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迷人的火塘》教案【教材分析】《迷人的火塘》是人音版5年级下册第(?http:?/??/?www.21cnjy.com?)2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歌曲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展示了侗家男女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表达了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歌曲第一乐段旋律平稳缓缓下行,且每一(?http:?/??/?www.21cnjy.com?)小节以“XX.”的切分音结尾,表现了抒情和幽静的意境。第二乐段是二声部合唱,前乐句旋律上扬,欢乐的情绪随之高涨,后乐句运用了小切分节奏,富有节奏,气氛更热烈。21教育网【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http:?/??/?www.21cnjy.com?),本课的知识点就是切分音节奏,根据小学生学习知识、兴趣第一位的理念,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两种切分音节奏带来的不同音乐感受,进而认识和掌握切分节奏。www.21-cn-jy.com这节课的难点是二声部的学习,由于学生生理发展,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在本课让学生通过聆听、模仿、体验音色的统一,并感知、体验二声部合唱魅力。2·1·c·n·j·y【教学目标】一、初步了解侗族的风土人情,能用优美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二、通过体验、聆听、模仿掌握“XXX”“XX.”两种切分节奏。三、感知、体验二声部合唱,找到二部旋律演唱规律。【教学重点】1、能用优美的情绪演唱《迷人的火塘》。2、掌握“XXX”“XX.”两种切分节奏。【教学难点】1、感知、体验二声部合唱,找到二部旋律演唱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复习导入)1、播放《巴塘连北京》伴奏,学生背唱。2、复习藏族民歌特点、风土人情。3、新授(1)揭示课题1、风土人情:在祖国的西南部有这样一个酷爱歌唱的民族.....2、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侗族”人家,一起来到“迷人的火塘”,加入他们热闹的场景吧。(2)初听歌曲(完整聆听)1、感受歌曲速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中速稍慢情绪:优美地(3)再次聆听1、歌曲有几个乐段构成?它们又有什么特点?乐段:2个乐段(4)分段聆听1、聆听第一乐段:由4小节构成,每一小节结尾由XX.节奏型收尾。讲解:XX.师生合作:唱歌词2、聆听第二乐段:找出两种切分音节奏,唱一唱并感受它们的情绪对比。:热烈地:抒情地(5)学唱歌曲1、跟随钢琴学唱歌曲。2、完整演唱歌曲。3、随音频伴奏演唱歌曲、4、2分钟背歌词。4、拓展1、听一听,唱一唱: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线条是如何交织的?2、师生合作:感知、体验合唱魅力。5、小结歌曲第一乐段旋律平稳缓缓下行,且每一小节以“XX.”的切分音结尾,表现了抒情和幽静的意境。第二乐段让我们感知和体验到了合唱的魅力。21cnjy.《迷人的火塘》课后反思《迷人的火塘》是人音版小(?http:?/??/?www.21cnjy.com?)学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中的一课,本课的设置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侗族掌握切分节奏,进而学唱歌曲感受和声带来的美感。21·cn·jy·com在切分节奏的教学上结合了本(?http:?/??/?www.21cnjy.com?)课的民族特点,由侗族三大宝中最有特色的鼓楼引出,让学生通过聆听、模仿、体验,感受两种切分节奏带来的不同音乐体验,通过实践活动轻松的掌握音乐知识,学生掌握的效果还不错。【来源:21·世在声音方面,从师生问好开始让学生(?http:?/??/?www.21cnjy.com?)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音色的变化,小腹用力,也就是用气息支撑,学生们通过感受、模仿,达到音色的统一。再用动作教他们唱高音的方法,以及“有魔力的小手”引导学生把声音往头腔里送这样的话语让学生感兴趣并积极参与,感受声音位置的变化达到声音的高位置统一,极个别演唱音不准的学生再单独加以辅导,学生基本都能唱准音,音色也能达到统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唱歌曲,这个环节(?http:?/??/?www.21cnjy.com?)中二声部是比较难掌握的,所以先入为主,先学唱二声部,二声部识谱教学上用手势给学生们示范,就像这节课的旋律模唱环节,只用简单的手位来提醒学生们音的高低,唱高音的时候手轻轻往上拉,学生们能很轻松的唱上去,在唱歌的时候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感受音的高低,不仅增加了唱歌的兴趣,也增强了音准能力,这样的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掌握。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乐曲简介:《彝族舞曲》是王惠然于1960年以云南彝族民间素材《烟盒舞曲》为基础创作的一首琵琶曲,旋律优美抒情、热烈奔放、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欢迎踏上音乐之旅!酷爱歌唱的古老民族大歌靠水而居花桥鼓楼火塘唱歌弹琴乐曲简介:《彝族舞曲》是王惠然于1960年以云南彝族民间素材《烟盒舞曲》为基础创作的一首琵琶曲,旋律优美抒情、热烈奔放、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侗族dong、乐曲简介:《彝族舞曲》是王惠然于1960年以云南彝族民间素材《烟盒舞曲》为基础创作的一首琵琶曲,旋律优美抒情、热烈奔放、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迷人的火塘人民音乐出版社5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4课时初听音乐感受歌曲速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中速稍慢情绪:优美地再次聆听手指歌词,感受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侗家男女围坐火塘放歌抒怀聆听歌曲歌曲由几个乐段构成?它们有什么特点?乐段:2个第一乐段:由4小节构成,每一小节结尾是“XX.”的节奏。从弱拍或强拍的弱部分开始,并将后一拍的强拍持续在内的音叫做“切分音”。XX.师生合作:老师唱前面,你唱切分音的位置。第二乐段:找出歌曲中两种切分音,感受它们的情绪对比!宁静热烈完整演唱四拍半保持够听一听,唱一唱: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线条是如何交织的?(1)(2)师生合作:感知、体验合唱魅力一声部:二声部:课堂小结歌曲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展示了侗家男女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表达了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请在此输入文本内容谢谢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4课《迷人的火塘》 教案.doc 5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4课《迷人的火塘》 课件.pptx 伴奏:迷人的火塘(原调原速).mp3 范唱:迷人的火塘.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