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我们不乱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道应当保持公共卫生。(2)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公共卫生。 情感与态度(1)喜欢干净的卫生环境,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反感。(2)愿意保持公共卫生,做到“以保持公共卫生为荣,以破坏公共卫生为耻”。 行为与习惯(1)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以及其他废弃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2)养成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理解个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的健康。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什么要保持公共卫生以及怎样保持公共卫生。 难点: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图一:操场上到处是果皮纸屑等垃圾。 图二:教室里桌椅摆放杂乱,黑板没擦,小朋友的桌上凌乱不堪。 图三:在教室一角,扫帚、拖把、簸箕、纸篓堆放凌乱。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 学生回答:小朋友们不讲公共卫生、没有自觉保持公共卫生等。 我喜欢哪种情景 出示: 图一:学校美丽的花园。 图二:漂亮的教室 图三:整洁的楼道。 图四:宽敞的教室。 图五:垃圾满地的马路。 图六:体育场或电影院等场所中留有垃圾的座位。 图七:漂满垃圾的小河。 师:你们从这几幅图中看懂了什么?看完后面三幅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整洁、优美的环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还会使人心情愉快;脏乱、差的环境有损我们的健康,还会令我们心情不愉快。 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地方也干干净净的,让人觉得很舒服呢? 学生回忆、思考,举手回答。 不只是为了干净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要求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是不是为了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呀? 学生甲:是,因为这样我们的教室就干净、漂亮了。 学生乙:不只是为了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还能回收再利用有些垃圾。 学生丙:是,因为垃圾太脏了,应该把它们放到垃圾桶里去。 出示课本第39页图片。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并回答问题。(1)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2)垃圾箱上的这两个标志是什么意思?(3)怎么给垃圾分类?(4)为什么要把垃圾整理好带走? 学生认真看图,思考交流。 小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这样可不行 师:公共场所是公众休息、娱乐的地方,自然是人群较多的地方。在这些人群中,有健康的人,也有患各种疾病(包括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人。如果这些人不注意公共场所卫生,随地吐痰、大小便等,会怎么样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在公共场所,我们随处会看见有人乱扔果皮纸屑,有人乱涂乱刻。在生活中,我发现还有一些不讲公共卫生的情况。你发现了哪些呢? 小结:公共场所卫生不良,不仅会传播各种疾病,还会使休息、娱乐的人感到厌恶和不快。可见,公共场所卫生关乎大众的利益和身体健康,我们每个公民要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保持公共卫生。 我能做到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维护公共场所卫生要怎样做吗? 学生举手回答。(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到纸屑捡起来......) 师:请同学们看看课本第41页图片,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师: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了解多少。 生:在公共场所要做到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丢果皮纸屑;不损坏公物不在墙壁、树木上乱刻乱画;不践踏草地;不摘折花草、树木;等等。 师:让学生完成环保树环节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在墙上乱刻乱画,共同来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