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临海2019届中考社会法治模拟统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9·三门模拟)2019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 )A.刘永坦、钱七虎 B.王泽山、侯云德C.赵忠贤、屠呦呦 D.程开甲、张存浩2.(2019·三门模拟)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探测器,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A.神舟十号 B.嫦娥三号 C.嫦娥四号 D.神舟九号3.(2019·三门模拟)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 发表了《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A.世界保护环境大会 B.世界气候大会C.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 D.世界园艺博览会4.(2019·三门模拟)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马旭是一位退休老人,自己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却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了用自己几十年积攒所得的1000万元。在她身上体现了( )A.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B.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C.敬业奉献、自强不息的奋进品质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5.(2019·三门模拟)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飞机在9000多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在多个设备失灵的危急情况下,机长刘传建凭专业和毅力使所有乘客安全落地。他的事迹( )①体现了生命的独特性②做到了尊重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③践行了敬业的价值准则④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积极应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9·余姚模拟)2018年11月下旬至12月底,教育部、司法部组织开展了大中小学“宪法晨读”、全国青少年学生宪法知识网络大赛等普法活动。这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③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2019·余姚模拟)2018年8月19日,在200米自由泳颁奖的升旗仪式上因三面国旗突然全部掉落,孙杨和主办方交涉,要求重升国旗、重奏国歌。他用自己的言行履行了( )A.公民的监督权 B.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C.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义务8.(2019·三门模拟)2018年12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宁举行。就这一话题,同学们发表下列观点,你支持的是( )A.小复:所谓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指在有壮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构B.小兴:建立壮族自治区有利于壮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独立行使主权C.小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D.小华:民族区域自治机构既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也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9.(2019·三门模拟)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B.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C.外商投资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人民的意志得到全面体现10.(2019·三门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有效地保护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合法权益,这说明( )①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全面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外资经济将占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④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1.(2019·三门模拟)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问题。(1)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2)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一望无际,牛羊遍野 D.地形崎岖,千沟万壑12.(2019·三门模拟)读《我国十大水稻产区分布图》,完成问题。(1)图中甲省没有成为我国十大水稻产区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B.河流较少,缺乏灌溉水源C.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 D.冬雨型,不利于水稻生长(2)对图中四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所在的平原河流众多,土壤肥沃,素有“红松之乡”之称。B.②地所在要地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C.③地所在的三角洲是亚洲乃至世界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是我国的经济中心。D.④地被北回归线穿过,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是我国的西部地区。13.(2019·三门模拟)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推恩之策 B.推行儒学教育C.统一铸造货币 D.建立刺史制度14.(2019·三门模拟)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如图人物能入选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5.(2019·三门模拟)《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议论符合史实(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③日本: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6.(2019·三门模拟)学习诗词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诗中学史”。下列能反映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诗词是( )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7.(2019·吴兴模拟)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新。它与前两次技术革新的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C.从欧洲开始扩展到全球 D.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8.(2019·三门模拟)中国于2019年4月26-27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高峰论坛机制化,这说明( )①各国之间应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②国际交往中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我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④各国将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19.(2019·三门模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粤港澳大湾区图2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情况对比(1)从图1中获取信息,说说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范围。(2)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过程。请用史实加以说明。(3)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上述图表分析其做法的合理性。20.(2019·三门模拟)之江大学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扬帆起航】1845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宁波创办了“崇信义塾”,这就是之江大学的前身。后来崇信义塾搬到位于同省的杭州,改为育英书院。【砥砺前行】1919年5月6日,北京学生游行的消息传来,之江大学的学生连夜召开全校学生大会,通报北京运动情况。在之大学生首倡下,浙江的五四运动星火燎原。1937年11月,之江大学1000多人撤离杭州,先到安徽屯溪,后来迁到重庆。1945年8月,之江大学东归杭州。【涅槃重生】1948年教育部核准之江大学为综合性大学,这时杭州大中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反内战、反饥饿运动轰轰烈烈。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之江师生欢欣鼓舞。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院系,之江大学的院系并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结束了之江大学100余年的历史,从此掀起新中国办学的新纪元。(1)根据材料说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为什么能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2)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受哪些历史因素的影响?请用史实分析之江大学的“西迁”和“东归”的理由。(3)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反内战、反饥饿运动有何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之江大学100多年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你会得出哪些结论?21.(2019·三门模拟)2018年11月,温州乐清市发生男孩“失联”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二) 2018年 12月4日 22时 48 分,警方通报乐清失踪男孩被安全找到,此“失联” 事件是该男孩的母亲陈某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1)温州乐清市处理男孩“失联”事件是如何体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请从道德与法律角度对该男孩的母亲陈某的行为加以评析。(3)运用崇尚法治精神的知识,说明乐清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某判处的必要性。22.(2019·三门模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2018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这一节日,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台州市下派调研员深入乡村进行调研。以下是市派调研员找到的《光明乡村落布局图》,请你根据此图帮助调研员完成调研报告。(1)国务院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说明了什么?这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什么启示?(2)《光明乡村落布局图》反映了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着哪些现实困境?(3)请你结合图片内容和国情教育相关知识,分别谈谈该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可行性经验。23.(2019·三门模拟)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大事记。材料二:改革开放新时代。◇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达3%,中国贡献占1/3。◇从2018年3月开始,美国政府挑起国际贸易摩擦,对进口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某些商品加征关税。相关国家纷纷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反制措施。◇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1)根据材料一,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如何走进新时代的?(2)全球性国际贸易的形成开始哪一历史事件?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解说。(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价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2019年时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9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刘永坦、钱七虎。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2.【答案】C【知识点】2018年时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3.【答案】D【知识点】2019年时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时事政治。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发表了《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4.【答案】A【知识点】理解与宽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马旭老人的行为体现了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所以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5.【答案】D【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珍爱和尊重生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机长刘传建的行为可知,他的识记做到了尊重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践行了敬业的价值准则;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积极应对,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答案】C【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①④符合题意;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以②表述错误;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并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的理解。7.【答案】B【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孙杨的言行与公民的监督权、依法服兵役、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无关,所以ACD与题意不符合;孙杨的言行维护了国家荣誉和利益,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多公民的基本义务的理解。8.【答案】C【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指在有壮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构,不是“居住”,故A错误;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利于壮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依法行使自治权,不是“主权”,故B错误;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内的各民族自治区都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故C正确;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它不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也不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9.【答案】B【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的职权。分析材料可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即制定、修改或颁布法律,所以这里全国人大行使的立法权。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职权的理解。10.【答案】C【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有效地保护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合法权益,这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全面,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有经济,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答案】(1)A(2)B【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我国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川藏铁路沿线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修建难度极大,A对;川藏铁路虽然也经过冻土分布区,但冻土不是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B错;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一和第二级阶梯,C错;川藏铁路从我国四川省的成都市到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中间横穿我国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和许多南北走向的大江大河,D错。故选A。(2) 本题考查川藏铁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川藏铁路从我国四川省的成都市到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中间横穿我国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和许多南北走向的大江大河,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一和第二级阶梯,沿途能看到我国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B对;“水乡泽国,稻花飘香”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景观,“一望无际,牛羊遍野”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景观,“地形崎岖,千沟万壑”是我国云贵高原的景观,但是川藏铁路不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ACD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地理地势特征的识记,对地图的判读能力。12.【答案】(1)C(2)B【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省即我国的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网密布,适宜水稻的种植,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①所在的平原为东北平原,而“红松之乡”在大兴安岭,所以A不符合题意;②为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环抱,减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形成“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所以B符合题意;③为珠三角,而我国的经济中心在上海,所以C不符合题意;④为广西,当地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3.【答案】A【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有关知识。西汉初年,为巩固国家的统治,汉初分封了许多封国。到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理解。14.【答案】C【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成就。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和农业无关,排除①;贾思勰是北魏农学家,于公元540年前后写成了农学名著《齐民要术》,②符合题意;黄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和农业无关,排除③;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④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的识记。15.【答案】D【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美国所说的“孩子”指的是台湾,故①项正确;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②项错误。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立工厂,故③项正确;④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④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的理解。16.【答案】A【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有关知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所以A符合题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指的是红军长征,所以B不符合题意;“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秋收起义,所以C不符合题意;“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史实的识记。17.【答案】D【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技术革命的有关知识。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A不符合题意;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B不符合题意;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起源于美国,所以C不符合题意;三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次技术革命的识记。18.【答案】C【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带一路”的有关知识。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机制化,这说明各国之间应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各国将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一带一路”只涉及合作与发展,与和平无关,所以②与题意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带一路”的理解。19.【答案】(1)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的南部和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低纬度带,热带或经纬度位置或其他相对位置均可。(2)如1980年,国家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1984年,广州成为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5年,国家在珠江三角洲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3)自然条件:低纬度,气候适宜,地势低平,水源丰富;地处东南沿海,对外联系方便。人文条件: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好;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利,运输能力强;教育发达等。【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从图1中获取信息可知,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的南部和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低纬度带,热带或经纬度位置或其他相对位置均可。(2)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过程。 如1980年,国家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1984年,广州成为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5年,国家在珠江三角洲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3)自然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低纬度,气候适宜,地势低平,水源丰富;地处东南沿海,对外联系方便。人文条件: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好;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利,运输能力强;教育发达等。【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20.【答案】(1)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西迁”: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东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3)成为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4)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规定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由此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才能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2)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促使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五四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为躲避战乱,之江大学“西迁”;“东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之江大学“东归”办学。(3)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反内战、反饥饿运动成为解放战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所以说之江大学100多年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影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1.【答案】(1)法律让陈某懂得故意制造虚假警情是违法的,说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乐清市人民法院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说明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道德角度:该男孩的某家属的行为是不道德行为,违背了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法律角度:该男孩的某家属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没有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基本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自由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的实行不能碰触法律的底线。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陈某故意制造虚假警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割裂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所以乐清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某判处体现了依法治国,做到严格执法、司法公正。【知识点】诚信;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律让陈某懂得故意制造虚假警情是违法的,说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乐清市人民法院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说明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道德角度来讲,该男孩的某家属的行为是不道德行为,违背了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从法律角度来讲,该男孩的某家属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没有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基本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本题考查的是自由和法治的关系。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的实行不能碰触法律的底线。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陈某故意制造虚假警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割裂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所以乐清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某判处体现了依法治国,做到严格执法、司法公正。【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诚信、基本义务、自由和法治关系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答案】(1)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图中的④⑤说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图中的①⑥⑦说明: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图中的③说明: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图中的②说明: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图中的④说明: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国务院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等。这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本题考查的是乡村振兴战略。分析图中的④⑤可知,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本题考查的是乡村振兴战略。分析图中的①⑥⑦可知,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由图中的③可知,我们要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由图中的②可知,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图中的④可知,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3.【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2)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开始走向整体。(3)本题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第一层次能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选择一个正确的角度评价。第二层次能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选择两个及以上正确的角度,但是孤立地评价。第三层次能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选择两个及以上正确的角度,能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表达有逻辑性。示例如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诸如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做法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中国的对外开放带来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作为综合国力不断増强的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中国坚持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合作共赢,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推动多边贸易,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全球性国际贸易的形成开始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开始走向整体。(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学生回答层次给分,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诸如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做法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中国的对外开放带来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作为综合国力不断増强的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中国坚持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合作共赢,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推动多边贸易,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点评】本题难度是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历程的识记,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浙江省台州市三门、临海2019届中考社会法治模拟统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9·三门模拟)2019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 )A.刘永坦、钱七虎 B.王泽山、侯云德C.赵忠贤、屠呦呦 D.程开甲、张存浩【答案】A【知识点】2019年时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9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是刘永坦、钱七虎。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2.(2019·三门模拟)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探测器,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A.神舟十号 B.嫦娥三号 C.嫦娥四号 D.神舟九号【答案】C【知识点】2018年时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事政治。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3.(2019·三门模拟)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 发表了《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A.世界保护环境大会 B.世界气候大会C.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 D.世界园艺博览会【答案】D【知识点】2019年时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时事政治。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发表了《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识记。4.(2019·三门模拟)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马旭是一位退休老人,自己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却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了用自己几十年积攒所得的1000万元。在她身上体现了( )A.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B.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C.敬业奉献、自强不息的奋进品质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事准则【答案】A【知识点】理解与宽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马旭老人的行为体现了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所以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5.(2019·三门模拟)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飞机在9000多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在多个设备失灵的危急情况下,机长刘传建凭专业和毅力使所有乘客安全落地。他的事迹( )①体现了生命的独特性②做到了尊重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③践行了敬业的价值准则④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积极应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生命的独特性;珍爱和尊重生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机长刘传建的行为可知,他的识记做到了尊重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践行了敬业的价值准则;告诉我们面对挫折,要积极应对,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6.(2019·余姚模拟)2018年11月下旬至12月底,教育部、司法部组织开展了大中小学“宪法晨读”、全国青少年学生宪法知识网络大赛等普法活动。这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③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①④符合题意;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所以②表述错误;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并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的理解。7.(2019·余姚模拟)2018年8月19日,在200米自由泳颁奖的升旗仪式上因三面国旗突然全部掉落,孙杨和主办方交涉,要求重升国旗、重奏国歌。他用自己的言行履行了( )A.公民的监督权 B.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C.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义务【答案】B【知识点】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孙杨的言行与公民的监督权、依法服兵役、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无关,所以ACD与题意不符合;孙杨的言行维护了国家荣誉和利益,所以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多公民的基本义务的理解。8.(2019·三门模拟)2018年12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宁举行。就这一话题,同学们发表下列观点,你支持的是( )A.小复:所谓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指在有壮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构B.小兴:建立壮族自治区有利于壮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独立行使主权C.小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D.小华:民族区域自治机构既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也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答案】C【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指在有壮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构,不是“居住”,故A错误;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利于壮族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依法行使自治权,不是“主权”,故B错误;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内的各民族自治区都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故C正确;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它不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也不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9.(2019·三门模拟)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B.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C.外商投资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人民的意志得到全面体现【答案】B【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的职权。分析材料可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即制定、修改或颁布法律,所以这里全国人大行使的立法权。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职权的理解。10.(2019·三门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有效地保护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合法权益,这说明( )①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全面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外资经济将占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④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有效地保护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合法权益,这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更加全面,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国有经济,所以③表述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2019·三门模拟)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问题。(1)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 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2)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一望无际,牛羊遍野 D.地形崎岖,千沟万壑【答案】(1)A(2)B【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我国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川藏铁路沿线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修建难度极大,A对;川藏铁路虽然也经过冻土分布区,但冻土不是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B错;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一和第二级阶梯,C错;川藏铁路从我国四川省的成都市到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中间横穿我国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和许多南北走向的大江大河,D错。故选A。(2) 本题考查川藏铁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川藏铁路从我国四川省的成都市到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中间横穿我国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和许多南北走向的大江大河,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一和第二级阶梯,沿途能看到我国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B对;“水乡泽国,稻花飘香”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景观,“一望无际,牛羊遍野”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景观,“地形崎岖,千沟万壑”是我国云贵高原的景观,但是川藏铁路不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ACD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地形区地理地势特征的识记,对地图的判读能力。12.(2019·三门模拟)读《我国十大水稻产区分布图》,完成问题。(1)图中甲省没有成为我国十大水稻产区之一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B.河流较少,缺乏灌溉水源C.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 D.冬雨型,不利于水稻生长(2)对图中四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所在的平原河流众多,土壤肥沃,素有“红松之乡”之称。B.②地所在要地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C.③地所在的三角洲是亚洲乃至世界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是我国的经济中心。D.④地被北回归线穿过,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是我国的西部地区。【答案】(1)C(2)B【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省即我国的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网密布,适宜水稻的种植,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①所在的平原为东北平原,而“红松之乡”在大兴安岭,所以A不符合题意;②为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环抱,减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使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形成“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所以B符合题意;③为珠三角,而我国的经济中心在上海,所以C不符合题意;④为广西,当地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识记。13.(2019·三门模拟)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推恩之策 B.推行儒学教育C.统一铸造货币 D.建立刺史制度【答案】A【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有关知识。西汉初年,为巩固国家的统治,汉初分封了许多封国。到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理解。14.(2019·三门模拟)某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如图人物能入选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王朝更替的时序【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农业科技成就。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和农业无关,排除①;贾思勰是北魏农学家,于公元540年前后写成了农学名著《齐民要术》,②符合题意;黄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和农业无关,排除③;徐光启著有《农政全书》,④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的识记。15.(2019·三门模拟)《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议论符合史实(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③日本: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D【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美国所说的“孩子”指的是台湾,故①项正确;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②项错误。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设立工厂,故③项正确;④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④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的理解。16.(2019·三门模拟)学习诗词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诗中学史”。下列能反映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诗词是( )A.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A【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有关知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一五计划时期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所以A符合题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指的是红军长征,所以B不符合题意;“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秋收起义,所以C不符合题意;“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史实的识记。17.(2019·吴兴模拟)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新。它与前两次技术革新的相同之处是(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C.从欧洲开始扩展到全球 D.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答案】D【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技术革命的有关知识。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A不符合题意;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B不符合题意;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起源于美国,所以C不符合题意;三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三次技术革命的识记。18.(2019·三门模拟)中国于2019年4月26-27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高峰论坛机制化,这说明( )①各国之间应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②国际交往中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我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④各国将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带一路”的有关知识。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机制化,这说明各国之间应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国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各国将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一带一路”只涉及合作与发展,与和平无关,所以②与题意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19.(2019·三门模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粤港澳大湾区图2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情况对比(1)从图1中获取信息,说说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范围。(2)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过程。请用史实加以说明。(3)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上述图表分析其做法的合理性。【答案】(1)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的南部和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低纬度带,热带或经纬度位置或其他相对位置均可。(2)如1980年,国家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1984年,广州成为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5年,国家在珠江三角洲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3)自然条件:低纬度,气候适宜,地势低平,水源丰富;地处东南沿海,对外联系方便。人文条件: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好;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利,运输能力强;教育发达等。【知识点】运用地图图表描述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解析】【分析】(1)从图1中获取信息可知,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的南部和香港、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低纬度带,热带或经纬度位置或其他相对位置均可。(2)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见证了我国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过程。 如1980年,国家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1984年,广州成为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5年,国家在珠江三角洲开辟了沿海经济开放区。(3)自然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低纬度,气候适宜,地势低平,水源丰富;地处东南沿海,对外联系方便。人文条件: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好;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利,运输能力强;教育发达等。【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20.(2019·三门模拟)之江大学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扬帆起航】1845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宁波创办了“崇信义塾”,这就是之江大学的前身。后来崇信义塾搬到位于同省的杭州,改为育英书院。【砥砺前行】1919年5月6日,北京学生游行的消息传来,之江大学的学生连夜召开全校学生大会,通报北京运动情况。在之大学生首倡下,浙江的五四运动星火燎原。1937年11月,之江大学1000多人撤离杭州,先到安徽屯溪,后来迁到重庆。1945年8月,之江大学东归杭州。【涅槃重生】1948年教育部核准之江大学为综合性大学,这时杭州大中学生爱国热情高涨,反内战、反饥饿运动轰轰烈烈。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之江师生欢欣鼓舞。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院系,之江大学的院系并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结束了之江大学100余年的历史,从此掀起新中国办学的新纪元。(1)根据材料说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为什么能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2)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受哪些历史因素的影响?请用史实分析之江大学的“西迁”和“东归”的理由。(3)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反内战、反饥饿运动有何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之江大学100多年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你会得出哪些结论?【答案】(1)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2)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西迁”: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东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3)成为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4)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有关知识。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规定开放宁波为通商口岸,由此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才能在宁波创办“崇信义塾”。(2)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促使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五四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为躲避战乱,之江大学“西迁”;“东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之江大学“东归”办学。(3)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有关知识。之江大学的学生参加反内战、反饥饿运动成为解放战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所以说之江大学100多年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的风雨历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影响、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1.(2019·三门模拟)2018年11月,温州乐清市发生男孩“失联”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二) 2018年 12月4日 22时 48 分,警方通报乐清失踪男孩被安全找到,此“失联” 事件是该男孩的母亲陈某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1)温州乐清市处理男孩“失联”事件是如何体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请从道德与法律角度对该男孩的母亲陈某的行为加以评析。(3)运用崇尚法治精神的知识,说明乐清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某判处的必要性。【答案】(1)法律让陈某懂得故意制造虚假警情是违法的,说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乐清市人民法院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说明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道德角度:该男孩的某家属的行为是不道德行为,违背了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法律角度:该男孩的某家属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没有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基本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自由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的实行不能碰触法律的底线。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陈某故意制造虚假警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割裂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所以乐清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某判处体现了依法治国,做到严格执法、司法公正。【知识点】诚信;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权利和义务【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律让陈某懂得故意制造虚假警情是违法的,说明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乐清市人民法院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说明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道德角度来讲,该男孩的某家属的行为是不道德行为,违背了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从法律角度来讲,该男孩的某家属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没有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基本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本题考查的是自由和法治的关系。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与法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的实行不能碰触法律的底线。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有自由。陈某故意制造虚假警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割裂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所以乐清市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陈某判处体现了依法治国,做到严格执法、司法公正。【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诚信、基本义务、自由和法治关系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2019·三门模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2018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这一节日,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台州市下派调研员深入乡村进行调研。以下是市派调研员找到的《光明乡村落布局图》,请你根据此图帮助调研员完成调研报告。(1)国务院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说明了什么?这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什么启示?(2)《光明乡村落布局图》反映了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着哪些现实困境?(3)请你结合图片内容和国情教育相关知识,分别谈谈该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可行性经验。【答案】(1)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图中的④⑤说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图中的①⑥⑦说明: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图中的③说明: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图中的②说明: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图中的④说明: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国务院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等。这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本题考查的是乡村振兴战略。分析图中的④⑤可知,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本题考查的是乡村振兴战略。分析图中的①⑥⑦可知,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由图中的③可知,我们要坚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由图中的②可知,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图中的④可知,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3.(2019·三门模拟)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大事记。材料二:改革开放新时代。◇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达3%,中国贡献占1/3。◇从2018年3月开始,美国政府挑起国际贸易摩擦,对进口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某些商品加征关税。相关国家纷纷对美国采取报复性反制措施。◇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1)根据材料一,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如何走进新时代的?(2)全球性国际贸易的形成开始哪一历史事件?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解说。(3)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价值。【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2)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开始走向整体。(3)本题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第一层次能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选择一个正确的角度评价。第二层次能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选择两个及以上正确的角度,但是孤立地评价。第三层次能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选择两个及以上正确的角度,能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表达有逻辑性。示例如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诸如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做法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中国的对外开放带来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作为综合国力不断増强的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中国坚持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合作共赢,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推动多边贸易,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全球性国际贸易的形成开始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开始走向整体。(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学生回答层次给分,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但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诸如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做法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中国的对外开放带来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作为综合国力不断増强的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说明中国坚持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合作共赢,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推动多边贸易,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点评】本题难度是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历程的识记,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临海2019届中考社会法治模拟统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临海2019届中考社会法治模拟统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