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能利用大气受热原理解释常见的地理现象。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及其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1783年的9月19日,蒙特戈菲尔兄弟在法国的凡尔赛宫的公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只羊、一只鸭子和一只公鸡乘热气球升空,气球在空中持续飞了8分钟,飞行距离3500米左右,气球降落时,三只动物安然无恙,至此大家都明白了这样的飞行不会使人致命,在1783年的11月21日,他们又用热气球:进行了第一次载人飞行试验,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载人升空飞行早了120年,之后热气球就被用于军事中的通信联络与侦查。 那么热气球是靠什么原理才升上天空的呢?学习完这一节的内容就可以找到答案。 [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共需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1、大气是怎样受热的? 2、大气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3、风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上图来告诉我大气是怎样受热的? 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大气是怎样受热的? 答: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被地面吸收和反射。 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 所以从上面的过程中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什么呢? 学生:地面长波辐射。 教师:现在说完了大气的受热过程,那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大气吸收完热量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所以是不是要看第二部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大气逆辐射过程: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同时也向外辐射长波辐射。大气辐射除一小部分向上射向宇宙空间外,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其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 2、作用:大气逆辐射把热量传给地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解决完第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开始解决第二个问题。 在解决第二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几个概念。 (1)大气运动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2)风的定义: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3)大气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 之后请同学们看书讨论一下,把这一部分变成更加简短的语言。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 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上空向气压低的B、C两地上空扩散。 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 (1)山谷风: (2)城市风: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第三个问题。 教师总结: (1)气压梯度: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进而使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产生了差异。 (2)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这个力叫作水平气压梯度力。 (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是如何形成的?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是同一高度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也垂直于等压线。 (2)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在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在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的作用:在近地面,风还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以减小风速。在近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要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和风形成的原理。 [板书设计]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逆辐射过程 2、作用 三、大气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2、风的定义 3、大气热力环流 4、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5、热力环流的应用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气压梯度 2、水平气压梯度力 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4、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