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2.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资源简介

2.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这些海洋国土都位于(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如右图所示,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疆域最东、最北、最西、最南的四个端点。据图回答2—3小题。
2.位于中俄边境的端点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3.图中四端点分属我国的( )
A.一个省级行政区 B.二个省级行政区
C.三个省级行政区 D.四个省级行政区
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大部分在亚洲,小部分在大洋洲
B.我国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C.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
D.我国大部分在北半球,小部分在南半球
5.我国完全处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黑龙江省 B.浙江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6.读台湾地图(如右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雄位于台北西南,处于温带
B.台东位于台中东南,处于中纬度
C.基隆位于台中西北,处于热带
D.台北位于高雄东北,处于低纬度
7.下列关于中国地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形种类多样
②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③平原面积最小
④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8.右图所示的民居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的( )
A.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
根据右图所示的行政区轮廓图,回答9—10小题。
9.图中字母A所在的位置为(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10.该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依次是( )
A.广东、粤、广州 B.山东、鲁、济南
C.山东、东、太原 D.辽宁、辽、沈阳
11.下列国家中,和我国海陆位置特点较为相似的是( )
A.美国 B.蒙古
C.英国 D.印度尼西亚
12.既是二、三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 )
A.阴山山脉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贺兰山脉
某班同学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分别沿90°E、120°E、40°N和30°N绘制中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3—14小题。
13.下图是其中一组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根据剖面线穿越的区域判断,绘制该图的是( )
A.甲组 B.乙组
C.丙组 D.丁组
14.杭州(30°N,120°E)和山海关(40°N,120°E)两地的直线距离约1 100 km,在乙组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11 cm,那么该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为( )
A.1︰1 000 000 B.1︰1 100 000
C.1︰10 000 000 D.1︰l00 000 000
下图是“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回答15—17小题。
15.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数字代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黄河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水量大 B.流经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C.地形平坦 D.水土流失严重
17.“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谚语从地理的角度反映了黄河的哪种水文特征( )
A.河流流量大 B.河流有凌汛
C.河流含沙量大 D.河流汛期短
根据右图所示的“中国政区图”,回答18—20小题。
18.I省是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一个省,它是( )
A.山西省
B.四川省
C.青海省
D.甘肃省
19.下列有关Ⅱ省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适宜种植水稻
③房屋建筑很注重通风,防雨
④基本上没有水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以下关于I、Ⅱ两省区域特征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I省比Ⅱ省更有技术优势 B.I省比Ⅱ省拥有更丰富的人才资源
C.Ⅱ省比I省经济更发达 D.Ⅱ省的土地比I省更辽阔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13分)
(1) 邻国:A___ _,
B___ _,C___ _。
(2) 岛屿:D___ _,E___ _。
(3) 海域:F___ _,G___ _。
(4) 海峡:H___ _,I___ _。
(5) 大洋:J___ _,K___ _。
(6) 图上山脉的连线是___ _和 ___ _的分界线。
2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 根据下列描述在长江流域示意图中填注出汉江和上海的名称。(4分)
汉江: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在武汉汇入长江干流。
上海:我国最大的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处。
(2) 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 _(填“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__ _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4分)
(3) 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 _(填“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 _(填“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 ___ ___ ___ _,这给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 ___ ___ ___ _ ___等。(4分)
23.读下图,回答问题。(15分)
(1) 图一A区域气候类型属于__ ___ _;从地势特点看,B区域位于我国的第__ _级阶梯;从跨区域角度看,图中流经B、C区域的河流是__ _。(3分)
(2) 图二相关数据反映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哪一区域?你判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这种气候类型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6分)
(3) “十二五”规划加大支持A、B区域和其他民族地区的发展力度,目的是什么?C区域沿海省份要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发挥哪些优势?(6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10分)
2010年中国铁路建设成绩斐然,沪杭高铁、宜万铁路相继通车、投入运营,京沪高铁完成铺轨和先导段试验,并以486.1公里的时速创造了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1) 结合图一回答:沪杭高铁经过的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水乡,这里以_ ___ (地形类型)为主,_ _ 、_ __ 等水乡古镇,吸引着四方游人。(3分)
(2) 结合图二回答:宜万铁路东起湖北宜昌,西至重庆万州,它的起点宜昌是我国_ ___ _ (河流)的重要分界点,这一河流通航条件优越,素有“_______ _”之称。宜昌三斗坪附近有我国著名的_ ___ 水利枢纽。(3分)
(3) 结合图三回答:京沪高铁贯穿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有北京、天津、河北、_ ___、安徽、_ ___ 、上海七省市。(2分)
(4) 下列关于天津和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_ ___。(填字母,2分)
①天津、南京分别属于北方和南方地区
②天津年降水量小于800 mm
③南京的饮食习惯以吃面食为主
④两地都属于温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面甲、乙两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10分)
(1) 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 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 ___地。(2分)
(2) 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 ___地。(2分)
(3) 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 ___。(填字母,2分)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 甲、乙两地中,符合我们家乡气候特征的是_ ___ 地;我们家乡的气候类型是_
____。(4分)
参 考 答 案
2.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一、1.B 2.A 3.C 4.C 5.D 6.D 7.D 8.B 9.C 10.B 11.A 12.B 13.D 14.C 15.A 16.B 17.C 18.C 19.A 20.C
二、21.(1)印度 日本 哈萨克斯坦
(2)台湾岛 海南岛
(3)南海 黄海
(4)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5)印度洋 太平洋
(6)季风区 非季风区
22.(1)(图略)
(2)上 三峡
(3)减小 增大 上游滥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
23.(1)温带大陆性气候 一 长江
(2)南方地区;从图二可看出,该地1月平均气温高于零度;这种气候类型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3)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等。
24.(1)平原 周庄 乌镇
(2)长江 黄金水道 三峡
(3)山东 江苏
(4)A
25.(1)甲 乙
(2)乙
(3)C
(4)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