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全科

资源简介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生 物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选择题(共包括40小题,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计40分)
1.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A. 定向提取生物体的DNA分子 B. 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 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 定向地改造成生物的遗传性状
2.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可连接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代替DNA连接酶来进行连接
B. 不同的限制酶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充分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 载体上的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耐热性
D. 载体的作用是可以完成目的基因的转运、扩增、表达、确定在染色体上基因间的排列顺序
3.下列关于DNA连接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断开的两个DNA片段的骨架连接起来,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
B. 将单个核苷酸加到某DNA片段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C. 连接两条DNA链上碱基之间的氢键
D. 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而不能将双链DNA片段平末端之间进行连接
4.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下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D. 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的。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 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
C.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6.目前人类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直接进入棉花的叶肉细胞表达
B.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叶肉细胞后,可通过传粉、受精的方法,使抗虫性状遗传下去
C.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D.转基因抗虫棉经过种植,棉铃虫不会产生抗性,这样可以有效消灭棉铃虫
7.科学家培养的转基因绵羊乳腺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出抗胰蛋白酶,这是动物乳腺作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重大进展。下列与合成并分泌抗胰蛋白酶无关的是
A. 核糖体上遗传信息的翻译   B. 分裂间期细胞产生了两组中心粒
C. 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联系   D. 绵羊基因与抗胰蛋白酶基因重组
8.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右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A和B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A. 15/16 B. 14/16
C. 16/16 D. 1/16
9.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在基因工程中依次叫做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
B.形成③的操作中使用的酶有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C.由④培育至⑤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脱分化、再分化过程
D.在⑤幼苗中检测到抗枯萎病基因标志着成功培育新品种
10.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番茄果肉细胞中含有人奶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启动子、终止子
B.用同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C.番茄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
D.启动子对于目的基因在番茄的叶肉细胞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11.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的世纪,基因芯片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诊断病变细胞,并分析出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疾病。以下与基因芯片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基因芯片可以改造突变基因 B. 基因芯片可以检测突变基因
C. 利用基因芯片可以进行基因鉴定 D. 基因芯片技术能识别碱基序列
12.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
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
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
述中,正确的是
A.人白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B.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C.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
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
D.如果人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该目的基因
13.1970年,特明和巴尔德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依赖RNA合成DNA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下面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
B.从图示可以看出要将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可以用核酸酶H和高温处理
C.从图中信息分析可知,②⑤过程为DNA复制,催化⑤过程的酶能耐高温
D.如果RNA单链中有碱基100个,其中A
占25%,U占15%,则通过该过程合成的一个双链DNA片段中有胞嘧啶30个
14.ada(腺苷酸脱氨酶基因)通过质粒pET28b导入大肠杆菌并成功表达腺苷酸脱氨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每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至少插入一个ada
B. 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
C. 每个大肠杆菌细胞至少含一个重组质粒
D. 每个ada至少表达一个腺苷酸脱氨酶分子
15.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1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治疗需要将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
B. 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 一种基因探针只能检测水体中的一种病毒
D. 原核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17.用某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①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②该人胰岛B细胞的mRNA
③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 ④该人肝细胞的DNA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
18.记者2011年9月2日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获悉,该所目的已陆续诞生多只转入α—乳白蛋白基因的克隆奶山羊。据介绍,本研究目标是培育出能分泌人乳白蛋白的奶山羊新品系。目前,课题研究已获得6只克隆奶山羊,经鉴定,其中两只携带人乳白蛋白基因。这一过程中不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A.蛋白质工程 B.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C.胚胎移植 D.基因工程
19.下图是蛋白质工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流程的顺序是A、B、C、D、E、F、G
B.A、B过程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的,C过程是在细胞质内完成的
C.G过程的完成依赖于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D.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20.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
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
21.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2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23.为保持某名贵花卉的优良性状,并且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物一部分器官或组织
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应采用该植株的
A.花粉 B.幼叶 C.种子 D.胚囊
24.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25.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有几项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5项 B. 4项 C. 3项 D. 2项
26.下列有关愈伤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愈伤组织是进行异养生活,有氧代谢
B. 愈伤组织细胞再诱导后才进行分化
C. 愈伤组织的获得一般不需要光照
D. 愈伤组织不能产生变异,是一个无性繁殖体系
27.设计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时,如果期望获得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种,不需要考虑
A.亲本细胞的生殖隔离问题 B.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
C.亲本细胞的融合技术 D.杂种细胞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
28.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浆细胞产生抗体
29.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
B. 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C.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只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D. 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30.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胰蛋白酶将动物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分解,黏着性降低,使细胞分散
B.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以便清除代谢产物
C.培养液应置于5%的CO2中,CO2使培养液的pH值维持在7.2~7.4
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就可获得产生单一性质抗体的细胞群
31.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材料特点
A 动物细胞核移植 卵(母)细胞 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
B 体细胞诱变育种 愈伤组织细胞 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
C 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 花粉粒 易于获取,易于培养
D 烧伤患者皮肤细胞移植 自体皮肤生发层细胞 分裂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32.下图是某克隆羊培育过程模式图,试分析获得该克隆羊的生殖方式、该克隆羊的基因型以及该克隆羊发育成熟时所分泌的主要性激素依次是
A. 无性生殖、Aa、雌性激素
B. 无性生殖、aa、雄性激素
C. 有性生殖、aa、雄性激素
D. 有性生殖、AA、雌性激素
33.美国得克萨斯州科学家在2002年2月14日宣布,他们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这只名为CC的小猫猫色花白,看上去完全不像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也不完全像为它提供细胞核的基因猫妈妈。正确的解释是
A. 发生了基因重组所造成的结果 B. 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调控的结果 D. 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基因调控的结果
34.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中,用灭活的病毒诱导是其特有方法,其中“灭活”的含义是指
A.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B.具有抗原性,也具有感染力
C.失去抗原性,也失去感染力 D.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35.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
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
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则试管中细胞的种
类数和能增殖的细胞种类数分别是
A.5和1 B.5和3 C.3和1 D.3和3
36.研究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的思路是
A.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对抗癌细胞
B.以单克隆抗体作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
C.抗癌物质在克隆细胞中大量合成
D.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特异性地与癌细胞结合
37.下列关于精子的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第一阶段精原细胞经数次有丝分裂形成多个初级精母细胞
B.第二阶段的细胞分裂包括MI和MⅡ两次分裂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第一阶段
D.精细胞变形为精子时保留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
38.排卵是指
A.卵泡从卵巢中排出 B.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C.卵子从卵巢中排出 D.卵子从输卵管中排出
39.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A.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一个极体时
B.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二个极体时
C.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三个极体时
D. 当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中极体消失时
40.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一般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非选择题:(共包括4小题,每空2分,计50分)
41.(12分)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质粒上有PstⅠ、SmaⅠ、HindⅢ、Alu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②是重组基因的合成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者
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 分别对 进行切割,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分别为 种。
(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要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Ⅰ中含有 作为标记基因。
(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 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通常采用      技术,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
42.(16分)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通常包括 、 和 。
(2)上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异被称为 。
(3)已知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 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 对碱基和 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对碱基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 (P+表示正常基因,P-表示异常基因)。
43.(14分)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水稻(2N=24)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经 过程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培养基中除必须含有所需营养物质以外,要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还应含有 和 两类激素。
(2)愈伤组织分化是指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必须给予适宜 ,以保证分化出的叶绿体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供试管苗生长发育。
(3)理论上培育成的所有试管苗共有 种基因型,一株试管苗的某叶肉细胞的一个细胞核中含 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4)培育出的试管苗需要经过 ,才能成为可育的水稻植株。
44.(8分)动物器官的体外培养技术对于研究器官的生理、病理过程及其机制意义重大。下图是一个新生小鼠的肝脏小块培养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小鼠肝脏细胞所需的各种适宜培养条件,其中,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抗生素的 ,以保证抗生素对肝脏无害。
(2)有机物X有毒性,可诱发染色体断裂。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和提供的下列材料用具,探究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是否具有解毒作用。
材料用具:肝脏小块,外周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培养液,植物凝集素(刺激淋巴细胞分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滴管;吉姆萨染液(使染色体着色),有机物X溶液等。
实验过程:
①在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淋巴细胞,取4等份,备用。
②利用甲、乙、丙、丁4组上图所示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表示已完成的步骤)。
甲 乙 丙 丁
步骤一:加入肝脏培养液 √ √ √ √
步骤二:加入有机物X溶液 √ √
步骤三:放置肝脏小块 √
上表中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取4组装置中的等量培养液,分别添加到4份备用的淋巴细胞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取淋巴细胞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若丙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甲组的淋巴细胞正常,则说明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B A C C C B B C A A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 B D C A C A B A B C B D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A C D C C B B D B D C B B
40

二. 非选择题:(每空2分,计50分)
41.(12分)
(1)PstⅠ、SmaⅠ   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DNA、质粒   4、2
(2)抗氨苄青霉素基因(ampr)
(3)农杆菌转化(或基因枪法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抗原—抗体杂交
42.(16分)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利用PCR技术扩增 人工合成
(2)基因突变 (3)3 460 220 (4)P+P-
43.(14分)
(1)脱分化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2)光照
(3)4 24 (4)染色体加倍(或秋水仙素处理;答案合理即给分)
44.(8分)
(1)种类和剂量
(2)②向乙(或丁)组装置中放置肝脏小块
④染色体形态和数量 肝脏小块对有机物X具有解毒作用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植物
叶片
叶组织块
愈伤组织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人工种子


a
b
c
d
e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客观试题30分)
基础知识(4小题,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季老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他也丝毫没有改变。
B.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C.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情况不瘟不火,价格继续僵持,在平淡中迎来了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
D.河南省针对“瘦肉精”的问题,明确规定了畜牧、商务、工商、食品药品、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求各行其是,形成合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瑞典国王因自己开车上下班饱受赞誉,而曾花15欧元乘坐廉价航班探亲的西班牙王后,更被视为欧洲王室节俭的榜样。
B.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政府采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
C.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剂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D.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长篇小说有《老人与海》《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等,短篇小说有《在桥边》等。
B.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以伟大的“歌手与诗人”双重身份出现。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重要小说《素芭》。散文有《中国的谈话》。
C.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课文《娜塔莎》选自《安娜·卡列尼娜》。
D.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属于传记散文,他按照一般人物传记的惯常写法,以为人立传的方式,寓治国养民之理于种树之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橘子洲是一帧展示风情的画。它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独特景观。她西望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晚亭及建设中的岳麓山大学城相邻;东瞰湘江风光带尽览都市繁华。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游客登洲,听渔舟唱晚,观麓山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其乐融融。
。 。 ; ; ; ; 。
①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
②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③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④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⑤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洲上空
⑥南宋朱熹、张栻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
⑦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A.②①⑥④⑤③⑦   B.③②⑦⑥⑤④①  
C. ①②④⑤③⑥⑦ D. ②⑦⑥①⑤④③
社科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7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副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5.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C.“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D.“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6.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C.“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7.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
B.作者认为,宋朝时期“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新发展。
C.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D.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
文言文阅读(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1题
《陶庵梦忆》序①
张岱②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海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注] 《陶庵梦忆》序①内容简介:选自《张岱诗文集》。《陶庵梦忆序》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寄托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感慨。张岱②(1597年明万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二十五年-1689年清康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十八年),又名维城,字宗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今浙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绍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人。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瓶粟屡罄 罄:空,净尽 B.今日罹此果报 罹:遭到
C.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次:停留 D.余今大梦将寤 寤:醒
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作者切实体会到“以前的各种罪案,都可以从今天的各种果报中看到”的一项是
①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 ②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③遥思往事,忆即书之。 ④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
⑤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⑥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A. 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头部分,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
B.一想到以前生长在王、谢一样的高贵人家,很是享受了一番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王、谢是指东晋时王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谢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C.自己刚从黄粱梦中醒来,作者引用了唐沈既济《枕中记》中“黄粱一梦”的故事,喻指自己过去的富贵生活如虚梦一场。
D. 本文寒士赴琼林宴,而“犹意非真”,是讲生活中有“惟恐是梦”的时候,又揭示了寒士中式的不易。
第二部分(主观试题90分)
11.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4分)
⑵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4分)
古诗词鉴赏(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格律诗完成12、13题。
《辞蜀相妻女》
黄崇嘏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穷蓬茅但赋诗。
自服蓝衫居郡掾,永抛鸾镜画娥眉。
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锵然白璧姿。
幕府但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注]事情的结局当然是黄崇嘏的妥协。以一人之力与社会之习作斗争,只能喻之以卵击石。她作了一首《辞蜀相妻女诗》以表明自己的真实性别,说明不能答允婚事的苦衷,随即连夜带着老保姆弃官返回故乡隐居。
12.赏析“幕府但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结合诗歌分析其作用。(4分)
13.何谓青松、白璧之操耶 结合作品具体分析其的内涵。(4分)
默写(7小题,共7分)?
14.(1) ,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5)忧劳可以兴国, 。 欧阳修《伶官传序》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7)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现代文阅读(3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外国小说,完成15⑴——⑶
十 字 勋 章
(法)巴比塞
由于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袭,我们进入了加拉各村。村子里只剩下一些妇孺老弱。只有几个漆黑的人影儿在墙上警戒着。
大家隐蔽在矮茅屋后面,子弹上膛,步枪平托,一切就绪。在我前面,有两个黑人坐在一条长凳上,背靠着墙,默默无声,一动也不动地紧偎着。我瞄准了右边那一个,暗自思忖道:他们两人没完没了地在谈些什么呢……
一声号令!我们的步枪从四面八方同时发射,有如晴天霹雳。时间并不长,两分钟而已,这些漆黑的人影儿,全都呜呼哀哉,被打发回老家去了。他们好像钻进了地底下,又好像烟雾似的,风吹云散了。
我却记得很清楚:两个黑人,在我前面,我举起步枪,瞄准了其中一个。这两人后来我又见到了:因为我几乎绊倒在他们身上。就在前不一会儿,他俩还不言不语,模样真够滑稽,现在却变成了尸体,倒在长凳下。这是两个小黑人,一男一女,身子蜷缩,相互紧抱着,酷似两只紧握住的手……是一对恋人!这件事总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萦绕在我的脑际,以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夜晚,我不禁有好几次以此来说笑逗趣。
后来,我的脑子完全糊涂了:狂食暴饮,呼嚎吼叫,手舞足蹈,挤鼻子弄眼儿,乱蹦乱跳。突然,脑壳上一阵剧痛……我跌倒了……不省人事。
六个星期以后,在圣路易医院我才恢复了神智:一天早晨,我睁开了两眼,四周呈现出一片白色,散发着一股碘酒气味。
此后旁人陆陆续续地告诉我所发生的惨剧:我们的连队过于疏忽,滞留在那被征服的村子里,而且倒地酣睡。因而,回家来的敌人杀尽了我们全部的人,全部,一个也没剩。
“那么我呢 ”我问。
他们告诉我,说运气救了我,一所茅屋倒塌了,断墙土块把我压倒在下面,但是却把我遮盖住了。第二天,远征军的主力重新占领了村子,洗劫了全村,终于把罗洛贝族人杀得一干二净,还从掩盖着我的坍塌的碎块堆里,拉着我的两腿,把我拖了出来。
……不过更妙的事还在后头:总督来到我的床前,亲手颁发给我五等荣誉勋章。
没多久,我伤愈了:我迫不及待地想佩戴着我荣获的勋章回到故乡去。盼望已久的日子来到了:七月的一个清晨,我抵达维勒福城。我穿上了我原来的那件军大衣,挂上了我的新勋章,昂着头,迈着方步。
天啊!多么了不起的欢迎会!车站,乐声响连天,列着队的少女,年幼的和年轻的,全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摇着旗子,挥着花束。
人们把我拥到市政厅去进午餐。席前,席后,没完没了的演说,所谈全是关于我一个人的事。大家称我:“塞内加尔的英雄”。
大家散了席,外面还有陪送的人群,他们一直排到村镇的尽头,言之无物的演说,巴尔贝大爷的敬酒,最后是一场令人受不了的拥抱,这样,大家才散了……我终于在朦胧的夜色中,独自来到了工厂区附近。
我沿着教堂旁边的小石子路走回家。夜色已降临,我不时地眨着眼睛,两眼还在冒金星,道是他们的香槟酒和他们错综复杂的大道理把我的神智搞糊涂了吗 我多少有点像某些小说中的人物,忘却了自身的一段经历:我忽然忘记了自己的功勋,就像我全然不曾有过什么功勋似的。
……这时,在一个拐角上,我透过昏暗的月色,发现有两个人,互相紧偎着坐在庄园里的一条长凳上,他们像是手拉着手,谁也不说话;不过,他们似乎沉湎在一种共同的寂静之中,仿佛全神贯注于一件重要的事情。朦胧的夜雾中,一点也看不清他们的模样,只能分辨出他们的形体和察觉出他们胜似语言的那种内心的交往。
“哎呀!”我叫了一声,又站住了。
两眼直望着村镇深处的这个拐角,骤然间我恍如看见了另外一个村庄,现在它已被消灭殆尽,这个村子和全体居民,最要紧的是那两个小黑人,都已从这地球上消逝了。他俩曾经活生生地出现在我眼前,虽然只看到他们的形体,只察觉到他们那种心灵相通的默契……这对小黑人,由于夜色的简化作用,就和这里的两个人影一模一样。
这两个影子,那两个黑人……我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一种联系,这实在是太傻了,但我确是发现了。人们酒喝得过量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天真,头脑也简单起来,我一定是相当醉了,因为这种可笑的联想,本来应该使我发笑的,却使我哭了。我的手伸向十字勋章,把它从胸前摘了下来,很快地塞进口袋深处,好似一件偷来的东西。(林齐飞译)
【注】《十字勋章》是巴比塞的以描写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名篇之一。小说以19世纪法国发动的一场侵略非洲的战争为背景。
15.⑴ “我”在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单概括。(5分)
⑵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4分)
⑶“战争”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因为“战争”使得文学作品内涵显得更为丰富而深刻,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8分)
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哈佛小子”林书豪,“黄皮肤”,美籍华人。在美国长大,高中时候展露了优秀的篮球天赋。哈佛大学时主修经济学,副修社会学。从哈佛毕业后,他以自由球员身份加盟了金州勇士,之后一年,他默默无闻,还曾被下放到发展联盟,毕竟他的身体素质不够优秀,只有1米91的身高,在NBA江湖里,根本算不上什么,随后接连被勇士和火箭队裁掉,正在他痛苦等待机会,甚至考虑加盟CBA的时候,缺少控球后卫的纽约尼克斯队决定在这个华人小子身上试试运气, 2012年,加盟尼克斯之初的一个多月里,他仍然表现平凡,但突然之间他爆发出了超级巨星的能量,2012年2月,一周之内的连续四场比赛里,以一己之力率领困境之中的球队打出了四连胜,震惊了整个NBA。2月14日,NBA公布了一周东西部最佳球员名单,林书豪获得东部周最佳球员称号。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语 文 试 题答案
1.【答案】A【解析】A胸无城府:为人坦率,没有心机。B.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C.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D.各行其是:各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各搞一套。此处应为“各司其职”。
2. 【答案】B【解析】A.饱受,指“充分经受,屡次遭受”,含有“受够了”的意思,与“赞誉”搭配不当,可改为“备受赞誉”。C.“不超过”后面应跟确数,因此,“左右”多余。D.结构混乱,“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应改为“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充足的国家外汇储备”或“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家外汇储备充足”。
3. 【答案】 B
4.【答案】D【解析】先确定首句为②,第⑦句承第②句,其他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南宋朱熹、张栻讲学→元代宗教文化兴盛→清朝曾国藩操练湘军→近代长沙开埠→现代毛泽东发出天问。
5.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有误,从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等句内容来看,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学的“恭”已是“貌合神离”了。
6.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几乎所有的宗教”有误,文中主要论述了儒家相关的观点,第四段为进一步论述儒家的观点,又举了佛教的 “定”加以比较,但并未言及其他宗教。B项,“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有误,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的精神相背,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D项“后来被儒家借用”有误,原文第四段为“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第二段“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一句可知,“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与原文不符,更不是作者的观点。
8. 答案C.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次:排列
9. 答案A.③遥思往事,忆即书之。与题意无关。④为西陵脚夫的事。⑤是对一生的评价。
10.答案:D. 原文寒士赴鹿鸣宴。
11.
⑴(4分) 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故旧”,省略谓语“见” ,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接”,交往,接触。各一分,句意1分。
⑵(4分) 偶而拿出一则来看看,好像是在以前到过的地方游览,遇见了以前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但我却反而自己高兴。这真是所说的痴人的面前不能提梦啊。“拈”, 如游旧径介词 ,就像结构位移,“所谓”, 所说的,各一分,句意1分。
【译文】陶庵国破家亡,没有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令人惊异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毒药猛兽,惊惶得几乎窒息,不敢与我接近。我写了悼念自己的诗,屡次想自杀,因《石匮书》未完成,还苟活在人间。然而瓮中的米屡次用尽,不能生火做饭,才知道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竟自是饿死的,(说他们)不吃周朝的粮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饥饿以后,喜欢写点文章。就想到以前生长在王、谢一样的高贵人家,很是享受了一番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因果报应:用斗笠回报头颅,用草鞋回报脚跟,这是报应过去的簪缨穿履。用衲衣回报皮裘,用麻布回报细葛,这是报应过去的着暖穿轻。用豆叶回报肉食,用粗粮回报精米,这是报应过去的美味佳肴。用草席回报床褥,用石块回报枕头,这是报应过去的温暖柔软。用绳枢回报门轴,用破瓮回报轩窗,这是报应过去的高爽干燥。用烟熏回报眼睛,用粪臭回报鼻子,这是报应过去的芳香艳丽。用路途回报双脚,用背囊回报肩膀,这是报应过去的车马随从。以前的各种罪状,从今天的各种因果报应中看到。
在枕上听到鸡的啼声,清明纯静的心境刚刚恢复,于是回想我的一生,繁华奢靡,转眼之间都成乌有,五十年来,全都成为一场梦。现在正当黍米饭熟黄粱梦断,车过蚁穴南柯梦醒,这种日子该作怎样的忍受。遥想往事,想到就写下它,拿到佛前,一桩桩地忏悔。所写的事,不以年月为序,与年谱相异;不分门别类,与《志林》有别。偶尔拿出一则,好像重游先前的小路,如同遇见过去的朋友,虽说城郭依旧,人民已非,自己反而因此高兴,真可说是痴人面前不能说梦了。
以前西陵有一个挑夫替人担酒,行走时不慎跌倒摔破酒瓮,想想无法赔偿,就长时间呆坐着想道:“能是梦就好了!”又有一个贫穷的书生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正去参加鹿鸣宴,恍恍惚惚地还以为这不是真的,自己咬着自己的手臂说:“莫不是做梦吧?”一样是梦而已,一个唯恐它不是梦,一个又唯恐它是梦,但他们作为痴人则是一样的。
我现在大梦将醒,还在从事雕虫小技,这是又一次在说梦话。于是叹息从事智慧事业的文人,好名之心难以改变,正如邯郸梦醒,更漏已尽晨钟已鸣,卢生临终上疏,还想着摹拓二王的书法,来流传后世,那一点好名的根性,已经坚固如同佛家舍利,虽劫火猛烈,还烧它不掉
12.(4分)表现手法:用典。直抒胸臆。作用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充满着悲愁与几多的无奈。象征着中国女人们那颗对平等、爱情和幸福充满向往的"勇敢的心"。力透纸背,掷地有声!(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壻。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后称人婿为“令坦”或“东牀”,本此。 五代无名氏 “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体现了魏晋风度。魏晋风度有好多种表现,“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者至少表现了得失随意的一种魏晋风度,所以,郗太傅认为“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者最好。“东床坦腹”的故事,讲的就是王羲之。)
13.(4分)黄崇嘏这首诗以青松、白璧之操表明:本意自己女扮男装,当了州里的小官后,就再未梳妆打扮了,但仍然像“青松”、“白璧”那样保持姑娘的操守,立身清正。引申义美好品德,远大志向。她表明了自己的高尚的品格,似乎是想让周痒明白,自己能有用武之地,能在此地里充分发挥所长,是与自己的性别无关的,除了这性别无法娶你的女儿以外。所以恳切的希望你能看在我的品格和能力的份上,别让我失去这唯一既能展示能力,又能养家糊口,还能服务百姓,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不致一生碌碌无为……
14. 略
15.⑴(5分)参考答案:战争中的幸存者。亲历战争的残酷,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由最初对战争的迷狂到最后意识到战争的罪恶。
⑵(4分)参考答案:袭击村落——受伤住院——受勋归乡——藏起勋章
⑶(8分)参考答案:
总观点:战争是反人类、反人性的侵略野蛮行为
1、战争对和平的破坏:法国这次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或村落的宁静彻底失去了。
2、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我”在战斗中已成为了一个战争狂。或者法国国内人们对“我”的功勋的崇拜,却忽略了这枚勋章浸透着非洲人民的鲜血。
3、战争对爱情的毁灭:“我”打死了一对非洲恋人。文末对另一对恋人的描写,表现了我对这一问题的悔悟与负罪感。
4、战争对生命的蔑视:整个村落的生命都倒在了“我方”的枪口之下,我方战士并以此为乐。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政 治 试 题(文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在添涂好,条形码贴在答题纸上。
3.将I卷中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II卷试题必须在答题纸指定相应位置上,作答。不按要求做答者视为无效试卷。
I卷(50分)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有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彰显时代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精神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2.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创建绿色家园,建设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①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③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 世界多极化充满了矛盾和斗争
③ 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 跨国公司促进了文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 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解决
6.英国发布新版2012年伦敦奥运会待客指南举例:初次与印度人会面,身体接触或靠近都构成侵犯,即使你完全出于善意。阿拉伯人不喜欢接受指挥,如果你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客人发号施令会让他们感到受到冒犯。都是禁止的 。这反映了
①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
③ 各个民族具有优秀的民族精神 ④ 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7.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中,列入12生肖的动物形象,都是与我们远古祖先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历“龙”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龙”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① 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 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 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物质载体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8.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意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9.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退休后放弃优裕环境,只身回到家乡,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办实事,不要报酬”的承诺,一干就是22年,植树造林5.6万亩,价值3亿元,无私奉献给国家。这说明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 孔子学院项目是我国“汉语桥工程”9大项目之一,初步计划将在全球开办100所,目前,国内高校已在海外建立80多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背后是海外3000万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热潮,而“汉语热”则是源自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我国实行“汉语桥工程”,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的现实意义在于
A.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C.博采众长,再现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辉煌
D.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国际主导地位
11. 圆明园的皇家庙会、琉璃厂的笔墨纸砚、大观园里游红楼赏民俗… …一场场具有特色的庙会在龙年春节开启,庙会如今渐渐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体味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这表明
A.文化通过传播得以创新
B.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C.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性
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12.当今时代,世界文化灿若星河: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世界杯球赛精彩纷呈;一年一度的美国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群星灿烂,每年的圣诞节、巴西狂欢节令人如痴如醉……这表明
A.世界上每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B.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D.各种文艺形式是风格迥异的
13.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18亿人,但是中国信息专家表示,网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新工具。下列属于应对这种新挑战的可行性措施是
A.加快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B.避免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
C.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4. 2006年5月12 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活动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考察团对京杭大运河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大运河的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
A.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B.能够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C.可以使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D.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15.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个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在文化传播中会因时、因地而变化
C.对各地文化不能轻率地加似否定 D.文化交流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16.徽调、汉戏、民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融,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经过不断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这说明
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文化活动的载体  
17.中国古典哲学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天人合一”即自然界与人类是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的。今天,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     
A.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18.新时期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主要是因为
①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这些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句话用来表达文化的
A.不平衡性   B.包容性   C.同一性   D.时代性
20.五台山是佛教胜地,是持续1600余年佛教文化信仰中心。同样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印度的佛教大都失传了,中国的佛教却繁荣昌盛,甚至连佛教的礼服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非常完整。这说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独树一帜
D.异彩纷呈
21.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富于开放,其文学、绘画、陶瓷、园林等显示了当地人民高超的创作水准。而地处内陆的滇黔文化则热情奔放、富于内敛,它的山歌、神话、刺绣、蜡染等表达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差异表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没有共同性
B.中华文化的多元化的表现
C.自然地理环境是导致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D.不同的民族心理情感创作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作品
23.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 贵州是传统民族节日最丰富、节日文化最绚丽的省份之一,主要有农事性节日、纪年性节日、纪念性节日、祭祀性节日、和娱乐社交节日。通过感触各民族争奇斗艳的民族节日,可以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韵味,这是因为民族节日
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蕴涵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③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④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潮汕文化存在于广东潮汕地区,由讲潮汕话的民系所构成。它与共存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是与周边其他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既有本地原住民文化的深厚根基,又有中原移民文化的深刻影响,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广东潮汕地区,而且在港澳和海外华人社会,都是一个“显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说明
A.潮汕文化自成体系、独立发展
B.偏远地区的文化往往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C.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D.中华文化的兴盛是少数民族文化学习汉族文化的过程
  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某校高二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收集到关于民生问题的如下资料:
文化建设关乎民生幸福,正在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福建省数字图书馆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2015年建成时,通过这一网络平台,人们除了可以阅读福建馆300多万册、国家图书馆超过2700万册的古今中外藏书,还可以领略国家图书馆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遗书等数字资源镜像。还通过数字信息接入系统和大英图书馆、哈佛图书馆等世界一流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这一平台还将提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网络信息采集等服务,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资源信息也将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向全国推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意义。(12分)
27.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涵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28.发展中印两国关系一直是我国和印度双方的共同意愿。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11日,中印文化艺术界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两国学者共同研讨“谭云山现象”,并展望未来文化交流前景。谭云山是一名杰出的中印友好使者。1928年,他接受印度诗圣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国际大学任教,从此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并潜心研究佛学和印度文化。1937年,谭云山创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并出任首任院长。数十年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为传播中印文化付出毕生精力,他本人也被誉为“现代玄奘”。
材料二 2011年9月22日温总理出席“中印青年传统文化交流大舞台”活动发表讲话指出,中印文化交流从传统文化入手很有意义。中国的太极拳、书法、茶艺和印度的瑜伽、音乐、舞蹈是两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尽管文化形态各异,但都蕴涵自然、和谐、包容之美。希望两国交流切磋传统文化同时,能够领悟和传承其精神内涵,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简述“谭云山现象”的文化价值。并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在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持态度。(14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用文化生活《我们民族精神》的知识谈谈上述时代精神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原因。并据此分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联系。(12分)
2011——2012年度高二下学期初考试参考答案(文科)2012.4.6
选择题 CACCC DABAA CCDAD ABABA ACBCC
26. (12分)
①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各地信息,促进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②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国外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
27. (12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中国国家形象得到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8. (14分)
①推动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繁荣。 ③要高度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的作用,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做文明的使者。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坚持各国文化平等原则,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吸取营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9. 原因:①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中, 上述时代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2分)
②上述时代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伟大民族精神。从本质上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
联系:
①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2分)
②民族精神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充满生机和活力。(2分)
③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1. 五四运动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能够战胜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根本原因是 ( )
A.李大钊等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而斗争
B.中国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D.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说明红军长征 ( )
①冲破了国民党的围堵②战胜了险恶的自然环境③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④是主动转移,体现了北上抗日的决心和意志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4.蒋介石1949年假和和平和1945年假和平的相同之处是 ( )
A.把内战的责任加在共产党身上 B.诱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
C.用假和平作为缓兵之计 D.迫于国内外和平要求的压力
5. “我们希望社会上的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上述中共“三大”宣言内容反映出中共 ( )
①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 ②希望国民党进行改组
③主张与中国国民党实现合并 ④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 ( )
A.坚持了抗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B.抗战开始时一度放弃反共立场,后来又恢复了反共立场
C.抗战开始时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后来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D.始终奉行的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政策
7.日本战后外交的重点之一是与美国的关系,并且经历了“跟着美国脚步走…“多边自主外交”“命运共同体”等阶段。这反映出 ( )
A.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B.从两极格局到“一超多强”发展趋势
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D.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提高同步出现
8.有一次,周恩来在谈到某一外交活动时评价道:“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这一外交活动是 ( )
A.制定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B.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72《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D.1972年中国与日本建交
9.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
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 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10.某大学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沿途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照片。下列按当年红军长征历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排序第二的应是 ( )
A.瑞金红军雕像 B.沪定桥 C.遵义会议旧址 D.会宁会师纪念塔
11. 胡锦涛指出,多难兴邦,多难砺党。下列历史事件曾对党起到上述作用的是①国民大革命运动②遵义会议③一五计划④文化大革命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报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出一个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公社是 ( )
A.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
C.巴黎工人建立的城市自治政权 D.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
13.“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这是毛泽东同志在20世纪中期给蒋介石的一次复电内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①为此国共进行了北平和平谈判②此次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会见有利于达成和平建国的协议③此次会晤是建立在国共两党真诚合作的基础上的④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14.从2001年起,俄罗斯各地逐渐兴起一股重竖列宁、斯大林雕像的浪潮,重建费用几
乎都是由老百姓自掏腰包,特别是俄罗斯“最资本主义”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尤其积极踊跃。对此认识最准确的是 ( )
A.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苏联的眷念 B.对苏联历史客观评价与认识的产物
C.对俄罗斯曾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否定 D.是重振大国地位的对外宣言
15.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16.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各国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表明 ( )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同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17.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担任。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60多项工程。这表明我国政府在西藏贯彻落实了 ( )
A.民族团结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平等原则
D.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经济平等原则
18.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近几年全市管理的各类“民告官”案件进行复查调研显示,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总是败多胜少,1999年以来败诉率一直高居53%以上。普通老百姓与行政机关“对簿公堂”,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在“民告官”诉讼中老百姓赢得胜利,更是一件令人欣慰而又值得赞赏的事情。这说明 ( )
①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和完善②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③老百姓的权利得到了彻底的维护④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经完善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③ C.②③④ D.①②
19.下列事件发生于1917年至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 ( )
①“四月提纲”的发表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③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④《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的通过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我国在中美关系上一贯主张:“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中国对解决中美间分歧的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但也是讲原则的,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做法,我们都是不能接受的。”这段话主要强调 ( )
A.中国不谋求霸权,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B.中美两国之间没有利害冲突
C.我国主张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我国政府坚持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关系
21.在中日建交前,日本对华政策的特征是 ( )
A.政策上追随美国,与华军事对立
B.受到美国的影响,与华军事对立
C.在台湾问题上不作出让步
D.外交独立,与华对立
22.上海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对上合组织叙述正确的有①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②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③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开放等原则④主张开展各领域各层次的合作,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和威胁,实现本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普京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贺词中说:俄罗斯认为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面临着如恐怖主义等新的威胁,应对这些挑战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寻求集体解决办法。普京的话表明 ( )
①当今,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国际舞台上②不结盟运动对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③俄罗斯希望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结成政治联盟④俄罗斯反对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滥用反恐政策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下图反映的事件中,美国的应急措施是 ( )
A.加紧制造州际导弹 B.对古巴实行军事入侵
C.武装封锁古巴 D.抛出“星球大战”计划
25.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 )
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③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⑤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 题17分,28题13分,共50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秋收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路线图(见右图)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远离都市……大革命的影响却深深地扎在劳苦太焱的心中……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三: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率领工农革命军挺
进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随后又与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进行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一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李长春《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2007年10月27日,由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纪念活动掀起高潮。当日上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井冈山“一号工程”主体项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开馆仪式隆重举行。
——引自2O07年10月《大江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毛泽东在80年前为什么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举例说出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8分)
(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井冈山对中国革命发展的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分)
(4)据材料四,谈谈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3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材料二:从当今世界的情况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
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应高度警惕。
材料三:2007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特点是参与层次高、活动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社会影响深:目的是宣传中俄友好.增强政治互信,增进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概括指出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2分)
(2)根据材料2,归纳造成“国际形势跌宕起伏”的原因有哪些 (7分)
(3)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中俄的“传统友谊”。结合材料3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8分)
28.(13分)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直到今天,他的许多变法措施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性。阅渎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法令颁布之后的7个年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达l万处,灌溉农田36万多顷(其中两浙路占了全部耕地的近三分之一)和官田近2000顷。福建莆田县的大型水利工程木兰陂,也是在这个时候依靠民力建造起来的。特别是在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省沿河地区大兴淤田,使盐碱地、沙碛荒地成为肥沃土地。据不完全统计,从熙宁二年到元丰元年(1069—1078年)的10年间,兴造淤田达10万顷。
——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出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些变法措施 分析其共性。(7分)
(2)根据材料二,解释该项变法措施的基本含义。(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C 5、B 6、A 7、B 8、C 9、A 10、C 11、A 12、C 13、C 14、B
15、B 16、C 17、B 18、D 19、C 20、D 21、A 22、D 23、C 24、C 25、B。
二、非选择题:
26.(20分)(1)①位于湘赣交界处,远离城市,敌人在此力量薄弱;②山区易守难攻,便于革命力量的发展;③受大革命洗礼,群众觉悟高。(6分)
(2)“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开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8分)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3分)
(4)是今天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有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革命传统的弘扬。(3分)
27. (17分)(1)和平与动荡并存。(2分)
(2)经济利益;领土争端;民族、宗教问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7分)
(3)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帮助(如:帮助中国共产党成立;促进国共合作);对新中国的支持(如: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②有利于中俄友好往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8分)
28.(13分) (1)措施:农田水利法,免役法。(2分)共性:都属于理财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2分)都注重民生,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3分)
(2)由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越是大户人家,出钱越多。(6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物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10分,测试时间8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选不全得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本质上都是电磁波,且γ射线的波长最短
2.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例如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理论并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等。关于光电效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几种不同金属表面,若均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从不同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B.用不同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同一种金属表面,若均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C.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光照射时间,则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加光的强度,则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3.灯丝发射的电子束经过电场加速后从阳极上的狭缝穿出,通过两条平行狭缝后,在荧光屏上形成明显的双缝干涉图样。已知一个电子从狭缝穿出时动量为P,普朗克常量为h,则( )
A.经过电场加速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P/h
B.经过电场加速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h/P
C.荧光屏上暗条纹的位置是电子不能到达的位置
D.荧光屏上亮条纹的位置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位置
4.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波长为的电磁波后,会释放出多种波长的电磁波,其中有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不小于 B.一定不大于
C.一定不会等于 D.一定等于
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有( )
A.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B.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C.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少,原子势能增加
D.吸收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势能减少
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先后用频率相同但光强不同的两束光照射同一个光电管。若实验a中的光强大于实验b中的光强,实验所得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间的关系曲线分别以a、b表示,则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7.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的核子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
B.氡半衰期为3.8天,若取40个氡原子核,经7. 6天后就一定剩下10个氡原子核了
C.当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具有较高能量时,将发生β衰变
D.放射性的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γ射线
8. 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产生光电子,当光电子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其最大半径为R,以W表示逸出功,m、e表示电子质量、电量, h表示普朗克常数,则电子最大初动能是( )
A.hν+W B. C.hν-W D.
9. 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
10. 关于放射性物质原子核的衰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
C.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衰变和10次衰变
11.一质量为M的平板车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质量为m的烂泥团从离车h高处自由下落,恰好落到车面上,则小车的速度大小变为 ( )
A.v B. C. D.
12.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反冲.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0,则原子核反冲的动能为( )
A.E0 B. C. D.
13.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粒子的作用,则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正确的是( )
A.一定在①区域 B.可能在②区域
C.可能在③区域 D.一定在④区域
14. 已知某原子的能级公式为,式中n=1,2,3……表示不同能级数,E0是正的已知常数,该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可以不发射光子,而是将能量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则脱离原子后电子的动能是 (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计算题:(共4小题.共计40分,解答计算部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质量为M的物块A静止在离地面高h的水平桌面的边缘,质量为m的物块B沿桌面向A运动并以速度v0与A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离开桌面,其落地点离出发点的水平距离为L。碰后B反向运动。已知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桌面足够长. 求:
(1)碰后瞬间A、B的速率各是多少?
(2)碰后B后退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16.(10分)如图所示,真空中金属板M、N相距为d,当N板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时,电路中的电流恒为I.设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真空中光速为c.
(1)求每秒到达M板的电子数.
(2)当垂直于纸面再加一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为B时,电路中的电流恰好为零,求从N板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N板的逸出功.
17. (10分)如图所示,滑块的质量M=2kg,开始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点,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0.2,与A点相距S=2.25m的B点上方有一质量m=1.2kg的小球,小球被一长为l=0.5米的轻绳挂在O点而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滑块一瞬时冲量I=10N S,让滑块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此后与小球发生碰撞,碰后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g=10m/s2)。求:
(1)滑块最终静止在距离A点多远处?
(2)因滑块与小球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18. (10分)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左端固定,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桌面的A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但不相连,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现用力缓慢地向左水平推P至B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推力做的功是6J,撤去推力后,P沿桌面滑到一辆停在光滑水平地面、紧靠水平桌边缘的平板小车Q上,小车的上表面与桌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已知P的质量为m=1kg,Q的质量为M=4kg,A、B间距L1=20cm,A离桌边沿C的距离L2=60cm,P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g=10m/s2,物块P滑出小车Q时的速度υ1=0.8m/s,小车Q长L3=50cm.求:
(1)小物块P在桌边沿C的速度大小υc=?
(2)小物块P与小车Q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小物块P在小车上表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小车通过的距离
参考答案:
1、B 2、AB 3、BD 4、B5、AB6、A7、D8、C9、AB10、BC11、B12、C13、A14、B
15.解(1)设碰后A、B的速率分别为v1、v2,设水平向右为正,由A、B系统动量守恒,有:……①
碰后A何等平抛运动,由……②,
……③
得:
……④
……⑤
(2)B做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⑥
……⑦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1式3分,6式2分,其余每式1分。
16、解:(1)设每秒到达M板的电子数为n,由电流强度的定义,有

故 ②
(2)根据光电效应的原理,从N板逸出的光电子的动能和速度方向各不相同,加上磁场后,只要平行于N板且动能最大的电子不能到达M板,则其它方向,动能无论多大的电子均不能到达M板,此时,电路中电流恰好为零。设具有最大初动能的电子速率为,③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④
得: ⑤
故,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⑥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设N板的逸出功为W,有 ⑦
解得: ⑧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4.7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
17、解:在A点,给滑块瞬时冲量,由动量定理得:………………………①
滑块向前运动,与小球碰撞前,由动能定理得………………………②
两物相碰,动量守恒定律得………………………③
小球恰能完成圆周运动,到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知………………………④上摆过程,机械能守恒定律得………………………⑤
滑块继续减速,由动能定理知………………………⑥
碰撞时,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知………………………⑦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8)知碰撞为弹性碰撞,无机械能损失。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其中3式2分,8式2分,其余每式1分。
18、解;(1)滑块在从A到B,B到A,A到C的整个过程中,设弹簧做功为W1,外力做功 为W2,摩擦力做功为W3,则 W1=0.......①
W2=6J......................②
W3=μ1mg(L1+L1+L2)………③
W3= ― 4J...................④
根据功能关系有: W1+W2+W3==……⑤
解得υc=2m/s................⑥
(2)设物块滑出小车后小车的速度为υ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υc===mυ1+Mυ2.......⑦
解得υ2==0.3m/s..............⑧
由能量守恒得μ2mgL3==.................⑨
解得μ2==0.3..................................。......⑩
(3)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通过的距离为l,则.......................11
由υ22=2aL.............12
得L==..................................。......13
评分标准:本题满分10分,其中1问各4分,2问3分,3问3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卷 (三部分,共 87 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Go out to work. B. Play outside. C. Go out for a walk.
2. When does the concert start
A. At 6:50. B. At 7:00 sharp. C. At about 7:10.
3. What will the woman have on Thanksgiving Day
A. Turkey. B. Potatoes. C. Fish soup.
4. 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
A. The screen doesn’t have to be cleaned.
B. The keyboard also need cleaning.
C. The man shouldn’t do the cleaning.
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woman’s response
A. Scared. B. Proud. C. Disappointe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does the woman’s family have a reunion
A. In a restaurant. B. In her house. C. At her grandparents’ house.
7. How much older is the woman’s grandfather than her grandmother
A. Two years. B. Three years. C. Four year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homework does Mr. Brown assign his students
A. Writing an essay. B. Both written and oral exercises.
C. Oral practice only.
9.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it
A. It is a piece of cake.
B. She has plenty of time for it.
C. She will have to spend a lot of time on it.
10. When will Mr. Brown be in his office tomorrow
A. From 9:30 a.m. to 11:00 a.m. B. From 1:30 p.m. to 5:00 p.m.
C. From 2:30 p.m. to 5:00 p.m.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ustomer and salesclerk. B. Husband and wife. C. Friends.
12.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a large car
A. It doesn’t use much gas. B. It is the most popular one.
C. It is practical.
13. Who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ciding which car to get
A. Their friend. B. The man. C. The woman.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o is Matt
A. A pianist. B. A singer. C. A manager.
15. How old was he when he first joined Ozone
A. In his teens. B. In his 20s. C. In his 30s.
16. Why did he decide to leave Ozone
A. He was not interested in money and fame any more.
B. He didn’t want his life to be controlled by others.
C. He had a bad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band members.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y was the speaker’s father special
A. He was a successful lawyer. B. He never criticized his children.
C. He was well-educated.
18. What did the speaker do at 15
A. He became a magazine editor. B. He started a magazine.
C. He sold magazines.
19. What was his father’s dream at 23
A. To be a doctor. B. To be a lawyer. C. To be a film star.
20. What did his father finally advise him to do
A. Stay in school. B. Pursue his dream. C. Find a better job.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 two presidents agreed with each other on the whole, but much remained _____ at the following meeting.
A. discussed B. to be discussed C. discussing D. to discuss
22. Some groups still have difficulty _____ access _____ social services.
A. gain; in B. gaining; to C. to gain; to D. gaining; of
23. The world will be different from what it is now, and we will have to be
prepared to _____ to the change.
A. adapt B. adopt C. apply D. devote
24. I have to turn to my teacher for help, because this math problem is rather
difficult _____.
A. to work out B. to be worked out
C. to working out D. to be working out
25. Jack’s business is not as good as before, so he has to _____ the expense of his
company.
A. cut off B. cut down C. cut in D. cut into
26. — I'd like to call you at 10 o'clock next Friday morning if it is convenient.
— I'm afraid I _____ an important meeting.
A. will have attended B. will be attending
C. attend D. am attending
27.— You hate Lee, don't you
— _____ . I just think he’s a bit annoying; that’s all.
A. My pleasure B. Not exactly C. No doubt D. All right
28. At first Mr. Smith was _____ of planes, but two years later, _____ to other countries on business is his main business.
A. scared; flying B. frightening; flight
C. frightened; flight D. scaring; flying
29. Many people are not _____ the danger of their children’s bad habits, which lead to their dreams failing to come true.
A. well aware to B. very aware of C. aware that D. well aware of
30. Both parents and teenager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communicate more with each other and _____ the gap between them.
A. open B. adjust C. narrow D. reduce
31. He has a lot of friends. In other words, he has a wide network of _____.
A. arrangements B. senses C. relationships D. situations
32. It took us quite a long time to get to the amusement park. It was _____ journey.
A. three hour B. a three-hours C. a three-hour D. three hours
33. The school was moved out of downtown a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had grown too _____.
A. small B. few C. large D. many
34. — Sorry, I made a mistake again.
— _____ . Practice more and you will succeed.
Never mind B. Certainly not C. Not at all D. Don’t mention it
35. You can’t _____ everybody. If the majority _____ your decision, that’s OK.
A. satisfy; was satisfied with B. be satisfied; satisfy
C. satisfy; are satisfied with D. satisfy; satisfied with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like to be around positive people, who tend to be happy and who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Far too many people walk around in what seems like a 36 e on, people! It 37 nothing to smile.
I must admit that I 38 to be one of the ones who walked around in a depressed state. I had many things on my 39 , many things I was not 40 with. I used to feel so sorry for myself. Even 41 I write about it now, I 42
about how pathetic (忧郁的) I used to be.
43 things changed. At the time a new employee 44 the company where I worked; his name was Stuart. We became quite good friends and we 45 go to lunch together. We would make an appointment to 46 in the canteen at 1p.m. and I would be waiting in my gloomy (忧郁的) 47 of mind for him to arrive . Arrive he certainly did, always with a beaming 48 on his face. We would sit down and talk while eating our lunch and he 49 had a negative word to say. When he talked, he talked with 50 , in sports and films. One day it 51 me, if Stuart can always be 52 , happy and smiling, 53 can’t I
This was the 54 of a new period in my life. A period of being positive, 55 what I have got and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plenty of smiles.
36. A. depressed B. broken C. mixed D. confused
37. A. brings B. means C. costs D. hurts
38. A. intended B. continued C. preferred D. used
39. A. heart B. mind C. head D. face
40. A. smooth B. clear C. happy D. curious
41. A. once B. when C. since D. before
42. A. laugh B. care C. worry D. complain
43. A. Though B. So C. Therefore D. However
44. A. led B. left C. joined D. organized
45. A. would B. could C. should D. might
46. A. recognize B. meet C. pick D. catch
47. A. sense B. spirit C. condition D. state
48. A. smile B. spot C. light D. sorrow
49. A. still B. almost C. never D. already
50. A. pride B. interest C. doubt D. hope
51. A. occurred B. hit C. fell D. led
52. A. positive B. upset C. careless D. nervous
53. A. when B. what C. why D. how
54. A. signal B. beginning C. creation D. opening
55. A. checking B. talking C. realizing D.appreciating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32分)
第一节(共1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 man came home from work late, tired and angry and found his 5-year-old son waiting for him at the door.
“Daddy, may I ask you a question ”
“Yeah, sure, what is it ” replied the man.
“Daddy , how much do you make an hour ”
“Tha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Why do you ask such a thing ” the man said angrily.
“I just want to know. Please tell me, how much do you make an hour ” pleaded the little boy.
“If you must know, I make $20 an hour.”
“Oh,” the little boy said, with his head down. Looking up, he asked, “Daddy, may I please borrow $ 10 ”
The father was angry, “If the only reason you asked is that you want to buy a toy, then you march yourself straight to your room and go to bed. Think about why you are so selfish. I work hard every day and don’t have time for such childish behavior. ” The little boy quietly went to his room and shut the door. The man sat down and started to get even angrier about the little boy’s question. How dare he ask such a question only to get some money After about an hour, the man calmed down, and started to think:Maybe there was something he really needed to buy with that $10; he really didn’t ask for money very often. The man went to the door of the little boy’s room and opened the door. “Are you asleep, son ” he asked.
“No, Daddy, I’m awake,” replied the boy.
“I’ve been thinking, and maybe I was too hard on you earlier,” said the man. “It has been a long day and I took my anger on you. Here’s the $10 you asked for.’’
The little boy sat straight up, smiling, “Oh, thank you, Daddy!” he yelled. Then, reaching under his pillow, he pulled out some crumpled (皱皱巴巴的) bills. The man, seeing that the boy already had money, started to get angry again. The little boy slowly counted out his money, and then looked up at his father.
“Why do you want more money if you already have some ” the father grumbled.
“Because I didn’t have enough, but now I do,” the little boy replied.
“Daddy, I have $20 now. Can I buy an hour of your time Please come home early tomorrow. I would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you.”
56. The little boy asked the question _____ .
A. because he wanted to have dinner with his father
B. in order to borrow some money from his father to buy something
C. because he wanted to buy a toy
D. because he was just curious
57. After about an hour, the man went to the little boy’s room and _____ .
A. saw if the boy was asleep B. gave a new toy to his son
C. beat his son D. gave $10 to his son
58.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_____ .
A. the boy would not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his father.
B. the boy often asked for money to buy some toys
C. the man worked hard and spent little time with his son
D. the man would get even angrier at last.
B
Members of the working class have blue-collar jobs. They are construction workers, truck drivers, mechanics, steel workers, electricians, and the like. What makes this class differ from the lower class is, first, longer periods of employment—and therefore, more fixed incomes—and, second, employment in skilled or semi-skilled occupations, not unskilled ones. Although unemployment hits all levels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including those of skilled and semi-skilled workers, it is most common at the bottom of the class structure and increasingly less common at each level upward. They consider themselves to be respectable and hard-working and they look down upon members of the “lower” class, whom they often consider to be lazy, dishonest, and too ready to exploit public assistance.
Most people in the working class have at least high school education. Many have some experience of college (especially community college), though few are college graduates. Unionization has helped the working class, but a rapidly changing economy and frequent periods of high unemployment make it difficult for most of its members to be able to increase their savings greatly. Purchasing a house for people in this class is extremely difficult, although a small percentage may receive houses from their parents. (Homeowning rises with social class.)
A greater number of the members of the working class take relatively little satisfaction in their jobs, because much of their work is ordinary and boring. As a result, many seek their main satisfaction in recreational (娱乐的) activities. Many members of this class would like to earn enough money to leave their jobs and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though few make it. Many place their expectations on their children, hoping that they at least will rise in the ladder of success, American style.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working class
A. They are often employed as skilled and semi-skilled workers.
B. They are often offered jobs with high incomes.
C. They are often considered lazy and dishonest
D. They are often exploited by the public
60. The underlined word “hits” in Paragraph 1 roughly means “_____ ”.
A. strikes with a blow B. has bad effects on
C. breaks up D. beats
61. Most people in the working class ______ .
A. have difficulty increasing their saving greatly
B. have at least some experience of college
C. receive houses from their parents
D. buy houses by themselves
62. Many members from the working clas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jobs because _____ .
A. they could not rise the ladder of success
B.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their jobs
C. they could not earn much money
D. they are not their own bosses
C
Depression (抑郁症) is a serious problem today. Depression causes workers to be unproductive, causing companies and countries to lose billions of dollars. One expert says that depression is like cancer because it is “widespread,costly and deadly”. Depression hits one person in five around the world.
Although people have believed depression to be a problem among the rich and educated, studies show that depression is a problem among everyone. Over any six-month period, between five to seven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will be suffering from a serious depression.
Suicide (自杀) rates among people suffering from the disease in its extreme, or clinical form were 80 percent higher than in the population at large, and sufferers were four times more likely to have heart attacks. People who suffer from depression often have problems sleeping, getting up on time, and doing work productively.
Depression, which, researchers agree, has its origin in the genes, brings loss of confidence and ability to concentrate —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employees and managers to work efficiently.
Depression is made more serious in China by Chinese’s inability to face it.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depressed people are either weak or lazy. Besides, there is no good treatment, with few specialists available.
“Most patients in China just don’t get help,” a Chinese doctor says. “In my hospital, I have to see 30 or 40 patients in a morning. I just have time to say ‘Hello, how do you feel ’”
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are not afraid to admit that they have depression, but most do not tell it to their boss, because they fear that their boss would fire them.
“In my experience, aging bosses are the most willing to admit they have it, because they feel the most secure about themselves,’’ an American doctor says.
Hopefully, in the near future,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will be able to admit that they have depression so that they can get the right treatment.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everyone may suffer from depression.
B. Depression brings great problems to its sufferers in their life and work.
C. Depression is a commonly-existing problem only in rich countries.
D. The poorer and the less educated a person is, the less he will suffer from
depression.
pared to normal people, the depressed people are likely to be _____ .
A. very unconfident and often absent-minded
B. easy to avoid being hit by heart attacks
C. working efficiently and productively
D. either weak or lazy
65. Depression becomes more serious in China mainly because of ______.
A.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B. lack of financial aids and good doctors
C. their unwillingness to tell it to their boss
D. the doctors’ careless work
66.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People are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specialists.
B. The aging bosses around the world dare to say they are depressed.
C. Patients suffering depression should turn to specialists for help.
D. Western people are braver than Chinese people.
第二节:七选五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You probably know you should say “please” and “thank you” at a restaurant. You probably know the rules of a library. You know you should respect and be nice to your classmates. 67 .
Keep It Down! 68 you should not play your music so loud that everyone around you can hear it. Some people might even get angry. Usually, when you play the music loud on an MP3 player, other people can’t hear the words of the song. They just hear a loud sound. No one wants to listen to this. Very loud music can also be bad for your ears. So even if you are alone when listening to your MP3 player, you shouldn’t turn it up too high.
69 you need to know when to turn your MP3 player off and put it away. Libraries and schools don’t allow MP3 players. There are other places, like museums, that don’t have rules, but it would be rude to have your MP3 player on. Sometimes, it doesn’t make sense to listen to your MP3 player at events. Why would you listen to music at a play, a movie or a sporting event You would miss what is going on and others would wonder why you even came.
Take One Out ! 70 Imagine you are listening to your MP3 player when someone asks you the way. It would not be rude to take out one earphone, tell him the way, and put back the earphone and continue listening. You can also do this when you order food at a fast-food restaurant or when you answer the telephone that is not for you.
It’s Your Choice! There are times when you need to decide what is best.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can listen to music on their MP3 players when reading books, while others think it is disturbing. 71 .
Take Them Off!
But do you enjoy listening to music
But do you have music manners
In cases like this, you need to do what seems right for you.
You have to notice the volume of your music.
Once in a while it’s OK just to take out one earphone and not the other.
Don’t disturb others when you are listening to music.
第二卷(共33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三节, 满分33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所缺单词的首字母或所给单词的汉语提示,在句子中的横线上写出各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一词)
72. Most retired old people take up _______(慢跑) as a regular form of exercise.
73. He told us some amusing _________ (轶事) of the President's childhood.
74. The accident happened on such an evening with strong winds a__________ by heavy rain.
75. When they saw the police car, the attackers turned around and f________.
76. The course is designed to be practical rather than t____________.
77. The headmaster and his _________ (员工) met to discuss the new timetable.
78.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students to know about current a________ .
79. We all have great s__________ for the victims of the flood.
80. He sat _______ (思考)on how much had changed since she’d bought the farm.
81. The __________(宣言)of Independence was made in America in 1776.
第二节 单句改错(共8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
每个句子有且仅有一处错误,或错一词,或多一词,或少一词。
如本句多一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 )划掉;
如本句错一词,在错词下划一横线,并在横线下写出改正后的词;
如本句缺一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注意: 未按要求答题不得分。
82. His name was Tony and he seemed like a human than a machine.
83. Your work is far from satisfaction.
84. The two sportsmen congratulated each other in winning the match by shaking hands.
85. A fast food restaurant is a place which, just as the name suggests, eating is performed quickly.
86. It was a time that the killer whales helped the whalers catch the baleen whales.
87. They desired that they had the right to vote.
88. I had no idea why your husband opposed to my visit.
89. As far as I know, he used to abandon himself to play computer games.
第三节 书面表达 (满分15分)
请根据下面提示用英语记述自己的一次经历。
时间: 4月5号下午
地点: 学校附近的河边
人物: 你和一群伙伴
事件:你与伙伴们在河边玩足球, 突然一个叫小华的伙伴掉到水里。他不会游泳,你马上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有人打电话叫救护车。你对他进行急救。最后小华成功获救
注意:
① 词数100左右;
② 可适当增补信息以使行文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
2.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3~5题:
3.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A.漠河 B.喜马拉雅山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4.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
A.灰化土 B.棕壤 C.红壤 D.砖红壤
5.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A.芒果 B.荔枝 C.龙眼 D.柑橘
下表中人口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6-8题。
云南 贵州 陕西 甘肃 青海
人口(万人) 4192 3710 3618 2543 510
GDP(亿元) 1856 912 1488 932 238
铁路长度(km) 1873 1654 1941 2323 1092
年均降水量(mm) 1000~1500 1100~1400 500~1000 30~860 20~700
面积(万km2) 38 17 19 39 72
6.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7.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
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
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
8.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
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降水量也居中
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
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
读右图,回答 9-10 题
9.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 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10.图中 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1.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理特征的相同之处有
A.位于相同温度带 B.都是旱涝灾害频发区
C.位于相同干湿地区 D.都有商品棉基地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3.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4.奥运火炬在中国境内传递过程中,将经过“乌鲁木齐―敦煌―银川―西安”四个城市。与上述城市相匹配的景观依次是
①大漠深处的丝路重镇 ②民族风情浓郁的西域名城 
③城池壮观的历史古都 ④渠水环绕的塞外江南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 “江南是丘陵”。据此回答15~16题。
15.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16.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读图,回答17-19题。
17.阴影部分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黄麻
18.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9.阴影部分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阴雨 B.旱涝、盐碱和风沙 C.水资源不足 D.水土流失
读图回答20—21题。
20.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1.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读图5“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A.新、川、新、青 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 D.新、川、青、藏
23.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
C.盆地①、③ 都位于温暖带 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2007年11月8日,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成功实现截流。读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25.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读图3 ,回答26—28题
26.图3中年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山前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7.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和太阳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8.图中甲地的农业类型
A.绿洲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畜牧业
一次寒潮刚过,“漏斗户主”陈奂生便悠悠上城来做买卖。稻子收好了,麦垄种完了,公粮余粮卖掉了,口粮柴草分到了。乘这个空当,出门活动活动。自由市场开放了,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他去卖油绳—自家的面粉,自家的油,自己动手做成的。赚了钱他打算买一顶帽子遮风寒。(“漏斗户”指常年负债的穷苦人家,“油绳”是一种油煎的面食)。据这段话中的内容,回答29一30题。
29.陈奂生上城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初秋     B.春季    C.寒冬    D.深秋
30.陈奂生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东北平原 B.江淮一带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31.塔中油田、小浪底水利枢纽、三峡大坝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是
A.新、豫、川 B.新、豫、鄂 C.青、晋、川 D.新、晋、鄂
32.下列四种地带中,水能蕴藏最大的是
A.第一阶梯内部 B.第一、二阶梯交接处
C.第二阶梯内部 D.大江、大河中下游
33.下列省区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黑龙江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4.全部被北回归线穿过的一组是
A.云南、海南、广西、广东 B.云南、贵州、广东、台湾
C.云南、广东、广西、福建 D.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3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部、中部 B.西南、西北、东北
C.东部、西部、西南 D.华北、华南
36.位于西北内陆的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较干旱,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37.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修建水电站 B.发展航运 C.发展灌溉 D.防洪
38.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原因是
①大面积分布松疏的黄土 ②降水集中
③多暴雨 ④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9.下列属于新兴矿业城市的是
①沈阳 ②金昌 ③西昌 ④大庆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40.长江以北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B.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4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8分)
图中所示范围的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A、B、C三大部分,其中A属
于 高原,B属于 平原,C属于 山地。(6分)
(2)简述B平原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4分)
(3)简答A地区主要生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8分)
42.图甲为我国沿某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A地形区的地形特征。(2分)
(2)B地与D地的优势能源分别是 和 ,B地形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请说明其主要原因。(4分)
(3)A与E两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上互为长短[即A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劣势)正是E地区发展农业的劣势(优势)],请列举三例。(6分)
4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5分)
(2)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至少两种)。(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D B D D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B C D C C A B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C A A B C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A D B B D C B D
41.(1)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
(2)B平原地形平坦(在黄土高原和秦岭之间,这片平原更显珍贵) (1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从黄土高原和秦岭冲积下来的深厚、肥沃的土壤) (1分);气候温暖湿润(属暖温带,年降水量接近800毫米) (1分);水源丰富(有渭河及其支流),便于灌溉(1分)。
(3)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遭破坏。(3分)
42.(1)地表崎岖,峰岭众多,喀斯特地貌发育(3分)
(2)B地:天然气 D地:煤炭 四川盆地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扩散,北部、西部(秦岭、横断山)的山地地势高,阻挡冬季风,使冬季风影响小。
(3)A地(云贵高原)土壤贫瘠,E地(东北平原)土壤肥沃;A地(云贵高原)热量丰富,E地(东北平原)热量较少;A地(云贵高原)地形崎岖,E地(东北平原)地_形平坦;A.地(云贵高原)耕地很少,且破碎;E地(东北平原)耕地广阔连片(至少两例,4分)
43、(1)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2分;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3分
(2)水源;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105°
110°
40°
35°
E
H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数 学 试 题(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则的值为( )
A. B. C.0 D.2
2.已知命题,则的否定形式为( )
A. B.
C. D.
3.已知,,则是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中,数字20,40分别表示样本的( )
A.容量,方差 B. 容量,平均数
C.平均数,容量 D.标准差,平均数
5.已知两条直线和互相平行,则等于( )
A.或 B.或 C. 或 D.或
6. 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A. 0 B. C. 2 D. 3
7.曲线与直线及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8.已知命题:函数的值域为,命题:函数 是减函数,若或为真命题,且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9.设斜率为2的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和轴交于点,若(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
A. B. C. D.
10.点在曲线上移动,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偶函数在上为增函数,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从双曲线的左焦点引圆的切线,交双曲线的右支于点,为切点,为线段的中点,是坐标原点,则等于( )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图2-1是某高三学生进入高中三年来的数学考试成绩茎叶图,第1次到12次的考试成绩依次记为.图2-2是统计茎叶图中成绩在一定范围内考试次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那么算法流程图输出的结果是 .
14.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15. 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若点在直线上,其中,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
16.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
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17、18题每题10分,19,20题每题12分,共44分)
17.已知向量,,,其中、、为的内角.
(1)求角的大小;
(2)若,,成等差数列,且,求的长.
18.某同学在“两会”期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对岁的人群随机抽取人进行了一次居民对当前投资生活方式——“房地产投资”的调查,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组数 分组 房地产投资的人数 占本组的频率
第一组 [25,30) 120 0.6
第二组 [30,35) 195 p
第三组 [35,40) 100 0.5
第四组 [40,45) a 0.4
第五组 [45,50) 30 0.3
第六组 [50,55] 15 0.3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出的值;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房地产投资”人群的平均年龄.
19.如图,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下顶点为,点是椭圆上任一点,圆是以为直径的圆.
⑴当圆的面积为,求所在的直线方程;
⑵当圆与直线相切时,求圆的方程;
20.设,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2)若时,不等式恒成立,实数的取值范围.
四、附加题(满分10分,计入总分)
21.已知函数在有最大值5,
求实数的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A B A D B C B C A D
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 9 14.
15. 8 16.
三、解答题(17、18题每题10分,19,20题每题12分,共44分)
17.解:(1) …(1分)
对于,
………………………(3分)
又, …………(5分)
(2)由,
由正弦定理得 ………………………(7分)

即 ……………………(8分)
由余弦弦定理,
, …………………(10分)
18.
(1)如图:
(2)
19. 解 ⑴易得,,,设,
则,
∴, ………………2
又圆的面积为,∴,解得, ∴或,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或;……………5
⑵∵直线的方程为,且到直线的距离为
, 化简得,………………………6
联立方程组,解得或. ………………………10
当时,可得, ∴ 圆的方程为;………11
当时,可得, ∴ 圆的方程为;…12
20. 解:(1)当时,
…………(2分)
当时,,在内单调递增;
当时,恒成立,故在内单调递增;
的单调增区间为。 …………(5分)
(2)①当时,,
,恒成立,在上增函数。
故当时,。 …………(6分)
②当时,,
(Ⅰ)当,即时,在时为正数,所以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故当时,,且此时 …………(7分)
(Ⅱ)当,即时,在时为负数,在时为正数,所以在区间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故当时,,且此时。 …………(8分)
(Ⅲ)当,即时,在时为负数,所以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故当时,。
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9分)
由条件得此时;或,此时;或,此时无解。
综上,。 …………(12分)
21. 解:
令,
则,从而
令,由题意知在有最大值5.
当时,在时有最大值5,故符合条件;
当时,,矛盾!
当时,,矛盾!
综上所述,所求的实数.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25 30 35 40 45 50 55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年龄(岁)
频率/组距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EMBED Equation.3
M
EMBED Equation.3

25 30 35 40 45 50 55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年龄(岁)
频率/组距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数 学 试 题(文)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则的值为( )
A. B. C.0 D.2
2.已知命题,则的否定形式为( )
A. B.
C. D.
3.已知,,则是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中,数字20,40分别表示样本的( )
A.容量,方差 B. 容量,平均数
C.平均数,容量 D.标准差,平均数
5.已知两条直线和互相平行,则等于( )
A.或 B.或 C. 或 D.或
6. 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 )
A. 0 B. C. 2 D. 3
7.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在左支上过点的弦AB的长为5,那么△的周长是( )
A. 12       B. 26       C. 21      D. 16
8.已知命题:函数的值域为,命题:函数 是减函数.若或为真命题,且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或
9.设斜率为2的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和轴交于点,若(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
A. B. C. D.
10.点在曲线上移动,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在上为减函数,且函数为偶函数,则( )
A. B. C. D.
12. 设,当时取得极大值,当时取得极小值,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图2-1是某高三学生进入高中三年来的数学考试成绩茎叶图,第1次到12次的考试成绩依次记为.图2-2是统计茎叶图中成绩在一定范围内考试次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那么算法流程图输出的结果是 .
14.抛物线的焦坐标是 .
15. 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若点在直线上,其中,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
16.设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令,则的值为
三、解答题(17、18题每题10分,19,20题每题12分,共44分)
17.已知命题:“使”,若命题是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某同学在“两会”期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对岁的人群随机抽取人进行了一次居民对当前投资生活方式——“房地产投资”的调查,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组数 分组 房地产投资的人数 占本组的频率
第一组 [25,30) 120 0.6
第二组 [30,35) 195 p
第三组 [35,40) 100 0.5
第四组 [40,45) a 0.4
第五组 [45,50) 30 0.3
第六组 [50,55] 15 0.3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出的值;
(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房地产投资”人群的平均年龄.
19.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且,点在椭圆上.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且的面积为,求直线的方程.
20.已知函数f(x)=-x2+ax+1-ln x.
(1)若f(x)在(0,)上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2)函数f(x)是否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若存在,求a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附加题(满分10分,计入总分)
21.设函数,其中为正整数.
(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就的情形证明你的结论;
(2)证明:;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25 30 35 40 45 50 55
0.08
0.07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年龄(岁)
频率/组距长春市十一高中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Ag:108 H:1 O:16
Ⅰ卷选择题(总计60分)
请将第Ⅰ卷的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按官能团分类,下列物质与 是同类的是( )
A. B. C. D.CH3COOH
2.下列表示的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中的一部分,其中不是官能团的是( )
A.-OH B.CC C.C=C D.C-C
3.下列关于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苯的同系物命名必是以苯作为母体,其他的基团作为取代基
B.二甲苯可以以邻、间、对这种习惯方法进行命名
C.二甲苯也可以用系统方法进行命名
D.化学式是C8H10的苯的同系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
4.某烃结构简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5.含一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某有机物化学式为C5H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和加成反应,若将它与H2加成,所得产物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CH3)3CCH2OH B.(CH3CH2)2CHOH C.CH3(CH2)2CH(CH3)OH D.CH3CH2C(CH3)2OH
7.式量为43的烃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的数目为( )
A.3 B.4 C.5 D.6
8.有机物的混合物,只要质量一定,无论他们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产生的水的质量一定的是( )
A.甲苯和丙三醇 B.乙醇和丙烯 C.甲烷和乙烯 D.苯和丁炔
9.某饱和一元醛1.5g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1.6 g银,则该醛是( )
A.丙醛 B.丁醛 C.3-甲基丁醛 D.甲醛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B.乙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C.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10NA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
11.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甲醇 B.丙烷 C.甲烷 D.乙烯
12.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的化合物是(  )
13.将蒽 (如右)的分子中减少3个碳原子但氢原子不变,则形成的稠环 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
A.3种     B.4种 C.5种     D.2种14.在C2H2、C6H6、C2H4O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4%,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9% B、8% C、7% D、12%
15. “神七”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火箭燃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为C2H8N2,则C2H8N2不含碳碳键的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 B.3种 C.5种 D.6种
16.25℃某气态烃与O2混合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至25℃,此时容器内压
强为原来的一半,再经NaOH溶液处理,容器内几乎成为真空。该烃的分子式可能为( )
A. C2H4 B. C2H2 C. C3H6 D. C4H8
17.1999年,在欧洲国家发现饲料被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及乳制品不能食用,经测定饲料中含有剧毒物质二恶英,其结构为,则它的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有( )种
A.15种 B.11种 C.10种 D.5种
18. 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可能是( )
A、C2H4、C2H6O B、C2H2、C6H6 C、CH2O、C3H6O2 D、CH4、C2H4O2
19.某有机的结构简式为:
HO─ -CHClCOCH=CH2
下列正确的是(  )
A.和溴水反应1mol该物质消耗Br24mol B.和氢气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H24mol
C.既能发生氧化反应也能发生还原反应 D.能和FeCl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紫色沉淀
20.已知醛或酮可与格林试剂R1MgX反应,所得产物经水解可得醇,如
R─CHO + R1MgX → R─CH─OMgX → R─CH─OH
│ │
R1 R1
若用此种方法制取HOC(CH3)2CH2CH3,可选用的醛或酮与格林试剂是( )
HCHO与CH3CH2CHMgX B.CH3CHO与CH3 CHMgX
│ │
CH3 CH3
C. CH3CH2CHO与 CH3CH2MgX D.丙酮与CH3CH2MgX
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40分)
21.(7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将除杂质试剂和操作方法填入空格。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1) 苯 苯酚
2) 乙炔 硫化氢
3) 溴苯 溴
4) 柴油 汽油
22.(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
(2)由丙烯制聚丙烯:
(3) 制取TNT:
23. (8分)
1)已知丁基有四种结构,则丁醇有 种同分异构体。
2)某一元醇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8.2%,则该醇的分子式为 ,
若该醇能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生成醛,则符合该条件的该醇有
种。若该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该醇的结构简式为
24.(3分) ABS工程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为,
写出各单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25.(4分)已知某有机物只含C、H、O三种元素。取6.2 g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生CO2和H2O分别为8.8 g和5.4 g,通过计算,可获得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 __________。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如能确定分子式填此空,如不能确定分子式则不填此空)
26.(12分)已知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R1—O--R2):
KOH
R1—X + R2—OH R1—O—R2 + HX
室温
化合物A经下列四步反应可得到常见溶剂四氢呋喃,反应框图如下
Br2/CCl4 KOH,室温
① ②
③ KOH/醇 △
H2/Pt ④ H2/Pt ④
(四氢呋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molA和1molH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Y,Y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5%,则Y的分子式为 ,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A的结构简式
(2)第①③步反应类型是① ③
(3)已知E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写出C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4)A有很多异构体,其中能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有 种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B A D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B B A C D C D
二、填空题(40分)
21.(7分,每空1分)
(1)NaOH溶液,分液 (2) NaOH溶液,洗气(3) NaOH溶液 分液 (4)蒸馏
22.(6分每空2分)
(1)CH3CHO+2Ag(NH3)2OH→CH3COONH$+2Ag+3NH3+H2O
或CH3CHO+2Cu(OH)2=CH3COOH+ Cu2O+2H2O
(2)nCH3CH=CH2 → -[CH3CH-CH2]-
(3)甲苯制三硝基甲苯
23.(8分每空2分)
(1) 4 
(2)C5H12O ;4 ; (CH3)3CCH2OH
24(3分,每空1分)
CH2=CH-CN ;CH2=CH-CH=CH2 ;苯乙烯
25.(4分,每空2分)
CH3O ; C2H6O2
26.(12分,每空2分)
(1)C4H10O; 碳碳双键,羟基(每个一分) ;CH2=CH-CH2-CH2-OH
(2)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每个一分)
(3) (4)2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CH2—OH
—CH3
OH
—O—CH3
—OH
B
C
A
D
E
H2C---CH2
H2C CH2
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