税,国家才能有财政收入,国家事务才能正常维持和运转,国家富强起来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因而我们应该忠实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知识点】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商家后厨脏乱差现象存在着食品卫生的安全隐患会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政府保障这项权利的原因可以从生命健康权的意义进行分析即可。(2)评析题可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做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商家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原因可以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怎么样做,可以从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的角度进行分析。【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健康权,权利与义务 的关系,履行义务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瑞安市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瑞安市五校联考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