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南浦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百题竞赛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温州市南浦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百题竞赛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百题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9九下·温州竞赛)中共十九大对我国历史发展新的方位做出了明确的论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此论断,同学们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张:“避入新时代款意味着结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小事:“进入新时代表明我国已经不再地社会主义社会。
C.小王:“进入新时代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D.小赵:“进入新时代说明我们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C符合题意,正确。
AB错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错误,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019九下·温州竞赛)目前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磨民的2.81倍、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能力跟不上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这些问题表明,当前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矛盾的是(  )
A.整体落后的社会生产 B.居高不下的人口数量
C.较低的社会供给能力 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2019九下·温州竞赛)下图中决策部门的做法有利于(  )
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
②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③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④公共政策更加科学民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漫画体现的是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根据所学,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没有体现民主选举。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2019九下·温州竞赛)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左右的年均增速。出现这种良好发展态势的主要政策因素是(  )
A.改革开放 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D.计划生育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2019九下·温州竞赛)有人说“打败小偷的不是警察,而是移动支付。“说在,越来越少的人带现金出门,一切都靠手机支付。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科技能够(  )
A.替代警察职业 B.改变生活方式
C.促进人际交往 D.阻碍社会发展
【答案】B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移动支付是科技创新的结果,从题干材料中 “说在,越来越少的人带现金出门,一切都靠手机支付。”说明科技能够改变生活方式,B符合题意,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科技影响生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6.(2019九下·温州竞赛)美国汉学家艾兰教投在《中国早期博学思想中的本喻》中说:“‘无为’正如水之所为。它缺乏意识不能有“行为”,但其自然而然地流淌而不混任何人为的努力……由于‘道’也是基于水的意向,故“无为”亦是“邀”的体现。”艾兰教搅所描述的思相来源于(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无为”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老子即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为楚国人,他认为事物都有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和“无为”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老子的思想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7.(2019九下·温州竞赛)丞相是中央集权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他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帝处期国家大事,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一官职正式出现于(  )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B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B项秦朝正式出现丞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8.(2019九下·温州竞赛)汉、唐两朝因其文治武功与较强的国际声望而被并称为汉唐盛世。下列关于汉唐两朝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边疆都用改土归流治理 B.官员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
C.国家都处于大一统状态 D.政区都按照行省制度划分
【答案】C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A项边疆都用改土归流治理描述错误,改土归流是主要是明朝针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B项官员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描述错误,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不符合题意;
C项国家都处于大一统状态描述正确,是汉唐两朝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D项政区都按照行省制度划分描述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创立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唐两朝的共同点及学生的比较能力。
9.(2019九下·温州竞赛)日本的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国元素,包括豆腐这一家常小菜。据日本《大唐和上东征传》一书记载,豆腐是由一名唐玄宗时期的盲人高僧东渡日本传法时带过去的,所以日本的豆腐匠人都将这位高僧奉为日本“豆腐师祖”。这位高僧是(  )
A.达摩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
【解析】【分析】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C项鉴真是题干描述的高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鉴真东渡日本的相关史实。
10.(2019九下·温州竞赛)雍正年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衙门,派官员“与达赖喇麻等和衷办事”,参与西藏管理,并具体实施清朝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直接传达皇帝旨意。这项加强西藏管理的措施是(  )
A.设立西域都护府 B.设立宣政院
C.册封达赖喇嘛 D.设立驻藏大臣
【答案】D
【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
【解析】【分析】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A项设立西域都护府是西汉,不符合题意;
B项设立宣政院是在元朝,不符合题意;
C项册封达赖喇嘛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设立驻藏大臣是题干中描述的加强西藏管理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清朝对西藏管辖的相关知识。
11.(2019九下·温州竞赛)“庆历中,有布衣毕昇……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激光排版术
【答案】C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ABD三项均和题干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活字印刷术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12.(2019九下·温州竞赛)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他最大的底就是绘面,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都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莎士比亚
【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达 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他在艺术上的杰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两幅绘画作品。
B项达·芬奇的杰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达·芬奇的记忆能力。
13.(2019九下·温州竞赛)英王查理一世常说:“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你们把人民放到君王上面,说那就是民主和自由,你们是永远不会过得快活的……”由此可见,查理一世(  )
A.宣扬君权神授 B.认同民主自由
C.主张君主立宪 D.反对限制王权
【答案】D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你们把人民放到君王上面……你们是永远不会过得快活的……”不难看出,查理一世认为国王的权利高于人民,反对限制王权。
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反对限制王权符合题干材料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4.(2019九下·温州竞赛)“....(蒸汽机车、数汽船等》一系列的发明使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发明使得18世纪笨重的老式蒸汽机成了人类最忠诚、最有效率的奴隶。”此处所谓“发明”出现于(  )
A.启蒙运动期间 B.工业革命期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D.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
【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蒸汽机车”“汽船”“18世纪”“蒸汽机”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在交通运输领域,以蒸汽机为动力,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汽船,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即火车。
B项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蒸汽机车”“汽船” “蒸汽机”等发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15.(2019九下·温州竞赛)1846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上述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是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共同影响。
A项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符合题意;
B项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的是《南京条约》,不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不符合题意;
C项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是《马关条约》,不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不符合题意;
D项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辛丑条约》,不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及学生对等不平等条约共同点的理解能力。三个条约都有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16.(2019九下·温州竞赛)当代英国历史学家费正精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  )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中“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的只有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A项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B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高举的旗帜,符合题意;
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不符合题意;
D项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出现的思想,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17.(2019九下·温州竞赛)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是指(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指的是北伐胜利进军。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
D项北伐战争是题干中所说的“革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
18.(2019九下·温州竞赛)193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报导:“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城镇很多,今天又增加了苏鲁地区一个小城镇的名字,这里发生的战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日本现代陆军自创建以来在海外战场遭到的第一次重创”。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38年”“苏鲁地区”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具有一定的转折意义,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A项淞沪会战发生在1932年的上海,不符合题意;
B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不符合题意;
C项台儿庄战役是题干中描述的战役,符合题意;
D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台儿庄战役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特征来分析。
19.(2019九下·温州竞赛)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其中①处应为(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开始对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应为①处对应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准确识记。
20.(2019九下·温州竞赛)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南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该会议(  )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B.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C.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D.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按降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A项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错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1942年26国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B项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错误,发表《开罗宣言》是1943年开罗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C项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正确,雅尔塔会议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和政治版图,对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符合题意;
D项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按降错误,发表《波茨坦公告》等属于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尔塔会议的内容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
21.(2019九下·温州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拉开“冷战”序幕的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A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符合题意;
B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C项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拉开“冷战”序幕为切入点,考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关知识。
22.(2019九下·温州竞赛)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最主要是和平解放了北京,使北京一批文物建筑幸免于难……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C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A项辽沈战役是发生在东北,是三大战役中最先发动的,辽沈战役后东北三省全境解放,不符合题意;
B项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发动的,发生在华东地区,淮海战役后长江以北全部解放,不符合题意;
C项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以北平、天津为中心,平津战役中,由于中共的努力,北平(今北京)获得了和平解放,与题干信息“和平解放了北京”“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等相符,符合题意;
D项渡江战役不属于三大战役,与“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
23.(2019九下·温州竞赛)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毛泽东最能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越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是共和国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B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初步越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24.(2019九下·温州竞赛)在新疆有一湖泊,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通过开荒该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表明(  )
A.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加大必然会导致湖区面积缩小
B.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C.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D.只有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为防止该湖泊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揣施是(  )
A.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B.修建水库,调节水量
C.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答案】(1)D
(2)A
【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近几十年,通过开荒湖泊,新增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大量鱼类可能死亡,又联系题干信息,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湖水总量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综合信息,只有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根据题干近几十年,通过开荒湖泊,新增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防止继续萎缩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点评】考查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50分。)
25.(2019九下·温州竞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创新更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2018年台中国科技成绩斐然,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成动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动登陆月球背面,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但也还在这一年,美国一纸禁令,让大量电子技术与元器件尤其是核心芯片都靠从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遭受一次毁灭性打击,也激起了人们对“芯太软”问题的反思。
【人才强图】“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在《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青年走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
(1)图1、图2分别反映我强改革开放过程中哪一现重大决策?
(2)材料反映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怎样的国情?为使我国的企业不重蹈中兴的覆辙.请你提一点合适的建议。
(3)从创新与人才的关系角度该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成为“创新的未来”
【答案】(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材料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一些高尖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尤其一整核心技术尚未掌握而受制于人。
建议: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科技人才,注重核心技术研发。
(3)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我们青少年是创新的未来,我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和探索实践的能力。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图片1体现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图片2的文字信息市场在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从题干材料中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动登陆月球背面,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表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一些高尖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美国一纸禁令,让大量电子技术与元器件尤其是核心芯片都靠从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遭受一次毁灭性打击可知 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尤其一整核心技术尚未掌握而受制于人。建议可以从资金投入,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具体回答即可。
(3)本题可以从科教兴国战略,开发创新的潜能等方面具体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市场经济,我国科技现状,开发创造潜能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6.(2019九下·温州竞赛)美国的奴隶制度形成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被内战的炮火所摧毁,一共存在了两百多年之久。
材料一:“..…当他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的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华盛顿在担任美因总统期间对奴隶制度无可奈何,但是华盛顿也曾反思过奴隶制度的危害,并在遗嘱中提出,在其妻子去世后,将自己名下的奴隶全部释放。
材料三:
时期 重大事件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1856-1860年 --- 41.9(年平均)
1861年 4月,一场关乎美国命运的战争爆发 46.0
1862年 9月,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57.9
1865年 1月,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禁止美国国土上任何的畜奴行为。 98.8
1880年 --- 超过100
1894年 --- 跃居世界第一
(1)恩格斯所说的“他”是指谁 结合恩格斯的话分析美洲的发现与美国奴隶制度的形成之间的联系。
(2)华盛顿能否利用其总统的身份来制定解放奴隶的法律?为什么?
(3)指出1861年4月爆发的战争的名称并结合材料分析这场战争的影响。
【答案】(1)他是指哥伦布。根据恩格斯的话,美洲的发现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了美国,为美国奴隶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不能。美国实习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总统没有立法权,不能制定解放奴隶的法律。
(3)这场战争是指美国南北战争。影响: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启程,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依据材料“·····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发现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了美国,为美国奴隶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本题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总统制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即是行政、立法、国会分别由总统、国会、最高法院行使权利,但彼此之间又分权制衡,总统须经国会同意才能废除奴隶制,所以华盛顿不能利用其总统的身份来制定解放奴隶的法律。
(3)本题考查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1861年,美国南北方爆发了一场持续4年多的战争,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战争,也称美国内战。这场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形成一个整体,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最发达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故答案为:(1)他是指哥伦布。根据恩格斯的话,美洲的发现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了美国,为美国奴隶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不能。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总统没有立法权,不能制定解放奴隶的法律。
(3)这场战争是指美国南北战争。影响: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的历史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7.(2019九下·温州竞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在西方开始入侵的1853-1854年间,统治集团对于如何应付外来侵略意见分歧,莫衷一是,最体1865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知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德国宰相俾斯麦在1870年营新言:30年后日本会兴旺起来,中国会更加衰弱下去。根据就是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而中国人到欧洲则是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
(1)结合材料,从背景和内容角度说说中日两国的改革有何共同之处。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的理解。
【答案】(1)背景:都面临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意机。
内容:都向西方学习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
(2)日本通过明治准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的国宾,强大起来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中国洋务运动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得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中国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又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日两国的改革的共同之处。历史背景相似: 中日两国的改革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两国都面临严重的危机,国外面临西方列强侵略。改革内容相似:都主张学习西方的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
(2)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在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没有看到中国落后的地方,也没有改变中国的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必然会失败。
故答案为:(1)背景:都面临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意机。
内容:都向西方学习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
(2)日本通过明治准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的国宾,强大起来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中国洋务运动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得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中国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又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比较能力、理解能力。
28.(2019九下·温州竞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嘉兴)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大国,强大的故人,弱小的红军……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略。
一一毛泽东《中国平命战争的战略问楚》
材料三;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的决策。
一《中国类产党九十年》
材料四: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该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献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
(1)“从上海望志路到(嘉兴)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
(3)结合西安事变后的相关史实,说明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性。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答案】(1)中共一大或中共成立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3)至此,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初步形成。
(4)答案示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自身具有顽强蓬勃的生命力,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壁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积极倡导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利益,且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成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民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秘密召开一大,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本题考查井冈山道路的相关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中共一大或中共成立。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3)至此,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初步形成。
(4)示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自身具有顽强蓬勃的生命力,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壁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积极倡导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利益,且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成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民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浙江省温州市南浦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百题竞赛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9九下·温州竞赛)中共十九大对我国历史发展新的方位做出了明确的论断,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此论断,同学们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张:“避入新时代款意味着结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小事:“进入新时代表明我国已经不再地社会主义社会。
C.小王:“进入新时代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D.小赵:“进入新时代说明我们已经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
2.(2019九下·温州竞赛)目前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磨民的2.81倍、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能力跟不上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这些问题表明,当前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矛盾的是(  )
A.整体落后的社会生产 B.居高不下的人口数量
C.较低的社会供给能力 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3.(2019九下·温州竞赛)下图中决策部门的做法有利于(  )
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
②公民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③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
④公共政策更加科学民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9九下·温州竞赛)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左右的年均增速。出现这种良好发展态势的主要政策因素是(  )
A.改革开放 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D.计划生育
5.(2019九下·温州竞赛)有人说“打败小偷的不是警察,而是移动支付。“说在,越来越少的人带现金出门,一切都靠手机支付。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科技能够(  )
A.替代警察职业 B.改变生活方式
C.促进人际交往 D.阻碍社会发展
6.(2019九下·温州竞赛)美国汉学家艾兰教投在《中国早期博学思想中的本喻》中说:“‘无为’正如水之所为。它缺乏意识不能有“行为”,但其自然而然地流淌而不混任何人为的努力……由于‘道’也是基于水的意向,故“无为”亦是“邀”的体现。”艾兰教搅所描述的思相来源于(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7.(2019九下·温州竞赛)丞相是中央集权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他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帝处期国家大事,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一官职正式出现于(  )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明朝
8.(2019九下·温州竞赛)汉、唐两朝因其文治武功与较强的国际声望而被并称为汉唐盛世。下列关于汉唐两朝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边疆都用改土归流治理 B.官员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
C.国家都处于大一统状态 D.政区都按照行省制度划分
9.(2019九下·温州竞赛)日本的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国元素,包括豆腐这一家常小菜。据日本《大唐和上东征传》一书记载,豆腐是由一名唐玄宗时期的盲人高僧东渡日本传法时带过去的,所以日本的豆腐匠人都将这位高僧奉为日本“豆腐师祖”。这位高僧是(  )
A.达摩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10.(2019九下·温州竞赛)雍正年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衙门,派官员“与达赖喇麻等和衷办事”,参与西藏管理,并具体实施清朝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直接传达皇帝旨意。这项加强西藏管理的措施是(  )
A.设立西域都护府 B.设立宣政院
C.册封达赖喇嘛 D.设立驻藏大臣
11.(2019九下·温州竞赛)“庆历中,有布衣毕昇……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  )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激光排版术
12.(2019九下·温州竞赛)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他最大的底就是绘面,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都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莎士比亚
13.(2019九下·温州竞赛)英王查理一世常说:“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你们把人民放到君王上面,说那就是民主和自由,你们是永远不会过得快活的……”由此可见,查理一世(  )
A.宣扬君权神授 B.认同民主自由
C.主张君主立宪 D.反对限制王权
14.(2019九下·温州竞赛)“....(蒸汽机车、数汽船等》一系列的发明使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发明使得18世纪笨重的老式蒸汽机成了人类最忠诚、最有效率的奴隶。”此处所谓“发明”出现于(  )
A.启蒙运动期间 B.工业革命期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D.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
15.(2019九下·温州竞赛)1846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上述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2019九下·温州竞赛)当代英国历史学家费正精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它”高举的旗帜应是(  )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7.(2019九下·温州竞赛)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是指(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8.(2019九下·温州竞赛)193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报导:“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城镇很多,今天又增加了苏鲁地区一个小城镇的名字,这里发生的战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日本现代陆军自创建以来在海外战场遭到的第一次重创”。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9.(2019九下·温州竞赛)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其中①处应为(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德国无条件投降
20.(2019九下·温州竞赛)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南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该会议(  )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B.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C.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D.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按降
21.(2019九下·温州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拉开“冷战”序幕的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22.(2019九下·温州竞赛)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最主要是和平解放了北京,使北京一批文物建筑幸免于难……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3.(2019九下·温州竞赛)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毛泽东最能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越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是共和国宪法》颁布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4.(2019九下·温州竞赛)在新疆有一湖泊,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通过开荒该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表明(  )
A.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加大必然会导致湖区面积缩小
B.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C.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D.只有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为防止该湖泊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揣施是(  )
A.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B.修建水库,调节水量
C.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50分。)
25.(2019九下·温州竞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创新更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2018年台中国科技成绩斐然,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成动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动登陆月球背面,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但也还在这一年,美国一纸禁令,让大量电子技术与元器件尤其是核心芯片都靠从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遭受一次毁灭性打击,也激起了人们对“芯太软”问题的反思。
【人才强图】“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在《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青年走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
(1)图1、图2分别反映我强改革开放过程中哪一现重大决策?
(2)材料反映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怎样的国情?为使我国的企业不重蹈中兴的覆辙.请你提一点合适的建议。
(3)从创新与人才的关系角度该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成为“创新的未来”
26.(2019九下·温州竞赛)美国的奴隶制度形成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被内战的炮火所摧毁,一共存在了两百多年之久。
材料一:“..…当他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的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华盛顿在担任美因总统期间对奴隶制度无可奈何,但是华盛顿也曾反思过奴隶制度的危害,并在遗嘱中提出,在其妻子去世后,将自己名下的奴隶全部释放。
材料三:
时期 重大事件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1856-1860年 --- 41.9(年平均)
1861年 4月,一场关乎美国命运的战争爆发 46.0
1862年 9月,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57.9
1865年 1月,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禁止美国国土上任何的畜奴行为。 98.8
1880年 --- 超过100
1894年 --- 跃居世界第一
(1)恩格斯所说的“他”是指谁 结合恩格斯的话分析美洲的发现与美国奴隶制度的形成之间的联系。
(2)华盛顿能否利用其总统的身份来制定解放奴隶的法律?为什么?
(3)指出1861年4月爆发的战争的名称并结合材料分析这场战争的影响。
27.(2019九下·温州竞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复兴之路》
在西方开始入侵的1853-1854年间,统治集团对于如何应付外来侵略意见分歧,莫衷一是,最体1865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知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德国宰相俾斯麦在1870年营新言:30年后日本会兴旺起来,中国会更加衰弱下去。根据就是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而中国人到欧洲则是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
(1)结合材料,从背景和内容角度说说中日两国的改革有何共同之处。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的理解。
28.(2019九下·温州竞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嘉兴)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大国,强大的故人,弱小的红军……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略。
一一毛泽东《中国平命战争的战略问楚》
材料三;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的决策。
一《中国类产党九十年》
材料四: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该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献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
(1)“从上海望志路到(嘉兴)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
(3)结合西安事变后的相关史实,说明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性。
(4)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C符合题意,正确。
AB错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错误,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符合题意,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了,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答案】D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漫画体现的是公民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根据所学,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不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没有体现民主选举。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答案】A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答案】B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移动支付是科技创新的结果,从题干材料中 “说在,越来越少的人带现金出门,一切都靠手机支付。”说明科技能够改变生活方式,B符合题意,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科技影响生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6.【答案】A
【知识点】百家争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无为”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老子即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为楚国人,他认为事物都有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和“无为”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老子的思想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7.【答案】B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B项秦朝正式出现丞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8.【答案】C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A项边疆都用改土归流治理描述错误,改土归流是主要是明朝针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B项官员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描述错误,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不符合题意;
C项国家都处于大一统状态描述正确,是汉唐两朝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D项政区都按照行省制度划分描述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创立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唐两朝的共同点及学生的比较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事件
【解析】【分析】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
C项鉴真是题干描述的高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鉴真东渡日本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
【解析】【分析】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A项设立西域都护府是西汉,不符合题意;
B项设立宣政院是在元朝,不符合题意;
C项册封达赖喇嘛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设立驻藏大臣是题干中描述的加强西藏管理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清朝对西藏管辖的相关知识。
11.【答案】C
【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
【解析】【分析】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ABD三项均和题干描述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活字印刷术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12.【答案】B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达 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他在艺术上的杰作是《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两幅绘画作品。
B项达·芬奇的杰作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达·芬奇的记忆能力。
13.【答案】D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你们把人民放到君王上面……你们是永远不会过得快活的……”不难看出,查理一世认为国王的权利高于人民,反对限制王权。
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D项反对限制王权符合题干材料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4.【答案】B
【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蒸汽机车”“汽船”“18世纪”“蒸汽机”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从棉纺织业开始;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在交通运输领域,以蒸汽机为动力,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汽船,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即火车。
B项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蒸汽机车”“汽船” “蒸汽机”等发明,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15.【答案】A
【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
【解析】【分析】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是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签订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共同影响。
A项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符合题意;
B项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的是《南京条约》,不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不符合题意;
C项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是《马关条约》,不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不符合题意;
D项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辛丑条约》,不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及学生对等不平等条约共同点的理解能力。三个条约都有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16.【答案】B
【知识点】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中“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的只有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A项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不符合题意;
B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高举的旗帜,符合题意;
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不符合题意;
D项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严重民族危机刺激下出现的思想,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17.【答案】D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指的是北伐胜利进军。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
D项北伐战争是题干中所说的“革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
18.【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38年”“苏鲁地区”等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具有一定的转折意义,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A项淞沪会战发生在1932年的上海,不符合题意;
B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不符合题意;
C项台儿庄战役是题干中描述的战役,符合题意;
D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台儿庄战役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特征来分析。
19.【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开始对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应为①处对应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准确识记。
20.【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A项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错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1942年26国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B项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错误,发表《开罗宣言》是1943年开罗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C项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正确,雅尔塔会议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和政治版图,对战后的雅尔塔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符合题意;
D项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按降错误,发表《波茨坦公告》等属于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雅尔塔会议的内容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
21.【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运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此演说被称为“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A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符合题意;
B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C项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拉开“冷战”序幕为切入点,考查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关知识。
22.【答案】C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A项辽沈战役是发生在东北,是三大战役中最先发动的,辽沈战役后东北三省全境解放,不符合题意;
B项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发动的,发生在华东地区,淮海战役后长江以北全部解放,不符合题意;
C项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以北平、天津为中心,平津战役中,由于中共的努力,北平(今北京)获得了和平解放,与题干信息“和平解放了北京”“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等相符,符合题意;
D项渡江战役不属于三大战役,与“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
23.【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B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初步越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24.【答案】(1)D
(2)A
【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近几十年,通过开荒湖泊,新增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大量鱼类可能死亡,又联系题干信息,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湖水总量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综合信息,只有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根据题干近几十年,通过开荒湖泊,新增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防止继续萎缩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点评】考查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25.【答案】(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材料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一些高尖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尤其一整核心技术尚未掌握而受制于人。
建议: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养科技人才,注重核心技术研发。
(3)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我们青少年是创新的未来,我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挖掘自己的创新潜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和探索实践的能力。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图片1体现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图片2的文字信息市场在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从题干材料中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动登陆月球背面,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表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一些高尖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美国一纸禁令,让大量电子技术与元器件尤其是核心芯片都靠从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遭受一次毁灭性打击可知 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尤其一整核心技术尚未掌握而受制于人。建议可以从资金投入,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具体回答即可。
(3)本题可以从科教兴国战略,开发创新的潜能等方面具体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市场经济,我国科技现状,开发创造潜能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6.【答案】(1)他是指哥伦布。根据恩格斯的话,美洲的发现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了美国,为美国奴隶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不能。美国实习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总统没有立法权,不能制定解放奴隶的法律。
(3)这场战争是指美国南北战争。影响: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知识,旨在考查提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启程,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依据材料“·····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发现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了美国,为美国奴隶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本题考查美国的三权分立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总统制共和政体,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即是行政、立法、国会分别由总统、国会、最高法院行使权利,但彼此之间又分权制衡,总统须经国会同意才能废除奴隶制,所以华盛顿不能利用其总统的身份来制定解放奴隶的法律。
(3)本题考查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1861年,美国南北方爆发了一场持续4年多的战争,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战争,也称美国内战。这场战争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形成一个整体,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成为资本主义最发达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故答案为:(1)他是指哥伦布。根据恩格斯的话,美洲的发现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了美国,为美国奴隶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不能。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总统没有立法权,不能制定解放奴隶的法律。
(3)这场战争是指美国南北战争。影响: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的历史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7.【答案】(1)背景:都面临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意机。
内容:都向西方学习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
(2)日本通过明治准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的国宾,强大起来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中国洋务运动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得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中国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又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日两国的改革的共同之处。历史背景相似: 中日两国的改革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两国都面临严重的危机,国外面临西方列强侵略。改革内容相似:都主张学习西方的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
(2)本题考查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在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没有看到中国落后的地方,也没有改变中国的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必然会失败。
故答案为:(1)背景:都面临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意机。
内容:都向西方学习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
(2)日本通过明治准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的国宾,强大起来的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中国洋务运动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得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中国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又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比较能力、理解能力。
28.【答案】(1)中共一大或中共成立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3)至此,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初步形成。
(4)答案示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自身具有顽强蓬勃的生命力,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壁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积极倡导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利益,且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成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民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秘密召开一大,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本题考查井冈山道路的相关知识。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中共一大或中共成立。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原因: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3)至此,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初步形成。
(4)示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自身具有顽强蓬勃的生命力,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必须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相继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壁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积极倡导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面对国内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运用智慧,实行土地改革,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利益,且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成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民族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