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阿基米德定律练习2020-2021学年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暑假作业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阿基米德定律练习2020-2021学年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暑假作业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淮滨县第一中学暑假作业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
阿基米德定律
一、选择题
1.小华同学进行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正确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中,F1、F2、F3、F4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重力
B.F2
<
F1表明物块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C.物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D.物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顺序应该是(  )
A.甲、丁、乙、丙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3.运用图中器材进行“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步实验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B.在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5N
C.乙图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互相平衡
D.乙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丙图中液体的重力
4.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的小球而材质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力相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5.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
如图所示,铝块不与溢水杯接触,不考虑细线体积.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细线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电子秤示数不变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D.松手后,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最终会变大
6.弹簧秤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直到圆柱体的底部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设烧杯底面积为1dm2),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实验图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圆柱体在下降的全过程中重力为12N
B.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C.圆柱体的体积为4×10-3m3
D.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7.一个气球下挂一个铁块置于水中某一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用手轻轻向下推一下气球,那么手离开气球后,气球和铁块的运动情况是(  )
A.加速向下运动
B.匀速向下运动
C.减速向下运动
D.仍然处于静止状态
8.将金属块浸没在某液体中,如图甲所示。将金属块缓缓竖直提起过程中,拉力F随提起高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不考虑液面变化,则(  )
A.金属块的质量是20g
B.金属块的高度是4cm
C.金属块的密度为2.67×103kg/m3
D.浸没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0.15N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仪器是___________,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右下图示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此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与_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V2-V1表明了___________。
10.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甲)?课后复习时,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
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缓慢上升、下降),G
为铁架台?
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
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秤A
的示数____;弹簧秤B
的示数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
A
的示数变化量
FA’和弹簧秤B
的示数变化量
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FA’
____
F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如图所示,小明坐在漂浮于小池水面上的船中,船中放有一个篮球和一个实心铁球。他把篮球从船中拿出抛水中后池中水面的升降变化情况是______;他把篮球和实心铁球都抛入水中时池中水面的升降变化情况是______。(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2.小慧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在铝块从开始浸入水到刚好浸没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电子秤的读数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爱动脑筋的小明发现了一个圆柱体,他只利用测力计、水、烧杯、细线测出了其密度,实验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圆柱体的密度ρ物=______kg/m3,他把烧杯内的水倒出后又加入另一种液体,当圆柱体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则加入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kg/m3(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
14.图甲是某同学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关系的实验装置。其中A是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器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物体A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_____N,A的密度为______kg/m3。
三、作图题
15.如图甲所示,实心物体被绳子拉着浸没在水中,剪断绳子后该物体运动直至静止,请在图乙画出浮力F浮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
四、实验题
16.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
(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重力是
_____________
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_____
N;
(3)圆柱体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
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_
kg/m3;
(5)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
__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象CD段,可得结论
_____________

17.小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如图23所示,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7.75
7.25
6.75
6.25
5.75
5.25
5.25
5.25
(1)分析上表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物体重______N;
(2)当cm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3)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______N;
(4)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8列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中的图像___________(填字母)来反映;
A.
B.C.
D.
(5)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8列数据及相关条件,请你对圆柱体金属块从刚进入液体中到完全没没后这一过程中,浮力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要有分析、说明的过程,可以画受力分析图辅助。
18.在研究物体浮力时,小明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缓慢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描绘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和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
(1)由图像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而同组的小华却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通过分析发现两个图像不同的原因是:如图画的是____和时间的图像.
(2)同组的小研同学觉得把小明和小华的图像结合起来更好,于是她用另一物体重复上述实验,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发现与将如图、如图结合起来的图像不同,小明告诉她是因为两物体的____不同(选填“质量”或“体积”).根据图像可知小研所用物体的密度是____.
五、综合题
19.在水面上修建一座大桥,需要向水底投放石料,工程队用吊车向水底投放圆柱形石料,如图-1所示的是投放过程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v=0.1m/s下降至石料刚好接触水底,如图-2所示的是这一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忽略水的阻力,假设水面平静,ρ水=1.0×103
kg/m3,g取10N/kg)求:
(1)第20s至120s的过程中,石料受到水的压强______,受到水的浮力先______后______。(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石料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______
(3)石料刚好接触水底时,石料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_____
(4)石料的密度。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B
6.C
7.A
8.D
9.U形管压强计
金属盒的方向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大小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0.减小
增大
等于
11.不变
下降
12.变小
不变
13.1.5×103
0.9×103
14.2
1500
15.
16.12
8
8×10﹣4
1.5×103

浮力大小跟物体的浸没深度无关
17.7.75
1.5
2.5
D
金属圆柱体在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完全浸没后,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18.
1N
浮力
体积
1500kg/m3
19.变大
变大
不变
500N
9×104Pa
2.8×103kg/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