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资源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七上·诸暨期中)地图上常用图例 “ ”所表示的是(  )
A.长城 B.铁路 C.国界 D.公路
2.(2018七上·柯桥月考)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图,其中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
A.1/10000
B.1:1000000
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
D.
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下列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位于亚洲的有 (  )
①印度 ②巴西 ③孟加拉国 ④俄罗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经线和经度(一))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5.(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下列河流中,属于季节性河流的是 (  )
A.亚马孙河 B.塔里木河
C.密西西比河 D.长江
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美国大平原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
①农业一体化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世界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分布(一))下图四种动物中,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
A. B.
C. D.
8.(2017七上·台州期中)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走向为(  )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9.(乡村与城市(一))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指城市
B.单指乡村
C.是指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居民聚落
D.包括城市和乡村
10.(2017七上·平阳月考)下列四幅图是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图,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A. B.
C. D.
11.(专题十二 以色列节水王国)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里,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
A.地处热带,是干旱地带 B.气候湿热,帐篷利于防震
C.雨水多,河流多 D.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12.(经线和经度(一))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是(  )
A.80°N B.30°N C.60°S D.赤道
13.(中东石油宝库(一))读图,图示半岛降水稀少,非常干燥,从地图上可直接找到的证据是(  )
①半岛三面环海 ②沙漠广布 ③无河流分布 ④森林茂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房子是可以建成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15.(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一))如图是北半球大陆西岸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下图与西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描述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一))北美洲与亚洲气候的相似之处是(  )
A.深受海洋影响 B.西岸都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C.大陆性都较强 D.都有典型的季风气候
18.(经纬网(一))读图经纬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经纬度为(170°E,60°S)
B.图中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
C.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丙
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19.(2017七上·柯桥期末)为保障杭州峰会的顺利召开,响应“人人护航G20”的号召,峰会期间我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20.(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观察下图,回答小题。
(1)若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米(  )
A.60 B.600 C.6000 D.60000
(2)乙地在丙地的________方向(  )
A.西北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
21.(2017七上·吴兴期末)古旧的咖啡馆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哲学家和作家,他们或在激烈地辩论,或在深刻地思考……漫步在塞纳河边,你总会感受到这座城市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之美和文化气息。据此判断这座城市是(  )
A.华盛顿 B.班加罗尔 C.巴黎 D.巴西利亚
22.(2017七上·吴兴期末)下图中序号所示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搭配正确的是(  )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用机器种庄稼
C.③——驯养羊驼和骆马 D.④——耕海牧渔
2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读巴西示意图,关于巴西的世界之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B.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C.巴西热带雨林——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D.亚马孙河——世界最长河流
24.(2017七上·吴兴期末)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北非、中亚地区人们大都信仰伊斯兰教
B.波斯湾地区大型油轮来往频繁
C.湄公河平原人们喜食各种米制品
D.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
二、非选择题题
25.(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B点的海拔为   米。
(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   ,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   高   低。
(3)如果①②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有河流流过,则小河有可能位于哪处?请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2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经纬度坐标(先写经度,后写纬度)
A:   ;B:   
(2)D(西经160°,北纬40°),请在图中标出D的位置。D位于A的   方向。
(3)A地位于   (东西半球)、位于   (低、中、高纬度)、位于   (五带);C地位于   (东西半球)、位于   (低、中、高纬度)、位于   (五带)。
(4)有一个奇怪的地方E,它的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这个奇怪的地方的经纬度坐标是E:   (先写经度,后写纬度)
27.(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读“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在   及其沿岸地区。
(2)该地区的石油输往日本,其航线A经过的主要海峡有   、   。
(3)有一艘装有5万吨原油的油轮驶往欧洲西部。请你为其设计出一条最近便的运输航线。
28.(2017七上·台州期中)新年外交开局、“创新”伙伴……一系列关键词,聚合成为习近平2017年首次出访的纷呈亮点。习近平2017首访选择瑞士。你了解瑞士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瑞士是一个典型山地之国,它与意大利以山脉a   为界。
(2)瑞士为发展旅游,修建了穿越多座隧道、桥梁的“冰川快车”。“冰川快车”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来自(  )
A.气候 B.地形 C.资金 D.科技
(3)从上图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濒临   ,A城为   。
(4)瑞士、意大利都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   业,分别成为著名的“山地之国”、“水上都市”。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29.(2017七上·台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写出图5甲、乙两个平原的名称,并把图1,2,3,4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平原 名称 气候类型(填写图号) 生产特点(填写图号)
甲            
乙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图表,分析平原“乙”生产特点的成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图例和注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图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上常用图例 “ ”所表示的是铁路。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图例的识记。
2.【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数字式比例尺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都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C、1:100000000,D、1:10000000,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C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围最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属于理解层面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3.【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别(面积、人口、经济水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相关知识。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孟加拉国;其中,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亚洲人口大国的概况。
4.【答案】B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都相交与极点,故A错误;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故B正确.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故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不能回到出发的地点,故C错误.
在地球上,任何两条正相对的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5.【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河流的相关知识。季节性河流多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以及封闭的山间高原、盆地,一般情况下内流河大都为季节性河流。亚洲的中部、阿拉伯半岛、北非、澳大利亚中部多季节性河流,中国的塔里木河是一个典型。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均非季节性河流。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评】理解季节性河流的分布和典型河流。
6.【答案】B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大平原机械化生产的特点,据七上教材《用机械种庄稼》一课可知美国中部大平原的生产特点是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时从播种到收割都是用机械完成,所以其农业生产是一体化的。这使得其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很高。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农业产量很高,所以人均产量低是错误的。选B。
【点评】本题要掌握美国大平原机械化生产的特点
7.【答案】B
【知识点】世界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分布
【解析】【分析】大象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熊猫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斑马和袋鼠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
故选:B.
【点评】读图可得,A是大象,B是熊猫,C是斑马,D是袋鼠.
8.【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洲河流流向的相关知识。亚洲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水自高处往地处流,所以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亚洲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故选C。
【点评】理解亚洲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9.【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故选:D.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10.【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读图可知,A图中的比例尺最大,说明表示实际距离最小,说明等高线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综合考虑比例尺大小、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大小的关系,难度较大。
11.【答案】A
【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由于西亚和北非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白色可以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长袍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住在帐篷里,是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12.【答案】D
【知识点】纬线和纬度
【解析】【分析】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D.
【点评】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
13.【答案】B
【知识点】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图中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阿拉伯半岛上基本没有河流.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东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故选:B.
【点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也可以说中东的战争是为信仰而战、为水而战、为油而战、为土地而战.
14.【答案】C
【知识点】纬线和纬度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地球仪相关知识。从题意可知要想使房子所有的方位都在北方,则是在南极点上。如果是北极点上,所有的房子都对着南方。B和D的四面的窗户东南西北向都有。所以答案选A。
【点评】掌握地球的上的方向判定。
15.【答案】B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该地处于北半球大陆西岸,从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看,12、1、2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大,6、7、8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少,说明该地冬季降水丰富,夏季较少,为地中海气候.
故选:B.
【点评】认真读图,从图中获取答题信息.
16.【答案】B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题干说的是“西欧”,应该是指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是全年降水均匀的,而③④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不符合题意。①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该是地中海气候,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17.【答案】C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为广泛.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由于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而热带范围相对狭窄.
故选:C.
【点评】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18.【答案】B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S”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纬度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结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确定东西,可知,180°的左侧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右侧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甲地经纬度为(170°W,60°S),故A不正确;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据此读图可知,图中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地,故B正确;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因此纬度越低,地球自转一周时,经过距离越长,所以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甲,故C不正确;
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丙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9.【答案】D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社区的主要功能有:管理功能、服务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管理功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社区的职能,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1)B
(2)D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图上的比例尺为1:20000,图上距离为3厘米,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知实地距离为:3÷1/20000=60000(厘米)=600(米),因此答案为B。
(2)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乙丙两地的连线正好与指向标平行,所以乙地在丙地正北方。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语言,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1.【答案】C
【知识点】法国巴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这座城市是法国的巴黎。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巴黎的特色,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D
【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非洲草原——传统牧场;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美国华盛顿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是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们用机器种庄稼;②是非洲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③是澳大利亚,有现代化的牧场,养羊业发达,羊驼和骆马主要生活在南美洲;④是日本,人们耕海牧渔。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各地区的生产生活特色,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D
【知识点】巴西巴西利亚
【解析】【分析】 A巴西高原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故A不符合题意;B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东麓,东到大西洋,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内.故B不符合题意;C亚马孙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故C不符合题意;D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系跨越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居世界第2位.故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地理知识的识记,属于反向选择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要求。
24.【答案】A
【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大量石油出口,因此大型油轮来往频繁;湄公河平原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的生长,所以人们喜食各种米制品;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因为草原上野生动物多,他们认为红色可以驱赶野生动物。以上都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北非、中亚地区人们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和自然环境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25.【答案】(1)山峰;400
(2)自北向南;北;南
(3)①处。因为①处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第(1)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A山顶,B点的海拔为400米;第(2)题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北高南低;第(3)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属于稍难题。
26.【答案】(1)170°E,40°N或东经170°,北纬40°;180°,30°N或经度180°,北纬30°
(2) 正东
(3)西;中;北温带;西;低;热带
(4)160°E,0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第(1)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0°经线向西为西经,向东为东经,0°纬线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因而A的经纬度为( 170°E,40°N ),B的经纬度为( 180°,30°N )第(2)题先标出D地,D地和A地在同一纬度,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而D地位于A地的正东方向。第(3)题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因而A地C地都位于西半球。0°-30°纬度为低纬度,30°-60° 纬度为中纬度,60° -90° 纬度为高纬度,因而C位于低纬度,A位于中纬度。热带是23°26′S—23°26′N之间,寒带是66°34′—90°S/N,温带是23°26′—66°34′S/N之间,因此A地位于北温带,C地位于热带。
【点评】本题考查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难度。
27.【答案】(1)波斯湾
(2)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
【知识点】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第(1)题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第(2)题 中东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该地区还有两个海峡、一个运河: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的霍尔木兹海峡、沟通红海与阿拉伯海的曼德海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第(3)题苏伊士运河最大可通行25万吨的船只,一艘装有5万吨原油的邮轮从波斯湾出发驶往欧洲西部,其最近便的运输航线为: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稍有难度。
28.【答案】(1)阿尔卑斯山脉
(2)B
(3)地中海;威尼斯
(4)旅游;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识点】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地形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瑞士是一个典型山地之国,它与意大利以阿尔卑斯山为界。
(2)本题考查的是瑞士旅游业的有关知识。冰川快车”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由于阿尔卑斯山海拔过高、地势落差大的地形原因,因此在修建中障碍重重;B不符合要求,CD选项非自然障碍。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威尼斯的有关知识。根据地图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濒临,其中A城是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
(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瑞士、意大利都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旅游业,这启示我们发展经济应该结合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做到与自然相协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地形、瑞士旅游业、威尼斯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29.【答案】(1)湄公河平原;2;3;美国中部大平原;1;4
(2)地形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辽阔;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以旱地为主;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贯穿平原,灌溉便利;科技发达。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家住平原的有关知识。甲平原是位于东南亚的湄公河平原,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因此气候与图2相符,精耕细作是其主要耕作特点,其主要作物是水稻,因此图3是该生产特点。乙平原美国中部大平原,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气候与图1相符,机械化生产是其主要耕作特点,其主要作物是小麦,因此图4是该生产特点。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有关知识。美国中央大平原机械化的耕作方式与其地广人稀的特点有关,地势平坦,地形平原,美国科技发达,因此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同时由于该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以旱地为主,因此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由于美国中部平原被密西西比河贯穿,因此密西西比河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适合发展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家住平原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七上·诸暨期中)地图上常用图例 “ ”所表示的是(  )
A.长城 B.铁路 C.国界 D.公路
【答案】B
【知识点】图例和注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图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图上常用图例 “ ”所表示的是铁路。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图例的识记。
2.(2018七上·柯桥月考)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图,其中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大的是(  )
A.1/10000
B.1:1000000
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
D.
【答案】C
【知识点】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数字式比例尺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都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C、1:100000000,D、1:10000000,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C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围最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属于理解层面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下列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位于亚洲的有 (  )
①印度 ②巴西 ③孟加拉国 ④俄罗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主要国家的区别(面积、人口、经济水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相关知识。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孟加拉国;其中,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6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亚洲人口大国的概况。
4.(经线和经度(一))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B.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C.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
D.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答案】B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都相交与极点,故A错误;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故B正确.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故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不能回到出发的地点,故C错误.
在地球上,任何两条正相对的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5.(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下列河流中,属于季节性河流的是 (  )
A.亚马孙河 B.塔里木河
C.密西西比河 D.长江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河流的相关知识。季节性河流多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以及封闭的山间高原、盆地,一般情况下内流河大都为季节性河流。亚洲的中部、阿拉伯半岛、北非、澳大利亚中部多季节性河流,中国的塔里木河是一个典型。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均非季节性河流。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评】理解季节性河流的分布和典型河流。
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美国大平原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
①农业一体化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大平原机械化生产的特点,据七上教材《用机械种庄稼》一课可知美国中部大平原的生产特点是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时从播种到收割都是用机械完成,所以其农业生产是一体化的。这使得其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很高。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农业产量很高,所以人均产量低是错误的。选B。
【点评】本题要掌握美国大平原机械化生产的特点
7.(世界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分布(一))下图四种动物中,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世界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分布
【解析】【分析】大象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熊猫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斑马和袋鼠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
故选:B.
【点评】读图可得,A是大象,B是熊猫,C是斑马,D是袋鼠.
8.(2017七上·台州期中)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走向为(  )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洲河流流向的相关知识。亚洲地形中间高四周低,水自高处往地处流,所以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亚洲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故选C。
【点评】理解亚洲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9.(乡村与城市(一))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指城市
B.单指乡村
C.是指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居民聚落
D.包括城市和乡村
【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故选:D.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10.(2017七上·平阳月考)下列四幅图是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图,表示坡度最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比例尺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读图可知,A图中的比例尺最大,说明表示实际距离最小,说明等高线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综合考虑比例尺大小、等高线疏密与坡度大小的关系,难度较大。
11.(专题十二 以色列节水王国)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里,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
A.地处热带,是干旱地带 B.气候湿热,帐篷利于防震
C.雨水多,河流多 D.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答案】A
【知识点】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由于西亚和北非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人多喜欢穿白色的长袍,白色可以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长袍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住在帐篷里,是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12.(经线和经度(一))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是(  )
A.80°N B.30°N C.60°S D.赤道
【答案】D
【知识点】纬线和纬度
【解析】【分析】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D.
【点评】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
13.(中东石油宝库(一))读图,图示半岛降水稀少,非常干燥,从地图上可直接找到的证据是(  )
①半岛三面环海 ②沙漠广布 ③无河流分布 ④森林茂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图中中东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阿拉伯半岛上基本没有河流.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东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故选:B.
【点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也可以说中东的战争是为信仰而战、为水而战、为油而战、为土地而战.
14.(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理论上来说这样的房子是可以建成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C.南极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答案】C
【知识点】纬线和纬度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地球仪相关知识。从题意可知要想使房子所有的方位都在北方,则是在南极点上。如果是北极点上,所有的房子都对着南方。B和D的四面的窗户东南西北向都有。所以答案选A。
【点评】掌握地球的上的方向判定。
15.(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一))如图是北半球大陆西岸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该地处于北半球大陆西岸,从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看,12、1、2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大,6、7、8月降水量增加幅度较少,说明该地冬季降水丰富,夏季较少,为地中海气候.
故选:B.
【点评】认真读图,从图中获取答题信息.
1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下图与西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描述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题干说的是“西欧”,应该是指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是全年降水均匀的,而③④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不符合题意。①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该是地中海气候,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17.(世界的气候的分布(一))北美洲与亚洲气候的相似之处是(  )
A.深受海洋影响 B.西岸都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C.大陆性都较强 D.都有典型的季风气候
【答案】C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世界气候类型和特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为广泛.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由于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而热带范围相对狭窄.
故选:C.
【点评】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18.(经纬网(一))读图经纬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经纬度为(170°E,60°S)
B.图中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
C.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丙
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答案】B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S”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纬度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结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确定东西,可知,180°的左侧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右侧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甲地经纬度为(170°W,60°S),故A不正确;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据此读图可知,图中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地,故B正确;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因此纬度越低,地球自转一周时,经过距离越长,所以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甲,故C不正确;
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丙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9.(2017七上·柯桥期末)为保障杭州峰会的顺利召开,响应“人人护航G20”的号召,峰会期间我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答案】D
【知识点】社区功能
【解析】【分析】社区的主要功能有:管理功能、服务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管理功能。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社区的职能,理解解答即可。
20.(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观察下图,回答小题。
(1)若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米(  )
A.60 B.600 C.6000 D.60000
(2)乙地在丙地的________方向(  )
A.西北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
【答案】(1)B
(2)D
【知识点】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图上的比例尺为1:20000,图上距离为3厘米,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知实地距离为:3÷1/20000=60000(厘米)=600(米),因此答案为B。
(2)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正北。乙丙两地的连线正好与指向标平行,所以乙地在丙地正北方。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语言,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1.(2017七上·吴兴期末)古旧的咖啡馆里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哲学家和作家,他们或在激烈地辩论,或在深刻地思考……漫步在塞纳河边,你总会感受到这座城市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之美和文化气息。据此判断这座城市是(  )
A.华盛顿 B.班加罗尔 C.巴黎 D.巴西利亚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巴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这座城市是法国的巴黎。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巴黎的特色,理解解答即可。
22.(2017七上·吴兴期末)下图中序号所示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搭配正确的是(  )
A.①——逐水草而居 B.②——用机器种庄稼
C.③——驯养羊驼和骆马 D.④——耕海牧渔
【答案】D
【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非洲草原——传统牧场;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美国华盛顿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是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们用机器种庄稼;②是非洲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③是澳大利亚,有现代化的牧场,养羊业发达,羊驼和骆马主要生活在南美洲;④是日本,人们耕海牧渔。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各地区的生产生活特色,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读巴西示意图,关于巴西的世界之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B.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C.巴西热带雨林——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D.亚马孙河——世界最长河流
【答案】D
【知识点】巴西巴西利亚
【解析】【分析】 A巴西高原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一大的高原.故A不符合题意;B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东麓,东到大西洋,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大部分在巴西境内.故B不符合题意;C亚马孙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故C不符合题意;D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亚马孙水系跨越高温多雨的赤道南北,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居世界第2位.故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地理知识的识记,属于反向选择题,要求学生看清题目要求。
24.(2017七上·吴兴期末)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北非、中亚地区人们大都信仰伊斯兰教
B.波斯湾地区大型油轮来往频繁
C.湄公河平原人们喜食各种米制品
D.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大量石油出口,因此大型油轮来往频繁;湄公河平原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的生长,所以人们喜食各种米制品;马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披风,因为草原上野生动物多,他们认为红色可以驱赶野生动物。以上都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北非、中亚地区人们大都信仰伊斯兰教和自然环境无关。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二、非选择题题
25.(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B点的海拔为   米。
(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   ,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   高   低。
(3)如果①②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有河流流过,则小河有可能位于哪处?请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答案】(1)山峰;400
(2)自北向南;北;南
(3)①处。因为①处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第(1)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A山顶,B点的海拔为400米;第(2)题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流,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北高南低;第(3)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属于稍难题。
26.(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经纬度坐标(先写经度,后写纬度)
A:   ;B:   
(2)D(西经160°,北纬40°),请在图中标出D的位置。D位于A的   方向。
(3)A地位于   (东西半球)、位于   (低、中、高纬度)、位于   (五带);C地位于   (东西半球)、位于   (低、中、高纬度)、位于   (五带)。
(4)有一个奇怪的地方E,它的东边是西半球、西边是东半球、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这个奇怪的地方的经纬度坐标是E:   (先写经度,后写纬度)
【答案】(1)170°E,40°N或东经170°,北纬40°;180°,30°N或经度180°,北纬30°
(2) 正东
(3)西;中;北温带;西;低;热带
(4)160°E,0
【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
【解析】【分析】第(1)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0°经线向西为西经,向东为东经,0°纬线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因而A的经纬度为( 170°E,40°N ),B的经纬度为( 180°,30°N )第(2)题先标出D地,D地和A地在同一纬度,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而D地位于A地的正东方向。第(3)题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因而A地C地都位于西半球。0°-30°纬度为低纬度,30°-60° 纬度为中纬度,60° -90° 纬度为高纬度,因而C位于低纬度,A位于中纬度。热带是23°26′S—23°26′N之间,寒带是66°34′—90°S/N,温带是23°26′—66°34′S/N之间,因此A地位于北温带,C地位于热带。
【点评】本题考查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难度。
27.(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读“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在   及其沿岸地区。
(2)该地区的石油输往日本,其航线A经过的主要海峡有   、   。
(3)有一艘装有5万吨原油的油轮驶往欧洲西部。请你为其设计出一条最近便的运输航线。
【答案】(1)波斯湾
(2)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
【知识点】中东石油宝库
【解析】【分析】第(1)题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第(2)题 中东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该地区还有两个海峡、一个运河: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的霍尔木兹海峡、沟通红海与阿拉伯海的曼德海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第(3)题苏伊士运河最大可通行25万吨的船只,一艘装有5万吨原油的邮轮从波斯湾出发驶往欧洲西部,其最近便的运输航线为: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稍有难度。
28.(2017七上·台州期中)新年外交开局、“创新”伙伴……一系列关键词,聚合成为习近平2017年首次出访的纷呈亮点。习近平2017首访选择瑞士。你了解瑞士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瑞士是一个典型山地之国,它与意大利以山脉a   为界。
(2)瑞士为发展旅游,修建了穿越多座隧道、桥梁的“冰川快车”。“冰川快车”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来自(  )
A.气候 B.地形 C.资金 D.科技
(3)从上图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濒临   ,A城为   。
(4)瑞士、意大利都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   业,分别成为著名的“山地之国”、“水上都市”。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答案】(1)阿尔卑斯山脉
(2)B
(3)地中海;威尼斯
(4)旅游;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相处
【知识点】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地形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瑞士是一个典型山地之国,它与意大利以阿尔卑斯山为界。
(2)本题考查的是瑞士旅游业的有关知识。冰川快车”修建中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由于阿尔卑斯山海拔过高、地势落差大的地形原因,因此在修建中障碍重重;B不符合要求,CD选项非自然障碍。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威尼斯的有关知识。根据地图可以看出意大利西南部濒临,其中A城是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
(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瑞士、意大利都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旅游业,这启示我们发展经济应该结合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做到与自然相协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欧洲地形、瑞士旅游业、威尼斯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29.(2017七上·台州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写出图5甲、乙两个平原的名称,并把图1,2,3,4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平原 名称 气候类型(填写图号) 生产特点(填写图号)
甲            
乙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图表,分析平原“乙”生产特点的成因。
【答案】(1)湄公河平原;2;3;美国中部大平原;1;4
(2)地形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辽阔;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以旱地为主;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贯穿平原,灌溉便利;科技发达。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家住平原的有关知识。甲平原是位于东南亚的湄公河平原,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因此气候与图2相符,精耕细作是其主要耕作特点,其主要作物是水稻,因此图3是该生产特点。乙平原美国中部大平原,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气候与图1相符,机械化生产是其主要耕作特点,其主要作物是小麦,因此图4是该生产特点。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有关知识。美国中央大平原机械化的耕作方式与其地广人稀的特点有关,地势平坦,地形平原,美国科技发达,因此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同时由于该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以旱地为主,因此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由于美国中部平原被密西西比河贯穿,因此密西西比河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适合发展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家住平原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