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Chapter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讲: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学习目标]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氧气的重要用途。2.认识氧化反应、缓慢氧化。一、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溶于水;三态变化:常温无色气体降温加压变为_____色的液体,继续降温,会变为______状_____色的固体。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具有性,木炭、硫、磷、铁等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1)氧气与碳的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里,发出,并放出。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文字表达式:。(2)氧气与硫的反应: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的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的色火焰,并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带有性气味。文字表达式:。(3)氧气与铁的反应:细铁丝在空气中,而在氧气中,火星,并放出大量的,生成物是一种色固体。文字表达式:。(4)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的事实,说明氧气的较活泼;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1.由或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特点是。2.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物质在氧气中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会、放热。在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性。3.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4.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联系。5.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1)共同点:都属于且都;(2)不同点:缓慢氧化反应速率。剧烈氧化的反应速率,往往伴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生成物也可能不同。要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和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以液态形式贮存在蓝色钢瓶中。要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2.氧气与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等方面的对比:反应物条件反应现象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木炭和氧气点燃持续红热,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硫磺和氧气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和氧气发黄白光,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丝和氧气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要点三、氧气的检验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要点四、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项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特点多变一有“氧”参加反应举例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木炭、硫、蜡烛等与氧气的反应要点五、氧气的用途氧气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注意1.供给呼吸:为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和宇航员提供呼吸用的氧气。2.支持燃烧:利用可燃物跟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工业上用于炼钢、气焊和气割金属、液氧炸药等。知识点一:氧气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探究重点】1.物理性质①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等于氧气不溶于水,只是溶解较少而已。河水、海水中的鱼虾等能生存,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②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大,利用这一性质可推出收集氧气的方法之一是向上排空气法。③氧气的沸点比氮气的沸点高,所以加热蒸发液态空气时氮气会先蒸发出来。化学性质1.氧气支持燃烧,但其本身无可燃性;物质燃烧一般要发光放热。2.根据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如硫),还有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如铁),可得到如下结论:(1)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3.做硫、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盛有可燃物的燃烧匙应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到集气瓶的中下部;如果迅速伸入到瓶底,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氧气受热膨胀,大量氧气逸出到瓶外,可燃物将不能持续燃烧。注意:①硫燃烧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是有害气体之一,在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污染,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②红磷燃烧实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白烟是固体小颗粒五氧化二磷的集合体,该物质有毒、有刺激性气味,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降低瓶内温度,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4.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必须用细铁丝,铁丝表面要用砂纸打磨光亮;细铁丝要绕成螺旋状,下端要系根火柴;必须待火柴快要烧尽时,才可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如果火柴一着火就立即伸入瓶内,火柴燃烧会耗尽瓶内的氧气,而观察不到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注意:集气瓶底要预先放一些细沙或水,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可燃物不能接触集气瓶壁,否则会引起集气瓶炸裂。5.有几个概念不要搞混淆。1.注意“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是“白烟”。“雾”是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时看到的是“白雾”。2.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一般来说,可燃性气体、熔沸点较低的固体、易汽化的液体,燃烧时除发光、放热外都有火焰,如酒精、硫等。而熔沸点较高的可燃物燃烧时没有火焰只产生光(或火星),如铁丝等。3.不能把结论当成现象来描述不能把结论当成现象来描述描述实验现象时,对生成物的描述不能直接说出生成什么物质,只能说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或一些特殊的性质等。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等。【例题精讲】(2020年北京中考)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2020年海南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蜡烛(2020年鄂州市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巩固训练】(2020年河北中考)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A.硫B.镁C.红磷D.铁丝(2020年天津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知识点二:氧气的检验【探究重点】1.检验原理: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性)的性质。2.操作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该气体中。3.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例题精讲】(2020辽宁朝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2020内蒙古赤峰)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干燥C.收集D.验满【巩固训练】(2020山东淄博)以下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铝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火星四射(2020年辽宁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用滴管取液体知识点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探究重点】1.“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而“氧化反应”是从是否得氧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2.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包括氧气和某些含氧物质,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氧气”。当然,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还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如:铁生锈、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等。4.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如:氧化钙+水氢氧化钙(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例题精讲】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B.缓慢氧化和燃烧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C.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D.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与氧气的浓度无关【巩固训练】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伴随的现象是A.剧烈燃烧B.放出热量C.产生白烟D.生成黑色固体2.判断镁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产生耀眼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白色固体D.镁条变短3.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石灰水4.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A.B.C.D.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镁+氧气→氧化镁D.氢气+氮气→氨气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钢铁生锈B.酒和醋的酿造C.蔗糖的溶解D.动植物的呼吸7.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BCDX化合反应纯净物物理变化化学反应Y氧化反应混合物化学变化化合反应8.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虽不易溶于水,但鱼类是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的B.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作燃料C.氧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液体和固体均为无色9.科幻大片《火星救援》讲述航天员在太空求生的星际驻留生活。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A.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氧,发生了物理变化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还原性C.“人造空气”接近空气的组成,属于混合物D.液氧可用于航空火箭发射,利用其助燃性10.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恰当的是A.氧化反应都能释放出热量B.只有燃烧等剧烈的氧化才放热C.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D.氧化反应都进行得很快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2.下图是氧气性质的实验操作图,请回答:(1)图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2)若更正实验后,重新实验操作,A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3)B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020甘肃金昌)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C.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2020·广西百色)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将氯化铜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2020西藏)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把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放入研钵中研磨,能闻到氨味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在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2020广西柳州)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红磷C.硫D.氢气(2019年天津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的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用丁装置收集氧气【2019年吉林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2019年重庆B】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1)O3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高空中可发生转化:,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9青岛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019苏州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2020年海南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蜡烛(2020云南省卷)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020四川内江)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B.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D.酚酞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红色(2020云南省卷)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是( )A.FeB.SC.PD.C(2020辽宁锦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D.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2020年黑龙江大庆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夹持蒸发皿C.量筒体积读数D.O2验满(2020年黑龙江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下列活动中,没有运用氧气的相关性质的是()A.做高能燃料B.富氧炼钢C.急救输氧D.动植物呼吸(2020湖南湘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是()A.镁条B.铁丝C.白磷D.硫(2020年广安中考)“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hapter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讲: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学习目标]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氧气的重要用途。2.认识氧化反应、缓慢氧化。一、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溶于水;三态变化:常温无色气体降温加压变为_____色的液体,继续降温,会变为______状_____色的固体。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具有性,木炭、硫、磷、铁等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1)氧气与碳的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里,发出,并放出。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文字表达式:。(2)氧气与硫的反应: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的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的色火焰,并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带有性气味。文字表达式:。(3)氧气与铁的反应:细铁丝在空气中,而在氧气中,火星,并放出大量的,生成物是一种色固体。文字表达式:。(4)某些在空气里不能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的事实,说明氧气的较活泼;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的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1.由或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特点是。2.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物质在氧气中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会、放热。在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性。3.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4.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联系。5.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1)共同点:都属于且都;(2)不同点:缓慢氧化反应速率。剧烈氧化的反应速率,往往伴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生成物也可能不同。【答案】一、1.无色无味略大不易淡蓝雪花淡蓝2.活泼助燃(1)剧烈白光热量二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2)微弱淡蓝明亮蓝紫色刺激硫+氧气二氧化硫(3)持续加热发红剧烈燃烧四射热黑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化学性质氧气氧气二、1.两种两种另一种多变一2.氧燃烧发光氧化3.缓慢氧化4.不一定不一定5.(1)氧化反应放热(2)很慢很快要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和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以液态形式贮存在蓝色钢瓶中。要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2.氧气与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等方面的对比:反应物条件反应现象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木炭和氧气点燃持续红热,放出热量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氧气二氧化碳硫磺和氧气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和氧气发黄白光,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丝和氧气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要点三、氧气的检验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要点四、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项目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特点多变一有“氧”参加反应举例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木炭、硫、蜡烛等与氧气的反应要点五、氧气的用途氧气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注意1.供给呼吸:为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和宇航员提供呼吸用的氧气。2.支持燃烧:利用可燃物跟氧气反应放出热量,工业上用于炼钢、气焊和气割金属、液氧炸药等。知识点一:氧气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探究重点】1.物理性质①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等于氧气不溶于水,只是溶解较少而已。河水、海水中的鱼虾等能生存,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②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大,利用这一性质可推出收集氧气的方法之一是向上排空气法。③氧气的沸点比氮气的沸点高,所以加热蒸发液态空气时氮气会先蒸发出来。化学性质1.氧气支持燃烧,但其本身无可燃性;物质燃烧一般要发光放热。2.根据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如硫),还有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如铁),可得到如下结论:(1)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3.做硫、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盛有可燃物的燃烧匙应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到集气瓶的中下部;如果迅速伸入到瓶底,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氧气受热膨胀,大量氧气逸出到瓶外,可燃物将不能持续燃烧。注意:①硫燃烧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是有害气体之一,在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污染,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②红磷燃烧实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白烟是固体小颗粒五氧化二磷的集合体,该物质有毒、有刺激性气味,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降低瓶内温度,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4.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必须用细铁丝,铁丝表面要用砂纸打磨光亮;细铁丝要绕成螺旋状,下端要系根火柴;必须待火柴快要烧尽时,才可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如果火柴一着火就立即伸入瓶内,火柴燃烧会耗尽瓶内的氧气,而观察不到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注意:集气瓶底要预先放一些细沙或水,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可燃物不能接触集气瓶壁,否则会引起集气瓶炸裂。5.有几个概念不要搞混淆。1.注意“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是“白烟”。“雾”是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时看到的是“白雾”。2.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一般来说,可燃性气体、熔沸点较低的固体、易汽化的液体,燃烧时除发光、放热外都有火焰,如酒精、硫等。而熔沸点较高的可燃物燃烧时没有火焰只产生光(或火星),如铁丝等。3.不能把结论当成现象来描述不能把结论当成现象来描述描述实验现象时,对生成物的描述不能直接说出生成什么物质,只能说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或一些特殊的性质等。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等。【例题精讲】(2020年北京中考)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故选:B。(2020年海南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蜡烛【答案】D【解析】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较高温度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五氧化二磷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高温四氧化三铁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四氧化三铁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水,所以瓶内不能有水,否则会干扰水雾的观察,符合题意。故选D。(2020年鄂州市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A、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选项错误;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巩固训练】(2020年河北中考)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A.硫B.镁C.红磷D.铁丝【答案】B【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B、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C、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产生大量白烟,选项错误;D、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故选B。(2020年天津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答案】C【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此选项错误;B.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此选项错误;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D.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此选项错误。故选C。知识点二:氧气的检验【探究重点】1.检验原理: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性)的性质。2.操作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该气体中。3.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例题精讲】(2020辽宁朝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答案】C【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此选项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此选项错误;C、氧气支持燃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正确;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不是氧气,此选项错误。故选C。(2020内蒙古赤峰)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干燥C.收集D.验满【答案】C【解析】A、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逸出,A错误。B、气体的干燥,气体应长进短出,B错误。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D、二氧化碳验满,取带火星木条放置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D错误。故选:C。【巩固训练】(2020山东淄博)以下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铝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火星四射【答案】C【解析】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描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铝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火星四射,描述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描述不正确,故C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描述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0年辽宁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用滴管取液体【答案】A【解析】A、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故图示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图示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故图示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故图示正确。选A。知识点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探究重点】1.“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而“氧化反应”是从是否得氧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2.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包括氧气和某些含氧物质,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氧气”。当然,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还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如:铁生锈、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等。4.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如:氧化钙+水氢氧化钙(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例题精讲】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B.缓慢氧化和燃烧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C.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D.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与氧气的浓度无关【答案】B【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可用作燃料,此选项错误;B、缓慢氧化和燃烧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此选项正确;C、氧气跟其他物质的反应不一定都有发光、放热现象,如缓慢氧化,此选项错误;D、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此选项错误。故选B。【巩固训练】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A、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三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正确。故选D。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伴随的现象是A.剧烈燃烧B.放出热量C.产生白烟D.生成黑色固体1.【答案】C【解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不产生白烟。故选C。2.判断镁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产生耀眼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白色固体D.镁条变短2.【答案】C【解析】A、产生耀眼白光不能说明生成了新物质,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错误;B、放出热量不能说明生成了新物质,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错误;C、生成白色固体是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正确;D、镁条变短不能说明生成了新物质,不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错误。故选C。3.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石灰水3.【答案】B【解析】A、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燃烧更旺,伸入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伸入二氧化碳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故合理;C、氧气、空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此法不可取;D、二氧化碳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和空气中倒入澄清石灰水都无明显现象,故不合理。故选B。4.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A.B.C.D.4.【答案】D【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为防止污染空气,可用水将二氧化硫吸收,选项正确;B、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产生大量白烟,属于空气污染物,五氧化二磷能与水反应,可用水吸收,选项正确;C、碳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空气,集气瓶内不需要放水,选项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为防止高温物体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常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选项错误。故选D。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镁+氧气→氧化镁D.氢气+氮气→氨气5.【答案】C【解析】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指物质与氧的反应。A、生成物不是一种物质,故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反应物是一种物质,生成物是三种物质,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错误;C、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镁与氧气的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正确;D、反应中没有氧的参与,不属于氧化反应,错误。故选C。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钢铁生锈B.酒和醋的酿造C.蔗糖的溶解D.动植物的呼吸6.【答案】C【解析】A、锈蚀是金属与氧气、水等发生缓慢氧化反应造成的,故A错误;B、在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这是由于制酒和醋的原料发酵时发生了缓慢氧化而产生的,故B错误;C、蔗糖的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动植物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后使体内物质发生氧化分解的过程,包含着缓慢氧化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C。7.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BCDX化合反应纯净物物理变化化学反应Y氧化反应混合物化学变化化合反应7.【答案】A【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二者属于交叉关系;B、纯净物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D、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反应类型,二者属于包含关系。8.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虽不易溶于水,但鱼类是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的B.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作燃料C.氧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液体和固体均为无色8.【答案】A【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氧气虽不易溶于水,但鱼类是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的,故A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因此可以不作燃料,故B不正确;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能跟很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C不正确;D、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液体和固体均为淡蓝色,故D不正确。故选A。9.科幻大片《火星救援》讲述航天员在太空求生的星际驻留生活。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A.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氧,发生了物理变化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还原性C.“人造空气”接近空气的组成,属于混合物D.液氧可用于航空火箭发射,利用其助燃性9.【答案】B【解析】A、氧气有三态变化,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故错误;C、“人造空气”接近空气的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助燃,但不能燃烧,故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氧化反应的说法恰当的是A.氧化反应都能释放出热量B.只有燃烧等剧烈的氧化才放热C.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D.氧化反应都进行得很快10.【答案】A【解析】A、氧化反应都能释放出热量,故符合题意;B、氧化反应都能释放出热量,和剧烈程度无关,故不符合题意;C、氧化反应不一定都属于化合反应,例如: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D、氧化反应不一定都进行得很快,例如:缓慢氧化就进行得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1.【答案】A【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D、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是指固体弥漫,雾是液体弥漫,选项错误。故选A。12.下图是氧气性质的实验操作图,请回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1)图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2)若更正实验后,重新实验操作,A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3)B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答案】(1)A(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并放热Fe3O4(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硫+氧气二氧化硫【解析】(1)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铁丝燃烧的实验中要在瓶底留少量的水或者铺一层细沙。(2)若更正实验后,重新实验操作,A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并放热。反应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Fe3O4。(3)B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D【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正确;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反应结论,不是现象,选项错误。故选D。(2020甘肃金昌)关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得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然后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然后将导管移出水面C.导气管口开始产生气泡时,立即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答案】D【解析】A、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添加药品,A错;B、反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B错;C、导气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时,开始用装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气体,C错;D、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反应时药品进入导气管,D正确。故选D。(2020·广西百色)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将氯化铜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C【解析】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没有白雾,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D、将氯化铜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钾溶液中,氯化铜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钾,产生蓝色沉淀,不符合题意。故选C。(2020西藏)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把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放入研钵中研磨,能闻到氨味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在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答案】B【解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而非蓝紫色,故A选项错误;B、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B选项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C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能使双氧水在常温下迅速生成气泡,产生氧气是结论不是现象,故D选项错误;故该题选B。(2020广西柳州)下列物质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红磷C.硫D.氢气【答案】B【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红热,但都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B、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C、硫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D、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故选B。(2019年天津市)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的耀眼白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蓝紫色火焰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答案】C【解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就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故不符合题意;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C、蜡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描述的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符合题意;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用丁装置收集氧气【答案】C【解析】A、甲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以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正确;B、乙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正确;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丙装置收集氢气,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丁装置收集氧气,正确。故选C。【2019年吉林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答案】D【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019年重庆B】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判断图中a:氯酸钾,b:高锰酸钾,c:氯化钾;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质量先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质量保持不变。故选C。【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O2)和臭氧(O3)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1)O3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高空中可发生转化:,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子(2)化学(3)2Mg+O22MgO【解析】(1)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表示一个分子。(2),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属于化学变化。(3)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是2Mg+O22MgO。(2019青岛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C【解析】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说法不正确;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不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故B说法不正确;C、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故B说法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2019苏州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答案】D【解答】解: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不是消耗氧气,故B错误;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C错误;D、氧气由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故D正确。故选:D。(2020年海南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蜡烛【答案】D【解析】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较高温度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五氧化二磷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高温四氧化三铁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四氧化三铁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水,所以瓶内不能有水,否则会干扰水雾的观察,符合题意。故选D。(2020云南省卷)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答案】D【解析】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B错误;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故选D。(2020四川内江)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B.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D.酚酞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红色【答案】D【解析】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说法正确;B、纯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法正确;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生成的氧化镁为白色固体,说法正确;D、酚酞与酸不变色,酚酞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无色,说法错误。故选D。(2020云南省卷)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是( )A.FeB.SC.PD.C【答案】B【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A不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C不正确;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D不正确。故选B。(2020辽宁锦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D.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答案】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冰箱中的异味,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0年黑龙江大庆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夹持蒸发皿C.量筒体积读数D.O2验满【答案】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表面的水迅速沸腾,混和着浓硫酸向外飞溅液滴;故A操作错误;B、夹持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B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刻度,故C操作错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D操作正确;故选D。(2020年黑龙江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D.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答案】C【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不是空气,错误,不符合题意。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正确,符合题意。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可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属于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下列活动中,没有运用氧气的相关性质的是()A.做高能燃料B.富氧炼钢C.急救输氧D.动植物呼吸【答案】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高能燃料,故A不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作富氧炼钢,故B正确;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以用作急救输氧,故C正确;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以用作动植物呼吸,故D正确。故选A。(2020湖南湘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是()A.镁条B.铁丝C.白磷D.硫【答案】D【解析】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白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故选D。(2020年广安中考)“新冠”重症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为其提供氧气,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C【解析】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压强为101kPa时(即一个标准大气压),氧气在-183℃时变为蓝色液体,在-218℃时会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不易溶于水,符合题意;D、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空气(或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故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常州市2021年暑假九年级上化学第二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讲:氧气的性质与用途)学案.docx 江苏省常州市2021年暑假九年级上化学第二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讲: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