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水循环 教学设计 一、概述 学科:高中地理 年级:高一年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规律,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教材主要围绕“水的运动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来编排,第一部分“相互联系的水体”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水圈中的各种水体类型,并指出淡水的储量不足及其巨大作用,然后以“读图思考”的形式,说明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从而阐明了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系着的,是运动变化的。第二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及过程,发生的领域及其意义;二是以“活动”的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建构。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①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② 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难点:①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 ② 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五、教学方法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创设情景: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六、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 创设 引入新课: 1.“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 下不满……”《吕氏春秋·圜道》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古人认识到了自然的哪些现象,有没有不足之处。 思考 基础 铺垫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出示水圈的构成图和图3.1并提出问题 ①什么叫水圈? ②水有哪些存在形式? ③水体的类型? ④淡水资源哪个大洲最多? 2.陆地水体类型 显示图表简单讲解 读图 思考 表达 难点 突破 3.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难点) 第一步:展示图表:P58图3.2 读图,思考图中河流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雨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第二步:通过案例让学生探究河流各种补给水源的特点。 读图 思考 归纳 表达 重点 凸出 讲解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 ,B ,C ,D ,E ,F ,G ,H ,I 。 2.水循环类型:A―→C―→D―→E属于 循环,D、F、I属于陆地内循环,A、B属于 循环。 ①结合课本完成上面的空格。 ②根据你对水循环的理解,用三个椭圆表示三种水循环,绘制一个更 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 归纳 填图 绘图 表达 重点 凸出 讲解 活动探究: (1)地表径流;植物蒸腾;降水;下渗;地下径流等。 (2)从水循环的环节和过程分析:降水、蒸发、下渗、径流。流域内降水少,季节变化大,春季降水特别少;蒸发量相对较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流域内土质较疏松,下渗较大;下游河段形成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注入。 (3)上游地区人口、经济的发展,过度引用黄河水。最主要是农业上过度引水灌溉。 (4)统一分配,合理调度;水利工程;节水和提高利用率。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用你绘制的水循环示意图,举例说明 ◆ 水循环使地球上各水体不断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了全球水 的动态平衡。 ◆ 水循环是一个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 水循环深刻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思考 讨论 交流 表达 检测评价 板书设计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2.陆地水体类型 3.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类型与环节 1)海陆间循环 2)海上内循环 3)陆地内循环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2)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