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尝试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2 练习熟练准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和组装简单器材,提高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摆的奥秘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狂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学情分析: 1通过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能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意识和愿望。2 能把摆的问题与生活中摆钟联系起来,初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重点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要素。 难点 体验和学习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拿出一个小摆钟,引起学生注意,同时简单介绍摆钟的工作原理: 摆钟是传统的计时工具,通过摆锤的左右摆动带动齿轮转运,齿轮的转运带动指针转运,从而指示时间的变化。摆锤摆越快,齿轮运动越快,指针运动越快,也就是说,摆钟是靠摆锤摆动的快慢来计时的,那么摆锤摆动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本节课就探究性这个问题。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即要学会科学探究。 新课教学: 最近,小超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损坏钟下的螺母拧了几下,摆钟走时就准了,对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 长师傅拧摆钟下面的螺母对摆动的快慢产生了什么影响? 摆钟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由什么决定的? 摆钟的快慢与摆的摆动快慢有何关系? 这个摆来回摆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 拧动摆下面的螺母对摆动的快慢会产生什么影响? 摆的押款以快慢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 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同学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 摆摆动的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提问:你认为摆摆动的快慢是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狂想,大致有: 1 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的轻重有关。 2 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偏离的角度大小有关。 3 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 针对探究目的,实验应注意选择器材,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质量分别为20g30g的两个小球,悬线,停表,卷尺。 探究: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的轻重有关, 2 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悬线长短有关, 3 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偏离角度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 猜想一: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的轻重有关 (观看虚拟实验) 步骤;1 取20g30g的两个小球用同样长度的悬线分别挂在铁架台上 2 分别测出两球往返10次所用时间,计算两球往返一次平均 所需时间记录 3 比较两球往返一次所用时间。 两球悬线长度相同(控制变量法) 小球 摆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 摆球往返一次平均时间 20g 30g 结论:悬线长度相同时,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无关。 猜想二 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的悬线长度有关 (观看虚拟实验) 步骤;1 同一小球悬线长分别80cm160cm挂在铁架台上 2 分别测出两球往返10次所用时间,计算两球往返一次平均 所需时间记录 3 比较两球往返一次所用时间。 同一小球 悬线长 摆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 摆球往返一次平均时间 80cm 160cm 结论: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球的悬线长度有关。 猜想三 摆球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球偏离角度大小有关 (观看虚拟实验) 步骤:1 同一小球悬线长度是80cm挂在铁架台上 2 分别测出小球偏离小角度和大角度时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计算两球往返一次平均所需时间 记录 3 比较两球往返一次所用时间 同一小球悬线长度是80cm 偏离角度 摆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 摆球往返一次平均时间 小角度 大角度 结论: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球偏离角度无关。 老师:在探究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中: 1 探究过程是否恰当? 2 实验数据测量是否准确,怎样才可以使误差最小? 3 探究结果是否合理,是否与生活经验和事实符合? 提问:科学探究过程经历了哪些环节? 板书设计: 1.4 尝试科学探究 一 提出问题 摆摆动的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二 猜想与假设 摆摆动的已快慢可能与摆的轻重,摆线的长度和摆偏离的角度有关 三 制定计划现设计实验 四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五 分析与论证 六 评估 七 交流与合作。 布置作业:1 仔细回想本次实验,你喜爱物理吗?原因是什么?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