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八上·温州月考)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  )
A. B.
C. D.
2.(2017八上·温州月考)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这句评价适合用于(  )
A.希腊城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罗马帝国
3.(2017八上·温州月考)历史学家将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下的欧洲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代”,这是因为(  )
A.教会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 B.教会权利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
C.教会控制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D.教会征收高额赋税包括十一税
4.(2017八上·温州月考)《史记》作为一部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它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不属于史记内容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出使西域 D.大禹治水
5.(2017八上·温州月考)古代印度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6.(2017八上·温州月考)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
A.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B.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D.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7.(2017八上·温州月考)下图是某校为应邀来访的学者设计的讲座海报,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
①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③祖冲之编写《九章算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成就
④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7八上·温州月考)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9.(2017八上·台州期中)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战国时期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10.(2017八上·乐清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1.(2017八上·柯桥期中)《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12.(2017八上·柯桥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周髀算经》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国家早600年
②《九章算术》成书于西汉时期
③《九章算术》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④《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两部传世的秦汉时期数学名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17八上·乐清期中)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下列属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有(  )
①俄罗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7八上·绍兴期中)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史书中“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
A.吸取秦王的教训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削弱诸侯国力量
15.(2017八上·柯桥期中)“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
A.春秋 B.战国 C.东汉 D.秦朝
16.(2017八上·绍兴期中)下列朝代中,实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东汉 ③西晋 ④隋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17八上·绍兴期中)战争的胜负不一定取决于兵力的多寡,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17八上·常山期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
A.首创皇帝制度 B.统一全国
C.抵御匈奴 D.开发南疆
19.(2017八上·温州月考)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
A.东汉、吴、蜀、南朝 B.东汉、蜀、吴、东晋
C.西汉、吴、蜀、南朝 D.西汉、蜀、吴、东晋
20.(2017八上·绍兴期中)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
二、材料分析题
21.(2017八上·乐清期中)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
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
(2)【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
(3)【融合之变】“从今以后要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或许难以骤然改变;三十以下,凡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旧语。”
这是哪一次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4)【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5)四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2.(2018八上·天台月考)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谁?
(2)填写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的名称。
端点A:   ;C:   
中心B:   
(3)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和E分别是哪条河流?
   ;E   
(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一段运河?
(5)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
(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
23.(2018八上·天台月考)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你说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
(3)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下图的政治体制称为什么?并将该图表填写完整。
(4)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埃及文字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项是象形文字,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字的识记。
2.【答案】A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响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强调的是雅典的城邦制度为西方自由意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反映的是对公民个性发展的影响。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化影响的理解。
3.【答案】A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后期,西欧遭受蛮族入侵和占据的厄运。其后又遭遇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势力的入侵和占据。这个时期的欧洲由于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导致了封建割据以及蛮族入侵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而基督教则成为人们的精神慰藉。逐渐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期”。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的是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识记。
4.【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史记》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史记》里没有记载。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史记》内容的识记。
5.【答案】B
【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姓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所以阿育王应该属于刹帝利,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种姓制度的识记。
6.【答案】D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公元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ABC说法都是正确的,D项不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识记。
7.【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重要科技成果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的作者不是祖冲之,③说法不正确;《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张仲景,④说法不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重要科技成果的识记。
8.【答案】B
【知识点】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南迁的有关知识。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时汉主刘聪又派呼延晏率大军进攻洛阳,晋兵大败,汉将刘曜、王弥,石勒皆助兵会合,永嘉五年(311)五月二十四日,怀帝出华林园门,欲西奔长安,被汉兵追获,北方陷入长期战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南迁原因的识记。
9.【答案】D
【知识点】百家争鸣;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认为国家权力应集中于君主手中;汉朝儒生发展儒家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提出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思想。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识记。
10.【答案】A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识记。
11.【答案】C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这样就废除了旧贵族世袭爵禄的特权,自然引起宗室贵戚的怨恨。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识记。
12.【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髀算经》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国家早五百多年,所以①表述错误;《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所以②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识记。
13.【答案】D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耳曼民族建立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查理在位时,将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扩张至欧洲中部。800年,查理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把帝国一分为三。这三个国家后来分别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所以②③符合题。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一支安格鲁 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9世纪早期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④符合题意。俄罗斯民族是从过去东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组成的南北两个民族混合组成的,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的识记。
14.【答案】D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推恩令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这些侯国不再属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管理汉武帝通过这种措施,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推恩令的识记。
15.【答案】C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有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伦”,东汉宦官蔡伦用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识记。
16.【答案】C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统一与分裂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之前是西汉,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朝代,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统一与分裂史实的识记。
17.【答案】B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重大战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淝水之战: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选B。长平之战:公元260年,秦、赵于长平交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重大战役的识记。
18.【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反映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历史。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识记。
19.【答案】B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朝代变迁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了东汉的衰落和最后灭亡,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西晋灭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316年,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和十六国政权形成了并立的局面。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朝代变迁的识记。
20.【答案】B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对各民族都十分仁爱,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识记。
21.【答案】(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2)雅典;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等。
(3)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4)大化改新;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或封建国家。
(5)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北方的民族融合;西方文明的摇篮;大化改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变法事件是秦国商鞅变法。其内容中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实行郡县制等。实行郡县制对我国行政区划影响比较大,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是基于秦郡县制基础上的。
(2)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政治文化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中以民主政治制度闻名的是雅典,在伯里克利执政期间,民主政治制度达到了全盛。雅典取得的文化科技成就较高,如: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等。
(3)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分析“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旧语”可知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通过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4)本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即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迅速发展,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成为一个强大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5)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以上材料描述的变法的结果我们可知: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改革才能摆脱落后生产关系的束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雅典的政治文化成就、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22.【答案】(1)隋炀帝(杨广)
(2)涿郡;余杭;洛阳
(3)长江;黄河
(4)江南河。
(5)通济渠。
(6)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开通隋朝大运河的是隋炀帝杨广。
(2)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涿郡,B为余杭,C为洛阳。
(3)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是长江,E是黄河。
(4)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江南河。
(5)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通济渠。
(6)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答案】(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
(2)曲辕犁;筒车。
(3)三省六部制;①尚书省;②户部。
(4)藏族;影响: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5)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农业生产工具革新的有关知识。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3)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关知识。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负责政令的执行。
(4)本题考查的是吐蕃的有关知识。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5)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有: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八上·温州月考)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埃及文字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项是象形文字,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埃及文字的识记。
2.(2017八上·温州月考)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这句评价适合用于(  )
A.希腊城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罗马帝国
【答案】A
【知识点】西方文明的摇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文化的影响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它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强调的是雅典的城邦制度为西方自由意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反映的是对公民个性发展的影响。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化影响的理解。
3.(2017八上·温州月考)历史学家将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下的欧洲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代”,这是因为(  )
A.教会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 B.教会权利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
C.教会控制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D.教会征收高额赋税包括十一税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帝国后期,西欧遭受蛮族入侵和占据的厄运。其后又遭遇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势力的入侵和占据。这个时期的欧洲由于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导致了封建割据以及蛮族入侵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而基督教则成为人们的精神慰藉。逐渐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期”。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的是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识记。
4.(2017八上·温州月考)《史记》作为一部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它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下列不属于史记内容的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出使西域 D.大禹治水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史记》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史记》里没有记载。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史记》内容的识记。
5.(2017八上·温州月考)古代印度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B
【知识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种姓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所以阿育王应该属于刹帝利,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种姓制度的识记。
6.(2017八上·温州月考)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
A.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B.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D.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答案】D
【知识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公元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ABC说法都是正确的,D项不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识记。
7.(2017八上·温州月考)下图是某校为应邀来访的学者设计的讲座海报,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
①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③祖冲之编写《九章算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成就
④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重要科技成果的有关知识。根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的作者不是祖冲之,③说法不正确;《黄帝内经》的作者不是张仲景,④说法不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重要科技成果的识记。
8.(2017八上·温州月考)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答案】B
【知识点】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南迁的有关知识。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时汉主刘聪又派呼延晏率大军进攻洛阳,晋兵大败,汉将刘曜、王弥,石勒皆助兵会合,永嘉五年(311)五月二十四日,怀帝出华林园门,欲西奔长安,被汉兵追获,北方陷入长期战乱。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南迁原因的识记。
9.(2017八上·台州期中)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战国时期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答案】D
【知识点】百家争鸣;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他认为国家权力应集中于君主手中;汉朝儒生发展儒家思想的是董仲舒,他提出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思想。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识记。
10.(2017八上·乐清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A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识记。
11.(2017八上·柯桥期中)《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答案】C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授爵,这样就废除了旧贵族世袭爵禄的特权,自然引起宗室贵戚的怨恨。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识记。
12.(2017八上·柯桥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周髀算经》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国家早600年
②《九章算术》成书于西汉时期
③《九章算术》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④《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是两部传世的秦汉时期数学名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髀算经》中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国家早五百多年,所以①表述错误;《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所以②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识记。
13.(2017八上·乐清期中)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下列属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有(  )
①俄罗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耳曼民族建立国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查理在位时,将法兰克王国的疆域扩张至欧洲中部。800年,查理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把帝国一分为三。这三个国家后来分别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所以②③符合题。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一支安格鲁 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9世纪早期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④符合题意。俄罗斯民族是从过去东斯拉夫人中不同部落所组成的南北两个民族混合组成的,①不符合题意。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的识记。
14.(2017八上·绍兴期中)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史书中“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
A.吸取秦王的教训 B.推行儒学教育
C.破格录用人才 D.削弱诸侯国力量
【答案】D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推恩令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这些侯国不再属王国管理,而归中央直接统辖管理汉武帝通过这种措施,削弱了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推恩令的识记。
15.(2017八上·柯桥期中)“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
A.春秋 B.战国 C.东汉 D.秦朝
【答案】C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有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伦”,东汉宦官蔡伦用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识记。
16.(2017八上·绍兴期中)下列朝代中,实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东汉 ③西晋 ④隋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统一与分裂史实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之前是西汉,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朝代,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统一与分裂史实的识记。
17.(2017八上·绍兴期中)战争的胜负不一定取决于兵力的多寡,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重大战役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淝水之战: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选B。长平之战:公元260年,秦、赵于长平交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重大战役的识记。
18.(2017八上·常山期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句诗主要评价的是秦始皇哪一历史功绩(  )
A.首创皇帝制度 B.统一全国
C.抵御匈奴 D.开发南疆
【答案】B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反映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历史。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历史功绩的识记。
19.(2017八上·温州月考)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
A.东汉、吴、蜀、南朝 B.东汉、蜀、吴、东晋
C.西汉、吴、蜀、南朝 D.西汉、蜀、吴、东晋
【答案】B
【知识点】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朝代变迁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了东汉的衰落和最后灭亡,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西晋灭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316年,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和十六国政权形成了并立的局面。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朝代变迁的识记。
20.(2017八上·绍兴期中)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A.对外交往 B.民族关系 C.任用贤才 D.虚心纳谏
【答案】B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对各民族都十分仁爱,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识记。
二、材料分析题
21.(2017八上·乐清期中)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
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
(2)【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
(3)【融合之变】“从今以后要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或许难以骤然改变;三十以下,凡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旧语。”
这是哪一次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4)【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5)四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2)雅典;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等。
(3)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4)大化改新;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或封建国家。
(5)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
【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北方的民族融合;西方文明的摇篮;大化改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变法事件是秦国商鞅变法。其内容中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实行郡县制等。实行郡县制对我国行政区划影响比较大,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是基于秦郡县制基础上的。
(2)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政治文化成就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中以民主政治制度闻名的是雅典,在伯里克利执政期间,民主政治制度达到了全盛。雅典取得的文化科技成就较高,如: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等。
(3)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知识。分析“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旧语”可知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通过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4)本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即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迅速发展,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成为一个强大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5)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以上材料描述的变法的结果我们可知: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改革才能摆脱落后生产关系的束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雅典的政治文化成就、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22.(2018八上·天台月考)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通大运河的皇帝是谁?
(2)填写大运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的名称。
端点A:   ;C:   
中心B:   
(3)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和E分别是哪条河流?
   ;E   
(4)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哪一段运河?
(5)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
(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1)隋炀帝(杨广)
(2)涿郡;余杭;洛阳
(3)长江;黄河
(4)江南河。
(5)通济渠。
(6)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开通隋朝大运河的是隋炀帝杨广。
(2)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涿郡,B为余杭,C为洛阳。
(3)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大运河沟通了我国5大水系。图中D是长江,E是黄河。
(4)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隋朝末年,一位居住在今北京的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江南河。
(5)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隋朝大运河中,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一段运河是通济渠。
(6)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有关知识。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23.(2018八上·天台月考)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你说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
(3)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下图的政治体制称为什么?并将该图表填写完整。
(4)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
【答案】(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
(2)曲辕犁;筒车。
(3)三省六部制;①尚书省;②户部。
(4)藏族;影响: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5)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农业生产工具革新的有关知识。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3)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关知识。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负责政令的执行。
(4)本题考查的是吐蕃的有关知识。吐蕃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5)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有: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文成公主入藏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