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十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十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十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9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19七下·嘉兴期中)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以下国家中既属于南洋又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①越南 ②菲律宾 ③日本 ④文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日本和韩国在我国的东面,位于东亚;其余四个国家位于东南亚。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位置,比较简单。
2.(2019七下·嘉兴期中)读我国四条河流简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我国的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②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C.③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
D.④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
(2)对于图中②③河流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B.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中游河段
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
【答案】(1)A
(2)D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A河是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故A项正确。B河呈“几”字型,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河道浅,泥沙淤积严重,航运价值不大。故B项错误。C河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上游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C项错误。D河是珠江,水量丰富,仅次于长江,注入南海。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故A不符合题意;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C不符合题意;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是青海、四川.故D符合题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河流,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一般。
3.(2019七下·嘉兴期中)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完成问题。
中国水土流失状况分布图
(1)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自南向北依次是(  )
A.云、陇、内蒙古 B.鲁、冀、黑
C.川、陕、内蒙古 D.滇、鲁、晋
(2)图中甲省区土地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的
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多样 B.气候干旱 C.土壤肥沃 D.交通不便
【答案】(1)C
(2)B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乌鲁木齐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最严重省级行政区有自南向北依次是四川、陕西和内蒙古。故选C。
(2)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故水土流失面积小。因此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难度不大。
4.(2019七下·嘉兴期中)下图为“沿北纬40度地形剖面图”,其中B处为太行山。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C地形区为(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图中D处应该为(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故选C。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0°N附近的华北平原以东海域为渤海。故选A。
【点评】本题根据题干所给信息结合地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难度不大。
5.(2019七下·嘉兴期中)某班社会课上,来自不同省市的同学们纷纷开始介绍自己的家乡,阅读题目,完成问题。
(1)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某省区对应的是(  )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
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
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
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
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
【答案】(1)A
(2)D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四川盆地;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1)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战国后期秦国李冰及子二郎在蜀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随着历史发展,“天府之国”一词逐渐在大众层面上用以专门指代四川盆地尤其成都平原,沿用至今。因此,A项描写的是四川。 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四季放牧的是内蒙古。青稞酒,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描述的是西藏自治区。 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是云南的风光,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A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人文景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省区,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景观的识记。
6.(2019七下·嘉兴期中)下列有关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叙述错误的是(  )
A.杭州是该区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B.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
【答案】A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本体是反向选择题,A项描述的是上海,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乡土地理,难度不大。
7.(2019七下·嘉兴期中)下面是小明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卡片内容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②中的变脸是巴蜀文化的代表,不属于黄土高原文化,排除;④ 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不具备发电的功能,也不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典型区域的特征,要求学生基础扎实,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8.(2019七下·嘉兴期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下列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①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润炎热——修建夏凉冬暖的窑洞
②太湖流域:城镇众多且环湖或沿河分布——临河建屋,有千姿百态的桥梁
③青藏高原:耕地很少,牧场广布——靠天养畜的游牧生活,经常去大巴扎购物
④吐鲁番盆地:既有连绵的沙漠也有星星点点的绿洲——开凿坎儿井,发展绿洲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新疆(丝路明珠);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③中大巴扎是位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不属于青藏高原特色,排除,用词本题答案为B。
【点评】解答该类选择题只需要找出一个错误项排除即可,比较简单。
9.(2019七下·嘉兴期中)2016年5月底,湖州太湖溇港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过现场考评。为了解溇港文化,湖州市某校文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资料。他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实地考察 B.访问调查 C.文献调查 D.问卷调查
【答案】C
【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调查方法分为访问调查、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等,依据题干中的调查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资料 "可知该调方法是文献调查。因此选择C。
【点评】本题用乡土材料考查调查方法,属于简单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25分)
10.(2019七下·嘉兴期中)重庆某服装厂老板老张乘船沿长江经济带自西向东开展一次投资考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规划行程时,老张绘制了《长江示意图》(见上图)。请将下列诗中所咏地理事物(加横线)与图中字母对应起来。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提示:黄鹤楼在武汉)
②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提示:你可以查地图)
(2)船过巫山河段时,老张看见了两个大型水电站,奇怪:当地用不了这么多电,国家干嘛还要大力开发这里的水能资源呢 请你从该地资源优势角度及区域合作交流的角度帮助分析解答。
(3)到达上海后,老张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最终决定在上海投资,以实现企业的华丽转型。请结合图示,从上海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选择的理由。
【答案】(1)黄鹤楼:B洞庭湖:A
(2)当地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资源向东部地区输出电力,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可以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
(3)位于长江入海口;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四川盆地;交流与互补
【解析】【分析】(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黄鹤楼在武汉,B是武汉,故①对应B。“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A是洞庭湖,故②对应A。
(2)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具有地形优越,落差巨大;水量丰富,相对稳定;水资源遍布全流域,且大量集中在上游等优势,可大力发展水电工程。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3)注意本题要求从上海地理位置角度作答。自然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人文地理位置包括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军事地理位置等。上海地区作为企业“安家落户”的地点,有利的地理位置为: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利;是我国经济、金融中心,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交汇处,资本集中、金融服务便利、劳动力充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较有难度。
11.(2019七下·嘉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964年引进到伊犁河谷。现在伊犁薰衣草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给当地人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区之一。
(1)上图伊犁河的大致流向是;该区域所属行政区划的简称是。
(2)请结合上述材料,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区之一的优越条件。
(3)有人提出,将伊犁河谷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至现在的2倍,甚至更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答案】(1)自东向西,新
(2)优越条件:伊犁河谷地处中纬度,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气候较干旱,避免雨水影响薰衣草生长;夏季有来自天上山脉的冰雪融水,能为薰衣草生长提供灌溉水源
(3)答出下列三个观点中任意一个即可。
观点1:赞同。符合因地制宜区域发展经济的原则;扩大薰衣草种植:充分利用当地适宜薰衣草生长的优越条件;充分利用薰衣草种植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要注意薰衣草种植应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或伊犁河谷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观点2:不赞同。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扩大薰衣草种植,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进而导致薰衣草产业效益下滑,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薰衣草种植应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伊犁河谷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观点3: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薰衣草种植面积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应扩大种植面积;若薰衣草种植面积超过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则不应扩大种植面积(两方面理由点到即可)。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方向;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结合图中地势向西倾斜,因此因此河流流向是自东向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为新。
(2)本小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气候方面来看,对农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包括光照、降水、气温等,可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分别从上述方面加以分析。
(3)本小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为开放性题目,若赞同,可从该地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方面说明原因;若不赞同,可从该地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的不利条件及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说明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地图图表中获取并分析信息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1 / 1浙江省嘉兴市十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中检测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9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19七下·嘉兴期中)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以下国家中既属于南洋又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①越南 ②菲律宾 ③日本 ④文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019七下·嘉兴期中)读我国四条河流简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我国的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B.②是我国第二大河,航运价值巨大
C.③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
D.④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南海
(2)对于图中②③河流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凌汛现象发生
B.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中游河段
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干流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
3.(2019七下·嘉兴期中)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完成问题。
中国水土流失状况分布图
(1)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自南向北依次是(  )
A.云、陇、内蒙古 B.鲁、冀、黑
C.川、陕、内蒙古 D.滇、鲁、晋
(2)图中甲省区土地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的
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多样 B.气候干旱 C.土壤肥沃 D.交通不便
4.(2019七下·嘉兴期中)下图为“沿北纬40度地形剖面图”,其中B处为太行山。据此完成问题。
(1)图中C地形区为(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图中D处应该为(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5.(2019七下·嘉兴期中)某班社会课上,来自不同省市的同学们纷纷开始介绍自己的家乡,阅读题目,完成问题。
(1)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某省区对应的是(  )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
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
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
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
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
6.(2019七下·嘉兴期中)下列有关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叙述错误的是(  )
A.杭州是该区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B.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
7.(2019七下·嘉兴期中)下面是小明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卡片内容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9七下·嘉兴期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下列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①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润炎热——修建夏凉冬暖的窑洞
②太湖流域:城镇众多且环湖或沿河分布——临河建屋,有千姿百态的桥梁
③青藏高原:耕地很少,牧场广布——靠天养畜的游牧生活,经常去大巴扎购物
④吐鲁番盆地:既有连绵的沙漠也有星星点点的绿洲——开凿坎儿井,发展绿洲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9七下·嘉兴期中)2016年5月底,湖州太湖溇港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过现场考评。为了解溇港文化,湖州市某校文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其中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资料。他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实地考察 B.访问调查 C.文献调查 D.问卷调查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25分)
10.(2019七下·嘉兴期中)重庆某服装厂老板老张乘船沿长江经济带自西向东开展一次投资考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规划行程时,老张绘制了《长江示意图》(见上图)。请将下列诗中所咏地理事物(加横线)与图中字母对应起来。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提示:黄鹤楼在武汉)
②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提示:你可以查地图)
(2)船过巫山河段时,老张看见了两个大型水电站,奇怪:当地用不了这么多电,国家干嘛还要大力开发这里的水能资源呢 请你从该地资源优势角度及区域合作交流的角度帮助分析解答。
(3)到达上海后,老张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最终决定在上海投资,以实现企业的华丽转型。请结合图示,从上海地理位置的角度说明选择的理由。
11.(2019七下·嘉兴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薰衣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1964年引进到伊犁河谷。现在伊犁薰衣草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给当地人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区之一。
(1)上图伊犁河的大致流向是;该区域所属行政区划的简称是。
(2)请结合上述材料,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成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区之一的优越条件。
(3)有人提出,将伊犁河谷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至现在的2倍,甚至更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
【解析】【分析】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日本和韩国在我国的东面,位于东亚;其余四个国家位于东南亚。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疆域位置,比较简单。
2.【答案】(1)A
(2)D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A河是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故A项正确。B河呈“几”字型,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河道浅,泥沙淤积严重,航运价值不大。故B项错误。C河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上游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C项错误。D河是珠江,水量丰富,仅次于长江,注入南海。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故A不符合题意;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上中游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地形险峻,山势陡峭,峡谷绵延,水流湍急,总落差1 3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C不符合题意;长江和黄河同时流经的省是青海、四川.故D符合题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河流,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一般。
3.【答案】(1)C
(2)B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乌鲁木齐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最严重省级行政区有自南向北依次是四川、陕西和内蒙古。故选C。
(2)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故水土流失面积小。因此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难度不大。
4.【答案】(1)C
(2)A
【知识点】我国的疆域;地势和地形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故选C。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0°N附近的华北平原以东海域为渤海。故选A。
【点评】本题根据题干所给信息结合地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难度不大。
5.【答案】(1)A
(2)D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四川盆地;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1)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战国后期秦国李冰及子二郎在蜀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随着历史发展,“天府之国”一词逐渐在大众层面上用以专门指代四川盆地尤其成都平原,沿用至今。因此,A项描写的是四川。 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四季放牧的是内蒙古。青稞酒,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描述的是西藏自治区。 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是云南的风光,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A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人文景观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省区,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划自然人文景观的识记。
6.【答案】A
【知识点】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
【解析】【分析】本体是反向选择题,A项描述的是上海,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为A。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乡土地理,难度不大。
7.【答案】B
【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东北三省;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四川盆地
【解析】【分析】②中的变脸是巴蜀文化的代表,不属于黄土高原文化,排除;④ 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不具备发电的功能,也不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典型区域的特征,要求学生基础扎实,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8.【答案】B
【知识点】黄土高原;新疆(丝路明珠);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③中大巴扎是位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不属于青藏高原特色,排除,用词本题答案为B。
【点评】解答该类选择题只需要找出一个错误项排除即可,比较简单。
9.【答案】C
【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调查方法分为访问调查、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等,依据题干中的调查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图书馆找到了以下资料 "可知该调方法是文献调查。因此选择C。
【点评】本题用乡土材料考查调查方法,属于简单题。
10.【答案】(1)黄鹤楼:B洞庭湖:A
(2)当地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水能资源向东部地区输出电力,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可以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
(3)位于长江入海口;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太湖流域的水乡城镇;四川盆地;交流与互补
【解析】【分析】(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黄鹤楼在武汉,B是武汉,故①对应B。“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A是洞庭湖,故②对应A。
(2)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具有地形优越,落差巨大;水量丰富,相对稳定;水资源遍布全流域,且大量集中在上游等优势,可大力发展水电工程。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3)注意本题要求从上海地理位置角度作答。自然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人文地理位置包括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军事地理位置等。上海地区作为企业“安家落户”的地点,有利的地理位置为: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利;是我国经济、金融中心,位于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交汇处,资本集中、金融服务便利、劳动力充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较有难度。
11.【答案】(1)自东向西,新
(2)优越条件:伊犁河谷地处中纬度,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气候较干旱,避免雨水影响薰衣草生长;夏季有来自天上山脉的冰雪融水,能为薰衣草生长提供灌溉水源
(3)答出下列三个观点中任意一个即可。
观点1:赞同。符合因地制宜区域发展经济的原则;扩大薰衣草种植:充分利用当地适宜薰衣草生长的优越条件;充分利用薰衣草种植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要注意薰衣草种植应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或伊犁河谷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观点2:不赞同。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扩大薰衣草种植,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进而导致薰衣草产业效益下滑,影响人们生活水平。薰衣草种植应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伊犁河谷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协调)。
观点3: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薰衣草种植面积在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应扩大种植面积;若薰衣草种植面积超过伊犁河谷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则不应扩大种植面积(两方面理由点到即可)。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方向;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分析】(1)本小题考查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结合图中地势向西倾斜,因此因此河流流向是自东向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为新。
(2)本小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气候方面来看,对农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包括光照、降水、气温等,可结合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分别从上述方面加以分析。
(3)本小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为开放性题目,若赞同,可从该地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方面说明原因;若不赞同,可从该地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的不利条件及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说明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地图图表中获取并分析信息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