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当代国际社会◇考纲提示课时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九课 维护世界的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 了解主权国家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了解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了解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了解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了解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理解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了解我国外交成就及其原因理解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一、构建知识体系二、明辨是非1.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 )2.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3.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4.我们要切实维护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 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较量。( )6.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三、典例分析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如期召开,各方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但会议期间,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矛盾,其中夹杂了责备、争吵、抗议甚至哭泣。在经历了曲折后,最终,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请你运用《政治生活》中的“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2分)四、热点关注---利比亚战局2011年2月,利比亚爆发反对领导人卡扎菲长期执政和独裁统治的骚乱。材料一 联合国安理会2011年3月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2011年3月19日深夜,随着法国出动战机对利比亚多处目标进行空袭,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法、美、英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国际社会一片哗然,一些国家对这种军事行动持谨慎态度或公开批评。材料二 骚乱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安全有序展开撤离我国在利比亚人员行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011年3月2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反对滥用武力造成更多平民伤亡和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再次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利比亚问题。创设问题:(1)作为主权国家,我国积极采取措施救援在利比亚受困的我国人员说明我国享有 权。(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对利比亚问题所持的态度。(12分)(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展开撤离我国在利比亚人员行动的依据。(12分)五.模拟演练1.(2010·江苏卷)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2.(2010·北京卷)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国际组织,为数众多,类型不一。下列选项中均属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是A.国际奥委会与国际红十字会B.欧盟与世界卫生组织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银行D.联合国与世界银行3、(2010·安徽卷)2009年12月,在歌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③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4.(2009·安徽卷)2008年6月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通过决议,授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2008年12月,经联合国授权和应索马里政府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任务。这说明①安理会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②中国支持联合国按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③各国的根本利益因共同打击海盗而趋于一致④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承担了应尽的责任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5、2009年7月8日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有20个国家的领导人应邀参加不同主题的对话会,而应邀前来的客人多数是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这说明了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程度日益提高 ②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格局转变③多极化世界已经形成④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6.(2009·北京卷)200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成员国会议研究防控甲型HIN1流感的对策。中国政府表示,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将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并提供必要的防控物资、经费和技术支持。这表明①解决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组织②国际组织是国际合作的纽带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10高考·广东卷)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累计免除49个穷国债务,对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这些措施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②反映了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③表明了国际旧秩序已经瓦解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作出的决定,2008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其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船舶和人员的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船舶的安全。这说明①联合国有权决定对一国使用武力②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项行动③我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利益④我国是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的负责任大国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9.(2009·福建文综)中美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雨,存在着分歧和利益冲突,但总体上保持了积极、稳步的发展态势。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表明A.加强区域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C.化解国家间的矛盾有利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D.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消除国际竞争10.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绝不退让,绝不妥协。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属于我国的A经济利益 B政治利益C安全利益 D文化利益11、材料一: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会议认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材料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1)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相应的措施。(9分)(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9分)12.2009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胡锦涛指出:中美两国不应互为对手,而要做相互信赖.真诚合作的伙伴。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中美两国建立战略互信的前提。中方赞赏美方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在台湾等问题上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支持任何分裂中国的活动。我们希望美方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有关立场和关切,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不允许“藏独”.“东突”分裂势力利用美国领土从事反华分裂活动。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美两国不应互为对手,而要做相互信赖、真诚合作的伙伴的依据有哪些?(10分)(2)胡锦涛主席的观点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的?(9分)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