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73150010210800初三化学暑假班(教师版) 教师 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 01 课型 同步 课题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教学目标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了解化学变化中可能伴随的现象,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4.明白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它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密切的关系掌握探究物质、观察物质的一些方法,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知道化学变化中可能伴随的现象,能在此基础上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安排 版块 时长 1 每识每课 10mins 2 新知精讲 60mins 3 课堂小憩 10mins 4 典例解析 30mins 5 师生总结 10mins 1016035560每识每课 每识每课 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是一门的新的学科,提到化学,你会想到什么呢? 其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衣——各种衣服的材料,比如:涤纶、羊毛、竹炭纤维、腈纶等 食——食品添加剂、油盐酱醋糖等;药物 住——建筑的材料 3357245107950行——交通工具的材料等 528320104140 化学与环境:温室效应、酸雨 小活动:观看趣味化学视频6985877570新知精讲 新知精讲 一、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1.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人类不断实践、探索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它是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美好未来的工具和桥梁。 我们掌握化学知识可以使自然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学习化学可以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搞清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为什么”。 3.学习化学可以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提炼物质并合成新物质。 4.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类在能源、材料、生命现象、生态环境等多领域中研究创新,开辟新的道路。 二、化学研究什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的科学。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答案: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图1:研究大洋深处“可燃冰” 图2:研究进央视内部结构, 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探究其高硬度的原因。 图3:研究药物的合成,是如何通过原料制备得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①三态变化:冰溶液盛水,水结成冰,水蒸气蒸发后形成水滴变成雨。 碘升、干冰、樟脑丸升华、汽油挥发、空气变成液态空气,湿衣服晒干,奶油熔化、 结冻。 ②形状、温度改变(热胀冷缩、断裂、破碎):车胎受热爆破、衣服撕裂、粉笔折断、 气球爆破、玻璃打碎、灯泡发光、金锭加工等。 ③溶解(大颗粒变小分子颗粒):糖、食盐溶于水,我们品尝固体的糖或者盐是甜的 咸的,溶在水中之后再尝的时候是不是还是甜的或者咸的?油性笔不溶于水,溶于酒 精、叶绿素溶于丙酮、油污溶于汽油、碘溶于酒精衣服水洗褪色。 2.化学变化: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①指示剂变色:酚酞溶液遇碱变蓝、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等。 ②燃烧,铁生锈、铜生铜绿、铝表面氧化,炼钢。 ③水合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 ④生物体发光:萤火虫发光、海鱼发光 ⑤爆炸(但并不是所有的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变质,发酵,光和作用、呼吸作用、 食物消化、酿酒、发酵、蛋白质凝固、生蛋变皮蛋、色布漂白、底片曝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是判断依据。 而物理变化往往伴随的是外形和状态的改变。如石块在磨成粉的时候,物质是没有变化的,只是形状和状态的改变,相似的还有冰在化成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的过程。 4.化学变化判断的唯一依据就是:化学变化的本质,即生成了新物质。 发生了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但发生了化学变化则一定有物理变化的存在。 【练一练】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门窗生锈 B.木材加工成桌椅 C.湿衣服经太阳晒干 D.蜡烛熔化 【答案】A 四、体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配视频) 【学生活动】观察视频 1.把盐酸滴在大理石上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理石表面冒出大量气泡;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跟盐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向石灰水中吹气: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碳酸钙+水;二氧化碳跟石灰水作用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3.镁带燃烧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镁+氧气氧化镁;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 五、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之为物理性质。这些性质能被人的感官感知或仪器测出。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物质的颜色、味道、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就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镁带在空气中能被点燃(可燃性),孔雀石受热会分解(稳定性),香蕉放在空气中会变黑,紫色石蕊遇到食醋会变红(酸碱性)等。 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是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则是一个过程,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又体现了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中常有“能,会”等字。 【练一练】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答案】C 【思考题】同学们先观看“蜡烛燃烧”的实验视频,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2.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体现了哪些性质? 【答案】1.蜡烛熔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且伴随发光放热等物理变化。 2.蜡烛可燃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很多,包括常温下是白色固体 六、化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1.人类文明史中的化学:制火药、制陶瓷、烧石灰、早期炼铜和炼铁、酿酒。 2.现代生活更离不开化学:铝合金门窗坚固且耐腐蚀,锂电池体积小且电量大持久耐用。 3.生活垃圾的处理“变废为宝”,化学对环境保护作出新贡献。 七、如何学好化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以实验为依据的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是学好初中化学的一项必要条件,其次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1.要学会观察 2.要学会记忆 3.要学会提问 4.要认真做题 5.要学会做笔记:、 7112086995课堂小憩 课堂小憩 火也能造出纸币来,你一定会感到这是奇闻.可是,事实上确实存在此事.前几天,有一位魔术师在百货商店买东西,他在交钱时,从钱包里取出一张白纸来,这张纸的大小和十元的票面一样大,随后将这张白纸送到服务员眼前,说:“服务员同志,我就用这个交款吧.”服务员看见他拿的这张白纸,不解其意他说:“你有没有搞错”还没等服务员说完,只见这位魔术师将白纸往烟头上一触,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火光一闪,眼前出现了一张十元钱的人民币.服务员被弄得目瞪口呆,神情愕然,引起了在场的观众哄堂大笑.然后,他向服务员说明了真相.同学们,你知道这位魔术师表演的“火造纸币”奥秘在哪里吗? 原来,他的这张白纸是在人民币上贴了一层火药棉制成的.火药棉在化学上叫做硝化纤维,是用普通的脱脂棉放在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了硝化反应,反应后生成硝化纤维,即成了火药棉,然后把火药棉溶解在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液中,便成了火棉胶,把火棉胶涂在十元的人民币票面上,于是一张“白纸币造成了.这种火药棉有个特殊的脾气,就是它的燃点很低,极易燃烧,一碰到火星便瞬间消失,它燃烧速度快得惊人,甚至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还没有来得及传出去就已经全部烧光了.所以,十元钱的纸币还没有受到热量的袭击时,外层的火药棉就已经燃光了,因此,纸币十分安全.“火造纸币”是有趣的,不过,这里要郑重他说明:千万不要随便玩它,弄不好,不但火药棉制不出来,还容易发生危险.要玩:“火造纸币”就更不容易了,如果掌握不好药品的数量,那么十块钱就要和火药棉同归于尽了。 -5524552705例题解析 例题解析 知识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D.灯泡通电后发光 E.镁带燃烧 【难度】★★ 【答案】CD;ABE 【解析】食物腐败是食物变质生成了新的物质,钢铁生锈是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氧化变成了铁锈,镁带燃烧是镁带在氧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镁,A、B、E都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C用自来水制蒸馏水是把自来水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就得到蒸馏水。D灯泡通电后发光是电灯通电后灯丝导电放热而发光,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变式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 B.玻璃破碎 C.饭菜变馊 D.煤气燃烧 【难度】★ 【答案】B 变式2:下列变化中,肯定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 吸尘器除尘 D. 火药爆炸 【难度】★★ 【答案】C 变式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发光 B.冰雪融化 C.食盐溶解在水中 D. 自行车在下雨后生锈 【难度】★ 【答案】D 变式4: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到空气中 B.白糖融化做成食品 C. 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难度】★★ 【答案】C 变式5:在镁带燃烧的试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发出大量的热 C.镁带减少 D.生成白色固体 【难度】★★ 【答案】D 【例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气体逸出 B.有放热和发光现象产生 C.状态和颜色发生了变化 D. 有其他物质生成 【难度】★★ 【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新物质,其他可能伴随的现象只能是帮助判断,但不是判断的依据。 变式1: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变化中有颜色变化,可判断发生了化学变化 D.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难度】★★ 【答案】B 变式2:分析下列变化,回答(1)~(4)的问题(若无答案,填无)。 A.电灯泡发光发热;蜡烛燃烧发光发热 B.低温下空气冷凝为液体;在低温下提高温度,氮气先挥发 C.火药受打击后爆炸;火药受潮失去爆炸力 D.矿石粉碎成矿粉;矿粉冶炼出金属 (1)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 (2)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3)两者均是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 (4)两者均是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 【难度】★★★ 【答案】(1)C (2)A、D (3)无 (4)B 【方法提炼】 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 伴随现象 物质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常伴随物理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另举实例 用木材制作桌椅等 用牛奶制成酸奶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知识点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例1】天然气常用作燃料,在通常情况下,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天然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天然气除了可以用作燃料,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天然气的物理性质: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天然气的化学性质:天然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天然气的用途:天然气除了可以用作燃料,还可以作为化工原料。 变式1:根据下列叙述,推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金属本身熔化成银白的小球,浮在水面上自由移动。 属于该金属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该金属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熔点低;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 变式2:阅读下列文字,用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臭的液体;②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③在加热条件下,水可以变成水蒸气;④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⑤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1)以上叙述中,属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叙述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叙述中,属于水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1)①③(2)②④(3)⑤ 【例2】在日常生活中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难度】★★ 【答案】B 变式1:下列铁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纯铁是银白色就有光泽的固体 B.能导电 C.能生锈 D.密度是7.8g/cm3 【难度】★ 【答案】C 变式2: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颜色 ②密度 ③状态 ④可燃 ⑤沸点 ⑥硬度 ⑦锈蚀 A.①②③⑥⑦ B.①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⑦ D.②④⑤⑥⑦ 【难度】★★ 【答案】B 【方法提炼】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应该分析所表现的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灯泡通电,用自来水制蒸馏水。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物质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等等。 知识点3:化学与社会 【例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风力发电 B.水稻杂交 C.基因图谱 D. 合成纤维 【难度】★ 【答案】D 变式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开发新物质,为人类服务 B.人类运用化学规律,可以从自然界提取有用的物质 C.人类掌握了化学变化的规律,可以不根据实验事实,随心随意地创造事物 D.学习化学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难度】★ 【答案】C 变式2:上海世博园使用或展示的部分高新科技中,不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 A门票检录采用新型视频识别技术 B.停车场安装了催化光解设施,用于处理汽车尾气 C.意大利馆建筑材料使用了新型“透明水泥” D.日本馆展示活用氢气制铁新工艺 【难度】★★ 【答案】A 【方法提炼】 化学几乎与其他所有科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已广泛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新型材料、保护自然环境、治理“三废”污染,“变废为宝”等,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化学是一门在生活、生产中非常实用的科学,它造福于人类的衣、食、住、行。 (1)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人在久不使用的地窖里可能会昏倒,吸烟有害健康与烟民的矛盾,以及“水变油”的骗术等,都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解释。 (2)化学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应用,如污水处理、海水淡化、食品的搭配等,这些涉及到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化学。 (3)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如令人头痛的白色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大气污染。 (4)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克隆技术及纳米技术,这些高尖端的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都离不开化学。 -24130125095师生总结 师生总结 化学研究什么?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有何联系?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化学研究什么?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有何联系?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