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旋转轴等特点 2、能够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3、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差等地理现象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 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段时间天黑后,我们在天空中自西向东会看到金星、木星、土星、火星,四颗大行星,尤其是火星特别亮,看上去发出红色的光。同学们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设问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 讲授新课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 (1)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小组成员共同思考下列问题: 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察讨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种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一天,约24小时。 (2)观察发现 从地球南极上空和北极上空看, 地球的自转方向又会是怎样的?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小组长组织大家,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并按照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讨论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的产生,探究这些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小组长协调大家的观察讨论结果,记录员做好相关结论的记录工作。 老师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画图、点拨提升,帮助学生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昼夜更替现象的产生、体验和分析: 做一做:P5活动 游戏:叫两位同学上台PK。20秒内选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 1、围绕的中心:地轴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约24小时(一天)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昼夜交替 2、时间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