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保靖县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保靖县民族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9科9份)

资源简介

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问卷和答卷,把所有试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只交答卷。
(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读图,完成1~2题。
1、图乙中的三种人口类型中,增长特点与图甲中的阶段④一致的是(  )
A.a B.b C.c D.都不是
2、图乙中,a图所示人口类型的增长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4、改革开放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地区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5~6题。
5、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②⑤
6、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7、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2009年流动人口达2.11亿。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10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回答9~10题。
国家 指数 国家 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0
韩国 3.3 菲律宾 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 0.9
9、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D.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11、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
12、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铁路沿线 D.濒临海洋
13、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分区分别是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14、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读 “人口密度和商业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从图中可以看出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16、图中体现的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的关系是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少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数目无直接关系
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17、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18、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
B.城市绿地面积小
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热量
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20、下列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城市道路网  ③提倡坐出租车  ④加强城市管理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21~22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 据国内15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2010年,我国新建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近1 300千米,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规划以每年40千米的速度建设轨道交通项目。
2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  ②绿地面积少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还可以
A.改善城市的景观 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23、2010年春季,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被网友戏称“蒜你狠”“豆你玩”(价格较高)的现象,这对当季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是
A.大蒜、绿豆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B.促进农业种植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C.快速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24、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生态农业
25、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非选择题
26、读“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死亡率与出生率的影响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________、 该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4分)
解决措施是 (2分)
(2)结合图示分析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4分)
(3)图中唯一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国家是________,解释其主要原因。(4分)
27、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F、G所示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2分)
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2分)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4分)
(3)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什么?(4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
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高,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为什么?(4分)
(3)试分析影响E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6分)
(1)图甲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____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4分)
(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简述其成因。(4分)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
属于_______国家,②属于______ 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特点。(4分)
保靖民中2012年春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非选择题
26、(共14分)
(1)尼日尔 (2分) 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 (2分) 实行计划生育。(2分)
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对人口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手工劳动力数量需求多,导致高出生率。 (4分,答对2点给满分)
德国 (1分) 经济发达,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高,所以人口死亡率反而高。 (3分)
(共12分)
G   (2分) 偏南风 (2分)
(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方便;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河流下游,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4分,答对3点给满分) 
 
(3)A(1分) 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3分)
(3) 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4分,答对3点给满分) 不利条件:热量相对不足。(2分)
(共12分)
(1) 城市化  (1分)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3分)
(2)逆城市化(1分)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距离(3分,)
(3)发达 (1分)发展中 (1分)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2分)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个大题,21个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A.  B. C. D.
函数的周期是( )
A.  B. C. D.
3、已知,, 且, 则等于( )
A.-1       B.-9 C.9 D.1
4、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是( )
A.,  B.,
C., D.,
5、在中,若,则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6、若满足,则的值等于( )
A. B. C. D.
7、使函数为奇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的的一个值是( )
A.   B. C. D.
设,定义一种向量积:,已知,点在的图象上运动,点在的图象上运动,且满足(其中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大值与最小正周期分别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5分,共35分)
9、与平行的单位向量的坐标是 .
10、已知,则 .
11、在中,,则 .
12、已知,且、、三点共线,则 .
13、函数的值域是 .
14、给出下列五个命题:
①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
②函数的图象关于点(,0)对称;
③正弦函数在第一象限为增函数;
④若,则,其中.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    (填写正确命题前面的序号)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在一个最小正周期长的区间上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为第三象限角, .
(1)化简;
(2)若,求的值.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的夹角为, 且, 若,
,求:
(1); (2).
18、(本小题满分12分)观察下列各式:
.
分析上述各式的共同特点,写出能反映一般规律的等式,并对等式的正确性作出证明.
19、(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 且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当时, 不等式恒成立,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方向,距离A为 n mile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方向,距离A为2 n mile的C处有一艘缉私艇奉命以n mile / h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 n mile / h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方向逃窜,问缉私艇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本题解题过程中请不要使用计算器,以保证数据的相对准确和计算的方便)
21、(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是矩形边界上不同的两点,且,,设.
(1)写出的面积关于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函数的取值范围.


西

C
A
B
D
O
E
F
G
A
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实行的土地制度的性质是
A.土地国有制 B.土地公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土地国有制
2.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4.以下各项,促进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有
①贩卖黑奴 ②价格革命 ③圈地运动 ④欺诈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5.“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
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此时,作为一位投资者,你的选择主要是受到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影响 B.国外投资者的影响
C.外商企业投资赚钱的刺激 D.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
7马克思在《不例颠在印度的统治》中说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里“革命”是指
A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B给印度带来巨大的灾难
C推动了印度民族起义的暴发 D在印度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低
C.资金少,技术力量弱 D.近代社会形态的制约
9.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重大转折时期,主要依据是
A新航路开辟使各大洲联系日益密切 B资产阶级代义制在欧美纷纷建立
C马克思主义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0.清末状元张骞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12.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①一战结束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③日本全面侵华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村要求实现合作化 B 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C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发展 D农业生产发展客观需要
14.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A阐明了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提出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
A.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B.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C.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重教训是
A.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C.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7.下列各项不能准确表述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生产力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是
A.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B.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的限制
C.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D.农村土地所有制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
18.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特征是
A.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 B.经济活动适应供求关系
C.给企业压力和活力,实现优胜劣 D.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
19.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浦东的开放开发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江泽民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并重②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③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④“走出去”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B.中国民众主动学习西方
C.政府的提倡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
22.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
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 B.统治者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
C.西方先进文明的传人 D.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的结果
23.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上海──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B.广州──中国第一个电报机房
C.上海──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D.无线电报──20世纪初在民间普遍使用
24.20世纪后半期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
A.印刷媒介 B.电波声像媒介
C.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体系 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
25.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变人们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和认可
D人们从没停止对交通工具改进与追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 16分 ,第29题 1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不断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的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充裕的流动领导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的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偌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例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优质煤炭,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图景。
_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⑴根据材料一,摡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是任何满足着三项条件的,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首先爆发。
⑵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⑶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直接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10月底,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1983年中央决定撤消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消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到1984年底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十年》
请回答:
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3分)
材料二表明当时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材料三的出现与材料二有何联系?(5分)
有人认为材料三的决定是历史的倒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4分)
28.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被国民政府作为“逆产”强行“接收”、抵押、倒卖一空。
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
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6分)
你认为他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6分)
29.因特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只需敲击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请回答:
互联网诞生于何时?它为什么被称为“第四媒介”?(4分)
(2)中国哪一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为什么把因特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6分)
参考答案
26.(1)三项因素;市场,資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展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展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劳动力。⑵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⑶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对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的发明,出现交通运输业革命,连接世界经济的纽带逐形成。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蒸汽机导致煤炭大量开采和使用,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8.(1)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4分)(2)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6分)(3)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会充分发展起来。(6分)
29.(1)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互联网与报纸、广播和电视一样,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4分)(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集报纸、广播和电视优势于一体,通过网络发布的信息可以是多种传播符号的组合,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还可以高度互动和双向传受信息,而且费用低廉。所以被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惫懒 (bèi) 讪讪(shà) 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吮血(shǔn)
D.咨嗟(jiē) 盥沐(guàn)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ā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嘻笑。
B.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宵……
C.六载奉献沤心沥血,两任村官造福一方,沈浩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他挚爱的热土上,从此再也没有离开。
D.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一部署,各部门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展开救援.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你用这样狭隘片面的眼光来解读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真是一孔之见。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树木、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B.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能否和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阻止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悲剧重演,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势。
C.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生态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D.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5.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①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③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④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⑤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A、②①④③⑤ B、②①③⑤④ C、③⑤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二、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6.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8.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看待“微博热”这一现象?(6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22分)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父亲,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行服:守孝、服丧)。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 乐恢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B、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容:接受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D、恢谢不与通。 谢:谢罪
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父亲,为县吏 为天下笑者,何也
B、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C、连辟之,遂皆不应 作《师说》以贻之
D、朝廷称其忠 吾其还也
11、下列选项,全部表现乐恢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一组是(3分)( )
①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②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③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④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
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后来焦永终因犯法被杀,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之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
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4分)
译文:
②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3分)
译文:
③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3分)
译文:
四、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4.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②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即唐代福昌城。
(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来鉴赏这首诗。(8分)
15.补写语句的空缺部分(5分)
(1)江间波浪兼天涌, 。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东船西舫悄无言, 。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22分)
仰望:一种精神姿势
①在先者关于“生命、时空、信念……”的声音中,有一帖话,于我堪称最璀璨、最完美的表述,此即康德的墓志铭:“有两样东西,对它们的盯凝愈深沉,它们在我心里唤起的敬畏与赞叹就愈强烈,这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②“仰望星空”--许多年来,这个朴素的举止,它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绪,一直感动和濡染着我。在我眼里,这不仅是个深情的动作,更是一束信仰仪式。它教会了我迷恋和感恩,教会了我如何守护童年的品行,如何小心翼翼地以虔敬之心看世界,向细微之物学习谦卑与忠诚……谦卑,人只有恢复到谦卑,生命才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才能生出竹节的高度与尊严。
③如果说“仰望”有着精神同义词的话,我想,那应是“憧憬、虔敬、守朴、遵诺、履约、皈依、忠诚……”之类。“仰望”--让人端直和挺拔!它既是自然意义的翘首,又是社会属性的膜拜;它可形容一个人的生命动作,亦可象征一代人的文化品性和精神姿势。因此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观察习惯:看一个人对“星空”的态度--有无“仰”之虔敬,有无和“仰”相匹配的气质……某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如何消费星空,便可粗略判断他是如何消费生命的。于一个时代的整体人群而言,亦如此。  
④在古希腊,在古埃及,在古华夏,当追溯文明之源时,你会发现:最早的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莫不受孕于对天象的注视,莫不诞生于玉穹苍庐的感召和月晕清辉的谕示!神话、咏叹、时令、历法、图腾、祭礼、哲学、诗辞、占卜、宗教、艺术……概莫能外。日月交迭,星转斗移;阴晴亏盈,风云变幻;文化与天地共栖,人伦与神明同息;银河璀璨之时,也是人文潮汐高涨的季节。星空,对地面爬行的人来说,不仅是生理依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从雅典神庙的“认识你自己”到贝多芬“我的王国在天空”;从屈原“夜光何德,死而又育”的天问,到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之郗嘘……正是在星光的抚照与萦绕下,“人”才印证了自己的立足点,确立着无限和有限,感受到天道的永恒与轮回,从而在坐标系中获得生命的镇定。失去星空的笼罩和滋养,人的精神夜晚该会多么黯然与冷寂!生命之上,是山顶;山顶之上,是“上苍”。对地球人来说,星空即唯一的 “上苍”,也是最璀璨的精神屋顶,它把时空的巍峨、神秘、诗意、纯净、浩瀚、深邃、慷慨、无限……一并交给了你。汉语构词真的奇妙,把“信仰”二字拆开来,你即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唯仰者信,唯信者仰。
⑤对星空的审美态度和消费方式,往往可见一个时代的生存品格、文化习性和价值信仰。我发现,凡有德和有信的时代,必是谦卑的时代,必是尊重万物、惯于膜拜和仰望的时代;凡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涨潮的季节,也必是凝视星空最深情与专注之时。应该说,半世纪之前的人类,在对星空的消费上,基本是一种纯真的、童年式的文化和精神消费--幻想式、恋曲式的,更多地,人们用一种唯美和宗教的视线凝望它;但现代以来,随着技术信心的膨胀和飞行工具的扩张,人们却变得实用了、贪婪了,开始用一种急躁的物理的方式染指她……手足代之目光,触摸代之表白。这有个标志点:公元1969年7月20日,随着“阿波罗”登月舱缓缓启开,一个叫阿姆斯特朗的地球人,在一片人类从未涉足过的裸土上,插下了一面星条旗。
⑥ 当星空变成了“太空”、意象变成了领地,当想象力变成了科技力和生产力,“嫦蛾奔月”变成了“太空竞赛”和“星球大战”--人类对星空的消费,也就完成了由“爱慕”向“占有”的偷渡,对它的打量也就从“恋情式”进入了“科技式”和“政治式”,膜拜变成了染指和窃取。不仅恋曲结束了,连爱情也一并死掉了。
⑦ 至此,康德和牛顿所栖息的那个精神夜晚,彻底终结。他们的“星空”已被彻底物理化。
16、文章一开始就引用康德的墓志铭,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7、文章第二段中“仰望星空”所蕴含的生命美学和宗教意蕴具体指什么?(4分)
18、根据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不同时代的人对“星空”的不同态度。(6分)
19、结合全文,就本文突出的艺术手法,选择两个简要举例加以赏析。(8分)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6分)
20.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6分)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评价?结合你的体会谈谈为人之道。(6分)
七.阅读下面这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弯身而过,还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保靖民族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题答案
9 、D 10、C 11、C 12、B
13.(10分)
①(4分)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
②(3分)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
③(3分)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
14.(1)寓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春归时所见的景,有草有木,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但草是萋萋之貌,水是任意自流之水,花是无人欣赏之花,鸟是空啼之鸟,景中寄寓了作者的伤春之感,以及对国家江山零落的感伤之情。
(2)哀景衬哀情.作者借用了萧瑟凄凉之景衬托了内心的忧伤之情。
15.略
16、(1)引出下文“仰望星空”的话题,引起读者对于“仰望星空”的哲理意蕴的思考。(2分)(2)统摄全篇,集中而凝练地揭示了文章主旨。(2分)
17、(1)在自己的生命中学会迷恋和感恩;(2)学会守护童年的品行;(3)懂得以虔诚之心看世界;(4)学习谦卑与忠诚,使生命获得神性的支持,心灵生出高度与尊严(每点1分)
18、(1)古埃及、古希腊、古华夏时代:虔诚地膜拜,在星空的感召谕示中诞生文化灵感和生命智识;
(2)现代:贪婪地占有,从使用出发把星空作为科技、政治力量角逐的领地。
19、(1)重铺排。比如第二段排比,体现仰望星空的意义,情与理相得益彰。另外第四段由外到中,从古至今连举四例说明“星空,不仅是生理依赖,也是精神的依赖;不仅是光线来源,也是诗意与梦想、神性与理性的来源”这一观点。内容丰富,论据充分而有气势。
(2)语言生动形象,借用词汇或赋予常见词语以新意,深入浅出。
(3)引用诗文,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添了文章文采,使议论、说理充满文采和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富有形象感、画面感、缘情入理。
20. 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21 答:“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许衡的做法乍看迂腐,实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机会,就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
七.略
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
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
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十分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史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 ”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 ”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
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与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40×1分=60分)
1.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中,最成功的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下列属于选用豌豆的原因是
A.有多对相对性状 B.进行异花传粉
C.有显性性状 D.进行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短腿
C.绵羊的白毛和长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隐性性状指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4.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5.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黑色的可能性小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白色的可能性小
6.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 C.杂种黑毛兔 D.前3项都可
7.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2)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3)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A.杂交、自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自交、杂交 D.杂交、杂交、杂交
8.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A与a B.D与b C.E与E D.f与f
9.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YR和YR B.YR和Yr C.Yr和yR D.Yy和RR
10.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
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11.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2.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3.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14.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15.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采取人工杂交的实验方法
C.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16.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的产生依赖于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以上三种都有
17.当羊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有
A.基因的自由组合 B.基因的复制
C.碱基互补配对 D.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1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B.染色体和DNA均等分配
C.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
D.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
19.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成对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中不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着丝点一分为二
2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结束 B.第二次分裂结束 C.着丝点分裂 D.联会
22.一个动物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精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分别是
A.4、0、4    B.2、4、8    C.2、4、4     D.4、8、8
23.公马有64条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来自此公马亲代的哪一方?
A.父方一半、母方一半 B.父方
C.母方 D.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24.一雌蛙产1000粒卵,一雄蛙产100万个精子,那么该雌蛙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数目和该雄蛙精巢中的精原细胞分别为:
A.250个和250万个 B.1000个和25万个
C.1000个和100万个 D.250个和100万个
25.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B.1︰2       C.1︰3    D.0︰4
26.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A.4种和1种 B.4种和2种
C.4种和4种 D.8种和2种
27.右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叙述中,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有丝分裂只发生在Ⅰ→Ⅱ。 Ⅰ雄性马 雌性马Ⅰ
B.染色体随机组合发生在Ⅲ→Ⅳ之间
C.减数分裂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 Ⅱ精原细胞 合子Ⅳ 卵原细胞Ⅱ
D.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Ⅲ精子 卵细胞Ⅲ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2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30.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31.下列各项中,不能通过细菌转化实验证实的是
①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②DNA是遗传物质;③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④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2.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33.DNA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
A.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B.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C.螺旋方向的多样性 D.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34.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
A.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氢键 B.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C.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D.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
35.细胞每次分裂时DNA都复制一次,每次复制都是
A.母链和母链,子链和子链,各组成一条子代DNA
B.每条子链和它的母链组成子代DNA
C.每条子链随机地和两条母链之一组成子代DNA
D.母链降解,重新形成两个子代DNA
36.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C.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D.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37.某生物核酸碱基的组成是嘌呤碱基占58%,嘧啶碱基占42%,此生物不可能是
A.烟草 B.小麦 C.烟草花叶病毒 D.噬菌体
38.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分别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所示,连续繁殖四代后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39.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C,则该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A.1/2  B.1/(2n-l)  C.1/2n  D.1
40.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Ⅱ卷 非选择题
41(16分).Ⅰ、下图的五个细胞是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个DNA分子,有同源染色体    对。
(2)A、B、C、D、E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 。
Ⅱ、如某动物细胞中核DNA含量为2个单位(m)。下图分别为该动物雌性个体生殖细胞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3)细胞甲是 ,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 。
(4)细胞乙是 ,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 。
(5)细胞丙是 ,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 。丙细胞最终能形成 个成熟生殖细胞。
(6)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所在的曲线段是 。
(7)曲线b-c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的结果,d点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的结果(此小题每空2分,共4分)。
42(22分 每空2分).Ⅰ、如图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1表示 ,2表示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叫 。
(2)生物学家发现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从而得出 的结论。
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但二者致病斑不同,如下图A所示。结合图示分析B图中(a)(b)(c)3个实验结果,各说明什么问题?
(3)B图中的a表示用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

 (4) B图中的b表示用车前草病毒的RNA感染烟叶,结果 _ 。
 (5) B图中的c表示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结合获得的杂交病毒感染烟叶,结果_____________。
 (6) B图中的d表示从c试验后的烟叶中提取出的病毒,该病毒是______________病毒。
 (7)整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22分 每空2分)Ⅰ、在鸡中,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两只公鸡A、B和C、D都是毛腿豌豆冠,让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性状如下:
①A× C→毛腿豌豆冠 ②A× D→毛腿豌豆冠
③B×C→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④B× D→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试确定A、B、C、D的基因型:
(1)A、 B、 C、 D、
Ⅱ、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现已查明II-3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回答:
(2)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III-9     ,III-12     。
(4)若III-9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如果你是医生,根据他们家族病史,你会建议他们生一
个      (男/女)孩。
(5)若III-9和III-12婚配,子女中只患甲或乙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A B C D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和通过实验较准确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开普勒和卡文迪许 B、牛顿和伽利略
C、牛顿和卡文迪许 D、开普勒和牛顿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是一种变加速曲线运动
3、一质点以匀速率作平面运动,从图示的轨迹图中可知,质点加速度最大的点是( )
A、 a B、 b C、 c D、 d
4、两个质量均为M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AB, 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O沿OA 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5、关于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运行的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大
B、它运行的角速度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小
C、它定点在北京正上方,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
D、它运行的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重合
6、我国于2010年3月5日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九号”,在绕地运动的过程中,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小与它们质量关系( )
A、只与地球质量有关 B、只与卫星质量有关
C、与地球和卫星质量均有关 D、与地球和卫星质量均无关
7、物体受到几个恒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把与速度方向垂直的一个力撤去,则该物体的运动(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类平抛运动
8、如图所示,小物体位于半径为R的半球顶端,若给小物体以水平初速度v0时,小物体对球顶恰无压力,则 ( )
A、物体立即离开球面做平抛运动
B、物体落地时水平位移为
C、物体的初速度
D、物体着地时速度方向与地面成45°角
9、有一种大型游戏器械,它是一个圆筒形大容器,筒壁竖直,游客进入容器后靠筒壁站立,当圆筒开始转动,转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地板塌落,游客发现自己没有落下去,这是因为( )
A、游客受到的筒壁的作用力垂直于筒壁
B、游客处于失重状态
C、游客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
D、游客随着转速的增大有沿壁向上滑动的趋势
10、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h处释放,经时间t后落到月球表面。设月球半径为R,根据上述信息推断,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率为( )
A、 B、 C、 D、
12、欧洲天文学家于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4月24日宣布,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在这颗星球上也许存在海洋和生命。 这颗行星的质量大约为地球的5倍,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以周期约为13天围绕一颗名为“Gliese 581”的红矮星运转,因此被命名为“Gliese 581c”。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在Gliese 581c 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B、飞船在Gliese 581c 表面附近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
C、人上Gliese 581c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
D、Gliese 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
二、填空题(共3题,4+4+12=20分)
13、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它于1687年发表在牛顿的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其数学表达式为 ;人类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运动正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相互吸引力,那么地球对卫星的引力与卫星对地球的引力的关系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
14、已知地球地球的半径为R,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用所给字母表示);若从地面发射一颗逃逸地球运行的卫星,发射速度至少为 Km/s.
15、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法不容易确定平抛小球在运动中的准确位置.于是他改进了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在实验中用了一块平木板附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正对槽口前某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同样高度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同样高度由静止滑下,再得到痕迹C.A.B间距离y1,A.C间距离y2.
(1)小球做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 和竖直方向 的合运动。
(2)导出测量小球初速度公式vo=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
(3)若测得木板后移距离x=10cm,测得y1=6.0cm,y2=16.0cm,小球初速度值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g取9.8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0+10+12=3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现在有一种叫做“魔盘”的娱乐设施(如图),“魔盘”转动很慢时,盘上的人都可以随盘一起转动而不至于被甩开。当盘的转速逐渐增大时,盘上的人便逐渐向边缘滑去,离转动中心越远的人,这种滑动的趋势越厉害。设“魔盘”转速为6r/min,一个体重为30 kg的小孩坐在距离轴心1 m处(盘半径大于1 m)随盘一起转动(没有滑动)。这个小孩受到的向心力有多大?这个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17、宇宙中某星体每隔4.4×10-4 s就向地球发出一次电磁波脉冲.有人曾经乐观地认为,这是外星人向我们地球人发出的联络信号,而天文学家否定了这种观点,认为该星体表面上有一个能连续发出电磁波的发射源,由于星体围绕自转轴高速旋转,才使得地球上接收到的电磁波是不连续的.试估算该星体的最小密度.(G=6.67×10-11Nm2/Kg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 如图所示,一个光滑圆筒直立于水平桌面上,圆筒的直径为。一条长也为的细绳一端固定在圆筒中心轴线上的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的小球。当小球以速率绕中心轴线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小球和绳在图中都没有画出),求:
(1)当时,绳对小球的拉力;
(2)当时,绳对小球的拉力。
第18题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 D D A D ABC C B B BC
二、填空题
17、解:接收电磁波脉冲的间隔时间即是该星体自转的最大周期
星体表面物体不脱离星体时满足:
G = mR()2
而M=πR3ρ
∴ρ=
代入已知数据得:ρ=7.3×1017kg/m3
18题、
解:首先临界条件分析(当小球运动半径刚为为0.5L,即球与筒壁刚接触但筒壁刚好对小球无指向圆周运动中心的支持力)
则小球受绳子的拉力T,竖直向下的重力mg,绳子的水平分力提供向心力即:
竖直:Tcos30°=mg
水平:Tsin30°=(mv )/(0.5L)
解之得v =(√3)Lg/6
x
o
.a
. d
. b
. c
y
(第8题)
(第16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Zn:65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产物的总能量有可能相同。
D.如果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我国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已多次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初步成功。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每百吨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位素 B.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C.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3、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①酸性:HClO4>HBrO4>HIO4 ②碱性:KOH>Ca(OH)2>Mg(OH)2
③稳定性:HCl>H2S>PH3 ④还原性:F->Cl->Br-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都正确
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一定不可能具有
A.相同的分子式    B.相同的结构
C.相似的化学性质   D.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5、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6、某粒子用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电子数=Z+n
C.所含中子数=A-Z+n D.该粒子所含质子数一定多于中子数
7、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相符的是
8、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反应
C.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发生的反应
D.铁与盐酸的反应
9、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Ca>Cl>P
C.CS2的结构式 S=C=S D.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
10.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
A.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B.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
C.CH3CH3和CH3CH2CH3互为同系物
D.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12、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 2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V正(X)=V逆(Z)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2∶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13、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2006年成功合成了118号超重元素,并观察到其存在了不到1毫秒时间。该元素符号为:Uuo,质量数为293,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核外含有118个电子,核内有175个中子 B.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
C.该元素一定是一种金属元素 D.该元素位于零族
14、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乙烷和氧气, 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O32-+12H2O;7H2O+7/2O2+14e-=14OH-。 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B.参加反应的O2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离子向正极移动
15、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 mol M 和一定量的N ,发生如下反应:M (g) +N (g) E (g) ;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此时测知M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min时,M的转化率为80%
B.4min时,用E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1·min-1
C.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不变
D.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
16、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1 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5 L CO2气体和2 L水蒸气(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关于该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烷
C.一定含有甲烷,不一定含有乙烷 D.可能是甲烷和丙烷的混合物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17、填写下列空白:
(1)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表示该核素的符号为
(2)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________纵行。
18、H2与Cl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
(1)H2在Cl2中燃烧时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436 kJ的热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243 kJ的热量,而形成1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释放431 kJ的热量,试求1 mol H2和1 mol Cl2反应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 kJ。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A、B、C、D四个区域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Ⅳ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_____________。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0.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回答:
(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3)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填操作方法)____________。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
21.给你提供纯锌、纯铜片和500 mL 0.2 mol·L-1的H2SO4溶液、导线、1000 mL量筒。试用如图装置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000 mL量筒中已充满了水,则开始实验时,首先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量筒中收集672 mL气体时(标准状况),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2、甲、乙、丙为常见单质, 乙、丙两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 丙为无色气体, X、A、B、C、D、E、F、G均为常见的化合物, 其中A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G、F中都含有相同的元素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1) 用化学式表示: E为_________________, G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电子式表示X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B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略
18:略
19:(1)B  (2)氢  (3)①见下表 ②镁  bc
20:(1)干燥混合气体  (2)C D  (3)CH4+2Cl2C+4HCl (4)分液  ab
22.略(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答案用2B铅笔转涂到答题卡上,将文字题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第一部分:听力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ix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three choices marked A, B and C.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You will hear each conversa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Why doesn’t the girl buy the red watch
It’s too expensive.
It’s not beautiful enough.
Her mother asks her not to buy it.
What does the boy complain about
Price of goods. B. Lack of pocket money. C. The girl’s decision.
Conversation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She is a good swimmer.
She dare not swim in the sea.
She can’t swim in a swimming pool.
What does the man invite the woman do
To bathe in the sea. B. To walk on the beach. C. To eat some seafood.
Conversation 3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Mr. Miller
He is a professional builder.
He used to be a workman.
He is fond of doing things himself.
How long has Mr. Miller worked on his house
For several years. B. For about one year. C. For half a year.
Conversation 4
Who is the woman probably talking with
A shop assistant B. A friend C. A policeman
What was the young man wearing
Brown trousers. B. A brown jacket. C. A blue T-shirt.
What was unusual about him
He was wearing sunglasses on a cloudy day.
He was unusually tall.
His dark hair looked very special.
Conversation 5
How long should the container stay in the fishbowl
A day or two. B. Half a day. C. An hour or so.
Which factor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ile doing th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B. The quality of air.
C. Fish’s adjustment to light.
What i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ing about
How to raise goldfish. B. Goldfish’s eating habits.
C. Goldfish’s living habits.
conversation 6
Where are the speakers
In a shop. B. At the airport. C. At a tour sport.
What was the man in China for
For a tour. B. For a lecture. C. For a meeting.
What impressed the woman most
China’s history and culture. B. The large population in China.
C. The rapid changes in China.
SECTION B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short passage.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hea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You will hear the short passage TWICE.
What Bob and Peter saw A(n) ____16_______ was ___17_______of the road.
Problem it caused The ____18________ could not get past.
What people tried to do The policeman and the ___19_______ did their best to move it but failed.
Bob’s idea Giving it a(n) ___20_______.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 共三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She dreams of becoming ____pianist, so she makes ____most of her time to play the piano.
A. a; the B. the; / C. a; / D. /; the
22.It was difficult to tell whether he could __________ our team and work for us for that situation。
A. ask for B. call for C. wish for D. stand for
23. The arrival of the European settlers had a great _________ on the life of the Native Americans.
A. fault B. change C.effect D. result.
24. ________ surprised the hostess most is _________ one of her friends left the party without saying a word.
A. What, that B. What, what C. That, that D. That, what
25.Some people get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by mobile phones__________ others keep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by e-mail.
A. while B. before C .when C. since
26.Her __________ feeling about him made him ____________.
A. confused ; confusing B. confusing ; confused
C. confused; confused D. confusing; confusing
27. Eating too much fat can______ heart disease and cause high blood pressure.
A. result from B. contribute to C. attend to D. lead in
28. The chairman thought _____ necessary to invite Professor Smith to speak at the meeting.
A. that B. it C. this D. him
29. Northern Europe _______ Norway, Sweden, Denmark, Finland and Ireland.
A. consists of B. consists in C. consists D. consists with
30. Joseph ______to evening classes since last month, but he still can’t say “What’s your name ” in Russian.
A.has been going B.went C.goes D.has gone
31. Danby left word with my secretary ___he would call again in the afternoon .
A. who B. that C. as D. which
32.—It is cloudy outside. Please take an umbrella.
—__________
A. Yes, take it easy.   B. Well, it just depends.
C. Ok, just in case.   D. All right, you are welcome.
33.The question is________ the film is worth seeing.
A.if B.whether C.what D.how
34.__________knowledge comes from practice is known to all.
A.That B.What C.Where D.If
35.Raining hard ,____________
A.doesn’t it B.does it C.is it D.isn't i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两部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18分)
Several years ago, I worked in a company as a driver. One day in the company when I was cleaning my 36 which was getting dirty from running outside, I noticed the owner’s elderly father making his 37 to his grandson. The old man was fond of fishing all his life. He usually stayed at home because of his old age, but this time he 38 to ask the kid to take him fishing. The grandson said, ‘I’m not taking you! It’s 39 than taking a kid..’
His answer broke my heart.. I stopped working immediately and headed back home. I took everything I needed and then 40 . On the way, I stopped at a store and bought a bobber (钓鱼的浮子). When I got to the company, I 41 the old man to go fishing near the river.
When we got there, I put him in the chair at the edge of the 42 , cast the line, and handed him the fishing pole (鱼竿). It wasn’t long before the bobber started to dance; he handed the pole to me. I took the fish off, cast, and 43 handed the pole to him. This went on, one fish after another, for over an hour until he told me he was 44 and needed to go home.
When I got him home, I gave the fish to his daughter-in-law with instructions to make sure he got them for dinner and then I 45 . Two weeks later, the old man died. His family told me later that all he talked about during that time was his last fishing trip.
Whenever you get the 46 , don’t forget to stay with your grandpa. Someday, you may be in the same place and you’ll want your family to 47 you too.
41. A. chair B. car C. bag D. taxi
42. A. point B. decision C. way D. mind
43. A. went away B. moved ahead C. came out D. stood up
44. A. safer B. easier C. quicker D. worse
45. A. returned B. worked C. rested D. studied
46. A. taught B. suggested C. ordered D. invited
47. A. street B. water C. sea D. hill
48. A. suddenly B. therefore C. again D. lately
49. A. disappointed B. excited C. worried D. tired
50. A. played B. exercised C. left D. slept
51. A. chance B. experience C. information D. number
52. A. look for B. stare at C. turn into D. care about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每空不超过一个单词(12分)
I was ___48___ excited to be picked to represent Canada. I have been to Pompeii in Italy and I am now in China visiting Loulan.
Both places were important commercial cities ___49__ 2,000 years ago. They disappeared and became 50 civilizations. Pompeii was founded in the 8th century BC and was taken over by the Romans in 89 BC. Pompeii was destroyed _51 _ a volcano, which erupted __52__ covered Pompeii with ash. All the people were buried alive, and so was the city.
Loulan was a stopping point on the famous Silk Road __53__ the East and the West. __54__ is believed that Loulan was gradually covered by sandstorms and then disappeared under the sand.
There are just a few ruins _55__. Some treasure, such as coins and painted pots, was found, and recently some tombs. I am becoming very interested in ancient civilizations. Maybe I shall become an archaeologist one da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 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
阅读下列短文,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该答案写在答卷上。 A
Everyone has got two personalities—the one that is shown to the world and the other that is secret and real. You don't show your secret personality when you're awake because you can control your behaviour, but when you're asleep, your sleeping position shows the real you. In a normal night, of course, people frequently change their positio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s the one that you go to sleep in.
If you go to sleep on your back, you're a very open person. You normally trust people and you are easily influenced by fashion or new ideas. You don't like to upset people, so you never express your real feelings. You're quite shy and you aren't very confident.
If you sleep on your stomach, you are a rather secretive(不坦率的)person. You worry a lot and you're always easily upset. You're very stubborn(顽固的), but you aren't very ambitious. You usually live for today not for tomorrow. This means that you enjoy having a good time.
If you sleep curled up(卷曲), you are probably a very nervous person. You have a low opinion of yourself and so you're often defensive. You're shy and you don't normally like meeting people. You prefer to be on your own. You're easily hurt.
If you sleep on your side, you have usually got a well-balanced personality. You know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You're usually careful. You have a confident personality. You sometimes feel anxious, but you don't often get depressed. You always say what you think even if it annoys people.
56. According to the writer,you naturally show your secret and real personality _______.
A. only in a normal night
B. only when you go to sleep
C. only when you refuse to show yourself to the world
D. only when you change sleeping position
57. Which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about a person's personality?
A. He or she is always open with others.
B. He or she always likes new ideas earlier than others.
C. He or she is always easily upset.
D. He or she tends to believe in others.
58. Point out which sentence is used to show the personality of a person who is used to sleeping on his or her stomach?
A. He or she is careful not to offend others.
B. He or she doesn't want to stick to his or her opinion.
C. He or she can't be successful in any business.
D. He or she likes to bring others happiness.
59. Maybe you don't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a person who sleeps curled up. Why?
A. He or she would rather be alone than communicate with you.
B. He or she is rarely ready to help you.
C. He or she prefers staying at home to going out.
D. He or she wouldn't like to get help from you.
60. It appears that the writer tends to think highly of the person who sleeps on one side because __________.
A. he or she always shows sympathy for people
B. he or she is confident,but not stubborn
C. he or she has more strengths than weaknesses
D. he or she often considers annoying people
B
O. Henry was a pen name used by an American writer of short stories. His real name was William Sydney Porter. He was born in North Carolina in 1862. As a young boy he lived an exciting life. He did not go to school for very long, but he managed to teach himself everything he needed to know. When he was about 20 years old, O. Henry went to Texas, where he tried different jobs. He first worked on a newspaper, and then had a job in a bank, when some money went missing from the bank O. Henry was believed to have stolen it.
Because of that, he was sent to prison. During the three years in prison, he learned to write short stories. After he got out of prison, he went to New York and continued writing. He wrote mostly about New York and the life of the poor there. People liked his stories, because simple as the tales were, they would finish with a sudden change at the end, to the reader's surprise.
61. In which order did O. Henry do the following things
a. Lived in New York. b. Worked in a bank. c. Travelled to Texas.
d. Was put in prison. e. Had a newspaper Job. f. Learned to write stories.
A. e. c. f. b. d. a B. c. e. b. d. f. a
C. e. b. d. c. a. f. D. c. b. e. d. a f.
62. People enjoyed reading O. Henry's stories because_______.
A. they had surprise endings B. they were easy to understand
C. they showed his love for the poor D. they were about New York City
63. O. Henry went to prison because ___ .
A. people thought he had stolen money from the newspaper
B. he broke the law by not using his own name
C. he wanted to write stories about prisoners
D. people thought he had taken money that was not his
64. What do we know about O. Henry before he began writing
A. He was well-educated. B. He was not serious about his work.
C. He was devoted to the poor. D. He was very good at learning.
65. Where did O. Henry get most material for his short stories
A. His life inside the prison. B. The newspaper articles he wrote.
C. The city and people of New York. D. His exciting early life as a boy.
C
It doesn’t matter when or how much a person sleeps, but everyone needs some rest to stay alive. That’s what all doctors thought, until they heard about AI Herpin. AI Herpin, it was said, never slept, Could this be true The doctors decided to see this strange man themselves.
AI Herpin was 90 years old when the doctors came to his home in New Jersey. They thought for sure that he got some sleep of some kind. So they stayed with him and watched every movement he made. But they were surprised . Though they watched him hour after hour and day after day, they never saw Herpin sleeping , In fact, he did not even own a bed. He never needed one.
The only rest that Herpin sometimes got was sitting in a comfortable chair and reading newspapers. The doctors were puzzled by this strange continuous sleeplessness. They found only one answer that might explain his condition. Herpin remembered some talk about his mother having been injured several days before he was born. But that was all. Was this the real reason No one could be sure. Herpin died at the age of 94.
66.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_______.
A. a person was found who actually didn’t need any sleep
B.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do not need sleep
C. everyone needs some sleep to stay alive
D. people can live longer by trying not to sleep
67. The doctors came to visit Herpin , expecting to ______.
A. cure him of his sleeplessness
B. find that his sleeplessness was not really true
C. find a way to free people from the need of sleeping
D. find out why some old people didn’t need any sleep
68. After watching him closely, the doctors came to believe that AL Herpin ________.
A. was too old to need any sleep B. often slept in a chair
C. needed no sleep at all D. needed some kind of sleep
69. One reason that might explain Herpin’s sleeplessness was ________.
A. that he hadn’t got a bed
B. that he had gradually got rid of the sleeping habit
C. his mother’s injury before he was born
D. his magnificent physical condition
70. AI Herpin’s condition could be regarded as ______.
A. a common one B. one that could be cured
C. very healthy D. a rare one
第四部分:写作技能 ( 共三节 ,满分45分 )
第一节 阅读填空(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短文,根据所读内容, 在下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单词和短语,每空不超过3个单词。
“Flying saucer” refers to strange objects which travel through the air at very high speeds. Thousands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laim to have seen them. Some believe them to be spaceships form other planets. Others insist that they are a secret type of planes being built on earth.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y are only natural phenomena happening under speci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rst flying saucers were reported on June 4, 1947 by a private plane pilot. He saw nine objects traveling in the sky. Each was disk-shaped and very bright. Because their movemen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saucer skimming across the water”, newspaper recorders called them “flying saucers”.
Some weeks after the first reported sighting,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was given the job of looking into all the reports of flying saucers. Since the Air Force officials began their investigation of flying saucers, they have recognized most of the objects as stars, planes, man-made satellites, experimental missile(导弹), or weather phenomena. Some of the UFO reports, including photographs, were tricks made to cheat people.
All the research so far has failed to prove that UFOs are spaceships coming from the outside the earth.
Flying Saucers
71. ___________about UFOs ●Some people believe UFOs to be 72. __________ from other planets.●Others insist that they are73. ______________ being built on earth.●Many think that they are only74.__________________.
Reports of the first sight of UFOs ●Place: 75. __________●76. ________: June 4, 1947●Witness: 77. ________________●Shape:78. ______________
79.__________of the investigation(调查) ●Most of the objects are stars, planes, man-made satellites,experimental missile or weather phenomena. ●Some were80. _______ made to cheat people
第二节 简答题(共4小题; 10分)
阅读短文,根据所要求的字数回答问题。
It was a winter morning, just two weeks before Christmas 2005. While most people were warming up their cars, Trevor, my husband, had to get up early to ride his bike four kilometers away from home to work. On arrival, he parked his bike outside the back door as he usually does. After putting in 10 hours of labor, he returned to find his bike gone.
The bike was our only transport. Trevor used it to get to work, putting in 60-hour weeks to support his young family. I was so sad that someone would steal our bike that I wrote to the newspaper and told them our story. Shortly after that, several people in our area offered to help. One wonderful stranger even bought a bike, then called my husband to pick it up. Once again my husband had a way to get to and from his job. It is really an honor that a complete stranger would go out of their way for someone they have never met before.
People say that a smile can be passed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but acts of kindness from strangers are even more so. This experience has had a spreading effect in our lives because it strengthened our faith in humanity as a whole. And it has influenced us to be more mindful of ways we, too, can share with others. No matter how big or how small, an act of kindness shows that someone cares. And the results can be everlasting.
81. Why was the bike so important to the couple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
82. How did people get to know the couple’s problem (Withi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83.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life was __________for the young family. (one word)( 2分 )
84. What do the couple learn from their experience (Within 12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
第三节 书面表达(25分)
请以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为题,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要点如下:
1. 水与生命的关系 2. 水资源的现状 3. 怎样保护水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春高一年级英语期中考试答案
完型填空 :36——40 BCCDA 41——45 DBCDC 46——47 AD
语法填空 :48 very / so 49 about / around 50 lost 51 by
52 and 53 between 54 It 55 left
阅读理解 :56——60 BCCAB 61——65 BADDC 66——70 ABCCD
阅读填空 :71 different opinions 72 spaceships 73 secret planes 74 natural phenomena 75 USA 76 Time 77 a plane pilot 78 disk— shaped 79 Results
80 tricks
回答问题 :81 Because they used it for work and daily life .
82 From a newspaper .
83 hard / difficult
84 An act of kindness can mean a lot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计60分)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政治性 B.阶级性 C.社会性 D.民族性
2. 2011年3月3日至14日,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代表,也有朝气蓬勃、初展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3. 我国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
A.充分享有和行使监督权 B.充分享有政治自由权
C.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充分行使申诉控告权
4. 围绕人肉搜索引发的侵权、侵犯隐私、责任归属等问题,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消息一出,立即就遭到了部分网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 “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预。网民的这一观点
A. 是正确的,因为它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 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D. 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结合
5.我国的民主与其他民主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它具有广泛性,是全民的民主    B.它是与专政辩证统一的
C.它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D.它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2011年3月,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适时推出了参会代表、委员的博客群。在代表、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提出“建议”,发表网友“社论”。这里,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A.言论自由权 B.选举权 C.申诉权 D.控告权
7.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国10%的县展开,一些年满60岁的老人已经陆续领到基础养老金。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将实现“养老不犯愁”。这些德政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在不断地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8.在我国农村村委会的性质是
A.基层政府组织 B.党的最基层组织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基层的权力机关
9.2011年4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中,354个村采取“自荐直选”、629个村采取“海推直选”方式。通过发布公告、电话通知、委托通知等多种方式提高选民参选率,最终选出群众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村民选举
①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②是加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核心 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④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中国古代有“刑不上大夫”,现在则出现了“刑不上人才”的情况。这告诫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A.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要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任何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D.履行义务是行使权利的基础和前提
11.2011年9月26日上午,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宿迁开幕。此次园博会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广大群众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为此次园博会建言献策。这是公民通过 ___________参与民主决策。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12.“听证会,听而不证!”一份民意报告显示,听证会的价值正在广州市民心目中滑落,有六成被访者认为听证会已是流于形式或成为摆设。“听证会,听而不证!”违背了
A.听证于民、决策利民的目的 B.决策科学化的目的
C.公民是决策主体的宗旨 D.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原则
13.右图漫画《村委会选举》揭示了在我国某
些地区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着贿选的现象。为防
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作为公民应
A.完善选举监督机制,防止贿选产生
B.党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维护公平正义
C.要提高政治素养,珍惜选举权利
D.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规范选举
2009年6月22日,检察机关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09'’正式开通的第一天便持续“火暴”;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举报网站“www.12309.”当天也因访问量过大而出现瘫痪。回答14~15题。
14.我国公民通过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检举问题体现了
A.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举报、检举是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C.我国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
D.我国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15.假如你以我国检察院启用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为背景,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时政论坛里发言论述这一事件的意义,应该选用的观点是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可以根除腐败,保证国家机关清正廉洁 ③有利于激发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为守望公共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④有利于创新民主监督的新形式,促进社会民主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
A.由我国的政体决定的 B.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C.由我国政府职能决定的 D.由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决定的
17.2011年,“幸福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某市统计局正式列入了每年进行的和谐社会 指标体系调查。为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该市政府应该
A.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B.转变理念,淡化监督职能
C.以人为本,认真履行立法的职能 D.执政为民,强化政府的权力
18.2011年4月24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9部委联合就“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发出公告,称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这是政府在进行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19.2011年新年以来南方五省连续的冻雨天气,面对冻雨灾害,政府严格控制与居民基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的价格,这体现了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④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温家宝总理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在《论衡》中的话,表达了政府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施政理念。这一施政理念表明政府
①对人民高度负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②致力于提高决策水平
③受政协监督,对政协负责 ④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A.政府的权威是否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B.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C.政府的活动是否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D.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能力水平有无影响力
22.某镇政府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农民承诺:“你不赚,我赔钱给你”,凡是引导失误的,政府一律进行经济赔偿。这种“失误赔偿制”相比有的地方搞强行命令,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不利于政府的职能定位。这启示我们
A.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靠政府
B.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C.政府转变职能应“到位”而不能“错位”和“越位”
D.政府不应过问农民的经济行为,应全部由市场调节
2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1年1月19日经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条例取消了行政强制拆迁。如被征收人超过规定期限不搬迁的,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新条例的出台过程和施行,表明我国政府
①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当我们对政府机关的某个行政行为不服时,除了可向其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外,还可以
A.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到政府门前静坐示威
C.对政府工作人员威逼利诱 D.请求政府赔偿
25.为了确保把人民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利,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
A.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B.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C.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建立健全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26.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总是向大会提交许多的议案。代表们之所以向“两会”提交议案,且十分注重议案的质量,是因为
①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立法权和决定权 ②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着人民的重托
③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只有在两会期间才能得到解决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为民办实事的国家机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 ②③
27.实践表明,我国的民主选举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①社会经济制度 ② 物质生活条件 ③ 选民的文化水平 ④选民和候选人的意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农村建设之机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这些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A.不利于政府权威的树立 B.破坏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C.不利于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D.不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9.树立政府权威,就要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为此
①加强立法工作,使政府有法可依
②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文明、公正执法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0.“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才能(  )
①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②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③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工作报告:一年来,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检查3部法律实施情况……把修改选举法作为立法工作的一个重点。在认真梳理代表议案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形成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每次常委会会议都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立法、监督、代表和对外交往等工作。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这一组织和活动原则的?(12分)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你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 (6分)
32.(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房价越长越高,让人感慨活着不易。但如今死后的“住处”似乎也难倒了活人。而近年物价上涨,墓位及其“配套费用”也水涨船高,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墓位平均价格比一年前至少贵了1万多元,其涨幅与不断飙高的房价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引导和规范殡葬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更加满意,这是对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
材料二:清明节期间,“天价墓地”成为社会焦点。按照国家关于殡葬管理的规定,公墓经营单位应当凭用户出具的死亡证明出售墓穴用地,不得向没有出具死亡证明的人出售墓穴;墓穴仅限当事人使用,不得擅自转让或者倒卖,更不能作为投资。墓地炒卖属国家禁止行为,但是墓地和骨灰格位 依然被炒作。专家认为,既有的垄断利益且缺乏监管是造成殡葬业乱象的最重要原因。
若从供求关系上看,墓地确实太过紧俏。例如广州市银河公墓拥有2.5万个骨灰盒和8000个墓地的存量已趋于饱和。墓地供不应求,已经成为不少墓园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的殡葬观念普遍存在“重葬式,轻仪式”的现象,也给商家创造了太多巧立名目、坐地起价的机会。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思考民政部门为什么必须“让逝者安息,生者满意”?(6分)
(2)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殡葬乱象”?(16分)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这一组织和活动原则的?(12分)
①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3分)
②“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基础上”,“将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体现了在人大和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分)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体现了在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他机关都是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分)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体现了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3分)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你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 (6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分)。
32.(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思考民政部门为什么必须“让逝者安息,生者满意”?(6分)
【参考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3分)②国家性质决定政府的性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3分)所以,政府必须“让逝者安息、生者满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