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毕业生第二次社会·法治模拟考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毕业生第二次社会·法治模拟考试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毕业生第二次社会·法治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共14题;共40分)
1.2019年1月3日,________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球,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
A.?月兔????????????????????????????B.?嫦娥????????????????????????????C.?长征????????????????????????????D.?神舟
【答案】
B
【考点】2019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球,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2.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________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这一区域建设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A.?粤港澳大湾区?????????B.?京津冀协同?????????C.?环杭州湾大湾区?????????D.?环渤海大湾区
【答案】
A
【考点】2019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这一区域建设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3.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________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A.?亚太经合组织????????????B.?二十国集团????????????C.?世界贸易组织????????????D.?金砖国家
【答案】
B
【考点】2018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4.今年76岁的志愿者杨先生,五年如一日、义务坚持对路边的鹿城区公共自行车进行检查和维修,如今他已维修了约1.5万辆公共自行车,方便市民安全骑行。在杨先生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是(
???)
①呵护友谊,相互尊重
②直面挫折,坚持不懈
③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④不图回报,乐于奉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考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杨先生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与友谊、正确面对挫折无关,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杨先生的作为体现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不图回报,乐于奉献,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5.2019年3月,经警方调查,成都某学校“变色”鸡腿、“发霉”肉夹候等“问题食品”,是由个别学生家长通过制作并发布虚假照片、个别人制造谣言而引发的。回答小题。
(1)从家长的微信圈到全国网络的迅速传播,这场舆论风暴掀起仅用了3小时14分钟。这警示我们(
???)
A.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应该拒绝网络
B.网络时代快捷便利,要做文明上网人
C.网络资讯瞬息万变,需要及时传播
D.网络交往平等自由,可随意表达观点
(2)这几位家长发布“问题食品”的行为,属于(
???)
A.关爱孩子的生命,可以理解
B.监督食品的安全,值得提倡
C.违反法律的规定,应受处罚
D.泄露学校的秘密,构成犯罪
(3)事后,成都各中小学校食堂展开督查整改,完善明厨亮灶和食品溯源系统、落实校长陪餐制度以及家长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等措施。这有效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答案】
(1)B
(2)C
(3)D
【考点】网络交往,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网络交往的有关知识。青少年利用网络可以拓宽视野,方便交往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纷繁复杂、网友真假难辨的困扰,说明了网络具有两面性,青少年人要学会明辨是非,趋利避害,利用网络做积极有益的事,所以A表述错误,B符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网络交往虽然平等自由,但发表言论时也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这几位家长发布“问题食品”的行为违法了法律的规定,应受法律的处罚,所以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与题意无关。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的实施主体包括国家政府、企事业组织、机关团体以及社会人士;学校保护的实施主体为学校等教育机构;司法保护的实施主体为公检法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家庭保护的实施主体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由题干信息可知,实施行为的主体是成都各中小学校,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网络交往、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发现污水直接入海、地方监管不严等一些突出问题。回答小题。
(1)根据人大检查反馈,国务院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职权担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这可以看出(
???)
A.全国人大是法律实施的执法机关
B.国务院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能部门
C.国务院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D.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2)在人大督查过程中,广大市民群众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出公民(
???)
①行使民主监督
???②参与文化生活?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
??④依法参与政治协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C
(2)A
【考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析材料“根据人大检查反馈,国务院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职权担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国务院自觉接受全人大的监督,所以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监督权的有关知识。在人大督查过程中,广大市民群众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出公民行使民主监督,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监督权的理解。
7.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进万家活动。近2万支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慰问演出、文艺辅导、非遗展示、送戏下乡、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旨在(
???)
①提高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②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③增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④传播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考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进万家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所以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无关。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8.读下图,回答小题。
某河流域及沿岸城市的气候
(1)沿岸城市气候资料乙,所对应的城市是(???

A.昌都
B.景洪
C.万象
D.金边
(2)河流水量主要依靠降水补给,其下游最低水位通常出现的月份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3)河流下游为冲积平原,这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

A.岛屿相连,发展水城观光
B.土地辽阔,用机械种庄稼
C.港湾众多,形成耕海牧鱼
D.人口稠密,稻作文化发达
【答案】
(1)A
(2)A
(3)D
【考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
(1)、根据给出的气候资料来看,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沿岸城市气候资料乙,所对应的城市是昌都。景洪,万象,金边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2)根据题意,水量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多时水量较大,降水少时水量较少。根据当地的气候来看,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3月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导致其下游河流水位最低。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3)、河流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劳动力丰富,且需求量大,这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水稻单产高。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9.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也是古代罗马的强盛时期。回答小题。
(1)比较秦朝和罗马的历史信息,两者共同之处有(???

秦朝
古代罗马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颁布了大量的律令,许多条纹传承至后世。
前451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后世西方法律基础。前270年左右,罗马统一意大利。
①统治者比较注重“法治”
②在公元前3世纪实现统一
③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④对后世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古罗马废墟帕米拉古城,出土了东汉时期的丝织品”,这一出土文物可以佐证(???

A.中国丝织品最早是在东汉时输入罗马
B.罗马与东汉互派使者,交往比较密切
C.东汉与罗马通过丝绸之路有贸易往来
D.罗马人在丝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答案】
(1)B
(2)C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1)秦朝颁布了大量的律令,古代罗马制订了《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统治者对“法治”的重视。两个国家都在公元前3世纪实现统一,秦朝在公元前3世纪末统一中国,罗马在公元前3世纪初统一意大利。其法律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①②④表述正确。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罗马在该时期属于共和国时期,还没进入帝国时期,所以③表述错误。
B项①②④是秦朝和罗马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
(2)“在古罗马废墟帕米拉古城,出土了东汉时期的丝织品”说明古罗马和东汉有着贸易往来,联系所学知识,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欧洲的大秦(古罗马),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C项东汉与罗马通过丝绸之路有贸易往来是题干材料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和罗马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比较能力。
10.1789年法国颁布的《人权宣言》第3条规定:“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这充分体现了(???

A.?倡导君主立宪制????????????????????????????????????B.?“三权分立”学说
C.?人生而是平等的????????????????????????????????????D.?“人民主权”理论
【答案】
D
【考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充分体现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的主权只能属于人民,主权者也就是人民——“人民主权”理论。
D项“人民主权”理论是题干材料体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11.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他旨在提倡(???

A.?民主????????????????????????B.?科学????????????????????????C.?新道德????????????????????????D.?新文学小
【答案】
A
【考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李大钊主张“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民”指的是国民、“君”指的是皇帝,意思是国民和皇帝不能同时存在,民主自由和君主专制不能同时存在。据此可知,李大钊主张的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A项民主是李大钊旨在提倡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容。
12.谈及革命道路时,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共产党发展历程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②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③第五次反“围剿”中全线出击
④遵义会议后展开了灵活的运动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考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即强调立足国情、实事求是。①②④都是毛泽东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的表现,③第五次反“围剿”中全线出击是“左”倾错误的表现。
B项①②④能够印证“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读下图,对我国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密切相关
B.?国家基本上完成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D.?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粮食、油料等大丰收
【答案】
C
【考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所示,1958年—1961年粮食产量和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急剧下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急于求成,违背了粮食的自然生产规律。
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14.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有3600多家企业参展。这表明我国(???

①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浪潮
②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存在出口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
④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旨在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发展,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反映出我国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浪潮,①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共5题;共60分)
15.近期《航拍中国》第二季热播,开启专属高空的视角。结合下列图文资料,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篇。
(1)【飞越上空】这里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自治区。
根据地图,描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2)【空中旅程】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
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航拍从莫尔道嘎、呼伦贝尔到库布其所呈现植被景观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3)【俯瞰沙漠】在适合的地方,种上沙漠喜欢的植被。
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分析库布其地区广泛种植沙棘的原因。
【答案】
(1)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处内陆。经纬度大致处于37°N—53°N,97°E—126°E之间。
(2)从莫尔道嘎、呼伦贝尔到库布其,植被景观由森林、草原到荒漠(沙地)变化;引起变化的其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3)沙棘具有耐旱、抗风沙的特性,适应库布其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广泛种植沙棘有利于防风固沙,治理沙漠,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沙棘用途广泛,作为食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广泛种植可增加居民经济收入。
【考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1)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处内陆。经纬度大致处于37°N—53°N,97°E—126°E之间。
(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
航拍从莫尔道嘎、呼伦贝尔到库布其所呈现植被景观
由森林、草原到荒漠(沙地)变化;
引起变化的其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3)据图文材料可知,
沙棘具有耐旱、抗风沙的特性,适应库布其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广泛种植沙棘有利于防风固沙,治理沙漠,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沙棘用途广泛,作为食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广泛种植可增加居民经济收入。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受降水的影响,从自东向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16.近代以来,铁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开拓现代化的代名词。
【铁路:见证历史变迁】
材料一:近代英国铁路发展
1825年
世界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输
至1835年
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
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1880年
全国性铁路网已形成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铁路乃自强根本。我曾拜谒过恭亲王(奕祈),向他说明修筑铁路的好处,他表示赞同。我又恳请他向慈禧太后禀明,但得不到修筑铁路的明确决定,又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铁路:承载时代梦想】
材料三:川藏铁路(如下图)是人类铁路史上“最艰巨的工程”。中铁二局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偏远山区。地质勘探,绳索从五六十来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精准爆破,更是炸药分装间距、深度和起爆时间做到毫厘不差,正是他的爆破团队,让川藏铁路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它的建成,成都到拉萨的时间将缩短到8小时,雪山高原不再成为畏途。
川藏铁路示意图
——摘编自新华网《中国梦·大国工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英国铁路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并分析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彭祥华的爆破团队体现出怎样的工匠精神?
(4)根据材料,结合上图,简述川藏铁路建成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
(1)近代英国铁路起步早、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中期。其原因有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蒸汽机车的发明、英国政府、议会的大力支持。
(2)自强求富。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举办铁路等新式交通工业,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同时也表明了,清朝内部腐败,守旧势力依然强大,这场运动并没有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3)彭祥华爆破团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敬业奉献,把个人工作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体现了民族精神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大大缩短西藏与四川交通距离,加强西藏与外界社会的联系;铁路沿线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利于促进西藏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川藏铁路为西藏经济发展搭建了一条便捷的交流通道,有利于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区域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国防。
【考点】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表格内容可看出,英国1825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输,说明英国铁路起步早,此后发展迅速。原因主要包括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为铁路建设提供有利条件,火车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强;政府、国会的有力支持,民间资本的大量流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铁路乃自强根本。”表明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是自强求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为此他们举办铁路等新式交通工业,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3)彭祥华的爆破团队体现出对职业的坚守;对事业的传承;立足岗位,奉献社会;敬业、乐业、创新;精益求精、严谨求实;把个人工作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体现了民族精神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川藏铁路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其投资建设将会带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对外社会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
故答案为:(1)近代英国铁路起步早、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中期。其原因有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蒸汽机车的发明、英国政府、议会的大力支持。
(2)自强求富。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举办铁路等新式交通工业,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同时也表明了,清朝内部腐败,守旧势力依然强大,这场运动并没有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3)彭祥华爆破团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敬业奉献,把个人工作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体现了民族精神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大大缩短西藏与四川交通距离,加强西藏与外界社会的联系;铁路沿线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利于促进西藏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川藏铁路为西藏经济发展搭建了一条便捷的交流通道,有利于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区域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国防。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世界铁路的发展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17.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牵动着世界,也影响着中国。
材料一:
材料二: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解调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说,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干涉日本的自卫。”
——摘自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
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4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的兵力、物资和情报。
——摘编自陶文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
材料三:1942年10月5日,中国政府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英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下,1943年1月,中美、中英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条约。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
(1)材料一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图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怎样的特点?
(2)两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上述年代尺,运用史实来说明其中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
【答案】
(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
(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考点】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件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蓄意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的抗日战争,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结束,共十四年抗战;由此可见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材料二第一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二第二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紧扣材料信息,从国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两个方面把握带来的“意义”。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是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
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
(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8.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法律与我们每一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1)【“轻松”的职业】中专毕业生廖某在找工作中,有一网友Janny主动搭讪并称可以介绍工作,入职简单,只需拍摄某军港停泊军舰的照片上传即可。廖某觉得这很轻松,按对方指令到家乡附近的军港拍摄了大量照片,获利1000元。后来,廖某感到非常后悔,主动报警,提供线索,受到了嘉奖。
廖某的行为,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2)【“任性”的出行】在我们的出行中经常见到一些“任性”的行为:动车上,有的乘客抢占靠窗座位,不听劝解,还宣称谁先坐的位置就是谁的;公交车上,有的乘客播放手机视频音量过大,盖过公交报站声音,不管其他人的感受……这些“任性”的行为与我们文明大国形象格格不入。
请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这些“任性”的行为进行评析。
【答案】
(1)廖某拍摄军舰照片上传境外是违法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廖某后来主动报警、提供线索是正确的行为。公民要善于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并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2)这些“任性”的行为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我们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这些“任性”行为,是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行为,是损害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的。
【考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廖某拍摄军舰照片上传境外是违法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廖某后来主动报警、提供线索是正确的行为。公民要善于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并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2)本题考查的是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些“任性”的行为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我们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这些“任性”行为,是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行为,是损害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9.从两会看奋进中国的坚定步伐:开拓更加宽广的高质量发展前景。
(1)【谱写经济篇章】2013—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
根据图表,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2)【优化营商环境】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确立了外资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及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等法律规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外资立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法律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表明了什么?
(3)【共享发展机遇】201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856.1亿元,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累计共95.9万个,其中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为外商投资重点行业。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员工达2581万人,在华研发中心数量不断增加,带来了技术外溢效应,如人才培训与流动研发投入与技术转让等。
从国内与国际不同的视角,说明我国促进外资经济发展的理由。
【答案】
(1)从2013到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长尤为明显。
(2)我国法律由国家经法定程序制定的,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随着我国开放的扩大,经济生活需要法律,制定外商投资法以保证相关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外资经济是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其他外部资源加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外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因此,我国大力促进外资经济发展。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从2013到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长尤为明显。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表明了我国法律由国家经法定程序制定的,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随着我国开放的扩大,经济生活需要法律,制定外商投资法以保证相关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本题考查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资经济是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其他外部资源加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外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因此,我国大力促进外资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温州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毕业生第二次社会·法治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共14题;共40分)
1.2019年1月3日,________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球,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
A.?月兔????????????????????????????B.?嫦娥????????????????????????????C.?长征????????????????????????????D.?神舟
2.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________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这一区域建设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
A.?粤港澳大湾区?????????B.?京津冀协同?????????C.?环杭州湾大湾区?????????D.?环渤海大湾区
3.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________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
A.?亚太经合组织????????????B.?二十国集团????????????C.?世界贸易组织????????????D.?金砖国家
4.今年76岁的志愿者杨先生,五年如一日、义务坚持对路边的鹿城区公共自行车进行检查和维修,如今他已维修了约1.5万辆公共自行车,方便市民安全骑行。在杨先生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是(
???)
①呵护友谊,相互尊重
②直面挫折,坚持不懈
③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④不图回报,乐于奉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9年3月,经警方调查,成都某学校“变色”鸡腿、“发霉”肉夹候等“问题食品”,是由个别学生家长通过制作并发布虚假照片、个别人制造谣言而引发的。回答小题。
(1)从家长的微信圈到全国网络的迅速传播,这场舆论风暴掀起仅用了3小时14分钟。这警示我们(
???)
A.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应该拒绝网络
B.网络时代快捷便利,要做文明上网人
C.网络资讯瞬息万变,需要及时传播
D.网络交往平等自由,可随意表达观点
(2)这几位家长发布“问题食品”的行为,属于(
???)
A.关爱孩子的生命,可以理解
B.监督食品的安全,值得提倡
C.违反法律的规定,应受处罚
D.泄露学校的秘密,构成犯罪
(3)事后,成都各中小学校食堂展开督查整改,完善明厨亮灶和食品溯源系统、落实校长陪餐制度以及家长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等措施。这有效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6.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发现污水直接入海、地方监管不严等一些突出问题。回答小题。
(1)根据人大检查反馈,国务院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职权担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这可以看出(
???)
A.全国人大是法律实施的执法机关
B.国务院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能部门
C.国务院自觉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
D.全国人大立法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2)在人大督查过程中,广大市民群众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出公民(
???)
①行使民主监督
???②参与文化生活?
??③具有社会责任感?
??④依法参与政治协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19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进万家活动。近2万支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慰问演出、文艺辅导、非遗展示、送戏下乡、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旨在(
???)
①提高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
②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③增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④传播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读下图,回答小题。
某河流域及沿岸城市的气候
(1)沿岸城市气候资料乙,所对应的城市是(???

A.昌都
B.景洪
C.万象
D.金边
(2)河流水量主要依靠降水补给,其下游最低水位通常出现的月份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3)河流下游为冲积平原,这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

A.岛屿相连,发展水城观光
B.土地辽阔,用机械种庄稼
C.港湾众多,形成耕海牧鱼
D.人口稠密,稻作文化发达
9.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也是古代罗马的强盛时期。回答小题。
(1)比较秦朝和罗马的历史信息,两者共同之处有(???

秦朝
古代罗马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颁布了大量的律令,许多条纹传承至后世。
前451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成为后世西方法律基础。前270年左右,罗马统一意大利。
①统治者比较注重“法治”
②在公元前3世纪实现统一
③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④对后世文明产生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古罗马废墟帕米拉古城,出土了东汉时期的丝织品”,这一出土文物可以佐证(???

A.中国丝织品最早是在东汉时输入罗马
B.罗马与东汉互派使者,交往比较密切
C.东汉与罗马通过丝绸之路有贸易往来
D.罗马人在丝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0.1789年法国颁布的《人权宣言》第3条规定:“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这充分体现了(???

A.?倡导君主立宪制????????????????????????????????????B.?“三权分立”学说
C.?人生而是平等的????????????????????????????????????D.?“人民主权”理论
11.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他旨在提倡(???

A.?民主????????????????????????B.?科学????????????????????????C.?新道德????????????????????????D.?新文学小
12.谈及革命道路时,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在共产党发展历程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南昌起义,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②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③第五次反“围剿”中全线出击
④遵义会议后展开了灵活的运动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读下图,对我国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密切相关
B.?国家基本上完成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D.?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粮食、油料等大丰收
14.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有3600多家企业参展。这表明我国(???

①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浪潮
②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存在出口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
④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共5题;共60分)
15.近期《航拍中国》第二季热播,开启专属高空的视角。结合下列图文资料,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篇。
(1)【飞越上空】这里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自治区。
根据地图,描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2)【空中旅程】这里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
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航拍从莫尔道嘎、呼伦贝尔到库布其所呈现植被景观有什么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
(3)【俯瞰沙漠】在适合的地方,种上沙漠喜欢的植被。
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分析库布其地区广泛种植沙棘的原因。
16.近代以来,铁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开拓现代化的代名词。
【铁路:见证历史变迁】
材料一:近代英国铁路发展
1825年
世界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输
至1835年
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
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1880年
全国性铁路网已形成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铁路乃自强根本。我曾拜谒过恭亲王(奕祈),向他说明修筑铁路的好处,他表示赞同。我又恳请他向慈禧太后禀明,但得不到修筑铁路的明确决定,又没有人敢牵头主持修路事宜,自此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铁路:承载时代梦想】
材料三:川藏铁路(如下图)是人类铁路史上“最艰巨的工程”。中铁二局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偏远山区。地质勘探,绳索从五六十来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精准爆破,更是炸药分装间距、深度和起爆时间做到毫厘不差,正是他的爆破团队,让川藏铁路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它的建成,成都到拉萨的时间将缩短到8小时,雪山高原不再成为畏途。
川藏铁路示意图
——摘编自新华网《中国梦·大国工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英国铁路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并分析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彭祥华的爆破团队体现出怎样的工匠精神?
(4)根据材料,结合上图,简述川藏铁路建成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7.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的历史背景下,中美关系的走向不仅牵动着世界,也影响着中国。
材料一:
材料二:1937年7月12日,中国政府希望美国出面调解日本的侵略,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清楚知道,美国尝试解调必将激怒日本,也将给日本政府一个机会对其国民说,美国会像对待中国发生的事件一样,干涉日本的自卫。”
——摘自戈特弗里特卡尔·金德曼《中国与东亚崛起》
1941年12月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说,中国在英勇抵抗日本4年半之后,现在不再孤立了,所有遭到日本威胁的国家如今都站在中国一边。1942年6月,美国加大对中国供给用于防卫目的的兵力、物资和情报。
——摘编自陶文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
材料三:1942年10月5日,中国政府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英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下,1943年1月,中美、中英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条约。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
(1)材料一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图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怎样的特点?
(2)两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上述年代尺,运用史实来说明其中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
18.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法律与我们每一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1)【“轻松”的职业】中专毕业生廖某在找工作中,有一网友Janny主动搭讪并称可以介绍工作,入职简单,只需拍摄某军港停泊军舰的照片上传即可。廖某觉得这很轻松,按对方指令到家乡附近的军港拍摄了大量照片,获利1000元。后来,廖某感到非常后悔,主动报警,提供线索,受到了嘉奖。
廖某的行为,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2)【“任性”的出行】在我们的出行中经常见到一些“任性”的行为:动车上,有的乘客抢占靠窗座位,不听劝解,还宣称谁先坐的位置就是谁的;公交车上,有的乘客播放手机视频音量过大,盖过公交报站声音,不管其他人的感受……这些“任性”的行为与我们文明大国形象格格不入。
请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这些“任性”的行为进行评析。
19.从两会看奋进中国的坚定步伐:开拓更加宽广的高质量发展前景。
(1)【谱写经济篇章】2013—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
根据图表,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2)【优化营商环境】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确立了外资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及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等法律规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外资立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法律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表明了什么?
(3)【共享发展机遇】201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856.1亿元,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累计共95.9万个,其中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为外商投资重点行业。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员工达2581万人,在华研发中心数量不断增加,带来了技术外溢效应,如人才培训与流动研发投入与技术转让等。
从国内与国际不同的视角,说明我国促进外资经济发展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答案】
B
【考点】2019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月球,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2.【答案】
A
【考点】2019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这一区域建设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3.【答案】
B
【考点】2018年时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在阿根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
4.【答案】
D
【考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杨先生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与友谊、正确面对挫折无关,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杨先生的作为体现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不图回报,乐于奉献,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5.【答案】
(1)B
(2)C
(3)D
【考点】网络交往,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网络交往的有关知识。青少年利用网络可以拓宽视野,方便交往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纷繁复杂、网友真假难辨的困扰,说明了网络具有两面性,青少年人要学会明辨是非,趋利避害,利用网络做积极有益的事,所以A表述错误,B符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网络交往虽然平等自由,但发表言论时也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这几位家长发布“问题食品”的行为违法了法律的规定,应受法律的处罚,所以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与题意无关。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的实施主体包括国家政府、企事业组织、机关团体以及社会人士;学校保护的实施主体为学校等教育机构;司法保护的实施主体为公检法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家庭保护的实施主体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由题干信息可知,实施行为的主体是成都各中小学校,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网络交往、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6.【答案】
(1)C
(2)A
【考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析材料“根据人大检查反馈,国务院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职权担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国务院自觉接受全人大的监督,所以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监督权的有关知识。在人大督查过程中,广大市民群众建言献策,充分体现出公民行使民主监督,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监督权的理解。
7.【答案】
D
【考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进万家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所以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无关。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8.【答案】
(1)A
(2)A
(3)D
【考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
(1)、根据给出的气候资料来看,甲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沿岸城市气候资料乙,所对应的城市是昌都。景洪,万象,金边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2)根据题意,水量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多时水量较大,降水少时水量较少。根据当地的气候来看,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3月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导致其下游河流水位最低。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
故答案为:A。
(3)、河流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劳动力丰富,且需求量大,这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水稻单产高。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9.【答案】
(1)B
(2)C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1)秦朝颁布了大量的律令,古代罗马制订了《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统治者对“法治”的重视。两个国家都在公元前3世纪实现统一,秦朝在公元前3世纪末统一中国,罗马在公元前3世纪初统一意大利。其法律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①②④表述正确。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罗马在该时期属于共和国时期,还没进入帝国时期,所以③表述错误。
B项①②④是秦朝和罗马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
(2)“在古罗马废墟帕米拉古城,出土了东汉时期的丝织品”说明古罗马和东汉有着贸易往来,联系所学知识,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欧洲的大秦(古罗马),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C项东汉与罗马通过丝绸之路有贸易往来是题干材料说明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和罗马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比较能力。
10.【答案】
D
【考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的“整个主权的本原根本上乃存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充分体现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的主权只能属于人民,主权者也就是人民——“人民主权”理论。
D项“人民主权”理论是题干材料体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11.【答案】
A
【考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李大钊主张“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民”指的是国民、“君”指的是皇帝,意思是国民和皇帝不能同时存在,民主自由和君主专制不能同时存在。据此可知,李大钊主张的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A项民主是李大钊旨在提倡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内容。
12.【答案】
B
【考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即强调立足国情、实事求是。①②④都是毛泽东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的表现,③第五次反“围剿”中全线出击是“左”倾错误的表现。
B项①②④能够印证“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观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
C
【考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所示,1958年—1961年粮食产量和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急剧下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急于求成,违背了粮食的自然生产规律。
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14.【答案】
B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旨在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发展,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反映出我国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浪潮,①④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15.【答案】
(1)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处内陆。经纬度大致处于37°N—53°N,97°E—126°E之间。
(2)从莫尔道嘎、呼伦贝尔到库布其,植被景观由森林、草原到荒漠(沙地)变化;引起变化的其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3)沙棘具有耐旱、抗风沙的特性,适应库布其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广泛种植沙棘有利于防风固沙,治理沙漠,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沙棘用途广泛,作为食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广泛种植可增加居民经济收入。
【考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析】【分析】(1)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处内陆。经纬度大致处于37°N—53°N,97°E—126°E之间。
(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
航拍从莫尔道嘎、呼伦贝尔到库布其所呈现植被景观
由森林、草原到荒漠(沙地)变化;
引起变化的其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3)据图文材料可知,
沙棘具有耐旱、抗风沙的特性,适应库布其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广泛种植沙棘有利于防风固沙,治理沙漠,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沙棘用途广泛,作为食品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广泛种植可增加居民经济收入。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受降水的影响,从自东向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16.【答案】
(1)近代英国铁路起步早、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中期。其原因有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蒸汽机车的发明、英国政府、议会的大力支持。
(2)自强求富。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举办铁路等新式交通工业,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同时也表明了,清朝内部腐败,守旧势力依然强大,这场运动并没有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3)彭祥华爆破团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敬业奉献,把个人工作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体现了民族精神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大大缩短西藏与四川交通距离,加强西藏与外界社会的联系;铁路沿线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利于促进西藏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川藏铁路为西藏经济发展搭建了一条便捷的交流通道,有利于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区域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国防。
【考点】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1)从材料一表格内容可看出,英国1825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输,说明英国铁路起步早,此后发展迅速。原因主要包括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为铁路建设提供有利条件,火车的发明;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强;政府、国会的有力支持,民间资本的大量流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铁路乃自强根本。”表明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是自强求富。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为此他们举办铁路等新式交通工业,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3)彭祥华的爆破团队体现出对职业的坚守;对事业的传承;立足岗位,奉献社会;敬业、乐业、创新;精益求精、严谨求实;把个人工作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体现了民族精神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川藏铁路不仅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其投资建设将会带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对外社会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助于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
故答案为:(1)近代英国铁路起步早、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中期。其原因有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蒸汽机车的发明、英国政府、议会的大力支持。
(2)自强求富。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举办铁路等新式交通工业,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同时也表明了,清朝内部腐败,守旧势力依然强大,这场运动并没有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3)彭祥华爆破团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敬业奉献,把个人工作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体现了民族精神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大大缩短西藏与四川交通距离,加强西藏与外界社会的联系;铁路沿线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利于促进西藏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川藏铁路为西藏经济发展搭建了一条便捷的交流通道,有利于融入长江经济带,实现区域发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国防。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世界铁路的发展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17.【答案】
(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
(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考点】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1)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件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蓄意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的抗日战争,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结束,共十四年抗战;由此可见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材料二第一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材料二第二则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待中国抗战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紧扣材料信息,从国内(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巩固了反法西斯同盟)两个方面把握带来的“意义”。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是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有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和巩固;推动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进程。
故答案为:(1)七七事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战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从漠不关心、消极观战、拒绝调停到支持抗战、积极援助、联合中国。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争取联合中国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击日本。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势力。
(3)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正义之举,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8.【答案】
(1)廖某拍摄军舰照片上传境外是违法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廖某后来主动报警、提供线索是正确的行为。公民要善于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并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2)这些“任性”的行为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我们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这些“任性”行为,是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行为,是损害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的。
【考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廖某拍摄军舰照片上传境外是违法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每个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廖某后来主动报警、提供线索是正确的行为。公民要善于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并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2)本题考查的是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些“任性”的行为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我们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这些“任性”行为,是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行为,是损害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的。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9.【答案】
(1)从2013到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长尤为明显。
(2)我国法律由国家经法定程序制定的,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随着我国开放的扩大,经济生活需要法律,制定外商投资法以保证相关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外资经济是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其他外部资源加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外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因此,我国大力促进外资经济发展。
【考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从2013到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长尤为明显。
(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的出台表明了我国法律由国家经法定程序制定的,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随着我国开放的扩大,经济生活需要法律,制定外商投资法以保证相关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本题考查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资经济是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为我国利用外资和其他外部资源加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外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因此,我国大力促进外资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