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秀洲区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3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秀洲区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3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秀洲区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3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19七下·秀洲月考)《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其中川菜、湘菜、粤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发源地分别是(  )
A.四川省、湖南省、福建省 B.湖北省、江苏省、广东省
C.四川省、湖北省、广东省 D.四川省、湖南省、广东省
2.(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列几座山脉环绕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的是(  )
A. B.
C. D.
3.(2019七下·秀洲月考)“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②省区
B.③省中傣族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C.④省是壮族分布最集中的省区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4.(2019七下·秀洲月考)中央山脉是台湾的主要山脉,它的走向大致是(  )
A.东南—西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5.(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列对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黄河的下游都位于东部平原区
B.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C.长江和黄河流域都存在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问题
D.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
6.(2019七下·秀洲月考)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如图为“黄河某河段剖面示意图”,形成图中所示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沉积,导致河床升高
B.沿岸居民不断向河中倾倒垃圾
C.两岸支流多,水量大,导致河面上升
D.河流两岸工农业生产导致地面下沉
7.(2019七下·秀洲月考)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8.(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表为我国东北部北纬45°纬线附近某山地西侧气候和地形资料。从资料看,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1月均温(℃) 7月均温(℃) 年降水量(毫米) 平均海拔(米)
-19.8 19.6 356.5 800—1100
①草原广阔,放牧牛羊
②开辟梯田,种植小麦
③封山育林,森林旅游
④商品基地,扩种水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列区域中,其特征与下表描述相符的是(  )
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海拔(米) 2~250
1月平均气温(℃) -24~-9
年降水量(毫米) 350~700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10.(2019七下·秀洲月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11.(2019七下·秀洲月考)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农作物一年一熟
B.乙地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河流冬季不结冰
C.丙地居民逐水草而居,那达慕大会是其传统的娱乐活动
D.甲、乙、丙三地均位于中纬度,同属温带季风气候
12.(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图中反映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是(  )
A. B.
C. D.
13.(2017七下·南市月考)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  )
①海拔高 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 ③纬度高,白昼短 ④距冬季风的源地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大题,共26分)
14.(2019七下·秀洲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图二 我国某地区月均温和月降水量示意图
(1)图一B区气候类型属于   ;从地势特点看,A区域位于我国的   级阶梯。
(2)图二相关数据反映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季风区的哪一区域?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3)“十二五”规划加大支持A,B区域和其它民族地区发展力度,目的是什么?D区域沿海省份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发挥哪些优势?
15.(2019七下·秀洲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2月28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沪昆高铁)全线通车。沪昆高铁纵观湖南,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湖南自古种植业发达,有着“湖广熟、天下足”的美称,其中洞庭湖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阅读图1,写出沪昆高铁途经省份的简称。
(2)阅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省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洞庭湖平原能成为“商品粮基地”的自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 川是四川省的简称,鲁是山东省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和简称,属于识记题,比较简单。
2.【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A是位于新疆的三座主要山脉,中间夹着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B环绕的是东北平原;D项环绕的是黄土高原;C项所示是青藏高原。因此本题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稍有难度。
3.【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云南省,
②是广西 ;云南省中傣族的传統节日是泼水节,
③ 是四川省:
④是黑龙江省,壮族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故答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稍有难度。
4.【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参考地图判断山脉走向,台湾中部的山脉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因此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根据地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5.【答案】A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 长江的下游地区以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主,黄河的下游地区以东部华北平原为主.故A符合题意; 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故B与题意不符; 长江和黄河流域都存在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问题,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增多.故C与题意不符; 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D与题意不符.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长江的知识,属于一般题。
6.【答案】A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黄河中游河段流经了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水中夹带了大量的泥沙,黄河的下游流经平坦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因此本题答案为A。
【点评】该题主要考了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属于简单题。
7.【答案】A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A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夏季风,B不符合题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C不符合题意;“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天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只要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自然就能选出答案了,难度不大。
8.【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蒙古
【解析】【分析】由表格结合所学知识,该地区降水较少,海拔较高,不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草原开阔,以畜牧业为主。同时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森林,适宜封山育林,发展森林旅游。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读表格分析的能力,稍有难度。
9.【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珠江三角洲;东北三省;青藏牧区;乌鲁木齐
【解析】【分析】
由图中海拔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由一月平均气温可知,该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由降水可知,其为温带季风气候。综上所述,该区域为东北平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一般。
10.【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这里的降水比南方地区偏少,气温较低,其民居屋顶的坡度要较小,墙体矮,但较厚;北方是旱地为主,以种植小麦为主;这里河湖稀少,公路和铁路是当地一种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ABC均不符合。北方民居注意防寒保暖,室内一般有取暖设施。故选D项。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11.【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
【解析】【分析】
甲位于汉江平原,地势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故A项错误。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是高粱和谷子,其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期。故B项错误。丙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那达慕大会是他们的传统娱乐活动。故C项正确。甲、乙、丙三地均位于中纬度地区,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要求学生读图判断各地所处的地形单元,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有一定难度。
12.【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低于0℃,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因此A相符合。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北方气候类型,要求学生具备读图分析能力,稍有难度。
13.【答案】B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分布及成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气候分布及成因的识记。
14.【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一
(2)南方地区。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但季风的不稳定性易引起洪涝灾害。
(3)目的: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优势:经济发达,资金雄厚;人才资源丰富。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交流与互补
【解析】【分析】
(1)图一B区域是西北地区,其主要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从地势特点看,A区域是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
(2)图二相关数据反映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图一中的D南方地区;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影响有: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但季风的不稳定性易引发旱涝灾害。
(3)A、B区域为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加大支持发展力度,可以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等。D区域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管理经验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15.【答案】(1)云(滇)、贵(黔)、湘、赣、浙、沪。
(2)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地形:地处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水源: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1沪昆高铁线路图可以看出,沪昆高铁东起上海西至昆明,途径浙江省省会杭州,江西省省会南昌,湖南省省会长沙,贵州省省会贵阳。连接了六个省级行政区,贵州简称贵或黔,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上海简称沪,浙江简称浙,江西省简称赣,湖南省简称湘。
(2)地形地势的特征需要分开描述,地形是什么类型,地势起伏状态如何,结合图Ⅱ可以看出湖南省的西部有雪峰山,南部有南岭,东北部是平原,据此描述地形地势的特征。
(3)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描述,根据图Ⅲ气温降水量图可以看出该地气候具有雨热同期、1月平均气温0℃以上的特点,因此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和水源的描述比较简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大。
1 / 1浙江省秀洲区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3月月考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19七下·秀洲月考)《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其中川菜、湘菜、粤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发源地分别是(  )
A.四川省、湖南省、福建省 B.湖北省、江苏省、广东省
C.四川省、湖北省、广东省 D.四川省、湖南省、广东省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 川是四川省的简称,鲁是山东省的简称,粤是广东省的简称,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和简称,属于识记题,比较简单。
2.(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列几座山脉环绕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A是位于新疆的三座主要山脉,中间夹着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B环绕的是东北平原;D项环绕的是黄土高原;C项所示是青藏高原。因此本题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稍有难度。
3.(2019七下·秀洲月考)“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②省区
B.③省中傣族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C.④省是壮族分布最集中的省区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云南省,
②是广西 ;云南省中傣族的传統节日是泼水节,
③ 是四川省:
④是黑龙江省,壮族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故答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稍有难度。
4.(2019七下·秀洲月考)中央山脉是台湾的主要山脉,它的走向大致是(  )
A.东南—西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答案】C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参考地图判断山脉走向,台湾中部的山脉大致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因此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根据地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5.(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列对长江和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黄河的下游都位于东部平原区
B.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C.长江和黄河流域都存在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问题
D.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共同特点
【答案】A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 长江的下游地区以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主,黄河的下游地区以东部华北平原为主.故A符合题意; 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故B与题意不符; 长江和黄河流域都存在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问题,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增多.故C与题意不符; 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D与题意不符.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长江的知识,属于一般题。
6.(2019七下·秀洲月考)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如图为“黄河某河段剖面示意图”,形成图中所示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沉积,导致河床升高
B.沿岸居民不断向河中倾倒垃圾
C.两岸支流多,水量大,导致河面上升
D.河流两岸工农业生产导致地面下沉
【答案】A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黄河中游河段流经了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水中夹带了大量的泥沙,黄河的下游流经平坦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因此本题答案为A。
【点评】该题主要考了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属于简单题。
7.(2019七下·秀洲月考)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答案】A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母亲河———长江黄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A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夏季风,B不符合题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C不符合题意;“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天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只要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自然就能选出答案了,难度不大。
8.(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表为我国东北部北纬45°纬线附近某山地西侧气候和地形资料。从资料看,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1月均温(℃) 7月均温(℃) 年降水量(毫米) 平均海拔(米)
-19.8 19.6 356.5 800—1100
①草原广阔,放牧牛羊
②开辟梯田,种植小麦
③封山育林,森林旅游
④商品基地,扩种水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蒙古
【解析】【分析】由表格结合所学知识,该地区降水较少,海拔较高,不适合种植水稻和小麦。草原开阔,以畜牧业为主。同时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森林,适宜封山育林,发展森林旅游。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读表格分析的能力,稍有难度。
9.(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列区域中,其特征与下表描述相符的是(  )
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海拔(米) 2~250
1月平均气温(℃) -24~-9
年降水量(毫米) 350~700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珠江三角洲;东北三省;青藏牧区;乌鲁木齐
【解析】【分析】
由图中海拔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由一月平均气温可知,该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由降水可知,其为温带季风气候。综上所述,该区域为东北平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一般。
10.(2019七下·秀洲月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水运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房子很注意防寒,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答案】D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这里的降水比南方地区偏少,气温较低,其民居屋顶的坡度要较小,墙体矮,但较厚;北方是旱地为主,以种植小麦为主;这里河湖稀少,公路和铁路是当地一种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ABC均不符合。北方民居注意防寒保暖,室内一般有取暖设施。故选D项。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11.(2019七下·秀洲月考)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农作物一年一熟
B.乙地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河流冬季不结冰
C.丙地居民逐水草而居,那达慕大会是其传统的娱乐活动
D.甲、乙、丙三地均位于中纬度,同属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C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
【解析】【分析】
甲位于汉江平原,地势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故A项错误。乙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是高粱和谷子,其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冬季河流有结冰期。故B项错误。丙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当地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那达慕大会是他们的传统娱乐活动。故C项正确。甲、乙、丙三地均位于中纬度地区,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的自然环境,要求学生读图判断各地所处的地形单元,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有一定难度。
12.(2019七下·秀洲月考)下图中反映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低于0℃,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因此A相符合。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北方气候类型,要求学生具备读图分析能力,稍有难度。
13.(2017七下·南市月考)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  )
①海拔高 ②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 ③纬度高,白昼短 ④距冬季风的源地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分布及成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季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气候分布及成因的识记。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大题,共26分)
14.(2019七下·秀洲月考)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
图二 我国某地区月均温和月降水量示意图
(1)图一B区气候类型属于   ;从地势特点看,A区域位于我国的   级阶梯。
(2)图二相关数据反映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季风区的哪一区域?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3)“十二五”规划加大支持A,B区域和其它民族地区发展力度,目的是什么?D区域沿海省份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发挥哪些优势?
【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一
(2)南方地区。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但季风的不稳定性易引起洪涝灾害。
(3)目的: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优势:经济发达,资金雄厚;人才资源丰富。
【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交流与互补
【解析】【分析】
(1)图一B区域是西北地区,其主要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从地势特点看,A区域是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
(2)图二相关数据反映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图一中的D南方地区;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影响有: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但季风的不稳定性易引发旱涝灾害。
(3)A、B区域为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区域,经济发展落后,加大支持发展力度,可以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等。D区域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管理经验先进,人才资源丰富等。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15.(2019七下·秀洲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2月28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沪昆高铁)全线通车。沪昆高铁纵观湖南,对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湖南自古种植业发达,有着“湖广熟、天下足”的美称,其中洞庭湖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阅读图1,写出沪昆高铁途经省份的简称。
(2)阅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湖南省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洞庭湖平原能成为“商品粮基地”的自然原因。
【答案】(1)云(滇)、贵(黔)、湘、赣、浙、沪。
(2)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地形:地处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水源: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1沪昆高铁线路图可以看出,沪昆高铁东起上海西至昆明,途径浙江省省会杭州,江西省省会南昌,湖南省省会长沙,贵州省省会贵阳。连接了六个省级行政区,贵州简称贵或黔,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上海简称沪,浙江简称浙,江西省简称赣,湖南省简称湘。
(2)地形地势的特征需要分开描述,地形是什么类型,地势起伏状态如何,结合图Ⅱ可以看出湖南省的西部有雪峰山,南部有南岭,东北部是平原,据此描述地形地势的特征。
(3)自然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描述,根据图Ⅲ气温降水量图可以看出该地气候具有雨热同期、1月平均气温0℃以上的特点,因此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和水源的描述比较简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