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2016七下·杭州期中)成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几个省区的简称(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2.(2017七下·萧山期中)下列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这四省区按自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3.(2017七下·萧山期中)根据下图提取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省份依靠坎儿井发展绿洲农业B.乙图山脉是我国一,二阶梯分界线C.丙图所在的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D.丁图西安人民喜食米饭4.(2017七下·萧山期中)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关一带( )A.雨季来的迟 B.夏季风来的迟C.年降水量稀少 D.夏季风影响不明显5.(2017七下·萧山期中)下列图片能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民居特点的是( )A. B.C. D.6.(2017七下·萧山期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知从哪天起,春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4月份“三纵一横”四条“寻访春天”的路线。据下图回答小题。(1)四条寻春路线中,能够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地势特点的路线是( )A.路线A B.路线B C.路线C D.路线D(2)沿路线A寻春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①千顷油菜泛金黄 ②原野高唱信天游 ③水田稻穗沉甸甸 ④碧绿茶园连成片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7.(2016七下·新昌期中)考察台湾的自然风光,适宜选择以下景点中的( )①日月潭 ②淡水港 ③安平古堡 ④太鲁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2017七下·萧山期中)读“我国四地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①②③④(1)①地“溜索”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 )A.山高谷深 B.千沟万壑 C.辽阔坦荡 D.波状起伏(2)②③两地所在纬度位置相近,但夏季均温不同,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因为( )A.海陆位置不同 B.季风影响差异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差异9.(2017七下·萧山期中)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②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③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10.(2017七下·萧山期中)下列属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事例有( )A.在珠江三角洲发展先进制造业 B.在黄土高原发展种植业C.在华北平原发展淡水养殖业 D.在东南丘陵发展畜牧业二、非选择题11.(2017七下·萧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图中①是 (山脉),大致是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2)图中②是 (山脉),是我国地势 阶梯的分界线。(3)图中从A→B→C,植被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森林过渡到草原、戈壁,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西北地区农业以 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12.(2017七下·萧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中,降水少、沙漠分布广的是 ;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 。(填字母代号和区域名称)(2)图中A,D两区的大致分界线是 — 一线。(3)把图中E点和F点两处用直线连接起来,就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分界线 — 分界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 ,以西地区人口 。13.(2017七下·萧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长江水系图黄河水系图(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长江的支流A ,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B 。(2)长江、黄河都有丰富的水能,结合我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分析长江、黄河水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自古以来就有“ ”之称。(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 ,根本措施是 。(5)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 小的原因是下游流经地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的简称。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2.【答案】B【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广西壮族自治区,②为云南省,③为广东省,④为台湾省。四省区按自西向东排列为②云南省、①广西壮族自治区、③广东省、④台湾省。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轮廓及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答案】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甲图是甘肃省,依靠高山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绿洲农业,故A错误;乙图山脉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故B错误;丙图所在省份是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故C正确;丁图西安地处秦岭—淮河以北,粮食作物是小麦,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各地的景观特色,理解回答即可。4.【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中的春风和长风分别指影响玉门关地区的夏季的东南风、冬季的西北风,其中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及特点,牢记即可。5.【答案】C【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图C,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观以圆拱形为主,靠门窗处采光较好,里面则略显阴暗。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既不破坏生态,又不占用良田。如果山崖较高,往往开凿多层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要牢记。6.【答案】(1)D(2)B【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D路线经过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该线穿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2)从图中看出,甲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在丘陵地区有碧绿茶园连成片景观。故答案为:(1)D;(2)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和南北方的景观差异。7.【答案】C【知识点】台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月潭、太鲁阁是属于台湾的自然风光,淡水港和安平古堡则属于台湾的人文景观。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自然景观的了解。8.【答案】(1)A(2)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读图可得,①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②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③地是青藏高原,④地是内蒙古高原。(1)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溜索”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根据题意,故A正确。(2)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所在纬度位置相近,但夏季均温不同,主要因为海拔高度不同造成的,青藏地区海拔高,所以气温低。根据题意,故C正确。【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及差异,读图理解解答即可。9.【答案】A【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零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米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可见符合条件的是①一月份0℃等温线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分界线,常见的选择题。10.【答案】A【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适宜发展先进制造业;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在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在东南丘陵为红壤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11.【答案】(1)大兴安岭;400(2)昆仑;一,二(3)距海远近不同(海陆位置)、降水量减少(4)畜牧;荒漠化【知识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1)图中①是大兴安岭,大致是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2)图中②是昆仑山,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越来越远;(4)西北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答案为:(1)大兴安岭;400;(2)昆仑山;一,二;(3)距海远近不同(海陆位置)、降水量减少;(4)畜牧;荒漠化。【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及西北地区的农业等,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12.【答案】(1)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2)秦岭;淮河(3)黑河;腾冲;稠密;稀疏【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读图可得,A是北方地区;B是西北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南方地区;(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3)E点黑龙江省的黑河和F点云南省的腾冲,两点连起来,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故答案为:(1)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2)秦岭;淮河;(3)黑河;腾冲;稠密;稀疏;【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划分,读图解答即可。13.【答案】(1)汉江;桃花峪(2)集中分布在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的分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3)黄金水道(4)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治沙(泥沙问题);做好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保护植被(5)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受河堤约束【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A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B河口为上游,从河口到河南郑州B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2)长江、黄河上游水量大,流经一二阶梯或者二三阶梯交界处时河流落差大,因此其共同的水文特征是水能资源丰富。(3)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5)黄河的下游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河床高出堤外的地面,这样很难有河流注入而形成支流,所以黄河的下游支流很少,导致流域面积狭小。故答案为:(1)汉江;桃花峪;(2)集中分布在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的分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3)黄金水道;(4)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治沙(泥沙问题);做好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保护植被;(5)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受河堤约束。【点评】考查长江、黄河的概况,要理解记忆。1 /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2016七下·杭州期中)成语“得陇望蜀”和“秦晋之好”包含了哪几个省区的简称( )A.贵州省和云南省、陕西省和山东省B.甘肃省和陕西省、河北省和四川省C.海南省和广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D.甘肃省和四川省、陕西省和山西省【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陇是甘肃的简称,蜀是四川的简称,秦是陕西的简称,晋是山西的简称。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识记。2.(2017七下·萧山期中)下列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这四省区按自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答案】B【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为广西壮族自治区,②为云南省,③为广东省,④为台湾省。四省区按自西向东排列为②云南省、①广西壮族自治区、③广东省、④台湾省。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轮廓及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2017七下·萧山期中)根据下图提取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省份依靠坎儿井发展绿洲农业B.乙图山脉是我国一,二阶梯分界线C.丙图所在的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D.丁图西安人民喜食米饭【答案】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甲图是甘肃省,依靠高山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绿洲农业,故A错误;乙图山脉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故B错误;丙图所在省份是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故C正确;丁图西安地处秦岭—淮河以北,粮食作物是小麦,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各地的景观特色,理解回答即可。4.(2017七下·萧山期中)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关一带( )A.雨季来的迟 B.夏季风来的迟C.年降水量稀少 D.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中的春风和长风分别指影响玉门关地区的夏季的东南风、冬季的西北风,其中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及特点,牢记即可。5.(2017七下·萧山期中)下列图片能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民居特点的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分析】图C,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大多依山坡挖掘,外观以圆拱形为主,靠门窗处采光较好,里面则略显阴暗。传统窑洞造价低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既不破坏生态,又不占用良田。如果山崖较高,往往开凿多层窑洞,类似于现代的楼房。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要牢记。6.(2017七下·萧山期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知从哪天起,春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4月份“三纵一横”四条“寻访春天”的路线。据下图回答小题。(1)四条寻春路线中,能够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地势特点的路线是( )A.路线A B.路线B C.路线C D.路线D(2)沿路线A寻春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①千顷油菜泛金黄 ②原野高唱信天游 ③水田稻穗沉甸甸 ④碧绿茶园连成片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1)D(2)B【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D路线经过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该线穿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2)从图中看出,甲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在丘陵地区有碧绿茶园连成片景观。故答案为:(1)D;(2)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和南北方的景观差异。7.(2016七下·新昌期中)考察台湾的自然风光,适宜选择以下景点中的( )①日月潭 ②淡水港 ③安平古堡 ④太鲁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知识点】台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台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月潭、太鲁阁是属于台湾的自然风光,淡水港和安平古堡则属于台湾的人文景观。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台湾自然景观的了解。8.(2017七下·萧山期中)读“我国四地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①②③④(1)①地“溜索”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 )A.山高谷深 B.千沟万壑 C.辽阔坦荡 D.波状起伏(2)②③两地所在纬度位置相近,但夏季均温不同,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因为( )A.海陆位置不同 B.季风影响差异C.海拔高度不同 D.人类活动差异【答案】(1)A(2)C【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读图可得,①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②地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③地是青藏高原,④地是内蒙古高原。(1)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溜索”的交通方式体现了当地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根据题意,故A正确。(2)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所在纬度位置相近,但夏季均温不同,主要因为海拔高度不同造成的,青藏地区海拔高,所以气温低。根据题意,故C正确。【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及差异,读图理解解答即可。9.(2017七下·萧山期中)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②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③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答案】A【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零度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米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杂粮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可见符合条件的是①一月份0℃等温线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 ⑤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⑥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我国秦岭、淮河的地理分界线,常见的选择题。10.(2017七下·萧山期中)下列属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事例有( )A.在珠江三角洲发展先进制造业 B.在黄土高原发展种植业C.在华北平原发展淡水养殖业 D.在东南丘陵发展畜牧业【答案】A【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适宜发展先进制造业;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在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在东南丘陵为红壤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二、非选择题11.(2017七下·萧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图中①是 (山脉),大致是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2)图中②是 (山脉),是我国地势 阶梯的分界线。(3)图中从A→B→C,植被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森林过渡到草原、戈壁,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西北地区农业以 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答案】(1)大兴安岭;400(2)昆仑;一,二(3)距海远近不同(海陆位置)、降水量减少(4)畜牧;荒漠化【知识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析】【分析】(1)图中①是大兴安岭,大致是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2)图中②是昆仑山,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越来越远;(4)西北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答案为:(1)大兴安岭;400;(2)昆仑山;一,二;(3)距海远近不同(海陆位置)、降水量减少;(4)畜牧;荒漠化。【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及西北地区的农业等,熟记课本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12.(2017七下·萧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中,降水少、沙漠分布广的是 ;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 。(填字母代号和区域名称)(2)图中A,D两区的大致分界线是 — 一线。(3)把图中E点和F点两处用直线连接起来,就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分界线 — 分界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 ,以西地区人口 。【答案】(1)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2)秦岭;淮河(3)黑河;腾冲;稠密;稀疏【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读图可得,A是北方地区;B是西北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南方地区;(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3)E点黑龙江省的黑河和F点云南省的腾冲,两点连起来,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故答案为:(1)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2)秦岭;淮河;(3)黑河;腾冲;稠密;稀疏;【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划分,读图解答即可。13.(2017七下·萧山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长江水系图黄河水系图(1)填写地理事物的名称:长江的支流A ,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B 。(2)长江、黄河都有丰富的水能,结合我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分析长江、黄河水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3)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的60%,自古以来就有“ ”之称。(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 ,根本措施是 。(5)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 小的原因是下游流经地区 。【答案】(1)汉江;桃花峪(2)集中分布在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的分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3)黄金水道(4)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治沙(泥沙问题);做好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保护植被(5)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受河堤约束【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A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B河口为上游,从河口到河南郑州B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2)长江、黄河上游水量大,流经一二阶梯或者二三阶梯交界处时河流落差大,因此其共同的水文特征是水能资源丰富。(3)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余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5)黄河的下游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河床高出堤外的地面,这样很难有河流注入而形成支流,所以黄河的下游支流很少,导致流域面积狭小。故答案为:(1)汉江;桃花峪;(2)集中分布在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的分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3)黄金水道;(4)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治沙(泥沙问题);做好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保护植被;(5)河床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受河堤约束。【点评】考查长江、黄河的概况,要理解记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万向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