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十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十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十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19八下·嘉兴期中)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D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丝织业迅猛发展,松江、苏州、杭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机户和机工是早期的资本家与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成为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主要标志。题干中“殷实的商人”即“机户”,雇用织绸的“十几名技术工人”即“机工”。因此,这一历史情境最早应出现在明朝中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读懂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2019八下·嘉兴期中)下列图示是我国历代政府管辖某边疆地区的行政或军事机构,这一地区是(  )
A.西藏 B.蒙古 C.新疆 D.台湾
【答案】C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唐朝时,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唐太宗时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立了北庭都护府.清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立伊犁将军管理新疆。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以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历代政府对新疆的管理措施,有一定的难度。
3.(2019八下·嘉兴期中)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朝实行改土归流,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它们的共同目的是(  )
A.防范蒙古族南下 B.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抵御沙俄的入侵 D.加强对沿海地区的管理
【答案】B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清朝为了改变土司割据状态,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这一政策被称为“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由此可见,三项举措都是为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对史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4.(2019八下·嘉兴期中)下列史实与推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中国有了影响世界的天文学著作
B 明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台湾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是古代中国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近代前夜危机;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是天文学著作,排除A;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修建的,排除B: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正式纳入青朝版图排除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第与世高绝,是中国在近代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D顶正确。
【点评】本题稍有难度,要求学生对史实及其影响有清晰的认识。
5.(2019八下·嘉兴期中)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这股思潮的有(  )
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出自明朝李贽的《焚书·答耿中丞》,李贽是明清进步思潮的代表人物, ①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② 错误;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最早是在《尚书》里提出的, ③错误;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出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④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
【点评】本题稍有难度,要求学生对题支中的句子的出处有清晰的认识。
6.(2019八下·嘉兴期中)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许多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八股取士 B.设台湾府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时间的把握。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1344-1644年)明朝发生的故事。八股取士出现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于1662年,戚继光抗倭发生在1555年到1564年,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其中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不符。 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出现的一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事件有清晰的认识,稍有难度。
7.(2019八下·嘉兴期中)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宣扬平等和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下列文件内容受这场运动影响的有(  )
①《(古)雅典法典》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拿破仑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西方后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而《 (古)雅典法典 》是古代雅典的法典,与启蒙运动无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分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法律性文件,这三个法律文件均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的产物。因此,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要求学生明确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8.(2019八下·嘉兴期中)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
①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使美洲的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使古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业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美洲物种传捅到世界。 ①②③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选A。新航路开辟时,中国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大规模发展贸易,④错误。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9.(2019八下·嘉兴期中)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通过加冕告诉人们他是华盛顿式的国王 ②在民主法治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起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从题干中“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可以看出考查的是华盛顿与拿破仑功绩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为美国的民主法治作出了贡献。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后,制定了《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法治的思想,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拿破仑加冕称帝前已经是法国最高统治者,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起义的是罗伯斯皮尔。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评】本题较有难度,要求学生对史实及其影响有明确的认识。
10.(2019八下·嘉兴期中)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似之处在于(  )
①都建立了共和体制 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用和平的方法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认识。都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理解错误,只有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理解错误,只有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有清晰的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11.(2019八下·嘉兴期中)1787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的民主性突出体现在(  )
A.三权分立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 D.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787年宪法就是为了解决邦联制的弊端而制定的,所以最终制定出来之后确定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同时为了防止出现专制独裁,规定中央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这就意味着这部法还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属于简单题。
12.(2019八下·嘉兴期中)读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海的目的几乎相同
B.甲的航海规模远小于乙的规模
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D.都使世界的经济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变化
【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 A选项错误,因为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相差了半个多世纪,并没有一个多世纪;B选项也错误,因为从规模上看郑和的航海规模要远远大于哥伦布的航海规模;D选项也是错的,因为郑和只是同原本就同中国有来往的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来往,并不能说他的远航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而哥伦布发现美洲,使原本与世隔绝的美洲大陆开始与外界有联系了.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那就是他们的远航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相关内容,属于一般难度。
13.(2019八下·嘉兴期中)1770-1780年间,美洲是整个欧洲的注意力中心。……政治思想不仅仅由欧洲向美洲传播,也发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响了欧洲人,使他们希望改革甚至废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图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
1770-1780年间 ”可以进行判断这期间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时间是1861-1865年,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D。启蒙运动为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因此答案A符合题意。
【点评】本体采用图示方法考查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稍有难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24分)
14.(2019八下·嘉兴期中)不断加强皇权专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故常改变其名称权责,方便皇帝施政。宰相这一官职历时大约1500年。
材料二:
锦衣卫印 军机处旧址
(1)材料一中宰相正式官名为丞相是在哪一个朝代?又是在哪个朝代中被废除?
(2)材料二中的“锦衣卫”是什么朝代的哪一个皇帝统治时设立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哪些文化专制的措施?
(3)材料二中的“军机处”是什么朝代的哪一个皇帝统治时设立的?说说军机处及军机大臣的作用、职责?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
,你能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1)秦朝;明朝
(2)明朝,朱元璋(明太祖);文字狱,八股取士。
(3)清朝,雍正帝;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权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即跪受笔录)。
(4)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 (1)秦始皇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朝廷社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因此 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 ;明朝时为强化皇权,废除丞相。
(2)材料二中的“锦衣卫”是明太祖统治时期设立的,为加强君权,明太祖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材料三中的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4)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强化,而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图文结合,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一般。
15.(2019八下·嘉兴期中)读下列中国、英国发展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英发展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1)材料一的示意图中A、B时间段中国所处的朝代分别是什么?英国在C阶段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发生这一重大事件使英国取得了哪个相应的重大成果?
(2)中国经济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经过A、B两个发展阶段后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请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政治、对外政策两个方面分析其落后的原因。
(3)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的通过颁布标志着什么?
【答案】(1)明朝,清朝;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
(2)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统治腐败,制度落后;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导致国家闭塞,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
(3)《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统一王朝,定都南京,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它建立于1368年,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覆亡。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以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结束的标志,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 (2)明清时期由于政治上坚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外政策上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政治体制僵化,不懂变通,导致了长期的落后挨打。 (3)1776年7月4日,第一次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点评】本题通过中英历史的对比考查相关历史知识,稍有难度。
1 / 1浙江省嘉兴市十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19八下·嘉兴期中)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2019八下·嘉兴期中)下列图示是我国历代政府管辖某边疆地区的行政或军事机构,这一地区是(  )
A.西藏 B.蒙古 C.新疆 D.台湾
3.(2019八下·嘉兴期中)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朝实行改土归流,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它们的共同目的是(  )
A.防范蒙古族南下 B.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抵御沙俄的入侵 D.加强对沿海地区的管理
4.(2019八下·嘉兴期中)下列史实与推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中国有了影响世界的天文学著作
B 明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 台湾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是古代中国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
A.A B.B C.C D.D
5.(2019八下·嘉兴期中)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下列观点中能体现这股思潮的有(  )
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19八下·嘉兴期中)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许多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
A.八股取士 B.设台湾府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7.(2019八下·嘉兴期中)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宣扬平等和自由,尖锐抨击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下列文件内容受这场运动影响的有(  )
①《(古)雅典法典》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拿破仑法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19八下·嘉兴期中)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  )
①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使美洲的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使古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业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9八下·嘉兴期中)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通过加冕告诉人们他是华盛顿式的国王 ②在民主法治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起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019八下·嘉兴期中)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似之处在于(  )
①都建立了共和体制 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都用和平的方法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2019八下·嘉兴期中)1787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的民主性突出体现在(  )
A.三权分立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 D.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12.(2019八下·嘉兴期中)读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海的目的几乎相同
B.甲的航海规模远小于乙的规模
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D.都使世界的经济在短时间内有了质的变化
13.(2019八下·嘉兴期中)1770-1780年间,美洲是整个欧洲的注意力中心。……政治思想不仅仅由欧洲向美洲传播,也发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响了欧洲人,使他们希望改革甚至废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图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24分)
14.(2019八下·嘉兴期中)不断加强皇权专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故常改变其名称权责,方便皇帝施政。宰相这一官职历时大约1500年。
材料二:
锦衣卫印 军机处旧址
(1)材料一中宰相正式官名为丞相是在哪一个朝代?又是在哪个朝代中被废除?
(2)材料二中的“锦衣卫”是什么朝代的哪一个皇帝统治时设立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哪些文化专制的措施?
(3)材料二中的“军机处”是什么朝代的哪一个皇帝统治时设立的?说说军机处及军机大臣的作用、职责?
(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
,你能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15.(2019八下·嘉兴期中)读下列中国、英国发展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英发展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1)材料一的示意图中A、B时间段中国所处的朝代分别是什么?英国在C阶段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发生这一重大事件使英国取得了哪个相应的重大成果?
(2)中国经济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经过A、B两个发展阶段后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请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政治、对外政策两个方面分析其落后的原因。
(3)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的通过颁布标志着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农耕文明的繁盛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丝织业迅猛发展,松江、苏州、杭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机户和机工是早期的资本家与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成为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主要标志。题干中“殷实的商人”即“机户”,雇用织绸的“十几名技术工人”即“机工”。因此,这一历史情境最早应出现在明朝中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读懂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答案】C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唐朝时,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唐太宗时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立了北庭都护府.清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为加强对新疆的管理,设立伊犁将军管理新疆。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以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为切入点,考查我国历代政府对新疆的管理措施,有一定的难度。
3.【答案】B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清朝为了改变土司割据状态,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这一政策被称为“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由此可见,三项举措都是为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对史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4.【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近代前夜危机;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是天文学著作,排除A;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修建的,排除B: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正式纳入青朝版图排除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第与世高绝,是中国在近代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D顶正确。
【点评】本题稍有难度,要求学生对史实及其影响有清晰的认识。
5.【答案】C
【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出自明朝李贽的《焚书·答耿中丞》,李贽是明清进步思潮的代表人物, ①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 ② 错误;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最早是在《尚书》里提出的, ③错误;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出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④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
【点评】本题稍有难度,要求学生对题支中的句子的出处有清晰的认识。
6.【答案】B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时间的把握。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1344-1644年)明朝发生的故事。八股取士出现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于1662年,戚继光抗倭发生在1555年到1564年,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其中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间不符。 本题要求选择不可能出现的一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事件有清晰的认识,稍有难度。
7.【答案】B
【知识点】启蒙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为西方后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整个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而《 (古)雅典法典 》是古代雅典的法典,与启蒙运动无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分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法律性文件,这三个法律文件均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的产物。因此,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要求学生明确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8.【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美洲物种传捅到世界。 ①②③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选A。新航路开辟时,中国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大规模发展贸易,④错误。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9.【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从题干中“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可以看出考查的是华盛顿与拿破仑功绩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为美国的民主法治作出了贡献。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后,制定了《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法治的思想,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拿破仑加冕称帝前已经是法国最高统治者,领导人民进行了大起义的是罗伯斯皮尔。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评】本题较有难度,要求学生对史实及其影响有明确的认识。
10.【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认识。都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理解错误,只有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理解错误,只有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对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有清晰的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11.【答案】A
【知识点】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1787年宪法就是为了解决邦联制的弊端而制定的,所以最终制定出来之后确定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同时为了防止出现专制独裁,规定中央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这就意味着这部法还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属于简单题。
12.【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 A选项错误,因为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相差了半个多世纪,并没有一个多世纪;B选项也错误,因为从规模上看郑和的航海规模要远远大于哥伦布的航海规模;D选项也是错的,因为郑和只是同原本就同中国有来往的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来往,并不能说他的远航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而哥伦布发现美洲,使原本与世隔绝的美洲大陆开始与外界有联系了.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那就是他们的远航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相关内容,属于一般难度。
13.【答案】A
【知识点】启蒙运动;文艺复兴;美国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
1770-1780年间 ”可以进行判断这期间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时间是1861-1865年,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D。启蒙运动为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因此答案A符合题意。
【点评】本体采用图示方法考查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稍有难度。
14.【答案】(1)秦朝;明朝
(2)明朝,朱元璋(明太祖);文字狱,八股取士。
(3)清朝,雍正帝;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权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即跪受笔录)。
(4)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强化。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 (1)秦始皇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朝廷社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因此 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 ;明朝时为强化皇权,废除丞相。
(2)材料二中的“锦衣卫”是明太祖统治时期设立的,为加强君权,明太祖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为了加强统治他还实行了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材料三中的军机处是清朝设立的,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4)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强化,而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图文结合,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一般。
15.【答案】(1)明朝,清朝;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
(2)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统治腐败,制度落后;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发展,导致国家闭塞,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
(3)《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知识点】近代前夜危机;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统一王朝,定都南京,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它建立于1368年,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覆亡。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以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结束的标志,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 (2)明清时期由于政治上坚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外政策上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政治体制僵化,不懂变通,导致了长期的落后挨打。 (3)1776年7月4日,第一次大陆会议颁布了《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点评】本题通过中英历史的对比考查相关历史知识,稍有难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