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有关光的思考教科版五年级上新知聚焦有样东西真有趣,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打一自然物)猜谜语影子新知聚焦影子的形成跟光有关。我们对光知道哪些呢?行进中的光被阻挡,就形成了阻挡物体的阴影。新知聚焦白天,太阳是光的来源,阳光照耀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它的温暖到了夜晚,月亮反射的光、灯光、火光都是光的来源从镜子中能够看到物体头脑风暴新知探索你知道吗?光是从哪里来的?光,对我们都非常熟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清周围的一切。新知探索观点1:观点2:我认为太阳能发光,光来自太阳我认为星星、蜡烛、萤火虫能发光新知探索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它能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新知探索温馨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新知探索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你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荧光灯月光萤火虫发光鱼物体光源不是光源理由荧光灯月光萤火虫发光鱼√√√?自身能发光自身能发光自身能发光自身不能发光新知探索下列物体是光源吗?汽车后视镜湖面熄灭的蜡烛像汽车后视镜、湖面、平面镜、月亮等的光是来自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蜡烛,只有点燃发光后才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不发光,不是光源。新知探索判断是否是光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①自行发光②正在发光③不是反射物体的光新知探索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水母太阳闪电极光自然光源新知探索人造光源新知研讨总之,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观点1:观点2:如果没有光,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新知研讨假设你的桌前放着一个红苹果,你的朋友把门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闭,房间里完全黑暗了。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进入这个房间。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下面三个选项中,你认为哪一项最准确,说明理由。(1)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2)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3)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新知研讨小组讨论交流后,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在活动手册上。新知研讨制作过程实验器材:一个纸盒、一套简单的电路装置、一张黑色卡纸、各种不同颜色的物品。①将电路开关安装在盒子外,方便控制灯泡的亮灭;②将电路的灯泡安装在盒子内,让发光的灯泡能照亮盒子内部;③在盒子的一侧开个小孔;④用一张黑色卡纸卷成纸简,一端插入开好的孔内,眼睛能从的另一端观察到盒子内部。实验活动新知研讨①观察灯泡不发光的暗盒内部,尝试描述看到的情况②打开开关,点亮灯泡,观察并描述暗盒里的情况③比较两次观察的现象实验过程实验观察记录点亮小灯泡关闭小灯泡我的发现发光的灯泡、暗盒壁颜色、各种物品什么也看不到暗盒里没有光时是完全看不见里面的情况的,只有在有光的情况下眼晴才能看见物体。新知研讨通过实验活动,“能看见黑暗中的红苹果”研讨中,究竟哪种假设是最正确的?为什么?第一种解释最准确,因为没有光源,人眼什么也看不见。新知讲解晚上房间熄灯后,刚开始会觉得眼前乌黑,等过一段时间后,会慢慢看得清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房间内有其他微弱的光,如月光、远处的灯光照射进来,进入我们的眼睛。(此时的房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暗室。)新知研讨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发光的物体?光源本身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新知研讨我们为什么也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不发光的物体表面能反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合作探究实践证明,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在黑夜里,由于光线的不足,也会导致视线的模糊。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的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就发明了夜视仪。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课堂练习1.太阳是光源,以下物体中()肯定不是光源。A.镜子B.火虫C.手电筒2.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A.日光灯B.荧光棒C.阳光3.《猴子捞月》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月亮不是光源ACC课堂练习(1)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2)玻璃幕墙是光源,油灯不是光源。()(3)没有光源看不到物体。()(4)点燃的蜡烛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也是光源。()(5)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6)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课堂练习5.填写家用光源调查表。家用光源类型使用情况LED灯人造光源看书学习使用日光自然光源太阳能制热烛光人造光源渲染生日气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正确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并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板书设计光源特点自身发光正在发光不是反射物体的光种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作用:看见物体光合作用作业布置生活中,还有什么设计是跟光相关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有关光的思考》练习一、填空题1、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2、______是最重要的光源。3、光源的特征是________且________。4、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______。5、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的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就发明了______。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2、玻璃幕墙是光源,油灯不是光源。()3.没有光源看不到物体。()4、点燃的蜡烛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也是光源。()5、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6、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太阳是光源,以下物体中()肯定不是光源。A.镜子B.火虫C.手电筒2、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A.日光灯B.荧光棒C.阳光3、《猴子捞月》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月亮不是光源4、下列物体的光,()来自反射其他物体的光。A.打开的手电筒B.奥运圣火C.璀璨的宝石5、暗室中看不见物体,是因为()。A.暗室里没有光源B.眼睛的暗适应能力差C.物体三、分类连线题月亮激光太阳闪电蜡烛电灯火把玻璃是光源不是光源五、综合题1、填写家用光源调查表。家用光源光源类型光源应用2、世界没有光会怎么样?3、我们为什么能看见物体?4、夜视仪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在黑暗中看清物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光源2、太阳3、自行发光正在发光4、光源5、夜视仪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C3、C4、C5、A四、分类连线题月亮激光太阳闪电蜡烛电灯火把玻璃是光源不是光源五、综合题1、家用光源光源类型光源应用LED人造光源看书学习使用日光自然光源太阳能制热烛灯人造光源营造生日气氛2、(1)世界一片漆黑,人们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2)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会逐渐死亡。3、光源本身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或者是不发光的物体表面能反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4、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五年级上1.1《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课题有关光的思考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5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2.科学探究目标(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2)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3)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3.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重点知道什么是光源,并能判断哪些物体是光源。难点认识到没有光,就不能看到物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聚焦:1.猜谜语:有样东西真有趣,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打一自然物)2.行进中的光被阻挡,就形成了阻挡物体的阴影。影子的形成跟光有关。我们对光知道哪些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思维导图。预测:白天,太阳是光的来源,阳光照耀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它的温暖。到了夜晚,月亮反射的光、灯光、火光都是光的来源。从镜子中能够看到物体。……猜谜语:影子回顾交流整理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学生对光的已有认知,有利于调动学生头脑里的生活经验,对光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类,进而聚焦到光源的研究上。讲授新课一、探索1.光,对我们都非常熟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清周围的一切。光是从哪里来的?(展示图片)预测:(1)太阳能发光,光来自太阳。(2)星星、蜡烛、萤火虫能发光。2.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它能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温馨提示】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3.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你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4.下列物体是光源吗?(展示图片)明确:像汽车后视镜、湖面、平面镜、月亮等的光是来自反射光的物体,不是光源;蜡烛,只有点燃发光后才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不发光,不是光源。5.判断是否是光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明确:①自行发光②正在发光③不是反射物体的光6.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像水母、太阳、闪电、极光等都是自然光源,像篝火、火把、油灯、烛灯等都是人造光源。7、小结总之,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二、研讨1、如果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明确:①如果没有光,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②如果没有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假设你的桌前放着一个红苹果,你的朋友把门关上,并把所有的灯都关闭,房间里完全黑暗了。房间没有窗,门也没有缝隙,没有光能进入这个房间。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吗?下面三个选项中,你认为哪一项最准确,说明理由。(1)我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在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2)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3)当我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这个红苹果。小组讨论交流后,把你的观点和理由写在活动手册上。【拓展】实验活动◆实验器材:一个纸盒、一套简单的电路装置、一张黑色卡纸、各种不同颜色的物品。◆制作过程:①将电路开关安装在盒子外,方便控制灯泡的亮灭;②将电路的灯泡安装在盒子内,让发光的灯泡能照亮盒子内部;③在盒子的一侧开个小孔;④用一张黑色卡纸卷成纸简,一端插入开好的孔内,眼睛能从的另一端观察到盒子内部。◆实验过程:①观察灯泡不发光的暗盒内部,尝试描述看到的情况②打开开关,点亮灯泡,观察并描述暗盒里的情况③比较两次观察的现象◆实验记录3.通过实验活动,“能看见黑暗中的红苹果”研讨中,究竟哪种假设是最正确的?为什么?明确:第一种解释最准确,因为没有光源,人眼什么也看不见。4.晚上房间熄灯后,刚开始会觉得眼前乌黑,等过一段时间后,会慢慢看得清楚。这是为什么呢?明确:这是因为房间内有其他微弱的光,如月光、远处的灯光照射进来,进入我们的眼睛。(此时的房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暗室。)5.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明确:光源本身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睛。6.我们为什么也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明确:不发光的物体表面能反射光,反射光进入人的眼睛。三、合作探究实践证明,没有光,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在黑夜里,由于光线的不足,也会导致视线的模糊。人们为了保证在黑暗环境的中能够顺利看清东西,就发明了夜视仪。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四、课堂练习1.太阳是光源,以下物体中()肯定不是光源。A.镜子B.火虫C.手电筒2.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A.日光灯B.荧光棒C.阳光3.《猴子捞月》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月亮不是光源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2)玻璃幕墙是光源,油灯不是光源。()(3)没有光源看不到物体。()(4)点燃的蜡烛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也是光源。()(5)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6)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5.填写家用光源调查表。五、作业布置生活中,还有什么设计是跟光相关呢?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相关资料。看图回答,或结合生活经验回答回答辨别交流讨论实验回答讨论回答阅读资料练习类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发现发光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在小组内讨论,统一多数人的意见,然后汇总全班的分类结果,这样获得的结果更容易让学生认可。类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发现发光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在小组内讨论,统一多数人的意见,然后汇总全班的分类结果,这样获得的结果更容易让学生认可。夜视仪是弥补了夜间光线不足造成的视线模糊,刚好承接研讨环节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对光的广泛应用。检测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养成查阅资料能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正确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和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并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有关光的思考》教案.doc 1.1《有关光的思考》练习(含答案).doc 1.1《有关光的思考》课件 (31张PPT).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微课视频-1《有关光的思考》教材解读 教科版2017.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