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2019九下·杭州期中)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它连接杭州与黄山,穿越浙江、安徽两省,线路把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串连起来,形成了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如图完成问题。(1)杭黄高铁建德东——绩溪北这段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2)中国各地“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无不显示着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传承着千年的建筑智慧。下列民居特色符合杭黄高铁沿线的是( )A. B.C. D.【答案】(1)D(2)C【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方向;乡村聚落【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分析,该图可以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读方向。杭黄高铁建德东——绩溪北这段的走向大致为 西北—东南走向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据图分析,A是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B是黄土高原的窑洞,C是江南水乡民居,D是热带地区的吊脚楼。杭黄高铁东起杭州市,终至黄山市主要经过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是C图。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D。(2)C。【点评】杭黄高铁东起杭州市,终至黄山市,线路建设正线全长265公里,初期运营时速250公里。 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后,大大压缩杭州至黄山间的时空距离。杭黄高铁途经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等景区,堪称世界级黄金旅游高铁线。 沿线城市不仅加快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通过沪昆、杭甬、宁杭、合福等多条线路与全国高铁网相连,牵手全国70多个城市,与华东、华南、西北、华北等地区实现互通。2.(2019九下·杭州期中)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如图回答问题。(1)粤港澳大湾区中,关于珠江三角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在此入海,水源充足B.珠江三角洲濒临东海,海陆交通便利C.冬暖夏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适合人类居住D.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科技力量雄厚(2)下列措施能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区域间的融合发展的是( )①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②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③开展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④产业转向劳动密集型服务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1)D(2)A【知识点】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1)粤港澳大湾区中,珠江三角洲是珠江下游泥沙淤积而成的。我国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是第二大河流,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陆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人类居住,当地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科技力量雄厚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能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区域间的融合发展的措施有①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 ②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③开展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产业发展主要向技术,资金等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转移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这样也有利于产业升级。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D。(2)A。【点评】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地区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港澳地区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3.(2019九下·杭州期中)2019年以来,正逢多事之秋的委内瑞拉更是雪上加霜,1月23日,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国民大会主席瓜伊多自行宣布自己为“临时总统”。3月7日,委内瑞拉又经历了持续一周的全国大停电,缺电、缺水以及持续40摄氏度的高温几乎把委内瑞拉带到崩溃的边缘。读拉美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委内瑞拉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主要原因( )①石油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临近海洋和巴拿马运河,海运便利③消费市场广阔,利于提高经济收入 ④国内经济发达,石油需求量大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下列四种气候类型最符合委内瑞拉的是( )A. B.C. D.【答案】(1)B(2)A【知识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储量约占中东储量的一半,临近海洋和巴拿马运河,海运便利,靠近美国等发达国家,靠近消费市场。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了石油加工业。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2)委内瑞拉境内除山地外基本上属热带草原气候, 全境6~11月为雨季,12月~次年5月为旱季。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看,与A图相符合。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B。(2)A。【点评】 石油工业是委内瑞拉经济的主要命脉。石油潜在储量达2210亿桶,截止到2000年底已探明的储量为776.85亿桶,在世界储量排名第五,西半球第一。 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五个创始国之一。 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为600亿桶,比中东以外的其他任何国家都多。4.(2019九下·杭州期中)下面都是带有文字的文物,这些文物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 )A.都体现出青铜制造的高超工艺 B.都完整体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C.都推动了我国造纸技术的发展 D.都有助于研究当时的那段历史【答案】D【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分析四张图片里的内容,掌握汉朝,商朝,秦朝时期的历史古物,均有利于研究当时的历史,ABC说法过于片面,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物,文物是考试的一大重点,记忆即可。5.(2019九下·杭州期中)某历史探秘社团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PPT作为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最能反映该小组探究主题的是(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C.古代科技的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依据题干中的四幅图片可知A从长安城的市坊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B.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 呈现了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D. 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也可反映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6.(2019九下·杭州期中)下表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汇总表(图表数据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图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 )时间 哲学、 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 科学 历史、 地理 文学、 艺术 合计 年平 均数1895年前 1 4 1 2 3 11 1896~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63.33A.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百日维新,成果丰硕C.中国对日本一无所知 D.学习日本,救亡图存【答案】D【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题中的资料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不能说明洋务运动的失败,故A错误;B.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最终失败,不能说明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故B错误;C.材料信息表明国人翻译日本书籍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国人对于日本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故C错误;D.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为旧历甲午年,因此该战争被称作“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败极大地震撼了国人,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据“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中的时间可知,其数据变化说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救亡图存的相关史实,掌握救亡图存的实质性的含义,同时根据题干内容进行分析理解。7.(2019九下·杭州期中)建国以来,新中国的外交家们在风云变幻的斗争博弈中恪尽职守,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利益。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识点】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说法错误,我国在建国初期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事实上是结盟了,而奉行不结盟政策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所以排除ACD,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曲线图切入,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进行思考。8.(2019九下·杭州期中)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 )序号 历史事件 影响① 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公布 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限制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开了先例。③ 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 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公布,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 符合题意;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限制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开了先例, ② 符合题意; 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 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③ 符合题意,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 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宪法的颁布的内容,掌握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意义。9.(2019九下·杭州期中)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以下关于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四种演变趋势,你认为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B.和平制度→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C.两极格局→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D.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答案】A【知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也叫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正确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发展。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知识点,应把握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有关知识。二、非选择题10.(2019九下·杭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参加了河南代表团的审议,并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举足轻重,希望河南能够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1)结合河南省简图,简述在地形因素的影响下,河南省的城市和铁路分布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南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人文条件有哪些?(3)河南省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还能从哪些方面入手?【答案】(1)在山地丘陵处,城市数量少,密度小,铁路网稀疏;平原地区城市密集,铁路分布密集。(2)①自然条件:河南省地形平坦,位于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广阔;黄河、淮河等河流流过,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以温带季风为主,雨热同期,适合农业发展。②人文条件:河南省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大粮仓。(3)①稳定耕地面积;②依靠科技兴农,发展节水农业;③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知识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河南省地势西部高(1000米以上),东部低(200米以下)。由于西部地区海拔高,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所以城市和铁路分布较稀疏,密度小。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有利于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线路布局,所以密度大,数量多。(2)河南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方面描述,河南省主要位于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只有很小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由图示等高线来看,东部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大。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劳动力与国家政策方面考虑。读材料“常住人口9400多万人”说明劳动力资源丰富;“郑州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说明国家政策支持。(3)河南省抗稳粮食安全生产,主要从提高单产,增加粮食产量来分析。具体可以 ①稳定耕地面积;②依靠科技兴农,发展节水农业;③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点评】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举足轻重。 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南省,常住人口9400多万人。“传统农业大省”正快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世界餐桌”。为抗稳粮食安全生产,主要从提高单产,增加粮食产量来分析。11.(2019九下·杭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见图(造纸术外传示意图)材料二: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1)结合材料一,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为何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请结合时代背景予以分析。(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特征。【答案】(1)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火药传到阿拉伯,之后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2)出现西学东渐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东西方的交流更加畅通。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和中国杰出人士的努力。未能转型的原因: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实行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小农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等。(3)特征:学习西方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经历了向欧美的西方学习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转变。【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新航路开辟;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又编译了《大测》,把平面三角介绍进来.徐光启热心于农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编著了《农政全书》,这是他最大的贡献.”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得出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示例如下: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实行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小农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侧重于科学技术;康有为侧重于政治制度;李大钊侧重于思想方面.据此结合材料得出如下结论:学习西方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经历了向欧美的西方学习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转变.(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迁涉及的方面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方面.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面对此情况,挽救民族危亡的各种方式出现.故“变迁”示例如下:由先进转为落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故答案为:(1) 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火药传到阿拉伯,之后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2)特征:学习西方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经历了向欧美的西方学习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转变;(3)变迁:由先进转为落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点评】 (1)本题考查明朝西方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3)本题考查“西学东渐”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12.(2019九下·杭州期中)从主打煤炭化工的“黑色经济”,到新兴产业井喷的“绿色崛起”;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一个崭新的徐州呈现在世人面前。材料一:2018年10月31日,2018“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徐州举行,江苏省重点打造的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徐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的徐州定位是建设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材料二:徐州某纪念馆的一根刻满了地名的扁担特别醒目(如图)。支前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地方,包括山东临沂、江苏徐州、安徽双堆集。(1)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江苏省的相关地图,分析国务院对徐州城市定位的合理性。(2)徐州贾汪区的发展是徐州这座城焕发新生的一个缩影,贾汪区潘安湖神农码头原来是采煤塌陷区,经生态修复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理念?(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农民唐和恩支援过哪一战役?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答案】(1)①徐州地处连接我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适合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②徐州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旱作农业区,降水丰富,适合建设现代农业基地;③徐州煤炭资源等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建设成为能源工业基地;④徐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战略要地和能源基地,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是著名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建设旅游中心;(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基本解放,为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人民群众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分析国务院对徐州城市定位的合理性,主要从徐州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工业基础等方面描述。 ①徐州地处连接我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适合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②徐州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旱作农业区,降水丰富,适合建设现代农业基地;③徐州煤炭资源等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建设成为能源工业基地;④徐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战略要地和能源基地,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是著名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建设旅游中心。(2)徐州贾汪区 潘安湖神农码头原来是采煤塌陷区,经生态修复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 ,这体现了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支前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地方,包括山东临沂、江苏徐州、安徽双堆集。 由此可以判断, 农民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基本解放,为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人民群众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点评】徐州,简称徐,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东临连云港,西连萧县,南接宿迁,北靠枣庄,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1 / 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2019九下·杭州期中)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它连接杭州与黄山,穿越浙江、安徽两省,线路把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串连起来,形成了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如图完成问题。(1)杭黄高铁建德东——绩溪北这段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2)中国各地“民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无不显示着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传承着千年的建筑智慧。下列民居特色符合杭黄高铁沿线的是( )A. B.C. D.2.(2019九下·杭州期中)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如图回答问题。(1)粤港澳大湾区中,关于珠江三角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在此入海,水源充足B.珠江三角洲濒临东海,海陆交通便利C.冬暖夏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适合人类居住D.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科技力量雄厚(2)下列措施能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区域间的融合发展的是( )①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②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③开展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④产业转向劳动密集型服务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2019九下·杭州期中)2019年以来,正逢多事之秋的委内瑞拉更是雪上加霜,1月23日,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国民大会主席瓜伊多自行宣布自己为“临时总统”。3月7日,委内瑞拉又经历了持续一周的全国大停电,缺电、缺水以及持续40摄氏度的高温几乎把委内瑞拉带到崩溃的边缘。读拉美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委内瑞拉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的主要原因( )①石油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临近海洋和巴拿马运河,海运便利③消费市场广阔,利于提高经济收入 ④国内经济发达,石油需求量大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下列四种气候类型最符合委内瑞拉的是( )A. B.C. D.4.(2019九下·杭州期中)下面都是带有文字的文物,这些文物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 )A.都体现出青铜制造的高超工艺 B.都完整体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C.都推动了我国造纸技术的发展 D.都有助于研究当时的那段历史5.(2019九下·杭州期中)某历史探秘社团选用下列四图及相关知识制作PPT作为小组学习成果的汇报,最能反映该小组探究主题的是( )A.古代农业的发展 B.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C.古代科技的发展 D.闭关锁国政策6.(2019九下·杭州期中)下表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汇总表(图表数据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图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 )时间 哲学、 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 科学 历史、 地理 文学、 艺术 合计 年平 均数1895年前 1 4 1 2 3 11 1896~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63.33A.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百日维新,成果丰硕C.中国对日本一无所知 D.学习日本,救亡图存7.(2019九下·杭州期中)建国以来,新中国的外交家们在风云变幻的斗争博弈中恪尽职守,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利益。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19九下·杭州期中)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有( )序号 历史事件 影响① 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公布 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限制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开了先例。③ 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 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9.(2019九下·杭州期中)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以下关于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四种演变趋势,你认为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B.和平制度→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C.两极格局→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D.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二、非选择题10.(2019九下·杭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参加了河南代表团的审议,并指出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举足轻重,希望河南能够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1)结合河南省简图,简述在地形因素的影响下,河南省的城市和铁路分布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南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人文条件有哪些?(3)河南省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还能从哪些方面入手?11.(2019九下·杭州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见图(造纸术外传示意图)材料二: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1)结合材料一,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2)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为何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请结合时代背景予以分析。(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特征。12.(2019九下·杭州期中)从主打煤炭化工的“黑色经济”,到新兴产业井喷的“绿色崛起”;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一个崭新的徐州呈现在世人面前。材料一:2018年10月31日,2018“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徐州举行,江苏省重点打造的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徐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的徐州定位是建设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材料二:徐州某纪念馆的一根刻满了地名的扁担特别醒目(如图)。支前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地方,包括山东临沂、江苏徐州、安徽双堆集。(1)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江苏省的相关地图,分析国务院对徐州城市定位的合理性。(2)徐州贾汪区的发展是徐州这座城焕发新生的一个缩影,贾汪区潘安湖神农码头原来是采煤塌陷区,经生态修复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理念?(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农民唐和恩支援过哪一战役?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D(2)C【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方向;乡村聚落【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分析,该图可以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读方向。杭黄高铁建德东——绩溪北这段的走向大致为 西北—东南走向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据图分析,A是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B是黄土高原的窑洞,C是江南水乡民居,D是热带地区的吊脚楼。杭黄高铁东起杭州市,终至黄山市主要经过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是C图。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1)D。(2)C。【点评】杭黄高铁东起杭州市,终至黄山市,线路建设正线全长265公里,初期运营时速250公里。 杭黄高铁开通运营后,大大压缩杭州至黄山间的时空距离。杭黄高铁途经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等景区,堪称世界级黄金旅游高铁线。 沿线城市不仅加快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通过沪昆、杭甬、宁杭、合福等多条线路与全国高铁网相连,牵手全国70多个城市,与华东、华南、西北、华北等地区实现互通。2.【答案】(1)D(2)A【知识点】珠江三角洲【解析】【分析】(1)粤港澳大湾区中,珠江三角洲是珠江下游泥沙淤积而成的。我国最大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是第二大河流,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陆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人类居住,当地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科技力量雄厚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2)能更好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区域间的融合发展的措施有①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 ②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③开展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产业发展主要向技术,资金等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转移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这样也有利于产业升级。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D。(2)A。【点评】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地区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港澳地区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3.【答案】(1)B(2)A【知识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1)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储量约占中东储量的一半,临近海洋和巴拿马运河,海运便利,靠近美国等发达国家,靠近消费市场。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了石油加工业。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2)委内瑞拉境内除山地外基本上属热带草原气候, 全境6~11月为雨季,12月~次年5月为旱季。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来看,与A图相符合。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1)B。(2)A。【点评】 石油工业是委内瑞拉经济的主要命脉。石油潜在储量达2210亿桶,截止到2000年底已探明的储量为776.85亿桶,在世界储量排名第五,西半球第一。 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五个创始国之一。 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为600亿桶,比中东以外的其他任何国家都多。4.【答案】D【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分析四张图片里的内容,掌握汉朝,商朝,秦朝时期的历史古物,均有利于研究当时的历史,ABC说法过于片面,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物,文物是考试的一大重点,记忆即可。5.【答案】B【知识点】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依据题干中的四幅图片可知A从长安城的市坊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B.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 呈现了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D. 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也可反映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以图片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6.【答案】D【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题中的资料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不能说明洋务运动的失败,故A错误;B.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最终失败,不能说明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故B错误;C.材料信息表明国人翻译日本书籍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国人对于日本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故C错误;D.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这一年为旧历甲午年,因此该战争被称作“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败极大地震撼了国人,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据“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中的时间可知,其数据变化说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救亡图存的相关史实,掌握救亡图存的实质性的含义,同时根据题干内容进行分析理解。7.【答案】D【知识点】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中美建交与中国重返联合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的出现说法错误,我国在建国初期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事实上是结盟了,而奉行不结盟政策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所以排除ACD,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曲线图切入,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进行思考。8.【答案】B【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公元前5世纪,十二铜表法公布,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 符合题意;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限制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开了先例, ② 符合题意; 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 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③ 符合题意,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 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宪法的颁布的内容,掌握历史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意义。9.【答案】A【知识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凡尔赛体系【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也叫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正确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发展。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知识点,应把握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有关知识。10.【答案】(1)在山地丘陵处,城市数量少,密度小,铁路网稀疏;平原地区城市密集,铁路分布密集。(2)①自然条件:河南省地形平坦,位于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广阔;黄河、淮河等河流流过,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以温带季风为主,雨热同期,适合农业发展。②人文条件:河南省人口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大粮仓。(3)①稳定耕地面积;②依靠科技兴农,发展节水农业;③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知识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河南省地势西部高(1000米以上),东部低(200米以下)。由于西部地区海拔高,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所以城市和铁路分布较稀疏,密度小。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有利于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线路布局,所以密度大,数量多。(2)河南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方面描述,河南省主要位于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只有很小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由图示等高线来看,东部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大。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劳动力与国家政策方面考虑。读材料“常住人口9400多万人”说明劳动力资源丰富;“郑州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说明国家政策支持。(3)河南省抗稳粮食安全生产,主要从提高单产,增加粮食产量来分析。具体可以 ①稳定耕地面积;②依靠科技兴农,发展节水农业;③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粮食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点评】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举足轻重。 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南省,常住人口9400多万人。“传统农业大省”正快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世界餐桌”。为抗稳粮食安全生产,主要从提高单产,增加粮食产量来分析。11.【答案】(1)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火药传到阿拉伯,之后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2)出现西学东渐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东西方的交流更加畅通。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和中国杰出人士的努力。未能转型的原因: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实行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小农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等。(3)特征:学习西方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经历了向欧美的西方学习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转变。【知识点】宋元社会生活与文化;新航路开辟;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解析】【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又编译了《大测》,把平面三角介绍进来.徐光启热心于农业的科学研究与试验,编著了《农政全书》,这是他最大的贡献.”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得出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示例如下: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实行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政策;小农经济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侧重于科学技术;康有为侧重于政治制度;李大钊侧重于思想方面.据此结合材料得出如下结论:学习西方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经历了向欧美的西方学习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转变.(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迁涉及的方面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方面.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面对此情况,挽救民族危亡的各种方式出现.故“变迁”示例如下:由先进转为落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故答案为:(1) 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火药传到阿拉伯,之后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2)特征:学习西方从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步深入;经历了向欧美的西方学习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转变;(3)变迁:由先进转为落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点评】 (1)本题考查明朝西方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前期“西学东渐”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3)本题考查“西学东渐”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12.【答案】(1)①徐州地处连接我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适合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②徐州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旱作农业区,降水丰富,适合建设现代农业基地;③徐州煤炭资源等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建设成为能源工业基地;④徐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战略要地和能源基地,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是著名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建设旅游中心;(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基本解放,为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人民群众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分析国务院对徐州城市定位的合理性,主要从徐州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工业基础等方面描述。 ①徐州地处连接我国经济东西结合和南北交流的枢纽地带,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适合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②徐州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旱作农业区,降水丰富,适合建设现代农业基地;③徐州煤炭资源等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建设成为能源工业基地;④徐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战略要地和能源基地,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是著名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建设旅游中心。(2)徐州贾汪区 潘安湖神农码头原来是采煤塌陷区,经生态修复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 ,这体现了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支前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地方,包括山东临沂、江苏徐州、安徽双堆集。 由此可以判断, 农民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标志着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基本解放,为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人民群众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点评】徐州,简称徐,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东临连云港,西连萧县,南接宿迁,北靠枣庄,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检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