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1.(2018八下·绍兴期中)如果你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C【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元末明初,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被平息;清朝雍正帝在位时,设立了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1689年,清康熙帝在位时,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C项②③在清朝可能看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理解。2.(2018八下·绍兴期中)请给下列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雅克萨之战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册封达赖和班禅并设立驻藏大臣A.国家建立与统一的完成 B.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开放C.重心的南移和社会的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放。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时,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之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乾隆帝还妥善安置了千里迢迢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接见五世班禅,授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符合题干材料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综合把握问题的能力。3.(2017八下·杭州月考)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答案】B【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幅图片都是《天工开物》的插图。A项《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时间不对,故不正确;B项《天工开物》是我国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撰写。书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故B项正确。C项《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世界医药学的的重要贡献,与工农业无关,故C项不正确;D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时间与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故D项不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明清科技成就的内容,应该把握《天工开物》的内容。本题难度适中。4.(2018八下·绍兴期中)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外关系”的有(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雅克萨之战 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取得胜利;乾隆帝在位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这是我国内部的问题,不属于反抗侵略;雅克萨之战反抗的是俄国的侵略;郑成功同荷兰殖民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收复了台湾。B项①③④属于“中外关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知识。5.(2017八下·杭州月考)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C.《西游记》 D.《红楼梦》【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A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不符合题意。B项《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不符合题意。C项《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符合题意。D项《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西游记》的识记能力。6.(2018八下·绍兴期中)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丞相制度的改革 D.地方权力的增大【答案】B【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尤其是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全国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清朝设军机处,更是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强化。B项君主专制的强化变化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君权强化的认识。7.(2018八下·绍兴期中)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保守主义 C.封建主义 D.专制主义【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据“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可知,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项人文主义是《西斯廷圣母》反映出的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人文主义。8.(2018八下·绍兴期中)从16世纪开始,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其中彻底地摧毁了本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答案】C【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在资产阶级大革命运动期间,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它既彻底摧毁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也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故选C。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不选。【点评】知道法国大革命的意义。9.(2016八下·杭州期中)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张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张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有( )①都是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③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和拿破仑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和拿破仑都是十八、十九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①错;华盛顿是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危难深刻成为领导人的,拿破仑是在反抗外国干涉过程中成为领导人的,②③对;华盛顿主导形成了1787年美国宪法,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而拿破仑则曾复辟帝制,④错。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华盛顿和拿破仑事迹的了解。10.(2017八下·杭州月考)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力学三定律 B.达尔文——进化论C.伏尔泰——启蒙思想 D.爱因斯坦——杠杆定律【答案】D【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解析】【分析】A项牛顿——力学三定律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B项达尔文——进化论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一书,用事实证明物种的可变性,并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从而确立了生物进化论。C项伏尔泰——启蒙思想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开拓者。D项爱因斯坦——杠杆定律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阿基米德提出了杠杆定律。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牛顿、达尔文、伏尔泰、爱因斯坦的识记能力。11.(2018八下·绍兴期中)对下列四个事件间关系的示意图中,最合理的一组应是( )①中世纪后期欧洲工商业发展 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科学革命A. B.C. D.【答案】C【知识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解析】【分析】中世纪后期欧洲工商业发展是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工商业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科学革命之间的联系。12.(2018八下·绍兴期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实际上讲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确立“议会的国王”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 D.《民法典》【答案】A【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结合所学知识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A项《权利法案》确立“议会的国王”的政治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3.(2018八下·绍兴期中)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拿破仑称帝建立帝国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倒退,不符合题意;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是维护和扩大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符合题意。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侵犯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不符合题意;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来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符合题意。D项②④可作为肯定拿破仑的史实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拿破仑的事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4.(2018八下·绍兴期中)如图,下列属于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著作内容主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的重要文献。A项《本草纲目》属于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本草纲目》的识记能力。15.“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新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戏剧”结束后颁布了(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进行了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16.(2017八下·杭州月考)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是指(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西进运动 D.宪章运动【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材料中提到的“头等大事”指新航路的开辟,宋朝发明的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伴随着殖民掠 夺和侵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体现了材料中的“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故答案选B。其余选项的事件与材料不符,故不选。【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意义。17.(2018八下·绍兴期中)“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A.一党专政 独立与人权 B.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原则C.多党执政 人权与法治 D.民主共和制 王权高于议会【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确立民主共和制政体,实行三权分立。B项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原则分别是题干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18.(2018八下·绍兴期中)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均出自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红楼梦》【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唐僧取经”“孙悟空”等信息可知,这部小说是明朝中期的《西游记》。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C项《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西游记》的识记能力。19.(2018八下·绍兴期中)《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他们都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B项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共同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20.(2018八下·绍兴期中)下列史实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的是( )①废分封,立郡县 ②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①废分封,立郡县不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②设特务机构——锦衣卫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明朝设特务机构锦衣卫,加强皇权,明太祖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握禁卫、监视、侦查等,符合题意;③郑和下西洋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符合题意;④戚继光抗倭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明朝戚继光抗倭是抗击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统一,符合题意;B项②③④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的相关史实。二、非选择题21.(2018八下·绍兴期中)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上图所列的4个史实都能说明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请按序号在下面填写完整恰当的史实。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是清前期社会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请你按史论结合的方法,概括清前期社会发展还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并以史实加以说明。(提示:至少列出三条特征)【答案】(1)雅克萨;尼布楚条约;郑成功;台湾府;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大小和卓;伊犁将军(2)①专制皇权空前加强。史实: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后来成为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直接听命于皇帝。②农耕文明繁盛,商品经济活跃。史实: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形成了资本雄厚的商帮等。③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或:实行文化专制)。史实:八股取士、文字狱。④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史实:黄宗羲对皇权思想的批判。⑤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史实: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口通商。⑥盛世危机严重。史实:国内各种社会危机突显,如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等;从国际角度看,已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措施。由图中①所处位置黑龙江流域以及时间1689年,可知,①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685年、1686年,清军两次在雅克萨重创俄军,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因此①雅克萨、②尼布楚条约; 由图中②所处位置台湾以及时间1662年,可知②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因此③郑成功、④台湾府; 由图中③年处位置西藏以及时间1727年,可知,③发生的大事是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因此⑤驻藏大臣; 由图中④所处位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雍正帝,可知,④发生的大事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史称改土归流,因此⑥改土归流;由图中⑤所处位置新疆、伊犁。可知⑤发生的大事是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重新统一新疆.1762年,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作为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因此⑦大小和卓、⑧伊犁将军。(2)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社会特征及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认识理解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相关情况及其特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明朝和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强化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从而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明清时期,中国不断遭到外来侵略,由于对外紧闭国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到英国19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所以明清时期最典型的社会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故答案为:(1)雅克萨;尼布楚条约;郑成功;台湾府;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大小和卓;伊犁将军;(2)①专制皇权空前加强。史实: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后来成为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直接听命于皇帝。②农耕文明繁盛,商品经济活跃。史实: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形成了资本雄厚的商帮等。③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或:实行文化专制)。史实:八股取士、文字狱。④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史实:黄宗羲对皇权思想的批判。⑤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史实: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口通商。⑥盛世危机严重。史实:国内各种社会危机突显,如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等;从国际角度看,已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历史及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22.(2018八下·绍兴期中)文明因差异而多姿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年代尺注:A,B是欧洲科学和思想文化领域经历的深刻变革。材料二:英国《权利法案》内容 法国《人权宣言》内容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请将年代尺上A,B,C,D处补充完整。美国通过什么文献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归纳欧美与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特点。(3)概述这两部文献内容共同体现了什么思想?并回答其共同意义。【答案】(1)A:科学革命;B:启蒙运动;C:丞相;D:军机处。1787年宪法。(2)欧美特点: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中国特点: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3)共同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思想。意义:促进了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统治。【知识点】启蒙运动;科学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演进。发生于16——1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加强君权权力,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以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本题考查欧美与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特点。《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1787年宪法》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充分反映出欧美政治文明演进的特点是从专制逐步走向民主(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中国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由此分析得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与完善。(3)本题考查《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共同体现的思想及共同意义。《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共同体现的思想是民主、平等。《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文献,都是资产阶级颁布的文件,其共同意义是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1)A:科学革命;B:启蒙运动;C:丞相;D:军机处。1787年宪法。(2)欧美特点: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中国特点: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3)共同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思想。意义:促进了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统治。【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相关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能力。23.(2018八下·绍兴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1)这两次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它们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新政治制度”在英、法两国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答案】(1)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挑起内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2)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法国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根据所学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任务是推翻本国的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2)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在法国表现为资产阶级共和国。英国的《权利法案》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国的《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打破了君权神授的神话,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等进步思想,是法国大革命彻底性和典型性的重要标志。(3)本题考查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世界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所以说“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故答案为:(1)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挑起内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2)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24.(2018八下·绍兴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中国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欧洲的造船技术提高很快;当时已日益流行地圆学说;一批新兴的资产者,为了得到大量的黄金和香料,率领船队开始了征服海洋的壮举。材料二: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壮举,并结合材料一概述那次壮举的实现条件。(2)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二描述的现象与材料一中的壮举有关。(3)该壮举对世界文明有何重大意义?【答案】(1)新航路开辟。条件:中国的指南针等四大发明的传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说”盛行;个人的冒险探索精神。(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船队从欧洲西海岸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美洲,促进了欧洲和美洲的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3)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及其条件。十五世纪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开始从内部侵蚀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瓦解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商品交换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大量货币,这时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白银同是欧洲各国和欧洲各国间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西欧社会各阶层,尤其商人和资产阶级,非常热衷于追求金银、财富,然而欧洲大陆所产金银有限,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了东方。所以,材料一所述的壮举是新航路开辟。根据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中国的指南针等四大发明的传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说”盛行;个人的冒险探索精神。(2)本题考查对哥伦布航海的了解。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是指原产于美洲的辣椒。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船队从欧洲西海岸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美洲,促进了欧洲和美洲的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3)本题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意义的理解。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条件:中国的指南针等四大发明的传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说”盛行;个人的冒险探索精神。(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船队从欧洲西海岸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美洲,促进了欧洲和美洲的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3)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25.(2018八下·绍兴期中)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回答问题。(1)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拟一个合适的主题。(2)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A.六次东渡 B.七次下西洋C.明代抗击倭寇 D.收复台湾(3)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的外来侵略的历史?(4)结合第一组图片,说说你打算如何做一名杰出的国际交往使者。【答案】(1)第一组:友好交往。第二组:抗击侵略。(2)A:鉴真;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3)日本、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日本、荷兰、俄国。(4)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第一组鉴真东渡日本和郑和下西洋反映的是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其主题是友好交往。第二组图片,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都是反抗外来侵略,所以其主题是抗击侵略。(2)本题考查鉴真、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识记能力。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世纪。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江沿海抗倭。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手里收复台湾。1661年,他率领船队抵达台湾西海岸。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3)本题考查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功成收复台湾以及雅克萨之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组图片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日本、亚非许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过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江沿海抗倭。在人们群众的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手里收复台湾。1661年,他率领船队抵达台湾西海岸。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侵略军。被迫投降,签订了《尼布楚条约》。(4)本题考查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故答案为:(1)第一组:友好交往。第二组:抗击侵略。(2)A:鉴真;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3)日本、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日本、荷兰、俄国。(4)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组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和反映外来侵略的相关史实。1 / 1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1.(2018八下·绍兴期中)如果你穿越时空回到清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②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2018八下·绍兴期中)请给下列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雅克萨之战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册封达赖和班禅并设立驻藏大臣A.国家建立与统一的完成 B.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开放C.重心的南移和社会的变革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2017八下·杭州月考)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4.(2018八下·绍兴期中)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外关系”的有(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雅克萨之战 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2017八下·杭州月考)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C.《西游记》 D.《红楼梦》6.(2018八下·绍兴期中)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丞相制度的改革 D.地方权力的增大7.(2018八下·绍兴期中)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保守主义 C.封建主义 D.专制主义8.(2018八下·绍兴期中)从16世纪开始,欧美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其中彻底地摧毁了本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农奴制改革9.(2016八下·杭州期中)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张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张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有( )①都是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③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0.(2017八下·杭州月考)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力学三定律 B.达尔文——进化论C.伏尔泰——启蒙思想 D.爱因斯坦——杠杆定律11.(2018八下·绍兴期中)对下列四个事件间关系的示意图中,最合理的一组应是( )①中世纪后期欧洲工商业发展 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科学革命A. B.C. D.12.(2018八下·绍兴期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实际上讲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确立“议会的国王”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 D.《民法典》13.(2018八下·绍兴期中)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18八下·绍兴期中)如图,下列属于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的是( )A. B.C. D.15.“1688年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英格兰上演了一出光怪陆离的戏剧,剧中的男主角是新国王,贵族们担任伴唱.”“戏剧”结束后颁布了(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6.(2017八下·杭州月考)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是指(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西进运动 D.宪章运动17.(2018八下·绍兴期中)“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A.一党专政 独立与人权 B.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原则C.多党执政 人权与法治 D.民主共和制 王权高于议会18.(2018八下·绍兴期中)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均出自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红楼梦》19.(2018八下·绍兴期中)《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C.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0.(2018八下·绍兴期中)下列史实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的是( )①废分封,立郡县 ②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21.(2018八下·绍兴期中)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上图所列的4个史实都能说明清朝前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请按序号在下面填写完整恰当的史实。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是清前期社会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请你按史论结合的方法,概括清前期社会发展还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并以史实加以说明。(提示:至少列出三条特征)22.(2018八下·绍兴期中)文明因差异而多姿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年代尺注:A,B是欧洲科学和思想文化领域经历的深刻变革。材料二:英国《权利法案》内容 法国《人权宣言》内容①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请将年代尺上A,B,C,D处补充完整。美国通过什么文献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归纳欧美与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特点。(3)概述这两部文献内容共同体现了什么思想?并回答其共同意义。23.(2018八下·绍兴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1)这两次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它们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新政治制度”在英、法两国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24.(2018八下·绍兴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中国的指南针已经传入欧洲;欧洲的造船技术提高很快;当时已日益流行地圆学说;一批新兴的资产者,为了得到大量的黄金和香料,率领船队开始了征服海洋的壮举。材料二: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壮举,并结合材料一概述那次壮举的实现条件。(2)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二描述的现象与材料一中的壮举有关。(3)该壮举对世界文明有何重大意义?25.(2018八下·绍兴期中)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包括中国与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有关隋朝至清朝时期的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回答问题。(1)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拟一个合适的主题。(2)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A.六次东渡 B.七次下西洋C.明代抗击倭寇 D.收复台湾(3)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的外来侵略的历史?(4)结合第一组图片,说说你打算如何做一名杰出的国际交往使者。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元末明初,日本“倭寇”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被平息;清朝雍正帝在位时,设立了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1689年,清康熙帝在位时,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C项②③在清朝可能看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理解。2.【答案】D【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放。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时,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之地区,都是中国领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乾隆帝还妥善安置了千里迢迢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接见五世班禅,授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符合题干材料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学生综合把握问题的能力。3.【答案】B【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幅图片都是《天工开物》的插图。A项《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撰写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时间不对,故不正确;B项《天工开物》是我国明末科学家宋应星撰写。书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故B项正确。C项《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世界医药学的的重要贡献,与工农业无关,故C项不正确;D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时间与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故D项不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明清科技成就的内容,应该把握《天工开物》的内容。本题难度适中。4.【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击倭寇,取得胜利;乾隆帝在位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这是我国内部的问题,不属于反抗侵略;雅克萨之战反抗的是俄国的侵略;郑成功同荷兰殖民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收复了台湾。B项①③④属于“中外关系”,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知识。5.【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A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不符合题意。B项《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不符合题意。C项《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符合题意。D项《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西游记》的识记能力。6.【答案】B【知识点】皇权膨胀【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尤其是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全国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清朝设军机处,更是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强化。B项君主专制的强化变化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实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君权强化的认识。7.【答案】A【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据“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可知,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A项人文主义是《西斯廷圣母》反映出的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人文主义。8.【答案】C【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在资产阶级大革命运动期间,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它既彻底摧毁了本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也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故选C。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不选。【点评】知道法国大革命的意义。9.【答案】B【知识点】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盛顿和拿破仑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和拿破仑都是十八、十九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①错;华盛顿是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危难深刻成为领导人的,拿破仑是在反抗外国干涉过程中成为领导人的,②③对;华盛顿主导形成了1787年美国宪法,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而拿破仑则曾复辟帝制,④错。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华盛顿和拿破仑事迹的了解。10.【答案】D【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解析】【分析】A项牛顿——力学三定律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B项达尔文——进化论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 一书,用事实证明物种的可变性,并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从而确立了生物进化论。C项伏尔泰——启蒙思想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开拓者。D项爱因斯坦——杠杆定律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阿基米德提出了杠杆定律。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牛顿、达尔文、伏尔泰、爱因斯坦的识记能力。11.【答案】C【知识点】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解析】【分析】中世纪后期欧洲工商业发展是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工商业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和科学革命之间的联系。12.【答案】A【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结合所学知识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这样,英国虽然保留了王位,但王权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政权实际由议会执掌。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A项《权利法案》确立“议会的国王”的政治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3.【答案】D【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拿破仑称帝建立帝国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倒退,不符合题意;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是维护和扩大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符合题意。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侵犯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不符合题意;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来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符合题意。D项②④可作为肯定拿破仑的史实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拿破仑的事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14.【答案】A【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著作内容主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的重要文献。A项《本草纲目》属于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本草纲目》的识记能力。15.【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进行了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16.【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材料中提到的“头等大事”指新航路的开辟,宋朝发明的指南针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伴随着殖民掠 夺和侵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体现了材料中的“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故答案选B。其余选项的事件与材料不符,故不选。【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意义。17.【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确立民主共和制政体,实行三权分立。B项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原则分别是题干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18.【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唐僧取经”“孙悟空”等信息可知,这部小说是明朝中期的《西游记》。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C项《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西游记》的识记能力。19.【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776年美国大陆会议发布的《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他们都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B项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共同作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法美资产阶级颁布的法令和文献的共同点。20.【答案】B【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①废分封,立郡县不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②设特务机构——锦衣卫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明朝设特务机构锦衣卫,加强皇权,明太祖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握禁卫、监视、侦查等,符合题意;③郑和下西洋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符合题意;④戚继光抗倭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明朝戚继光抗倭是抗击了外来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统一,符合题意;B项②③④可能出现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的相关史实。21.【答案】(1)雅克萨;尼布楚条约;郑成功;台湾府;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大小和卓;伊犁将军(2)①专制皇权空前加强。史实: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后来成为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直接听命于皇帝。②农耕文明繁盛,商品经济活跃。史实: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形成了资本雄厚的商帮等。③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或:实行文化专制)。史实:八股取士、文字狱。④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史实:黄宗羲对皇权思想的批判。⑤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史实: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口通商。⑥盛世危机严重。史实:国内各种社会危机突显,如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等;从国际角度看,已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清朝巩固统一措施。由图中①所处位置黑龙江流域以及时间1689年,可知,①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685年、1686年,清军两次在雅克萨重创俄军,1689年,中俄两国在尼楚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因此①雅克萨、②尼布楚条约; 由图中②所处位置台湾以及时间1662年,可知②发生的重大事件是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因此③郑成功、④台湾府; 由图中③年处位置西藏以及时间1727年,可知,③发生的大事是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因此⑤驻藏大臣; 由图中④所处位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雍正帝,可知,④发生的大事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史称改土归流,因此⑥改土归流;由图中⑤所处位置新疆、伊犁。可知⑤发生的大事是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重新统一新疆.1762年,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作为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因此⑦大小和卓、⑧伊犁将军。(2)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社会特征及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认识理解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相关情况及其特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明朝和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强化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从而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明清时期,中国不断遭到外来侵略,由于对外紧闭国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到英国19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所以明清时期最典型的社会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故答案为:(1)雅克萨;尼布楚条约;郑成功;台湾府;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驻藏大臣;大小和卓;伊犁将军;(2)①专制皇权空前加强。史实: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后来成为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直接听命于皇帝。②农耕文明繁盛,商品经济活跃。史实: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形成了资本雄厚的商帮等。③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或:实行文化专制)。史实:八股取士、文字狱。④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史实:黄宗羲对皇权思想的批判。⑤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史实: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口通商。⑥盛世危机严重。史实:国内各种社会危机突显,如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增长迅速等;从国际角度看,已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历史及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22.【答案】(1)A:科学革命;B:启蒙运动;C:丞相;D:军机处。1787年宪法。(2)欧美特点: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中国特点: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3)共同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思想。意义:促进了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统治。【知识点】启蒙运动;科学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演进。发生于16——1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加强君权权力,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以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本题考查欧美与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特点。《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1787年宪法》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充分反映出欧美政治文明演进的特点是从专制逐步走向民主(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中国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由此分析得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演变,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与完善。(3)本题考查《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共同体现的思想及共同意义。《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共同体现的思想是民主、平等。《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文献,都是资产阶级颁布的文件,其共同意义是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1)A:科学革命;B:启蒙运动;C:丞相;D:军机处。1787年宪法。(2)欧美特点:民主政治建立和发展;中国特点: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3)共同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思想。意义:促进了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资产阶级统治。【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相关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能力。23.【答案】(1)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挑起内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2)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法国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根据所学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任务是推翻本国的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2)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在法国表现为资产阶级共和国。英国的《权利法案》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法国的《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打破了君权神授的神话,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等进步思想,是法国大革命彻底性和典型性的重要标志。(3)本题考查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世界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所以说“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这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故答案为:(1)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召开议会,挑起内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2)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24.【答案】(1)新航路开辟。条件:中国的指南针等四大发明的传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说”盛行;个人的冒险探索精神。(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船队从欧洲西海岸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美洲,促进了欧洲和美洲的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3)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及其条件。十五世纪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急速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开始从内部侵蚀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瓦解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当时,商品交换十分广泛,这就需要大量货币,这时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白银同是欧洲各国和欧洲各国间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西欧社会各阶层,尤其商人和资产阶级,非常热衷于追求金银、财富,然而欧洲大陆所产金银有限,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到了东方。所以,材料一所述的壮举是新航路开辟。根据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中国的指南针等四大发明的传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说”盛行;个人的冒险探索精神。(2)本题考查对哥伦布航海的了解。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是指原产于美洲的辣椒。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船队从欧洲西海岸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美洲,促进了欧洲和美洲的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3)本题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意义的理解。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条件:中国的指南针等四大发明的传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说”盛行;个人的冒险探索精神。(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船队从欧洲西海岸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美洲,促进了欧洲和美洲的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3)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25.【答案】(1)第一组:友好交往。第二组:抗击侵略。(2)A:鉴真;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3)日本、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日本、荷兰、俄国。(4)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第一组鉴真东渡日本和郑和下西洋反映的是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其主题是友好交往。第二组图片,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都是反抗外来侵略,所以其主题是抗击侵略。(2)本题考查鉴真、郑和、戚继光、郑成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识记能力。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世纪。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江沿海抗倭。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手里收复台湾。1661年,他率领船队抵达台湾西海岸。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3)本题考查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功成收复台湾以及雅克萨之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一组图片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日本、亚非许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过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江沿海抗倭。在人们群众的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手里收复台湾。1661年,他率领船队抵达台湾西海岸。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侵略军。被迫投降,签订了《尼布楚条约》。(4)本题考查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故答案为:(1)第一组:友好交往。第二组:抗击侵略。(2)A:鉴真;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3)日本、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日本、荷兰、俄国。(4)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取长补短。【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组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和反映外来侵略的相关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